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抗剪键怎么代替:明朝的那些皇帝们(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37:15

9. 一夫一妻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14701505),年号弘治,在位19年。

朱佑樘即位之初,就着手改革弊政。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律撤换,将著名的“纸糊三阁老”先后“请”出内阁,孝宗皇帝重新启用了一些在成化朝由于直言被贬的官吏,使得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为之一新,被史学家称为大明王朝的“回光返照”期。但孝宗统治进入中期以后,也开始逐渐走上了父亲的老路,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由于孝宗皇帝多难的童年使得他的身体一直不好,加之身边许多人感染疾病,孝宗皇帝开始信佛,希望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孝宗皇帝对佛教的笃信程度也并不亚于其父,因此少不了奸佞之辈再次混入宫中,再次祸乱朝政。

他也与他老子一样长期不上朝。如果躲在后宫贪恋女色也叫人好理解,但孝宗可能是历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他只喜欢自己的皇后张氏,终其一生没有临幸过其它嫔妃。他到底躲在后宫干了些什么谁也不知道,新提拔的一些大臣甚至不知道当今皇上长什么样!

孝宗朝另一大弊病就是外戚势力的膨胀,皇帝对张氏一家都非常好,但是张氏偏偏是那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人。他先是强迫孝宗封自己的父亲为伯爵,不久又进封为侯爵。张氏的两个弟弟也被受爵。而且这两个弟弟比姐姐更加贪婪,他们仗着自己外戚的地位,到处为非作歹,兼并了大量的土地,他们倒卖官盐,极大地影响了国库的收入。大明已是一个病重的病人,病情急剧恶化,一步一步走向了死亡。

 

10. 喜欢玩打仗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14891521),年号正德,在位17年。

由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而张皇后只为孝宗生了两个儿子,次子又早夭,因此武宗自小就被视为掌上明珠。少年的武宗非常聪明,老师教他的东西总是能很快学会,按理说他应该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但是因为周围的太监,毁了这个孩子。东宫的随侍太监中,有八个太监号称八虎,他们以刘瑾为首,每天都进一些奇特的玩具,还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演出,各种体育活动,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试想年幼的武宗如何能抵御这些东西的诱惑,于是就沈溺于其中,而且终其一生没有自拔,学业和政事当然也就荒废了。

做了皇帝后他玩得越来越离谱了。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后来又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武宗挨家进去听曲、淫乐,后宫乌烟瘴气。

武宗的胃口越来越大,他已经不满足于在京城玩乐,开始西巡,到处巡花问柳,百姓怨声载道。一次武宗来到一个小店,看上了老板的妹妹凤儿,于是就纳凤儿为妃,并封凤儿的哥哥做官。谁知凤儿福薄,在返京途中就死了,武宗非常悲痛。但不久之后,他又看上了一个乐工刘氏,于是又纳刘氏为妃,而且对刘氏宠爱至极,后宫都将刘氏称为刘娘娘。

在西巡的过程中,武宗曾遭遇蒙古的小股部队,并与之交火,最后明军以较大的代价斩蒙古军16人。武宗感觉自己天生就是个军事家,这下撩发了他玩打仗的兴趣。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改名朱寿,遍观中国历史,放着皇帝不做而愿做将军的恐怕只有武宗一人。

由于朝政的荒废,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一场动乱正在酝酿之中。而这场动乱的发起者不是百姓,而是出自明朝皇室。这个人就是宁王朱宸濠,他妄图效仿永乐帝,趁武宗荒于政事,秘密准备叛乱,并于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武宗皇帝并未因此而着急,这正好给了他一个打起威武大将军朱寿旗号的机会,率兵出征,可谁知行到半路,御使王守仁已经平定了叛乱。这个消息丝毫没有降低武宗的兴致,他又一手导演了一幕闹剧,他将朱宸濠重新释放,由自己亲自将他抓获,然后大摆庆功宴,庆祝自己平叛胜利。之后他就逗留江南肆意玩乐。一天,武宗学江南人在江上打鱼,由于站脚不稳跌入江中,由于当时已经是九月天气,江水寒冷,加之武宗已经被女色掏空了身体,这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武宗匆匆回到京城,虽然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有挽回武宗的生命,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11. 痴迷炼丹的皇帝——明世宗朱厚骢,15071566),年号嘉靖,在位46年。

