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利多bplus说明书:对《江夏源流山谷序》的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4:54:47

作者:黄永辉                 

通迅地址:广东省紫金县城镇环城路431102(或紫金县紫金中学转)

电子邮箱:huang7824812@126.com

本来《山谷序》是宋朝大诗人大文学家所撰,实不敢斗胆提出疑问。但我却认为,《山谷序》不象是黄庭坚所写。黄庭坚的文章不是这样的风格,他写文章用字严谨用语准确。上面介绍他时有这样的叙述: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硬涩的风格。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现摘用黄庭坚一篇文章相对照。

1.黄庭坚代表作《忠州复古记》

忠州①,汉巴郡②之临江③,垫江县④也。其治所在临江,故梁⑤以为临州,后周⑥以为南宾郡,唐贞观⑦八年始为忠州。其地荒远瘴疠,近臣得罪,多出为刺史⑧、司马⑨。故刘尚书10以刺史贬一年死,陆宣11公以别驾贬十年死,李忠懿12公以刺史居六年,白文13公以刺史居二年。其后喜事者,以四公俱贤,图象为四贤阁:故相、赠司徒、郑州刺史南华刘晏士安,故相、赠兵部尚书嘉兴陆贽敬舆,中书侍郎、平章事、赠司徒安邑李吉甫弘宪,刑部尚书致仕、赠右仆射下邽白居易乐天。由开元14以来,讫于会昌,四君子相望,凛然犹有生气。忠民尝以此自负,而郡守至者必矜式15焉。

绍圣16三年正月,知州事营丘17 王君辟之圣涂,下车问民疾苦,曰吏骜18而民困。故圣涂为州,拊养柔良,知其饱饥,鉏治19奸猾,几于伤手,治声翕20然。邑中豪吏故时受赇舞文法者21相与谋曰:属且无类22”。即以智笼小騃23吏,群诉于部使者24。圣涂25不为变,且叹曰:白头老翁,安能碌碌畏吏苛民邪!亦会部使者审吏为奸。

而圣涂治郡政成,时休车骑野次,咨问故老,访四贤之逸事,而三君之政,寂寥无闻。盖士安既赐死,而敬舆别驾26不治民,弘宪虽在州六年,亦默耳。乐天由江州司马除刺史,为稍迁,故为郡最暇豫27,有声迹,又其在州时诗见传。东楼28以宴宾佐,西楼以瞰鸣玉溪,登龙昌上寺29以望江南诸山,张乐巴子台30以会《竹枝》31歌女,东坡种花,东涧种柳,皆相传识其处所。于是一花一竹,皆考于诗,复其旧贯32,种荔枝数百株,移木莲且十本。忠于一时遂为三峡名郡。圣涂乃以书夸涪翁曰:为我记之

涪翁33曰:圣涂急鳏寡34之病,使远方民沐浴县官之泽,可谓知务35矣。扫除四贤之室,思欲追配古人,可谓乐善矣。乐天去忠州,于今为二百七十有九年。在官者葸葸36然,常忧瘴疠之病己,数日求去,故乐天之遗事芜没欲尽。圣涂,齐人37也,盖不能巴峡之风土,又其击强拨烦,材有余地,而晚暮为远郡守,乃能慨然不倦,兴旧起废,使郡中池观花竹郁然,如元和己亥38时。追乐天而与之友,圣涂于是贤于人远矣。

圣涂为州之明年六月,而涪翁为之记

注解:①地名,今在四川忠县。②地方行政区。③今在四川忠县。④今四川垫江县。⑤梁王朝,南朝所建。⑥周朝,北朝所建。⑦唐大宗年号。⑧州的最高长官。⑨州郡的佐官司。⑩是唐朝任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人。11即陆贽,任过同平章事的官。12即李吉甫,任过中书侍郎等官司。13即白居易,字为乐天。14唐玄宗年号。15拜祭。16宋哲宗年号。17地名,今山东,昌乐县。18残暴。19铲除。20一致。21收贿玩弄法律的人。22我们将无生存之地。23呆头呆脑。24监察员。25即丘营地方官王君(王辟之)的字叫圣涂。26官名,刺史副手。27从容的表情。28忠州城东楼。29寺院,白居易寺中写过诗。30在忠州城外,是古巴国遗址。31四川民歌,白居易写过《竹枝词》。32旧貌。33记事人。34男和女。35务民务实务事。36忧惧表情。37古齐国之地。38元和14年,公元819年。

