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教育局:若二战中德军不首先进攻苏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40:25

 

  如果日本和德国联合起来全力攻打苏联,苏联就很困难了。甚至可能要提前解体。 



  苏联要陷入两线作战。西线,德军可能要攻克莫斯科。莫斯科被攻
克具有重大的政治

意义,甚至会促成这个庞大的联盟瓦解。东线日本可
能占领苏联的远东地区,甚至西伯利

亚。 



  当苏联两面受敌的时候,就不可能抽调大量兵力来远东。若门堪的
胜利就不可能重

演。当时苏军如果不能守住莫斯科。日本就可能不顾苏
日中立条约,占领苏联的远东地

区。这一个即将频死的猎物身上分肉,
是一切猛兽都会做的。 


  所以苏联尽一切办法避免这个局面发生办法。办法是在19413月签
定了苏日中立条

约。整个战争期间,苏联一直严格遵守这个条约。第一
是禁止盟国利用苏联领土打击日

本。甚至在美国杜立特将军轰炸东京以
后,有飞机在苏联远东地区降落。苏联扣押了飞机

和飞行员一年之久。
第二是禁止盟国通过苏联领土援助中国。使得盟国不得不开辟驼峰航

线。 



  但是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
是德国为代表的新

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和英法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
矛盾。日本发动战争,目的是争夺中

国和东南亚,它面对的敌人,是英
法还有美国。虽然日本和德国结盟,说是要共同反共,

但是日本的目标
不是要开发西伯利亚。根据欧洲的经验,德国进攻英国、法国的时候,

联做壁上观。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英国立刻表示支
持苏联。美国也立刻表示要给苏联提

供援助。事实上日本如果进攻苏联,美国会表
示支持苏联的。而日本袭击珍珠港以后,苏

联一直愤怒地拒绝参加对日作
战。所以日本和德国联合起来攻打苏联,事实上是不可能

的。苏联的表
现也是非常好。守住了莫斯科。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投机,才参加了英法阵营,进攻了德
国在远东和西太平

洋的殖民地如我国的青岛和太平洋中的塞班岛,算是
战胜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

看到德国取得一系列胜利,才在194
0927日和德国结盟。组成轴心国集团。但是这个集

团是非常脆弱
的。它们又分居欧亚大陆两侧,所以事实上不可能有什么协同。 

   所以日本和苏联战争期间结成了非常特殊的关系。日本和美国作
战,苏联和德国作

战。苏联和美国是对德国作战的盟国,日本和德国
共同对美国作战的盟国。但是日本和

苏联又是保持中立的关系。日
本和苏联一直保持外交关系。战争后期,日本一直企图通过

苏联“调
停”日美战争。   
   二战的一个重要舞台就是苏德战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
最终进程。较为普

遍的看法是,德国进攻苏联重蹈了其在一战的覆
辙,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导致了德国最终

的失败。此文不讨论德国是
否有可能击败苏联,而假设,希特勒认为在西方的英国未解决前,

不能
又在东方制造一个强大的对手,因此竭力避免主动进攻苏联的话,二战将会如何发展

呢?


  1苏德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是具有高度战略洞察力的领袖,即使在蜜月期
间,对苏德之间未来可能的发展也早有心理准备。希特勒早在苏德秘密协定签署时就说:“这是和我们不得不掐死的魔鬼签订的条约”;《我的奋斗》也明确指出:德国的生存空间是在东方的辽阔土地;希特勒德国,始终把苏联当作必须征服的目标。而苏联趁德国忙于西线战役时一系列打造东方战线的行动更加深了德国对苏联的警惕。
 
  而斯大林并不是没有预见到德国会进攻苏联,只是时间判断上有
误,而个人的一厢情愿又影响了国策,使苏军无法做到最充分的战争准备。其实,苏联早看出了德国的居心不良并采取了相应行动:军事上,苏联惨胜“勇敢的小芬兰”,得到了列宁格勒的安全态势;吞并波罗的海三国;与德国瓜分波兰;吃下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把西部边境前推了200~300公里,如果说这条“东方战线”不是针对德国,没人会相信。外交方面,莫洛托夫在德英空战正酣时特访柏林,当时就明确拒绝了德国意图把苏联引向南方的建议,更咄咄逼人的向希特勒质问德国在芬兰,罗马尼亚等国驻军的问题,双方谈得很不愉快。可以想见,斯大林对德国可能的入侵必定有所准备。
 
  因此,苏德之间爆发战争不是问题,问题只在于:谁首先进攻?
时进攻?
  

  2 希特勒的两难处境
 
  希特勒的困境在于是否要两线作战:是全力战胜英国,之后转头
东进收拾苏联;还是如史实一般,发动巴巴罗萨计划?
 
  就现在对过往历史一目了然的人们的马后炮,德国当然不该在19
41622日进攻苏联,陷入两线作战的态势。但如果真处在那个历史环境下,这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选择吗?是否应该先登陆英伦,征服不列颠,然后再击苏联?
 