由于孝宗是单传,只有武宗一个孩子,武宗荒淫,没有留下子嗣,因此,孝宗一脉到了武宗驾崩也就断了香火,皇位继承人就要从最近支的皇族中选出。孝宗的弟弟,成化皇帝的次子兴王朱佑沅被确定为最近支的皇室,兴王唯一的儿子朱厚骢来继承皇位,就是出生湖北钟祥的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即位之初就爆发了“议礼之争”,也是明朝最著名的政治事件。“议礼之争”,简单地说,就是嘉靖皇帝想追封自己的父母为皇帝皇后(现存湖北钟祥显陵便是嘉靖皇帝父母的合墓,是按皇帝的规制建造的),众大臣觉得这不合祖宗礼制,嘉靖就把反对他的大臣全杀了。

嘉靖统治时期的另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壬寅宫变”。由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因此凡是能够延长寿命的方法他都喜欢尝试,有人告诉嘉靖皇帝用每天早上的露水炼丹效果很好,可以长生,于是,嘉靖皇帝组织了许多宫女清早为他去采露,采露工作非常辛苦,宫女们实在忍受不了,一天清晨,宫女们趁嘉靖皇帝熟睡之时,按住嘉靖皇帝,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由于紧张宫女将绳子系成了死扣,怎么也收不紧,于是惊动他人,嘉靖皇帝大难不死。宫女们全部被捕,几天后被凌迟处死。这就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宫女造反的“壬寅宫变”。

嘉靖皇帝对道教的崇拜并没有因此而减弱,他到处搜罗方士,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许多文人也因为给嘉靖皇帝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而入阁成为宰相,当时民间就有“青词宰相”的说法。严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善于写青词,善于揣测皇帝的心思,因此尽管嘉靖皇帝对他的贪赃枉法了然于心,但就是不处理他。

嘉靖后期,嘉靖专心烧炼,宫廷里整日烟雾缭绕,神魔鬼道,弄得大臣们有事奏请都不敢进门。他20年不上朝,让严嵩父子把持朝政,立朋党,除异己,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弄得民不聊生。为了修炼,又大肆建造宫殿,国库极度空虚。当时就有“嘉靖,嘉靖,家家皆净”的说法。

 由于长期服用丹药,嘉靖皇帝不光身体越来越差,而且脾气越来越坏,许多大臣动辄被杀头或廷杖,人人自危。嘉靖是一个专制独裁、心狠手辣,同时性格乖张、脾气暴戾的人。我们湖北钟祥就出了这么个昏聩的皇帝。

 

12. 懒而色的皇帝——明穆宗朱载后,15371572),年号隆庆,在位6年。

由于明穆宗的老子嘉靖皇帝暴戾多疑,连儿子也怀疑,担心他篡位,所以穆宗做皇子期间就处处小心谨慎,从小就养成了贞静、仁义的性情。朱载后的一大优点就是放手让他的臣子去发挥才能,使得隆庆朝和万历朝前十年成了明王朝最后一个繁荣时期。隆庆朝人才济济,文有徐阶、张居正、高拱、杨博,武有谭纶、戚继光。这些人之所以出名,还要归功于隆庆皇帝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反观历史,成化朝也曾人才济济,但由于皇帝的限制,他们终究没有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笔。

朱载后之所以放手,是因为他懒,他只召见过两次阁臣,朝会、经筵也经常不发表意见。他懒于政事,却整天在后宫里忙来忙去,被人比作后宫中辛勤的小蜜蜂,最后也是死于女色。

 

13. 懒而贪的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071566),年号万历,在位48年。

朱翊钧6岁立为太子,10岁即皇帝位。穆宗皇帝去世时为朱翊钧留下了很好的内阁班子,大学士张居正、高拱、高仪都是正直之士,善谋略,此时的内宫也非常安定,穆宗正宫陈皇后与神宗生母李太后相处地非常融洽,而且当时的大太监冯保也是明朝不可多得的好太监之一,他与张居正配合默契,使得万历初政的十年,政治清明,经济飞速发展,这当然要归功于张居正的改革,但是与李太后、冯保的支持十分不开的。

张居正于万历十年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张居正得罪了不少大臣,他的改革也触动了不少守旧势力,万历皇帝在张居正严格的管理下也有些厌倦了,因此有些大臣趁机弹劾张居正,这时太监冯保已经失宠,皇帝成年李太后又不好再干涉朝政,形势对张居正非常不利。 开始万历皇帝还并不忍心对张居正下手,但是经不住大臣一浪又一浪的攻势,张居正终没有逃脱抄家,家人蹢戍的厄运。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0fa2b0100ic9q.html) - 明朝的那些皇帝们(下)_德先生okok_新浪博客

