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工商局:货币逻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3:39:02

货币逻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31日 16:46  财经国家周刊微博

  多年来超发货币给金融行业带来的虚拟繁荣,如今开始破灭。“占领华尔街”预警已经“脱钩”的资本应该也必须回归实业

  记者 丁沙

  美国一直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将资本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但盛极必衰的循环却也作用到了这个超级资本帝国,并传递到全球的金融资本体系。

  多年来超发货币给金融行业带来的虚拟繁荣,如今开始破灭。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度导致资本溢价过高,资本逐利脱离实业。“占领华尔街”预警已经“脱钩”的资本应该也必须回归实业。

  超发的货币

  华尔街是美国资本的代名词,而资本的原型便是货币,货币最早产生于商品生产后的交换环节。生产了多少商品,便有多少的货币替代商品进行交换。进入社会化大生产过程后,货币的形式不断虚拟化。

  1971年,二战后实行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正式脱离金本位。

  至此,美元的货币供应量完全被美国政府所控制。此后美国持续多年的宽松货币政策,不断印发美元,使得货币远超生产所需的货币供应量。

  从美联储的统计数据看,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一直高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2008年金融危机前,美国的M2已远高于其GDP。金融危机后,在美联储定量宽松的政策下,M2仍持续高于GDP,二者间的差距还在拉大。导致衡量货币化的一项重要指标M2/GDP畸高,超发的货币远超实体经济生产的需求,自然容易形成巨大的资本泡沫。

  超发的货币曾给美国经济带来虚拟的美好,表现为美国经济收缩期大大缩短。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统计,在1854年至2001年期间美国共有32个经济周期,平均而言收缩期要持续17个月,而扩张期则可以维持38个月。在此之后,美国经济的收缩期下降到10个月。

  同时,依靠其世界货币的地位,美元的资本泡沫沿着全球化的金融资本链条飞向全球。

  目前全球每年的货币交易额高达700万亿?800万亿美元,其中与商品生产和流通有关的部分只占1%;全球每年的金融商品交易额超过2000万亿美元,而世界GDP总额只有50万亿美元,与商品生产和流通相关的金融活动仅占2.5%。

  由此,持续的货币超发,使得全球经济都沉浸在虚幻的美梦之中,直到危机的突然爆发。

  腐蚀实体经济

  那些在金融市场虚拟衍生出来的“货币”,在世界范围追逐利益,但却使产业空心化不断加强。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翟玉忠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很多美国的高学历精英人才为了更高的薪酬都集中到了华尔街,实体经济的企业主却很难寻到合适的高级经理人,导致实体经济领域缺乏管理的中间力量。

  同时,由于金融资本的增值速率远高于产业资本的增值速率,很多企业主便将本该投入到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投入到金融领域,导致企业缺乏创新力。没有流入生产的货币导致美国金融业一度异常繁荣,然而金融行业无法为美国民众提供足够的就业量。第一、第二产业的外移使得原来的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出现失业,而金融行业金融危机后,华尔街大资本集团的破产再生失业大军。

  美国的失业率从上世纪90年代至金融危机前都波动不大,保持在5%的水平上下。但是自2009年10月突破10%后就一直居高不下。

  美联储(FED)主席伯南克近日表示,“失业者中有45%的人失业时间超过半年,这是前所未有的”。

  大量的超发货币带来的不仅是产业空心化、大量失业等问题,许多专家预测即将发布的美国政府国债额度又将创历史新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江涌认为,“美国病”包括产业“空心化”、经济“虚拟化”,政府收入萎靡有限,支出刚性无限,财政赤字不断创新高,接近GDP的100%。若加上美国企业、家庭与个人债务,美国的负债已到天量,人均负担18万~25万美元。如果没有美元“印钞机”的特权,如果没有债权国持续“给钱”,美国早就已经破产。

  回归实业

  此次“占领华尔街”就像是一个临界点,警示世界:资本该回归了。

  经济学家李才元认为,对各国来说,走出大危机的惟一出路是抑制资源泡沫、限制金融炒作、管住货币超发、扶持实业和科技创新。

  资本终要回归实业,只是需要时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耀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实体经济的回归不一定会走二次工业化的老路,可以在高端的装备、生物制药、节能环保、信息通讯制造业等多个领域找到新技术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他同时表示,新兴产业的孵化需要多种条件,例如成熟的产业配套环境,和一定量专业科技、管理人才。不同行业培育周期不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在汽车制造业、航空、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都有较深厚的技术积累,形成一个新产业链的时间相对较短。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以往由于美国的生产成本较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优势,美元的流动性导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国际化转移。而今由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美国部分产业出现回流的趋势。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最新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今后5年间美国将新增200万~300万个工作岗位。

  研究发现,最可能回流美国的制造行业包括运输工具、电子设备和器械、家具、塑料(9685,-55.00,-0.56%)和橡胶(27000,0.00,0.00%)制品、机械、金属制品和电脑。

  行业研究机构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10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美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26个月扩张,增速比上月略有提高。

  但分析人士认为,产业回流的拐点不会立刻形成一个大的趋势,市场与科技发展的不均衡也会存在较长时间的博弈。

  陈耀表示,美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在70%左右,虚拟经济回归实业以拉动就业,需要解决劳动力成本较高的问题,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例如汽车、电子信息制造行业的回迁问题上,需要将一些零部件生产环节回迁,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

  市场经济逐渐发挥作用的同时,奥巴马政府为维护政权的稳定,解决失业问题,也会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实体经济回流。

  研究显示,过去十年间,美国向全世界流失大约57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

  在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可持续经济复苏计划中,发展制造业已是关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