对照《山谷序》,为何选黄庭坚的《忠州复古记》呢?是因为《忠州复古记》实名叫《忠州四贤阁记》,实质是为四贤阁写的序。与《山谷序》体裁相近,好比对

2、《忠州复古记》与《江夏源流山谷序》对照,可比出虚实

由于黄庭坚文学造诣很深,整编《忠州复古记》中,文字深邃,耐人寻味。且语言简洁,用词恰当,层次分明,文气流畅。而在《山谷序》中,语言比较浅白,但读之晦涩,令人费解,一时难于顺通。如《山谷序》开头,“秦始皇二十五年,改黄国之山川,而属江夏”。但有史可查,黄国(公元前648年)被楚国吞并。《史记》有记:春秋时期楚国成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0年)以兵伐黄,二十四年灭了黄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了楚国,二十五年灭赵灭燕。二十六年灭齐,同年自封为秦始皇。为此,秦始皇二十五年是平定天下最关键的一年,根本无暇顾及其它小国。怎么“改黄国之山川”?

黄国故都最早有记载的叫弋阳,属地河南淮河南岸。南北朝时改称光州。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置江夏郡,光州也在其中。当时的江夏郡南至湖北安陆,北至淮河南岸,光州就在淮河南。清朝时光州改为潢川。

“江夏黄氏”闻名遐迩也不是官方赐予,是黄氏望族所成。这个望族是汉朝黄氏英才辈出,有黄香、黄琼、黄琬等公为朝事政,显赫一时,慢慢“江夏黄氏”名声大振。怎么叫“而属江夏”?

《忠州复古记》就不同,“唐贞观八年开始为忠州。其地荒远瘴疠,近臣得罪,多出为刺史、司马。故刘尚书以刺史贬一年,陆宜公以别驾贬十年,李忠懿公以刺史居六年,白文公以刺史居二年。其后喜事者,以四公俱贤,图象为四贤阁。”上述读之顺畅,不用费心便可理解。

记述人物,《山谷序》与《忠州复古记》也不同。《山谷序》写唐朝从李渊开始到峭山公止285年间啰串一气呵成。没有一处年月时辰与人物相连,这种风格与《忠州复古记》截然不同。《忠州复古记》有例:“绍圣三年正月,知州事营丘王君辟之圣涂,下车问民疾苦”等多处时间介定人物或事情。记述历史人物或事件,只述过程,不说时辰年月是一种民书体裁,属层次低下的讲古本。乡间野岭常有这种本子,大雅的藏书厅馆一般不收藏。街头巷尾说书人说的故事。只说人物、经过,没有一处年月。它是戏台上的儿戏。应该这样说:宋朝的大文学圣人黄庭坚不会写这样的文章。就拿《行录》来说,它叙述过程也先写日月年份后记人物事件。如“乾宁二年,三镇犯阙”,“丙辰七月犯阙之寇复来”,“天祜四年丁卯三月,朱全忠况移唐祚”等多处这样时间介定人物或事件。

其次,助词,即之、乎、者、也、耳、焉、哉、矣。古代文人有用古汉语助词助语气,如何用,有他的习惯。这种习惯从侧面可看出文章格式,是属此属彼。黄庭坚的文章所用的助词多用之、焉、耳、哉。特别字,几乎每篇必有,而且用得恰到好处。而《山谷序》文中,除了用之外,基本上就没其它了。这种语气的格式,《忠州复古记》和《山谷序》也不甚相同。

