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输入文字时光标很大:帝国启示录 经济视野下的历史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6:11:07
帝国启示录 经济视野下的历史变迁
作  者:北地舞人
出  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定  价: 34.8元
ISBN: 9787307075382
出版日期: 2010-02
版  次: 1
标  签:刘秀刘邦项羽汉秦
所属分类:正史杂谈
想读(8) 在读(1) 读过(0)
评价本书
21
5
0
0
1
我要写书评
浏览量16146
用户名: 密 码:
本书简介
有关秦帝国诞生的基础,以及它的鼎盛和消亡,公认的说法是自商鞅变法后,处于战国时期的弱国——秦,逐渐从弱小走向强大,直到消灭其他六国,统一了华夏大地。史书上还说,商鞅变法导致的一系列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结构的改变。然而这“改变”之中内在的联系,却没有尽然。对于史书里刻板、僵硬、符号化的述说,我始终难以理解透彻,所以读起那段历史也就不得其法,总觉得其中有些奥妙没有品透。待到自己的阅历和社会知识日渐丰厚,再回过头来看那段历史不禁豁然开朗。

书名刘邦
作者张文洲

书名大秦帝国(第五部)
作者孙皓晖

书名汉武英雄时代
作者王子今

书名刑徒(第一部)
作者庚新
目录
第1部分
中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遍布王朝兴衰更替的故事,它看似锦绣纷呈的万花筒,又像变化无端的魔方。这不单使执著于文化的猎奇者神往,也使许多醉心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们痴迷。
1.序
第2部分
有关秦帝国诞生的基础,以及它的鼎盛和消亡,公认的说法是自商鞅变法后,处于战国时期的弱国--秦,逐渐从弱小走向强大,直到消灭其他六国,统一了华夏大地。史书上还说,商鞅变法导致的一系列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结构的改变。然而这“改变”之中内在的联系,却没有尽然。对于史书里刻板、僵硬、符号化的述说,我始终难以理解透彻,所以读起那段历史也就不得其法,总觉得其中有些奥妙没有品透。待到自己的阅历和社会知识日渐丰厚,再回过头来看那段历史不禁豁然开朗。
1.商鞅变法是后发而先至的全…
2.国进民退的秦国土改
3.人多力量大--商鞅的人口政策
4.社会结构改造是项系统工程
5.战国末年的军国主义
第3部分
百家争鸣,辩家鹊起,铸就了无比辉煌的战国文化。这先秦时期独特的社会化大分工,令社会中产生了一个独特的人群。那么以现代的人力资源流动理论看待,这个人群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1.商鞅是个业务员
2.推销原来很简单
3.诸子百家是社会化专业分工…
第4部分
人类历史上任何大规模的社会集群活动,绝不可能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更不可能突然发生。战争亦然。作为典型的大规模社会集群活动,它一旦发生,必然会有着独特的经济背景和经济脉络。是战争决定经济,还是经济决定战争,这两者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学问?
1.“农”与“战”的背后
2.组织是提高效率的捷径
3.合理的激励手段将使组织行…
4.以命换钱还是以钱换命
5.透支是个赔本的买卖
6.谁的钱包在战争中变鼓
7.出力最多的反而不挣钱
8.劳有所得是个好制度
9.老板可能把红包打折发放
10.战争的风险由谁来承担
11.吃亏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在占…
第5部分
奉行着军国主义的秦国,一旦开动了战争机器,就难以停止。这正如饕餮一般,逐步蚕食鲸吞着别国的土地。一个疑问就此跃然纸上,仅仅是武力就让秦人征服了关东六国?
1.惯性推着我们向前走
2.秦国的技术领先优势
3.技术领先不如经济领先
4.天无二日,国无双主
5.天灾人祸中的吃饭问题
6.谁有钱谁当老板
7.终于统一了
第6部分
贾谊的一篇《过秦论》,给秦帝国贴上了暴政的道德标签两千余年。难道事情真如传闻中的那样,秦帝国是亡于暴政?似乎事情又不那么简单。
