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压缩系数量纲:增强使命感 提升执行力 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2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3:32:58
学其精髓增动力 谋求发展不懈怠 太原不锈钢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陈河才
    近日,静心品读了陈川平书记倡导全市各级干部要认真阅读的《决战朝鲜》、《杰克·韦尔奇自传》和《把信送给加西亚》三本书,感触颇深,受益良多,对于进一步提升适应转型跨越发展的能力素质、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以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园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不锈钢园区坚持依托太钢不锈钢资源,逐步加快建设步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各项工作突飞猛进,蒸蒸日上,实现了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园区2003年建园,2006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审核,正式设置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1月被工信部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十一五”期间园区已开发面积达3.64平方公里,建成工业厂房52万平方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具备了年加工转化35万吨不锈钢的能力,不锈钢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际物流园基地“三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回头看今天取得的成绩,应该说是得益于一批“罗文”式的干部,凭借《决战朝鲜》般的劲和气,运用杰克·韦尔奇般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种种难题,才将一片地处城郊的沟壑纵横之地打造成为城市功能初具、产业特色鲜明的开发区。
    在全市上下推进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热潮中,我们要继续学习《决战朝鲜》中志愿军的昂扬锐气和蓬勃朝气,进一步增强我们工作的精神动力和决战决胜的魄力;借鉴《杰克·韦尔奇自传》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拓展思路、用灵活有效的方法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培养更多像《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罗文一样的优秀“送信人”,以无限忠诚的态度,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气魄,主动进取、锐意拼搏的作风,进一步加快园区的转型跨越发展,为“十二五”期间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深加工基地、国内知名的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华北领先的现代物流示范基地而不懈努力。
可贵的执行力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王全拴
    《把信送给加西亚》讲述的是美西战争发生后,美国必须立即跟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没有人知道加西亚将军的确切地点,美国总统又必须尽快地获得与他的合作,于是有人向总统推荐了罗文。罗文接受任务后,立即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不折不扣地“把信送给了加西亚”,为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起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其感人事迹广为传颂,已成为敬业、忠诚和勤奋的象征。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极其深刻:他接受任务时竟然没有问一下加西亚将军在哪里,在他身上分明表现出一种现代社会难能可贵的执行力。
    执行力一词最早流行于国外企业界。所谓执行力就是“做”的能力,就是圆满完成任务的一种能力。近年来,“执行力”一词逐步由企业向政府部门延伸。就政府而言,它是指政府部门执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决策政令的能力;就政府部门的公务人员而言,它是指根据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要求无条件接受服从,继而高效执行完成的过程。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是决定民族兴衰的重要因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执行力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1月12日召开的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特别强调“必须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温家宝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地将“提高政府执行力”作为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我市而言,提高政府执行力是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的迫切要求,对于我们高校来说,提升执行力也是摆在当前的一项基本要求。
    高校领导执行力的高低决定学校执行力的高低、决定学校竞争力的强弱、影响学校能否又好又快发展、影响学校教育是否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我认为,高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并从科学决策、完善规章制度和选好配强干部等三个方面努力提升领导执行力,在人才培养、科技文化传承创新和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为太原乃至山西的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抓住机遇 攻坚克难
太原大学党委书记 姜根龙
    细心品读《决战朝鲜》一书,心灵受感动,思想受教育。把太原大学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既是建设一流省会城市所需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必然要求,也是太原市创建宜居城市和文明和谐首善之区的内在要求。目标宏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现在重温那段已逾半个世纪的“决战朝鲜”历史,感受时代赋予其“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精神的新内涵,对于目前开启二次创业伟大征程的太原大学来说,指导意义更显非凡。
    继承和发扬“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彻底解放思想,对标一流,高起点谋划学校未来。彻底解放思想,就是要从封闭守成、畏难情绪中解放出来,敢于承认暂时落后,敢于先行先试,敢于探索突破,把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围绕山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现状,高屋建瓴科学谋划学校发展。
