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床弯沉检测不利季节:社评:中国和谐社会将面临两大冲突与挑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58:25
 社评:中国和谐社会将面临两大冲突与挑战          中评社北京9月23日电(评论员 张沐)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工业化在总体上进入中期阶段,依据国际经验,这个阶段也是社会发展容易出现矛盾和问题的时期。在中国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也确实面临不少矛盾、挑战和压力。但有关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城乡居民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表示乐观。有83.4%的人相信“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暂时的”;91.6%的人认为“党和政府是有办法管理好”国家;93.5%的人认为“下一代的生活会更好”。这说明中国社会总体上是一个非常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社会。

  以上是中国国家智囊机构——中国社科院经过慎密调研,最近提出的《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得出的结论。该报告依托于2006年3月至5月进行的大规模调查获取的资料。据悉整个调查覆盖全国东中西部28个省市区,130个县(市、区),520个村或居委会,访问住户7100户,有效样本7061个。报告由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副所长陈光金等人撰写。

  毫无疑问,由于当今中国仍处于积极向上的态势,经济发展与民生水准正在向小康迈进,是以社会基本稳定;然而,尽管总体上各种主要社会关系比较和谐,但来自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是中国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调查显示,74.9%的人认为中国现阶段社会“非常和谐”和“比较和谐”;认为“非常稳定”和“比较稳定”的人所占比例75.8%。同时,96.5%的人认同“对现在的中国社会来说稳定非常重要”。  

  但是,要看到不同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发展能力、条件和机会,存在差异是必然的。这种差异在特定因素下会转化成利益矛盾或冲突。该报告指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让所有社会群体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幷对未来充满信心,幷不容易。 为此,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当前的关键在于,各阶层民众咸认为,目前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不平衡。67.9%的人认为有冲突,其中44.9%的人认为有一点冲突,只有16.3%的人认为“中国各个社会群体间没有冲突”。这说明,原本可能潜在的群体利益矛盾正在逐渐显化,成为被意识到的社会利益矛盾。 

  据了解,近十年来在各社会阶层中,对获益最多的群体排序,69.84%的人认为国家干部是近年来获益最多的群体,其次是演艺人员(53.71%)、私营业主(52.13%)、国有/集体企业经营管理者(47.98%)、专业技术人员(44.11%)。 

  值得警惕的是,干部排在获益群体的首位,在过去多数年份的同类调查中,排在首位的大都是私营业主。报告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公务员职业在稳定的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些腐败现象的蔓延已经对干部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与此同时,在贫富关系、劳资关系、干群关系、城乡关系、脑体关系等一系列基本社会关系中,在“群体差异”方面50.68%的人认为贫富关系差距最大,但在“群体冲突”方面有28.26%的人认为干群之间最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是最容易出现冲突的社会关系。 
       对此,报告分析认为,一方面中国社会人民群众普遍认为“先富群体”的支付手段主要还是正面的,拼搏努力、致富能力强和受教育程度高是致富的主要原因,因此人民群众幷不表现出普遍的“仇富心理”。但那些不为法理所接受的致富方式,如“贪污腐败”、“侵吞国有/集体资产”、“以不正当手段赚钱”等则主要指向官员群体。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政府部门乱收费、学校乱收费、征地拆迁补偿不合理、司法不公粗暴执法、下岗失业没有得到妥善安置等社会冲突事件也常常被直接归咎于政府部门和国家干部,这也大大增加了干群关系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另一大挑战来自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对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的十大社会问题,依次为“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问题”、“贪污腐败问题”、“养老保障问题”、“教育收费问题”、“住房价格过高”、“社会治安问题”、“城乡/地区差距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这些涵盖民生、发展、社会安全、社会差距的问题都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最容易引发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不满情绪。报告强调,这些问题都与国家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密切相关。 

  医疗问题被排在社会问题的首位,是全球其他国家的社会问题调查中从未见过的。“看病难、看病贵”之所以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幷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态度或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问题,而是涉及整个非营利机构改革的大问题。报告指出,建立一种以公共服务为目的,有预算约束和成本约束,能提供较好的大众服务和持续发展的非营利机构,是一项与国企改革同样艰巨的任务,也是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完成的任务。 

  同时,收入分配问题对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不容小觑。调查显示,收入差距的扩大态势非常明显,2006年人均年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达到0.496,而家庭人均资产差距的基尼系数更是高到0.653(按照国际通行标准,0.4至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显然,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人民社会态度和行为的深层次因素。收入差距过大成为公众高度不满的社会问题,特别是权钱交易、贪污腐败、各种非法致富行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使人民群众产生了强烈的社会不公平感,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社会和谐稳定。 为此,应该把反对腐败、尽力消除灰色收入作为规范收入分配的主要着力点。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非农业就业的规模,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列为是消除收入分配差距的可行性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与物质利益成为普遍价值追求相对应,中国社会在总体上执守着道德底线的同时,社会风气也面临诸多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价值观越来越多样化,“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明显,社会风气面临诸多问题。这种挑战对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信用”和“知恩图报”的同意率高达98%和95%,说明中国社会还保持了一些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另一方面,有69.8%的人同意“善良正直的人常常会吃亏”,84.5%的人同意“有关系或后台硬,要找份工作不是件难事”,反映了社会风气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而同意“人生就是应该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的人也达到了54.6%。“只求家庭生活舒适和睦”、“希望赚更多的钱”、“充分发挥个人才能”、“追求个人生活情趣快乐”成为绝大多数人的社会价值取向,认为上述描述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人分别达到91.6%、88.3%、82.1%和79.4%。而认同“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价值取向的仅占77%。另外,有超过1/3的人追求名声,1/4的人追求权力。这表现了人们对“才能”的新认识,但更反映社会享乐意识的普遍化。 

  总之,在经济急遽发展与社会转轨过程中,各阶层及利益团体分配的合理与否,决定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臧否成败。而社会风气与人们的追求目标,取决于生存竞争的价值取向与基调,可能将长期影响到社会的道德规范,影响到公平、公正的原则,影响到社会制度的未来走向。这是应当引起中国领导层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