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碘盐:刘老师谈作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1:26:30

刘老师谈作文

1、文章写作的黄金法则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文字反映,无论韵文,还是散文。文章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一种凭借,宣传自我意识的一种载体。文章必须写得准确、鲜明、生动,才有可能与读者的意识碰撞出火花,从而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当然,最根本的是要取决于是否有灵感;如果没有灵感,一切都无从谈起。而灵感的袭来,又取决于作者的观察、修养和悟性,但灵感只能给文章写作以生命,只有修改才能使文章写作生命健康成长。灵感促使人拿起笔来,但只有修改,修改,再修改,不厌其烦地修改,才能使文章渐臻完美。

    灵感忽然间袭来,闪烁着智慧的灵光。即使写得很顺手,甚至转瞬就是一篇满意之作,但此刻写出来的,仍然还只是文章的一个毛坯。正如景泰蓝的制作,只是制出了器物的铜胎,尚有掐丝、点蓝、煅烧、打磨等诸多工序没有进行。所以,即使写得很顺手,也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自己的思想,达到影响读者的思想乃至行动的效果。因为灵感,无论多么灵光,也只是一种顿悟。

    顿悟,通俗点讲,无非是忽然间明白了点什么。进而想告诉别人,想告诉更多的人,想与大家共同分享。于是乎,产生了写作欲望。如果将此刻的“忽然间明白”一挥而就拿出去发表,那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忽然间明白”,只是觉得“似乎明白”,其实还是“不怎么明白”或“不甚明白”,换言之,此刻的思想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酝酿,进入写作状态之后,特别是在修改过程中,才不知什么时候,“顿悟”骤然变成了“彻悟”,思想认识清晰起来。

    修改,是执笔为文者思想认识发展的推进器和加速剂。有修改,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鉴别;有鉴别,就有舍得;有舍得,就有发展。思想认识的发展与语言表达的变化是同步进行的。认识是思想的内部品质,表达是思想的外部标志。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常常有这样的时候,心里明明白白,就是茶壶煮饺子——有嘴道(倒)不出。这说明,思想认识尚不够清晰。什么时候能用语言准确、鲜明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了,认识才暂时地告一段落。然而,文章修改并不能因此而打住。因为我们是为发表而写,为影响人而作。写出来还得有人愿意看,有更多的人愿意看,能把广大读者给吸引住。因此,写文章不仅要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地、鲜明地表达出来,还要力争表达得生动。写文章只有有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与人共享的美好愿望才能得以实现。

    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

    “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其他的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事实上,当我们执笔为文的时候,却往往是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姗姗来迟,倒是其他的类似的捷足先登。怎么办呢?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修改,修改,再修改。靠修改,靠比较,靠鉴别,靠更换。一直更换到这三个“唯一”出现为止。

    写文章不像做算术,二加二必须等于四。文章写作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写得好与不好之别。这样写好,那样写也许更好。认识是没有止境的,文章修改也是没有止境的。有时候修改得很满意了,拿出去发表吧!待发表出来一看,还有要修改的地方。在过去,这只能留下遗憾。现在好了,可以在自己的博客发表,随时修改。

    有人说,文字的修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确如此。文字一经成篇,就变成了有着特殊含义的,处处互相制约着的语言文字排列组合,已是一个相对完美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情理中事。一处改动,处处都得跟着改动。文章写作就是这样,怕麻烦干脆就别学文章写作。而对于写作爱好者来说,做这样的麻烦事,倒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也有人说,文字的修改,是需要特定心境的呀!这本无可厚非,可我总觉得,说这话的人话中有话,为自己不愿意修改文章找借口。据我的经验,只要对文章修改有足够的认识,特定心境是随时都可以有的。灵感袭来之际的心境,你想什么时候让它复苏,它就能在什么时候复苏。只要投入地将初稿再读它几遍,马上就会进入文章修改的佳境。用反复诵读的办法来修改自己的文章,这是我的一条重要写作经验。

    实在说,修改比写新的还难,特别是修改自己已经发表的旧作。但是,当你有了新的认识之后,不修改能与时俱进吗?所以,无论多难,都必须进行修改。这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还是那句话,好文章都是一而再,再而三,而改出来的。这是写作规律;写文章不修改,就是不会写文章。不错,有人写出来就是好文章;但你不能说他不懂修改。那是由于他思维敏捷,又有一个习惯,总是喜欢在心里就把文章修改好。之所以还要写出来,那是他“发表”的一种形式,为别人看方便而已。

    受了灵感的驱使,拿起笔来;写出来了,一看不好,于是修改;修改了,一看还是不好,于是再修改。写文章就是这样修改,修改,再修改,一直修改到自己满意为止。这就是文章写作,真正意义上的文章写作。任何人概莫能外。

    写完不厌百回改,这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黄金法则,也是所有写作爱好者的共同性格。对修改没有足够的认识,就是不懂得文章写作的起码知识。

2、由此及彼使悟理

    《战国策》上记载着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

    谁不知道,封建时代的帝王,都是一些自命不凡的“完人”,给他们提意见,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事情,动辄会掉脑袋。然而,邹忌的意见不仅很快就被齐威王采纳了,而且得到了齐威王的连连称赞。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邹忌使用了一种容易使人心动的说理方法—类比。

    类比,就是同类相比,对某些本质属性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由此及彼,用已知事物的某些特点来说明另一种事物也有某些特点。或由近及远,或由浅入深,或由小到大,或由易到难,能够入情入理地由具体到抽象,使听众或读者渐悟某种道理。

    邹忌是齐国的一个美男子,但是,他自以为、实际上也确实美不过另一个美男子—城北徐公。然而,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这是为什么?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情,终于悟出了其中的原因:妻说他美,是因为偏爱于他;妾说他美,是因为惧怕于他;客说他美,是因为欲有求于他。由此他联想到齐王所处的环境跟自己一样:宫妇左右莫不偏爱于王,朝廷之臣莫不惧怕于王,四境之内莫不欲有求于王,谁还肯说出真话来批评朝政呢?邹忌身为齐相,有辅佐朝廷之重责,于是入朝见齐王,向齐王讲述了上述道理。齐威王连连称“善”,并当即下令,广开言路,奖励批评朝政的人。齐国很快就强盛起来。

    不过,用这种同类相比的方法讲述道理或发表意见,虽然生动、形象、具体,而且易于打动人,但是,如果作为一种论证的方法来使用,因为它毕竟是根据此事物的某些特点来说明类似的彼事物也会有某些特点,是由“个别”推及“个别”,所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论证。如果是在写政论文,只能局部地使用,并且运用得较为简洁,另外再辅之以其他的论证手段,以证明其结论的真实可靠性。

   如果你有兴趣练习练习这类文章的写作,那么,我建议你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保证类比事物之间的相似是真正本质属性的相似,而不单是形式上的相似。因为只有本质属性相似的事物之间,才有可比性,才能产生必然的联系,由此而产出的结论才是合乎论理的。邹忌的妻、妾、客美化邹忌,同齐威王听不到对朝政的批评,其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周围的人各怀私心,不肯讲出真话。倘使类比事物之间只是形式上的相似,那么,由此事物推及彼事物,其结论就未必可靠。

    其次,必须着力对类比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尽可能多的突出描述和揭示,被你指出来的共性越多,越鲜明,你的理由就越充分,文章就越有说服力。(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3、品茶·观画·读书

我喜欢饮茶,但有一个坏习惯,总是待茶水稍凉之后一饮而尽。所以,我从不买上等茶叶,因为即使是“西湖龙井”,我也喝不出个所以然来。

    有些学生的阅读,就很像我之喝茶。即使是读课文,他们也往往是从头到尾,一溜了之。若不是老师在课堂上盯着,他们决不肯回头再读第二遍。这样的阅读,水过地皮湿,能有什么收获呢?这种“喝凉茶式读书法”实在不可取。

    会饮茶的人称“饮茶”为“品茶”,甚至有人在“茶”字前面还加上了个修饰成分:“功夫茶”。例如,在福建广州一带,喝功夫茶是一种饮茶时尚,茶具小巧精致,沏茶、饮茶有一定的程序、礼仪。饮茶的人总是端着小碗儿,一点一点地慢抿,每抿一下,咂摸咂摸,有的人还眯缝着眼睛,身子微晃着,悠闲自得,似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由喝功夫茶我想起了作家宗璞的观画。她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看达文西的《永远的微笑》,我曾看过多少遍,看不出她美在哪里;在看过多少遍之后,又一次拿来把玩,忽然发现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是这样无以名状的美,只觉得眼泪直涌上来。”看来,作家宗璞已经深得这幅名画的妙处了。但是,如果没有她那“在看过多少遍之后,又一次拿来把玩”,那么,在她眼里,这名画仍然还是一幅平庸之作而已。

    我常听学生们说,哪本哪本书没看头儿,哪篇哪篇课文没意思。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这就很有点像作家宗璞的始观《永远的微笑》,“看不出她美在哪里”。其实,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高中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风景谈》,出自著名作家茅盾先生之手。我第一次阅读时,竟也觉得六幅画面互不相干,不像是一篇上佳课文。当时我真有点茫茫然,这怎么能上讲台呢?总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吧?因为经过长时间的三尺讲台耕耘之后,我已经给自己定了一条教学原则:讲课,决不能照本宣科;一定要以课文为例子,自己事先读出一点什么来,然后揉进自己的笔耕体会,两相融合,再讲给学生听。这就是我之所谓“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教中学语文课”。我以为,只有这样“以写教写”,学生才能渐近于能写善写。怎么办呢?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看来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读,读,读!待我一遍又一遍地再读之后,却忽然发现,《风景谈》竟是一篇十分难得的上佳散文。它言近旨远,寓意深刻。六幅画面,看似互不相干,实则一条红线贯穿其中。而一旦将这六幅画面联成一片,就会在你面前展现出一幅历史长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延安以及整个解放区正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人民正在奋勇抗击日寇,保卫祖国,创造着美好的未来。于是,我的“茫茫然”骤然间变成了“朗朗然”、“欣欣然”。从此,《风景谈》便成了我最喜欢阅读和讲授的课文之一。

    记得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读也是一种创作》。我在那里说,写作是将现实生活提炼加工成文章,这是创作 ;  阅读则是将文字加工还原成生活,当然也是创作。既然阅读也是创作,那么,阅读的态度和方法不同,所得自然也会不尽相同。但愿同学们都能采用“品茶式阅读法”。(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4、比喻论证不能就此打住

    在议论文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来阐明问题,这叫做“比喻论证”。这种论证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而且能增强说服力。

    中学生们都希望自己的议论文写得生动些,形象些,于是他们对于比喻论证就有了较多的偏爱。其表现是,每每写起议论文来,动辄来上一个乃至几个比喻。遗憾的是,他们的比喻论证没有运用到家,往往是比喻一出现便完事大吉了。其结果是,自己的作文似乎是生动了,也形象了,但由于没有进行充分论证,却没有说服力。所以,连他们自己也不甚满意。

    比喻论证,不能只设喻而不论证。要知道,比喻论证和修辞学上的比喻,虽然都是打比方,但从根本上说却是两回事。修辞学上的比喻仅仅是打比方,为的只是使所写之事物浅易化,形象化;而比喻论证中的设喻,则是说理的一种手段。更确切地说,比喻论证中的比喻只是进一步论证的铺垫,它的终极目的是帮助把道理讲深刻、讲透彻。

   《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篇议论文,之所以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就是因为它较好地运用了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运用得好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比得好”。

    《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以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为例,从反面设喻,来论证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实干家和好作风的道理,不仅形象化,易于领会,而且从某种程度上突出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这一论点。

    “比得好”的关键在于用来设喻的事物必须与论点有相同的本质特征。

    比喻论证运用得好的另一个标准是“证得好”。

    《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并没有在讲完“滥竽充数”的故事之后,就匆匆得出结论,而是兼做了如下分析:

    一、指出南郭先生混不下去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冒充内行”和“不懂装懂”本质是一样的。

   二、强调指出南郭先生“冒充内行,而且一味装下去,靠蒙骗过日子,以致落得个逃之夭夭,贻笑天下的结局”这一细节,用以暗示建设四个现代化“不懂装懂”也会失败得很惨。

    三、概括出“个性”中的“共性”:“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这就由特殊性上升到了普遍性。

    四、做了一个比较:“如果说南郭先生的装腔作势只是骗了一个齐威王的话,那么,在革命队伍里装腔作势,那就是骗党,骗群众。”这就进一步强调了实干家和好作风对于建设四个现代化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在比喻论证的基础上,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重新学习”。

    然而,比喻论证还不能就此打住。因为比喻论证中的比喻,诸如故事、寓言、笑话、神话等等,毕竟只是打比方,而不是摆在读者面前的实实在在的事实,因而不能起到“  事实胜于雄辩”的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喻论证只能作为一种间接的论证方法  ,一种辅助的论证手段。如果只用比喻论证,说理有时候会显得不够充分、有力。《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就不是单用了一个“滥竽充数”的故事做论据,而是还列举了中国共产党的五十八年革命历史。(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5、例与证相得益彰

    中学生写议论文,总喜欢罗列一些现象。他们说,事实胜于雄辩!

    诚然,摆事实是论证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必须明白,事实毕竟是一个一个的个别现象,而我们所要证明的,则是带有一般性的结论。逻辑常识告诉我们,由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有时候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所以,单单罗列一些个别现象,就匆匆忙忙地得出结论,那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例证”嘛。就得有“例”有“证”,“例”与“证”要相得而益彰。如果只“例”而不“证”,势必没有说服力。

    何谓“证”呢?“证”就是进行科学分析,就是暴露矛盾的性质,就是揭示不同个性中的共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个性即每一个事物自身的特殊性,共性即不同事物的普遍性。个性和共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无个性即无共性,共性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因此,在运用事实进行论证的时候,一方面应该摆出足够的事实,以之为分析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不能以有足够的事实为满足,还要予以分析,从而暴露出所举事实的本质。这就是我之所谓“例证”的全部含义。

     1946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与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点。我们不妨看看他是怎样“例证”的;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一九一七年俄国二月革命以前,俄国国内究竟哪一方面拥有真正的力量呢?从表面上看,当时的沙皇是有力量的;但是二月革命的一阵风,就把沙皇吹走了。归根结底,俄国的力量是在工农苏维埃这方面。沙皇不过是一只纸老虎。希特勒不是曾经被人们看作很有力量吗?但是历史证明了他是一只纸老虎。墨索里尼也是如此,日本帝国主义也是如此。

在这一段话里,毛泽东同志就是既“例”又“证”的。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一共十句话,前三句提出论点,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就是在“证”。其余七句列举事实,这就是在“例”。倘使毛泽东同志当时只“例”而不“证”,即只罗列沙皇、希特勒、墨索里尼、日本帝国主义等失败的事实,而不分析他们之所以失败的原因,那么我想,“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著名论点,恐怕就不会很快被广大人民所认识,从而产生强烈的反响。

     由此看来,“例”仅仅是基础,“证”才是根本,“例”完完全全是为“证”服务的。既然如此,我们在摆列事实时,就不能像写记叙文那样,详述事实的过程,而是应该尽量精简文字。因为表述事实过详,难免会淹没观点。前边我们已经说过,“共性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我们还说过,“证”“就是进行科学分析,就是暴露矛盾的性质,就是揭示不同个性中的共性”,所以,“例”中能够揭示“共性”的情节(或因素),一定要表述突出,以为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叙事时如果能够间以适当的议论,使叙和议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和“证”一定会相得益彰。这样,“例证”将会受到更好的效果。(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6、提出问题也要用分析

    毛泽东同志写《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句话就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开门见山,旗帜鲜明,斩钉截铁,毫不含混。

    但是,并非任何议论文都可以并且应该这样提出问题。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是纷繁复杂的,人们头脑中的概念也往往具有多重含义。比如,“骄傲”这个概念,多数情况下,是指自高自大,可也有时是“自豪”的意思,或者直接指代值得自豪的人和事物。遇到这种情况,倘不加分析,人们就难免误解。所以,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又说:“提出问题也要用分析。”

    分析,可以使模糊的问题变得清晰,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无确定性的问题变得有确定性,复杂的问题变得单一。一句话,一经分析,问题的本质便暴露了,论题也就有了限定范围和明确方向。

    可以这样说,提出问题时的分析,是对命题的一种特殊意义的解释。既然是解释,那么,就可以而且应该使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有的议论文这样开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就是一种分析,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这个观点的。这样提出问题,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能引起读者诸多联想,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举例子是另一种形式的分析。杨述同志有一篇文章,讲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做到恰到好处。他开篇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善于描写一个人的美,莫如宋玉。他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是这样描写“东家之子”的  美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处”。稍为多一点,或者稍为少一点,就不美。

(《恰到好处》)

 接着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恰到好处。”

    直接把概念的含义讲给读者听,这也是一种分析。我在旧《杂文报》上看到陈凤辇写的一篇《余权废止论》。“余权”所指为何,读者不甚了了,于是作者一开头便解释道:

   “余权”指的是昔日握有某种权力的各类干部,尽管已经退、离休,放弃了正式行使过的权力,由于历史渊源,他们身上仍有某种掌过权力的影响,并形成了不可忽视的“余权”。这是正在消失但未完全消失的权力。

 他怕人们还不明确,又举了许多例子,诸如“对老同事、老部下的某种制约权”“对老上级、原单位领导的某种施加影响权”等等。解释加举例,双管齐下,读者对“余权”这个概念的含义怎么会还不明了?

     “引用”又是一种分析方法。轶事俗语可以将抽象的论题变得浅易具体,至理名言可以将啰哩啰唆的观点变得简洁明晰,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恕我不再一一举例。

     此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分析方法呢?当然有。比如,摆一摆问题的背景,划一划问题的限域,讲一讲此问题与彼问题的关系、区别,等等。总之,只要是对命题的解释,通通都可以称之为分析。

     用分析的方法提出问题,可以使命题更加鲜明,更加集中,从而恰切地将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纳入文章所限定的论证渠道,为论证确定一个凝聚点。这样论证就有了明确而具体的核心,“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就比较容易克服了。(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7、写议论文必须注重分析

    议论文的写作不像记叙文的写作那样,将自己的认识蕴含在描述之中,而是作者直接向读者发表意见。比如,我现在就正在写议论文,也就是说,我现在就正在直接发表意见。我的意见是:写议论文必须注重分析。没有分析,事实便摆不清;没有分析,道理便讲不明。

    那么,何谓分析呢?《现在汉语词典》上说:“分析就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通俗点讲,就是将自己的意见分解开来进行讲解。事件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来介绍;道理也有不同的方面(或角度),要一个方面(或角度)一个方面(或角度)地来讲解。也就是说,写议论文不能老是“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系统论告诉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严密的合理的事物系统的认识,都应该取从综合到分析,然后再到综合的过程。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是认识道理的规律。我们写议论文,就是要让读者理解某种道理,所以,一般先要明确你所要讲的道理是什么,这叫提出“论点”。然后分而析之,这叫“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再回到你要讲的道理上来。“论点”、“论据”、“论证”,这是议论文写作的三要素。所谓“论据”,就是所要宣传的道理之所以能够成立的根据。“论据”包括大家已经公认的更小的道理和普遍的事实。这其中,“论证”是写作的关键。“论证”就是分析,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摆不清,道理讲不明,人家就不买你的“账”。中学生们写的议论文,之所以往往缺乏说服力,大抵都是因为“分析”不足,“综合”有余。道理,他们不习惯掰开揉碎地讲;事实,他们不善于一步一步地介绍,总喜欢“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以事实为例来证明吧,也往往是只“例”而“不证”,以为观点加例子就是议论文。

    大家都熟悉愚公移山的故事。你看愚公,他就很会分析。他要搬掉门前的两座大山,而智叟讥笑他。于是愚公发议论道:“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你看,愚公的移山之理不就是分而析之的吗?他一方面说“人”,一方面说“山”。人“无穷溃”,而山却“不加增”,两相一对照,智叟无话可说了。要是我们的中学生也来讲这一番道理,大概就会说:“我们天天挖山不止,总有一天会挖平的。”这样的“统而言之”,智叟肯定会不服气。因为前者用的是分析方法,以理服人;后者则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愿同学们都能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学习愚公的分析方法,尽快写出有较大说服力的议论文来。(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8、照葫芦画瓢

    几乎所有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学习绘画要临摹,学习书法要描红......