    继承和发扬“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要紧紧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这一轮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转型试验区、太原城市群和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有利条件,结合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山西省高职教育发展布局调整,用足用好用活国家政策,千方百计攻坚克难,以今年9月全面入驻汾东教育城新校区为新的发展起点,稳步推进新校区后期建设,全力以赴升办本科教育和扩大规模,下大力气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争取用10至20年左右的时间,把太原大学建设成为省内知名的现代化应用型综合类本科大学。
    继承和发扬“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精神,要求我们真抓实干,争创一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把各项目标和重点工作具体化,狠抓落实。要下大力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能力提高和本领建设。以干部转型推动发展转型,以本领跨越促进发展跨越。进一步深化“以人为本、以应用为本、以服务为本”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强化学校“植根太原、服务太原”的服务能力,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狠抓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有力推动学校争创一流跨越发展。
职业精神是管理者的力量源泉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 王春玲
    《决战朝鲜》等三本书,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能够打动读者的东西,那就是书中主人公对事业的坚忍不拔、追求卓越和勇于创新;对职业的热爱、忠诚和谦恭;对职责的主动、忠于职守和恪守正道。这是职业人的态度、理想和价值观的意识要求,是职业人的职业精神。
    《决战朝鲜》让我们再一次被铁血时代中国将士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敢打必胜、坚忍不拔的精神所震撼。英雄黄继光在流尽全身鲜血时,仍然靠意志、意识扑向敌人的碉堡;英雄朱有光、王万成端着并联爆破筒,在瓢泼般的弹雨中扑向敌群,与敌同归于尽;英雄高守余一个人坐在山样般的手榴弹堆里死战不退。胜利是英雄们用自己对党和祖国的忠诚、是将士们用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中华民族气概、是中国军人用坚韧不拔的职业精神换来的。在和平时期,面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我们同样也需要这种精神。
    罗文倾其心智、倾其所能,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职业精神,已经成为人们忠于职守、履行承诺,敬业、忠诚、主动和荣誉的象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能力的人很多,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起“把信送给加西亚”的重任。很多时候,我们欠缺的不是能力,而是这种职业精神。
    杰克·韦尔奇 “做事要从现实出发”的理念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无与伦比的管理策略;“对我来说,人就是一切”的思想以及由此激发出的用人之道;“不仅要实现硬目标,而且要执著地在公司获得软‘感觉’的”发展思路,以及由此而培育出一种人们敢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都是他成功的秘诀。让我们印象更为深刻的仍然是他那种追求高质和卓越去实现“数一数二”目标,是这种职业精神给他带来坚定的信念、工作的激情和战胜困难的意志,是他成功的力量源泉。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管理者,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应该时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鞭策自己,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激励自己,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倾注到工作中去,放眼愿景,精勤做事,忠诚地履行对事业和社会的承诺,坚定不移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发扬精神 勇于突破
太原大学校长 任玉平
    《把信送给加西亚》虽然只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却彰显了一种很可贵的精神:“对组织高度忠诚,对工作高度负责,勇于担当,全力以赴,执行没有借口”。在太原大学即将全面入驻汾东教育城新校区,开启二次创业伟大征程的关键时刻,这种精神尤显珍贵,更需发扬。
    推动学校跨越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在当前全市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新要求和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节点上,必然赋予学校办学宗旨和服务理念新的内涵。要从太原大学在全市乃至全省承担的高等教育发展的责任出发,结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积极围绕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四大支柱产业,认真瞄准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全面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为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贡献力量。
    推动学校跨越发展,必须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提出了2012年升本科,2016年在校生规模达1.5万人,新校区工程基本竣工,新太原大学初具规模的宏伟目标。需要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一种敢较劲、不服输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袁纯清视察我校新校区指示精神:努力探索高校发展路子,找准办学定位,创新办学模式,明确办学方向,提高办学层次,为山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推动学校跨越发展,必须对标一流,奋起赶超。明确树立“对标意识”,把太原大学放在入驻新校区开启二次创业的节点上,放到全国高等院校大坐标系中,找出差距,制订措施。树立“紧盯目标、奋起直追”的赶超意识和“后来居上、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按照陈川平书记视察我校新校区时提出的要求,广泛吸取国内外高校的成功办学经验,率先在体制机制、制度安排和办学模式上有所突破,把太原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具有三晋文化特色的知名院校,为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贡献力量。
以决战的姿态解放思想
太原广播电视大学党总支书记 康茂生
    《决战朝鲜》穿越历史的时空,把现有的观念、已知的史料、知识、经验,用独特的视角,生动地谱写了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壮丽篇章,给我们长久的回味和有益的启示。志愿军战士以其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执行力,奠定了解放思想打破常规等一系列行动的坚实基础。