黄氏源流有五大福地:一、轩辕(今河南新郑县),人物是黄帝轩辕氏;二、光州今潢川,陆终公惠连公;三、淮北、江苏,黄竭公;四、江夏,香、琼等公;五、福建邵武,峭山公;作为大师为宗谱写序,介绍黄氏源流,应突出五处福地,间中才介绍黄族人为社稷献力且劳苦功高的事例。《山谷序》叙述过程中喧宾夺主,没有着意写五大福地,而过多地介述少见经传的人物。为了表述祖宗先辈的功绩,这样写也无可厚非,但要有主有次。《山谷序》文中没有提及轩辕,没有提及黄国首君惠连。因为黄庭坚是大师,探本寻源,继续宗录时,本来一定要下很大的笔墨,却淡淡而过!

3、《江夏源流山谷序》举述历史事件,与《资治通鉴》对照,不着边际

《山谷序》中有王仙芝分其御隘于山东浙江,迨祸及昭世,被强奸李茂贞谋位,拘入昭宗于冷宫,而赖神威公救出。这里一,王仙芝谋逆,迨祸昭世,可这样写,但未免离题太远。王仙芝与黄巢谋反是公元874年,那时是僖宗皇帝时期,公元878年王仙芝被杀,部属被黄巢吞并,公元884年黄巢全军复灭,而昭宗称帝是公元889年。这里只能说迨祸于昭世的,实质是朝臣夺权争利,勾心斗角。李茂贞谋位,拘入昭宗于冷宫这句话不是大师之笔。黄庭坚的文风前面已述:讲究修辞造句,提倡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之效果。上句有三处不妥:拘昭宗的主犯不是李茂贞,他是从犯。拘入用词不当。冷宫用词不准。在昭宗时期有迹象拘昭宗于冷宫的有三处。《通鉴》记:①昭宗乾宁二年,李茂贞等三镇犯阙,但,他们没踏入朝廷一步;②昭宗光化三年,迫上乞巧楼锁少阳院,这次的主犯是刘季述;③最后一次是昭宗天复元年迫昭宗幸凤翔,李茂贞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关键人物是韩全诲。除《通鉴》这样描述之外,其它记载也是如此。如《辞海》:凤翔,唐末李茂贞据此为岐王。宦官韩全诲曾劫唐昭宗至此。

选李茂贞拘昭世不是无一字无来处的风格。拘入不讲究修辞,迫昭宗幸凤翔不是拘入,拘即捕押。昭宗到凤翔,虽是被劫,但百官恭迎圣驾。用冷宫这词是用词不准,对物,弃之不用才叫打入冷宫。对皇上,弃之不统天下才叫打入冷宫的。而昭宗在三次事件中,不是不要他而是挟天子令诸侯,官僚们把他当成宝贝,生怕别人抢走。故此,用冷宫这词,不是点铁成金,而是点金成铁。上文最后一句赖神威公救出,读过历史的人会感到满头露水。神威公去救昭宗,大家相信。如果是大师的文笔不会是这样写,这样写是叙述不妥。因为《通鉴》三次事件显赫记载了解救昭宗的主帅名字及具体进入昭宗身边的将士。《三镇犯阙》解救的是李克用。因三镇兵未进朝廷之内,无所谓具体解救过程。迫上乞巧楼镕铁锢之解救的是朱全忠闻乱,派大兵压城,形势转变。这次解救昭宗有具体记载:王仲先入朝,至安福门,孙德昭擒斩之,驰诣少阳院,叩门呼曰:逆贼已诛,请陛下出劳将士。周承诲擒刘季述。第三次事件是迫皇上幸凤翔,也是朱全忠在虢县击败李茂贞并遣其将孔勍出散关,攻凤州,抜之。丁亥,全忠进军凤翔城下,直接面君全忠朝服向城而泣,曰:臣但欲迎车驾还宫耳。后李茂贞出卖韩全诲,茂贞请诛全诲”等,与朱全忠和解奉车驾还京。上喜,即遣内养师凤翔卒四十人收全诲等,斩之