    其实,模仿本身也是一种功夫。比如相声演员表演,讲究的是说、学、逗、唱。其中的“学”,就是一种模仿。有些演员表演,就是靠模仿赢得观众的。他们“学”得可真像!简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学习作文,从某种意义上分析,就是模仿。无非是读了人家的文章,自己也照着样子去写。正如俗语所说的“照葫芦画瓢”。比如,读了陶铸的《松树的风格》,自己写《《柳树的风格》;读了茅盾的《白杨礼赞》,自己写《桥墩礼赞》......但是,学了鲁迅的《一件小事》,人人都“......独有一件小事......”起来,那可就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照“葫芦”画“葫芦”了。单就绘画而言,照“葫芦”画“葫芦”并无可非议。可我这里所说的是学习作文。所谓“照葫芦画瓢”,仅仅是打个比方而已。

     就学习作文而言,“照葫芦画瓢”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且是初学写作者的必由之路;如果照“葫芦”所画出来的,仍然还是个“葫芦”,那么,只能说这是鹦鹉学舌,是变相的“抄袭”。这样的人,将来充其量也只能做个文抄公。

     学习作文的模仿,最根本的是模仿人家的表现方法。诸如学习人家是如何表情达意的,如何深化主题的,如何描写人物的,如何剪辑材料的,如何安排顺序的,如何写景状物的,如何锤炼语言的,等等。而不是将人家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习作中来。

    人家的东西毕竟是人家的东西,人家的东西绝对当不了自己的。如果不经过自己的咀嚼、消化,不经过自己的加工、改造,不融进自己的思想和意识,而是将别人的话硬塞进自己的作文里去,那么,你笔下所产生的,就不复为自己的作品了。

    有这么一句话:“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则是蠢才。”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写文章不能形式主义地照抄人家的现成的话。因为人家的话是表达人家的思想的,写的是人家的特有感受。而自己写文章则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应该寻找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特有感受的语言。

    然而,并非人家已经说过的话,自己一概不准再说。“引用”不就是在说别人已经说过的话吗?当着别人说过的话能够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借来用用又有何妨?语言是大家的共同财富,那一句也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利品。说到这里,我忽然又想起有人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话说得妙极了。咋一听,好像很可笑,可仔细一想,又觉得实在不无道理。有哪一位学者不在参考别人的东西?又有哪一位科学家不是踩着别人的肩膀攀登的?从别人的旧东西中,悟出自己的新东西来;将别人的话化为自己的语言,以表达自己的特有感受;参照别人的“葫芦”,画出自己的“瓢”来,这就是我之所谓“会抄”的意思。“会抄”是模仿,是创作,它跟别人把姑娘比作鲜花,自己也把姑娘比作鲜花是两码事。

    初学写作的中学生们,应该多做一些“照葫芦画瓢”的玩味和练习。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因为要画“瓢”,所以观察“葫芦”就观察得十分认真、仔细。但必须切记,“葫芦”毕竟是“葫芦”,而不是“瓢”。(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9、中学生应该怎样读书

    学习作文不能不读书。课内的要读,课外的要读;文学的要读,其他的也要读。一般说来,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是和他阅读量的大小成正比的。但是,糊里糊涂地读不行,莫名其妙地读也不行。有的人读书,始读时一片朦胧,读上三遍五遍还是一片朦胧。有时候文章的大意似乎是读懂了,但不知道作者的用心;文章的妙处似乎也体会到了,但不知道何以会妙;文字的力量甚至会令自己为之震撼,但不知道何以竟会如此。这样的读书,作为无事时的一种消遣,似乎并无不可。但作为作文的学习,则着实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浅尝辄止,读书绝不会有任何获益。

    文章,首先不在于读了多少,重要的是读明白了多少。能够读出文章的妙处来,读得越多,你所受的影响也就越大。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之中,你的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大凡有成就的作家,几乎没有一个不是读了很多书的,又几乎没有一个不同时又是批评家的。如果单凭听听老实的讲课,三下五除二就能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那只能是一种幻想。因为写作是一种能力,而写作能力则全凭着自己的渐悟和练习。

    读书的关键在于对所读的透彻了解。对于不同性质的文章,了解的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对于说理性文章,主要是了解它是怎样说理的。首先要看明白,它正在说一个什么道理,但这仅仅是起码的。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了解它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把一个一个的词儿切开,研究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起点,进而研究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直至章与章之间的关系。只有对文章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清楚了,那才叫真正明白了。

     对于叙事抒情类文章,则不但要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弄清作者说了些什么,还要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作者的感情。这就要从批评的角度、欣赏的角度去读,即美读。美读要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要忘却自己,仿佛觉得自己似乎就是作者。借用一句舞台术语来说,这叫做进入角色。这需要反复诵读才能做到。

    至于文言文的阅读,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机械地理解字义、记诵文句、弄通句法和修辞上,也要通过反复诵读,通过比较、归纳、揣摩、体会等,了解其布局谋篇的特点及规律。几十篇上百篇的文言文,如果你能熟读成诵,我相信,阅读一般的古籍,将不会再有多大的困难。

     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要一点不含糊,一词一句都不能轻易放过。这便是从学习作文的角度,对中学生读书的要求。

    我常想,优秀售货员售货,顾客光临能“百拿不厌”,这无非是由于他们深深理解了,这“热情”的背后就是经济效益;我又常想,保定老人玩铁球,一天到晚球不离手,这除了他们想健身以外,恐怕还尝到了其中的乐趣。中学生们何时才能不把读书视为负担,而将读书升华为乐趣,也觉得是一种享受呢?(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10、读也是一种创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有一个誉满全球的剧作家叫莎士比亚。莎翁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典型形象,不过,他笔下的哈姆雷特却只有一个。然而,有一部讲文艺理论的书上却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却只有一个”,怎么竟变成了“一千个哈姆雷特”呢?莫非阅读同写作一样:同一个题目,一千个人来写,会是一千个样子;同一篇文章,一千个人来读,也是一千个面目?

    的确如此,因为阅读和写作都是创作。写作是将生活加工成文章,而阅读则是将文章还原成生活。只要略懂一点写作行为的人就都知道,写作者笔下的生活,不可能是现实生活的实录;同样,阅读者所看到的的文章,也不可能等同于写作者写出来的文章。因为两者在”加工“的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地注入了自己个人的主观色彩。

    作品有质量高下之分,阅读也有理解深浅之别,这完全是由作者和读者的经验而定的。有的人读书,只满足于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行为变化,场景的外貌特征,等等。严格地说,这样的阅读还没有创作可言。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对作品反复品味、仔细研究。不仅要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行为变化、场景的外貌特征,还要进一步探讨故事何以会如此发展,人物何以会如此行动,场景何以要如此描写。正如德国伟大文学家歌德所说:要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只有这样的阅读才称得上创作。因为这“纸的背面”的东西,是读者凭借自己的经验,运用脑髓“加工”出来的。确切地说,这样的阅读应该叫做“鉴赏”,它是对作品的社会价值或艺术价值进行批评,辨别其是否符合艺术的真实,能否给人以美的享受。当然,这不是一般读者所能做得到的。这就是说,“赏析”也是分层次的。但是,只要你有志于学好写作,想写出一手漂亮文章,就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那么,中学生们是属于哪一个层次的读者呢?我以为,一般说来,他们还都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因为他们的读书,往往是走马观花。即使是读课文,也常常懒于再读第二遍。这或许就是一些中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缓慢的原因。

    我急切地盼望着中学生们能尽快改变自己的读书态度和读书方法,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记得前几年我就写过一篇文章,来讲阅读的规律。希望我们的阅读要像“品茶”一样,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吟味。虽然读的是人家的文章,可一定要读到仿佛自己就是作者。要代作者喜、怒、哀、乐,觉得其言皆若出自我之口,其情皆若出自我之心,直读到忘却自己,把自己读进去,这叫做进入角色。遇到优美的篇、章、段、语,最好是熟读成诵,烂熟于心。长此以往,潜移默化,人家的东西就跟自己的东西没有什么两样了。

     读书要善得读书之乐。还记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写的那位老先生吧?他在上边读书,学生在下边读书。他摇头晃脑地读了一通以后,一抬眼,学生都不见了。他好生奇怪:“人都到哪里去了?”我很佩服这位老先生的读书入神。“从读学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条宝贵经验,而且实践证明,这是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的一条路。为了“从读学写”,我们应该以这位老先生为楷模,切不可学那些瞅机会就溜的小学生。(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11、全面理解语言文字

    政府门前的大街上,悬挂着这样一条横幅:“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一说“文字”,人们立刻便会想到人、口、手、刀、牛、羊,等等。其实,诸如此类的形象,只是文字的一部分,虽然是最主要的那一部分,但毕竟只是一部分。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问题,文字应该包括记录语言的所有书写符号,它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因此,除了平常之所谓汉字以外,还应该包括标点符号在内。当然,说“汉字是文字”也并没有错,正如说“中国人是人”并没有错一个样。问题是,当我们说“中国人是人”的时候,头脑中丝毫也没有“外国人不是人”这思想;而当我们说“汉字是文字”的时候,大多数人却没有想到,“标点符号也是文字”。

    也许有人会以为,标点符号怎么能和字相提并论呢?字有音、有形、有义,而标点符号却只有形和义。倘使这样认为,那你就错了。因为音、形、义并不就是构成文字的条件。构成文字的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够记录语言。

    事实上,标点符号不妨也可以说是有音的。请看下面两句话:

            你也去!

            你也去?

 这两句话是同样的三个字,其读音有很大的区别。为什么呢?还不就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这不就等于说,“标点符号不妨也可以说是有音的”吗?如果没有了音,那还叫什么语言?当然,这两句话的区别主要在语气方面,但我认为,作为语言因素之一的“音”,是应该将语气之类也包括在内的。而要记录带有“音”的语言,没有标点符号是办不到的。

     说到底,标点符号同字一样,都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因而,同样也就应该都是文字。

     然而,不少人却不买这个“账”。字,他们情愿规规矩矩地写,他们说,如果这个字写成那个字,意思就会弄错;一个字多写一笔少写一笔,或者这样的一笔写成那样的一笔,人家就不认识。殊不知,标点符号也是如此。同样一句话,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也会两样。就说前面提到的那两句话吧,前者就表示要听话人去做某种事情,而后者则仅仅是对听话人的一种询问。

     当然,这一点一般人也许并不否认。然而一旦实行起来,他们又总不大情愿将标点符号看得如同字一样重要。按照规定,句号、问号、叹号、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等,一般要占一个字的位置,破折号和省略号则必须占两个字的位置,他们却总觉得没有必要;还有,哪些标点通常不得出现于一行之首,哪些标点又不得出现于一行之末,哪些标点书写时要上下居中,哪些标点要标在字的下面,等等,他们更认为这是繁琐哲学。因此,他们写起文章来,要么乱用标点,要么将标点夹在字缝内,一句话,怎么对待标点的都有。这是一种十分要不得的坏习惯,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亵渎,严重地影响了语意的表达和文面的美观。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我总以为,跟一部分人不肯将标点符号也看作文字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必须重视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特别是中学生们,正在学习时期,更应该养成规范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所谓写作能力,是应该将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虑在内的。

     早在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就郑重公布了《标点符号使用法》,同年10月,政务院还专门下达了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1990年3月,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国家又重新修订发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并且具体规定了十六种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以尽快纠正自己在标点符号使用方面的毛病。(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12、态势语言使见人

    对话描写,应该是张、王、李、赵,各吹各的调,这是我在《人物对话性格化》一文中所讲的意思。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这还不是人物对话描写的全部。只能使人如闻其声,还不能如见其面。

    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对话,准确地说,应该是两种语言的结合。一种是有声语言,即我在上一篇所讲的,透着说话者本人特有韵味的话。另一种是无声语言,又叫态势语言,即我在这一篇将要讲到的,与有声语言互相配合而相得益彰的说话者的表情、手势、动作等等。这两种语言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生动、活泼、形象的人物对话现实。而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描写,就是这两种对话形式的书面反映。如果仅仅着笔于有声语言的描写,不仅违背客观现实,而且就好比一朵鲜花失去了绿叶的扶持,没有一点生气。

    请读下面一段人物对话描写:

    从前,在黄河边上的一个村子里,住着四个把兄弟。老大是厨师,老二是裁缝,老三是车把式,老四是撑船的。哥儿四个都是热心肠,而且都能说会道。因此,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或者口角纠纷什么的,都爱请他们去帮忙。

    有一次,有一户人家,哥儿几个闹分家。由于人多嘴杂,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就来请这四个把兄弟去说和。老大觉得这事有些棘手,出发前先把几个盟弟叫到跟前。他说:

   “看来这事儿很复杂,咱们得注意点。我的意见是,快刀斩乱麻,免得锅呀盆的总也分不清。”

    “那也不能偏喽!总得针也过得去,线也过得去才行。”裁缝应道。

    赶车的接过话茬:“咳,这有何难!这号事儿咱们又不是没管过。前有车,后有辙,不出大格儿就行了呗!”

    “依我看,在这儿穷啰嗦是空对空,没用!”撑船的不耐烦了,“船到桥头自然嘛!不如到那儿以后再看风使舵,怎么便当,咱就怎么来。”

    厨师娘子在旁边听着,一直没言语,这时“扑哧”一声笑了:

   “我说你们哪!可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她的话音刚落,四个把兄弟也都笑了。不过,他们笑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这位厨师娘子。原来她是个卖菜的。

     这是撰写《宣传什么写什么》一文时,为提高作文指导的趣味性,我插入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写得就相当成功。不仅行文潇洒自如,自然流畅,而且可以令读者感觉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这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跟前一样。这,作者除注意了“三句话不离本行”让“卖什么的吆喝什么”以外,他还着意加强了态势语言的写作。首先是为态势语言设计了合理的变化。这变化有二:位置的变化,有的放在说话的前面,有的放在说话的后面,有的则插在说话的中间;表达形式的变化,厨师用的是“他说”,赶车的用的是“接过话茬”,厨师娘子则是“扑哧”一声笑了。再是各自的说话都和各自的性格产生了联系。厨师心细,故先交代他的心理;裁缝性急,故先录其语,再补谁说;赶车的则大大咧咧,就只用一句“接过话茬”;撑船的厌恶空谈,故特意交代他的不耐烦于盟兄们的商议;而厨师娘子呢,则快活有趣,而且善于联想,所以先让她“扑哧”笑一声。上述种种,倘使都换成“某某说”放在各自说话的前面,将会怎么样呢?你一定会觉得,这也未免太呆板、太单调了吧?可见态势语言的写作,是绝不可等闲视之的。

    是不是凡属人物对话都要伴之以态势语言的描写呢?不尽然。比如有时候,对话场合比较严肃;或者,对话进行比较急促、紧张;或者,还有别的什么特殊意义,不仅不能加态势语言的描写,就连“某某说”也可以省掉。例如: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

    “什么名字?”

    “刘大川。”

    “年龄?”

    “二十四岁。”

     “什么病?”

    “土匪打伤了眼睛。”

(摘自《青年刘伯承的故事》)

    但是,如果不加“某某说”或态势语言的描写,那就必须得注意,一定要以读者清楚“谁的话是谁说的”为前提。

     既有有声语言的描写,又有无声语言的描写,再加上适当氛围的描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你的描写非常逼真,那么,人物自然就会活起来。(朝花夕拾,《小学生作文谱》选篇)

13、人物对话性格化

    在民歌上墙的年代,有这样一首民歌 :

                      什么树开什么花,

什么藤结什么瓜。

什么秧结什么子,

什么人说什么话。

    这可真是大实话!就说“什么人说什么话”吧,孔乙己是个落魄秀才,他就满口的“之、乎、者、也”;即使是跟小孩子说话,也是“多乎哉?不多也。”辛苦麻木的农民闰土,见了曾经哥弟相称的迅哥儿,尽管先是现出欢喜的神情,但欢喜之中毕竟夹杂着悲凉,终于还是恭敬而分明地叫道:“老爷!”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则是另一种语言,不仅尖利,而且奇特。她的说话,一面是恭维,一面是套近乎,一面还夹杂着挖苦,为的是占点小便宜。

    有的人是属炮仗的——一点就响,有的人则大火着了房也不着急;有的人为达个人目的不择手段,有的人则无论何时都社会公德第一。一人一个脾气,一人一个秉性;一人一种思想,一人一个内心世界。而人物对话,则是世间各色人等在相互交往中各自思想的表白,内心世界的大曝光。所以,千人一腔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然而,我们的不少少年朋友写作文,却总是不管张三、李四,王五、赵六,通通一个调儿,一派的学生腔,说的都是“我”的话。在他们笔下,即使是目不识丁的大老粗,说起话来也是修饰成分一大串。试想,这样的语言,还有什么人物形象可言呢?

    你看,《红楼梦》里那个王熙凤,人还没到场,读者就知道是她来了。为什么呢?就因为作者曹雪芹让王熙凤的话,字字句句都透着凤辣子的特有韵味。

    王熙凤八面玲珑,善于奉承讨好。她哄得老太太团团转,乃至把家政大权都交由她来管理。有一回,贾母在王熙凤等的陪同下,到藕香榭赏桂看水。贾母高兴,由榭柱上的对联想到自己年轻做姑娘时在枕霞阁失足落水的事,便把这段经历讲给在场的众人听。她指着自己鬓角上那个坑儿道:“这就是从阁上跌下去时,被木钉碰破的,当时众人都怕经了水,冒了风,谁知竟好了......”站在旁边的王熙凤马上接过话茬,笑道:“那时要是活不得,如今这么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蹦出个坑儿来,好盛福寿啊!寿星老儿头上原也是个坑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突出些来了。”像这样八面玲珑、奉承讨好的话,除了能说会道的王熙凤,谁还能说得出?

     本来,贾母讲故事就是要表白自己福大命大,但那个坑儿毕竟不怎么雅观,而王熙凤这一席话,既迎合了老太太的心理,再一发挥,又为她遮了丑,老太太怎么会不欢心呢?如此,一个活灵活现的凤辣子形象便呼之欲出了。

     有人把运用人物对话刻画人物,说成是“对话描写”。什么叫描写呢?所谓描写,就是用语言文字把讲述的对象形象地表现出来。那么,对话描写就应该是,谁的话,要写得像谁的话,具有谁的语言特色,别人说不来。不能像某些少年朋友那样,写谁的话,只求是谁的意思就行了。要“什么人说什么话”嘛!是谁的话,就应该符合谁的性格,要张、王、李、赵,各吹各的调,绝不能千人一腔,大家都是一个调儿。

    刻画人物,只有写出性格化了的人物对话,才有成功的人物形象可言。不过话又说回来,写出性格化了人物对话,谈何容易!这是一项硬功夫,非下苦功不可。第一,必须养成对人物对话进行认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准确地把握描写对象的说话特点;第二,在认真细致观察的同时,还必须反复咀嚼,结合人物性格做出合乎实际的透辟分析;第三,这是更重要的一点,而且往往是被少年朋友所忽略的。那就是,必须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对话进行一番艺术加工。这就是说,未必是有声必录,不能生活中的人物平时怎么说,你笔下就怎么写,要选择那些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的语言。这样,既有助于突出中心,又可避免拖沓啰嗦之嫌。(朝花夕拾,《小学生作文谱》选篇)

14、叙述描写互为榫

    有人说,写记叙文无非是写人、记事、绘景、状物。这话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记叙文确实要写人、记事、绘景、状物;说它不对是因为,这种说法没有道出记叙文的写作意义来,即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写这个人、记这个事、绘这个景、状这个物。

    我们曾经强调地指出,写任何样式的文章,都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不同的仅仅是表达方式而已。记叙文的特点是将自己的思想蕴含在人、景、事、物中,通过人、景、事、物的描述,来达到宣传自己思想的目的。

    比如你要写一个先进人物,这就等于说,你认为这个人够得上先进,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这不就是自己的思想吗?再比如你要记一件事情,这就等于说,你认为这件事情有一定的意义,人们应该从中明白点什么。这也是自己的思想。绘景、状物也是如此。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我刚才使用了“描述”一词。所谓“描”,指的是“描写”;“述”,指的是“叙述”。叙述和描写,这是记叙文写作的最主要的两种表达方式。叙述,是对事情的来龙去脉的交代和说明,用平实的语言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描写则是精细的摹状,用形象的语言,为读者绘就一幅幅生动的画图。叙述,只能介绍人物都干了些什么,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描写则不但可以显示人物的行为、状貌,而且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叙述的主要任务是传达故事,描写的出发点则在于揭示主题。这两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写作中各有各的用途,缺一不可。两者结合在一起,各尽所能,才能够很好地达到宣传自己思想的目的。再者,叙述只能给人以综观整体、纵览全局的感觉,描写则能使读者得到真切入微、感同身受的印象。

   先 举一个写人的例子吧。课文《桂林山水》,除第一段纯用叙述以领起下文外,第二、第三两段都是叙述和描写兼而用之。

    第二段写桂林的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没有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这是叙述。用比较的方法,说明漓江的水特别。但“这样的水”到底怎样呢?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到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波纹,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这是描写,让桂林的水形象地再现于读者的面前。

