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基础压实度取样:《瞭望新闻周刊》文章: 政府“诚信建设”刻不容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2:50:34

   新华社下属的《瞭望新闻周刊》昨天发表长篇文章,痛陈“诚信建设”刻不容缓,指出包括政务诚信在内的诚信缺失已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各种不信任的情绪都会引向对政府的怀疑,怀疑的直接后果是信任崩溃,这将严重影响中共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文章引述上海市政协一项调查数据说,64.8%的人关注的主要诚信对象是政府,同时警察和公务人员都被列为不可信任对象。而对政府信任崩溃的后果是政令不通,政策的执行力大打折扣,经济交往成本被抬高,人与人之间缺乏安全感,社会道德底线一步步失守。社会弥漫不信任情绪,每个人都难独善其身,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文章认为,目前中国的诚信缺失已基本涵盖所有领域。在政府诚信方面,当前政府采购领域的腐败呈现三个特征:潜规则成显规则,即政府采购经办人员收受回扣几乎成了人人皆知的显规则;权钱交易开始明码标价;高价采购,官商共谋赚取差价。类似的事情在其他政府部门同样存在,比如,大多官办或有政府背景的保险企业存在不少高保低赔的“霸王条款”。这些失信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在民众中的公信力。

  商务信用缺失也触目惊心。中国每年签订约40亿份合同中,履约率只有50%;中国企业对未来付款表现缺乏信心,近33.3%的企业预计情况将“永不会改善”。据商务部统计,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约1200亿新元)。在征信成本高,而失信又几乎没什么成本的情况下,违约、造假、欺诈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很多企业只有法律底线,没有行业底线和道德底线。

  在公共服务领域,近年来不断曝光的学术造假、买卖文凭事件,让人对教育系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为了创造业绩,一些医生中发生的“小病大看”、“小病大药方”等现象,使医疗卫生系统的诚信受到诟病;“瘦肉精”、“染色馒头”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近期成为舆论热议焦点。这些事件既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撞击着消费者脆弱的神经。与国外食品安全事件主要由“污染”引起不同,中国大部分食品安全事件则是“人为”因素造成。

  在官员诚信方面,前不久,昆明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党煦燕,在拟任中国贸促会云南省分会副会长公示期间,被网民举报履历造假,网上爆料她涉嫌伪造历史,篡改档案。类似这样的干部学历、履历、年龄造假,已非个别现象。至于制造假“政绩”、“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之类的问题,早已不是新闻。

  文章指出,这些年王海式打假模式逐渐式微,方舟子学术打假遭受广泛质疑,陈光标捐款被斥为“暴力慈善”,种种心态映射出当下诚信的尴尬境地——成本太高,实施太难。不仅如此,诚信缺失见怪不怪的“习惯性诚信缺失”心态,还易引发一系列激化矛盾影响稳定的社会问题。在一系列热点事件中,老百姓成了“老不信”。

  上海市政协的一项调查还显示,诚实守信在相当一部分人心目中已成为“无用的别名”,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大量的不诚信事件,改变了一些民众的价值认知与行为预期,许多人走进了一个渴望诚信却又被迫不诚信的怪圈,既是失信的受害者,同时又做了失信的加害者。    而政府部门、企业、公共服务领域的诚信缺失,主要是权力过于集中、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力造成的;而这些领域的诚信缺失,又造成了全社会对诚信的怀疑。
  文章指出,中国社会失信现象成因复杂,决定了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一个以真实、公开为基础的诚信社会,政府必须带头作表率,社会需要以民主、法治为依托,公权运行需要以尊重民众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为准绳,只有这样,社会诚信才能重建。

诚信缺失涵盖各领域

  ■政府诚信:采购出现腐败,收受回扣是人人皆知的显规则;

  ■公共服务诚信:教育体系上出现学术造假、买卖文凭;医疗体系上出现“小病大看”、“小病大药方”等现象;

  ■商务信用:中国每年签订约40亿份合同中,履约率只有50%;

  ■官员诚信:干部学历、履历、年龄造假,也篡改档案,制造假“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