从以上分析来看,神威公虽参与解救昭宗,但不是主帅,也不是具体实施的指挥人员。而写成赖神威公救出实用语过当。黄庭坚不会如此下笔的,畏世人恥笑,有沽名钓誉之嫌。从《山谷序》文中这段,看此文的风格,是说书人的模式,也就是讲古仔的模式,东拼西凑,张冠李戴。

4、《江夏源流山谷序》写峭公因避黄巢遣子外迁,不合情理

《山谷序》述:峭祖以时变告老,值崤岐二公身故,公群守一堂,百有余丁。一日得听黄巢与王仙芝聚众谋逆,公遣丁出阻。巢曰:顺者生,逆者死。复令打探,巢以清明订号,暗以杨柳为记,端午出师。本姓发觉,公唤一堂尽宜迁避。身佩杨柳,远迁就近,各行变通。先是香公庙匾,列二十一房。今将老夫二十一子,与崤岐四子彋七子,共三十二名编列,愿移迁居,各记本姓支派。峭公嘱曰:郢州江夏遽移乡,恐久渊源未许详。姓据陆终来历远,庙传扉相祖宗香。随居奉寝先灵妥,到处和邻世业昌。聊记嘱言欣合咏,能知德安共流芳。

从上记述来看,一处不合情理一处不合实际。其一,从峭公后裔如今多数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广西、四川及一句时变告老来看,遣子外迁的地点肯定在福建(流传的也是在福建)。听黄巢与王仙芝聚众谋逆这句来看,峭公好象初听黄、王开始造反,而造反地点是在山东。如果是这样,派百有余丁从福建到山东上千公里去制止实不合逻辑。另峭公又以什么身份派遣出阻呢!同宗吗,王仙芝不姓黄。官员身份吗,朝廷都奈何不了他。恐怕到了山东,他们已聚众几十万人了。但也可以假设黄巢攻入福建,峭公派丁出阻。不过,写《山谷序》的人真不知道当时的形势。《资治通鉴》记:公元878年黄巢引兵渡过长江,攻陷江西,同年攻陷浙东浙西和福建,公元879年九月攻陷广东,单在福建屯兵就有几十万。在这样的形势下,智商这么高的峭公会派百余丁去出阻吗?黄巢军势如破竹,席卷全国,胜利在望,还会听峭公的吗?所以说,其一是不符合情理,是无稽之论。其二,峭公避巢而遣子外迁不符合实际。从巢曰:顺者生,逆者死这句来看,峭公派出的丁是与巢方接触了,但谈判失败。而打探到他们的暗号和标记。以后就在香公庙列三十二支,愿移迁居。这样的叙述是一次性遣子外迁,而不是渐时躲避。这就怪了,当时福建整个地区处于无政府状态。《通鉴》有黄巢陷福州,观察使韦岫弃城走等记载。当官的都逃跑了,谁来管社会治安!而且难民盗贼各村各寨皆是,哭声载道,饿殍十里。在这种状况下,三十二支家眷队伍如何外迁?每一支家眷队伍应相当庞大,当年峭公已八十高龄,不但儿孙满堂,可能曾孙也出世了,加上丫环男丁,估计每支家眷多的几十人,少的也十多人。因为家人不是田夫侍仆,皆是官家弟子房中闺秀。上路时应是车骑一路辙尘,侍女仆从喧闹村落。加上家物辎重难行,金银财宝难掌。当时不单巢兵到处剽掠,难民盗贼见物便抢。每支家眷队伍不出三村一定被冼劫一空。你有暗号标记有何用,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才出虎口又入狼窝。这样动荡的形势下,谁还迁外乡?