    第三段写桂林的山,也是先用叙述: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来没有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接着又是描写: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像,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翡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写桂林的山水,叙述和描写兼而用之,就会在读者脑海中,形成一个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然后,作者又以议论抒情的笔调写出第四段,将桂林的山和水交融在一起:

    样的这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觉到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周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顺便说一下,议论和抒情也是表达方式。不过这两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写作中不宜多用,只可用来画龙点睛。

    再举一个写人的例子。课文《少年闰土》一开头这样写道: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将身一扭,反从胯下逃走了。

     这是描写。接下来三个自然段是叙述: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来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在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家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再接下来又是一段描写:

  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来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两段描写之间加上这些必要的交代和说明,这就使读者对少年闰土有了全面的认识。

     再顺便说一下,其实,叙述和描写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像上面这段文字,我说它是描写,实际上有好多语句属于叙述。

     叙述和描写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记叙文的表现力度。没有叙述,读者便无从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人物的身世历史;没有描写,读者则闹不清事物的形态变化、人物的形象足迹。只有两者有机配合,才能强化记叙文的可读性。

     遗憾的是,某些少年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叙述,什么叫描写,怎样叙述,怎样描写,更不懂叙述和描写应该有机地结合。因此,他们写起文章来,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通通是一派介绍,从头到尾,平铺直叙。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总是那么瘦骨嶙峋的,没有多少血肉,不像一个健康人。如果能加以适当的描写,就等于在瘦骨嶙峋的躯体上添血加肉,乃至注入灵魂。

     还有的少年朋友错误地认为,描写只适用于写景、状物。其实,写人尤其需要描写。比如人物肖像需要描写,人物表情需要描写,人物行动需要描写,人物语言需要描写,就连看不见的东西——人物心理也需要描写。总之,人物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描写。人物不描写,形象就立不起来;形象立不起来,人物就不能呼之欲出。那么,你写出来的人物还会像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吗?   (朝花夕拾,《小学生作文谱》选篇)

1、写景状物抓特点

    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免不了要写景状物。这里的景之所以成为这里的景,而不是别处的景;此物之所以成为此物,而不是彼物,都是以各自的特点为依据的。比如赵州桥之所以闻名遐迩,不单是因为它整个桥全由石料砌成,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大拱的两肩上各自扛着两个小拱,更因为它的历史久远,结构合理、美观。总之,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一切事物都凭着自己的特点与它事物相区别。写文章,只有抓住特点进行描写和摹状,事物的个性才能表现出来。

    朱自清之所以认为梅雨潭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丽所在,是因为他发现,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梅雨亭正对着梅雨潭。梅雨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瀑布从上面冲下,被扯成大小的几绺儿。岩石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就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刘白羽之所以要描写海上日出,是因为他发现,海上日出是一个少有的伟大奇观。先是浅蓝的一片天空中,在天水相接之处,出现一道红霞。继而,红霞慢慢扩大。过了一会儿,才出现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可爱,却没有亮光。接着,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那颜色真是红得可爱。再一刹那,这深红的圆东西才发出夺目的亮光,它旁边的云彩也突然有了光彩。

    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之所以要写《石钟山记》,是因为历来关于石钟山得名的传说说法不一,人常疑之。有一次,他夜访石钟山,至绝壁下突然发现,有大声发于水上,犹如钟鼓不绝。后又发现,流水在两山之间将入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中空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故发出如乐作之声。他欣喜于自得石钟山得名之真正原因,于是,归后疾书而成文。

    写景状物一定要抓住特点。其实,无论写什么,都有一个发现并抓住特点的问题。写文章写不出特点来,势必没有可读性;文章没有可读性,势必不能吸引读者;不能吸引读者,“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就是一句空话。就连我这本《小学生作文谱》的撰写,也是由于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了指导学生作文的一些要害,而又常常感慨于已有的作文指导类书籍大多没有言及,治标而不治本。再加上自己对指导学生作文有些独特的想法和做法难以释怀,便成就了此书。权当是在人生收获季节过了一个收获节吧。这本书的特点是,以平实的语言,散文的形式,熔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炉,就文章写作过程中的根本问题给学生以粗线条指导。尽管还是老生常谈,但未必没有一点新鲜货色,或许能令人有所启迪。至于本书还没有言及的那些问题,那是我特意留给学生自己去“悟”的。写作能力毕竟不是别人教出来的。(朝花夕拾,《小学生作文谱》选篇)

2、事为载体寄我心

    写人离不开记事,因为人物性格、品质和精神等,必须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有人不禁要问,有的文章只是记事,根本不想表现什么人的性格、品质和精神等,这种现象,你将如何解释呢?

    首先我要说,这样的文章诚然是有的。但是,纯粹以写事件本身为出发点的写作行为是不存在的。1996年早春,被誉为“亚洲经济四小龙”之首的香港(当时尚未回归祖国)出现了一股罕见的寒流,时间持续之长,温度下降之猛,为近年来所仅有。新闻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说,由于这股寒流,弹丸之地竟有39人不幸丧生。然而,报道并未就此打住,而是接着说,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只有一水之隔的祖国边陲深圳,同样是这股寒流,居民却安然无恙。作者为什么这样报道呢?很显然,他在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就是说,这样的文章虽然只是记事,虽然无意于表现什么人,但至少表现了作者自己,宣传了作者的思想,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而记事,则仅仅是作者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段。事,仅仅是一个用以宣传作者思想的载体。

    其次我要说,凡写作都有一定的目的。因为人的任何行为都与当事者的意识流动有关系。比如春节贴对联,年年如此,固然是一种习惯,但在过年的时候,有谁不图个吉利,想一想贴什么对联好呢?因为谁都想表达自己的愿望。所以,像“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之类的对联很少有人用了,用得最多的则是,“门接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之类。写文章也是如此。文章本来就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宣传点什么思想以影响人,写作还有什么意义呢?可惜我们的不少少年朋友不理解这一点,以为写文章就是写文章,跟自己的思想没有任何联系。因此,让他们记一次劳动,他们所写的劳动,虽然也热火朝天,虽然也汗流浃背,但到底说明了什么,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种盲目性,老师有时候特意在“劳动”二字之前加上“有意义的”几个字,但到头来,仍然还看不出他们写的劳动意义在哪里。

    有一个上讲台不久的小学老师来向我求教。他拿来一篇学生作文让我看,我一看,笑了。因为这篇作文只是有头有尾地叙写了一件事情,跟小作者没有任何思想上的联系。尽管所谓“六要素”应有尽有,我仍然对这个老师说:这还不能叫做作文,因为反映不出作者心中想些什么来。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当即替小作者改动了几句,立刻,孩子的思想便介入其中了。这次,这个老师很受启发。此后,他便按照我的意见教学生作文,孩子们很快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有一篇课文叫《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作品。他说,他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让他们姐弟几个开辟出来种上了花生。收获了,母亲召集孩子们过了一个收获节。父亲也来参加。父亲让孩子们说说花生的好处。有的说“味美”,有的说“可以榨油”,有的说“价钱便宜”。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爱: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羡慕之心。你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大家表示同意。父亲接着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时候,课文中的“我”忽然明白了父亲的意思,忙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便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作者早已想好的。倘使作者在动笔之前不明确这一点,那么,文章就不会重点写父亲的话。即便写出来,也不会成为一篇好文章。

     总之,记事必须首先想事。想事,想什么?想为什么要记这件事,这件事能说明什么,想一旦写出来,读者将会获得怎么的启示,等等。一句话,要把事情所蕴含的本质意义想准确,想清楚,想明白。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这个道理。

3、写人贵在善用事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如此,文学作品中的人也如此。我们作文,如果是写一个人,最根本的是要写他的精神,因为只有精神才能与读者的心灵相撞击而产生火花,令其受到影响。但是,精神这种东西是抽象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是渗透在人的言谈举止中的。换句话说,人的精神必须由人的行为来说明。人做事是思想支配行为,写文章则要倒过来,用行为来说明精神。因此,写人就必须写人所从事的活动,用人的表现说明他是怎样一个人。

    我们宣传一个先进人物,就是要号召人们向他学习。学习他什么呢?绝不是他曾经干过什么,号召大家也都去干什么。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躯堵枪眼,而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们,既没有碉堡可炸,又没有枪眼可堵,怎么向他们学习呢?就是要学习他们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勇于牺牲的精神,比方说不怕死,敢于和歹徒作斗争。倘使人人都有忘我牺牲的精神,一定会邪不压正,恐怕社会上的坏人想猖獗也猖獗不起来。

    既然“精神支配行动”,人的精神体现在人所从事的活动中,那么,要表现人的精神,就一定要描述事件,即用事来写人。所以,与其说研究如何写人,毋宁说研究如何用事。

    写人,可以只用一件事。

    课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写董存瑞用的就是一件事。从表面看,只是写董存瑞炸碉堡,但作者的出发点决不只是想告诉人们,由于董存瑞炸掉了碉堡,从而保障了隆化中学战斗的胜利这件事。他要歌颂的是董存瑞的精神,歌颂他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歌颂他对战友、对人民、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为了革命的胜利,董存瑞宁愿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所以,当冲锋的部队被压制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而冲在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去时,作者这样写道:“董存瑞瞪着敌人的碉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当董存瑞猛冲到桥下,发现没地方放炸药,而在这紧急关头冲锋号又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时,作者又这样写道:“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我们把这样的描写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内容,有时候甚至不是作者当时眼力所能观察得到的。但人们相信这是真的,绝不是捏造的。终于,战士们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人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

   那么,何谓细节描写呢?细节描写就是对细小情节的描写,即对人物的外貌、动作和心理活动等,或对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所进行的细腻描写。

     细节描写的关键在于一个“细”字。一个出色的细节描写,不仅可以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而且可以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们读《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篇文章时,真仿佛看见了一个手托炸药包、顶天立地的英雄。他像巨人一样挺立在桥下,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显而易见,用一件事刻画人物,关键是要写好细节。我有个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题目叫《哦,钱......》,连同我写的评论《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一起,发表在1986年9月15日的《学语文》报上。这篇作文写一个卖豆腐的小伙子多收了人家的钱又給人家退回去的故事,就是由于细节描写写得好,才刻画出了一对活灵活现的可爱的小夫妻形象。

    当小伙子卖豆腐归来,发现多收了顾客的钱时,霍地从沙发上跳起来,把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的新婚妻子也吓了一跳。这就是一个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小伙子给人家退钱的急切心情,还自然地引出了另一个人物——他的妻子杏花,而且顺便交代了他们的家庭环境:沙发、电视......

    “一阵凉风扑面吹来,杏花打开了新买的电风扇......”这又是一处巧妙的细节描写。这处细节描写也是一箭双雕,不仅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疼爱,还补叙了小伙子急切退钱的物质基础。同时,电风扇的旋转又是小伙子大脑“旋转”的陪衬,而大脑的旋转则是小伙子细心性格的佐证。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那个意味深长的结尾。文章这样写道:

    找到了钱的主人,小伙子这才深深地嘘了一口气。他趁着妻子正聚精会神地看电视,便悄悄地溜出大门。

    没走多远,就听见妻子在黑暗中着急地高喊:

    “回来——”

    “回来——”

    “手电——”

     一个“悄悄地溜出”,一个“着急地高喊”,多么不起眼儿的两个小动作呀!然而,却十分形象地刻画出小夫妻们互敬互爱的现实。这不禁令人想到,这真是天生的一对呀!一个闪着纯真思想火花的丈夫,配上了一个通情达理的好妻子。

     当然,写人,还可以同时使用几件事。即使只写一个人,也是如此。课文《晏子使楚》,就是只写晏子一个人,但使用的却是三件事。一件是,楚王想侮辱晏子,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洞,让晏子钻洞进城;第二件,楚王向晏子发问:齐国有那么多人,为什么偏偏打发他出使;第三件,楚王指着一个犯了盗窃罪的齐国人责问晏子:“齐国人怎么这么没出息呢?”作者所写的这三件事,只要我们认真地想一想就会发现,其性质是完全相同的,都是说楚王想侮辱晏子。而晏子凭着自己的才学和智慧,反而使楚王受辱,弄得楚王“捉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这就叫做主题集中。

     刻画人物,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要有中心,而且只能有一个中心。即使一篇文章写几个人物,写几件事情,也只是为着一个人物、一种精神。不能一会儿张三擎大旗,一会儿李四做领袖,一会儿宣传这种思想,一会儿鼓吹那个主义。

4、虚实相映意凸显

    有经验的人做工作,总是从虚、实两方面入手,虚实结合。比如要完成一个什么任务,总是先讲清道理,再着手落实;或者一面讲道理,一面着手落实。讲道理就是务虚,着手落实就是务实。再比如搞一项什么工程,先要订好计划,或画好蓝图,然后才组织施工。定计划、画蓝图就是务虚,组织施工就是务实。一般说来,总是这样虚实结合,双管齐下。

    其实,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是虚实相伴而生的。天热,吃根冰棍,好痛快!于是你心想,要是随时都有冰棍吃,那该多好呀!拿着一根冰棍吃,是实;随时都有冰棍吃,是虚。自行车坏了。爸爸骑摩托送你去上学,好快呀!于是你又心想,爸爸天天送自己,那该多好呀!这样,我就可以再多睡半个钟头的懒觉。爸爸今天送你,是实;爸爸天天送你,是虚。阳光下走路,总有个影子吧。你的身体是实,影子就是虚。

    文章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自然也应该虚实相映。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墙角蜷缩成一团,火柴擦着一根又一根,终于死在街头,这是实。她擦着火柴的时候,想啊,想啊,在火焰中,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幻觉,则是虚。作品这样写,虚实相映,取得了理想的表达效果。于是大家公认,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质兼美童话。假如作者在文章中只描写街头亲眼所见,将会怎么样呢?试试看:

    在一个又冷又黑的晚上,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她擦着手中的一根火柴取暖。一会儿,火柴灭了。她又擦燃一根,一会儿,又灭了。再擦燃一根......再擦燃一根.....擦燃一整把,到底也没有暖和过来。

    第二天,人们发现,她已经冻死了,手中还捏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

    这样描写,能给读者带来什么影响呢?是对当时社会的愤慨,还是对新时代的憧憬?是对小女孩的同情,还是别的什么?都无从谈起。所以,安徒生又把眼光投向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想象和联想的世界。他将虚、实两方面结合起来写,一方面描写真实的、看得见的、具体的事物,另一方面则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小女孩想了些什么呢?她擦着第一根火柴时,仿佛自己坐在大火炉前面;擦燃第二根,仿佛看见了烤鸭;第三根,仿佛看见了圣诞树;第四根,仿佛看见了奶奶;擦燃一整把,仿佛奶奶把她带走了,带到一个没有寒冷,没有饥饿,又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在做了这样的描述之后,作者的笔触才又回到眼前,回到现实: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照在他的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看了这虚实相映的描述,你涌起来的感想将会怎样呢?我想,你一定会觉得,这个小女孩是实在太可怜了!她的理想多么美好呀!然而,在当时的丹麦,这样的理想只能是穷孩子的幻想,绝对实现不了的。在咱们的旧中国也一样。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今天,这样的理想才能变成现实。因而,你会更加热爱我们的新中国,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文章中所展开的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会给读者带来理想,带来希望,并鼓舞人们努力去创造它,去实现它。这就叫做“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当然。想象也好,联想也好,都必须以真正的现实为基础。只有以真正的现实为基础的想象和联想,才能真正地打动读者。

     遗憾的是,少年朋友们大多不理解什么叫想象,什么叫联想,更不懂合乎情理的想象和联想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大约在二十几年前,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作文,几乎篇篇都写得那么干净、利落,不用说病句,就连错别字也很难找到一个。然而,我却每每只给他打及格分。为什么呢?就因为他只能写三、四百字,思路展不开。他写文章,写张三,眼睛就只盯着张三;写李四,眼睛就只盯着李四;看不见在张三或李四之外,还有一个大千世界,还有许多跟张三或李四联系着的人和事。像他这样构思文章,眼光就只能看到一个点,或者一条线,至多也只能看到一个面。换句话说,他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心看,不能看到画面之外去。可惜在那个时候,我也不大懂怎样虚实相映,无法给他以有效的指导,致使他长期陷于苦恼之中。真有点误人子弟!倘使在现在,这个学生再跟我两三年,我相信,他的作文一定会是另一个样子。

     亲爱的少年朋友们,你写文章有思路展不开的时候吗?如果有,请张大你的眼睛,扩大你的视野,更多地去看一看画面之外的世界吧。

5、过渡自然文自顺

    逢山凿洞,遇水架桥。这说的是铺设铁路。一条大京九,全长2536公里,北起祖国首都北京,南到西南边陲九龙,距离是何等的长!其间穿过了那么多高山,跨越了那么多大河,而人坐在火车上,却始终觉得如履平地。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这条路,过山,山过得好;过河,河也过得好。

    写文章,包括讲话,也有一个铺路的问题。不过铺的不是地上的路,而是心中的路,即思路,思维的路。跟地上的路一样,正常人的思维之路,也是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路线进行的。文章就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思维流动的轨迹,即思维的过程。在思维之路上,也难免会遇上“高山”或“大河”阻隔。不过在文章中,“桥”不叫桥,“洞”也不叫洞,而是叫“过渡”。人的思维之路遇到阻隔,如果不“过渡”,前后就衔接不起来。用文字记录下来也是如此。

    1990年,去秦皇岛参加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教改讲习班,我有幸聆听了大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的一个学术报告。那天,只见张老有人搀扶着走上讲坛。稍定,他扇子一摇,开口道:

    “我这个人,从上面看,是个好人;从下面看,是个坏人。坐着看,是个好人;走着看,又是个坏人。这好人、坏人两个词儿,都有两个义项......”

    不住不觉中,张老的学术报告已经开始了。在这里,张老就巧妙地使用了“过渡”,由人们对他的见面印象到他的学术报告的过渡。当时我想,张老真不愧为驾驭语言的大家,短短几句话,就把我们的思维纳入了他的讲话轨道。张老的“桥”搭得好,好就好在能使听众的思维于不知不觉中,从彼岸“过渡”到此岸来。

    过渡贵乎自然。再以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具体说说这个问题。如何将兴趣盎然、妙趣横生的百草园生活“过渡”到索然寡味、百无聊赖的三味书屋生活,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呢?鲁迅先生在这两部分之间插入了这样一段话: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坏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转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 ,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这一段文字,既承上——抒发作者对百草园的留恋之情,又启下——表达作者对三味书屋的厌恶之感。承上启下,截然不同的两部分便自然而然地衔接起来了。这样的段落叫做过渡段。当然,过渡段并非只是起过渡作用,这一段就不是。只是这一层道理不在本题讨论范围之内,不便赘述。

     在行文过程中,需要过渡的情况很多。比如,从总到分,或从分到总;由叙而议,或由议而叙;由情入景,或由景入情;由正叙到插叙,或由插叙回正叙......总之,由这一件事到那一件事,由这一空间到那一空间,由这一部分到那一部分,由这一方面到那一方面,由这一层到那一层,凡属上下文内容有所转换的地方,都需要过渡。否则,文章便会显得松散、隔断,至少是行文生涩,不那么顺畅。

     是不是所有需要过渡的地方都必须设置过渡段呢?不尽然。比如,鲁迅先生的另一篇文章《孔乙己》,开头三个自然段描述鲁镇酒店的格局、人们喝酒的习惯、“我”的单调的伙计生活。在第三段的末尾写了这么一句:“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从第四自然段开始,转入了对孔乙己故事的描述。这也是过渡,就一句话,这叫过渡句。过渡句一般放在前一段的末尾。也有放在后一段开头的。

     上下文的衔接,除了使用过渡段、过渡句以外,在一些意思转折不大,或者不必着力显示的地方,还可以使用过渡词语,比如,那么、既然、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即使、也、还,等等。

     总之,我们写文章,不可不对过渡加以特别的注意。过渡得自然,文章就显得脉络贯通,气韵流动,没有散乱、隔断之感;过渡得不自然,就会显得行文割截、断裂,思路跳宕,令人难以卒读。

6、角度新颖意新鲜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国王,不幸失去了一只眼睛。有一回,他召来三个画家为自己画像。第一个画家画了一张正面像:皇帝正在临朝,群臣俯伏在地。皇帝虽然威风凛凛,可惜瞎了一只眼睛。皇帝认为,这是亵渎了天子的形象,结果把他给杀了。第二个画家取正侧面角度,画的是皇帝正与群臣议事。那只瞎了的眼睛虽然被遮掩了,但皇帝还是不满意。结果,第二个画家下了大狱。唯有第三个画家取得了皇帝的欢心。他取侧视角度,画的是皇帝正率领群臣狩猎。只见皇帝骑在高头大马上,眯缝着那只瞎了的眼睛,张满弓,正在瞄准一只奔跑的狼......

