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都中心大厦 英文:货币战争:媒体也是杀人“武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7:02:31
货币战争:媒体也是杀人“武器”?
作者:我是公社小社员       点击数: 3259    更新时间:2011-8-25
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所谓货币战争,是市场经济全球化“货币殖民时代”的最高战争形态,也是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新型“鸦片战争”。所谓新型“鸦片战争”,就是西方资本列强把自由民主“普世价值”作为“文化鸦片”,向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地区贩卖输出。最后,这些贫穷落后国家得到的是“被民主”、“被增长”和“被现代化”,而西方资本列强得到的依然是贫穷国家的资源和真金白银的财富。在此过程中,除了“坚船利炮”的原始野蛮血腥外,西方资本买办精英的“文化鸦片”贩卖,正是通过媒体传播来实现的。将媒体作为“信息侵略”的杀人“武器”,也正是“货币殖民时代”最伟大的文化科技创新。
我们不妨先来看几条相关时讯,然后再继续讨论。
【1】西方“信息战”点燃利比亚“反卡”情绪
据齐鲁晚报2011年08月25日消息,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西方在利比亚获得成功的特点在于,通过信息战让强有力政权被动摇和推翻。要想使生活安康的人民反对政府,需要善于控制他们的意识,让他们产生自己的生活不可接受的想法。而就在不久前,尽管卡扎菲政权具有东方特点,多数利比亚人并不这么想。仅靠单独制定的计划或受到特别资助的卫星频道节目无法取得这种效果。需要在这方面采取更广泛的措施,专家称之为信息侵略。信息侵略同时将多个“被民主国家”国民的意识作为目标,改变他们传统的存在意义。
早在冷战时期,西方意识形态机构与媒体有关特殊“信息政策”的协议也属于信息侵略。其主要任务是,让西方民主标准的优越性贯穿于全世界的信息中,使不具备这种标准的人民感到有缺陷。这种缺陷感成为传播骚乱细菌的温床。在发动全面信息侵略的背景下,西方已经在对一些国家的政府展开旨在压制和消灭它们的专门意识形态活动的挑衅活动。
利比亚出现广泛的反对派、民众对卡扎菲政权不满情绪的加剧正是这项工作的结果,尤其是利比亚人普遍收看得到卫星电视。群众心理有其自身规律。它受到各种手段的影响,包括运用神经语言学。毫无疑问,就像对埃及人或突尼斯人那样,对利比亚人也施加了这种影响。卡扎菲为利比亚人民创造的福祉在他们眼中已不复存在。他变成了“嗜血的独裁者”,于是人民走上街头。
群众意识受到操控的确凿证据是,除了泛泛的自由口号外,普通利比亚人对于想在卡扎菲下台后得到什么并无概念。即便是反对派领导人,对于如何在部落和各民族矛盾暗流汹涌的国家建设新社会也没有明确计划。这意味着,他们并非起义的真正发起者。相反,他们只是别人手中的“起爆器”。
【2】西方媒体已成利比亚战事参与者
据齐鲁晚报2011年08月25日报道,西方媒体对他们国家发动或参与海外战争的报道,一直都有其强烈的政治目的和利益取向。比如在8月22日,赛义夫“死而复活”。这一戏剧性的变化不由让人联想到伊拉克战争爆发当天,西方媒体声称萨达姆被“炸死”,但萨达姆随后在电视上露面的事件。时隔八年,西方媒体仍不断犯下这种“低级错误”,其背后的动机十分明显。不难看出,从伊拉克战争到北约介入利比亚内战,西方媒体已经成为战事进程的参与者,打的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舆论战”。
而打这场战争,西方媒体有三种武器:一是发布虚假新闻,打击对手士气。上文提到的赛义夫在新闻报道中“死而复活”便是典型案例;另一种是紧跟政府,积极造势。据《文汇报》驻法国记者的调查,2003年法国反对伊拉克战争时,法国主流媒体基本上也表示反战;而这一次,法国作为主导空袭利比亚的国家,法国主流媒体则几乎又一致表示支持;西方媒体采用的第三种手段是背靠政府,实行新闻垄断。这次在利比亚,担纲报道重任的同样是英美媒体。
关于近日利反对派攻占的黎波里的报道,英美主流媒体多讨论“后卡扎菲时代”,对于战事具体进程的报道则模糊混乱,这种对报道重点的刻意选择,其用意不言自明。
