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谋苏离离喜欢谁:太极拳正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55:47

太极拳正史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朝末年,陈家沟人陈王廷根据祖传拳术,结合导引、吐纳和中医经络学说,创编一新的拳种,按阴阳转换之意取名太极拳,世称陈式太极拳,后又派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忽雷架等。太极拳讲究阴阳开合、刚柔相济、以意顺气、以意催形,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武苑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太极拳在发展过程中,跌宕起伏。作为自身套路的演变,经过历代太极拳宗师的不懈努力,日臻完善:数百年来,太极拳代有传人,绵延不绝,名手辈出,流派纷呈;作为传播空间的拓展,太极拳先后经历了诞生期、成熟期、繁衍发展期、推广普及期四个阶段。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号召全国人民打太极拳。1978年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给太极拳的全面发展营造了广阔的空间,太极拳进入了推广普及期。邓小平曾亲笔题词“太极拳好”。不仅国内演练太极拳之风盛行,太极拳大师们还走出国门,将太极拳这一国之瑰宝传播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迄今,太极拳已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武术运动,全世界习练者达一亿多人。

 第一节
美丽的神化传说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古老的世界大国。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太极功,唐朝有马上步下,宋太祖赵匡胤创造大红拳、宋朝太极内功。而太极拳的真正形成,是在明末清初的河南温县陈家沟。

        说到太极拳,人们一定会提起张三丰。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萍踪侠影》和香港电影《太极张三丰》更是推波助澜,将神化后的张三丰故事传播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其实,张三丰与当今传世的太极拳根本没有关系。著名太极文化研究者胡昌善先生在他编著的《太极图之迷》一书中如此记载:张三丰是清朝时期道教气功养生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也是我国武术和气功史上一个传奇大师。英国李约瑟博士在谈到明代内丹术时说:“生命之丹的观念在中国踯躅了几个世纪以上。虽然并未曾有炼丹术普遍复兴的迹象,但确实引起了明代几个皇帝的爱好。历史告诉我们,明太祖接见了名家刘渊,并派遣使者去寻找一个叫张三丰的炼丹家。永乐年代的成祖皇帝,仍在寻求张三丰。并在1459年英宗终于给张以通微显化真人称号的荣誉。”

        胡昌善先生说:据《明史?方伎传》言,张三丰为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生于元定宗二年(公元1247)四月初九,卒年不详。原名全,字君宝,号玄玄子。祖籍江西龙虎山,自称天师后代。其为人丰姿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米,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看书过目不忘,浪游住处无常。或云一日千里。善于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当时五龙、南岩、紫霄诸宫俱毁于兵火,张三丰与其徒创草庐居之。后居陕西宝鸡金台观,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张三丰一生遍游中国南方,但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当数湖北武当山。他曾多次居住山中,进行修炼。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成祖命工部侍郎郭琎督丁夫数万人,大修武当宫观,敕建宫观殿宇290间,赐额“遇真宫”。现存张三丰铜铸镏金坐像,神态潇洒自若,栩栩如生,是一极为珍贵的明代艺术品。

        关于张三丰的著作,《明史?艺文志》记载张三丰有《金丹直指》一卷、《金丹秘诀》一卷。清代李西月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其中比较可信为张三丰所著或所传的有《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等。此外则多系李西月一派杜撰,如《云水集》、《九皇经》、《水石闲谈》等。《张三丰先生全集》共分八卷,收载《道藏辑要》续毕集第七至十卷,但其中并无关于太极拳的理论或图谱,可见张三丰对太极拳术并无研究,更谈不上创造了。

        张三丰在炼丹上首重“炼己”,强调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功夫,是一代炼内丹大师。他继承了陈抟、陈致虚所传丹法,遂开三丰一派。其后推演发展,至清末时奉张三丰为师祖的道教派就有17处之多,其中武当一脉,尤以内家拳术誉名社会,在各阶层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胡昌善先生对张三丰的功绩肯定在炼丹和内家拳术上,也并无半句关于创造太极拳的言语。

        《太极拳辞典》中关于“张三丰”的词条则作了如此解释:“张三丰,北宋末年人,号三峰。传统多认为是内家拳的创始人。此说源于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黄称:‘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武大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敌百余。’(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清末民初,多将太极拳归属内家拳,遂又推导出太极拳的创始人为张三丰。”纵然宋代的张三丰夜梦玄武大帝授之拳法非常离奇,可是中间隔着元代,怎么也演变不成明代的张三丰,内家拳的创始人也决不等同于太极拳的创始人。

        当代太极拳名家朱天才在他的《太极拳神话传说回归历史》中写到:关于张三丰其人其事,查阅与太极拳有关的张三丰,各种传抄的资料文本,涉及到的有两个人:其一为宋之张三峰,另一个为元末明初的张三丰。而有关张三丰与太极拳之关系可考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黄宗羲所作之《王征南墓志铭》。

        《异林》记:张三峰,宋代人,生死不详。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中言道:“少林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于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至康熙十五年,黄宗羲之子黄百家为其师王征南所传拳术写之《内家拳法》中,又有张三峰兼精少林之说:“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后从而翻之,是名内家。”此后《宁波府志》亦据黄宗羲之说。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35岁的陈照丕(公元1893--1972年)到北京(当时称北平)做小生意,终日为生计奔波。期间,蒙清末翰林河南同乡会会友李庆林的厚爱和举荐,陈照丕住在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决定于宣武门外立擂献艺比武。杜盛兴是河南怀庆府著名的怀药商号之一,在天津、武汉、祁州、禹州、安国等多地开设分号,大顾主就是北京同仁堂药店。《北平时报》广为宣传,特别点出陈照丕“暂下榻于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如有爱好,要交膀者,莫失良机……”陈照丕在北京宣武门立擂,原定打擂期限为半个月,半个月内遍过武林高手,之后又应邀延期两天,共计十七天未遇对手。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在京城声威大震,众人争相挽留陈照丕开馆授拳,消息一经传出,学拳者纷至沓来,使他成为温县陈家沟到北京传授太极拳的第一人。后来,连南京市长魏道明亦慕名邀请陈照丕到南京国术馆授拳。因为太极拳在当时社会的轰动,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也开始众说纷纭:一说由唐代(八世纪中期)许宣平所创;有说是宋徽宗时(十二世纪)武当山丹士张三峰夜梦玄武大帝授拳,创造了太极拳;还有说是元末明初(十四世纪)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也有将宋代的张三峰与元末明初的张三丰混为一谈的。更有一些关于太极拳之书籍,将宋时张三峰丹士创内家拳之说演变成了元末明初的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创造太极拳。

        在这种纷乱的情况下,武术史学家们开始了关于太极拳起源的探究。主要人物有唐豪、陈泮岭等。

        陈泮岭(公元1891--1967年),字峻峰,河南西平人。自幼好武。早在1920年就在河南开封发起创办“青年改进俱乐部”,提倡武术。随后,担任首任河南省国术馆馆长,继而受聘为南京中央国术馆副馆长,并于1940至1944年出任民国政府教育部及军训部国术编审委员会主任,组织编辑国术教材。这位自析一生精力为“二分水利、一分党务、二分教育、五分国术”的陈泮岭先生,在其晚年著刊的《太极拳教材?自序》中写道:“余自幼从先父习少林。民初,从李存仪及刘彩臣两先生习形意,从佟联吉、程海亭两先生习八卦,从吴鉴泉、杨少侯、纪子修、许禹生诸先生习太极。民国十六七年间,复至河南温县陈家沟,研究陈家太极拳。太极拳之盛行于国内者,有杨家、吴家、郝家。而吴家之太极,出于杨家;郝家之太极,出于武家;而杨家与武家之太极,皆由河南温县陈家沟所传授,故陈家沟实为近代太极拳之策源地。”

        陈泮岭在《太极拳教材?总论》部分再一次强调:“现在之太极拳,皆出于杨家、吴家、武家、郝家。郝家出于武家,吴家出于杨家;而杨家与武家,又出于陈家。可以说现在所研练的太极拳,皆系由河南温县陈家沟所传授;但陈家沟太极拳又是传自何人?尚难找出确实证据……太极拳之源流,在今日难以稽考,惟其传自陈家沟,则为今日练太极拳人士之所共知公认者也。”

        唐豪(公元1879--1959年),原名文豪,字范生,号棣华,江苏省吴县人,武术史学家。自幼喜文好武,后到上海谋生,曾任上海尚公小学校长。在尚公小学倡导武术活动,尤重基本功训练。唐豪曾从刘震南习练六合拳,后从李存义、陈发科习练多种拳技。1927年去日本留学,攻政法兼习柔道、劈刺之长,回国后任中央国术馆编审处长。他关于太极拳起源的考证结果比陈泮岭更进了一步。唐豪在没有“确实证据”证明太极拳不传自陈家沟的前提下,综合实地考察、文献考辨和拳技研究获得的考据,把“传自”定位到了“源自”的高度。这位将一生献给中国武术史学研究的拓荒者,在1930年时提出了太极拳源自陈家沟的考证结论,并明确指出“太极拳创始于陈王廷”。

        1964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顾留馨完稿的《太极拳研究》一书。此书于1992年经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纳入《中华武术文库》理论部。书中《第一章  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简史》再次论证了唐豪1930年时的考证结论。

        2003年8月,由周伟良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中国武术史》一书在第六章《明清时期的武术》太极拳小节里如此讲述:“据近代唐豪考证,太极拳首创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陈王廷明末清初人,在稍后的《陈氏家谱》中被称为‘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之人’。可见,陈王廷是个晓谙武技者。旧时,陈氏族中遗有陈王廷的一首长短句,云,‘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可见陈王廷早年曾有军旅生涯,年老后寄情黄老,并创编太极拳技,以教族内子孙。早先的太极长拳谱与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所收录的势名歌诀有许多地方十分相近。依此,陈王廷所创之拳可能是吸收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拳式,并与《黄庭经》的导引、吐纳方法相融合而成,这也即后来武林中所推崇的陈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的技术特点是有刚有柔,对内讲究意气运动,对外体现为螺旋缠绕。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传至陈氏第十四世陈长兴时,始传外姓河北永年人杨露禅。杨露禅后将原来陈式太极拳中的发劲和跳跃等动作进行改革,成为另一种舒展大方、动作灵柔的太极拳种,世称杨式太极拳,其后又逐步发展出了武(禹襄)式、吴(鉴泉)式、孙(禄堂)式等多种太极拳派。各派太极拳尽管在动作风格以及套路组合上各有所长,各成一派,但无论在技击旨向还是总体特点上,都体现出某些基本共同点。比如,在技击特点上都明显反映出一种“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陈式太极拳《拳经总歌》句)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在训练中都讲究沉肩垂肘、虚实分明、上下相随等技术要求。”

        至此,有关太极拳的种种神化传说,在大量的史实论证中终于落下了帷幕。
第二节
真正的太极拳起源

       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研究证实:“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创编人为陈王廷。”