1.暴政是个很有妖魔化色彩的…
2.受害者替施害者表白是一种病
3.接受不能改变的现实
4.与暴政无关
第7部分
短命的秦帝国只经历了十五个春秋即宣告寿终正寝,这是所有人都未曾料到的结局。尽管秦帝国终结得如此迅速,可它的灵魂却是巡睃在华夏大地上永不消散,这不生不灭的状态正符合一句佛语:涅槃。那么这涅槃后的帝国为后世留下了些什么?
1.无知者无畏
2.寻求事业的发展是主流的想法
3.有一种先天优势叫继承
4.被捆绑在权力十字架上的人
5.大秦帝国经济危机的开始
6.在经济危机中徒劳无功地挣扎
7.从解体中得来的经验
第8部分
汉帝国缘何而生,缘何而盛,又缘何而衰?它和秦帝国有着怎样的关联?在未翻开汉的史卷前,这问题纠缠着我终不得解。然而真的打开了史卷,更多的问题迎面而来,让我不禁惶惑了,难道这就是两千年来备受推崇的“强汉盛世”?
1.关中往事
2.米价高涨后的非典型通货膨胀
3.本能的占有欲
4.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5.殊途同归的分赃,天渊之别…
6.屡屠城为哪般
7.无底线的人性 倒退的历史
8.钜鹿战役中的一些不合理之处
第9部分
英勇盖世的项羽终归是死去了。他在乌江边选择了一个最为悲壮的死法--横剑自刎。到底是什么原因令强大的西楚霸王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
1.把感动留给人间的传说
2.一笑泯恩仇是种谋略
3.技术不能决定一切
4.战略错,步步错,一失足成…
第10部分
汉帝国初年,社会经济一片萧条,连国家元首的马车上都凑不齐四匹同色马。仅仅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帝国经济便是一片繁荣,国库里陈谷满仓。所谓“文景之治”是如何令经济由低谷步入高峰的,这其中究竟有些什么奥秘?
1.一穷二白的帝国初建
2.不靠谱的粮价与人吃人
3.拨乱反正的前夜
4.黄老之术是泛自由主义经济…
5.解不开的死结
6.自由经济,向后转
7.盐铁暴利始于汉
8.养儿防老是一种投资
9.自娱自乐、自我陶醉的盛世
第11部分
秦、汉两代帝国,均有过大规模对外战争,且皆具备获胜的记录。这在不少后世人的眼里,成了不可磨灭的盛世象征。似乎用武力解决问题,就是民族尊严的体现。除去上纲上线外,少有人探究帝国对外战争的原因。毕竟,所谓尊严和面子问题并不是政治的全部。
1.河套草原是优质资产
2.经济压力迫在眉睫
3.游牧经济的崛起
4.白登之围脱困的疑点
5.也许割地赔款才是真相
6.长城往往从内部崩塌
7.汉武帝打了一场双输的战争
8.帝国的回光返照
9.给匈奴交保护费是划算的买卖
第12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文化,于瞬时来看,能降低极权统治的成本,然而若是把作用时间延长到一定程度,那么它给社会带来的额外成本将会高昂到难以忍受,以至于每隔两三百年就会出现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破坏运动。这文化为何如此霸道?它的来龙去脉又是怎么回事?
1.别吵,整风啦!
2.领袖只能有一个
3.社会像个三明治,要有分层
4.统治者与巫师们的双簧戏
5.闷声发大财的渊源
6.作为政客,孔丘是个失败者
7.胜利者必将“正义”
8.儒者,巫师也,算不得知识…
9.秦、汉是一条蔓上的两个瓜
10.棺材文化的按揭成本
第13部分
帝国体制下,法律与经济俨然成了一对可以互相换算的单位,其中的换算筹码就是那不受约束的皇权。究竟二者将以何种形式换算呢?
1.暴力--法律不可或缺的元素
2.圣人是个忽悠人的说法
3.“约法三章”很实用
4.日益繁多而不是日渐完善的…
5.乱世用重典的经济依据
6.大赦天下也要听从经济的安排
7.政府也会做绑票的生意
8.法律是权贵们牟利的工具
9.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第14部分
西汉帝国在王莽的精心布置中落下了帷幕,而帝国的传奇却未曾终结--我们的自私令我们罔顾他人的权益,我们为了自己的绝对安全而忽视他人的正常生活。正是我们自己那难以抑制的野心和欲望,才令我们成了帝国制度最后的守夜人。
1.周而复始的推倒重来
2.由刘秀来操盘的资产重组
3.失去平衡后的麻烦
4.资源单向流动是恶因
5.一切皆可舞弊,古今亦然
6.公务员与官僚体系(1)
7.公务员与官僚体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