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避雷器试验标准:中医《内经》七字诀六、论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5:20:54

中医《内经》七字诀

陈一列  编辑

六、论治

治疗当谨守病机,对比病机十九条,仿照若无从它求,实下虚补看五气,风春暑夏湿长夏,燥秋寒冬疏气血,令调达而致和平。

药不四季自然反,如春夏少用麻桂,秋冬慎膏知苓连。

同病五方治不同,东方海食鱼味咸,病易痈疡治砭石。西方风高山畜牧,多衣毛肉食脂肥,病多内生治以毒药。北方寒冰冽乳食,寒生满病治灸焫。南方热食难保鲜,嗜酸病痹治九针。中央平潮湿食杂,病痿厥导引按摩。

六淫外邪致病急,及早治疗于皮毛,其次治肌肤筋脉,再次治六府五脏,治五脏半生半死。

病人为本医生标,二者配合才早治,否则邪气不能服。

疾病初刺法可愈,病盛待稍衰再刺:病轻用轻扬发散,病重用逐步减轻,气血虚则补益之,形虚温气精虚味,病在上升散涌吐,病在下引而消除,中满则健运消导。某邪温清法熏汗,外感表邪发汗之,病标悍按摩收之,病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别柔刚,阳病治阴阴治阳,定其血气守其乡。血实决气虚升举。

寒者热之热者寒,微者逆之逆者从,坚者削之客者除,劳者温之结者散,留者攻之燥者濡,急者缓之散者收,损者益之逸者行,惊者平上吐下泻,按摩汤浴迫劫截,开导发泄适事行。

逆法正治从反治,从少从多看病情。反治即热因寒用,寒药因热证而用,使气机调和治愈。用止塞法治塞证,增强内脏气机能。用通利法治通证,破积滞消散坚结。伏主证先找病因,始药性病情似同,终真假现药不同。

寒之热者取之阴,虚火正治寒反热,虚阳亢滋阴潜阳。热之寒者取之阳,假寒正治热反寒,虚阴盛益火消阴。从属病机十九条。

病若标本相反者,病在上面治疗下,病在下面治疗上,病在中间傍取之。从治法反治范围:治热用寒药温服,治寒用热药凉服,逆治法正治范围:温病清凉药凉服,清凉病温药热服。消削吐下补泻同。

善针辨虚实轻微,从阴引阳阳引阴,以右治左左治右,以我知彼表知里。

治病求本分缓急,因内病外调治内,因外病内调治外。因内病盛于外的,先调其内后治外;因外病盛于内的,先治其外后调内。中外不及治主病。

病分标本治缓急,正气病因内先本,邪气病状外后标,急则治标缓治本。

阴阳逆从道标本,从为在标求标及,在本求本常正治。小大便不利治标,中满后烦心治本;逆为在本求标及,在标求本变反治。先病后中满治标,先病后泄者治本。病发邪盛先治本,病发正虚先治标。

药石气味大小毒,猛烈和平用不同,猛药病半换缓药,病去其九用饮食。毒药攻邪五谷养,谷肉果菜精气补。

据病用大中小方,君一臣二为小方,君一臣三佐五中,君一臣三佐九大。

主药为君辅药臣,监制为佐引药使。

单效方奇合效偶,病短轻下里奇方,病长重上表偶方。缓方治上应虚实,病轻药缓气味薄;急方治下应虚实,病重药急气味厚。单方未效改偶重,偶方还未效反佐,知常达变简入繁。

寒药反热为虚火,虚阳亢补阴配阳;热药反寒是虚寒,衰阴盛补阳消阴。五味入各归喜攻,酸苦甘辛咸先入,肝心脾肺肾增气,药味入胃也一样,久服气胜夭之由。

辛甘发散淡属阳,酸苦涌泄咸为阴。辛散酸收苦味坚,甘缓咸软药味偏。

孕妇病可随证治,药量不过治大半,改缓剂饮食调理。

治痿者独取阳明,足阳明胃经五脏,六腑之海润宗筋,束骨利关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