       陈家沟,位于温县县城正东五公里清风岭上,此处六百年前称常阳村。陈家沟所属的温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夏代称温国,商代为畿内地,周初为大司寇苏忿生的封邑,春秋始设县,一直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荟萃之地。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晋宣帝司马懿,北宋画家郭熙,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卜子夏均诞生在这里。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泽州郡(今晋城)东土河村人陈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温县城北,立村陈卜庄。两年后,因嫌地势低洼,又迁居常阳村。后因陈氏人丁繁衍兴旺,家传武术在附近又大有声望,加上村中有三条大沟,久而久之,便改常阳村旧名为陈家沟。

       陈王廷,陈家沟陈氏第九世,文武兼备,是一位很有创见的武术家。《陈氏家乘》中记载:陈王廷,字奏庭,明末清初(约公元1600--1680年)陈家沟陈氏第九代人,明武庠生,清文庠生。祖父陈思贵,陕西狄道县(今甘肃省内)典史;父陈抚民,曾任征士郎,均好拳习武。陈王廷由于出身小官宦家庭,从小习文练武,武功纯厚,拳术练入化境。

       据《太极拳辞典》中“太极拳”词目载: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二、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如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被称为“内功拳”之一;三、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如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太极拳诞生于温县陈家沟,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这与陈家沟所处的地理位置、陈王廷所处的历史环境都密切相关。

       陈家沟与汴(开封)洛(阳)两大古都隔黄河相置。这一带是河洛文化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这一带过去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经常活动的地方。陈家沟村南,隔黄河相望的邙山中,有个山包被人们称作“伏羲画卦台”。相传当年伏羲在这里登台俯瞰河洛相交,构思孕育了太极图。

       由此往西不远的孟津市,有一座建于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龙马负图寺。这座坐落在黄河岸边的寺院是一个纪念龙马在这里负图而出的建筑,至今仍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炎黄子孙到这里朝拜上香。河出图、洛出书。神龟负书自洛水出现,被称为洛书。相传伏羲受“河图”“洛书”的启发,在太极图的基础上,画出了八卦。这些,就是对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周易文化的来源,是太极文化的核心内容与理论基础。

       自伏羲以后,炎黄二帝在此践行了统一中华民族的伟业;尧舜禹等也率民在这里农耕治患,开创古代文明;夏商周时期,这里成为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史记.郑世家》称当时这里“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洛之间,人便思之”。

       太极文化在黄河流域这一带流传得极为广泛。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在黄河洛水交汇的岸边,建起了羲圣祠;元代的曹铎,在羲圣祠侧又建起了河洛书院;就连当时人口不足千人的陈家沟村,明清时期,在众多信徒的支持下,也在村西的一片高地上,建起了一所颇具规模的玉皇庙,成了黄河两岸温、武、巩、荥等几个县市小有名气的道教圣地。

       被称为中国古典哲学经典的太极文化,从这里辐射延伸和发展,对以后逐渐诞生的道教、儒教等许多教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道教崇拜和吸纳太极文化的营养,将太极图作为本教的象征,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温县的弟子卜子夏注释演绎周易,将太极文化的许多哲理注入了儒家学说。

       温县西北部的沁阳市,有座神农山,那里有着许多关于太极文化的古老传说,发现有人工原始雕琢的太极图,还有几座不知何年建起的伏羲殿、太极殿。伏羲创太极图、画八卦,在这一带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神农山下,有个“二仙庙”,魏晋时期,道教上清派的创始人魏华存夫人,在这里编辑写就了以导引、吐纳学为主要内容,对人们养生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的《黄庭经》。成了日后诞生的太极拳养生理论的基础。每年农历三月三期间,有包括众多温县人在内的香客,到这里上香许愿,人多时可达数十万之众。
这些浓郁的地方文化,连同在洛阳、开封这两个数朝古都一带盛行的中医文化,后来一并成了诞生于明末清初的太极拳的重要的文化基因。

       陈家沟所处一带,历史上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在冷兵器时代,这里屡次发生如武王伐纣、牧野之战、楚汉相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朱元璋血洗怀庆府等战争。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一带浓郁的尚武风气。这些氛围,为招招式式皆具备独到武术技击功能的太极拳的诞生奠定了社会基础。

       出生于武术世家的陈王廷。自幼受中原一带文化的薰陶,擅长拳法,文武兼备,青年时披坚执锐,在豫、鲁、晋一带走镖征战,负有盛名。后来,其本人在开封应考武举,因考官不公失去入举机会而惹出命案,遭到官府追杀;曾追随他一起习武练拳的表弟李岩也在李自成部遭牛金星冤诛;明朝覆灭后的一段时期,时局动荡、政治荒芜。冷酷的现实,使他万念俱灰,自感报国无门,郁郁而不得志。晚年,他隐居乡里,以《黄庭经》为伴,潜心收集、研究民间武术。在家传一百零八式长拳和自己青年时创编的太极养生功的基础上,陈王廷根据太极文化的阴阳转换之理和《黄庭经》等导引吐纳之术以及中医的经络学说,将戚继光等众家武术之长融汇合成,加上自己平生习武所悟,创编了太极拳。

       因此,作为太极拳的产生,应该同时具备这样几个方面的条件:创拳人必须有出类拔萃武功基础,精太极文化之理,结合气功的导引吐纳术,洞晓《黄庭经》的养生秘诀,集百家拳术之长,通中医阴阳五行及经络之说,具丰厚的文化功底和充足的研究时间。几者缺一不可。
一、家学功底深厚

       陈家沟的历史要上溯到中国元朝末年。元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腐朽统治,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更引发了元末农民大起义。安徽凤阳人朱元璋率众投奔红巾军,攻占集庆,并于1367年派兵北伐,强渡黄河,统一了中国,但镇守在河南怀庆府的元将铁木耳却堵住朱元璋的北伐部队。双方在黄河北岸怀庆府属地交锋,一连打了多日,难分胜负。朱元璋心中十分恼火,便把火气迁怒于怀庆百姓身上。他称帝后,山西的一批皇杠在怀庆府温县境内耿庄附近一座桥上遇劫,几个溃逃的明兵向上禀报,说是被怀庆府百姓打劫。朱元璋闻讯大怒,又记起他在怀庆境内受到元将铁木耳拼死抵抗的老帐,认为怀庆府内没良民,遂密令明将常遇春率兵血洗怀庆府,在怀庆府所辖的沁阳、温县、孟县、武陟等地先后三次实行残酷的血腥屠杀,致使方圆数百里人烟几绝,良田荒芜。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又下令由山西洪洞县向怀庆府属地移民。移民中有一青年名叫陈卜,祖籍本在山西泽州郡东土河村,时因家乡连年遭灾,逃荒到洪洞,与妻儿一起被裹入移民队伍带入怀庆府境内,在温县城东北10公里处落了脚,将此村取名陈卜庄。由于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明洪武七年,陈卜合家迁往常阳村。此村位于陈卜庄东南清风岭上,南临黄河,旱涝保收。陈卜定居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居,计有二世陈刚、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礼等人。到七世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析业。陈思齐传于第八世陈守身,又传于第九世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谟兄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十世陈汝信;陈思怀传于第八世陈抚民,陈抚民传于第九世陈奏乾与陈奏庭二人。陈奏庭即陈王廷。

       因常阳村西有柿沟,东有赵沟,北有正北沟,三面环沟,随着陈氏家族人丁繁衍,常阳村易名陈家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家沟人所用的婚丧嫁娶用具上还写着“古常阳”的字号。陈家沟距今温县县城正东约5公里,村中居民现达2600余人,仍以陈姓为主。

       当时陈卜所练之拳为陈氏家传一百零八势通臂长拳,具体招式名称如下:懒插衣立势高强,丢开腿出步单阳,七星拳手足相顾,探马势太祖高传,当头炮势冲人怕,中单鞭谁敢当先,跨虎势挪移发脚,拗步势手足活便,兽头势如牌挨进,抛架子短当休延,孤身炮打一个翻花舞袖,拗鸾肘上连着左右红拳,玉女穿梭倒骑龙,连珠炮打的是猛将雄兵,猿猴看果谁敢偷,铁甲将军也难走,高四平迎风脚跺子,小红拳火焰攒心,转手炮打一个凤鸾藏肘,窝里炮打再个井栏直入,直入势庇身拳转身吊打,指裆势剪臁踢膝,金鸡独立朝阳击鼓,护心拳专降快腿,攒肘势逼退英雄,喝一声小擒拿休走,硬开弓击鹰捉兔,下扎势闪惊巧取,倒扎势谁人敢攻,朝阳手便身防腿,一条鞭打进不忙,悬脚势诱彼轻进,骑马势冲来敢当,一霎步往里就踩,抹眉红盖世无双,下海擒龙上山伏虎,野马分鬃张飞擂鼓,雁翅势穿庄一腿,劈来脚势入步连心,雀地龙按下,朝天镫立起,鸡子现胸,白鹤亮翅,黑虎拦路,胡僧托钵,燕子啄泥,二龙戏珠,赛过神枪,丘列势左搬右掌,鬼蹴脚补前扫后,霸王举鼎韩信埋伏,左山势右山势前冲后冲,观音献掌童子拜佛,翻身过海回回指路,敬德跳涧单鞭救主,青龙舞爪恶马提铃,六封四闭金刚捣碓,下四平秦王拔剑,存孝打虎钟馗伏剑,佛顶珠反堂庄望门攒,掩手红拳下压,上一步封闭捉拿,推山二掌罗汉降龙,左转红拳左跨马,右转红拳右跨马,左搭袖右搭袖,回头搂膝拗步插一掌,转身三请客,掩手红拳双架梁,单凤朝阳回头高四平,金鸡晒膀托天叉,左搭眉右搭眉天王降妖,上一步铁翻竿,下一步子胥拖鞭,苍龙摆尾仙人摘乳,回头一炮拗鸾肘,跺子二红仙人捧盘,夜叉探海刘海捕蝉,烈女捧金盒直符送书,回头闪通臂窝里炮,收回去双龙抹马,急回头智远看瓜,自转两拳护膝,当场按下满天星,谁敢与吾比并。

       从陈氏家传一百零八势通臂长拳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在太极拳中熟悉的名称,如:懒插衣、七星拳、探马势、当头炮、单鞭、跨虎、拗步、兽头势、拗鸾肘、玉女穿梭、倒骑龙、小红拳、庇身拳、指裆、金鸡独立、护心拳、小擒拿、伏虎、野马分鬃、雀地龙、白鹤亮翅、六封四闭、金刚捣碓、掩手红拳、搂膝拗步、闪通臂等。这些都能说明陈王廷在造拳时从家传长拳中吸取了不少精华之处,甚至是以家传长拳为基础。
二、儒道文化浸淫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夫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者,大也。太、大二字常常通用;极,指极力,尽头,极点,系无限之义。《系辞》中的“太极”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指原始宇宙。简言之,天地混沌开辟之前的状态,就是太极。自《系辞》以后,“太极”而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

       “太极文化”的精髓主要是阴阳文化。它根据时间由昼与夜交替、生命有生即有死、人类由男与女构成和天空有日也有月等客观现象指出,世界由阴与阳组成。阴阳相衍相生,也称相交相克,属“矛盾”斗争统一的关系,“阴阳”两极,再生“四象”,生“八卦”及八八六十四卦,通天下万物。

