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安静生活的句子:陶塑的甲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0:04:16


 

司古

人类社会从原始氏族公社进入到奴隶制时代后,奴隶主贵族阶层就开始彻底成为人上之人,他们拥有和驱使着大批奴隶为自己劳作,如果愿意,他们也可以像牲畜一样随时宰杀他们——在那个时代,奴隶只是奴隶主的财产而已。既然奴隶主的幸福时光是建立在大批奴隶财富的基础之上,那么在那个视死如生的蒙昧时代,奴隶主是绝对希望死后仍然能有大批奴隶为自己服务的。在商代贵族大墓中随处可见的殉葬奴隶尸骸,就是这种信仰的一个例证。奴隶主贵族在下葬时,常常会殉葬大批的奴隶,几个甚至几十个,都不为过。当然,他们在冥府之中是否真的享受到了这些奴隶的服务,那只有他们的鬼魂知道。

然而,奴隶制时代社会总体生产力水平还是相当低下的。奴隶主贵族如此大量人殉,导致了社会人口的损失,对于贵族阶层而言,至少也是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于是到了周代以至春秋战国以后,活人殉葬渐渐消失。但贵族阶层的信仰还是要满足的,于是就出现了泥土烧制的陶俑。

对于那些掌握国家权力的贵族乃至帝王,除了要奴隶和仆役在死后的世界为自己服务,更需要拱卫他们的侍卫甚至是军队。于是,在早期各种奴隶俑之外,贵族们又开始把各种士兵俑带入墓穴。也在无意之中为后世了解和研究古代装备和军事制度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说起士兵俑,最有名的当属秦始皇陵兵马俑。说来有趣,秦陵兵马俑最初是陕西农民挖井时无意发现的,朴实的农民们还把那些破碎的俑头和俑身,当做是古代烧窑人供奉的窑神。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经过考古工作者的连续发掘整理,规模宏大的秦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七大奇迹。

秦陵将军俑,其铠甲极为考究,外罩皮革或织物制成的战衣,上面还装饰有表示军衔等级的花穗。

秦陵兵马俑中,将军俑是级别最高者,整个秦陵俑坑中目前仅发现6件。将军俑一般都异常魁伟,膀阔腰圆。穿红色中衣,套黑色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戴箸冠。将军俑铠甲的形制基本相同,前身甲较长,下摆呈等腰的尖角形,下缘及腹下。后身较短,下缘平直,仅及腰际。铠甲似整片皮革作成,前身在胸部之下,身后在腰际嵌缀鱼鳞状的小型甲片。前胸和后背部份没有缀甲片,上面绘彩,并有几朵用彩带绾结的花结。甲衣的周围留有宽边,宽边上绘有精致的几何图案花纹,有的双肩有披膊,披膊上没有嵌缀甲片,有的双肩无披膊。将军俑铠甲的主要特徵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

秦陵跪射俑,估计他们使用的弩属于较为轻便的一种。

秦陵立射俑,据推测他们使用的可能是较为大型的劲弩,为了操作方便,他们甚至没有穿戴甲胄。

秦代还没有马镫,骑兵无法在马上坐稳,只能使用非常轻小的弩。秦骑兵俑头戴圆形小帽,帽子两侧带扣紧系在颌下,身着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扣连裆长裤,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前片长度仅及胸腹之际,后片长不及臀部,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与骑兵俑相比,秦陵兵马俑中的御手俑装备更是专业。秦俑坑中出土战车130余乘,每乘战车上均有一个驾车俑,称作御手俑。御手俑头戴长冠,身穿铠甲,披膊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颈上围有盆领,即颈甲,头上戴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马缰状,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前方,从其装束来看,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秦骑兵俑,为了方便双臂活动,他们的铠甲没有披膊。