当万历皇帝彻底摆脱了张居正的束缚之后,就开始了他的独裁统治,万历贪财,征税的项目千奇百怪,无物不税、无地不税,;万历生活奢侈,年方二十,就开始着手为自己修建寿宫(陵寝);万历也懒,二十八年不临朝听政,高唱“天下无一时可忧之事”,衙门内严重缺员,而候补的官员却又得不到提升,以至于终生候补。因此后人评论“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神宗之怠惰。”

 

14.不明不白而死的皇帝——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在位1

明光宗朱常洛是他父亲万历皇帝偶遇宫女临幸而生,万历觉得这个皇子的出生是他的一件丑事,因此历来不喜欢这个长子,几次都想把他废了。在国本之争中,众大臣用生命和鲜血为皇长子朱常洛争来了这个太子之位。谨小慎微地躲过了包括梃击在内的多次暗算,万历四十八年,朱常洛历尽千辛总算登上了皇位,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

朱常洛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他发内帑犒劳边关将士,虽则杯水车薪,也是万历朝很难见到的。他罢了万历朝的矿税,他拨乱反正,重振纲纪,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吏,补足了缺额,使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转。

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郑贵妃投其所好向他进献美女,泰昌帝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年龄又不饶人(40岁左右),即位之初处理政务非常繁忙,加上回到后宫的纵欲,他终于倒下了。本来不是什么大病,吃几副补药,静心调养一段时间因该可以复原,但是掌管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向皇帝进了一济泻药,泰昌帝当天晚上腹泻三四十次,身体一下就垮了下来,再也起不了床了,而且病情日趋恶化。就在这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两粒红丸,泰昌帝用了第一粒后后,病情稍见好转,用了第二粒后泰昌帝昏昏睡去,于第二天清晨驾崩。由于皇帝服用红丸毙命,红丸到底是什么药,是否有毒,崔文升为什么要向皇帝进泻药,这些都已无法弄清,这件事史称红丸案,此案最后不了了之,成为了明宫又一大案。

      泰昌帝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走了,没当皇帝之时处处小心,当了皇帝没几天又抱憾而终;生前命运坎坷,死后陵寝也是采用当年景泰帝的废陵,命运对帝王就这样如此捉弄。

 

15.一个好木匠——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号天启,在位8年。

熹宗即位之初,东林党势力较大,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吏制稍显清明。由于杨涟等人在帮助熹宗即位时出了很大的力气,因此,熹宗对这些东林党人也是非常信任,言听计从。此时后宫有两颗毒瘤正在悄悄的生长,就是臭名昭著的魏忠贤与容氏。

魏忠贤大字不识,却善于钻营,很快攀上了大太监王安的关系,地位直线上升,容氏,熹宗皇帝的乳母,也异常奸诈,容魏两人很快结成了同盟,成为了后宫不可一世的力量。

王安等太监在后宫逐渐被排挤,容魏首战告捷,权力覆盖了整个后宫。但魏忠贤并不满足,他要向他的先辈王振,刘瑾那样,成为权倾朝野,名副其实的大太监。魏忠贤与朝堂上的一些文臣崔呈秀之流结成联盟,排挤东林党人,逐渐掌握了内阁、六部。 东林党人被贬、被杀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杨涟、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六君子。魏忠贤残酷地排除异己,加深了对百姓的盘剥,使得民不聊生,各地起义不断。

而皇帝明熹宗却对木工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日沈浸在木工活之中,不问政事,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他亲手做的木船,巧夺天工,恐怕鲁班也自叹不如。他本不该做皇帝的,要是在今天,他一定是位抢手的高级技工!

天启五年,皇帝外出乘舟不慎落水,虽被人救起,但落下了病根,到了天启七年,病情加重,一命呜呼,终年二十三岁。

明朝的两位少年天子武宗、熹宗,一个喜欢打仗,一个喜欢木工,均不问朝政,都是落水得病而死,都没有子嗣,都培养出了明朝最坏的太监——刘瑾、魏忠贤。历史竟惊人的相似。

 

16. 要钱财不要江山的皇帝——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在位17年。

由于木匠皇帝朱由校没有留下子嗣,便由他的弟弟朱由检继位,也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

朱由检自幼生长在深宫,既不了解官场的勾心斗角,派系之争;更不了解战场排兵布阵,杀伐攻略。但是毫无经验的朱由检,硬是凭着自己中兴的决心,将明王朝延续了17年之久,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了。崇祯成为历史上留给人们想象空间最多的皇帝。

多疑是崇祯的致命弱点,皇太极的一个小小的反间计,让他杀了袁崇焕,从此,明朝失去了唯一的东北屏障,八旗军队得以驰骋东北大地如入无人之境。

明朝末年,出现了三日并举的局面,北京以崇祯帝为首的明政权;沈阳以皇太极为首的清政权;西北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本来明朝对农民军战绩要远远好于对清军的战绩,但是由于崇祯皇帝的多疑,也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农民军,明军将帅稍有败绩,非死即贬,明朝的栋梁之才损失待尽,陈奇瑜被贬,熊文灿被斩,孙传庭入狱,一个个将星的陨落,注定了明朝的灭亡。