       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的有机整体,易学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无一不是阴阳对立统一。人的生命运动,其本身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的矛盾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易学认为:凡是属于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轻浮的、活动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阳的范围;凡是属于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的、静止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阴的范畴。

       两种对应的东西,无限和谐地共处于一个圆中,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太极阴阳双鱼图绝妙形象地表现出阴与阳和谐统一的关系。

       在河南开封市的延庆观内,屋脊上画有一个阴阳鱼状的图形,这便是当今流行的赫赫有名的太极图。这个太极图的图象,是在圆圈内画着两条阴阳鱼,一边从大到小,另一边从小到大,头尾交接形成妙合而凝的状态。太极图的创作,通天人之极,尽宇宙之妙。它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融为一体;将天地万物的生成和演化的道理,用最简易的图象表达出来。由于太极图既动且变,简单,明白,又内涵深邃,因此,它与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诸如天文、气象、历法、医学、养生学等,互相渗透并长期地互相影响着,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图,是中国文化史、哲学史上的瑰宝。

       太极图是怎么形成的?按《系辞传》记载:太极图最早出现在河、洛之间。伏羲氏发现了这种刻在玉石上的古老太极图,加上个人仰观俯察的各种体会,才画出现今的太极图。

       太极图到底是怎样绘出来的,又是经何人之手使它流传下来,各种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太极图源于道教,本作为修炼内丹之用。它原来的图式就是《道藏》第196册《上方大洞真无妙经图》中的《太极先天图》。后由北宋儒家《易》学大师陈抟刻在华山石壁上称为《无极图》,几经传授,最后由朱熹刊印在《周易本义》一书之前而流传下来。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著《太极图说》,提出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成说。他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金木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太极文化日臻完善。

       温县地处河洛太极文化发祥之地,陈家沟在黄河之北,与河洛交汇处近在咫尺,隔河相望便是伏羲画卦台和大王庙。据记载陈王廷曾到登封玉带山,说明他经常在黄河南岸活动,饱受太极文化的浸淫,深得太极奥秘,为他造拳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而太极拳就顺从阴阳变化之理,在一招一式动作中,阴中含阳,阳中含阴,阴阳互变,相辅相生。
三、融会导引吐纳

       中国气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导引是中国古代道家发明的一种养生术。主要是通过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血液精气流通无阻,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

       导引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即把意与形相结合,使心脏生理正常,从而引导血气于周身畅通。中国道家认为,心为神之居,主掌血脉运行,对人体各个脏腑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宰,是人身上最重要的脏器,位于五脏之首。五脏主藏精气论中以心藏脉、肺藏气、脾藏营、肝藏血、肾藏精;五神脏论中以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人体全身的血液依赖于心脏的推动作用才可以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因此,陈王廷在创造太极拳时,把始祖陈卜所传授下来的一百单八势长拳等拳术与导引相结合,在周身放松的条件下,使形体的运动符合并且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演练太极拳可使心气旺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心主血脉的一切功能正常发挥,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起到练拳养生的作用。否则,会使演练者气血不足,引起推动血液运行循环的力量减弱,脉道堵塞,产生病变,不利于演练者的身体健康。

       吐纳,也是中国道家发明的一种养生术。吐,即从口中吐出,意为呼气;纳,即收入,意为吸气,由鼻孔而入。吐纳术就是呼吸之术,通过口吐浊气,鼻吸清气。吐故纳新,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如一。
肺脏主掌呼吸之气,呼吸功能是人体重要的功能之一。人体在一生之中,需要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清新之气(即氧气),产生出大量浑浊之气(即二氧化碳)。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全靠肺的呼吸、吐纳功能。

       太极拳把拳术招势的形体运动与吐故纳新相结合,首先保证形体运动不能妨碍肺脏呼吸运动,以保障肺脏机能正常发挥,新陈代谢自然进行。其次,通过拳术招势的形体运动来促进人体内部宗气的形成。所谓宗气,也叫大气,是相对先天元气而论的后天之气,是人生命根本。宗气的功能就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在脉管内的运动。宗气主要是由肺脏吸入的清气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相结合而成,集聚于胸中,称作上气海,是全身之气运动流行的本始。第三,通过拳术招势的形体运动来促进人体宗气的分布,在心脏、肺脏的协同下,将上气海中之宗气通过血脉分别送入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达到全身表里上下、肌肤内脏,发挥其滋润营养之作用。

        太极拳把拳术的形体运动与导引、吐纳等理论相结合,使形体运动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和技击功能的发挥。

    早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对自然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因而产生了早期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有着某种关系,如:熊、虎、鹿及鸟类等,把这种动物做为该氏族的保护和象征,即图腾。相传黄帝同炎帝和蚩尤作战时,曾教熊、罴、貔、貅、豸区、虎参加作战,这实际是以六种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黄帝即为有熊氏族。商朝人曾把他们的祖先说成是由帝喾的妻子吞了玄鸟(燕子)蛋而生的。这些都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动物的一种盲目崇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原始的动物崇拜已被人类创造的新的神祗所取代,但是人们对动物的崇拜心里并没有完全消失。他们对熊、虎的威武勇猛,鹤、雁的凌空翱翔等等,羡慕不已,因而对这些动物的体态和动作加以模仿,希望自己也能像熊虎一样强健,像鹤雁一样灵秀。

       春秋战国时期,仿生动作由过去单一的摹拟,提高为“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把锻炼肌肉骨骼的躯体运动与锻炼内脏器官的呼吸运动结合起来,从而使之更加完善,形成了导引的先驱。三国以后,导引图和导引的专著不断出现,术式也逐渐增多。晋代,见于记载的已有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曲、鸟伸、天挽、地仰、猿据、兔惊等十余种术式,其中有九种是以仿生的形式出现的。隋代医学家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中,也载有260多种导引的术式、操练方法和应用,其中有龙行气、蛇行气、龟行气、鹜行气、雁行气、虾蟆行气等。隋唐以后,产生了太极功、八段锦等练功方法,其中包涵着许多仿生动作。如大鹏展翅、孔雀开屏、白鹤亮翅、大象活腰、红龙探爪等。

        而对陈王廷造太极拳最具影响的是道教上清派创始人魏夫人和她所编著的《黄庭经》。《黄庭经》是中国气功学的主要经典,现存的《黄庭经》有《太上黄庭外景玉经》、《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它是修炼内丹的必读要籍。《黄庭经》历来被方士奉为“学仙之至律,修道之金科”,并为养生修道之士所注重。该书于魏晋之际为魏夫人从景林真人处取出秘藏草稿,撰为定本流传于世。大约在晋武帝太康九年(公元228年)《黄庭内景经》先出,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44年)《黄庭经外景经》问世。《黄庭经》之书名首见于晋元帝建武元年(公元317年)葛洪的《抱朴子?遐览篇》。何谓黄庭?梁丘子注:“黄者,中央之色;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地中人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喻即日月星辰云霞之象也,内象喻即血肉筋骨脏腑之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也,故曰内景也。”黄庭之学的精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黄庭经》的长生久视之道,注重五脏六腑,固精炼气。因此强调存思五脏六腑之神,广及八景二十四真。二是阐述黄庭三宫及三丹田与养生的密切关系。三是存思黄庭,炼养内丹,还以积精累气为宗旨,持行不息为要诀。

        魏夫人,名华存,字贤安,兖州任城(今山东)人,西晋司徒魏舒之女。魏夫人生长在一个不寻常的仕宦之家。其父魏舒,字阳元,少年时成为孤儿,寄养在姓宁的外婆家。40余岁时,郡守派员访察孝亷,魏舒被推举到朝廷,对策合格,得以重用。曾任浚仪令,后将军钟毓长史,相国参军,宜阳、荥阳太守,冀州刺史,左、右仆射,加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领司徒,深得晋文帝司马昭器重。魏舒娶了三个妻子都己死去,儿子活了27岁,也早于魏舒而死。魏夫人生于三国曹魏嘉平四年四月初一(公元252年),其父魏舒时年已44岁。魏夫人幼小时,随父任朝廷官职,居住洛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平时喜读《老子》、《庄子》以及三传五经和诸子百家。幼年时,就接受天师道,羡慕神仙,静默养炼。她沉浸于学问的研究,常服胡麻丸、茯苓散,味纳气液,摄生夷静,家中亲戚往来,她一概拒绝会见,很想与茂林佳木为伍,同糜鹿山鸟和鸣,以山水弋钓为乐事,她要求离开家庭,住到一个清静的地方,但遭到了父母的反对。无奈之下,她只好在家中找一偏僻的住室,读道书《太平经》和《周易参同契》等,静养修炼。对自己终身大事,她从未考虑,虽求婚者众,均遭拒绝。魏夫人到24岁的时候,父母强迫她嫁给太保掾、南阳籍的刘文。刘文字幼彦,祖籍南阳,为汉高祖刘邦后裔,后出任河内郡修武县令(修武县与温县同属河内郡,相距仅数十里),魏夫人随夫在修武县衙内居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名璞,次子名瑕。她对动荡不安的社会极度不满,但自己又无力回天。加之本来就“幼而好道,志慕神仙”,待两个儿子长大后,就拜王褒为师,和丈夫分居,斋戒别室,从道修炼。魏夫人内心一直向往道教,崇信越来越诚。终因其精诚勤致天帝开怀,命神人降授《上清经》,由魏夫人传播于世,遂为道教上清派开山之祖。道教传说,魏夫人与丈夫刘文分居之后,经过了三个月,忽有清虚真人王褒及众真人降临夫人斋室,告诉夫人说:“你专注三清,勤苦到如此境地,我等受扶桑大帝君之命,特授你神真之道。”于是,让玉女打开玉笈拿出《上清真经》三十一卷,说:“我昔潜心学道,遇南极夫人,西城王君,授我宝经三十一卷,诵经习行,已成真人,住在小有洞天仙王,今日所授,乃昔日的文本。”随后,清虚真人王褒起立向北,毕恭毕敬,执书而祝说:“奉泰帝的命令,于今良辰吉日,以褒昔精思于阳洛山所授的宝书,传与魏华存,计三十一卷,华存当谨守明法,修真成仙。有泄我书者,身为下鬼,族及一门。”祝罢又说:“此书当传真人,不仅我得如此,你今获此,皆泰帝的命令。自我之后,当有七人得到它,至华存即是第四个人了。”于是,亲手授宝经予夫人。随后,王褒又摘经中之节度、行事之口诀,一一传于夫人。接着,景林真人又授夫人《黄庭内景经》,令其昼夜存念,诵习万遍之后,可洞观鬼神,调和三魂五魄,可致长生久视。授经书已毕,众真人隐形而去,留言他日将会见于洛阳山中。