    本来三位画家都是实事求是,无可非议。可惜手中操有生杀之权的皇帝不是唯物主义者,三张画像,三个角度,三种结果。

    画像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无论写什么样的题材,也都有一个视角选择的问题。角度选择得好,表达效果就好;角度选择得新颖,文章意境就新奇。文章,终归是为写给人看,以便“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因此,文章首先必须吸引人。而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何不在角度选择上动动脑筋呢?

    况且,写作理论早就告诉我们:主题的开拓与角度的选择是密切相关的。只有角度选择得好,主题才有可能开掘得深刻。

    昨天,偶翻旧书刊,在1985年的《中学生阅读》上,一篇题为《回忆录第一节》的微型小说把我给吸引住了,我竟不厌其烦地一连看了好几遍。这是一篇歌颂老一辈革命者的作品。这类题材我见得多了,但总觉得都是老一套。要么,感慨于“老革命”的不怕流血;要么,感慨于“老革命”的不怕牺牲;要么,感慨于“老革命”的......总之一句话,塑造的都是“老革命”叱咤风云的形象。唯独这一篇另辟蹊径,写一位“老革命”检查和反省自己第一次打仗时的怯懦行为,尽管这位“老革命”同样有着多次负伤、多次立功的光荣经历。

    这位“老革命”确实有过怯懦行为。他自己说,第一次参加战斗,“枪子一响,我腿肚子转开筋了。看到身旁血肉模糊的死、伤战士,我直打哆嗦”。后来,他竟借故逃离了战场。这对于这位“老革命”来说,无疑是一个污点。然而,这位“老革命”离休后写回忆录时,第一节就写自己第一次打仗时的“怕死”。有谁肯这样做?有谁会这样做?难怪作品中的另一位“老革命”、他的战友吴爷爷十分生气地批评他:“也没见过谁会去写自己第一次打仗时怕死呀!你要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形象负责任嘛!”

    “没见过”,正因为“没见过”,人们才感到新鲜。否则,你也写这个,他也写这个,大家都写这个,岂不等于天天让就餐者吃同一个菜,天天一个味儿?  时间长了,谁还喜欢吃?你也那样写,他也那样写,大家都那样写,这就好比天天让读者观赏同一幅画。即使是珍品,人们也会厌烦的。平时吃惯了炒白菜,厨师今天突然别出心裁,不炒了,上了一道“生拌白菜心”,尽管仍然还是吃白菜,我想,人们一定也会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当然,我们写文章,绝不能一味地只为迎合读者的好奇之心,如前些日子社会上流行的庸俗书刊那样。写作的出发点,无论何时,始终都应该是歌颂真、善、美。那么,《回忆录第一节》把“老革命”的不光彩行为暴露给读者,是不是违背了这一原则?会不会有损“老革命”的光辉形象?绝对不会。因为作品所写的是“老革命”对自己怯懦行为的“检查和反省”。这“检查和反省”不就是一种进步吗?古话云:“知耻近乎勇。”试想,这位“老革命”的这段秘密,在他心底已经藏了几十年之久,几十年来,虽然总有一种负罪感在折磨着他,但他始终昧着良心,没有向上级报告实情。如今离休了,当他写一写自己革命经历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时,他再一次想到它,觉得自己这“革命的第一步”——不!这“对不起革命的第一步”,如果不写出来,便是再一次对不起革命,“这比死还可怕”,这难道不是一个人认识上的飞跃?一种美?一种高尚品格的闪光?而这一点,一般人是看不到的。比如那位吴爷爷就认为,写“第一次打仗时怕死”,是对一代人的形象不负责任。然而,作者不仅看到了,而且十分清晰地看到了,并且以为,这种行为是难能可贵的,因此,他要写文章向人们宣传,他要歌颂这种精神。这就叫做“见人之所未见”。

    要想“见人之所未见”,就必须选择合适的角度。能“见人之所未见”,才能“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这都叫做出新意。写文章,只有能出新意,才能打动人,教育人,受到读者的欢迎。

7、平中出奇小见大

    平,就是平常,平凡,司空见惯。奇呢?则是不一般,少见,能给人以新鲜感。一篇好文章,或者意境深远,能促人深思;或者感触独特,能给人以启迪;或者构思新颖,能给人以享受......

    我们曾经反复讲过,无论是谁,不写则已,一写就是在准备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不作便罢,一作就是在准备向社会“进行宣传”。宣传什么?当然是自己的思想。比如我编著这本《小学生作文谱》,就是想宣传我对文章写作的认识,凭自己几十年的切身体会,帮助正在学习作文途中的少年朋友们,尽量少走一些弯路。倘使在撰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味地只知拾取别人的牙慧,鹦鹉学舌,而没有一点自己的创见,何谈自己的思想?还不是一样的“人、口、手,上、中、下”,一样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当然,我所说的,也还是“老生常谈”,但未必就没有一点新货色;我所用的,也还是“司空见惯”,但未必就没有一点新思想。我把这就叫做平中出奇。文章,只有平中出奇,才能吸引读者;只有平中出奇,才能使人受益。

    要想平中出奇,就必须有所创见,不能总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要敢于解放思想,独出心裁;要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不妨讲一个故事。说是故事,其实真有其事。60年代,有一回,某大学中文系的几个毕业生到某报社实习。编辑部要他们采写“干部坚持参加生产劳动”这个题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们也没能写出像样的东西来。这时,正好收到一位农民诗人寄来的稿子,是一首小诗。这首小诗只有4句话:“村边有个小池塘,社员上工它照相。一年三百六十张,张张都有老队长。”“妙哉!妙哉!真是妙哉!”几位大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嚷了起来。这首小诗的确写得妙。只看前三句,凭铺直叙,淡如清水,实在没有一点读头儿。性急的读者说不定会不再继续读下去。然而,待第四句一出,你马上就会为前三句的铺垫叫绝。前三句是蓄势,最后一句爆发,犹如晴天霹雳,令人为之一振。四句小诗,玲珑剔透,浑然一体,少了哪句都不成。这就是文学艺术。是上天给予那些善于认真观察生活和深入思考生活的作者的最好的回报。

    平中出奇,不仅指乍看平平,再看绝妙,还指材料平平,能小中见大。事实证明,一滴水也能反映太阳的光辉,凡人小事同样可以揭示社会大问题。我常见一些少年朋友为“无米下锅”而苦恼。他们以为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到家里,上课下课,下课上课,生活总是平平淡淡,实在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有一个作家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说,他也曾为“无米下锅”而苦恼,后来又为积“米”太多而发愁,再后来他突然发现,自己急待要写的,竟然都是原先以为不是生活的生活。我想,这些少年朋友,之所以造成写作上的苦恼,恐怕也是对自己周围的生活不认识而已。

     我们本来都是一些凡人,我们接触最多的也是一些凡人小事。但是,就是这些凡人小事,却有着社会问题的投影和折光。关键就看你有没有眼力。我说的那个写《爸爸喜欢什么》的小姑娘,她写爸爸打麻将,难道所反映的不是社会大问题?当然,这个小姑娘的头脑并没有如此清醒。但是,也有头脑非常清醒的,我有一个学生就是这样。她写了一篇作文,叫《带着奶气的叫卖声》,通过写一个卖冰棍的小姑娘,反映农村有许多十来岁的少年儿童,放着书不去读,反而走街串巷去做买卖,这样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大问题。

    平中出奇也好,小中见大也好,说穿了,无非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同样的现象,别人见不到的内涵,你见到了;同样的行为,别人意识不到的思想,你意识到了,这就叫做“发现”。作文的本领,首先就是这种“发现”的本领。如果没有这种“发现”,你就产生不了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你就断然写不出自己的文章来。所有好文章的作者,都有自己独到的“发现”。正因为此,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自己的专利。

8、告博友文

    我有很多博友。有的博友经常到我的博客里来,我非常感谢他们。可这程子,谁的博客我也没有去,因为正忙于将“刘老师谈作文”选篇集中输入博客,并美其名曰:“朝花夕拾”。我的这些言论,似乎还是老生常谈,但细细一咂摸,也许未必就没有一点新鲜气息,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忽然间想到点什么。倘能如此,我将感到无限欣慰。这些东西,我虽以“花”名之,但也未必好看。不过,还是愿意将其集中起来发表,好方便志同道者作为参考。人不能无所事事,赋闲在家,权当找点感兴趣的事干,借以充实自己的生活。这就算是我的一种活法。

    至少我们当地的人都知道,本人一向主张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教中学语文课,且小有成就。我之所以敢以“小有成就”自我标榜,并不是因为我有《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和《小学生作文谱》两本作文专著问世,而是因为我的这个主张,竟然没有遭到人们的强烈抵制,在应试教育之风甚嚣尘上的时候。正好相反,我的主张倒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人们都说:刘老师的确作文指导有方;他所任教的班级,高考成绩也大大超过了其他班。这说明一个问题,说明中学语文教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抓主要矛盾。

    那么,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作文教学。我总以为,作文能力是最根本的语文能力,起着领导和支配的作用。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如何,看他的作文,就可以知道个八九不离十。我学生时代的语文考试,包括中考和高考,都是只让考生写一篇作文。是的,现在不这样命题了,这我知道。但我敢断言,这种现象不会永远继续下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势必有一天还会返璞归真。即使不再一篇作文定终身,作文分数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也会大大增加。

    要想教好作文、学好作文,我以为必须对作文现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要认识到,作文并非难事。用已故著名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大概他的意思是说,有鲠在喉,一吐为快,说出来的叫话,写出来的就叫文章。就其本质而言,的确如此。说也好,写也罢,都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以影响别人。

    二要认识到,从读学写是必由之路。读和写是相通的。能够读得通,也就应该能够写得通;能够读得好,也就应该能够写得好。作文,靠别人教是学不会的,全靠自己的渐悟和练习。

     三要认识到,作文是个慢功夫,不能急功近利。切莫相信什么“快速作文法”之类,那充其量也只能临时应付考试。绝写不出好文章来。

     四要认识到,作文必须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能说假话、空话、套话。我总有这样的感觉,每一次写作的成功,都离不开三个“自己”,即以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话,宣传自己的思想。我称这是“作文三自己”原则。因为思想是自己的,写出来才实在;生活是自己的,认识才可能有深度;语言是自己的,用起来才得心应手。

    五要认识到,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写完不厌百回改。

     以上几点是“刘老师谈作文”的精髓。我的指导学生作文,从来都是粗线条的。说是“作文指导”,实际上只是向学生宣传我的作文思想,鼓励学生自己去实践。在教学生笔耕的同时,我自己也笔耕。我的笔耕都是有感而作,为发表而作。我经常将我的写作体会讲给学生听。这样,学生不但可以看到作文的完成品,还可以看到一篇好文章是怎样诞生的。我以为,这就是最好的作文指导,我称之为“以写教写”。1988年11月份,我在《语文教学之友》月刊发文说:“语文教师不可能人人是作家,但必须个个是写家。”世纪之交,大型辞书《中国人才世纪献辞》收录了我写的这样两句话:“常吃梨子的人描述梨子的滋味,往往令人口水难收;能写善写的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最容易引导学生渐近于能写善写。”欢迎光临我的博客来。欢迎批评指正。        2010年8月7日

9、行文越曲越抢眼

    暑期去秦皇岛,有机会乘轮船在海上转了一遭。船行海上,船身随波涛而上下;人坐船上,人随船身而起伏,真过瘾!

    读文章也有读得过瘾的时候。那是因为文章中的人物或故事写得生动形象,曲折有趣,常常出现不期而然的情节。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唐伯虎作画献诗的故事来。

    唐伯虎,字寅,明代有名的大画家、大诗人。有一次,他在人家的寿宴上作画献诗,由于诗作写得跌宕起伏,出人意料,曾连连惊动举座宾客。

    这是一户富翁人家,兄弟五人都有万贯家财。唐伯虎是他们的邻居。那天,富翁兄弟的老母60大寿,远亲近邻、高朋好友都来祝贺。为增加寿宴的雅兴,五兄弟特请名人唐伯虎绘画作诗。唐伯虎毫不推辞。只见他来到席上,大笔一挥,先绘就了“蟠桃献寿”一画。然后,又挥毫在画上题诗。诗的第一句是:“邻居老妪不是人”。此句一出,举座失色,五兄弟也勃然而怒。但当五兄弟正待发作之际,唐伯虎的第二句已经写出来了。这第二句是:“西天王母转凡身”。五兄弟一看,又骤然转怒为喜。接着,唐伯虎写下第三句:“生下五子皆做贼”。举座再一次面如土色,五兄弟更是气冲牛斗。但是,还没等主人恶语出口,唐伯虎的笔锋早又一转,写出最后一句:“盗得仙桃献母亲”。于是,五兄弟再度改颜,举座也无不拍案叫绝。

    唐伯虎的诗作为什么能这样扣人心弦?就是因为它曲折跌宕,刚刚使人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立刻又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小学语文课本上,也不乏这样不期而然,一波刚平,一波一起,始终扣人心弦的好例子。请再回过头来读读课文《草地行军》。

    长征路上,一个小鬼掉队了。他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这时候,迎面走来一个大个子战士,是上级派来找他的。两个人一见面就嚷了起来。大个子喊:“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小鬼不服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枪不是还在我的肩上吗?”

    ——这就好比在平静的湖面上,忽然激起了一个波澜。

    枪,的确还在小鬼的肩上。但是,已经像一座小山似的,压得他喘不过起来了。不过嚷归嚷,他还是接受了大个子的帮助。枪,连同空干粮袋也都“跑”到了大个子的肩上。尽管这样,小鬼还是跟不上。大个子又发火了:

    “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俩都丧命吗?”

     ——又一个波澜陡起。

     小鬼再一次服了输。这一回,是大个子背着小鬼,一步一滑地向前走。突然,大个子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他掉进泥潭里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大个子又喊:

     “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你不以为这又是一个波澜,不,一个轩然大波吗?

    这个轩然大波可非同小可!大个子牺牲了。而一句“要记住革命!”把小鬼给震撼了,像惊雷一样把他震撼了!这是《草地行军》一文的高潮。

     读到这里,何止是小鬼被震撼了,你难道不为大个子的自我牺牲精神所震撼吗?这就叫做“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

     小鬼默念着:“要记住革命!要记住革命!”你看,他已经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小鬼正“鼓足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生动曲折的事例,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它,及时地把它抓住。有一次,一个学生告诉我她养了一种花,就有过一段曲折的经历。

     这种花叫半枝莲,老百姓都叫它死不了。

    本来,这个学生并不喜欢养花。可朋友送来了花子,盛情难却。怎么办呢?她就找来了一个破花盘,好歹把它种上了。心想,长不长由它。可没过几天,朋友又来串门,非要看看她种的花不可。索性看就看吧!想不到半枝莲竟自己出苗了。这个学生才怀着内疚的心情把它们移栽到几个好花盆里。虽没有加以特别的管理,小苗却长得十分旺盛。她的养花之情也随之而生。不料有一天,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把她的“死不了”砸了个稀巴烂。这一下又使她泄了气。于是,她下定决心不再理它。雨后,妈妈又悄悄地帮她整理好。可由于忙于毕业复习,她一直没有注意。过了些日子,她突然发现,这些半枝莲们又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花盆里,而且开出来几朵粉红色的小花。这一回她可真的激动了,于是感慨道:“死不了啊,死不了,你可真的是死不了!”事后,我建议她就此事写一篇作文,她照办了。尽管写得不十分出色,但由于行文有曲折,我还是给她打了满分。只是在篇末写批语道:“文如看山不喜平。行文有波澜,很好。不足之处是,文笔欠流畅,有待进一步加工润色。”再后来,我将这篇学生习作向外推荐。1989年4月1日,《学语文》报给发表了。“半枝莲”的故事也启发了我。从此,我所带的中学生文学社遂改名为“半枝莲”。

    细细想来,现实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事物的发展也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的认识更是曲折发展的。比如你要写一个先进人物,你对这个人物总有一个认识过程吧,总不能一见面就确认他是一个先进人物吧。开始,你也许认为他并不怎么样,甚至由于其貌不扬,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还有点看不起他。是在后来的接触中,你才逐渐认识了他的诸多高贵品质。于是,“先进”这个概念在你的头脑中生成了。你要写他,歌颂他,宣传他,号召大家都向他学习。可惜,你没能写出曲折生动的文章来,人家不买你的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只写了你的认识结果,而没有告诉人家你的认识过程。假如你将你的认识过程,连同自己受教育的实际经过也告诉读者,那你的文章就有波澜了,读者也会像你一样受到感动。

     人的认识有渐进性,文字表达也应该有个层次感,最好不要一次就到位,只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告诉读者。这不仅违背客观规律,而且很难写出可读性来。文章没有层次感,当然就会平平淡淡。要想使读者产生不期而然的感觉,他的心潮才会不断地涌起波澜。这样,人家阅读起来才会觉得有趣味。(朝花夕拾,《小学生作文谱》选篇)

10、万物静观皆自得

    50年代的时候,诗人流沙河因为写了组诗《草木篇》,不幸被打成了“右派”。其实,流沙河根本不是什么“右派”,他的组诗《草木篇》也不是什么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

    诚然,诗人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咏物言志的。但是,他所热烈歌颂的是白杨树的孤傲、仙人掌的顽强和梅花的脱俗;他所尖锐抨击的是寄生性的、居心叵测的攀爬现象和用漂亮的外衣包裹自己以为害人类的鬼蜮行为。整个组诗构成了一种热烈而真诚的基调,跃然于纸上的是诗人那强烈的好、恶之心以及对刚直人格的执著追求。然而,正是这样一组好诗,竟成了“右派”的“罪证”。很显然,这是别有用心的人对诗作的故意曲解。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即从诗人因为写了《草木篇》而被认为是思想反动这一点看问题,不正好说明流沙河笔下的白杨、藤、仙人掌、梅和细菌,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花草树木吗?诗人本人在写作的时候,确实是这样想的,别有用心的人更是这样看的。立场截然相反的两种人,居然在这一点上取得了一致!

    至于对诗作的不同理解,那倒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万物静观皆自得”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眼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好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怒、哀、乐。所以,即使对于同一种事物,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比如同是一条小溪,有人说,它在唱歌;也有人说,它在呜咽。感触何以会有如此大的距离?各人的心境使之然也。

    不错,花草树木是没有感情的东西,那是当它们是纯粹的客观存在时。一旦进入人们的眼中,它们就不再是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了,因为它们已经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观察者的主观色彩。待到写进文章里去,更是烙上了写作者主观感情的印记。要纯粹地描写某种事物,实际上是根本办不到的。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想到了借助花草树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文章中的花草树木,由于受到了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支配而获得了生命,从而表现出了鲜明的倾向性,甚至成了作者的代言人。绝不会像某些少年朋友所认为的那样,是客观景物的自然“翻版”和“实录”。

    借花草树木来表达自己的情意,这是人们之所以要描写花草树木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这篇小文章所论述的中心。流沙河写《草木篇》,从表面上看,花草树木是他的笔触所及,但从本质上看,花草树木是他思想感情的载体,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既为“工具‘,那就意味着要用它来完成一个什么任务。完成一个什么任务呢?宣传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感情,以影响别人。

    据我所知,不少少年朋友都喜欢在自己的作文里写一段景,甚至随处都有景物描写,好像姑娘要出嫁,得打扮打扮。这自然不是什么坏事情。但是很遗憾,他们不懂得“物为我用”的道理,以为写点景就是给文章的一种点缀而已。只要描写得逼真,便是写作的成功。什么物我合一呀,情景交融呀,衬托呀,象征呀,等等,似乎全然不懂。所以,在他们的作文中,只能找到几个漂亮的词儿,诸如“万里无云”、杨柳依依“之类,结果是,越描写离主题越远,越描写意境月朦胧。

     清人李渔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话算是抓住了要害。这就是说,景中要有情,情中要有景,情与景水乳交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分开的。在你的作文中,倘若真的要是有景而无情,那你的景便失去了灵魂;反过来,有情而无景呢?你的情也就失却了依托,因而变成了干瘪的说教或无所附丽的空话。写文章,尤其是写抒情类文章,不仅要着意绘景,更要着意注情。情与景结合,物与我合一,这才能充分体现写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朝花夕拾,《小学生作文谱》选篇,原题为《无情草木也传情》)

11、且藏且露意绵绵

    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总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文章有言外之意,有琢磨头儿。正像有人第一次吃海鲜,一面吃,一面咂摸滋味儿。所以,我们写文章要想宣传什么思想,不能直白地说出。应该写得含蓄点儿,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让读者思而得之。再打个比方吧,就像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好。

    “半遮面”,首先是“遮”,即把真意藏起来。但是,又不能遮得严严实实,那样,人家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你的写作目的就将变得毫无疑义;其次是“露”,但又不能太露,那样,人家又会觉得你的文章淡如清水,没有滋味儿。

    有人说,写记叙文的本领,说穿了,其实就是一种“藏”的本领。这话说得也许过分一点。但仔细一想,又觉得确实不无道理。大凡好的作品,都不是把自己所看到、所想到的写尽,而是留一点余地让读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填补;不是把读者带到“极限”,而是让他们放开眼光,“朝更远的地方看”。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好多这样耐人寻味的好作品。就拿《挑山工》来说吧,作者是想宣传这样一个哲理: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地,专心致志地,始终不懈地努力。但是作者没有直白地说出来,而是寓于自己攀登泰山的经历中,寓于挑山工的形象中。他说,“在泰山上,到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挑重物,走着折尺形的线路,每“上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是,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于是他产生了疑问,便问一个挑山工:“你们有什么近道吗?”挑山工回答: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是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踏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其实,这就是作者在与挑山工的接触中,忽然间明白并且急于想告诉人们的那点“什么”,即自己的思想,也即文章的主题。只是他个人没有站出来亲自说,而是借用了挑山工之口,并且把自己也当成了受教育者中的一员。

    的确,作者是真的受了教育。你看,他正在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我想,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也会心悦诚服地点起头来的。这就叫做“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

    从泰山回来,作者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个挑山工,正一步一步地向山上登攀。而且,作者将这幅画一直挂在自己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用以鞭策自己。我相信,此时此刻,在你的心目中,也一定挂起了这幅画。

    记得是1990年,我曾让我的学生试着搞了一回创作。我向他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描写一个人物,或者一个事件,能从侧面反映两个文明建设的春风吹到我校以后,校风校貌的巨大变化。我的出发点是,让学生锻炼“藏”的本领。出乎我的意料,有一个学生竟写得相当成功。他充分调动“藏”的技巧,塑造了一个捡破烂的驼背大爷形象。他说,这位驼背大爷,起初是屡屡来校捡破烂,回回满载而归。有一天,他突然发现,驼背大爷不来了。文章着重描写的,就是驼背大爷的最后一次来校:

    “他手里拎着的麻袋悠悠地荡着,里面似乎只有一两块剩馒头。看来这回肯定是不会有什么收获了。然而他反满足。他的腰似乎挺了起来,脸上也露出从未见过的微笑,一向微蹙的双眉舒展开来,连那双泪眼似乎也变得清澈了。”

    收获无几,精神骤变,何也?尽在无言中。这就是“藏”。

    叶生陶先生说:“我的期望常常包含在没有说出来的部分里。”我不知道这位小作者是不是也这样。但我知道,真正的艺术的确都是“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的”。倘使作者已经把意思说得干干净净,读者还有什么“余味”可“寻”?

