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伊特拉肯天气:弗洛伊德预言博客灭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14:06
 

从心理学角度观察,博客时代的终结并非偶然
   最近,微软MSN在全球范围内作出了一项决定:关闭旗下Space博客服务。
   对于这项服务的3000万用户微软草草开出了一纸半年期限的“遣送单”——“勒令搬家”。时间一到,Space中的日志、照片、留言、评论将一切清零。
   虽然MSN博客产品管理负责人将关闭Space的原因归结于人力和技术,但业界普遍认为,还是经济因素在作祟。
   据不完全统计,40%的网友承认自己的MSNSpace由于长期不用已经荒废。作为世界最大博客运营商之一,微软放弃博客服务,意味着博客时代的远去。
   其实早在2008年美国博客索引网站的一项调查就显示:1.33亿博客中只有770万还在继续更新,这意味着95%的博客其实已经被放弃了。2010年11月中国教育部的专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中文博客已经“荒废”,曾经的梦想或雄心便这么破碎了。
   希望自己每天都写日记的愿望到每天都记日记的行动之间的距离,和想节食到实际上变成瘦子一样遥远。多数人只不过偶尔才写几笔流水账。
   在我们的想象里,每天都写日记的生活会非常幸福,因为写日记是生活自然健康的表现,是我们关心自己身心健康的宣言,是保持活力与热情的证明。而不遵从孔子的“一日三省吾身”,是承认自己懒惰,甚至说明你已经失去生活目标,就像无头苍蝇一样。
   然而理智地想想,写下没人会看的那点事,怎么就是自然健康呢?这难道不是一种强迫症吗?
   写日记(写博客)其实是一件很繁重的劳动,生活日复一日,比白开水还乏味,而每天写日记时必须面对这种无聊,那为什么还是有人每天都记流水账呢?
   1923年,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为了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提出了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人格结构说。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完全是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写日记或不写日记。
   每天都写日记需要自我拥有自高自大的虚荣心。有虚荣心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很简单,要一直保持着就很难了。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些人坚持不了10天的原因。很快你就会意识到,对你来说重要的那点事,对别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这样的现实你当然也无法忍受。
   我们来看看这则博客日记:“休假很快就要结束,据说北京已经很冷,妈妈给我发来牛牛小朋友的照片,还有我的小猫们,想,你,们,了!!!而我,已经找不到各种感觉,工作的感觉、写字的感觉、习惯说话的语感……久违了的悠长假期是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反正,懒了,散了,惰性了,贪恋无所事事的感觉了。”
   这是谁在抒发自己的小情怀?答案是徐静蕾。所以说,那些特把自己当回事的人一般在生活中都混得不错。普罗大众就做不到这么自我感觉良好了,他们也许非常遗憾,但是也会接受现实,把注意力转向别的方面,而博客自然就荒废了。
  本我与自我的愿望正好相反,写日记是为了想记录希望保密的希望和欲望,并且写下那些不愿公开承认的让自己痛苦的失败和失望。从这个角度来说,写日记完全是神经病的悖论,因为写日记最终会让自己的渴望和屈辱形成文字,永远抹不掉。于是很快人们就会停止写日记。多数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他们情愿压抑着。
   对超我来说,日记完全是为别人而写的。每天写日记就是自我审判的练习。当我们描述这一天里发生的事和自己如何处理的时候,其实是在想象,某一天,一位明智而仁慈的读者会看到,虽然同事或者亲戚又自私又不值得尊重,但是“我”处理得很漂亮。
   从这个意义上说,写日记是欺骗上天的小把戏。很快你就会发现,这是自欺欺人,你会放弃这毫无希望的任务。
   因此,博客不长草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