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宝龙广场地址:给孩子一个快乐阅读的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04:39

中国少年报的记者黄小波采访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梅子涵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您怎样吸引女儿读书?”梅子涵回答说:“给她一个读书的背景就行了。家里的藏书,饭桌上关于书的话题,她房间的小书架,都是她的成长背景,让她自然而然地习惯阅读。阅读所带给你的,不是马上能拿到口袋里的东西,却是一生能伴随你的东西。”而在现实中,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关心的只是孩子们的成绩,何谈阅读背景?这也是导致儿童逃离儿童文学、逃离文字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在他们的国家已经刮起了一阵阅读的风潮—在美国,暑期伊始,教育部便及时推动“夏季阅读运动”,邀请各界名人包括教育部长、副总统夫人为儿童朗诵读物;他们甚至与必胜客达成协议:由各地必胜客连锁店提供免费的小披萨,奖励给那些坚持与孩子共读的家长……而为了这种种促进儿童阅读,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各项举措能长期推行,联邦政府预计投入的巨额资金达50亿美元。

在加拿大,任何一个图书馆里,都可以找到专门的儿童阅读区和活动区,鲜艳的颜色和有趣的布局,各种各样的玩具和稀奇古怪的椅子、桌子,令孩子们趋之若鹜。每到周末图书馆更是热闹非凡,儿童读物区坐满了聚精会神的小读者,一个个天真无邪,一本正经地阅读着他们钟爱的儿童读物。

在中国台湾省,新任所谓“教育部长”的曾志朗—一位以认知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闻名国际的心理学家—推出的为期三年的“全国儿童阅读运动实施计划”覆盖全省儿童,鼓励从幼儿园开始,每个孩子每年阅读50至100本书籍。为动员家长一起加入,还提拨新台币40面万元来推动“亲子共读计划”,最终目的是号召一万个家庭加入。

在中国内地呢?也有人关注儿童的阅读,认为应该让诗意的阅读伴随儿童的成长,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曾经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公开指出,不能再让孩子整天在课本里打转,只有快乐地阅读才能快乐地成长;2002年7月6一9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更在南京召开了“全国幼儿园早期阅读研讨班。”来自北京、上海、南京、香港、台湾、美国的学前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分别做了专题报告。新课程标准也规定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我国的教育者们一样地重视着阅读,一样地为儿童阅读现状忧心忡忡。可是为什么在现实中却没有一个阅读的氛围呢?我想刚才谈到的几个国家的做法应该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在当前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首先要提高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将阅读看作是人一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一种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