黄巢攻陷福建时周边的浙江、江西、广东皆相继被黄巢沦陷,峭公遗子往何处去?假如真在此时躲避巢兵避免受劫的明智之举,应是把家眷化整为零,寻找深山野岭安身。把金银财宝埋藏起来,伺机东山再起,这样才符合情理和实际。

5、《黄峭山公行录》所述峭公遣子外迁,较符合实情

峭公遣子外迁的原因是逃亡还是趋势?可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果是如《山谷序》所述是逃亡,如果是如《行录》所述是趋势。这里对照一下《行录》,“峭祖寿在八旬”是五代十国后汉后周时期。十国之一的闽国位于福建。该国公元933年建立,在位六主历时37年,至公元970年灭。尽管当时北方很乱,而闽国相对稳定。周边的地区形势也不是很坏。峭公“寿在八旬”是公元950年,便是闽国的中期,也就是稳定时期。这时子孙外迁的社会形势是允许的。但为何此时遣子外迁呢?这就是趋势所致,峭公遣子外迁有它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之一是“子多必分”。客观原因之二是全国形势变化莫测,峭公的政治地位或许封地等受到侵害。然而峭公遣子外迁还有一个高瞻远瞩的主观原因,是要子孙开辟新的属于自己的领地。都留在邵武和平会“燕雀怡堂而殆”。这是旺族思想使然,是国家形势与家族衍变的双重趋势。

上官、吴、郑氏送子远行吟唱送子诗(后称外八句)为后人所敬崇。

(其一)骏马行行出异乡,任从随处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需荐祖宗乡。

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这首诗三氏是带一种深情、眷恋、祈望感情的,是一种深谋博受的豪情。这种心情是在悠雅的环境中产生的。如果在大祸来临时急于逃匿,急召子孙集合,“先是香公庙匾,列二十一房。今将老夫二十一子,与崤岐四子,彋七子共三十二名編列。”在这种情况下,上官、吴、郑三氏没有这种豪情吟唱送子诗的,她们此时的心情只有激动、彷徨。

上面已经论及,峭公十八支子孙是如何迁徒的,这也可辨别《行录》与《山谷序》谁孰可信。峭公是唐朝的工部尚书,家财丰厚是无疑的,不用《行录》所载“钱八万贯,金银八百秤”世人都会认同。有丰厚的资银当然是给予子孙的,“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这些丰厚的家财资银分给了二十一个儿子,在迁徒携带过程中都会考虑社会形势、路途安全,不轻意单枪匹马毫无警觉而为之。为此,《行录》所举的遣子外迁的年代和形势是符合情理的。

6、《江夏源流山谷序》载黄庭坚与歌者共鸣祖宗诗纯属无稽之谈

山谷流寓循州(惠州)白云岩时上元得听歌声,有日久渊源未许详之句。感动乔木之思,以悬追配古人匾额,传通数载,远近悦来,递江夏迁移住止。录修一谱,是为有谱矣。

从黄庭坚听歌的时间和地点推断,歌者不是在黄氏宗亲的盛会上为祖宗颂歌,而是元霄节有歌伎或就是歌女,偶唱一句祖宗诗或借用祖宗诗之句的。那就奇怪了,黄庭坚是朝廷命官,文学大师,长期受孔孟道学的薰陶,却不懂得为祖宗编谱写序。他熟知黄氏源流深远,读过黄竭、黄霸、黄香等公著传,也不懂得为祖宗编谱写序。而在循州元宵节歌台上听到歌女唱吟一句祖宗诗时,就为之动情,与之共鸣,才想到要为祖宗编谱写序,这简直有辱斯文。知不知道,黄庭坚号称山谷道人,他本人崇信道教,他对道儒思想均有领悟。此人长期受到这种思想的灌注和陶冶,已经领悟到它们的真谛,对道教相当虔诚,这种人不为红尘所染。他崇宗敬祖的心不用歌女来挑动。黄庭坚听歌这一桩纯属无稽之谈!

至此,《黄峭山公行录》和《江夏源流山谷序》谁实谁虚再次明辨了。

OO七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