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砌片石边沟施工方案:09 史记卷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55:05

史记卷二

 

夏本纪第二

 

刘起釪 注译

 

夏禹,〔1〕名曰文命。〔2〕禹之父曰鲧,〔3〕鲧之父曰帝颛顼,〔4〕颛顼 之父曰昌意,〔5〕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 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注释】〔1〕“夏禹”,此处记载禹为夏代第一位君主,故称为夏禹。按古代神 话中说禹是上帝派到下界来铺设土地的神,故称神禹。说土地上的山川都是他奠定的,故被奉为土地之神——社神。古代又有洪水的传说,神话结合到传说里,禹就成了治理 洪水、疏导山川、划分九州的大圣人,故称大禹。而禹在古代的部族里,被西边的羌戎 族奉为宗神(宗祖神),故称戎禹。羌戎族中有一支发展了高度的文化,居地在崇山,故称崇禹,其族称为夏,禹就成为夏族的宗神。又有以四岳为宗神的姜氏之戎,即羌戎 的另一支,文化也较发达,加入了夏的部落联盟。还有奉其他一些神的氏族也属这一联 盟。经过各族融合,这一联盟继续扩大并以华夏为其有名的族名后,宗神又上推到黄帝,姜氏之戎也上推其宗神为炎帝。华夏族的黄帝成为诸神共祖,而各族宗神实际即是各氏 族祖先。古代部落中特别杰出的首领往往以宗神的化身出现,而且往往袭用其名,所以 华夏族的部落联盟中,曾有过杰出的首领黄帝、鲧、禹等。同盟部落中有炎帝,后来由东方融合来的又有颛顼、帝喾、尧、舜、皋陶等。有关他们先神的神话和其本人的传说 完全净化为历史后,便被司马迁采录入本篇,禹被称为伯禹,禹就成了奉舜命治水成功, 继舜为天子的夏代第一位君主夏后(“后”与“君”同义)。〔2〕“文命”,古代史 料中,赞尧的德行为“放勋”,赞舜的德行“重华协于帝”,赞禹的德行“文命敷于四 海”。《孟子》以放勋称尧,《离骚》以重华称舜,《史记》皆承用之,故又以文命为禹名。其实它原是史料中赞颂之词而非人名。〔3〕“鲧”,音 g(n。传说中禹的父亲。据《楚辞?天问》,天地开辟之后最早的神是鲧和禹。鲧原是夏部落联盟中姜姓族宗神, 转为全部落共奉之宗神,于是由姜姓族祖先,成为夏部落杰出首领的名字。鲧居地在崇

(山西襄汾、翼城、曲沃之间的崇山),称崇伯。传说中成为禹父,当由于同是夏族的 宗神而鲧在禹前之故,神话中遂有鲧被殛死后,从他腹中剖出了禹的传说。〔4〕“颛 顼”,音 zhu1n   x&。据《国语?楚语》,颛顼继东方鸟夷族少皞氏之后主政,可知原亦是东方某一部落的宗神,演而为该部落的首领名。后因民族融合成华夏族后,便被编 排入黄帝亲系中,成为黄帝之孙,禹之祖。〔5〕“昌意”,据《世本》及《大戴记》,黄帝后裔分玄嚣、昌意二系。玄嚣传至帝喾,产尧、契(商祖)、稷(周祖)、挚等。 昌意传至颛顼,产鲧、禹,另有裔孙舜、重黎、吴回(楚祖)等。据《山海经》则黄帝 之后裔分为五系,昌意为最大的一系,其孙颛顼之孙有祝融、重、黎、苗氏及其他多族

(禹则另属骆明一系)。可知在纷歧的神话中,昌意原亦古代重要的一族宗神,而且起 了联系西方黄帝族与东方颛顼族的作用,但关于他的资料特少,缺乏传说事迹。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1〕浩浩怀山襄陵,〔2〕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3〕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4〕不可。” 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5〕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

 

