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窝的传说300字:誓死捍卫[释证纪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0:47:03
誓死捍卫[释证纪历]
文章提交者:scheler( 本文作者)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立下誓愿,表示宁死、到死也要坚持捍卫的志向、行动不变,要“用鲜血和生命”来证明献身的虔诚。是政治表态的一种誓言。流行于文革十年。最常见的用法是:“誓死捍卫毛主席”,“誓死捍卫毛泽东思想”,“誓死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誓死捍卫以毛主席为首、林副主席为副的无产阶级司令部”;“誓死捍卫一月革命的伟大成果”。亦曾偶用作“誓死捍卫江青同志”。
    它是把话语环境看成尖锐对立到阶级斗争具有你死我活严重性质时的盟誓,已经超出通常话语范畴,是一种激烈的政治行为。当时的红卫兵诗歌豪横地写道:“刘少奇算老几/老子今天要揪你/抽你的筋/剥你的皮/把你的脑壳当球踢/誓死捍卫党中央/誓死捍卫毛主席”。它的指向1966年是刘邓资反路线,1967年是为了夺权而争锋相对的不同群众组织,1976年是被一举粉碎的四人帮。
    它不是基于认识-判断的理性行为,而是基于崇拜、信仰、激情的盲目冲动。不要求全面、客观地了解情况,冷静地分析是非、利弊,趋利避害,而是为了虚幻的政治正确,抓住某些口号的只言片语,放纵沸腾的热血支配自己的行为。忠不忠于毛泽东成为人们裁判名义上的终极标准。所以文革武斗就往往带有了某种准宗教战争的性质,[注1]其残忍程度远远超出了理性所能控制的范围。敌人和自己的生命都被献作这一崇高祭祀的“牺牲”、贡品。“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诗意花环被虚矫地点缀在那些荒芜的坟头。
    于是才会有武斗双方都是为了同样的信仰、口号,打成一团、血流成河,还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的惨剧。所以从语言事实看,“誓死捍卫”最流行的1967、1968年恰恰与武斗最烈的两年同时。[注2]而从大火、洪水的肆虐中,抢出毛泽东画像等崇拜礼器也是倍受赞赏的“誓死捍卫”壮举。
    当派性组织1969年陆续退场后,“誓死捍卫”的有效性在逻辑上虽未失效,还在惯性推搡下滑行,仍然是杀敌立威的重型武器,但却失去了大规模群体冲突的现实基础。
    文革后,“誓死捍卫”成为人们批判嘲弄、嬉笑怒骂的对象,被认作阴魂不散的封建主义、根深蒂固的奴性孑遗。
    2000年在价值多元化时代的话语流通中,被极端修辞爱好者招来用于戏拟式的调侃、反讽:“服务器遭受非法攻击《诛仙》誓死捍卫玩家权益”,“HC们誓死捍卫的那些高僧”,“景德镇誓死捍卫千年瓷都品牌”,“犹他爵士盐湖城迎战马刺誓死捍卫‘魔鬼主场’”……虽然还保留了部分非此即彼、不共戴天争斗性质,但已经消散了昔日铮铮杀伐的硝烟味、血腥味,更多显现的是操弄者逗闷子、不当真的顽童心性。

    [注1] 与以利益纠纷掠夺为目的的普通战争不同,在对待俘虏上,宗教战争把杀人和“牺牲”作为对“主”的奉献,那些完全没有经济价值的屠杀就具有了精神上满足的价值了。这也是文革武斗杀俘的心理依据。
    [注2]据“人民日报’49—97数据库”提供的材料,该词分布的峰值期是1966年(4.01%)、1967年(24.75%)、1968年(36.12%)、1969年(10.70%)、1976年(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