【3】印度“二次革命”反腐绝食抗议一周  政府或面临一场“灾难”
据环球网2011年8月23日报道,印度拥有“新甘地”之称的哈扎雷,由于反腐绝食抗议已经持续一周,身体状况已经到了“危险地带”。对于政府将如何解决问题、化解僵局,更加引人担忧。据报道,哈扎雷医生表示,他目前的身体状况已经到达“危险地带”,在24-48小时之内,很有可能需要紧急入院治疗。
之前,哈扎雷每天会在拉姆里拉广场对支持者发表两次演讲,可是22日他却没有向民众讲话,而是在大部分时间里躺在地上。哈扎雷的体重已经从72公斤降到67公斤,7天内少了5公斤。在此之前,他最长的绝食时间曾达12天。报道称,尽管哈扎雷并没有要求住院治疗,但是他目前的健康状况加剧了当局的政治风险,因为一旦哈扎雷出现意外事故,辛格政府将面临一场“灾难”。
【4】网闻博评:透视“资本丛林”的传媒法则
现代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货币殖民”,最早始于15世纪“老欧洲”远洋殖民征服世界的壮举。西方资本列强大国崛起的“第一桶金”,便沾满了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奴及亚洲人民的鲜血。由此所形成的世界自由贸易“资本丛林”法则,本身就打上了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胎记”。所谓的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就是资本大鱼吃小鱼胜者为王的自由竞争。所谓的自由民主,就是“权钱交易”的“市场民主”。所谓的言论自由和媒体公正,就是道德良知商品化交易的“文化市场”自由竞争。所谓的市场经济全球化“国际惯例”,就是各国主权货币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经过几番丛林化的市场搏杀,当年“日不落帝国”的继任者“美元帝国”,便成为对全球进行“货币殖民”统治的最高主宰。在这个“货币殖民”时代,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已经争取自由独立的主权,又被“世界货币”和“美元帝国”侵犯和剥夺了。“美元绑架世界”和“美债绑架世界”,就是“货币殖民”剥削的残酷现实。从“货币主权”的完全丧失和部分丧失开始,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国家安全就处于极其被动的险境了。
譬如,“世界工厂”生产出口创汇越多,中国央行在国内相应增发的人民币就越多。而美联储量化宽松,人民币就得被动升值,包括所持美债在内的中国外汇储备就得缩水蒸发,中国就得被迫接受“通胀输入”,人民币就得被迫出现“外升内贬”,中国13亿人民就得被迫遭受双重乃至三重盘剥。中国国内的资源和商品越来越少,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却越来越多。这种“钱多的灾难”,便是遭受“货币殖民”剥削的结果。
市场经济的货币竞争“丛林法则”是如此,市场经济信息传播与媒体自由竞争的“丛林法则”同样如此。配合着“货币殖民”的“坚船利炮”野蛮,西方媒体便成了贩卖“文化鸦片”的杀人“武器”。而在各个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内部,“分销贩卖”自由民主“普世价值”最卖力者,不是西方资本买办精英,便是出卖自己国家民族利益的可耻内奸。
【5】“资本丛林”的“普世价值”为何要“天天讲”?
自15世纪西方资本列强开创出这个“资本丛林”世界以来,大鱼吃小鱼的弱肉强食,已经形成且在继续加剧着世界性的贫富两极分化格局。“传统殖民”与“货币殖民”的贪婪和野蛮,不断毁灭着动听的人权童话。贫富贵贱的等级壁垒分明,使得“人人生而平等”只是空中楼阁的美丽谎言。没有基本人权和自由平等的“丛林世界”,所谓民主人道的“普世价值”原本就是一件“国王新衣”。而为了让人们承认这件“国王新衣”的真实存在,西方媒体自由民主“普世价值”的“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就是必须的规定动作。
只有这样“天天讲”的信息轰炸和“神经语言”的心理控制,人们才会沉溺于于“文化鸦片”的幸福快乐,人们才会忘记遭受剥削压迫的痛苦,甚至会相信人分贫富贵贱等级的现实是天经地义的公平合理!