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 政,〔6〕巡狩。〔7〕行视鲧之治水无状,〔8〕乃殛鲧于羽山以死。〔9〕天下皆 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注释】〔1〕“鸿”,通“洪”。洪水传说在世界各民族的古代都曾有过,《楚 辞?天问》、《尚书?洪范》、《国语?周语》、《墨子?兼爱》中、《孟子?滕文公》 上下等,都有我国古代洪水传说及鲧、禹治水的较早资料。《尚书?尧典》叙述洪水之 患和派鲧治水失败的故事,并涉及禹治水之事。此处自本句起,直至“功用不成”句, 译录《尧典》原文。其下文至“女其往视尔事矣”句,摘录《尧典》大意。〔2〕“怀 山襄陵”,伪《孔传》:“怀”,包。“襄”,上。是说洪水包围了大山,漫溢越过了 丘陵。〔3〕“四岳”,原是姜戎氏及姜姓族的宗神(见《左传》襄公十四年及《国语?周 语》),亦写作大岳(见《左传》隐公十一年、庄公二十二年)。因篆文形近,“四” 讹为“大”。采入《尧典》后,注疏家遂就字面译为四方诸侯,或主管四方诸侯的方伯, 意为四人,但在多数历史文献中,四岳实为一人之名。〔4〕“负命毁族”,《尧典》 原文作“方命圮族”,司马迁译用其意。“负命”,违背命令。“毁族”,毁害同族类 的人。〔5〕“等之”,和鲧同等辈的人。“之”为指示代词,指鲧。〔6〕“摄行”, 代理执行。〔7〕“巡狩”,《孟子?梁惠王》下云:“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 巡所守也。”《尧典》遂作“巡守”,意为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狩”,音 sh^u。〔8〕“无状”,办事不像样子,事情办坏无成绩。〔9〕“殛”,音 j@,杀。 “羽山”,神话说殛鲧于羽山,鲧化为黄熊(三足鳖,字下面三点,音 n2i),入于羽 渊。神话的地点很难实指,《太平寰宇记》说山东蓬莱有羽山,为殛鲧处。《泊宅编》 说登州海中有岛五所,即羽山。《禹贡》徐州有羽山,注疏家及地理书都说在江苏赣榆西南,也说是殛鲧处。但其西南不在海上,宜作东南,当指以云台山为主峰伸入海中的 余脉。这些皆可附会于神话,而难实定。

 

 

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 司空,〔1〕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2〕后稷、〔3〕皋陶。〔4〕舜曰:“女其往视 尔事矣。”

 

 

【注释】〔1〕“司空”,古官名。在西周金文中作“司工”,为级别次于卿事寮 的三事大夫之一(余二者为司徒、司马)。而殷代甲骨文中未见此官。至成于春秋战国时的《周礼》中始列为第一级的六官之末,主要担任管理土木营建、器物制造之责。此 处以后代官名编舜禹时故事。〔2〕“契”,商代始祖,有天命玄鸟降生的神话。详下

《殷本纪》。〔3〕“后稷”,周代始祖,有其母履上帝的脚印因而怀孕生下的神话。 周族托为发展农业的宗神。详下《周本纪》。〔4〕“皋陶”,音 g1O y1o,亦作“咎繇”,读音同。实系“阿尧”的谐音。传说中分化成为东方部族的一个宗神而成为历史 人名。其“皋”字亦与东方的太皞、少皞的“皞”有关,并由同一姓衍出。(少皞嬴姓, 皋陶偃姓,段玉裁谓偃、嬴语之转,皋陶之子伯益复姓嬴。)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1〕身为 度,〔2〕称以出;〔3〕亹亹穆穆,〔4〕为纲为纪。〔5〕

【注释】〔1〕“声为律”,其声就是律吕,意谓禹讲话的声音自然应于音律。“律” 最初为定音律的管子,古人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个确定乐音高低的标准音,遂称为律,故有十二律。其中六个奇数的为阳律,称为“律”;六个偶数的为阴律, 称为“吕”;合称“律吕”。有时总称“律”,亦称“六律”,实际是音乐中定调的音。

