历史学英文:校园暴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2:20:29

  昨天在一个好友的空间里,看到了一个让我震惊的视频,一个广东女生因为被疑偷窃被逼脱光衣服受尽欺辱的暴力视频,我禁不住一声长叹,唉……又一个校园暴力的新版本诞生了,想想这些年,中国发生的校园暴力案件还少么?山西朔州十六岁少年李延刺死班主任郝旭东,浙江缙云女教师潘伟仙家访时被学生掐死,弃尸荒野,海南儋州市发生校园殴斗,两初中学生一死一伤,北京昌平大四学生付成励刀砍法学教授程春明,使其喋血身亡……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讨回丢失的一点尊严,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轻则人身攻击,重则致人死亡的血腥案例,连众多成年人都无法理解,“暴戾”这一原本不属于花季少年的词汇竟然可以用在那些不谙世事的孩子们身上!!!

  我不禁想问,现在这个社会,他们到底是怎么了?我们的社会到底是怎么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到底是怎么了?曾经的净土,文明的殿堂,什么时候起竟然成了暴力横行的场所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文化单位,本应培养出彬彬有礼,品行素质兼备的好孩子,可是从什么时候起,学生们一个个开始撒泼、耍横、逞凶起来了?当文质彬彬带着眼镜的孩子拿起刀砍向老师时,当花季女生逼迫同伴脱光衣服时,我们的心是否在痛,我们是否思考过,为什么这么年轻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举动,是什么让他们变成这样?

  当然,校园暴力由来已久,可今天却发展到越来越严重的地步了,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在个别地方甚至正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我想,如果连校园都没有安全感的话,那么这个社会还有哪个地方安全呢?这是不是有点可悲?对于校园暴力,自从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发生后,就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与讨论,而且面对校园暴力频发的现状,不少地方也采取了防暴措施,比如北京的校园设立“110联系箱”,天津的校园24小时值班巡逻,但这些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是无法从根本上真正解决问题的,我觉得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需要寻找到校园暴力频频发生的真正根源。到底是什么让这些花季少年能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来?我想,十六岁的李延在他死亡笔记上的话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我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我活着像一个死人,世界是黑暗的,我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胞’。”“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歧视我,我是倒数第一、差生、坏学生,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我采用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后悔,从我这个想法一出,我就知道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一条通向死亡的路,我希望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

  读了这些话,不知道大家会有什么想法,可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为什么要对生活失去信心?是什么让他对生活失去信心?为什么在他的眼中世界是黑暗的?为什么倒数第一就要被人看不起?为什么自己说自己是坏学生?为什么他要选择这样一条不归路?为什么他说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在日记中写出这样的文字,你认为他的智商低吗?他真的是个弱智么?他是一个差生一个坏学生吗?更重要的是, 他为什么在杀了班主任后,还上台演讲,说:“这个社会不公平,我痛恨这个社会”?

  也许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个社会,我不否认当今的这个社会已经进步了很多,我也不否认这个社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但是在经济高速度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否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在这个社会的明媚晴空下,我承认我们正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正感受着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但我们也要看到,在这片土地上,也有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李延眼中的世界,或许就是那部分没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吧……

  看看我们的影视作品、音像制品、青春读物、电子游戏中到处充满了暴力场面,即便是一些所谓的表现正义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异常恐怖的暴力场面,这就是我为何很少去看影视作品的原因,就是感觉看了之后学不到任何东西,只能无故的增加苦恼,而这类作品却是孩子们的最爱,家长亦会默许他们观看,可孩子还小,他们很难正确理解这些正义的暴力行为,更多的是崇拜与欣赏……

  再看看这个时代,社会结构急剧变动,传统道德、理想主义不断地被肢解,社会的价值观走向多元化,学生眼中的暴力倾向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现实世界的投影,成人世界的弱肉强食、巧取豪夺,必然会在弱小的青少年身上体现出来,广东女学生疑因偷窃被逼脱衣的暴力事件中,他们对话中说的话,要把女学生的视频放到网上,让“麻勒佬”(粤语,色鬼的意思)一起观看,是否正反映了今天社会之风气?当网络媒体在无限制放大社会丑陋之时,比如艳照门、比如东楼kappa女等,也正在不知不觉毒害着年少的他们,有人说,媒体是现今社会乱象之源,那么我要说今天发达的媒体或许正在为暴力事件的频发推波助澜……

  当然,学校对校园暴力更有无法推脱的责任,这绝不仅仅是管理不严、教育不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当前教育还没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或许你们会说,现在不是都实行素质教育了吗?可又有谁相信呢,至少我不相信,当素质教育喊得越响的时候,那就是应试教育最严重之时,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从我上初中的时候素质教育的呼声就开始了,可为何素质教育搞了多年,应试教育却越来越严重?我想关键还是在社会,当社会给学生的评价还是成绩,当社会给老师的评价还是成绩,当社会给校长的评价还是成绩,那么我们如何指望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校长、我们的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法制观念的灌输、思想品德的教育上呢?我们如何指望他们更多地关心学生心灵的成长,关注心理健康,关怀情感体验,去培养他们建立一种朴素的、人性化的道德呢?

  也许这些都是社会的错,也许社会就该来为此负责,可当我找到真正的根源之后,我却茫然了,因为社会是如此庞大,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又是何其多啊!我看过很多校园暴力事件的新闻,媒体播报的时候,只是注重案情的前因后果和过程,却并没有介绍一下施暴者的家庭教育情况,其实现在很多少年犯罪,都是和畸形的家庭教育有关,正是因为在家庭中得不到正确的培养,在学校中得不到正确的教育,才使原本纯真的心灵一步步的走向堕落和扭曲,最后在压抑之中爆发,惨案的产生悲痛了多少无辜的家庭,惊醒了多少麻木的灵魂,毁掉了多少花朵的前途,敲响了多少刺耳的警钟……

  校园暴力的沉重,到底谁该来为此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