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余生俄剧图片:松江推出“养猪场+农田”新型农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04:41

种养结合走出生态循环农业新路——

松江推出“养猪场+农田”新型农场

    本报记者邵宁

    一举数得的好事    短评   舒乐

    松江推出“养猪场十农田”家庭农场新型模式的新闻,非同寻常,它实现了人和自然的新的和谐,走出了现代农业的一条新路。凡去参观的人都觉得,这个模式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值得总结和推广。
    松江区新浜镇南杨村出现的这个新型家庭农场,以猪产出的有机肥替代化肥,猪肥不再污染环境;科学施肥,合理施肥,重新实现土壤内的生态平衡;农民增加了收入:农业内部得到良性循环,农产品质量能够提高,食品安全得到保证、这真是一举数得的好事。
    这几年来,在许多地方,由于土地滥施化肥.鱼塘内用人工饲料养鱼,结果大米、蔬菜和鱼变得十分难吃,人们啧有烦言。现在好了,我们有了松江的“养猪场+农田”的新模式,找到了实现人与自然新的和谐的有效途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和谐,不再变成两极对立。这是非常难得的。当地政府造一个养猪场投入60万元,但收到的成效是难以用物质财富来估量的。
    新闻中提到,这样的新型家庭农场在松江已有6个。今年将新建16个,到2011年达到50个。如果松江农民走出的这条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新路子,能在上海农村得到普遍推广,那么,香喷喷的有机大米将有望重新回到更多上海市民的餐桌上,市民的食品安全将能得到切实保证。新型农场对上海人民的贡献真是功莫大焉!


    科学理念    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

    清晨7时,松江区新浜镇南杨村农民俞周峰的家庭农场里传出了“嗷嗷”的猪叫声,老俞和老伴提着扫把和饲料走进猪棚,一个清理猪粪,一个喂食。忙碌丁一个多小时以后,猪都吃饱喝足了,两人走出猪舍,望着猪棚周围格外青翠的麦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边是100亩耕地,一边是有着400头猪的养猪场,而猪的粪尿正好可作为浇灌农田的有机肥,俞周峰一家的收入也将比纯种粮翻一番。这样的家庭农场兼生态养猪基地,走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在素有“上海粮仓”美称的松江,这样的新型家庭农场已有6个。今年,松江区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大规模推广新型家庭农场,新建16个,到2011年达到50个。
    “这里的麦子特别绿,特别壮。”昨天,记者来到南杨村俞周峰的家庭农场采访,同行的松江区农委副主任蔡建平摸了摸麦苗说。“种麦前施了一次有机肥。”老俞指了指一旁的一个大池子说。这个600多平方米的大池子,蓄了一池深色的液体,四周整齐地开着一圈金灿灿的油菜花。如果没入介绍,记者想不到,这就是经过处理过的粪尿。
    “这是粪尿收集处理系统。”松江区农委的高级畜牧师杨文告诉记者。猪的粪尿集中到一个全封闭的堆场里,经过三四天发酵,用泵打到池子里,可存放一年。
    在一旁500多平方米的猪舍里,10个圈内的400头猪长得雪白滚壮,过两天就可出栏。猪舍是钢结构框架,用双层夹心彩钢屋面,都配有自动饮水装置、通风设施、湿帘降温系统,地面有小坡度,便于猪尿集中。这样一个养猪场平均造价60万元,由政府出资建造。
    俞周峰的家庭养猪场是去年6月开办的,他和老伴两人操持。他扳着手指告诉记者,去年8月进第一批苗猪,去年12月出栏,总收入27068元,扣除水电费等支出,净收入2.3万元。如果按一年养3批计算,每年可得净收入6万元,加上种田的收入5万元,全年可望达到11万元。
    蔡建平介绍说,松江的畜牧业原本十分发达,但进入21世纪后,为保护黄浦江水源,区里关闭了58家畜禽场,农民的收入下降了,食品安全也受到威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机肥料,大量使用化肥,土地的生态链遭到破坏。怎样才能找到一条既能保护环境,保证食品的安全,又能发展畜牧业和生态农业的新模式?松江区于2004年和2007年在两个基地进行了粪尿还田试点,去年正式推出了这一新型家庭农场。

    科学论证    并非猪越多、肥越多,就越好

    几十年前农村就有这样一句流行语:“猪多肥多,肥多粮多。”那么,是不是猪越多、肥越多,就越好呢?“不一定。”杨文说,“一亩农田可承载的有机肥是有限度的,有机肥太多,也会造成土地的重金属污染,所以必须进行科学论证。”
    然而,翻阅国内的资料,找不到明确的答案。松江区农委畜牧办借鉴了国外的经验,得知欧盟的做法是:1公顷单季种植的旱地可承载3头母猪及其生产的肉猪的粪尿,即一亩土地可承载3头猪产生的粪尿。由此推算,种植两季可承载6头猪的肥料。但上海农村的情况与欧盟又有不同,上海均为水田,使用的有机肥浓度更低。所以,经过科学测算,拥有100-200 亩农田的家庭农场常年饲养400头肉猪是可行的,养猪所产生的有机肥能完全被充分利用。
    而在俞周峰等几户家庭农场的种植过程中,区里的农技人员不断跟踪检测,对有机肥、土壤的各种成分、营养含量和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今年的小麦是第一次大规模施有机肥,要等麦收后才能知道产量,之后还要进行科学分析,对有机肥的使用加以完善。
    最近,不断有附近的村民和其他乡镇的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大家都夸他家的麦子长得好,还说,养猪致富、猪粪还田,农田增肥,这个办法好!附近一些村民说,也想跟镇里争取,开一家这样的家庭农场。

    科学经营    农户实现无风险增收

    “养猪场+农田”的家庭农场是松江区的一大创举。这也是区里在粮食家庭农场的基础上新推出的。党的十七大以后,松江区贯彻中央精神,从2007年底开始建设粮食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将每家每户的几亩地集中到种粮能手那里,每户面积100-150亩,目前已有708户粮食家庭农场。
    而新型家庭农场分布在新浜镇和叶榭镇。经营模式也很特别———“公司+农户”。区里最有实力的生猪企业松林公司与农户签订代养协议,公司向农户提供2个月大的苗猪(重30公斤左右),饲料、技术也由公司提供,养到110公斤左右出栏,公司收购,向农户支付代养费。这样,无论市场猪肉价格如何变动,农民都没有风险。
    公司规定,肉猪的成活率在97%-98%,如果成活率高,还有奖励。像俞周峰上一批猪只死了一头,就得到2000元的奖励。而区、镇对农户的选择也有较高要求,选择诚信、勤劳、有一定饲养经验的农户,绝不允许将猪场转包给他人。
    蔡建平说,新型家庭农场有五大益处:农田多了有机肥,大大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使土地的生态链得到维护;养猪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可增收;农业企业效益提高;农业内部得到良性循环;农产品质量能够提高。
    松江区的创举得到了市农委肯定。市农委副主任陈洪凡说,种养结合的新型家庭农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很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