〔2〕“身为度”,以身作为法度。度的本义为计算长度。因有一定规范,故称法度。 此句是说禹的动作举止都可成为法度。《史记索隐》说唐时巫师作法时的动作犹称“禹步”,即由传说中的动作有一定法度程式来的。〔3〕“称以出”,《史记集解》云: “出”一作“士”,《索隐》并引《大戴礼》作“士”为证。但引又一说以为上文声与身为律度,则权衡亦出其身,故云“称以出”,意谓律、度、量、衡都以禹为标准制出。

〔4〕“亹亹”,音 w7i,勤勉不倦。“穆穆”,肃敬。〔5〕“纲”,网的大绳,引申 为提挈众务的总纲。“纪”,散乱之丝理之使有统绪。《诗?棫朴》“纲纪四方”《笺》: “以网罟喻为政,张之为纲,理之为纪。”“为纲为纪”,为天下维系的大纲和治理的 统绪。

 

 

禹乃遂与益、〔1〕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2〕行山表木,〔3〕定高山大川。〔4〕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5〕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6〕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7〕山行乘檋。〔8〕左准绳,〔9〕右规 矩,〔10〕载四时,以开九州,〔11〕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

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

相地宜所有以贡,〔12〕及山川之便利。

【注释】〔1〕“益”,即伯益,传说为皋陶之子。〔2〕“傅土”,此据今文本

《禹贡》,古文本则作“敷土”。“傅”、“敷”通用,其义为“布”。旧注根据神话 资料,释为禹布下了大地。然变为史事记载后,一些注疏遂改释“敷”为“分”,说禹划分土地。《史记》加工写成“兴人徒以傅土”句,则是叙禹治水,故《索隐》释“傅” 为“付”,解为“付功属役之事”,意治水中组织人力安排各项土木工程之事。〔3〕 “行山表木”,今本《禹贡》作“随山刊木”。“刊”,有两种解释:一为在山林中刊 去木皮使其白色多,做行道的高下表识。一为随着山岭的形势,斩木通道,以便治水。

《史记》用前一解释,故径译用“行”字、“表”字。按,自此句至“食少,调有余相 给”一段,基本据《尚书?皋陶谟》文句写成,重见于下文所引录的《皋陶谟》文中, 该处此句又作“行山刊木”。〔4〕“定”,《禹贡》作“奠”,此译用其义。自“傅 土”至此句,录自《禹贡》篇首三句。〔5〕“居外十三年”,《河渠书》及《汉书?沟 洫志》与此同,《孟子?滕文公》上作八年,《尸子》作十年(《御览》八十二引),

《吴越春秋》作七年。此原为故事传说,出现纷歧不足异,不用去考定哪一说正确。〔6〕 “淢”,音 x),同“洫”,田间水道。《集解》引包氏释为:“沟广深四尺,淢广深八 尺。”是淢大于沟,此实系《考工记?匠人》所载沟洫之制。此处泛指水利沟渠工程, 不必拘泥其尺寸。〔7〕“橇”,今音 qi1o。古读作蕝,音 zu@。古代行于泥路上的木 制乘具,形如船而短小,两头微起,人曲一脚于其上以进。《史记正义》谓唐时杭州、温州海边尚有之。其作用当略如今寒带由狗、鹿等拉行于冰雪上的雪橇。〔8〕“檋”, 音 j*。又读 j)。《河渠书》此字作“桥”,《汉书?沟洫志》则作“梮”(音亦 j*)。

《集解》引如淳云:“檋车,谓以铁如锥头,长半寸,施之履下,以上山不蹉跌也。”

《正义》云:“上山前齿短,后齿长;下山前齿长,后齿短也。”〔9〕“准”为测定

 

平面的工具,“绳”为测定直线的工具。〔10〕 “规”为画出或校正圆形的工具,“矩” 为画出或校正方形的工具。〔11〕“开九州”,禹开九州,是据见于《禹贡》而为先秦 流行的禹“画为九州”(《左传》)、“均定九州”(《山海经》)之说来的。此“九” 字尚为实指。下面接叙九道、九泽、九山,显然这些不止于九,则其“九”只是虚指, 即泛指九州的道路山川。〔12〕“相”,视。“相地宜所有”,看该地所特宜有的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