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之非洲:语文教学初小衔接,我们该做些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00:03

语文教学初小衔接,我们该做些什么?

                       ------六下备课培训会第三、四单元教学浅谈

                         

                              宁波市北仑区绍成小学     陆义训

有幸参加这次新课程的培训会,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学得失的种种感受,这些都是因缘。讲的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面对着毕业班的孩子,总是一厢情愿地想:能扎扎实实的培养他们的一些语文能力,让他们平平稳稳的过渡到初中的语文学习,这或许是我应该做的。

  老师们翻翻这册语文书,会发现无论从教材内容的编排,还是读写训练点的安排,都体现出和初中的衔接、过渡的特点。下面就以三、四两单元相关文章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做法:

一、         多角度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根据需要快速搜集所需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索性阅读。为了更好和初中衔接,最后一学期,培养这个能力,显得尤为。

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革命题材类的,说实话,刚备到这组课文的时候,心中就发怵,因为革命故事的内容,英雄人物与孩子们现实生活距离遥远;而且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手段去搜集人物的相关资料,从而亲近文本,走近英雄。

例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之前,我布置作业:预习课文,让学生去查找李大钊的生平事迹、图片、资料,思考:李大钊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然后,全班同学分享搜集的资料:许多孩子照本宣读着李大钊的生平事迹,读到他的丰功伟绩,他的英勇就义,孩子们显得慷慨激昂,一副“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气势。正讨论热闹之时,我发现班中一男生欲言又止。“同学们,在你们的眼中,李大钊难道仅仅是个革命英雄?谁还搜集了其他资料了吗?” “老师,我找到了李大钊两首诗歌!”这个男生深情并茂的朗诵起来:

《登楼杂感》             《山中落雨》 

 

惊闻北塞驰胡马,       忽然来了一阵烟雨,

空著南冠泣楚囚。        把四山团团围住,
              家国十年多隐恨。        只听着树里的风声雨声,
              英雄千载几荒丘。        却看不清云里是山是树?
                                     水从山上往下飞流,
                                     顿成了瀑布,
                                     这时前山后山。
                                     不知有多少樵夫迷失了归路。

我以这两首诗为契机,引导学生:

师:从这两首诗中你们能读懂什么?

生:李大钊不仅是个革命英雄,而且还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师:是啊,面对着国破家亡,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旧中国,面对着大批革命志士惨遭屠杀,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时,李大钊为国而忧!为民而忧!

师:昨天,预习过课文了,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从课文里还读出了李大钊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他也是一个好父亲。

师:革命英雄也是一个凡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相信随着课文学习的深入,大家对李大钊会有更深刻认识!就这样,我们走近了英雄。

师生共同总结搜集人物资料的注意点:

                1、 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找资料,去了解人物。

2、能够表现人物性格、感情的细节多关注,多摘录。

3、要围绕“主题”,有目的,有取舍

  后面几篇课文,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人物的有效信息,《一夜的工作》虽说是篇略读课文,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感人事迹,以及人民对他深切怀念,感染着我们,可以让学生搜集总理的许多有价值的资料(故事、诗歌、散文、人物传记、视频、图片等等),开展《走近伟人周恩来》探究人物主题活动,既能培养学生能力,又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值得一试。

二、多形式阅读课文能力

不难发现,到了初中,课文的篇幅越来越长,字数也成倍增加,课外的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新课标对学生的读提出更高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学会速读、略读、跳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书基本功。那么,从小学高年级开始,有针对性地训练是非常有必要。

比如,关于速读的训练,刚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因为一字一句读惯了,必须引导学生改变习惯,训练速度,尤其刚开始练,可以只求其快,不求其记得多。训练时间长了,学生的速记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都能增强。为了调动积极性,可以进行“一分钟速读竞赛”:上课时,指定翻到语文书第几页,在一分钟时间里看谁默读得快,要点内容记得多。时间到,可以出由易到难的题目检测学生速读的效果,经过多次训练大部分学生能达到每分钟500字的速度,准确率也较高。为了训练学生读书的方法,在课堂上用“四遍六步法”来学习一篇文章。

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

第一遍,快速默读。完成两步任务:1、知道课文的写了什么(梗概)。2、识记主要人物、事物、观点。应达到每分钟读完300字以上的速度。此文共1865字,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在4分钟内完成任务。

第二遍,轻声朗读。完成第三、四步任务:3、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义。4、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表达顺序),(课文是回忆录,体会倒叙及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朗读要求,每分钟读完300字。

第三遍,潜心品读。完成第五步任务:学习文章写作特色。(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

运用对比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是此文一大特色,教学时,可以抓住这样一段话:“父亲是很慈祥的。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可以这一次不知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了我。”引导学生认识此处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父亲当时心中充满了对革命事业的担忧,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孩子更是全心的呵护,接着让学生用对比的眼光自读父亲,被捕时和法庭上的内容,通过对比父亲、敌人、法官、我的不同表现,再次体会李大钊高大形象。此时,再吟诵课前交流的小诗,在对比中一个忧国忧民、关心孩子、忠于革命的形象呼之欲出。

第四遍,读中仿写。完成最后一步任务:像课文那样的写一写。

为了让学生当场掌握对比这一写法,我设计小练笔:文中对于李大钊在刑场上的内容并没有写出来,你能不能根据文中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表现,想象李大钊在刑场上的情景。可以试着运用对比的手法。此刻同学们的内心被李大钊崇高的精神所感染,写下了这样的片段:

“……李大钊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稳步走上绞刑台,他深情地环视了一下四周的苍山绿岭,接着面向前来送行的悲痛的人群,庄严而坚定的宣告:‘共产主义事业在全世界,在中国必将取得胜利!’……‘快!快!快行刑!’法官惊恐地喊,‘别让他再说了!’……”两个刽子手怒目圆睁,赶紧把李大钊绑到绞刑架上,残忍地下了毒手。

