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瑞华大厦闹鬼:中医法则——六经_六经,中医法则,中医学家秦伯末_中医讲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14:48

中医法则——六经

来源:中国中医 网站编辑:喜梅 出稿时间:2010-10-09 点击:

东汉张仲景于公元三世纪初撰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该书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伤寒论》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其间张氏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中医学家秦伯末关于六经的讲解和认识,可以有效的帮助大家了解、学习中医理论知识。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秦伯末先生指出,六经的意义,是把人体分作六个区域,在这六个区域内出现的症候作为六个类型。分析归纳症状时,就根据其不同性质,凡呈亢奋现象的列于三阳,呈衰退现象的列人三阴。六经辨证,不但广泛地被用于外感病,而且内伤杂症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引用。 

1.太阳脉症:症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身疼腰酸,无汗,脉象浮紧。此为寒邪侵表的初期,概称太阳病。太阳病中有自汗、脉浮缓的称中风(即伤风);伴有口渴而不恶寒,或恶寒轻微的则属温病。 

2.阳明脉证:外邪在太阳经不能及时解除,病邪向里发展。症见壮热,汗多,不恶寒,反恶热,口渴,脉象滑大。此时无形热邪弥漫肠胃,但肠内糟粕尚未成为燥屎,热而未实,称作阳明经症。若肠有燥屎,更见便秘、腹满,腹痛,烦躁谵语,甚至神志昏糊,热而兼实,称作阳明腑症。这是外感的第二期,邪已化火,具有一派热象,故称阳明病。

3.少阳脉症:病邪从外传内,既不属于太阳表证,又不属于阳明里证,面在太阳阳明的中间阶段。症见寒热往来,一天反复数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呕吐不欲食,脉象弦数。因其处于半表半里之间,故称半表半里症。

4.太阴脉症:三阳病都有发热症,三阴病以虚症为主,一般没有发热,相反地多呈寒象。太阴病的症状为:腹满自利,或腹痛喜按,口不渴,手足温,呕吐,食不下,脉缓而弱。

5 .少阴脉症:症见恶寒,四肢厥冷,下利清谷,神疲欲寐,脉象微细。这是阳气虚弱所呈现的全身虚寒症。故少阴病比太阴病更严重一步。但少阴主水火,阳虚则从寒化,阴虚又从火化,因而除上虚寒证外,也有心烦、不得卧及热利、咽痛等内热症出现。

6.厥阴脉症:厥阴病是外感病的末期,邪正抗争的最后阶段。症状多阴阳错杂,寒症和热症混同呈现,如口渴不止,气上冲胸,心中疼痛觉热,饥不欲食,有时呕出蛔虫。特别是以厥、热交替为特征。厥热交替,即四肢厥冷能自温暖,温暖后又厥冷,厥冷后又温暖。假使厥的时间多于热,或厥逆不复,预后不良;若热多于厥,厥去热回,是正气恢复,可望转机。

六经症状的出现,由于病邪的传变,这种由一经传变到另一经的现象,称做“传经”。传经与否的重要关键,决定于病邪和体力的对比。比如邪气盛,正气弱,传变的机会就多;正气盛,邪气微,传变的机会就少;还有体力强的传变多在三阳,体力衰弱的就容易传到三阴。所以传经不是六经皆传遍,有在太阳不传的,有仅传及阳明,也有传完三阳就痊愈的。

传经有一定的程序,即按照六经次序由太阳而阳明而少阳而太阴而少阴,终于厥阴,叫做“循经传”。也有不按次序,隔一经或两经相传,如太阳不传阳明而传少阳,或不传少阳而直传阴经,叫做“越经传”。越经传的原因,多由邪盛正虚,病邪乘虚窜入。此外,三阴病有不从阳经传入,一起即见太阴或少阴症状者,称做“直中”。直中的意思是病邪直接侵人,三阴都有直中的病变,但以太阴和少阴为多见。 

六经各有主症主脉,临症上又往往错综出现,例如既有太阳表证,又有阳明里证;或太阳表证还没有完全解除,又出现了阳明里证。前者称做“合病”,后者称做“井病”。它的区别是,合病为两经或三经同时受邪,不是传变所致,遇到这类情况,就称为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等;并病为一经未退又传一经,必须前一经症状还在,而又具备后一经症状,遇到这类情况,就称为太阳阳明并病、阳明少阳并病等。

用六经来辨症的基本精神已如上述,它不仅说明了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情况,也说明了六经之间是一个互相影响的整体。这样,可以从全面来观察外感病的发生和变化,从而掌握治疗规律,成为辨症中的一个基本方法。要学习六经辨症,必须对《伤寒论》下一番功夫。《伤寒论》的注解有百数十家,各有特长,比较简明而又能提纲挚领的可阅读尤在泾注的《伤寒贯珠集》,此外,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将方证分类,加减变化,眉目朗然,也可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