    不过,文贵含蓄绝不是要你把意思藏得密不透风,使人想也想不出。那个小作者就是这样。他一面在“藏”,一面又在“露”:

    “从那次以后,就没有再见过他。我真疑心他已经死了。后来才知道,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他的家庭条件很好,儿女们也都孝顺。听说他还是个老红军,立过大功的。现在家里有三房儿子、儿媳,而且都是工人。刚才还有人告诉我,前天他家还卖了两口大肥猪哩!”

     现在你该明白驼背大爷为什么“精神骤变”了吧。

     总之,这里所说的“藏”,应该是透露在隐显之间、明暗之间、似与不似之间。所藏的,是读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作者笔下的文字能够想象得出来的。

12、淡妆浓抹皆为意

    在一篇记叙文中,常常要写好几件事情,好几种事物。即使只写一件事情,一种事物,这事情从发生,到发展,到结局;这事物从出现,到成长,到壮大,也会有好多阶段,好多侧面,好多情节,好多状态。哪些材料是主要的,应该作为重点,详细写;哪些材料是次要的,应该写得简略些;哪些材料可有可无,索性略去,我们在执笔为文时,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文章才能写得“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敢肯定地说,教作文的老师一定会常常讲:写作文处理材料时,要详略得当,该详则详,当略则略。那么,该不该详、当不当略,拿什么做标准呢?我认为,主要是看,对表情达意是否有利。一般来讲,写文章都有一定的目的。能够帮助你达到写作目的的材料,就是主要材料,应该作为重点,详细写;反之,就应该写得简略些,或者一笔带过,甚至只字不提。

    阅读课文《小站》,你只能知道,“这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只有慢车才停两三分钟。快车疾驶而过,旅客们甚至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楚”,“这个小站坐落在山坳里。站在月台上向四处望去,只看到光秃秃的石头山,没有什么秀丽的景色”。至于这个小站叫什么名字,在那一条铁路线上,站长是谁,有多少工作人员,谁都负些什么责任,等等,却一概无从知道。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呢?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非在于向人们具体介绍一个小站的情况,而是通过这个小站,来说明祖国到处生机盎然,到处洋溢着活泼的生活气息。所以,一、文章要突出小站的“小”;二、要突出小站的“僻”;三、特别要突出小站的勃勃生气。因此,在描写这个小站的环境时,就重点描绘了一个小小的喷水池,还有那正在花季的几株杏树:

    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喷水池中间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着一棵尺把高的小树。喷泉从小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尘不染。

    月台的两头种了几棵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而且,文章还以“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一句,作为全文的结尾。

    再举一个例子。课文《藤野先生》中,鲁迅写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向自己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时,这样叙述:

     他听说中国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样的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询问就必然有回答。特别是对于自己尊敬的老师,鲁迅先生是绝不会置之不理的。试想,在老师提出疑问之后,鲁迅先生是一定回了许多话的。要么,具体介绍“怎样的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要么,由于回答不出,而向老师说一些歉意的话;至少也要回答说:“不知道”。然而,在这篇文章里,鲁迅自己的话一句也没有写出。 鲁迅先生的回答,是师生交谈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什么一句也不写呢?因为鲁迅先生的写作出发点是在老师方面,写自己的话有什么用呢?而对于老师,为了突出他的认真精神和求实态度,却连藤野先生的叹息都写得惟妙惟肖。正因为老师有认真精神和求实态度,当其在无从中国学生这里得到中国女人裹脚情形的确切答案时,他这才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所以,藤野先生的这一句话,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省略的。

      亲爱的少年朋友们,当你构思作文的时候,首先要问一问,自己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只有写作目的明确了,中心思想才能明确;只有中心思想明确了,哪些材料该详细写,哪些材料该简略写,执笔为文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13、贵在我手写我心

    我指导学生作文,有一个“三自己”原则。我总有这样的感觉,不管是写长文章,还是写短文章,每次写作的成功,都离不开三个“自己”,即以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生活,宣传自己的思想。因为思想是自己的,所以才实实在在;因为生活是自己的,所以认识才可能有深度;因为语言是自己的,所以用起来才得心应手。当然,自己的语言未必自己满意。但是,只要你善于鉴赏名家名篇,善于咀嚼、消化,我相信,慢慢地,你的文章肯定会写得越来越漂亮。

    据我所知,不少少年朋友手里都有优秀作文选,有的还不只一本。这本来不是什么坏事情,手里有那么多榜样文章,经常不断地拿出来读读,欣赏欣赏,肯定会对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有帮助。可惜他们不是这样想的,更不是这样做的,他们是准备拿来抄的。这就严重违背了作文“三自己”原则。你看,一旦上作文课,看看命题跟那篇大体相似,他们就翻出来大抄一通,或一段,或几段,甚至通篇。不错,他们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抄,有时候也改一改,但至多是把张三改成李四,泼水改成扫地,汗流浃背改成大汗淋漓,从不伤筋动骨。这不叫写文章,这叫“抄袭”。

    “抄袭”是不道德的写作行为,是无端地把别人的劳动成果窃为己有。抄袭之作是不会为读者所接受的。1989年第9期《说写月刊》上,以山东省高密县周戈庄中学高某的名义发表了一篇小小说,题目叫《喜悦》,这就是一篇抄袭之作。原作者是我校的高艳红同学,最初发表在一张地方小报《学语文》上。同一期还以孙某某的名义登了一篇文学评论,题目叫《构思别致,形象活脱》,也是抄袭的,原作者是我们的校长刘连奇同志。不想事有凑巧,正赶上这期《说写月刊》上发表了我的一篇小东西,编辑部便给我寄来了两本样刊。于是,两篇抄袭之作都撞在了我的枪口上。当时我非常气愤,立即写了揭发信。待到1990年第5期,编辑部便把这两篇抄袭之作曝了光,还用了一个醒目的大标题:抄袭者可耻!你看,多丢人!真不知道山东的那两位朋友看了将作何感想。

    写文章,贵在我手写我心,心手要相应。因为文章是用来传播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感情的。谁的思想?自己的思想;谁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谁的感情?自己的感情。人家的话是表达人家的思想、人家的意见、人家的感情的。你却在那里颠来倒去,这有何意义?当然,并不是说,别人已经说过的话,自己一概不许再说。引用不就是在说别人的话吗?我在讲“作文是什么”的时候,总爱引用已故著名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老先生的话。如果别人的话能帮助你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思想时,借来用用又有何妨?

    再者说,语言是大家的公共财富,那一句也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利品。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话,说得妙极了。乍一听好像很可笑。或许你以为,我突然又犯了健忘症:刚刚反对过“抄袭”,怎么转瞬又对这句话感兴趣了呢?这,只要你仔细一想就会觉得,这话说得也实在不无道理。拿科学界作比吧,有哪一个科学家不是踩着别人的肩膀攀登的?将别人的话化为自己的语言,以表达自己的特有感受,参照别人的“葫芦”画出自己的“瓢”来,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会抄”的意思。“会抄”是模仿,是创作。它跟别人把姑娘比作鲜花,你也把姑娘比作鲜花是两回事。语言好比音符,谁都可以拿来谱写自己的乐章。

    说自己的话,其根本标志是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并不在于别人是否说过。像“我要撒尿”、“我要吃糖”之类的话,我相信,是无论哪一个小孩子都说过的,但谁也不认为哪个小孩子在“抄袭”。因为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确实是想撒尿,想吃糖。有的学生作文,总爱说“再造辉煌”。其实,他未必有过什么“辉煌”。未曾有过偏要说“再”,可见他所表达的不是自己的真思想。

     说自己的话的另一个标志是,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自己的语言习惯。一个朋友曾告诉我,说读我的文章,只要读上两三句,即使不署名,也敢断定:此文出自我之手。还说,读我的文章,仿佛我就在他跟前,他正在听我讲话。可见我的语言已有了自己的特色。因为我的话不是从这里或者那里硬搬来的。即使有别人的成分,人们仍然承认是我自己的话。写文章,要开诚布公,要敢于敞开心扉。自己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不说假话。这不仅是个习惯问题,也是个道德问题。人家的东西,毕竟是人家的;人家的东西,永远也成不了自己的。

14、造文先要造文魂

    假如你认为,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写事,或者以为,知道了人物的形象、事迹就可以写人,那你就错了。因为写文章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为什么要记这件事,为什么要写这个人,心里必须清清楚楚。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文章的灵魂来。

    我们知道,没有灵魂的人是死人;即使活着,也不过是呆子、傻子;要不,就是疯子。而缺少灵魂的文章,也决不会是什么好文章。

     古人有“为情而造文”的说法。情是什么?情,就是激情,就是灵魂,就是思想,就是文章的主题。写文章,首先要明确主题,这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的。

    1996年3月10日,《语文报》编辑部给我来了一封信,说为了繁荣中学校园的文学创作,激发中学生的写作激情,该报从1996年1月份起,在初中版和高中版联袂举办“首届小说创作接力赛”,题目是《少年天涯路》。内容是描写几个中学生因打架而走出校园“闯世界”,在大千世界的历险中逐渐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真本领,将来才能有所作为的故事。开篇第一章由《蹉跎岁月》、《孽债》等多部长篇小说的作者、著名作家叶辛给定定调子,以后各章,则由报社委托全国各地一些有实力的中学生文学社团组织续写。每个文学社续写3章。因为我带出了一个颇有点名气的“半枝莲”文学社,编辑部便给我寄来了高中版第1~10章的打印稿,希望我组织续写其后3章。遗憾的是,当时我正在病中,再加上“半枝莲”的老社员又刚刚毕业,创作实力大减,我未敢受命。但《语文报》的这一举措,不正好说明写文章的确需要首先明确主题吗?

    还可以拿《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来做说明。这篇课文写了一个神奇美丽的姑娘,自称是智慧的女儿。她,金黄色的头发一直垂到脚跟,头上戴着一个白色的花环。文章写道,有一天,三个孩子发现树林里的一口老喷泉不喷水了,泉口堆满枯枝败叶。为了让人们喝上清澈的泉水,他们把这个喷泉清理好,清澈的泉水又流了出来。这时候,智慧的女儿出现了,她对孩子们说:“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我感谢你们。我代表树林和在树林里居住的一切动物,代表在树林里长大的一切花草感谢你们。祝你们幸福。”孩子们问她幸福是什么,她不作回答,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弄明白,并约定十年后再度相逢。十年过去了,三个孩子又来到了他们第一次相见的地方,各自谈论自己对幸福的认识。这时候,智慧的女儿又出现了,她对孩子们说:“你们说的话我全听到了。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其实,她的话就是文章的灵魂,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文章的主题。试问,作者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先明确了对幸福的认识,还是先有了智慧的女儿和三个孩子的故事?待你想了一会儿以后,你一定会肯定地回答:先明确了对幸福的认识,而后才编出了智慧的女儿和三个孩子的故事。主题明确在前,内容剪裁在后。《语文报》编辑部之所以要中学生续写《少年天涯路》,就是以这种观点为指导的。

    还有一篇课文叫《梅雨潭》。我知道,这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名篇《绿》的节选。梅雨潭就坐落在仙岩山脚下。记得在这之前,原文还有一段,就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第一次来仙岩的时候,他为什么不惊诧呢?因为他还没有发现梅雨潭绿得特殊,他的思想还没有形成。所以第一次来仙岩,他没有写什么东西。而第二次来仙岩,他惊喜地发现,梅雨潭实在是绿得太可爱了!他有点激动,他要告诉人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竟有如此美丽之所在!

    上一节我们刚刚说过,任何文章的诞生,几乎都是从灵感的袭来开始的。还说,灵感是什么?其实就是“顿悟”,即忽然间明白了点什么。有“所悟”,才会产生宣传“所悟”的愿望;有宣传“所悟”的愿望,才会有以宣传自己的思想为目的的写作行为。自己本来就没有明白什么,又偏要写文章进行宣传,你宣传什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自己糊里糊涂,倒要别人明明白白。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我们曾经反复强调:文章,不写则已,一写就是在准备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不作便罢,一作就是在准备向社会“进行宣传”。你的主题还不明确,你拿什么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文章的灵魂是什么,这一点在动笔之前,自己的心里必须清清楚楚。

15、写作总要写自己

    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也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甚至明明是在写别人,通篇都是某某如何,某某如何,到头来,还是在写自己,宣传自己的思想,以影响别人。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别人,只有当其是纯粹的客观存在时,才是纯粹的别人;一旦进入人们的眼中,便带上了观察者的主观色彩,待到写进文章,就会反映写作者的观点和立场、思想和感情。写事物也如此。当事物是纯粹的客观存在时,才是与己无干的事物,只要来到写作者的笔下,便带上了执笔为文者的影子。

    就说对于同一个人的观察吧。张三说他好,李四也许就说他不好。如果再站出一个王五来,兴许还有可能说他坏。一人一个眼光,一人一个衡量人的标准。标准不同,对于人的评价自然也就不会相同。尽管你的确是在写别人,但在写别人的同时,也在表现着自己,不管你是否有意识。

    通过写别人来表现自己,有时候是不自觉而为之的;但也有时候,又确实是写作者的积极主动行为。我就常常这样做。不过在很多情况下,本来并不打算写自己,而是在不经意之中,不自觉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便融入其中了。于是,笔触自然而然地就纳入了自我表现的渠道。

    有一个小姑娘写作文,写《爸爸喜欢什么》这题目。她爸爸喜欢什么呢?小姑娘说,她爸爸喜欢打麻将,晚上常常带着几个朋友到家里来,而且一玩就是大半宿,吵吵嚷嚷的,闹得她连作业也没法做。说也巧,正赶上她写那篇作文的时候,爸爸又带着几个朋友来了。她不得不给他们腾地方,把桌子让给他们,自己则趴到床铺上去写,还得堵着耳朵。此刻,小姑娘想,要是自己有个单间,那该多好呀!自己就不至于再受爸爸他们的干扰了。这样想着,不知不觉地,竟把这个意思也写进作文里去了。

    “咦!不是写爸爸喜欢什么吗?怎么竟写开了自己?是不是走题了?”小姑娘对自己的作文产生了怀疑。不过这怀疑只是一瞬便消失了。因为她念了念自己的作文,觉得还算顺畅,意脉也贯通。她颇为满意,就决定不再改动。但是,她万万没有想到,那次作文居然得了满分。后来,她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叹曰:“原来无论写什么,总也免不了要写自己的呀!”

    是的,正是这样。不管你有意无意,作文都必然要写自己,要宣传自己的思想,要抒发自己的感情。我们已经说过,一切的写作,几乎都是从灵感的产生开始的。灵感是什么?其实就是“顿悟”,即忽然间明白了点什么。人为什么要写文章?不就是想把自己忽然间明白的这点“什么”告诉别人,以影响别人吗 ?所谓“走题不走题”,并不是表面上走不走“题目”,而是走不走“主题”。

     还说那个写《爸爸喜欢什么》的小姑娘吧。她爸爸不见得只喜欢打麻将,也许还喜欢抽烟、喝酒,或者还喜欢读书、看报,或者还有别的什么。而这个小姑娘,却只写爸爸喜欢打麻将。为什么呢?因为爸爸打麻将反复在她的脑海里出现,已经形成了深刻的印象;更因为爸爸打麻将常常影响自己的学习,她盼望着有一个安安静静的学习环境。这就是小姑娘“耿耿于怀”的事情。

     人们常说,客观世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是,有谁不想而且有谁不在时时刻刻地改造着客观世界?只是你不自觉而且只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某个局部或某些方面而已。而发表文章,就则是人们常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

     我观察过许多人,我自己也常常有这样的感受,一旦心里明白了点什么,就总觉得“耿耿于怀,不吐不快”。那个小姑娘大概也是如此吧,可惜她不敢给爸爸提意见。想不到,不知不觉地,竟把自己的这个愿望写进作文里去了。然而,即使这样,她的愿望也居然实现了:从此,爸爸不再打麻将,而且就从她写《爸爸喜欢什么》那篇作文的时候开始。原来那天晚上,在安排孩子睡觉的时候,爸爸发现了她那篇作文。

16、读好课文最关键

    读和写是相通的。能够读得通,也就应该能够写得通;能够读得好,也就应该能够写得好。从读学写,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学写作文的必由之路。在古代,无所谓“作文教学”,虽然也有《文章做法》、《马氏文通》之流流传于世,但老师并不传授。老师的作文教学,一天到晚,就是带领学生读,读,读。或者可以说,“带领学生读”,这就是“作文教学”。读,既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写作准备,又是文章写作行为的一种开悟。作文,别人是教不会的,全凭着自己的渐悟和练习。

    说到读,不能不说读课文。因为少年儿童最早的“读”是读课文,接触机会最多的也是课文,甚至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只能读课文。再者说,,一篇一篇的课文,从小学到中学,由浅入深,由简而繁,循序而渐进,篇篇课文都在说明着:作文应该这样写。已故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课文仅仅是例子。”一般来讲,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都是以课文为例子的。所以,读好课文极有利于加深对作文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熟读课文,这是学习写作文的最为便捷的一条途径。但是,糊里糊涂地读不行,莫名其妙地读也不行。有些同学读课文,开始读时稀里糊涂,读上三遍五遍,还是稀里糊涂。他们读课文有点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有时候,文章立意似乎是读懂了,但是,不知道作者的用心何在;文章妙处似乎也体会到了,但是,不知道何以会妙;语言的感染力似乎也领略了,但是,不知道何以会如此。一篇课文,读来读去,除了“似乎”,还是“似乎”。这样读课文,作为无事时的闲消遣,也许并无不可。但作为作文的学习,则着实欠妥。

    还真有这么一所小学,由于校长的偏见,再加上一些老师的片面认识,不让学生看课外书。这就是说,学生们所读的文章几乎是一样的,都是课文。然而,即使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也有的能笔走龙蛇,写一篇千字左右的作文毫不费力。虽然他写出来的不可是多么优秀的文章,但看其行文,还比较流畅,也有比较鲜明的主题。也有的学生是满脑袋糊涂糨子,什么都是“似乎”。每到作文课上,总是面对着老师的命题直发呆,好半天也写不出几个字来。何以会有这样大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于谁读好了课文。

