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缝合针可以用手:关于“兆”字的含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33:41

 

关于“兆”字的含义

  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弱点,这就是对大数的直觉常常会出错(据说这个弱点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是有积极意义的,具体的缘由我忘记了)。例如:将一张纸对折30次后,没有经过认真计算的人几乎没有人会相信其厚度将高于珠穆拉玛峰!在对大数的表示法上,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并不一致。
  在中国传统的十进制系统中,对大数的表示是以万为单位递进的,而这种递进也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是在位数上按算术级数递进,也就是“万万为亿,万亿为兆”,另一种是在位数上按几何级数递进,即“万万为亿,亿亿为兆”。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兆”字的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指“一万亿”即10后面12个0,另一种是“一亿亿”,即1后面16个0。无论哪一种理解,“兆”在数量级上高于“亿”是肯定的。另外,顺便提一句,从表示法的效率来看,后一种更科学,因为这种方案可以用较少的词汇表达更大的数。
  在西方的十进制计数系统中,对大数的表示是以千为单位递进的,一千为“1K”,一千个一千为“1M”,一千个M为“1G”,一千个G为“1T”等等(现在电脑技术参数中的存储量,就是按这一计数系统表示的,但由于存储量以2进制递进,所以这里的1K只是一个近似值,精确值为1024,即2的10次方)。显然西方这个系统在表达大数时,需要的词汇量比中国的传统系统更多一些。
  由于中国近代的科技落后,科技论文要获得同行认可就必须按西方的习惯表示大数。所以,在制定国家标准时,规定西方的这套计数系统为国家标准。(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实际上就是“技不如人”,只好听从人家的。如果中国的科技足够强大,国外的学术论文要获得中国学者的认可才行,估计研究生考试也没有必要考英语了)
  谁听谁的不是谁说了算,而是客观条件决定的,这也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但在对“一千个一千,即1M”的翻译上,一个偶然的错误,打乱了中国原有的数量级体系。这就是将“1M”翻译为“1兆”,这样“兆”就变成了一个在数量级上低于亿的“数量词头”。
  总之,汉语中的“兆”原本的字义就不明确,但至少在数量级上的次序还是明确的。但当“兆”字在翻译中被借用来表达西方系统中的“1M”时,“兆”的词义彻底打乱了!它变成了一个在数量级上低于“亿”的字头!在制定国家标准时首要考虑的当然是便于科技交流,于是将这一偶然的翻译错误(至少是一次失误)以国家法律形式给予肯定,从此,这个问题的对错就不必再争论了,剩下的只是“合法不合法”的问题了。就象无论0算自然数是不是足够“自然”,数学教师必须“依法”告诉小学生“0是自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