相反,只要有人提醒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存在,只要有人提醒资本自私贪婪和阶级斗争的必然,西方媒体及其资本买办精英们马上就会挥起“异端邪说”或“邪恶轴心”的大棒。如果是中国人,立刻就会被扣上“极左思维”和“文革余孽”的大帽子。只许自己“天天讲”,不许别人“天天讲”,这就是西方自由民主的虚伪与霸道。
经过五百年来的“坚船利炮”侵略和“普世价值”布道,西方资本列强曾将整个世界都纳入到了这个“资本丛林”体系。后来,伴随着艰难的精神觉醒和血与火的抗争,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人民,先后纷纷挣脱了这个世界“资本丛林”体系的枷锁。而这个“资本丛林”体系以市场经济“货币殖民”的形式又卷土重来,同样是伴随着“坚船利炮”的侵略和“文化鸦片”的布道。所谓的市场经济“国际惯例”接轨,就是这样一个“被接轨”、“被民主”和“被现代化”的过程。
可想而知,若要再次从这个“资本丛林”体系中挣脱,同样很难找到和平理性的“退出机制”。在第一次民族独立的革命运动中,印度人民有幸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抗争方式,实现了自己国家的独立。同时,也有幸跨入了“民主国家”的行列。可同样是西方式的民主体制,却并没有给印度带来西方国家那样的富裕发达。甚至,这种西方式的民主体制,还给印度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分化和政治腐败。于是,有“新甘地”之称的哈扎雷,便喊出了“第二次独立革命”的口号,并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腐绝食抗议行动。
由此可见,印度的“第一次独立革命”,实际上还是一场“被民主”,还是上了“文化鸦片”的当,也还是没有逃脱世界“资本丛林”体系的陷阱。
那么,中国呢?如果说中国是被误导接轨了这个市场经济“货币殖民”体系,那么我们的安全“退出机制”出路何在?难道我们就必须继续遭受这个“货币殖民”体系的重重盘剥吗?更何况,“货币殖民”负债运营所导致的美债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越演越烈。中国面临的更大危机,还将接撞而至!
【6】鉴古往而知兴替,让历史告诉未来
亦如网闻博报小社员在此前的《货币殖民:阿拉伯的春天故事》及《丛林游戏:“狼国”与“羊国”的战争》及《日本危机:中国还要做“救世主”吗?》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所述,回望来路,从“向钱看”争先富,到接轨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到形成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再到贫富两极分化和“黄赌毒黑腐假”沉滓泛起的“道德滑坡”,直到现在的美债危机和“输入性通胀”危机,我们辛辛苦苦做出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大蛋糕”,却原来并不定吃也不定用。顶多,只算是给救美国救欧洲救世界作出了“负责任大国”的贡献。
为何会这样呢?难道我们不正是从“向钱看”开始,便把“GDP大蛋糕”和美元货币真当成了自己的财富吗?可到头来,自己真金白银的物质财富,却被“虚拟”给了西方富国,而自己仅仅只是落了一堆“看起来很美”的数字和不断贬值缩水的纸钞!现在,中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和“输入性通胀”危机,还看不到尽头。与其说这是以“东莞模式”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倒不如说是“向钱看”的思维模式已经陷入绝境。拜物拜金,反而失财。自私自利,反倒自损自残。
拜金拜富,就得学习世界上最富裕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接着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买办精英通过世界舆论大合唱,顺着中国人“向钱看”争先富的“求学”愿望,又循循善诱地给我们送来了“科技崇拜”、“市场崇拜”、“GDP崇拜”、“法治崇拜”及“普世价值崇拜”等一整套“西洋套餐”。这里面最核心的教义,还是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简称“市场经济”。
于是,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全球财富盛宴狂欢中,世界经济繁荣景气时,贫穷的中国人以血汗劳动供养美国和西方富国消费。而当经济景气低迷危机海啸来临时,遭受“血汗钱”缩水蒸发和“输入性通胀”打击最惨重的,还是贫穷的中国人。穷国供养富国,穷人供养富人,这究竟是哪门子的“国际惯例”和“普世价值”?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今天实现危机突围的出路,同样需要回归到历史的起点上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