兵马俑中也有完全不佩戴铠甲的士兵,立射俑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在实际作战中,使用弓弩的秦弩兵可以在离敌人较远的地方发动攻击,很少有机会能够和敌人短兵相接,所以也就没有佩戴护身铠甲。秦立射俑身穿短褐,束发挽髻,身着轻便战袍,腰系革带,胫着护腿,足登方口翘尖履,整个装束显得轻便灵活。立射俑共有172件,右足向左前方斜出半步,双足成丁字形,左腿微拱,右腿后绷,左臂向左侧微举,四指并拢,手掌伸张,掌心向下。右臂横曲胸前,手掌伸张,掌心向内,或手掌上仰,头微向左侧转,昂着注视前方,这种姿式即为弩兵持弩发射的准备姿态。

秦陵兵马俑三号坑内景,这里是秦军军阵的一个“战地指挥所”。

从秦陵甲胄俑分析,可以发现,秦代铠甲尚以皮革札甲为主,而到了汉代,由于铁制兵器的兴起,皮制铠甲防护能力日渐不足,于是精致的铁甲就成了主流。汉代陪葬用兵甲俑不再像秦代那样采用大比例,而是制作数量众多的小比例陶俑,这些小比例陶俑也构成规模不小的军阵,有步兵,有骑兵,而且遍体施加彩绘,十分生动。1965年秋,陕西省咸阳市东郊杨家湾汉墓前的10座随葬坑中出土了大量汉代兵马俑,共出土步兵俑1800多件,骑兵俑580多件,舞乐杂役俑 100多件。这批陶塑兵马俑,系采用模制烧成后再施彩绘的方法制成,造型简练,彩绘精致,神态威武。步兵俑呈站立姿态,高44.5~48.5厘米;头饰分两种:或在披发上包扎巾帻,巾带沿两颊垂至颏下系结;或挽成圆形发髻垂于脑后。身着红、绿、黄、白色短袍,腰间系带,大多数外罩彩绘的黑色铁甲,膝下裤筒裹在绑腿内,士兵穿麻鞋,军吏穿华丽的高筒靴。多数步兵俑作右手半举持械、左手下垂持盾状。骑兵俑通高50~68厘米,跨坐在马背上的骑兵,背负弩,身着甲胄,左手牵缰勒马,右手握持兵器,抬头挺胸,精神抖擞,呈现威武昂扬的姿态。这批兵马俑,有人认为是模拟送葬的仪仗,也有人认为是模拟汉初的实战军阵。自成方阵的骑兵俑不仅在总兵力中的比重有了显著增加,而且已构成具有独立战斗力的兵种,与秦代兵马俑作车、步、骑诸兵种混合编队的情况大不相同,是西汉文、景时期国力增强的生动写照。

汉代骑兵俑,当时的骑兵俑也是身着轻铠或不着铠甲。

隋代骑兵俑,可见其头盔也是用小型甲片连缀而成。

唐代骑兵俑,这件俑的珍贵之处在于战马也配备了具装铠。 

1984年12月,在徐州东郊的狮子山西麓发现了一组汉代兵马俑。经过考古人员的全面发掘,这支沉睡于地下两千多年楚汉军队撩开了神秘的面纱。狮子山兵马俑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共有博袖长袍的官员俑、冠帻握兵器的卫士俑、执长器械的发辫俑、足登战靴和抱弩负弓的甲士俑等10余种4000多件。经考证,这批兵马俑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陵墓的陪葬品,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部队,距今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1984年狮子山兵马俑既是汉代的艺术珍品,又是徐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见证,不仅对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有极高的价值,对于研究汉代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军制战阵都有着同样的价值。

汉代以后,陪葬用的大规模兵士俑变得不大多见,但帝王乃至贵族墓葬中零星的兵士俑仍时常出现,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以及宋元,我们都能从陪葬品中看到那些威风凛凛的甲士形象。特别有趣的是,这些兵甲俑都穿着当时的各色铠甲,对于历史学者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依据。在这些甲士陶俑中,你能看到隋唐盛行的两当铠、明光铠,甚至还有专门用于保护战马的具装铠。

汉代的工匠,用自己娴熟的技艺、烈火与颜料,赋予了泥土生命,这些身披铠甲或戎装的甲士俑,穿越悠远的历史,出现在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珍视、爱护和保护它们。

唐代墓葬的镇墓武士石雕,他们身着唐代典型的明光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