    是否能解放思想,结果有着天渊之别。在阅读《决战朝鲜》的过程中,我们结合落实太原市委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的要求,审视我们的发展环境,分析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仍然深深感到解放思想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首要任务。运用旧的思想观念——— 上级发文件,下级抄文件,上下一般粗,形式上的统一、事实上的歪曲,脱离了工作实际;沿着旧的思维模式——— 说大话、套话、空话,不惹是非,不承担责任,站着岗位不作为,最终解决不了面临的问题,更谈不上有效提升执行力。
    阅读《决战朝鲜》的同时,回顾我党走过的历程,无论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选择,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建设一流省会城市需要开创性的工作,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没有出路。我们在向抗美援朝志愿军致以崇高敬意的同时,更应学习他们崇高的使命感和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工作中从太原科学发展的立场出发,全体党员干部勇于负责、敢于负责,创造人人负责的环境氛围,以《决战朝鲜》的姿态大胆解放思想,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复兴伟大的精神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方贵忠
    初看《决战朝鲜》书名就知道是讲抗美援朝战争,在装备落后敌人数倍的情况下,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有核国家,取得最后胜利的战争。仔细读来,读出对先辈的敬佩,不禁热血沸腾。第一代领导人的高远眼光让我敬仰,上甘岭战役让我认识到什么叫血肉长城,克服后勤补给的困难和狙击战术的应用让我对先辈的智慧折服,五次战役时志愿军的勇气让我五体投地,初建的共和国空军让我的民族自豪感在胸中澎湃。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后世的和平,改变了中国的位置,改变了民族的面孔。
    朝鲜战争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充满现代战争的特征,既是一场国际政治的生死搏斗,又昭示人的精神的强大。朝鲜战争是一场布满迷局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打出了尊严与和平。任何民族在走向复兴的道路上,没有精神的复兴是不可能的,朝鲜战争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最有力的精神支持。抗美援朝精神对于今天的中国发展而言,就是百折不挠、连续作战、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不畏强敌、英勇不屈、顽强战斗的拼搏精神。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一本好书能给后人留下崇高的理想、不尽的激情,能鼓励后辈接过前人的火炬和旗帜奋勇向前,能够孕育我们在当下干事业的精神动力,从而保持一股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当今天的有些人还在为每一笔得失所纠缠时,一切其实都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情,正如孟子所说:“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教育寄托着万千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教育行业的普通一员,我觉着在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埋头苦干、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有效借鉴和弘扬志愿军的战斗精神,以满腔热忱、耐心细致、任劳任怨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争取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主动推进文化传播的大事业,参与决策咨询,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坚定信念 忠于职守 讲求方法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院长 荆在京
    在全市开展“对标”活动的背景下,陈书记推荐各级领导干部阅读《决战朝鲜》等三本书,有着很深的用意。他特别指出:“对标一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向先进地区学习、向书本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不僵化保守,才能不断进步。
    我认真阅读了这三本书,收获颇多。作为一个上世纪60年代初出生的人,对朝鲜战争并不陌生。从小看过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知道黄继光、罗盛教这些英雄的名字,但是《决战朝鲜》这部书还是深深震撼了我。新中国刚成立就进行的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堪称新中国“立国之战”,志愿军敢于拼搏、以弱胜强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像一则寓言,告诉我们对待使命的态度。当今社会,像罗文这样的人真是太需要了——— 那种对信仰的忠诚,对事业的执著的品质。毫无疑问,罗文取得的成功并不是他杰出的军事才能,而是在于他优良的道德品质、绝对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这就是忠诚和主动性,就是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精神。而杰克·韦尔奇在他20年的任期内把通用电气集团带入了辉煌,成功的秘密就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和出色的管理能力。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如果能够融会这三本书的精髓——— 坚定信念、忠于职守、讲求方法,就一定能够取得成绩。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学校的管理者,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资金不足、生源不理想,日常管理更是千头万绪,面对种种困难,需要的就是志愿军敢打硬仗的精神和对未来、对党、对国家的坚定不移的信心。作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除了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还要有对事业的热情和忠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对领导负责,对广大的教职员工学生们负责,努力发展建设学校,使学校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在工作中要讲求方法、技巧,避免蛮干,提高工作效率,善于创新,寻找最有效的实践模式。
像英雄们那样拼搏进取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武国才
    《决战朝鲜》展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无数中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华民族留下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着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也坚定了自己在本职岗位上拼搏进取的勇气和决心。
