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云蒙景区玻璃栈道:漫谈写文章的简与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17:22

漫谈写文章的简与繁

(本文5月3日刊登在新浪文化博客《读书随笔》栏目)

    写文章要注意行文简繁得当,才能增强文采和表达力。

    文章的简,能节约文字,将节省下的文字空间用于该尽情渲染之处,使有限的篇幅容纳更多的内容。

   文章的繁,能起到渲染、烘托文章之効,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而旁征博引更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如何使文章简繁得当,必须注意加强文字修养功夫,写作时要句斟字酌、反复推敲,不可随意为之、脚踩西瓜皮,踩到哪儿就滑到哪儿,使文章如臭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使人不可瘁读。

  文章行文的简繁是辩证的,不能一味简或一味的繁,该简则简、该繁则繁,二者不可偏颇。“删繁就简三秋树,枝繁叶茂二月花”是文章简繁的要诀之一。

   关于文章简繁的论述,前人论述很多。南朝.梁.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鲁迅名言:“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名作家的写作风格各不相同,有的惜墨如金、获简之妙;有的恣意走笔、得语繁之丽。如杨朔散文单纯明净,有若删繁就简三秋树,不因其简而不深刻、空乏。秦牧散文丰富馥郁,有若枝繁叶茂二月花,不因其繁而啰嗦、冗长。

  简繁技法的运用,还要与文体、内容相得益彰方才显其妙。

  文章的简繁与文章的格式有相当大的关系,形式会限制内容,内容须服从形式。

  如公文,要求言简意明、便于上传下达。史上就有因奏章啰嗦而挨板子的例子。据明朝《礼部志稿》载,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份长达一万七千字奏章,朱元璋令人诵之,读到六千多字,尚未进入正题。朱元璋大怒,杖茹太素于朝。次夕,再令人诵之,当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时才进入主题。朱元璋嘲笑道:“文词太多,便至荧听,太素所陈,五百余言可尽耳。”正是茹太素“虚词失实、巧文乱真”, “言多忤触”才使屁股遭罪。

  又如诗词、特别是格律诗,对字数、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容不得你啰嗦。

  然而,诗词也有长短、简繁之别。只要运用得当,简有简的好、繁有繁的妙。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简而有味。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作以简见长。

  白居易的《长恨歌》、贺敬之的《雷锋之歌》均长而不繁。

  要说繁得十分美妙的当数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词是词人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  当时,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藏品全部散失,其沦为难民,饱受离乱、生别、死离、孤独、无助之苦。词中倾述了心比天高、才高八斗、命如紙薄的词人一生苦苦追寻的理想、爱情、事业都付诸东流的愁苦心曲。

  其词起首便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对叠字,非但不觉繁琐,反觉贴切自然、浑然天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动人心弦!词人寂寞、怅惘、哀伤、忧愁、孤独、无助、无奈、漠然、悲凉的心境渲染得淋漓尽致。

  文章简也好、繁也罢,关键要推陈出新,才得成就好文章。

  唐朝·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

  郑板桥有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他们强调文章无论简繁都要“出新意”、要“领异标新”。

  要说简得精彩的有如《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情节:关公“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仅59个字,把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写的淋漓尽致。

  而繁得有味的是《水浒》中关于武松打虎描写,从“三碗不过岗”开始宣扬猛虎的厉害起,至将老虎打死,足足用了2580个字。作者通过不厌其烦的渲染烘托、巧设悬念、把猛虎之凶、武松之勇描绘得活灵活现,有谁还嫌其繁?

  两场生死搏斗、一以虚写实为简、一尽情渲染烘托为繁,各尽其妙、尽领风骚。

  由是可见,作文只要能领异标新、简繁得当,“删繁就简三秋树”不失其苍劲利落、“枝繁叶茂二月花”自有它的绚丽精彩。

  只要将写作的简繁技法了然于心、运用得当,定会为文章增色添彩。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