    要想读好课文,先得读懂、读通课文。所谓读懂,就是读出课文的主题来,即知道作者所宣传的是怎样的思想。所谓读通,就是弄清作者的某种思想是怎样宣传的。拿讲道理的文章来讲吧,就是弄清作者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但这只是个起码的要求。为了透彻地理解,必要时还得把一个一个的词儿切开,研究彼此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起点,研究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直至这一部分与那一部分之间的关系。从小到大,待到各种关系都弄明白了,这才叫做真正读通了。

     叙事类文章,则都是用形象说话。人物也好,事件也好,总归都是感觉器官能够感觉到的各种现象。从现象之中看出本质来,这也叫做读懂了。而要想读通、读好,还得进一步地深入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感情。这就必须从批评的角度、欣赏的角度读。有人把这种读叫做美读。美读能使作者和读者的心灵相感通。一旦读进文章里去,就再也分不清谁是读者,谁是作者了,因为读者早已忘却了自己。此时此刻,作者忧,他也忧;作者喜,他也喜;作者哭,他也哭;作者笑,他也笑。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有人说,阅读也是一种享受。我想,这样的读者一定会常常达到这种境界。

    读好课文的这个“好”字,是永远也没有止境的。课文读多少遍才能读好?姜太公钓鱼——多多益善。古人介绍经验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文章,读的遍数越多,你的收获越大。好文章都有各自的美妙之处,你读的遍数越多,被你发现的美妙之处也就越多。作家宗璞、《珍珠赋》的作者有这样一次读画的经历。她说:“看达文西的《永远的微笑》,我曾看过多少遍,看不出她美在哪里。在看过多少遍之后,又一次拿来把玩,忽然发现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是这样无以名状的美,只觉得眼泪直涌下来。”看来宗璞这次深得这画的妙处了。但是,如果没有她那“在看过多少遍之后,又一次拿来把玩”,那么,这幅名画的美妙,在她眼里,恐怕将永远也不会出现了。

    读画如此,读文章也是如此,读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如此。

     再从另一个角度看,一般说来,课文都是文章的典范。有的出自大手笔,自不待言;即使不是大手笔,也是大家公认的好文章。好文章自有其美妙之处。课文读的遍数越多越好,但一篇课文,首先还不在于你读了多少遍,关键是看你读通了没有,读好了没有,能够被你读通、读好的课文越多,你所受的影响也就越大。

     对于你所喜欢的课文,最好是熟读成诵。熟读成诵,不同于完成老师布置的背诵作业。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仅以会背为目的,说不定几天就忘了。而熟读成诵则不然。本来,老师并没有叫你背,你也没有打算背,然而,不知怎么一来,你居然会背了。而且在尔后的写作中,又“不知怎么一来”,说不定哪个词儿,哪个句子,竟悄悄地挤进了你的文字排列组合。常有这样的阅读,我相信,你会慢慢悟出许多写文章的奥秘。

     忘记在哪里说过了,文章写作似乎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它的获得,别人是教不会的。正如鲁迅先生回忆过去的先生教作文所描述的那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我以为,首先要看一篇一篇的课文,你是否真正“读好”了。

    读好课文最关键,因为这是少年儿童学写作文的起点。这时候他们还是一张白纸,没有负担,没有杂念,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17、欣赏佳作受传染

    写文章,谁不想拥有一手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字功夫?可是你知道这样的功夫是怎么来的吗?它不是别人教的,是由于自己在拜读名篇佳作过程中的“渐悟”,而且将这种“渐悟”慢慢揉进自己的语言中去,久之,潜移默化而变成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语言风格,只有相似,只能说谁谁的像谁谁的,没有完全地相同。因为每一个人的语言风格,都是内外认识相结合的产物,都是有个性的。

    《听说读写》杂志的一个责任编辑、中学高级语文教师郭外同志,他在为拙著《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一书所写的序中这样说:“刘先生能写善写,已经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文章,朴实之中不乏华美,白话之中蕴含哲理。因为兼做编辑,经常拜读先生的大作。即使不署名,只要读上两三句,我也敢断定:此文出自刘先生之手。读他的文章,根本觉不出是在啃什么作文理论,相反,倒像是在听先生唠家常,讲故事。”“朴实之中不乏华美,白话之中蕴含哲理”,郭老师这样评价我的语言,即使难免溢美之嫌,我也不怀疑,我的语言或许就有那么一点味。因为平时,我十分钟爱这样的语言风格。每每遇到这样的作品,我总是爱不释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语言的变化好有一比,好比奶妈带孩子,谁带随谁。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我常常有意识地将自己置身于我所向往的语言环境之中。比如,我对邻居张二嫂的说话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就千方百计地和她多接触。由于我经常玩味“朴实之中不乏华美,白话之中蕴含哲理”的语言,看来在不知不觉中,我受到了这种语言的传染。你不是以为,只有名家名篇里的话才是作文里的话吗?那么好吧,你就去拜读名家名篇吧。你最崇拜哪一位,你就去咀嚼哪一位。

    我最崇拜毛泽东。当然,“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他首先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革命家和思想家。然而,同时他又是无与伦比的语言巨匠。他的语言,真确、鲜明、生动,而且极具生活气息。即使是政论文章,他也写得颇具文采。说实话,我的阅读《毛泽东选集》,就不仅仅是为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为了向毛泽东同志学习语言。

    在拙著《小学生作文谱》里有这么一段话:

    也许有人会说,发表,那是作家们的事情,至于自己,则从来没想过。其实,自打你写第一篇作文的时候开始,你就已经在发表了,只是你没有意识到而已。比如,你把作文交给老师,这就是发表,因为你至少有了一个读者;如果再拿给朋友看,那更是发表,因为读者至少多了一倍;倘使再念给大家听,或者贴在墙上,你还会拥有读者群。只是少年朋友们谁也不认为这就是发表。因此,你们写起文章来,很少有人像作家们搞创作那样精益求精的。

 很显然,这是受了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那篇文章的传染,或者说,简直就是从那里套来的。但是,我在写作的时候,既没有拿来《反对党八股》翻阅,事后,也没有拿来《反对党八股》对照。然而,不知怎么一来——真是“不知怎么一来”——居然写出了这么一段!这,就叫做“借鉴”。“借鉴”,和“抄袭”有本质的不同。“抄袭”是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抄”,是窃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借鉴”,打个比方吧,倒像是酒瓶子里装新酒。这种形式,也许别人用过,或者材料是现成的,但所宣传的思想,绝对是自己的。再打个比方,又像是做买卖,柜台是借来的,但卖的绝对是自己的货。

     还有,《毛泽东选集》中有一篇文章,叫《别了,司徒雷登》,我也有一篇文章,叫《别了,差不多先生》;在《毛泽东选集》中有这样的句式:“一样的《小放牛》,一样的人、口、手、刀、牛、羊......”,我也有这样的句式:“一样的人、口,手,上、中、下;一样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读着这样的句子,尽管你会产生似曾相识之感,但决不会因此而得出结论:刘老师在抄袭!因为,我确确实实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想。

1、中学生作文指导常用点拨语8章60句

一、作文说话  基本相似。下苦功夫学说话,学说时时要留心,加强磨练嘴皮子,用笔说话即作文,作文本来非难事,易在我手写我心,自由练笔自由练,精工细作写“小品”。

二、执笔为文 感情由之。想写时刻再下笔,下笔定将文写成,文成力求文最好,文好好在有三性,咬定青山不放松,未动笔墨先动情,标点符号亦文字,自我表现笔从容。

三、学习作文 莫要着急。作文是个慢功夫,欲速不达自讨苦,隐形进步莫亵渎。基础打好笔自如。

四、观察积累 贵在坚持。观察也要下苦功,急抱佛脚行不通,剜到篮里便是菜,功到自能写纵横。

五、布局谋篇 式样随意。得好题目文一半,格局谋定泼墨染,行文越曲越抢眼,虚实相映意凸显,开头开好全篇得,结尾结好意复燃,内容庞杂线索串,瞻前顾后酿佳篇,淡妆浓抹皆为意,且藏且露意绵绵,欲明层次多分段,大段小段一脉穿,过渡自然文自顺,角度新颖意新鲜,平中出奇小见大,反弹琵琶拨心弦。

六、写人记事 貌以神移。写人贵在善用事,记事旨在扬其本,写景状物抓特点,花草树木也传神,人物对话性格化,态势语言活其人,叙述描写互为榫,行为描写示内心,重复未必就啰嗦,烘云托起日一轮,写作就要写自己,造文先造文之魂。

七、文欲完美 修改润饰。好文皆由修改来,增删改调巧安排,发表之前反复读,写完不厌百回改。

八、玩味他人 文自升级。读好课文是关键,课文佳妙待把玩,好书好文不释卷,语言改善靠濡染。(朝花夕拾,《小学生作文谱·目录》)

2、微小进步莫亵渎

     作文有两种进步,一种是看得见的进步,一种是看不见的进步。看不见的进步也是进步,只是微小得看不见而已。

    人们,当然包括我们的少年儿童在内,都欢迎看得见的进步,而又往往看不起看不见的进步。殊不知,看得见的进步是由于看不见的进步所致。如果没有看不见的进步,便没有看得见的进步。

    晚上看“焦点访谈”节目获悉,某城市一幢十八层的大楼,竟然歪了两米八。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人民政府不得不做出决定:立即炸毁。歪至两米八,终止于不得不将其炸毁,这自然不是什么好事情。然而,如果撇去“炸楼”或者“建楼”本身的意义不谈,只取这个“两米八”打比方,将其比之于作文的进步,那么,习作者们谁都欢迎这个“两米八”的尽早到来。

    两米八!两米八就是八尺四,快一丈了呀!然而,如此巨大的距离,却是由一丝,一毫,一厘,一分,那些看不见的距离积累而来的。倘使没有由丝而毫,由毫而厘,由厘而分,再积分盈寸,积寸盈尺,再一尺一,一尺二,一尺三......哪里会有这个“两米八”!这就叫做从量变到质变,没有量变便没有质变。

    一辆新车子,骑着,骑着,变成了旧车子;一台新彩电,看着,看着,变成了旧彩电;一幢楼房,住着,住着,变成了砖堆;一架钢琴,弹着,弹着,变成了废物。这,便是规律。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这样慢慢地,慢慢地,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变化着,变化着。由隐而显,由微而著。

    小伙子变成了老大爷,小姑娘变成了老太婆。今天的你,不会再是昨天的你;今天的我,也不会再是昨天的我。由渐变到突变,由看不见的到看得见的。由渐变到突变,这是必然,没有渐变就没有突变,这是真理。我们的某些少年朋友在对待作文这个问题上正是犯了这种幼稚病。他们只想自己的作文有显著的进步,而又不准备一篇又一篇地写看不见进步的作文练习。殊不知,前者是后者的积累,没有后者便没有前者。做个假设吧。假设你的作文,每认真地写作一篇,就进步看不见的那么一小点点儿,一小点点儿,比如一丝,一毫,那么,十篇就是一毫,一厘,百篇就是一厘,一分.......何愁看得见的作文进步不会到来。有的同学说:“语文课,多上一节少上一节不打紧。”作文,多写一篇少写一篇没关系。”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看得见的作文进步,正是在这种“不打紧”、“没关系”的交谈声中,悄悄地,悄悄地,在他们的不知不觉中溜掉的。

    没有看不见的作文进步,便没有看得见的作文进步;没有一篇一篇地认真写作练习,便没有作文水平的显著提高。鲁迅,如果不是由于“多看和练习”,他便成不了今天我们心目中的鲁迅;我在《作文是个慢功夫》一文中说的我的那个作家同学周渺,如果不是不怕退稿,退稿退稿,他就会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吃不上“天鹅肉”;我自己也一样,如果没有那几年的“不问收获,但管耕耘”,恐怕到现在我也不敢说:“我会写文章。”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揠苗助长那则寓言。那个农夫,总嫌自己的禾苗长得慢,于是就动手去拔。结果,他的禾苗都枯死了。我们的某些少年朋友,似乎也受了那个农夫的“传染”,总嫌自己的作文进步慢,于是就拿来人家的文章照着去抄。这样,他们也许能暂时“写”出一篇满意的作文,甚至还会获得老师的一个好分数。然而,到头来,受害的仍然还是他们自己。其实,并不是老师不知道他们的作文是抄来的,只是不好意思说穿,或者一时找不到真凭实据。这就是说,他们所获得的好分数,是老师在半信半疑中打下的。我就曾经遇到过好几回这情景。然而,既然知道了,就不能不说。于是,我就在批语中做些暗示。比如写上:“这篇作文如果真是自己写的,我向你祝贺。”我加上了“如果”。或者写上:“这一篇作文和上一篇相比,有显著进步。请找我谈谈体会。”然而,始终不见他们的反应,足见他们的作文是抄袭的。

    总之,不管是成人还是少年儿童,学习文章写作,都一定要不问收获,但管耕耘地写,写,写。不管写好写赖,而且不管从什么层次起步,都得一篇接一篇地认真写。只要动笔就有进步,尽管这种进步微小得还一时看不出来。切记,一定要坚韧不拔,长期坚持。倘能如此,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不知什么时候提高了。这是文章写作学习的特殊性决定的。(朝花夕拾,《小学生作文谱》选篇)

3、欲速不达自讨苦

    少年朋友们作文,往往好高骛远,还没有学会走,就想学跑。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平添几多烦恼。

    记得我在一篇文章中说,“进入小学三年级,作文这个词儿,就渐渐听得多了”,其实,作文的学习,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不过那时候不叫作文,叫说话和写话。

    先是学习说好一句话,接着再学习说好几句连续的话;先是要求把话说完整,说连贯,接着要求把话说准确,说具体。几句连续的话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叫一段,几段话能表达一个鲜明的思想就是整篇文章。就整篇文章而言,先是要求将一件事情讲清楚;接着要求讲得具体,讲得有重点,层次分明;再要求讲得生动形象,主题鲜明,人家爱看,爱听。作文的学习,就是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再到初中,高中;从句到段,再到篇;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一步一步而提高的。小学一年级主要是学习写句子;中年级是个过渡时期,主要是学习写文章片段;到了高年级,这才开始学习写整篇文章。到了初中,高中,再在小学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初中以前,主要是学习写记叙文,到高中才有各种文体的写作练习。但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只是学习文章写作的基础练习,一般不搞什么文学创作。

    学习写作文,首先应该弄清自己处于哪一个层次,确定一个合理的起点。然后再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实践。哪一步都松懈不得。好比登山,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登,每一步都要踏实。

    少年儿童作文,不能一开始就练习写整篇文章,更不能追求什么形象、生动。只有能把一句话写好,才能把一段话写好;只有能把一段话写好,才能把整篇文章写好;只有能写得准确、简明、扼要,才能写得具体、形象、生动。学习写作文,关键是打好基础。

    为什么不尽早进入整篇文章的写作呢?这是因为少年儿童一般都还没有那么高的驾驭能力。少年儿童的作文水平是随着年龄的长大、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增多、智力的开发而一步一步提高的。这好比练习挑担子,如果一开始就叫你挑100斤,你肯定承受不了。但要你只挑30斤,50斤,你就会觉得很轻松,感到很愉快。以后,过一段时间给你加一点分量,过一段时间给你加一点分量,也许你都感觉不出来。待日子一长,比如一年、两年,慢说100斤,也许150斤恐怕都早已超过了。这就叫做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听说不少少年朋友害怕作文。这不怪你们,你们的老师有一定责任。可能是老师一开始就向你们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而把你们给吓住了。在体育比赛上,有好多较量都不是输在力量上、技术上,而是输在心理上。作文的训练也一样。体育教练非常注重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教学生作文也应该如此。假使我们当老师的能让自己的学生从心眼里确信:“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那你的作文指导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谁也不怕说话,他们为什么会怕作文呢?帮助他们卸掉思想包袱,他们的作文练习就容易取得进步了。

    学生害怕作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而且还是在我们老师方面。可能是在一次作文中,老师提出了过多的要求或限制,又是这样啊,又是那样啊,一大堆条条框框堆在学生面前,一个幼小的心灵怎么吃得消呢?仗,要一个一个地打:饭,要一口一口的吃;问题,也得一个一个地来解决。

    还有什么作文不能打满分呀,更是荒谬至极。这是作文训练的一个误区。只要老师提出来的要求合适,应该说,学生达到它是不很困难的。达到了要求就应该给满分,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要我说,即使达不到要求,只要有创见,也应该打满分。我就经常给我的学生打满分。有时候,一次作文,得满分的学生还真不少哩!而且,得满分的学生,未必都是自己心目中的笔杆子。可别小看这个“满分”,说不定它会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

    作文不给打满分,看起来很公允,因为的确没有尽善尽美的作文。实际上,这并不科学。不然,瑕不掩瑜又怎么解释呢?况且,我们只是进行作文训练,并非什么刊物选稿子。

    亲爱的少年朋友,假如你的老师有上述想法和做法,你就拿我的意见跟他去理论,我支持你。如果他不接受,你就给我来封信,我和他打笔墨官司。

    最近,听一个在小学任教的朋友说,他们班有几个学生,由于看了几篇小说,又由于听说小说都是虚构的,就以为好作文都是编出来的,不编,就难以写得生动形象。受他们的影响,一时间,班内写捡钱包的多起来了,搀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也多起来了。他就批评他们:哪儿有那么多的钱包供你们捡?哪有那么多的老奶奶非得过马路不行?他甚至大声斥责他们:“你们纯粹是胡编乱造!”而他们,则只是眨眨眼睛,不吭声。

    诚然,小说是虚构的。也就是说,小说的人物的确是假的,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张三或李四;小说的故事也是编的,未必是作者所经历的实际生活。

    但我们读起小说来,又总觉得这故事、这人物似乎就在我们中间,虽然陌生,但很熟悉。这叫做艺术真实。因为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能把假的写得跟真的一样。而我们的少年朋友们,目前,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这种能力。真人真事尚且不能写得逼真,何况“假”的呢?所以,最好先不要在作文中编人物、编故事。要编,只能越编越假。而假的东西,是不能引起读者共鸣,从而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动的。

    小学生作文训练的出发点是帮助少年朋友们打好文字基础。即使到了初中,甚至到了高中,主要也还是打文字基础。文字基础打好了,无论将来做什么工作,都有好处,不单是从事文字工作。所以,我再重复一遍:亲爱的少年朋友们,最好不要在作文中编人物、编故事。

    写真人真事有个好处,为求写得逼真,你就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认真仔细地去观察。久之,便会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这是一切写作的开端,一个学习文章写作的人必须要迈过的一道铁门槛。比如写《我爱妈妈》这个题目吧,为了写出自己对妈妈的爱和妈妈的值得爱,你就去观察妈妈的表现,妈妈的言谈举止:妈妈怎样做事,妈妈怎样做人;妈妈对别人怎样,对自己又怎样;个人有些什么感受,等等。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和思索,一个可爱的妈妈形象就可能刻画出来。

    说得不少了,就此打住吧。总之,学习写作文,决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打好基础。

4、作文是个慢功夫

      有些少年朋友,常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刘老师,你抽空儿教教我写作文好吗?”而每当这时,我总是向他们笑笑,然后回答:“可以。”好在他们谁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有真正实行起来的意思。倘使真的有人较起真来,那可就成问题了。你想,就连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那样的大手笔都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而他们,我的这些少年朋友们,又大抵都是希望我能说出“文章应该怎样做”来。这怎么可能呢?他们以为,只要我“抽空儿”如此这般地一讲,他们“抽空儿”如此这般地一听,在一讲、一听之间,一次、两次、三次,三天、五天、十  天,就学会写文章了。这也实在幼稚得可以。

    我总觉得,作文似乎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艺术。不错,我的确能写善写,别人也承认我能写善写,但我自己却始终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学会写文章的。我只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老师总是讲呀,讲呀,作文要怎样,作文要怎样地没完没了;而我,却总是不会做。到了中学,教我的老师还是如此。后来自己当了老师,我也“作文要怎样,作文要怎样”地大讲特讲起来。但是,我却始终不敢说“我这个当老师的会写文章”。再后来,大约是在看到鲁迅先生那句话的时候吧,我也开始“多看和练习”起来。自此,便不问收获,只管耕耘地写,写,写。不停地写,随想随写,随写随丢。究竟写了多少,我也不知道。

    记得是1964年那一年,我在河北教师进修学院进修,和雄县的一位叫李如会的老师住在一起。这个李老师爱好写作,尤其喜欢写歌词。后来看到他发表了不少好歌词。当时正赶上《保定日报》开展“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的大讨论。他怂恿我也写篇稿子,发表发表意见。这时候,我还真的有几句话想说了。于是,写了一篇《臧大卷称得起好学生》,不想竟被编辑先生看中了。从此,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时间不长,又写出了《对穿戴要加以分析》、《这个“起码”要不得》等几篇文章,而且还都被报纸采用了。

    那时节,我所在的学校,确实有一个学生叫臧大卷,我还建议他把名字改成了臧净。我的意思是说,别看他姓臧,可他心灵纯洁。他也的确心灵纯洁。他对这个名字也很感性趣。然而,却有很多同学看不起他。因为他不讲究衣着,总是一身农村小子打扮,剃个大光头,上学来还背着个粪筐,以便在上学来回的路上捡粪。当然,这的确有点不雅观。但他的学习成绩出类拔萃。无论班里干什么,他也总是干在前面。作为班主任,我很喜欢这样的学生,就想找个机会表扬表扬他,可在班里表扬他又怕有的学生有反感,始终不能如愿以偿。这回机会终于来了,没有半个钟头,我便写成了那篇稿子。

    由此看来,作文决不是单单拿起笔来写的功夫,还要有生活,有思想,有激情。而撰写文章的功夫,也决不是“一次、两次、三次”、“三天、五天、十天”的工夫就可以养成的。由此,我又想起了鲁迅先生在《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一文中所描述的过去的先生教作文的情景:

     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做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偶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道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笔有书,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算作“通”。

    由鲁迅先生对教他们作文的先生的描述,我也想起了教我们作文的先生。不过他所讲的“作文要怎样,作文要怎样”之类,我通通都给忘记了,只是还依稀记得先生曾教我们一个关于学作文的顺口溜,可惜也大部分忘却了,只是下面几句还记得十分分明:“学作文,有妙方,多读、多写、多商量;学作文,莫着忙,成功要靠工夫长;学作文,莫着急,万丈高楼平地起。”现在看来,教我们作文的先生,早已把学习作文的方法和途径教给我了。

    由此,我又忽然想起了一个人。那是在保定一中上初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年级同学叫周渺。他并不认识我,可我认识他。因为那时候,我们几乎每周都会看到他的退稿信。然而,同学三年,却从未见他有作品面世。当时我曾私下想,你以为什么人都可以当作家吗?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在过了若干年之后,在一本什么新人新作选上,还是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我突然发现了周渺的名字,他写了一篇很不错的小说。我大吃一惊。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周渺真的吃上了“天鹅肉”。还听说他就在保定市文联工作。周渺究竟是初中毕业升了高中,又上了大学以后才当了作家的呢,还是怎么的,那我可就无从知道了。不过周渺的成长历程足以证明,学习作文一定要有“韧劲”,坚韧不拔,长期奋斗。而我们的不少少年朋友,却总想打“速决战”,妄想“一次、两次、三次”,“三天、五天、十天”就解决“战斗”。这在真的战争中也许可行,可用于作文的学习则绝对是白日做梦。

    学写作文是如此。即使学会了写文章,一篇好文章的诞生也还是如此。不过限时的应试作文则另当别论。(朝花夕拾,《小学生作文谱》选篇,原刊《作文成功之路》杂志)

5、别了,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何许人也?

