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马泰坦和方舟:当代常见梁姓郡望与世家简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58:12

编写:谢国雄      发表:智明

 

【来源】出嬴姓,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载:周平王时,秦仲讨伐西戎有功,其少子康受封于夏阳梁山(今陕西省韩城县南)春秋时,公元前641年梁国被秦所灭,其国人以其原国名即地名梁为姓。其后有梁氏。又载:以邑为氏。春秋时,晋国有解梁城,(在今山西省临猗西南),高梁、曲梁之地,公元前645年晋惠公以解梁等五城贿于秦国,居其地者乃以“梁”为氏。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有古鲜卑族复姓改姓梁者,北魏代北三字姓拔列兰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居中原,改汉姓单字梁姓。

 【历代主要名人】春秋时,有梁益耳、梁弘。西汉有梁丘贺,琅琊诸城人,经学家,历官少府博士、大中大夫、给事中,为西汉易学“梁丘学”派开创者。东汉有梁竦,安定郡乌氏人,经学家、文学家、作诗《悼骚赋》,作书曰《七序》。又有梁鸿,扶风郡平陵人,与妻孟光隐霸陵山耕织为生,妇唱夫随,鸿案齐肩。成为名士。还有梁商、梁冀父子,安定郡乌氏人,梁商,为大将军,梁冀,为跋扈大将军,骄奢横暴朝政二十余年。还有梁鹄,亦安定乌氏人,书法家,官至选部尚书,曹操爱其书。隋代有梁师都,朔方陕西靖边人,为鹰扬郎将。唐代有梁肃,安定泾川人,文学家,官右补阙,太子侍读、翰林学士,曾荐韩愈、欧阳詹等登第北宋有梁颢,山东东平人,二十三岁状元及第,授官右司谏,为武勇谋略之士。然寿年只四十二岁。南宋有梁兴,平阳山西临汾人,为抗金义军首领。又有梁红玉,为著名女将,韩世忠夫人,封安国夫人。明代有梁辰鱼,江苏昆山人,戏剧作家,大学生,作《浣沙记》、《红线女》等。又有梁九,顺天北京人,建筑学家,曾设计建造北京大和殿。清代有梁诗正,浙江杭州人,历官礼、刑、户、吏部侍郎,户、兵、吏、工部尚书,官至东阁大学士掌翰林院,受命选《唐宋诗醇》,充任《续文献通考》馆总裁。又有梁国治,浙江绍兴人,历官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加荆州将军,以湖南巡抚入直军机处。还有梁化凤,陕西长安人,历任都司、副将、总兵、江南提督。梁同书,钱塘杭州人,书法家,为翰林院侍讲。梁章冉,广东顺德人,文学家,官至内阁中书,加侍读。梁佩兰,广东南海人,诗人,与屈大均、陈恭尹等称岭南三家、岭南七子。梁章钜福建长乐人,文学家,为江苏巡抚,著《文选旁证》等多种。清末还有梁启超、梁思杨、梁思永父子。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历任司法、财政总长。其长子梁思成,为建筑学家,任东北、清华大学建筑学教授、主任,曾为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次子梁思永,为考古学家,曾主持山东章丘龙山镇和河南安阳后冈,西北冈等重要发掘,并先确定仰昭、龙山和商文化之间的相对年代。《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梁氏216例,宋《百家姓》列为第128姓,《当代常见姓郡望与世家简编》编为第21姓。民国时有梁士诒,广东三水人,曾任铁路局局长、交通银行总理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梁锦棠,为中共十大中央委员。又有梁光烈,为中共十六大中央委员,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郡望】《郡望百家姓》云:梁氏望出安定郡(今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固原县一带),《姓氏考略》云:望出安定、天水、河南郡,共三望。

【世家】鸿案,七序。

       联曰:

           沂渭流源,传鸿案高节香映霸陵,

           夏阳绩绪,写序言文章书谱安定。

鸿案,出自梁鸿,东汉初扶风郡平陵(今陕西藏自治区兴平人),安伯鸾,家贫博学,与妻孟光隐入霸陵山中,因事出关,过洛阳,见官家侈丽,作《五噫之歌》,对统治者有所讽刺,因而为朝廷所忌,遂改名东逃齐鲁,后往吴郡苏州依皋伯通,住廊下小屋内,为人雇工舂米,卖另工为生计。每归,妻子孟光为其具食,互敬互爱,举案齐眉,千古称之为鸿案,又曰梁孟,举案齐眉,乏指人家夫妇和美互爱。后梁多子孙,遂成望族。沂渭、夏阳,指梁氏,为春秋时秦国君主秦仲幼子康之后,秦仲有功,周王朝封其幼子康于夏阳梁山,故以地名“梁”为姓,古秦国占地约相当今陕西省,中心在渭河流域。因称沂渭。

七序,出自梁竦,(   ?--83年),字叔敬,东汉安定郡乌氏(今甘肃省平凉西北)人,经学家、文学家,好读书,少习《孟氏易》,受兄梁松案牵连,徒九真,经济、沅、湘三水,感悼伍子胥、屈原。作《悼骚赋》,后闭门自养,写书数篇,名曰:“七序”。梁洓有二女三子,章帝时,二女皆为贵人,小女生和帝,后为窦太后所忌,两贵人被杀。三子皆得封候。其孙梁商,官至大将军,曾孙梁冀,继为大将军,曾孙女又为顺帝皇后,即梁太后,兄妹先后迎立冲、质、桓三帝,梁氏权重朝野,冀骄奢横暴,多建苑囿,专断朝政二十余年。到桓帝与宦官单超等五人设计诛灭,梁冀被迫自杀。时仍有被强迫为梁家奴卑者数千人,被抄没的资产达三十余万万之巨数。安定梁氏发展到东汉盛极,因梁冀而衰弱,故从魏晋到隋唐相当长时期,无显平淡。然而,梁氏后裔始终以梁竦书香文章“七序”为世家家传,顽强繁衍生息,拼搏奋斗,到明清时期又是名流辈出,文占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