    斯大林在评价朝鲜战争时形容,中国军队是用大刀长矛同来福枪作战。事实上,在面对着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组成的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面前,志愿军将士以劣势装备,靠“一把炒面一把雪”战胜了强敌,凭的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建设一流的省会城市需要有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管理者和工作者,这既是对我们能力水平的要求,更是看我们对人民教育事业忠诚度的历练。这种忠诚就体现在:为太原教育事业发展要有一股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朝气;不循旧规,敢开先河的勇气;无私无畏,克难制险的硬气;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锐气,把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变成自身拼搏进取的精神动力。
    太原市高等职业教育同全国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同国内省内一流学院相比,无论从规模到办学质量仍存在不少差距。我们的发展既面临着国家支持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高等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展型向内涵发展型转变的挑战,仍然是处于生存发展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双重压力,困扰发展的瓶颈还比较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弘扬拼搏进取精神,主动积极破解发展难题,下决心推进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事业的改革创新,紧紧跟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太原高等职业教育搞得好坏,主要责任该是我们从事这项事业的领导者,绝不可怨天尤人。秦基伟将军在指挥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告诫官兵,十五军流血不流泪,谁也不许哭!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为了全局的胜利,十五军打完了也在所不惜。将军这种勇于担当的勇气和魄力令人崇敬,令人振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有难处,但绝没有战场上那种瞬息万变的风云变幻,那种生与死的考验。更有责任把太原高等职业教育办好,把本学院发展的事情做好,尽心尽力地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争做职业教育的“送信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杨志家
    人的软实力是一个人品质、素质、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主人公罗文,就是成功实践的范例。罗文以他对国家的忠诚、以他高度的主动性、以他实干的精神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 把信送给加西亚,完成了这个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过此书,倍受启发。
    罗文为什么能完成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使命?一是忠诚。阿尔伯特·哈伯德说:“一盎司的忠诚抵得过一磅重的聪明。”几千年来,忠诚早就成为了人类价值观的核心品质,忠诚是指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对上级、对朋友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是一种全心全意的境界。二是主动。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力,一旦再具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力就可能发挥出来,也就能够为实现自身价值,为促进城市的进步贡献力量。三是果敢和勇气。在罗文寻找加西亚的过程中,崇山峻岭的古巴原始地区可以说是艰难险阻、危机四伏,罗文凭借着智慧和勇气以及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把信送到加西亚手中。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于是就有了路。”在《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里,我也套改了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本没有失败,只是因为害怕的人多了,所以才有了失败。”勇敢是我们得以进步的核心力量———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四是实干,使命必达。实干是第一位的,实干就是执行。我们提倡“把信送给加西亚”,归根结底就是要提倡这种踏踏实实解决问题的精神。就像罗文中尉说的那样:“一个军人的天职就是,不要问为什么,而是服从命令,然后去完成它。”
    我们与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相比,纵然在资金投入、基础设施、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但是我们又是否具有了罗文精神?在发展职业教育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从未有过的困难,但是每个人都肩负着“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使命,都应努力争当“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为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而努力。
做合格“送信人”
太原幼儿师范学校校长 任志勇
    怀着由衷敬佩的心情和谦恭诚恳的态度,我拜读了《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励志佳品,感受颇深。罗文“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传奇故事,成为忠诚、敬业、勤奋、责任的象征,一直以来在激励、鼓舞、鞭策着人们,社会在呼唤着、寻觅着、锤炼着“送信”的人。
    作为一名幼师学校的校长,我看到了自己十余年来对待工作与做事的态度,我想我该拥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意志,超越自己,选择卓越,比别人更执著,更敢于梦想,让积极的信念成为勇气倍增的力量源泉。我相信自己会是一个合格的送信人,把社会、家长托付培养合格人才的任务不遗余力地完成好。
    正如《把信送给加西亚》中所讲:“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 把信送给加西亚”。提倡敬业,就是要把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培养成为具有主动性、责任感和忠诚的人。敬业先爱业,教师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敬业还要有恒心和毅力,不怕吃苦。敬业是一种人生态度,是道德光辉之所在,是珍视生命、珍视未来,是全心全意、脚踏实地,是对自己自内而外形态的关注与升华。还要提倡勤奋,把幼师生培养成为未来幼教界能担负使命的栋梁之才。学前教育需要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勤奋学习,多方面充实自己,全方位提高自己,才能跟上学前教育飞速发展的步伐。杰克·韦尔奇说过:“没有什么细节因细小而不值得你去挥汗,也没有什么大事难到尽了力还不能办到。”在未来工作上更要勤奋,即使再细小的事情,我们的学生——— 未来的幼儿教师都应该尽心尽力、勤勤恳恳地去完成。
    我想起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上,我校千名学生在漫天红叶下组成的“给未来的信”那个大大的信封。是啊,职业的幸福感永远是一个点,而奋斗和奉献是一条线,如果每个师生员工都能走完那一条条线,到达那一个个点,都能有幸福感,我们也就能真正写好给未来的信,并成为合格的“送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