        魏夫人得到《上清经》后,就勤奋诵习,宣讲教化,形成了以士族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道教上清派。上清派在炼养方法上,改变了过去从符箓禁咒和烧炼金丹,而为专炼人体的精、气、神以求长生久视之道,成为套综合医学、仙道、巫术为一体的,以炼神为主的存想静功。为了使上清派的炼修功夫深入人心,她把原来在晋武帝太唐九年(公元288年)三十七岁时接受到的《黄庭内景经》草本,加以修订整理后,并予注述,撰为定本,传抄问世。魏夫人定本的《黄庭内景经》简称《黄庭经》,是早期道教重要的经典之一。它是七言诗的形式描述人体脏腑功能,以三丹田与黄庭宫为枢纽,存思黄庭,炼养丹田,积精累气,以求长生。内中所谈到的人体生理,多与中医学相通,其独到之处,尤其是重视大脑的作用,确与现代科学不谋而合。《黄庭内景经》首次提到中国气功学所说的“三丹田”学说,对人体科学养生学有很大的贡献。炼功时,注重脑(上丹田)、心(中丹田)、脐(下丹田)之气下行,沉于下丹田,是运气存气的始点和归宿。存养丹田,保气炼精,这正是读《内景经》的人练功强身祛病、养生长寿的最高希望。
       魏夫人在阳洛山修真养炼多年,获得上乘体验,道成功满之后,开始讲经传道。以其大德高行,被天师道徒推举为天师道祭酒,领职理教,恪尽职守。后来,丈夫刘文去世,中原发生饥荒,魏夫人乐善好施,救济贫饥,得到真人兆示,得知中原将发生大乱,携二子渡江南下。魏夫人离开阳洛山到江南,半途中,盗贼横行,流寇打劫,而夫人所到之处,都平安无事,逢凶化吉。到南方后,夫人的两个儿子都十分争气,长子刘璞升安城太守,次子刘瑕任太尉从事中郎将。夫人从此得以清斋而居安静炼养,诵经修道,真功日进。魏夫人于东晋成帝成和九年(公元334年)撰写了《黄庭外景经》三卷之后去世,享年八十三岁。

        阳洛山在沁阳县城西北,距陈家沟不足百里,且一马平川,有大道相通,往来十分方便。陈王廷经常出没于阳洛山中,研习道家的养生功法,尤其钟爱《黄庭经》一书。其《述怀》词中如此写道:“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由此可见,到了老年的陈王廷已经对世间繁杂琐事一概不感兴趣了,唯一钟情的便是对他造拳产生过很大帮助作用的《黄庭经》。

           陈鑫民国八年9月9日在木栾店训蒙学舍所写《陈氏太极拳图说?自序》中言:“古人云,莫为之前虽美而弗彰,莫为之后虽盛而弗传。此传与受之两相资者也。我陈氏自陈国支流山左派衍河南始,于河内而卜居,继于苏封而定宅。明洪武七年,始祖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这里的陈卜所言之“阴阳开合运转周身”实际上应该是一种气功,虽也“理根太极”,与后来陈王廷所造的太极拳武术套路有着极大的差别,但它却能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陈王廷曾深得气功真传。
四、汲取百家之长
        温县地处中原腹地,扼天堑黄河的南北交通要塞,且农业发达,盛产粮谷,所以战争频繁,使各种武术得以在此相会交流,为太极拳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仅从明代万历十六年刊行的戚继光著《纪效新书》一书中就可以找到许多确凿的依据来证实。

        《纪效新书》十八卷,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戚继光撰写的一部兵书,是我国古代军事学典籍中的名著。戚继光是人们所熟悉的历史人物。他出身将门,十七岁以世荫袭职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戎马生涯。一生南平倭寇,北御鞑靼,身经百战,屡建奇功。至五十八岁因政治上失意而解甲归乡,六十一岁病逝。在我国历史上,戚继光的名字同许多民族英雄并列在一起,一直受到人民的尊敬和传颂。
        《纪效新书》是一部重要的古代武术典籍。戚继光针对倭寇的武技优势和惯于“人自为战”的特点,创编了以“长短兵迭用”为主要特点的“鸳鸯阵”。再根据“鸳鸯阵”的作战要求,训练士卒掌握真正用于军阵的战斗技艺。为此,他一反往古兵书常例,在《纪效新书》中收集了不少武术内容。具体说,卷十长兵短用说篇,卷十一藤牌、狼筅总说篇,卷十二短兵长用说篇,卷十三射法篇等,都属此类。为了使士卒“惯勤肢体,活动手足”,以掌握“初学入艺之门”,他还收进了“无预于大战之技”的拳法,即卷十四拳经捷要篇。
        据戚少保年谱载,戚继光编著《纪效新书》是在嘉靖三十九年,共十四卷。后来通行的十八卷本的第十四卷,是拳经捷要篇,篇名下有“以此为诸篇之末”等语,可证明嘉靖三十九年编成的十四卷本止于拳经篇。
        戚继光在《纪效新书》第十四卷《拳经捷要篇》开篇语中如此讲到:“此艺不甚预于兵,能有余力,则亦武门所当习。但众之不能强者,亦听其所便耳。于是以此为诸篇之末,第十四。”
        接着,戚继光在拳法概论中作了以下论述: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艺之门也。故存于后以备一家。学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腿可飞腾,而其妙也;颠番倒插,而其猛也;披劈横拳,而其快也;活着朝天,而其柔也。知当斜闪。故择其拳之善者三十二势,势势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幽焉冥焉,人不得而窥者谓之神。俗云:“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谓“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博记广学,多算而胜。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化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翻,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虽各有所长,然传有上而无下,有下而无上,就可以胜于人,此不过偏于一隅。若以各家拳法兼而习之,正如常山蛇阵法,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此谓上下周全,无有不胜。
        于是,戚继光汇集百家拳术之长,创编了三十二式的戚家拳,即《拳经三十二势》。《拳经三十二势》图文并茂,每一势文字皆以四句诗语叙述,言简意赅。
懒扎衣出门架子,变下势霎步单鞭。对敌若无胆向先,空自眼明手便。
金鸡独立颠起,装腿横拳相兼,抢背卧牛双倒,遭者叫苦连天。
探马传自太祖,诸势可降可变,进攻退闪弱生强,接短拳之至善。
拗单鞭黄花紧进,披挑腿左右难防,抢步上前连劈揭,沉香势推倒泰山。
七星拳手足相顾,挨步逼上下提笼。饶君手快脚如风,我自有搅冲劈重。
倒骑龙诈输佯走,诱追入遂我回冲。恁伊力猛硬来攻,怎当我连珠炮动。
悬脚虚饵彼轻进,二换腿决不轻饶。赶上一掌满天星,谁敢再来比并。
邱刘势左搬右掌,劈来脚入步连心。挪更拳法探马均,打人一着命尽。
下插势专降快腿,得进步搅靠无别。钩脚锁臂不容离,上惊下取一跌。
埋伏势窝弓待虎,犯圈套寸步难移!就机连发几腿,他受打必定昏危。
抛架子抢步披挂,补上腿那怕他识。右横左采快如飞,架一掌不知天地。
拈肘势防他弄腿,我截短须认高低。劈打推压要皆依,切勿手脚忙急。
一霎步随机应变,左右腿冲敌连珠。恁伊势固手风雷,怎当我闪惊巧取。
擒拿势封脚套子,左右压一如四平。直来拳逢我投活,恁快腿不得通融。
中四平势实推固,硬攻进快腿难来。双手逼他单手,短打以熟为乖。
伏虎势侧身弄腿,但来凑我前撑,看他立站不稳,后扫一跌分明。
高四平身法活便,左右短出入如飞。逼敌人手足无措,恁我便脚踢拳捶。
倒插势不与招架,靠腿快讨他之赢,背弓进步莫迟停,打如谷声相应。
井栏四平直进,剪臁踢膝当头。滚穿劈靠抹一钩,铁样将军也走。
鬼脚抢人先着,补前扫转上红拳。背弓颠□披揭起,穿心肘靠妙难传。
指当势是个丁法,他难进我好向前。踢膝滚蹿上面,急回步颠短红拳。
兽头势如牌挨进,恁快脚遇我慌忙。低惊高取他难防,接短披红冲上。
神拳当面插下,进步火焰攒心,遇巧就拿就跌,举手不得留情。
一条鞭横直披砍,两进腿当面伤人。不怕他力粗胆大,我巧好打神通。
雀地龙下盘腿法,前揭起后进红拳。他退我虽颠补,冲来短当休延。
朝阳手偏身防腿,无缝锁逼退豪英。倒阵势弹他一脚,好教师也丧声名。
雁翅侧身挨进,快腿走不留停。追上穿庄一腿,要加剪劈推红。
跨虎势挪移发脚,要腿去不使他知。左右跟扫一连施,失手剪刀分易。
拗鸾肘出步颠剁,搬下掌摘打其心。拿鹰捉兔硬开弓,手脚必须相应。
当头炮势冲人怕,进步虎直攛两拳。他退闪我又颠踹,不跌倒他也茫然。
顺鸾肘靠身搬打,滚快他难遮拦。复外绞刷回拴肚,搭一跌谁敢争前。
旗鼓势左右压进,近他手横劈双行。绞靠跌人人识得,虎抱头要躲无门。
        综观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势》套路,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在太极拳中熟悉的名称,如:懒插衣、金鸡独立、探马势、单鞭、七星拳、倒骑龙、擒拿、伏虎、指裆、兽头势、雀地龙、跨虎、拗鸾肘、当头炮、顺鸾肘等。由此不难看出,其中有不少招式不仅与陈氏家传一百零八势通臂长拳的拳法相同,而且与太极拳的招式名称相同,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存在一种上下相承的必然关系。戚继光在拳法概论中所说的“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也极有可能就是对流传于温县一带的原陈氏家传一百零八势通臂长拳的另一种叫法。这些都能说明陈王廷在造拳时从戚家拳中也吸取了不少精华之处,集聚了百家之长。
五、洞彻阴阳 明辨经络
        陈王廷创编太极拳的另一独到之处就是把拳术与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及经络学说相结合。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具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容,是古人认识事物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又分为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物质世界在阴阳两方面的相互作用下才能孳生发展和变化;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五种物质,由于这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才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古代医学家将阴阳五行学说引用到医学领域,用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阴阳的概念,大体有三:一是《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指出阴阳是自然界万事万物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是对自然界一切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和一分为二的概念。正如张景岳在解释《内经》中阴阳的概念时指出的:“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二是阴阳代表着事物的两种不同属性。事物既可一分为二,分属于阴阳,但何者属阴,何者属阳?一般规律是:凡温热的、明亮的、上升的、在外的、运动的、兴奋的、亢进的等,都属阳;反之,寒冷的、晦暗的、下降的、在内的、静止的、抑制的、衰退的等,都属阴。可见确定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随意的,而是据其不同特征而定。三是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是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参见下面阴阳的转化);二是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如白昼为阳,黑夜为阴;白昼中的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黑夜的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人体脏腑中的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中的心又可分为心阴、心阳;六腑中的胃又分为胃阴、胃阳等。这种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现象,在自然界中的无穷无尽的,所以《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四:一是阴阳对立。阴阳对立是指自然界中一切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外与内、动与静、热与寒、火与水、腑与脏、气与血等。并且这两个方面并不是平平静静、毫不相干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互相斗争、互相制约着的,且通过相互斗争,又取得了新的统一和平衡。每一次新平衡的出现均较前一次有所不同,如此才能有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和人类的生长壮老死。二是阴阳互根。阴阳互根是说阴阳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的阳,就无所谓下的阴;当然没有下的阴,也就没有上的阳。再如人体功能属阳,物质属阴,没有物质,功能就不能发挥作用;没有功能,物质当然也就不能化生。如果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双方失去了依存的条件,导致“孤阴不出、独阳不长”的局面,即“阴阳离决”,机体就要死亡。三是阴阳消长。阴阳消长是说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阴长阳消”或“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之中,以此维持事物的相对平衡,并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如气侯变化:从冬天到夏天,寒冷之气渐消,温热之气渐增,为“阴消阳长”的过程;从夏天到冬天,温热之气渐消,寒冷之气渐增,为“阴长阳消”的过程。再如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量的营养物质,这是“阴消阳长”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的化生,又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但在正常情况下,“消与长”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出这个限度,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导致疾病的发生。四是阴阳转化。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即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因而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则“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阴阳的转化,虽然也可发生突变,但多数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且一般都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都是“物极必反”阴阳转化的例子。其中“极”、“重”便是转化的条件。再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属阳证转化为阴证;此时,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阳气恢复,四肢转温,病情好转,又属阴证转化为阳证。“热毒极重”和“抢救及时”便是转化的条件。
        中国古代中医经络学说主要是论述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经络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经脉、络脉及其连属组织的总称,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其中,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之意,是人体脉络的大小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别络、孙络、浮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几个部分,起着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重大作用,但是决不可不通。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环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而来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陈王廷创造太极拳把拳术与经络学说相结合,主要取决于人体经络系统所具备的四大功能。其一,把拳术与经络作用相结合。人体是一个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成的整体。它维护机体的协调统一,主要就是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十二正经及十二经别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循环于脏腑和管窍之间;奇经八脉联系与调节正经;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陈王廷将人体经络学说中的联络作用应用于太极拳之中,就形成了太极拳技击理论之一的“一静无一不静,一动百骸皆随”。其二,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相结合。人体的个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濡润滋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畅通无阻,通达于周身,营养脏腑组织,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必须得依靠经络系统的传注。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通过经脉运行血气而营养阴阳,以养丹田刚中柔表之气,滋发于体外,助于技击施展;以濡筋骨,使自己体格健壮,表里筋骨坚实,内气充足,以此承受、化解外来之击;以利关节,使演练者身体各部位活动轻灵,以己不动化彼之动,后趁势出击,克敌制胜。其三,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相结合。所谓感应传导,就是经络系统对于外界刺激的感觉,有传递通导作用,即为人体的触觉系统。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保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顺利完成。正如《拳论》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其四,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相结合。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仅具有联络作用、运输作用和感应传导作用,同时,它还能够保持人体各部机能活动的平衡与协调。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依靠经络的平衡与协调作用对身体各部位进行灵活调节,变幻虚实,以虚诱敌,引实落空,避其实而击其虚,从而克敌制胜。
拳术与经络系统的结合,使太极拳术独创了顺应经络变化的缠绕螺旋运动方式而滋生的缠丝力,旋转发力,增大出拳发劲的威力,令人难提难防。
六、内外兼修 文武咸备
        陈王廷不仅是清初的武庠生,而且是明末的文庠生,文化功底也非常深厚,填词作赋,皆为高手,故而能研通《周易》,明理《黄庭》,精阴阳,谙五行,神悟太极,独造拳术。
        《陈氏家乘》载:陈奏庭,名王廷。明庠生,清入武庠……公际乱世,扫荡群氛,不可胜记。然皆散亡,只遗长短句一首,其词云: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人人道我憨,人人道我颠。常洗耳不弹冠。笑杀那万户诸侯,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破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乎山川,兴也无干,废也无干。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悔不求,哪管他世态炎凉,成也无关,败也无关。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在陈王廷创编太极拳的拳势名称中,很多都保留着中国象形文化的特点,并结合了儒、道、释三家的练功形象和理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以佛教中“金刚”命名的拳势。“金刚”指的是佛前的侍从力士,守护在寺院门前穿堂的两边,一边两位,合称“四大金刚”。其中一位名韦佗的手持金刚杵(古印度时代的一种兵器)做捣碓状。若要拜真佛,先要见金刚。陈王廷借用“金刚捣碓”隐喻后来之学拳者要先练金刚不坏身,逐渐修炼成真佛。二是以内气和劲别命名的拳势。是依据动作中内劲的运行路线和定势时的内劲而得名。如六封四闭拳势,是指内劲要求以(左)六成封、(右)四成闭分配于双臂;闪通背拳势,是指该拳势在运动中使体内的气机三次通达其背;尤其是上步七星拳势(“七星”是道家练气中丹田所在处,位于人体两乳正中膻中穴内),要求气机在“七星”位内潜转运行。三是以禽兽扑嬉、搏斗的象形姿态来命名的拳势。如白鹅亮翅、野马分鬃、金鸡独立、雀地龙、白猿献果等。四是以肢体运动姿势来命名的拳势。如懒扎衣、单鞭、搂膝拗步、初收、再收、掩手肱拳、披身捶、背折靠、双推手、三换掌、肘底捶、倒卷肱、退步压肘、云手、左右擦脚、左右蹬一跟、翻身二起脚、击地捶、护心拳、旋风脚、小擒打、抱头推山、前招、后招、双震脚、摆莲跌岔、十字摆莲、指裆捶、退步跨虎、当头炮等。
        除此之外,还有以各势动作或定势形状来命名的,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归隐田园、潜心造拳是陈王廷晚年最大心愿。早年他曾只身勇闯登封玉带山,劝阻李际遇叛乱,并在山东一带平定盗匪,屡立战功,却终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廷报国无门,收心隐退,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易学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中医经络学说以及道家导引、吐纳之术,创造出一套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和双人推手及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套路。