    据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介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缜密”。

    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还告诉我们,差不多先生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凡事”者,“一切事情”之谓也。如果说“有些事情只要差不多”,比如几个人在一起吃苹果,什么你三个我两个的;或者,大家凑点钱办个什么小事业,什么我多摊点,你少摊点的,那的确“就好了”。但要“一切事情”都“差不多”,那可就成问题了。比如生和死,就只差一口气,要这一口气跟不要这一口气“差不多”吗?再比如,前面是悬崖绝壁,再走一步就将跌入深渊,是走这一步,还是不走这一步呢?可见有些事情必须讲“认真”。

    我以为,文章写作就是这样一种讲“认真”的事情,差不多先生是做不来的。

    首先,观察生活必须认真。用眼睛看,要看得清楚;用耳朵听,要听得分明;用鼻子嗅,要嗅得真切;用嘴巴尝,要尝得仔细。没有这一系列的“认真”,就形不成缜密的思想。而没有缜密的思想却偏要写文章,就只能越写越糊涂。

    就算有了缜密的思想吧,其表达还必须十分认真。用词造句这工作,看似很轻松,似乎只要一句接着一句说,一节跟着一节讲就行了。但这个“一句接着一句说,一节跟着一节讲”谈何容易!毛泽东同志就曾经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991年6月第2版,第837页)的确如此。实践证明,即使只是一个标点用错了,或者点错了位置,也将会改变原来的意思,更不消说词语的用错了。而要准确地表达某一种思想,又偏偏只有一个词儿最恰切。汉语的词汇那么多,单是表示同一意义的词语,有时竟多达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究竟选用哪一个好呢?比如“母亲”和“妈妈”,都是指有子女的妇女。子女写信,称“母亲”,还是称“妈妈”?称“母亲”显得庄重,还是称“母亲”好。而要见面时喊一声:“母亲!”那可就别扭多了。

    再者,文章写作犹如盖房子,需要事先备料。而“备料”又是一件十分认真的工作。如果该上梁了,这才发现少一根檩,或者有一根椽子不能用,这,岂不误事?

    另外,人们都想把自己的文章写得生动些,活泼些,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不用说,这项功夫也不是不费气力就可以到手的。

    总之,文章写作是一项十分认真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凡事只要差不多”,至少,文章写作这事是不能列入其中的。所以,我们只有道一声:“对不起。别了,差不多先生。”(原刊1992年2月25日《语文周报》,后收入拙著《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现朝花夕拾)

6、文章写作教学的反思

    讲台耕耘40年,我一向主张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教中学语文课,最终小有成就。有两篇论文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学生习作屡屡见诸报端,我自己还出版了两本作文专著。现在退休了。回头一看,长达40年之久,我只教了三句话:一、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二、作文都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以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三、多看和练习是学习文章写作的必由之路。

    教第一句话,是为了纠正学生的一种错误观念,使他们迈出学写作文的第一步。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学情是,普遍认为作文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会的,更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这一句告诉我们,就其本质而言,作文和说话是一回事,说出来的叫话,写出来的就叫文章。就这么简单。中学生们为什么会把作文的学习看得难乎其难呢?因为此时,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错误观念。此前,他们接触过大量模范作文,就误以为现在自己写作文,也必须写成模范作文的样子,才能称其为作文。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他们还是写不出来,自然会得出“难乎其难”这样的结论。必须帮助他们越过这座无形的高山,才能迈出学习的第一步。

    这种教育,本来应该尽早进行,最好是由家长来完成。早到什么时候?早到刚入小学不久,只是熟悉了汉语拼音,还不知道什么叫作文的时候。只说教他们“用笔来说话”,权当自己是个哑巴。这样做,说不定孩子们还会觉得很好玩哩!如果把文章写作学习的这种伊始教育和盘推给老师,一来,练习写话的内容不够丰富多彩,二来,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学生,不可能一对一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指导。遗憾的是年轻的父母们不以为这是自己的事情,而没有尽到责任。现在形成了错误观念,再想纠正,那可真的是难乎其难了。所以,尽管大家公认我作文指导有方,我教的学生,作文写得好的,也还是凤毛麟角。

    教第二句话,是为了防止学生误入学写作文的歧途,以为写作文是玩文字游戏,只要能用上几个漂亮词儿,就是好文章。不少学生曾这样问我:“无论什么事儿,老师顺手拈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我们拿起笔来,怎么就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呢?”我这样回答他们,先说:因为你们的眼中没有生活。眼中没有生活,就无从产生思想,更不会有什么思想想宣传出去以影响别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拿起笔来感到无话可说,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呢?”接着设问一句:“不管你们眼中有没有生活,总见过骂大街的吧?”然后再继续说:“你看那骂大街的,姨儿姥姥祖宗八代地泼骂,脏话一句接着一句,简直就像开闸的河水,滔滔不绝 。骂大街的为什么不会感到无话可说呢?激情使之然也。所谓激情,就是难以自控的情绪,即急欲表达的一种思想。如果抛掉不健康的因素不谈,写作文就像这骂大街,必须有写作欲望,有生活感受。所以平时,我总叮嘱你们,一定要热爱生活,注意观察,多看生活的背后藏着些什么。这就叫做作文功夫在文外。”教作文的老师在阅读学生习作时,不管文字写得多么生涩,文章写得多么不合章法,只要主题鲜明、集中,就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要视这为一条原则。因为只要有思想,人人都会写文章,只是有人写得不怎么好而已。

    教第三句话,是因为只有“多看和练习”,才能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日益提高。凡属能力,都不是老师教来的,而是全靠学者自己的渐悟和练习,老师只能给予适当的指导。这就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多看”,除了注意观察生活,多看生活的背后藏着些什么之外,更要多看模范作文,学习使用书面语言来宣传自己的思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课本是一篇一篇课文的汇集。课文即范文。已故著名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说:“课文仅仅是例子。”老师的责任就在于用好这些例子,让学生学得方法,养成习惯。有些课文特别注明是“讲读课文”,这个“讲”字,就是要老师在学生欣赏这些课文时,给予适当的评点。但绝不是要老师喋喋不休,而是要像导游小姐那样,在游客赏景时的画龙点睛。我刚走上讲台的那几年也以为,一篇课文,只要学生能读,会分段,能总结主题,等等,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了。非也!一篇课文,如果学生本来以为不怎么样,讲读之后,学生居然变得爱不释手,或者,一篇课文。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背诵,讲读之后,学生居然能声情俱佳地朗诵,这便是语文教学的极大成功。

    “多练习”,就是鼓励学生多践行“用笔来说话”。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语文教学之友》月刊上,我就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学生交来习作,老师可以一篇不改”。这不是偷懒,而是执教者的明智选择。好文章都是一遍一遍修改出来的。即使出口成章者,对于腹稿。也要下一番文章修改功夫。不会修改文章,实际上就是不会写文章。对于学生习作,教作文的老师,最好不要越俎代庖。我就是只给学生提出修改参考意见,鼓励习作者自己去动手术。“写完不厌百回改”,这是经常捉笔为文者的共同性格。

7、中学语文教学例子说

语文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语文教师应该是“杂家”。但是,课堂教学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抓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我讲台耕耘40年,一向主张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教中学语文课,而且小有成就。积40年的经验,开始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最终得出来的结论竟然是个这,文章写作能力似乎是一种只可会意不可言传的东西,靠老师教是教不出来的。学生写作能力的能否提高,全在于学生自己的“多看和练习”。所以,老师除了保证把课文讲读好,鼓励学生“多看”以外,还应该和学生一样,自己也拿起笔来。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要带头“练习”。我把这叫做以“写”教“写”。使学生既能看到作文的完成品,也能认识作文的完成品是怎样完成的。只有老师能写善写,才能引导学生渐近于能写善写。

“例子说”源于已故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语文课本的编辑,向来都是一篇又一篇的课文。叶老说:“课文仅仅是例子。”是什么的例子呢?模范作文的例子。语文老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赏析这些例子,诵读这些例子。一篇课文,如果老师并没有要求学生背诵,可讲读之后,学生居然能背;或者,一篇课文,学生原以为并不怎么样,可讲读之后,学生竟然爱不释手,这便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语文教师的真正本领就在于,能利用这些例子让学生开悟。使学生学得方法,养成习惯。什么开头要怎样呀,结尾要怎样呀,比喻呀,拟人呀地喋喋不休,还有什么“要注意突出主题”,“要善用表现技巧”云云,都对学生的作文练习毫无意义。语文教师应该像导游小姐那样,在带领学生赏析模范作文之际指出,这篇课文美在哪里,那篇课文妙在何处;倘遇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时,不妨问问:这个题材,假如要是你写,你将会如何?待学生跃跃欲试之时,鼓励他们拿起笔来。行文至此,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段回忆,他说:“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做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偶然之间,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涂改得少了,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笔有书,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算作‘通’。”(《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

“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从读到写,从写到读,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学习文章写作的一条必由之路。自古至今,概莫能外。只是现在的环境变了,不再是“一条暗胡同”,已经安装几多灯盏;学生也不必“自己去摸索“,由先生来带路。带路老师的责任,除了要“照明”这条“通路”之外,还要时时示意学生:其实,作文就是说话;两者从来就是一回事,都是行为人真实思想的流露。所不同的仅仅是形式;说出来的叫话,写出来的就叫文章。

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几乎没有一样是别人教出来的,而是个人修行才得来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文章写作能力的获得更是如此。“从读学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学习文章写作的一个法宝。能够读得通,也就应该能够写得通;能够读得好,也就应该能够写得好。课文是模范作文的例子,篇篇都在说明着作文应该这样做。学生读时,老师要进行必要的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写时,老师要加以适当的指导,以激活学生的再读兴趣。“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从读到写,从写到读,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教文章写作的老师应该坚决地带领学生走这一条路,这就是我之所谓“中学语文教学例子说”的全部。

8、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好

学生作文,大抵都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因此,即使写得很顺手,也只能写出文章的一个“毛坯”。然而,作文做到这一步,老师和学生似乎都已经很满足了。这是写作教学的一个大失误。

人之所以要写文章,都是为了宣传某种思想,以影响别人。所以,施教者对受教者应该反复强调,写文章要有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如果没有准确性,就意味着你宣传的还不是真思想;如果缺乏鲜明性,又意味着你还没有将自己的思想充分展示出来;如果缺乏生动性呢?那就更成问题了。谁喜欢阅读呆板而乏味的文章?没有人阅读你的文章,那你还怎么去影响别人?所以,无论写什么,都必须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形式。

那么,文章的“三性”应该怎样去找呢?修改,修改,再修改,不厌其烦地修改。舍此没有第二条道路。

饮誉全球的短篇小说大师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其他的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可真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但要真想宣传自己的思想,还非得把它找出来不可。这里,福楼拜的意思就等于说,写文章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

我一直认为,作文是个慢功夫。学习写文章时这样认为,学会了写文章之后还这样认为。实践告诉我,好文章都是一改再改而修改出来的。所以我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总是念念不忘提醒学生,要认真地对自己的作文加以删改,然后再交给老师。不料后来听说,有人提出了个什么“快速作文法”。我先是一愣,顷刻就又想,也许有。不过即使有,也是应试教学的产物,不是我之所谓真正的文章写作。我之所谓文章写作,是用来宣传某种思想的。所以我仍然坚持认为,作文是个慢功夫。希望每一个写作爱好者,都不要急于事功,应该乐于对自己的笔墨不断地加以否定。只有修改,修改,再修改,“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才有可能被你找到。

有的老师教学生作文总是念念不忘说,写文章要一气呵成。这诚然是对的。但这话充其量只说对了一半,只适用于写初稿,初稿写出来之后他忽略了。这就好比教学生赛跑,只教了“起跑”。“途中跑”和“冲刺跑”他没有顾及。而真正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就好比圆满地参加了一次赛跑。你哪一次都不能跑完全程,而是中途退出。如此这般地学习文章写作,即使学到老死,也体会不到真正的文章写作到底是怎么样一回事,因为你没有下过“遣词以达义”的文章修改功夫。

好的语言表达形式犹如怕羞的少女,总是迟迟不肯露面。当然,怕羞的少女偶尔也有不怕羞的时候。有时候初稿一写出来,“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就到了位。噢,我知道了,你不愿修改是怕已经露面的“少女”又给溜掉?这绝不至于。退一万步说吧,即使溜掉了,改来改去,“唯一”这把交椅仍然还是非它莫属。

只有修改,修改,再修改,不厌其烦地修改,你的作文才能渐趋于完美。修改要在反复诵读中进行。诵读的同时思索,思索的同时品味,品味的同时增删,增删的同时调整。真正的写作爱好者享受的就是写作过程,而写作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则是文章修改。我之所以要开博客,除为了宣传自己的思想以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在博客里发表文章可以随时修改。我常常有这样的感受,有一次得意的修改,就像是享受了一次可口的美味。有志于写作的朋友们,加强文章写作修改功夫的锻炼吧!什么时侯你也觉得文章修改是一种享受时,你的写作水平提高得就快了。

9、作文教育何妨从娃娃抓起

50年多前,还在学生时代,我就反复阅读过林语堂先生的《作文八诀》。文中说:“作文本极易事”。不过,紧接着话锋一转林先生又说:“不知如何,在今天似乎很难了。学生拿起笔来,彷徨终日,怎样开题,怎样收束,怎样才可谓得体,都有点玄妙莫测。”而今的学生还是如此。君不见,作文课上,学生拿着笔,皱着眉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写出一个开头。一端详,觉得不好,撕掉了。再写一个开头吧!又一端详,还是不好,又撕掉了。就这样,撕了写,写了撕,倏忽之间两节课过去了,连个开头也没有写成。

何以会出现这样的景观呢?因为不知何时,作文罩上了神秘的面纱。学生“不知庐山真面目”,你硬叫他出产品,他怎么生产得出呢?

有人见我的学生出了几件产品,还不错,已经见了报。于是,就说我多么多么作文指导有方。其实,我只不过帮学生撕掉了作文神秘的面纱。此外,并没有做多少其他的事情。至于我的学生的写作成功,则完全是由于他们自己的“多看和练习”。

那么,作文到底为何物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不过我得声明,这么说可不是我的发明,我还没有这样的眼光。这句话的产权属于已故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你看,这句话说得何等精彩!可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还不怎么认可。因为说话和写文章,毕竟是两回事。后来我越琢磨,越觉得这句话说得到家。以至于最后,这句话竟成了我教学生作文的尚方宝剑。学生则视它为开启写作之门的金钥匙。

常写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旦灵感袭来,往往会进入写作的佳境,笔下的文字汩汩而出。此刻,只觉得人在跟着感觉走,笔也似乎有了灵性。这时,也只有在这时,才能笔随心转,笔到情至,淋漓尽致地倾吐写作者的心声。有一回,我撰写一篇习作指导文章,不知怎么一来,在我的笔下,竟然写出这样的文字:“说话和写文章,就其本质而言,的确是一回事,都是行为人的一种宣泄。或宣传思想,或抒发感情,或两者兼而有之。如鲠在喉,一吐为快。说出来的叫话,写出来的就叫文章。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但认识了作文为何物,并不就等于学会了写文章,只是为学习写文章扫除了心理障碍。而要想真正学会写文章,还是那句老生常谈:“多看和练习”。

“多看”,无须多说。学生天天都在看。看语文课本、看报章杂志、看课外书;看人、看事、看景、看物;看所能看到的一切东西。老师教学生作文,只要注意时刻提醒学生要投入地看,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多用批评的眼光看就行了。至于“练习”,那问题可就大了。学生都唤作文难。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怪歌:“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就心烦。无可奈何拿起笔,拿起笔来心更烦。”作文,本来是人人都应该会做的,因为人人都会说话。想说什么,怎么说,用笔把它写出来就是了。据说,高玉宝创作自传体小说《高玉宝》时,连杀鬼子的“杀”都不会写,还得画个小人,脖子上搁把刀来代替。难道我们的学生比当年的高玉宝文化水平还低?可高玉宝居然敢写书!为什么?就因为高玉宝相信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说话说得有水平,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有水平。高玉宝的写作成功了。拿我们的学生作文和高玉宝写书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怎么一说作文,我们的学生就发憷呢?此无他,就因为我们的学生怕作文。而他们说话就没有这种心理,因为已经养成了说话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作文则不然。作文是在赏析了许多模范作文之后才刚刚开始练习。作文练习之所以珊珊来迟,也许老师的想法是好的。大概是想让学生先认识葫芦,然后再照着葫芦画瓢。没想到这样一来,反倒使学生产生了误解。以为“练习作文”,也必须写成“模范作文”的样子,才能称其为作文。而一旦运作起来,又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因此,不可避免地,作文就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想到此,我的眼前突然一亮,一个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终于有办法解决了。

谁都知道,大人教小孩子说话,是从婴幼时就开始的。我想,假如作文教育也从娃娃抓起,将会怎么样呢?无疑,这时候肯定不会出现神秘色彩。但是,这时恐怕连最大的娃娃也未必知道何谓文章。不过,不知道何谓文章,倒也并非坏事情。恰恰是因为“不知道何谓文章”,作文的“神秘”才能变得“不神秘”。学生可以在并不觉得神秘的练习中,慢慢认识文章和文章写作是怎么样一回事。其实,无论什么技能技巧的学到手,都是要经过由茫然无知到渐渐有所知,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养成习惯这样一个过程。如果这时候抓作文教育,只要学者不怀疑自己会说话就足够了。我们不说教他们学作文,只说教他们用笔来说话。想说什么,怎么说,用笔把它写出来。权当自己是个哑巴,来个以笔代嘴。这样做,说不定孩子们还会觉得很好玩儿哩!大概谁也不会否认,人的许多良好习惯的养成,小时候都是最佳时期,只要大人教导有方。我以为,用笔说话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记得我小学二年级时上语文课,刚刚学了一个什么词儿,老师就叫我们造句。为着要用上这个什么词儿,学生绞尽脑汁想句子。试想,这样的练习,会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呢?幼小的心灵,将会产生怎样的想法?再说,遣词造句是文章修改功夫,应当在真正开始练习写作之后培养,老师怎么能超前布置这样的作业呢?况且,书面语言的斟酌,只是为了更准确、更鲜明、更生动地表达写作者的某种思想或某种感情,并非只是为了用上一个什么词儿。看来我的老师恐怕真的是有点盲目了。诚然,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尚不能写出有头有尾的作文,姑且称之为“练笔”吧!但是,笔练熟了,熟能生巧,巧能生花,何愁不能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能用书面语言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这就意味着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基本认识了何谓文章和怎样写文章。在此基础上,如果能继续坚持练下去,说不定哪一天,便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来。

