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mm的土粒工程分类:省经济研究院:合肥发展将与南京武汉相呼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05:13
省经济研究院:合肥发展将与南京武汉相呼应http://www.0565fc.com 时间:2011-10-11 8:28:39 点击[789] 评论[1] [发表评论]

中安在线讯 9月下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后新的形势变化,合肥市确立了新的发展定位,要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础上,把合肥打造成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省经济研究院日前发布研究文章称,“新合肥”体量明显扩大,在全国、中部地区以及长江经济带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建设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条件更加具备。

  “新合肥”主要指标变化概览

  “新合肥”现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四区,长丰、肥东、肥西、庐江四县及县级巢湖一市。文章指出,从国土面积看,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从7029平方公里扩大到11400平方公里,在全国省会城市的排名从第24位上升至第15位,在中部省会城市的排名从第5位上升至第2位,一举超过同处长江中下游的南京和武汉。

  从常住人口看,行政区划调整后,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合肥市常住人口从570.3万人增加到745.7万人,在全国省会城市的排名从第17位上升至第12位;在中部省会城市的排名从第4位上升至第3位;与南京、武汉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占两市的比重分别从71.2%、58.3%提高到93.2%、76.2%。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城镇化率从68.2%下降为60.8%,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位次从第8位下降至第19位。

  从地区生产总值看,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从2702.5亿元增加到2900.8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5位,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4位,位次没有变化;占南京、武汉的比重分别从53.9%、49.0%提高到57.9%、52.6%。

  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新合肥”地位提升

  文章认为,“新合肥”在综合区位、资源与环境、发展潜力等方面发生变化,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从省内来看,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更加凸显。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约有200公里与马鞍山和芜湖两个沿江城市接壤。充分发挥合肥生产要素和高端产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以合芜铁路、105省道为发展轴,加快发展裕溪河产业集聚区(包括巢湖经济开发区、居巢经济开发区和林头工业园),构建新合肥迎江发展的产业高地,呼应马鞍山和芜湖的跨江发展,合力打造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群,可以进一步促进南京都市圈与合肥经济圈互动发展。

  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板块来看,合肥进一步成为长三角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的“中继站”和“桥头堡”。

  “新合肥”南临长江,北跨宁西铁路,作为长三角地区辐射中西部地区两条“动脉”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能够依托“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把握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通过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分工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

  从长江经济带来看,合肥将成为与南京和武汉相呼应、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新合肥”国土面积达到1.14万平方公里,拥有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常住人口接近南京,成为长江经济带南京至武汉段资源丰富、环境良好、发展空间最大的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满足了合肥经济发展对经济腹地的需求,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了发展的整体竞争能力,为建设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撑。

  关注环湖产业体系、内河黄金通道、低碳城市建设

  针对“新合肥”面临的新机遇、新趋势和新要求,文章还提出在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的三个方面。

  加快谋划科学合理的环湖产业体系,按照新的行政区划,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通过推动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增强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一是打造环巢湖生态产业经济圈。坚持生态优先,走永续发展的路子,重点发展以生态型优质水产品、特色种植业为重点的环湖生态农业带;充分利用湖光山色和温泉、湿地、历史文化等资源,重点开发以健康、休闲、度假、水上运动等为特色的环湖旅游产业带,加快建设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打造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二是以融合理念提升巢湖、庐江产业发展水平。坚持突出特色、协作配套的思路,紧紧围绕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巢湖、庐江产业跟进、理念跟进,通过开发园区合作共建,加快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实现等高对接。

  高标准推进通江达海的内河黄金通道建设,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推进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通江达海,构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文章还提出,要树立生态低碳城市发展理念,以“揽湖入城”为契机,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