第三节
太极拳由博归约 走向成熟
        自九代陈王廷创拳至十四代这百余年间,是太极拳的重要发展时期,即太极拳的日臻成熟期。几代大师都在不断地为太极拳丰富内容,将太极拳由博归约,形成系统的太极拳大架和小架套路。这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陈长兴和陈有本。
陈长兴,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代人。在祖传套路基础上,他精炼归纳,创编出流传至今的太极拳大架一路和二路(又名炮捶),世称“陈式太极拳大架”。陈长兴打破门规,将陈氏家传的太极拳传授给外地外姓人杨露禅,太极拳由此发扬光大。
太极拳大架
        太极拳大架由陈氏十四代人陈长兴所创。陈长兴(1771—1853年),字云亭,秉承家学,功夫深厚,练拳行走身正合一,当时人称“牌位先生”。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战斗篇》、《太极拳用武要言》等。他还在祖传套路的基础上,精炼归纳,创造性地衍变出流传至今的太极拳一路和二路(又名炮捶)。他所创编的太极拳在画圆走圈的基础上,由松入柔,由简到繁,按照“大圈、中圈、小圈”和“有圈意无圈形”的不同功夫层次,采取“以形导气”(炼精化气的基础架)、“以气导体”(炼气化劲的提高架)和“以意导气”(炼劲还神的功夫架)。利用三种架子的不同训练步骤,驱使体内劲路传递越来越细腻的运动方法,以求达到先开展后紧凑的效果。他的特点表现在手臂较为开展,步法大而轻灵,架子舒展大方,手法灵活多变,阴阳转换虚实分明,胸腰运化、折叠蛹动自然,松柔圆活,外柔内刚,气势磅礴,爆发力强,秉承传统而又见特色。世称“陈式太极拳大架”。他传授的著名弟子有陈耕耘和杨露禅等。
太极拳小架
        太极拳小架由陈氏第十四代人陈有本所创。陈有本(1780—1858年)。他在原有家传套路基础上,精益求精,创编了一套以走立圆、走小圈为主的套路,世称“陈式太极拳小架”。
陈有本秉承家学,拳艺精湛,造诣极深。他创编的这套以身圈劲路变化为主体、手法从略的太极拳,演练时要求以身圈为主,其五层功夫的升华程度是先把圈走圆,而后走大圈,再由大圈变中圈,中圈变小圈,最后达到有圈意无圈形的功夫。他的特点较陈长兴所传的太极拳套路动作简练紧凑,步法灵活,古朴典雅,劲顺气厚,并以松柔入手,积柔成刚,刚柔相济,秉承传统而又独具风格,世称“陈式太极拳小架”或“略架”(省略之意)。