我做过一个实验。小外孙刚上小学二年级时,我就教他写日记。那时候,好多字他都不会写,还得用许多拼音来代替。我告诉他,日记,日记,就是天天记。心里想什么,用笔把它记下来。看见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只要觉得有意思,也用笔把它记下来。话多,就多记点;话少,就少记点。一句两句也可以。这孩子很听话,他找了一个小本子天天记。过8岁生日那天,妈妈给他买了一个漂亮的日记本作为礼物,他非常高兴。初中二年级时,学校组织作文大赛,不分年级,不分年龄,只限题材,自己命题。他的作文《美丽的责任》获得一等奖。

感兴趣的家长们不妨一试。             

10、习作者谈写作体会

我写《收获》

孙国栋

    我的习作《收获》终于变成了铅字。我非常激动。

    手捧着第26期《语文周报》,重读着我的习作《收获》,我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因为我深知,如果没有老师的指点,我是断然领略不到发表作品的幸福的。

  《收获》原题叫《一个捡破烂儿的老头儿》。

    在我们学校,确实有一个老头儿经常来捡破烂儿。但我笔下的驼背大爷,并不完全是他。他的形象没有这么高大。

    那是1988年秋后,在语文课上,刘老师正在讲人物的细节描写。由于这个捡破烂儿的老头儿经常在我面前出现,我便对他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细节描写练习。说实话,我很少这么认认真真地写过作文,更从来没有过发表习作的念头。文章写成之后,我拿给老师看。刘老师先是夸奖了我一番,说我观察得细,写得也细,并说细节描写的关键就是一个“细”字。可是,紧接着他的话头一转却又说:但是,写得“细”并不是“细节描写”的全部,更不是细节描写的出发点。表情的细节描写也好,动作的细节描写也好,都只是手段,都是为了通过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换句话来说就是,作者要借人物形象宣传自己的思想,也可以说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

 老师的挑剔我没有料到,但我懂了。于是,我就想对这个老头儿再做进一步观察,以便寻找他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还想找他聊一聊。谁知一连好多天,他都没有来,真是急死人!后来我突然想到,学校里正抓校风校貌,已经焕然一新,再也没有什么破烂儿可捡,他还来干什么呢?一想到这儿,我的心头突然一亮,因为我又想起了他最后一次离校时,脸上并没有什么沮丧神色,这不正好可以写他的内心世界吗?还可以写得含蓄点。于是便有了对老头儿细节描写的两段对比,我很得意。写完后拿给老师看,这一回刘老师又一次夸赞了我。说我的两段细节描写对比用得好,比出了人物的思想。“不过,”刘老师又是话头一转,便提出了问题,他说:“这老头儿有这么高的觉悟吗?我就不相信。你看,再增加点什么内容,读者就相信了呢?”又是几天的苦思冥想,我这才补叙了结尾的那段文字。

    就这样,刘老师一连气儿把我扶上了几个台阶,终于使我领略到了发表习作的幸福。刘老师是《语文周报》的兼职编辑。这一年,他自己获得了“优秀兼职编辑”称号,我也被评为“优秀学生作者”。

    不瞒你说,上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课,也没有这十几天写《收获》的收获大。因为平时,我只把写作文看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只有这一次,我才认认真真地进行写作练习起来;也只有这一次,我才有了写作要有“发表意识”的思想;还是只有这一次,我才真正懂得了刘老师经常给我们讲的:“好文章都是一步一步修改出来的。作文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实录。用文学的本色反映生活的本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创作。”(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11、学生习作点评

收获

习作者 孙国栋       点评者  文江言

    又是他,驼背大爷,一个捡破烂儿的老汉。

    (开篇波澜陡起,“又”字耐人寻味。)

    他,一顶破了帽翅的棉帽子,似乎只有炎阳直射的夏天才不扣在他头上;他,面部清癯,消瘦,一双呆滞的泪眼似乎永是那么浑浊,没有一点神采;他,两手青筋暴起,活像寒风中抖动的干树枝。他的腿还有点瘸,走起路来一踮一踮的。

    (一幅寒酸相,貌似贬义,待卒章之后方可悟作者用心。)

    我也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看到他了,只记得隔三差五地他便来一次。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那一浅一深的脚印。

     (过渡自然,兼释“又”义。)

   在垃圾堆旁,他用青筋暴起的双手翻检着,有时还跪下一条腿,看样子很吃力。他把找出来的剩馒头、烂糕点、破布条、碎纸片、碎玻璃等等,总之,凡是他认为可以换钱的东西,都一股脑儿地随手装进身边的麻袋里。在宿舍周围,他用他那双浑浊的泪眼搜寻着,真像电子扫描一样,一切尽收他的眼底。他一次一次地弯下他那驼背的腰。水池里他也伸手捞一捞,即使是已经泡得松泛了的剩馒头,他也绝不放过。

    (转转悠悠,翻翻捡捡,动作穷酸,活灵活现。是可笑,还是可敬呢?作者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以前,每一次他都是空囊而来,满载而去。他总是背着他那沉甸甸的大麻袋,一高一低地走出学校。走时,只见他那本来驮着的背显得更加驼,使人怀疑他是下定决心要用肚皮碰一碰膝盖。这一回又该离校了,他手里拎着的大麻袋却还悠悠地荡着,肯定是里边没有什么东西了。然而,他反满足。不知是没有负重,还是怎么的,他的腰似乎挺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从未见过的微笑,一向微蹙的双眉舒展开来,连那双浑浊的泪眼也变得明澈了。

    (满载而归,驼背更驼;收获无几,精神骤变。为什么?意在不言中。)

     他又走了,身后仍然是一串一浅一深的脚印。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我真疑心他已经死了。后来才知道,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他的家庭条件很好,儿女们也蛮孝顺。听说他还是个老红军,立过大功的。现在家里有三房儿子、儿媳,而且都是工人。刚才还有人告诉我,前天他还交售了两口大肥猪哩!

   (文末补叙,疑问焕然冰释。主题随之而出。)

   (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12、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喜欢谈论写作技巧,以为无技巧便无文章。实际上,过分地追求写作技巧,却往往会弄“巧”成“拙”。因为写作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无技巧”。

    “无技巧”反倒成了最高境界,这可不是我的信口胡诌。不信?你去研究大作家巴金,尤其是他中年以后的作品。他就是努力追求这种“无技巧”境界的。

    那么,什么是写作的“无技巧”呢?简而言之就是,从艺术构思到遣词造句,纯出于感情的自然流露,以文学的本色反映生活的本色,不雕琢,不虚饰,无拘无束,笔到情至。

    现在,在我的案头有两篇学生习作,一篇是张艳茹的《伟哥》,一篇是岳红莲的《美哉,拒马河》。前者写人,后者记事。这两篇习作都是从学生的正常作业中发现之后,再指导她们认真加以修改而成的。也许在做作业的时候,她们并未花费多大气力,更不会想到我还会把她们的作文推荐给报纸。她们只是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情记录了下来而已。可是我要说,正因为此,她们的写作才成功了。

    先看《美哉,拒马河》。朋友来访,想看看拒马河,她领他们去了。于是,小山似的大堤,满是碧绿庄稼的河套,有五颜六色贝壳的沙滩,蜿蜒曲折的流水,自由自在的游鱼,错落铺排的水草和浮萍,一一展现在朋友们面前。朋友中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美哉,拒马河!”又自然地涌起了作者“美哉,我的家乡”的感叹,真是信笔写来,无拘无束。但是,字里行间却始终洋溢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再看《伟哥》。“不知为什么,此刻,我流泪了,真的。我怎么这么无出息呢?”这是《伟哥》的结尾,用的全是口语。看,这篇习作连语法都不怎么斟酌了。就说“我流泪了,真的”这句吧,人们一般习惯写成“我真的流泪了”,仿佛觉得这才比较简洁,且更合乎语法。而她却不,而是来了个修饰成分后置!殊不知,这一颠倒,竟更显得情真意切。不过我想,也许作者并不懂得这层道理,她只是笔到情至,随意而书罢了。《伟哥》的内容也极简单,只写了两次回家晚了,伟哥主动送自己回家。文笔自然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作者对伟哥的感激之情。

    有学生反映,有时候认认真真地写了一篇作文,老师倒说不好;相反,有时候并没怎么费力就完成了一篇作文,老师到说有了基础,只要进一步认真修改,就可能写成一篇佳作。这是为什么呢?这并不奇怪,因为写作行为应当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像挤牙膏似的挤出来的作文,怎么会成为好作文呢?所以在作文课上,我常常这样说:什么时候你感到,写得很顺手,很省力,这就说明,你离写作的成功不远了。

    还是再回到题目上来吧。“无技巧是写作艺术的最高境界”。这样说来,"无技巧"  本身不也成了一种“写作技巧”吗?毋庸置疑。我撰此文就是希望初学写作的中学生们,千万不要过分地追求所谓“技巧”,应该老老实实地记录自己的实践。老老实实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老老实实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得不尽情,再改改;讲得不够透,再讲讲;过程没说清,再说说。倘真能如此,我相信,诸多技巧终究会被你掌握的。到那时,原以为“技巧”的东西,恐怕再也不会被你称之为技巧了。

    对了,忘了告诉你,我把这两篇学生习作同时推荐给了《语文园地》,均为编辑先生所赏识,后来都给在报纸上发表了。(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13、请看到画面之外去

面对着《家乡一条街》这个题目,你将写些什么呢?也许你会写:这条街笔直、干净、平整;走在这样的大街上,你看到的又是什么呢?也许还是:笔直、干净、平整。倘真如此,那你写着写着就没词儿了,因为你的思路没有展开。

    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作文几乎篇篇都写得那么干净、利落,不用说病句,连错字都很难找到一个,省却了我不少批改的工夫。可惜他至多只能写出三几百字。因为他思路太狭窄,不会联想。写张三,眼睛就只盯着张三;写李四,眼睛就只盯着李四。从来也没有看到过还有与张三或李四联系着的另外的人、事、物。

    1866年,横贯美洲的铁路正在加紧铺设。一位农民第一次见到铁路时竟说:“所谓铁路,不过就是铁轨和火车而已!”这一个“而已”,就说明他没有看到,有了这条铁路,他的产品可以更快地得到更多的市场,而且与外地产品互相竞争;他也没有看到,一周之内,他可以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他更没有看到,不同城市的人,不仅可以更多的分享知识,而且可以相聚、结婚------

    也许你,还有我的那个学生,就正像这位农民,所看到的只是“一条铁路”,只有目之所击的那么一小片;思路不能延伸到“铁路”之外去。

    我们构思文章,眼光不能只盯着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不能单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看,要看到画面之外去。还说《家乡一条街》吧。如果你只看到它“笔直、干净、平整”,此外就再也看不到别的什么了,那你的文章势必会写成“瘪三”。那么,在“笔直、干净、平整”之外,还会有些什么呢?内容丰富得很!比如,这条街过去怎么样,将来又会怎么样;这里的居民如何,这家与那家有过什么瓜葛;人们的生活、习惯、志趣等等,今昔相比又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所有这些,都是《家乡一条街》这个题目可写的内容,都应该张大我们的眼睛去审视,去揣摩。

    1984年春,保定《学语文》报举办中学生征文比赛,用的就是《家乡一条街》这题目。小作者们大挥彩笔,于是,一条条各具特色的街道便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了。但凡属成功之作,其笔触都延伸到了画面之外。我有一个学生叫牛艳波,她就参加了这次比赛,还得了一等奖。她的写作成功,在我校引起了强烈反响。真是“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这使我从文章写作的角度教中学语文课更加自信。牛艳波同学不仅用眼睛看到了眼前的笔直、干净、平整,而且用心看到了昔日的坑坑洼洼、垃圾遍地,还从坑坑洼洼、垃圾遍地,看到了街北的王奶奶和街南的张奶奶;看到了街北王奶奶的叫骂;看到了街南张奶奶的辩理;而最后,终于看到了张、王两家矛盾的解决。随着这一系列的变化,小作者也由“厌恶”这条街而变得“感慨万端”,以至于“赶紧跑回家中拿了一把扫帚”,加入了包括张、王两家后代子孙在内的清扫队伍。

     仅仅是清扫垃圾吗?决不!文章的主题就是这样在一系列的变化中揭示出来了。

     同学们,请张大你的眼睛,看到画面之外去吧!(朝花夕拾,《刘老师和中学生谈作文》选篇)

14、学生习作附录

学生习作附录一

伟哥

张艳茹

    我的朋友很多,但最令我敬佩的还是伟哥。我不知道为什么称他伟哥;其实,他的岁数并不见得比我大。

    这天,我在容城庙会上逛到很晚,等回校取书包时,连住宿生都早已去吃晚饭了。教室里只有日光灯还在默默地发着白光。我不得不独自回家。

    月亮早已升起来,地上移动着我短小的身影,我害怕极了。风,拼命地摇撼中路旁的小树,发出刺耳的响声。空空的田野上,除了树影和模糊的麦田,似乎再也没有别的什么。

    我惶恐地使劲蹬着自行车,树木和田埂哆嗦着,一一在我眼前晃过。

    “这么晚了,怎么就你一个人?”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把我吓得差点摔下车子。可回头一看,竟是伟哥,一颗惊恐的心这才落了地。原来他也是逛庙会逛晚了。

    “怪我太贪玩------”我有些沮丧地回答。

    “好了,别哭了。”伟哥安慰我,“不要紧,我送你回家。”

    “真的?”我有些惊奇地望着他。要知道,我们不是一个村的。这时真不知道再说什么才好。

    皎洁的月光下有了两个身影,一前一后。我不再害怕了,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这是伟哥第几次送我了呢?

记得上初三时,最后几个星期的一天,由于专心复习,我也是忘记了按时回家,而同村的几个同学又都走了,我哭了。那次,也是他,伟哥,毅然地把我送回了家。

    现在,送我回家的又是他,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只觉得嗓子里压抑着一句话,可怎么也说不出,似乎又觉得没有必要说出。我只好在心里暗暗地叫他一声:

    “伟哥!”

    我们说笑着。

   我们一路说笑着。

   送我回家要经过他们村。路过他们村时我劝他绕个弯儿,回家跟家里人打个招呼,他却说:“别耽误了。男子汉大丈夫,我经常回家晚了,没关系。若再拖延时间,你妈一定会很着急的。”

   “那你肩上的甘蔗——”

    “索性让它也到贵村去转个弯儿吧,正好馋馋我那个馋妹妹。”他立刻打断了我的话。

    不知为什么,此刻,我流泪了,真的。我怎么这么没出息呢!

                                 

学生习作附录二

家乡一条街

牛艳波

    我家门前横着一条笔直、干净、平整的大街。

    每当我踏上这条街时,记忆的闸门就不由自主地打开,这条街的过去就会浮在我眼前。

     它曾经是一条坑坑洼洼的街,一套垃圾遍地的街。特别是街北的王奶奶和街南的张奶奶,这两家的矛盾给我的记忆尤深。记得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吃过晚饭,我和大人们坐在院子里乘凉,突然传来街北王奶奶的叫骂:“怎么?你管得太宽了!不就是在路边铲了一小点土吗?你去政府告我吧!”接着,又传来了街南张奶奶的声音:“你说得倒轻巧,如果都像你这样,这条街还成什么样子?你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好好想想吧!”听到叫喊声,我和几个小淘气便循声向发事地点跑去,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我们从人缝挤进去,只见王奶奶面色惨白,两只小脚跺着地,还一个劲地指点着张奶奶。而张奶奶呢,则心平气和,正向人们讲述着什么。当时我只知道看热闹,谁对谁错并没有在意。但是,却总觉得街里街坊的,不应该这样吵架。

    不久,我到外地读书去了。在外地读书的日日夜夜里,还常常想起这件事,一想起它,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会产生。

    两年后我又回到了家乡。记得那一天,是爸爸骑着自行车去接我的。我们穿过热闹的集市,又来到这条街。“咦!这条街什么时候变样了?”我问爸爸。爸爸说:“那是去年3月份,五讲四美的春风吹到了我们这里------连王奶奶都称赞五讲四美实在是太好了,更不用说别人了------”“王奶奶?”王奶奶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眼前,便赶紧问是怎么一回事。爸爸说:“那是去年春天的一个早晨,王奶奶去街上溜达,一不小心被拌了一跤,栽倒了。这时,张奶奶的儿子小华正好走到这里,他赶紧上前把她扶起。这回王奶奶可真的被感动了。还有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人们义务修路,街道主任又有意识地把张、王两家分到了一起------在大伙儿的撮合之下,张、王两家就这样和好了------”听到这里,再看看横在我家门前的这条大街,笔直、干净、平整,原先的厌恶之情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我正在感慨万端,迎面来了一群扛扫帚的,由东向西开始扫起大街来,王奶奶的孙子明明、张奶奶的孙子东东都在其中。我赶紧跑回家中,拿了一把扫帚,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学生习作附录三

美哉,拒马河

岳红莲

    我们村边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名叫拒马河。

    一个晴朗的日子,几个外地的朋友来访提起它,要我带他们去看看。我爽快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穿过大街,我们就见到了大堤。大堤上满是碧绿的草和树,从下面看,还真有点“山”的气派呢!登上大堤,映入眼帘的是河套里一望无际的庄稼。沿着一条小道走进去我们就来到了沙滩上。只见五颜六色的贝壳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有人在上面撒落了许许多多的珍珠。我们置身其中,仿佛到了一个满是珠宝的世界。一个朋友猫腰捡起了一大把装进口袋里,还真像得了什么宝贝似的。不一会儿,一条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我们眼前了。

    河水蜿蜒曲折,清凌透彻,宛如一条透明的带子。水底满是白沙,游动着的贝壳类历历在目。我顺手捞起一把,又扔回水里,那水便立刻漾起波纹,好像少女嗔怒时皱起的眉头。然而在我眼里,她依然是可爱的。水慢慢地流着,犹如一条花白的大蟒在蠕动。山溪淙淙作响,深湖默默不语,而我家乡的拒马河呢,也有它自己的性格。它,缓缓地流着,流着,流向远方;虽有微微的响声,但极细极细,仿佛有一个怕羞的少女在低声吟唱。

    河水有深有浅。深的地方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内蕴,浅的地方又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水草和浮萍错落地铺排在水域,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偶尔还有几只蜻蜓落在水草尖上。简直是一幅赏心悦目的水彩画。

    特别是浮萍这东西,大概是光顾了在水面上显示自己的勃勃生机而忘记了扎根吧,人们随手就可以把它捞起。怪不得有人曾感慨道:“宁为泥中藕,不做水上萍。”

    拒马河对面,也是高高的大堤,也像小山一样,上面也零星地长着许多小草和树。我想,假如站在这里拍一张照,脚底下是五颜六色的沙滩,背后是潺潺的流水,是碧绿水草和浮萍,更远处是小山似的大堤,那该有多么惬意呀!

    我正在遐想着,不知是哪个朋友突然喊了一声:“美哉,拒马河!”

    “美哉,我的家乡!”我也情不自禁地应和起来。几个朋友看看我,都笑了。作为这里的主人,我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最后一篇: 

就“刘老师谈作文”告读者(文江言)

    在“我的博客”中,“刘老师谈作文”一块,以爱好写作的中学生们和教他们的语文老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其中大部分博文都是“朝花夕拾”,即我在三尺讲台耕耘时的教学随感,也有少数几篇是退休数年之后的顿悟。不管是旧作,还是新制,都是一家之言,虽自称为“花”,然未必有“花”的气息,何况是旧日之花。所以,请不要以为,一旦看了我的所谓作文指导,你就学会写文章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文别人是教不会的,全靠自己的多看和练习。

    再者,我早已走下讲台,离开了教学生作文的实践。特别是我退休之后写的几篇,更是闭门造车。所以,你阅读我的博文的期望值,千万不要幻想过多。我只是为你提出了一个学习作文的话题供你思考。当然,我也有幻想“刘老师谈作文”这一块能成为一个教学生作文的比较完整的体系的意思。仅此而已。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都在变化,人的认识也不会总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在教学生作文这方面,以后我也许不会再有什么新的见解了。所以,这篇短文就算“刘老师谈作文”的结束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