崇祯皇帝即位之初虽然曾经一手产除了魏忠贤集团,但是他对朝中大臣的不信任,还是导致他走向了亲信宦官的毁灭之路,明朝万余人的庞大的阉人队伍并没有给崇祯带来任何好运,而是慢慢的消磨着明王朝这个巨人的精血。直到作后一刻,也是把守各城门太监的临阵叛变,彻底断送了大明王朝的江山。农民军攻入京城之后,崇祯皇帝在一颗歪勃树上自尽身亡。

崇祯皇帝不是一个荒淫的皇帝,也不是一个懒惰的皇帝,他每天旰食宵衣,夜以继日地批阅奏章,治理朝政,节俭自律,不近女色。为节省国库开支,崇祯皇帝下令大幅度地裁撤边防驿站、免官税。为缩减宫内开支,他把宫中万历时所储藏的上等辽参拿到集市上卖掉,用来补贴国用。同时,他还常常派人到宫外去从民间采买物品,详细查问物价。崇祯皇帝自己的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更换,以至于某日听讲官讲书时,他穿的内衣袖子破损不堪,露在外面很不雅观,只好不时把它塞进去遮掩。

就是这样一位节俭的皇帝,其私藏的皇银内帑数目却非常惊人

就在李自成百万大师攻陷平阳和太原后进逼北京,惊恐万状的崇祯皇帝特地召见户部、兵部的要员们,商量调关外的吴三桂入关勤王。如果调吴三桂进卫北京,需要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而国库的账上只有区区四十万两。对此,大臣们反复上疏恳求,希望崇祯皇帝拿出自己的皇银内帑以充军饷。皇银内帑,也称皇帑,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私房钱。拿自己的私房钱办公家的事,对一向节俭抠门的崇祯来说,无异于剜却他的心头肉。他向大臣们哭穷:“内帑业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眼看社稷已危,皇帝还如此吝惜那些身外之物,也顾不得话不好听:“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崇祯皇帝听后,却潸然泪下:“今日内帑难已告先生。”皇帝老儿都流眼泪了,大臣们还有什么话说?

资金缺口无处弥补,想再从百姓头上搜刮,时间来不及了,也没有充足的地盘和执行的官吏。无计可施的崇祯皇帝只有在大臣身上打主意──号召群臣募捐。皇帝老儿为了自己的江山都不肯出钱,那些早想给自己留条后路的大臣们自然更不肯干。崇祯虽然悭吝如铁公鸡,但脑子并不笨,深知万事开头难,有人率先垂范就好办。于是,他派太监徐高通知周皇后之父、国丈嘉定伯周奎,让他捐十万两白银,起个表率作用。没想到周奎眼见得女婿将受灭顶之灾,也不肯伸出援手,只是一个劲儿地哭穷,坚称没有。最后,徐高实在看不过去,愤然而起,说:“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即使广蓄多产,后来何益?”周奎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勒紧裤带捐献一万两。崇祯皇帝觉得太少,要他拿出两万。周奎不敢再讨价还价,却暗地里进宫去向女儿求援,皇后答应帮他出五千两。

可就是这本身出自崇祯“私房钱”的五千两银子,周奎还趁火打劫,雁过拔毛,只取出其中三千两捐了,净得两千外快。皇帝的老丈人都捐了,其它人再不掏腰包实在说不过去。出任首辅多年的魏藻德,家藏万金,只拿了五百两银子意思意思。与这些叫苦装穷的大臣阁老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住在彰德门外的六十多岁的老汉。他不肯做“大顺”政权的顺民,于是将自己平生所得──四百两白银全部捐献给朝廷,充作军饷。崇祯皇帝闻听大喜,将有名无实的“锦衣千户”官衔赐给老汉。可怜这老汉的“锦衣千户”仅做了一天,次日崇祯皇帝便以发覆面光着一只脚自缢,大明江山宣告易主。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从崇祯皇帝的宫内搜出白银是多少呢?《甲申纪事》一书中说:“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

为了节省一百万两白银而丢掉了三千多万两,乃至把整个江山都丢了,这本是一笔再简单不过的明白账,可自幼聪明好学的崇祯皇帝到死也没有算清楚,明朝不亡才怪哩!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80fa2b0100ic9q.html) - 明朝的那些皇帝们(下)_德先生okok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