第四节
根深叶茂 源远流长
        自陈氏第十四代至第十七代期间,为太极拳的繁衍发展期。
        自陈王廷造拳,至第十四代陈长兴这百余年间,太极拳逐渐成熟,陈氏家族名人辈出。陈家沟陈氏家族历代修订家谱时,在造诣高、功夫深的历代太极拳传人名字上旁批拳手、拳师等字。
        太极拳经过三百多年的流传衍变,发展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陈、杨、武、吴、孙、和、忽雷架等多种流派。各大流派太极拳除拳术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等。各种流派的风格、姿势虽各不相同,但拳理一样,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也基本一致,练拳的要领有许多也是相同的。静心用意,呼吸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动作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弧形运动,圆活完整,连贯协调,虚实分明,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各派也不无相同,如都要做到:眼平视,嘴微闭,舌尖舔上颚,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尾闾中正,沉肩坠肘等。
        陈式太极拳风格独特、理法精密而又包罗万象,经数百年不断演变和发展而不衰。
        其他太极拳流派相继诞生。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在河南温县陈家沟师从陈长兴学拳。后在王府授拳时,他删去了太极拳中的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大的动作,并由其子孙进一步修订,遂定型为现代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后赴河南温县师从陈氏第十五代陈清平学陈式太极拳小架。经潜心揣摩创武式太极拳。满族人全佑初从杨露禅学大架子,后又拜露禅次子杨班侯学小架子。全佑之子从汉姓吴,名鉴泉(1870—1942年)。吴鉴泉对其父所授拳进行修润而成吴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精形意八卦拳,民国初年从郝为真学武式太极拳,参合形意、八卦、太极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创孙式太极拳。和兆元,陈清平弟子,河南温县人,在保留师传拳术精华的基础上,对拳架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改动,形成一种新的流派,称和式太极拳。陈清平弟子李景延创忽雷架。
杨式太极拳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名福魁,1800—1873年)始创。杨露禅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学拳,后返里授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
        杨露禅出生在直隶(现河北)广平府城南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失学,随父种田,稍长打短工、当小贩。对此,1931年编撰的永年县志这样记载:“杨福同,字露禅,南关人,家贫性和善,幼失怙恃,佣于太和堂药行。”当时永年是广平府治所在地,为冀南名邑,经济繁华,文化发展,尤其是由历史沿袭下来的习武之风更盛。杨露禅自幼喜欢武术,始学洪拳且下过一些功夫。一天,杨露禅在永年城西街太和堂药店对面摆粮摊时,有些地痞无赖去太和堂寻衅,盖因该药店系河南怀庆府温县陈家沟陈氏所开,买卖兴隆、资本充实,这些人想敲诈一下外乡人,结果被药店伙计很轻松地收拾了。杨露禅是练武人,很注意这场格斗,见药店伙计们的拳路新颖,轻灵奥妙,技击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于是决心到太和堂拜师学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药店掌柜陈德瑚见杨露禅态度诚恳,学拳心切,便介绍他到陈家沟学艺。这就演出了人们所耳熟能详的杨露禅三下陈家沟的故事。
        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圣地。杨露禅步行八百里来学拳是有一段曲折的。按照陈氏的规矩,太极拳术一般是不外传的。陈德瑚是将杨露禅作为雇工介绍给当时掌门拳师陈长兴的。陈氏规定只让杨露禅在前院活动而不得到后院,正是对这个外乡人的防范。起初杨露禅以为后院住内眷,一直不敢步越雷池。后来杨露禅在陈家一住半年并未发现陈家练拳,心中有些疑惑,始觉陈家不让去后院有些蹊跷。为了窥其真相,一夜杨露禅爬到前院树上,见后院一群子弟正在月光下练拳,高兴异常。以后得机会就到树上看拳,然后默默练习。因有较深的武功基础,经过一段时间“偷拳”之后,杨露禅拳术进步很快。一次和陈氏子弟玩耍,无意中发劲将一个子弟推倒,引起陈家注意。陈长兴亲自让杨露禅说明缘由,并让他表演一番太极拳。见杨露禅学拳心切、为人诚实且已具陈氏拳术的真味,陈长兴便破例收了这个外乡弟子。经过朝夕苦练,六载后杨露禅回到永年。当时永年武林各门闻杨露禅学艺归来,竞相上门“求教”。在一次这样的“求教”中,杨露禅失手跌跤。懊恼之余,再下陈家沟,又一住六年。回来后与名门较量,虽然没有吃亏,但也没有明显的优势。杨露禅自度,虽然从师学艺十二载,但并未得到太极拳的精髓,遂第三次前往陈家沟“深造”。陈长兴念其求进心诚,习艺身勤,颇受感动,就将太极拳之奥秘悉心传授。这样,杨露禅又勤学苦练了六年,拳路娴熟,功夫纯真,武艺精进,成了陈氏门人中的佼佼者。
        为了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杨还删改所学太极拳中原有的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大的动作,并由其子修改为中架子,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工正简易,故形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杨氏祖孙三代在北京传拳久负盛名。1928年后,杨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授徒,其拳式遂流传于全国各大城市。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灵沉稳,速度缓慢均匀,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魄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也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祛病保健,又适于健康人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为了普及推广太极拳,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介绍了著名拳师杨澄甫的技术套路和演练心得。
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年--1880年),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后赴河南温县赵堡镇从陈清平学陈式太极拳小架。在河南舞阳县得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谱》一书,于是归里潜心揣摩和锻炼,将心得要领归纳,写成《身法十要》,遂创武式太极拳。武禹襄拳式既不同于陈式太极拳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在继承中有发展,自成一派。其特点是:身法严谨,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分清虚实,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等地。1963年曾整理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
        武氏昆仲虽然习文,因受时风和家境影响也都兼习武艺。广府西大街有一所太和堂中药店,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经营,伙计多习拳技。药店房屋是武家产业。武禹襄常到太和堂闲坐,见店伙计所演拳技与众不同,遂以客东之谊求授,练习有年,而奥妙难悟。后来同郡南关杨露禅返里,住在太和堂内以教拳为业,得识武氏昆仲。徐震《太极拳考信录》对此记载较详,他说:“禹襄与兄秋瀛及泽棠皆好武技。露禅归自陈家沟,虽身怀绝技,以寒门寒族,不为乡里所重,武氏兄弟慕其技之精妙,皆折节与交,露禅以武氏为永年望族,亦倾心结纳。”武氏兄弟得以知其拳技之大要。咸丰二年,武禹襄奉母命往河南舞阳县探望长兄武澄清,绕道温县赵堡镇拜访了当地著名拳师陈清平。陈清平祖居陈家沟,到了祖父陈万拔、叔祖父陈万选这一代移居王圪当村(在陈家沟东)。陈清平的父亲陈锡铭在赵堡镇经营粮行,陈锡铭死后,陈清平继续在赵堡开粮店,因生意兴隆便买地筑屋定居于赵堡,并教授拳技。因他教学有方造就了不少人才,如和兆元、李作智、牛发虎、张敬之、李景炎等,成为当地名师。据传,武禹襄到赵堡镇造访陈清平时,陈清平正为一场官司所牵连。怀庆府(清制,温县隶属怀庆府)知府与武家为旧好,武禹襄便烦他代陈清平了结了官司。陈清平深为感激,继知武禹襄是为学拳问艺而来,遂留武禹襄在赵堡居住月余,悉授拳技奥秘。同时,武禹襄的长兄武澄清在舞阳县任上从一盐店获得一册山西王宗岳编写的《太极拳谱》。这是当时发现的第一部总结太极拳练法用法以及为何命名为太极拳的重要文献。武禹襄到舞阳后,武澄清将拳谱转交给他。武禹襄得到这部拳谱更有发悟,返里后,放弃科考,“惟目以上事慈闱,下课子孙,究新太极拳术为事”。(见《先王父廉泉府君行略》)他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术,医学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提纵放之巧,经多年潜心研习,遂神乎其技。他本颜习斋“实习实行”的理论,多与力大精通武艺者相搏,以验技巧,故其术尤为精到。武禹襄根据心得写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
        武式太极拳的传人中另有两位著名人物郝为真和郝月如,他们为武式太极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武式太极拳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并在技术特点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因此,也有些太极拳传人及研究者称郝式一支所传太极拳为郝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由杨式太极拳发展而来,在杨式小架拳式基础上逐步修订而成。满族人全佑(1834—1902年),初从杨露禅学大架子,后又拜杨露禅次子杨班侯为师学小架子。全佑之子从汉姓吴,名鉴泉(1870—1942年),吴鉴泉对其父所授拳进行修润而成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舒松自然,拳式小巧灵活,拳架由开展而紧凑,紧凑中不显拘谨;推手动作严密、细腻,宁静而不忘动,亦以柔化见长。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由河北完县人孙禄堂所创。它产生于1918年,以孙禄堂名著《太极拳学》的出版为标志。孙禄堂,名福全(1861—1932年),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拳,民国初年从郝为真学武式太极拳,参合形意、八卦、太极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创孙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步必跟,退步必随,小巧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手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1957年曾整理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孙式太极拳是孙禄堂以他自己的武功为基础,通过数十年研究修悟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运用易理,参以丹经,对这三门武学之精髓进行有机融合后的自然升华之品。孙禄堂通过遵从老子自然之道,合易筋、洗髓两经之义,用周子太极图之形,取河洛之理,依先后易之数,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术之真髓创编了孙式太极拳。
        孙禄堂12岁开始学形意拳。师从李奎元近三年,后经李奎元举荐,又随李奎元之师郭云深深造。郭云深看到孙禄堂武学天赋极高,异乎他人,要孙禄堂弃业,随己精研形意拳(当时孙正在随一亲戚学徒制毛笔)。这样孙禄堂随郭云深去了深县,后又随郭云深一同迁至西陵,相从近八年。期间孙禄堂还尽得宋世荣、车毅斋、白西园之真传。在这八年中,孙禄堂随诸位老师潜心修武,不及其他,形意拳功夫已至登峰造极的冲空化境,逢人较技未尝负之。他体验到形意拳的最高境界就是神气合一,化至虚无。卷之、放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不过是体内真气使之流行。体也罢,用也罢,不过是体内真气变化的不同形态。功至化境已无所谓形意、八卦、太极之分,此时无形、无意,可感而遂通。在他跟郭云深研修形意拳的后期,他已认识到通过拳术的修习,可使习者感受到超出拳术内容之外的深远内涵。从这时起,他开始把很多的精力放在了拳与道合的修悟上和拳理的研究上。在研究中,他真切地感到拳术需要哲学的指导和理论的依托,于是他试图以易经为指导,来进一步揭示拳理。后经郭云深介绍,孙禄堂赴京城,从八卦拳名师程延华习八卦拳。他希望通过这种与易经关联紧密的拳术的学习,能搞清拳术与易理的关系,以便进一步揭示拳学真谛。孙禄堂从程延华学习八卦拳仅数月后,便技艺精深,得其精微,体验出形意拳与八卦拳之间的互补关系。但限于当时习武者的理论水平,使孙禄堂在拳理方面仍未尽人意。年余后(约1885年),程延华对孙禄堂说:“吾授徒达数百人,其天资聪慧、专心潜学未有如弟者,吾与弟意气相投,故将余技尽传之于弟,弟亦有宿慧,始克臻此。现弟之技,黄河南北已无敌手,可以行矣。”(见北京《世界日报》1934年2月3日)因此孙禄堂从程延华学习八卦拳后,一方面使他进一步感受到形意、八卦两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功至化境者可自然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也使他认识到仅从修拳中想达到通易之奥蕴并行之于拳是很不容易的。于是孙禄堂决定只身徒步云游南北诸省,一方面广增阅历与见闻,另一方面留心寻找在易理、丹经方面造诣有成者。经过两年多的游历生活,孙禄堂大大地丰富了武林阅历,并在拳理上也得到显著收获,写下了大量笔记。在内丹功法和易经方面,他相继从武当隐道、云游隐士及蜀中高僧学习,获益匪浅,为他在拳术方面进一步研究,最终形成拳与道合的武学体系打下了理论基础,获得了深刻的经验感受。
        孙禄堂云游归乡后,闭门研究武学,并创办“蒲阳拳社”,使研究与教学互补,相互印证,得以总结拳理。即人体内中和之气的顺、逆、合、化。孙禄堂根据易经和丹经先后创立了“先后天八卦相合理论”和“以内丹修为为表征的拳学进阶理论”。前者揭示出人体内部功能系统间的协调育化与外部运作系统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人体生物场与宇宙场之间的对应关系,后者则揭示出拳术修为进阶的基础和本质。孙禄堂根据他的研究对形意拳、八卦拳都进行了提炼和创新,由此产生的孙式形意拳和孙式八卦拳都具有深刻而鲜明的内涵和风格——中和,而中和也正是太极拳的本质。虽然那时孙禄堂尚未系统学习太极拳,但他通过对形意拳、八卦拳的深刻掌握和对丹经、易经的深入研究,以及他那登峰造极的内功基础,使他已经能在内劲上完全修悟到太极拳的内容。1912年,当孙禄堂与太极拳大师郝为真接触时,郝为真深感惊讶,对孙禄堂说:“异哉!吾一语而子通悟,胜专习数十年。”(见《拳意述真》陈微明序)其原因就在于,三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孙禄堂通过对形意、八卦、太极长期深入的研修,感到有创立新拳的必要。
        孙禄堂把形意、八卦、太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三者互补、互融,并将此精辟地比喻为“天”“地”“人”。他说:“三派拳术之道始于一理,中分三派,末复合为一理。其一理者亦个有所得也,形意拳之诚一也,八卦拳只万法归一也。”因此,他所创造的孙式太极拳是以太极阴阳互济,极尽柔顺之至为体;在运作的过程中参以八卦相合之理,求以动中之静,内外合一,极尽灵变之妙;在运作的每一个时刻,则以形意拳之桩步孕育体内一触即发之本能;在运作的状态上,以“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为法则,统驭起钻落翻之义;在运作的心理上,以无为养神为本,虚中以求中和为用,达至“不求胜人而神行机圆人亦莫能胜之”之能。故孙式太极拳的功能有如下三个特征:极尽柔顺中和之至,极尽灵活巧变之至,极尽整实猛烈之至。
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由河南温县和兆元所创。和兆元,字育庵(1811—1891年),出生于书香门第,中医世家,是陈清平的入门弟子。因生性聪颖且尊重师道,深得陈清平器重,全面继承了陈清平的拳技、内功心法。后又应三朝元老、军机大臣、太子太保李棠阶之邀,一同进京。和兆元在李棠阶的影响下,对武学精华兼容并蓄,以老庄之道、医学之家、周易中庸之理,指导规范拳架,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他在保留师传拳术精华的基础上,对拳架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改动,创编了一套体用一致、技理相合,以自然柔和之体,养吾浩然之气,内劲浑圆,松活弹发,技击上滑如鱼、软如棉、硬如刚,初始以外带内,而后以内带外的和式太极拳,开创了太极拳“代理架”之先河。和兆元武功高强,忠信可嘉,被清廷例授“武信郎”之职,归乡后著有《赵堡和式太极拳谱》、《刀枪剑棍谱》等。

