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荒宇的肉戏部分:开展党务公开的“五要五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06:17

  □ 谢远区
  

  公开才能赢得公信,才能取信于民。加强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塑造公信力的一个重要契机,是凝聚党心民心的一个有效抓手。必须紧扣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切实把党务公开抓实抓好,让影响党群关系的矛盾在党务公开中化解,让影响党组织形象的不良作风在党务公开中转变。
  在内容上,要充分公开不要部分公开。过去,基层党务公开存在两种群众不满的现象,一是对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公开不多,一是习惯只公开结果、不公开过程,只公开整体、不公开细节,对群众最关心的程序是否规范、操作是否公正等问题公开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公开的效果。党务公开要取信于党员群众,就必须转变这种“想公开什么内容就公开什么内容”的不良姿态,深刻认识到只有充分公开才能赢得充分信任,切实从思想上做到敢公开、真公开。严格执行统一规范的公开目录,减少随意公开的操作空间,切实做到有章可循、严格规范。力求公开内容最大化,凡是党员群众需要知道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的,都应当最大限度地公开,切实做到党员满意、群众理解。
  在时限上,要主动公开不要被动公开。当前,许多群体性事件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互联网强势发展、群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背景下,那种想什么时候公开就什么时候公开的时代已经结束。对于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如果公开不及时,就会失去舆论的主动权,让谣言盖过真相,让工作陷入被动;如果“千呼万唤不出来”,就会激化群众的不满情绪,让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基层党组织必须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增强党务公开的主动意识和危机意识,牢牢把握公开的时效性和主动权,提高舆情应对水平,主动利用互联网与党员群众交流。要积极建立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制度,善于利用媒体公开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在形式上,要实在公开不要作秀公开。党务公开的形式好不好,党员群众自有公论、时间自有结论。如果热衷在公开形式上搞形象工程,就会引起党员群众的反感。如果不考虑党员群众的个性需求,简单化、一刀切,就会使党务公开无的放矢,影响公开效果。公开形式必须以党员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实在管用为标准,有的放矢,务求实效。同时,要尽量选择低成本的公开形式,善于整合资源、合力推进,突出便捷性和高效率,尽量采用党员群众容易了解、方便参与的形式,让党员群众更好地参与监督。
  在机制上,要常态公开不要形式公开。过去,少数基层党组织错误地把党务公开当做一种形式。应付检查时各种活动轰轰烈烈、丰富多彩;检查过后,一些公开载体和内容无人更新、成为摆设。要避免这种局面,就必须转变“一阵风”、“走过场”的思想,切实把党务公开当做对本单位公开工作的一次“重新发力”和全面完善,推动党务公开常态化。要有专门的负责部门,避免停留在临时性的工作机构上,确保党务公开有人抓、坚持抓。要有固定的公开载体,设立固定的公开大厅、公开栏、公开网页等平台,确保党员群众经常看得见。要严格规定党务公开工作的标准、责任、管理等事项,建立定期督查制度,形成“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制度保障。
  在效果上,要互动公开不要单向公开。公开是手段不是目的,是起点不是终点。党务公开后,党员群众评价如何,是否存在疑问和不解,怎样促进党员干部改进工作,这些都关系到党务公开能否取得实效。基层党组织要清晰认识到,群众是主人、党员干部是公仆,党务公开工作必须对群众负责、让群众满意,自觉接受监督。要积极开展党务公开质询、评议活动,通过党务公开质询日、党务公开满意度调查、党务点题公开等有效手段,激发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促进党务公开持续深化。要善于运用论坛、博客、微博等双向传播载体,及时了解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释疑解惑、回应关切,构建党群紧密互动的生动局面。
  (作者系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