三、   一篇文章到整本书的阅读

随着年级升高,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视野,教材编写者在第四单元特意安排了四篇《外国名篇名著》,其中短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长篇:《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以(故事梗概+精彩片段)方式呈现,这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确实是前所未有的。

也正因为与众不同,作品梗概+精彩片段,成了教学难点。更重要的是 梗概+精彩片段捆绑式出现,教学时该怎样准确定位?如何处理好“梗概”、“精彩片段”和整本书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掌握一点实用的阅读技能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恰巧前些天发现蒋军晶老师在博客上撰文阐述观点和做法,仔细拜读,值得借鉴。

(一)、确定教学目标,激发阅读欲望。

教学这类课文最核心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也就是借助于“梗概”与“精彩片段”作一个高效的“名著导读”。为达成这一目标,可以借鉴“读书会”、“聊书会”的一些方式方法,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的定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课,正如蒋老师认为:把教与学的过程更多地处理成,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多听少说,多组织,引导,多观察。如果学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梗概猜测具体的故事情节,或到精彩片段中找答案,或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鲁宾孙来到荒岛是怎么过着寂寞生活?他又是如何克服寂寞、孤独的?种出了粮食,他怎样做成食物?野人野蛮的宴会是什么样的?鲁宾孙是怎样教化“星期五”的?鲁宾孙和“星期五”是怎样救船长的?如果有学生读过这本书,可以让他们回答其他同学的疑问,也可以请他们讲讲书中其他的精彩片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述自己读原著的体会。这些环节的安排,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欲望。

(二)、“梗概”、“精彩片段”有机整合。

《鲁滨孙漂流记》的“精彩片段”,篇幅很长,并且细“碎”,没有前因后果,阅读时如果没有“梗概”,理解上会出现情节空白以至无法连贯,是真正意义上的“片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把两者结合起来。

可以让学生浏览“精彩片段”,想想这个片段大致在小说中的哪个部分呢?判断的过程实际就是把握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过程。

(三)、运用语言材料,培养语文能力

上课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梗概”试着用更简洁的话概括故事,尝试之后,学生发现,鲁滨孙在荒岛为生存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外乎解决食物、住所、安全和孤独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这既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也是对故事重点的把握过程。上“精彩片段”时,可以更多从“作品赏析”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讨论。例如1、野人为何取名“星期五”,从片段中找出能够印证时间的语句,谈谈时间描写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着什么作用?2、在这个故事中,有时一件很简单的事,作者却会用很长篇幅不厌其烦地写,找出这样的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理由。3、结合精彩片段,评价鲁宾孙是怎样一个人?4、摘录片段中描写作者对生活感悟的经典语段,并作分析。5、如果这个故事用第三人称来写,会怎样?

同时,告诉学生读一本书,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详细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意义?

四、记叙文到议论文的阅读  

为了体现教材文体多样性的特点,在第三单元,学生首次接触议论文――《为人民服务》,目标如何定位,如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议论文的特点,这些也值得我们思考。

(一)、讲解法的运用

从课改以来,提起“讲解”老师们往往谈虎色变,“体验”的出现仿佛与之成了一对对立的矛盾,课堂尽量少讲,生问不说,答案全开放,结论无标准,这种时髦导致了教师教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不知如何学。其实,个人认为,讲解法并不是教师个人的专利,学生精彩的演说、推论、论证的过程也是很好的讲解。所以讲解法并不是不要,而是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而已。

比如《为人民服务》这篇议论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感受议论文文风:说理深入浅出、思维缜密、说服力强,体会到毛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怎样把几个方面的意思像层层剥笋一样,一层一层讲得非常清楚。因此,这篇课文用讲解法来教学也未尝不可。

(二)讲解些什么?怎么讲?

1、讲这篇演讲辞发表的相关背景,张思德的事迹。(可由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并由学生讲解,教师补充。)

2、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引证法、对比论证、例证法,以及说理的条理性,句段的严密性、情感的渲染性(不必讲专业的学术语,重在字里行间的理解、感悟!)下面就以二、三自然段为例,说说怎么导学。

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析论证方法及其运用的巧妙。

1、初步认识引证法并吟诵有关生死的名句。

师:“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主席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主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师:这叫引经据典,也叫引证法。

师: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距现在有两千多年了。主席为什么要引用司马迁的话?这么古老的久远的话?
生:因为司马迁说的话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所以主席引用了司马迁的话。
师:经典是古老的智慧,是被历史考验,被大家认可的。经典可以表达深刻的内涵,最具有说服力。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司马迁的话。)
师:除了司马迁的这句话,还可以引用什么经典名言?
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同学们,名言带给我们的震撼是无限的。
2、了解对比论证的方法并进行朗读指导,激发学生感情。

师:除了引用名言,主席还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对比的方法。
师:怎么比?
生:“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理解两种死的不同意义,接着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两种死的不同意义,读出对前者的热爱、崇敬,对后者的痛恨和蔑视。

3、体会例证法意义,举了张思德的例子来证明观点,并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影《张思德》片断,使“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形象化。

第三自然段:体会说理的严密性

出示语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句与句之间的紧密联系,意思层层递进:不怕别人指出,欢迎批评    欢迎任何人批评     批评后知错就改,体会用上这些关联词,使表达更加完整、严密,进一步明确:衡量批评正确与否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的批评的前提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

 

“为孩子们服务!”这是我们共同心声。尽管压力重重,但愿,最后一学期的语文学习,让孩子们平平稳稳过渡到初中,能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以上是我对本册三、四单元实践后的反思。显得肤浅,稚嫩,不当之处,再次恳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