        和式太极拳特点:就拳架而言,劲力较陈式显得柔和;动作幅度不如杨式宽舒,不如武式紧凑,不如孙式灵巧。在与太极拳各式拳架的劲力刚柔和幅度大小比较中,和式太极拳处于一种“居中”状态。和式太极拳拳架能大能小,能快能慢,大而紧凑圆活,小而舒展轻灵。拳架七十二势,细分一百零八势。以一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迎抵、领落太极十三势为理论,指导拳架的练法和用法。练架遵循三直、四顺、六合,即头直、身直、小腿直,顺步、顺身、顺脚、顺手,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膀与胯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同时,练架也要遵循中、正、平、圆、轻、灵、柔、活八字要领,以“背丝扣”贯穿于拳架始末,在技击上擅长拿、跌、掷、打、靠、吞、吐。初学可有窜、蹦、跳跃、腾挪动作,但无明显发劲动作。
        和式太极拳的推手讲究上、中、下三盘四十八法,分单人推和双人推。单人推手主要是在意念引导下推手,可单推,也可双手推。单人定步练习有左右里合圈、外开圈,左右前后平圆、立圆圈,左上右下、右上左下的斜圈等,圈可大、可小、可快、可慢,在圈中体会一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迎抵、领落,使意、气、劲浑圆一体。
        双人推手可分单手推和双手推、定步推、上下步推、活步推、大捋推、散手推,以活步推手为主,以通为顺,如禹疏九河,以其势而导之。“且拳勇之势,固贵乎手灵也,尤贵乎手敏,显身不灵则无以为推手之地,而手不敏亦无以为动身之处。”(和敬芝《高手武技论》)手法上要求一举手,拳无定向、手似离弦之箭,快而有力,如长蛇缠绕封击、大圈化小圈、小圈过大圈、化而可打、过劲击人,身法上讲究近人近身、不贪不欠、固守身正、阴重阳轻,步法上打死不退步、退步必伤人、脚晓虚实、步要过人、进退自如、三法相合、有意而不露形、起落相随,身、手、步三者齐到,粘之如胶、击之如电,打人无不在惊险,有惊骇而无疼痛,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也。
        和式太极拳的器械是在套路、架势及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上融进实用技法贯穿成套路,讲究自然大方、实用,在意念的导引下神气贯注、浑圆一劲,无一处不蕴涵阴阳、八卦之理,应用刀、枪、剑、棍之术,再现了器械是手的延长之意。
        和式太极拳继承了中华武术技击、养生、健身之道,集内功、拳架、养生于一体,溶一圆、上下、进退、出入、迎抵、领落为一体,充分体现太极这一哲理。和式太极拳近年来在四川、重庆、江苏等地有较大的开展。
太极拳忽雷架
    太极拳忽雷架创于河南温县陈新庄李景炎。李景炎(1825年—1898年)又名李对,出生于陈新庄。年仅十岁,即痴迷武术,十五岁投身太极拳一代宗师陈清平门下,习文练武。聪明颖悟,严循师训,刻苦践行,功夫日进,于诸师兄弟中崭露头角。咸丰四年(1854年)走出师门,即以护院、走镖、授徒为业。因技艺精湛,臂力非凡,在江湖中得“铁胳膊李对”美称。后感悟“烈马抖鬃”之行,萌生创新之念,继之躬行不辍,以所积毕生技艺之精髓为基石,据《灵台仪象志》之理,广纳博采,融会贯通,殚精竭虑,创立了忽雷太极拳雏形。后经满腹经纶、一身武功之嫡传弟子张国栋(曾任省国术馆总教练及河南大学教官)补缺去漏,终成一套风格迥异之新套路,名曰:“忽雷太极拳”。“忽雷”者,温地方言,闪电响雷之谓也,亦有人称“圪颤架”或“忽灵架”。忽雷太极拳分一路、二路及十一层练功法和各种器械。
    太极拳忽雷架的特点是:软如棉花,硬如铁,滑如冰溜,粘如鳔,身手忽起忽落,忽柔忽刚,如闪电似迅雷,动作威劲精巧,周身抖擞如颤抖然,两足磋碾震促“嚓嚓”有声,促步磋脚,挂撩跪蹬,步法灵巧奇异,腰似车轴,脚似钻,两手如轮旋滚翻,一动一太极,寸寸皆阴阳。十一层练功法:一联、二圈、三身转、四分、五劲、六圪节、七起、八落、九自尊、十朝、十一哲。
自忽雷太极拳问世以来,发展于全国各地及海内外,日本、韩国、美国、马来西亚、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均有传人。
第五节
构建和谐 共襄太极
    太极拳所要求的端、敬、公、正、仁、义、浩、勇、忠、信、诚、德等武德修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人们提高思想素质,加强道德修养,促进中华民族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从民国初年至1949年期间,在太极拳的传承上,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和社会变革等原因,文化内涵大为减弱,一些太极拳械套路名存实亡。太极拳文化受到消亡、弱化、变异、变味的威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关注太极拳。1952年6月,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泽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届代表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并号召大家做体操、打球、爬山、游泳、打太极拳。1956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司武术科组织多位太极拳专家,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以杨式太极拳为动作素材,从原套路中吸取典型动作,择取24个不同的姿势,删繁就简,编串而成易学、易练、易记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该套路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在集中主要结构和技术内容的同时,改变了过去过多的重复动作,便于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推出,使古老的太极拳赶上了时代的步伐。太极拳在真正意义上进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就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它的健身功能。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拓展了太极拳发展空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太极拳的广泛普及,描绘出太极拳无可限量的发展前景,是太极拳运动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革新。1959年,日本自民党顾问松村谦三先生访问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表示支持日本开展太极拳运动,希望太极拳为中日两国人民服务。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给太极拳全面发展营造了巨大的空间,使太极拳进入了推广普及期。当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友人时欣然挥毫,写下“太极拳好”。邓小平的题词给太极拳带来了新的生机,标志着我国的传统武术在历经十年浩劫的停滞不前之后,经过风雨的洗礼,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1988年,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国内武术交流比赛活动的需要,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依据传统性、科学性、竞赛性的原则,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编制成“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突破了民间传统太极拳与竞技之间的隔阂,真正把传统武术纳入竞技体系。1997年,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也随之问世。从此,不仅国内演练太极拳之风盛行,太极拳大师还走出国门,将这一国之瑰宝传播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太极拳习练者达一亿多人,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武术运动。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太极拳的发展上,陈式太极拳及其衍生流派都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相应演变发展,但陈式太极拳的发展,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陈式太极拳近现代的发展从陈氏十七代陈发科开始。他幼承家学大架,功夫深厚精湛,是近代最杰出的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1928年至1957年在北京教拳授徒。晚年创编了一套手法多、难度大、见功夫快的套路,世人称之为“陈式太极拳新架”。
陈式太极拳新架
    陈氏十七代陈发科(1887—1957年),字福生。幼承家学大架,功夫深厚精湛,是近代最杰出的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1928年至1957年在北京教拳授徒,把陈氏世代秘不外传的提高架和功夫架公诸于世。这两路拳架起点高,难度大,气势磅礴,威武俊秀,架子较低,身法较大,动作舒展大方,见功夫快。此种拳架以松柔和筋骨对拉拔长为前提,以胸腰运化和折叠蛹动的加圈运动为基础,驱使拳势动作转关过节(气)规范而准确,以“松活弹抖”、“快慢相间”为功夫升华手段。拳套中手法灵活多变,技击性明确,动作严谨规整,劲路清晰细腻,在快慢相间的功夫中发劲完整而频繁,以求尽快达于身,挨何处何处有反击的反应。世人称之为“新架”。其传授的弟子很多,其中有陈照奎、陈照旭、陈豫霞、陈宝渠、陈照丕、陈茂森、王彦、巢振民、冯志强、顾留馨、洪均生、田秀臣、雷慕尼、肖庆林、李经梧等。
    在现代太极拳的发展上,另外一位重要人物是温县陈家沟陈氏十八代陈照丕。早在1958年,为挽救和保护太极拳,陈家沟成立了“陈家沟业余武术体校”,请老拳师陈照丕任教练,培养了一批太极拳人才;1958年至1964年,温县政府又专门聘请陈照丕到县直机关、工厂、中学传授太极拳。陈家沟太极拳发展今天能如此兴旺昌盛,得到国内外武术界的公认、向往和喜爱,是和陈照丕数十年呕心沥血悉心传授、培育新一代分不开的。
    陈照丕(1893—1972年)字绩甫,自幼受祖、父辈身传言教,又得陈鑫之理论传授,拳技与理论融会贯通,二十岁时在陈家沟已有名气。1928年到北平,是陈家沟到北平传授太极拳第一人。他首次公开展现了陈式太极拳面貌,北平武术界争睹陈家沟太极拳风采。当时,北平《时报》广为宣传。陈照丕在宣武门立擂十七日未遇对手,陈家沟太极拳在京城声威大震,学拳者纷纷寓至。陈照丕与陈家沟太极拳终为北平武术界所认识。在北平将近一年后,南京市长魏道明慕名邀请陈照丕到南京传授陈式太极拳。陈照丕将陈发科请到北平,自己赴南京开辟陈式太极拳新天地。在南京教拳期间,并会唔杨澄甫先生,交流拳艺,彼此甚为投缘。随后,陈照丕的第一部著作《陈氏太极拳汇宗》上下集问世,《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也相应出版(1979年在香港、台湾再版)。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南京沦陷。陈照丕离开南京,先后到西安、开封等地传拳。1948年开封解放,陈照丕到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业余时间传授陈式太极拳。陈照丕在中国各地教拳近三十年,从学者多为公务人员,以健身目的为主,又因内乱外患,国无宁日,时局动荡,下功夫者甚少。陈家沟也是一样,兵灾、旱灾、虫灾,陈家沟村人流离失所,陈家沟太极拳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近二十年青黄不接,处于低潮。1958年陈照丕退休回到陈家沟,开始培养后辈子弟。陈德旺、王西安、朱天才、陈小旺、陈正雷(按年龄顺序)等当代名师都是从小在陈照丕培育下成长起来的。文化大革命前期,陈家沟太极拳受到冲击,也给陈照丕带来了灾难。1972年,中国刚开始恢复武术运动,陈照丕便重新出来,不遗余力,培训新人并领队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届河南省武术运动会。由于劳累过度,1972年12月30日,陈照丕逝世,享年八十一岁。
    在陈发科以及陈照丕、陈照奎等一代太极拳大师的共同努力下,陈式太极拳新一代名家也成长起来,他们为陈式太极拳的发展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冯志强创编了陈式混元24式太极拳,陈小旺创编了陈式38式太极拳,陈正雷创编了陈式太极拳精要18式,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教授阚桂香创编了陈式36式简化太极拳,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兼河南省武术队高级教练乔熛创编了陈式44式太极拳和陈式二路炮捶42式简化太极拳。
陈式混元24式太极拳
    冯志强曾拜陈式太极拳第十七代嫡派传人陈发科为师,深得其精髓。其总结自己几十年间行功练拳的切身体会,从陈式太极拳中遴选出一些形式简单、见效快的功法和拳架动作,编成颇具特色的陈式太极拳的入门拳套。混元24式太极拳既保留了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典型拳架动作,又虚化了一些腾跳、震跳、弹抖、发力的动作,因而不仅青壮年可以练,中老年以及体弱者亦可习练。
陈式38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传人陈小旺为了适应初学陈式太极拳者的需要,在陈式老架74式和新架83式中,选取一些主要动作,将过难的动作简略,尽量保留原技术内容和缠劲特点,本着由简至繁、先易后难的原则,编成了简化陈式太极拳,在引导初学者入门的途径中起到了良好作用。
陈式太极拳精要18式
    陈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在长期的教拳过程中应时应势而创。它是在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基础上精选缩编而成,整个套路短小精悍,较为全面地体现了陈式太极拳的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窜蹦跳跃等主要风格特点。它是陈式太极拳养生功的一部分。
陈式36式简化太极拳
    阚桂香在陈发科传授的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基础上简化而成。原套路83个动作,45个拳式,简化后仅36个动作,33个拳式,减少了重复的、运动特点不明显的动作。整套动作的编排,注意了动作对称、不重复;段落中心内容突出,由简到繁,易学易记。
陈式44式太极拳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兼河南省武术队高级教练乔熛,为了适应比赛,将陈式太极拳大架、新架和老架一路、二路的精华抽取出来,根据比赛的时间和内容要求,以及运动员身体素质特点,创编了这一陈式太极拳参赛套路。
陈式二路炮捶42式简化太极拳
    陈式二路太极拳也称炮捶,原有71个动作。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兼河南省武术队高级教练乔熛为了便于学练,将其简化成42个动作。此套简化二路炮捶,只由一来一回两趟,以发劲为主,便于青壮年和稍有陈式太极拳基础的人学习。动作特点是:疾速,紧凑,刚劲有力,用劲仍以採、挒、肘、靠为主,掤、捋、挤、按为辅,动作力求坚刚、迅速,注重松紧弹性劲的训练。
为了加强对太极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所在的温县县委、县政府曾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依靠现行法律、法规,对太极拳得以生存的基础、文化空间和传承活动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1973至1980年,陈家沟村人先后三次邀请在北京工作的本村拳师陈照奎到村里传拳,积极鼓励村民参加太极拳学习活动,并对学习者实行工分补助。1980年起,温县结合在全国开展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对太极拳文史资料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并上报国家体委武术处。1983年,温县县委发出了《在全县普及推广太极拳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在全县机关学校普及太极拳的实施意见。同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温县拍摄电影纪录片《陈氏太极拳》。1985年9月,温县完成《温县武术拳械录》的编写。1986年7月完成《陈氏太极拳志》的编写。1993年,温县成立“太极拳开发委员会”,专门负责太极拳的挖掘、整理和普及推广工作。从1981年至2000年,温县政府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在陈家沟修复杨露禅学拳处、太极拳祖祠、太极拳祖林,修建习武场馆。2003年,温县政府将陈家沟遗址、太极拳祖祠、杨露禅学拳处、太极拳名人陵园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1992年开始至2006年,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所在市县连续举办七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和三届太极拳交流大赛,来自海内外的太极拳友欢聚一堂,共商太极拳发展大计,增进了中外太极拳界的友谊,进一步促进了太极拳在全球的普及和推广。
    1992年9月,温县举办首届国际太极拳年会。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343人,全国各省市区内宾3090人应邀前来,其中有各流派太极拳代表人物及国内外武林精英近百人。原中共中央副主席、中顾委常委李德生出席了开幕式,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观看了武术表演。首届国际太极拳年会通过了国际太极拳年会章程,建立了年会常设机构,产生了年会领导人员。17个国家和地区的45个太极拳团体及国内28个太极拳组织首批加入了年会。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纷纷拜师学艺,并前往陈家沟寻根祭祖。年会的召开,实现了国际太极拳拳友大聚会这一多年的梦想。
    1993年9月,温县举办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258人,全国各省市区内宾1993人前来参加。42个代表队255名运动员参赛。同时举办了首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各代表队进行了各流派的太极拳传统套路表演、比赛和太极拳交手擂台赛,决出金、银、铜牌各13枚。年会期间进行了太极拳学术论文交流会,新吸收分会组织32个,通过了太极拳技术等级评定标准和办法。
    1994年9月,温县举办第三届国际太极拳年会。这届年会的活动内容有:进行太极拳学术研讨,太极拳名家表演,开展百名拳师授拳活动,同时举行了第一届中国陈家沟国际太极拳锦标赛。锦标赛包括太极拳套路、器械表演,太极拳套路、器械比赛和交手擂台赛。比赛共设22个项目。参赛的国内外代表队24个,其中包括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186名运动员。年会期间,国内外太极拳界新老朋友研究、探讨了太极拳理论,切磋、交流了太极拳技艺。
    1996年8月,温县举办第四届国际太极拳年会。本届年会调整充实了年会领导机构,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陈家沟国际太极拳锦标赛,对各太极拳组织推荐、申报的太极拳大师、名师、拳师进行了理论和技术测试。参加本届年会的有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79个代表队,教练员、运动员等达1000余人。本届锦标赛设62个项目,其中套路比赛42项,推手比赛分AB组20项。年会对海内外与会者交来的65篇论文进行了认真评选,并成功举行了理论研讨会。
    1998年8月,温县举办第五届国际太极拳年会。本届年会共参加中外运动员、教练员、观摩人员1081人,其中来自世界上24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朋友346人。参加第三届中国陈家沟国际太极拳锦标赛的有78个代表队786人。年会期间进行了年会太极拳级别评定,召开了学术报告会。
    2000年8月,中国焦作首届(温县第六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在焦作举办。这届年会由河南省体委、旅游局和焦作市政府主办,同时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参加本次年会的境外太极拳团体有23个156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内太极拳团体159个共1659人。年会期间,举办了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推手比赛和表演,同时还组织了太极拳理论研讨。8月24日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诞辰400周年,当天在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举行了纪念活动。
    2002年8月28日—9月1日,中国焦作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在焦作市体育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体育局联合主办,焦作市人民政府承办。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3个省、市、自治区的156支代表队共1370名太极拳选手云集焦作,擂台比武,交流技艺。
2005年8月20日,中国焦作举办第三届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本次活动由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主办。参加本届太极拳交流大赛的运动员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共114支代表队1149人,其中境外和港台20个国家和地区,37支代表队229人。本届大赛设太极拳(剑)竞赛套路比赛、太极拳(械)传统套路比赛、集体项目比赛和太极推手擂台赛。同时举办了“十万太极人穿越太行山”活动。
国际太极拳年会和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的举办,展示了太极拳各流派之间摒弃门户之见、共同谋求发展的博大胸怀,成为团结友谊、切磋技艺的楷模,为促进太极拳的普及、提高,造福人类,提供了灿烂前景。
    2006年2月,太极拳入选由文化部牵头,联合财政部、国家民委等九大部委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该展览充分展现我国各民族、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面貌,集中反映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5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公布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计518项,太极拳名列其中。
    为了更好地保护太极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省焦作市政府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强身健体,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本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制定了“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案”。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奇葩。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保护、发展太极拳,关系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样也关系着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保护、发展太极拳,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更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共襄太极拳大业。 

番禺武术协会太极辅导总站陈式太极分站(简介)

星海公园陈式太极拳队组建于2003年底。在区武协的太极辅导总站,和陈有芹国际太极拳友俱乐部的指导下,在总站特邀教练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程传中教练的带领下,他们坚持刻苦训练和持之以恒的开展太极系列活动,技术演练水平不断提高。
并于2006年7月组织队伍参加迎省运“2006中国(佛山)太极拳、剑全国邀请赛”,其中梁伟杰、孔惠荷二人获得金牌。刘家辉获得银牌。
并积极组织队员们参加区旅游局、市桥街、中医院区党校、区太极辅导总站的各种活动。获得一致好评!
教练介绍
程传中,男,1968年出生,河南省焦作市人,中国陈家沟国际太极拳推广中心教练,国际太极拳年会裁判员,武术五段拳师。任番禺区武术协会太极拳辅导总站陈式太极拳教练,国际太极拳年会深圳分会副会长。
自1999年开始教拳至今,已先后在南京,马鞍山,深圳,佛山,番禺等地教拳,学员近千,对陈式太极拳的普及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00年12月被聘为中国陈家沟太极拳推广中心教练。
2001年3月带队参加在海南三亚举办的第一届世界首届太极拳健康大会,获得两个二等奖。
2001年10月带队参加庐山杯国际太极拳邀请赛获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2002年12月参加了国际太极拳年会在佛山举办的国际太极拳裁判员培训班,成绩优异,并评为国际太极拳年会裁判员,武术五段,并参加国际太极拳年会佛山精武会第一届邀请赛的裁判工作。
1999年10月,在南京市第九届武术观摩交流比赛上参加太极拳表演,获得优秀表演奖。
2000年8月带队参加第六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的比赛。
2004年10月参加在安徽马鞍山举办的国际太极拳比赛的裁判工作并获得优秀裁判员的称号。
2005年11月参加IFSA广州(番禺)世界大力士锦标赛闭幕式的太极拳表演。
2006年7月带队参加中国(佛山)太极拳、剑邀请赛,并取得两金一银的优异成绩。
2006年11月26日广州番禺武协太极总站陈式分站成立。出任总教练一职并同时担任国际陈有芹太极拳友俱乐部番禺分会总教练。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弘扬太极文化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