  当时苏德边境苏军的数量已经很是庞大,而且还在不断加强;边
筑垒也正不停加固;每过一天,苏军实力就增强一分。对于德国,苏联不能不说是个日益强大的威胁。而在德国尚和英国纠缠不休时,苏联虎视在侧,这时德国如果强行登陆英国,东边留多少兵?留多了攻打英国力量不足,留少了不敷使用。再说登陆英国,以德国本来就弱小而又在威塞演习中遭到重创的海军无法和皇家海军对抗,又在制空权未取得的情况下,德陆军必然遭到极为严重的损失;如果在节骨眼上,一旦苏联首先发动进攻,那庞大无匹的百多个师从东向西在中欧平原上压过来,德国即使不被一击即溃,也必将陷入真正恶劣无比的两线作战惨境。即使精彩的演出了莱茵兰进军的希特勒也不敢冒这个天大的风险。可见,不进攻苏联,并不能解决德国的潜在战略窘境,这是由德国的先天条件所决定,无法改变。
 
  攻打苏联未必不是个可行之计:一,德军的战力正在巅峰,辅以
惊世界的闪击战术,必然能重创苏军。二,至少英国那方面(即使考虑到美英同盟的因素)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对德国的欧陆帝国形成威胁,充其量是空军的骚扰和海军的压制。对付皇家空军德空军不但自保有余,还能进攻;德海军水面舰艇虽然不能对抗强大的皇家海军舰队,但德军潜艇狼群战术和精锐战舰游击作战也能牵制相当的英海军兵力。“无敌德国陆军”可以集中精力对付苏联。就已发生的历史来看,苏德战争中苏联也有好几次是命悬一线危如累卵,德国并不是没有胜利的可能。可话又说回来,两线作战,始终是德国人挥之不去的噩梦,悬在头上的达摩克斯利剑。
   所以,对于希特勒德国,打或不打,这是一个两难选择。
  
  3 斯大林的问题
   斯大林的问题,在于德国何时进攻苏联?苏联是否可能先发制人?
   既然能肯定德国迟早要进攻苏联,苏联要做的事就是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时间加强战备。东方战线是死的,要发挥作用还靠活生生的军队。就客观的军力对比来说,虽然军队的表面规模苏联不弱于德国,甚至还要庞大,但实际战力是远远不如了。苏芬战争清清楚楚把苏军的水平展现给全世界,德国也因此来判断苏军的战斗力;而反过来,这也是一盆冷水泼醒苏联,促其真正开始加强军队,苏联虽丢了大脸,然焉知非福?增强军队战斗力需要时间,苏联想做的就是祸水西引,当然历史说明了他没有成功。
   如果德国不首先进攻苏联,苏联会反过来进攻德国吗?很有可能,当时欧洲大陆已经只有这两头猛虎,双方日益加深的敌意决定了迟早要爆发战争。焉知斯大林不是在等待德国登陆英国时无法分心而又会遭受重创这个天赐良机呢?希望今后有解密档案或可证实我的猜想。对苏联来说,以他的实力该选择这个最佳时机,而如果这情况真正发生的话可能会把二战结束时间提前(不过也真不好说,但彻底改变二战进程是肯定的)
  
  4 最后一个可能
   那么,德国既不登陆英国又不进攻苏联(虽然对德国来说长期闲置他那庞大精锐又相对处于优势的军队有点不可思议),那就是英德苏三方的僵持局面---英国全力自保,德国左右为难,苏联战力不足也不敢轻启战端……
   打破这局面有几个可能:
  
  A.北非
   这儿可以借鉴历史,英国必然全力作用在北非战场保住生命线;但德国志不在此,不大可能倾注全力。因此,在北非还是可能演出瞬息万变的双方拉锯战,谁胜谁负要看双方的投入和表现。如果德国获胜,不但战略上给了英国致命一击,又在南方包围苏联,还能获得中东的石油资源,将大大加重德国征服世界的筹码;如果英国获胜,对德国的直接影响不大,英国的安全则更加能确保,北非还会变成未来反攻德欧陆帝国的跳板,跳板另一端就是意大利…
   生力军的加入,会决定北非战场的走向,可以预见的就是美国的参战,以下C将提到。
  
  B.日本进攻苏联    这可能性微乎其微,日本的国策是南进。就算日本进攻苏联,他能吸引苏联多少兵力很成问题。基本上,不会对苏德战略走向有大的改变。
  
  C. 美国耐不住寂寞,最后出来打破僵局,当然是作为德国的对手:这是最大的可能性。
   美国出手的地方首选当是北非,时机自然在德国未能稳操胜券之前。另外,在大西洋击败德国海军掌
   握制海权,增兵英伦演出不列颠空战升级版,驻军英吉利海峡等待登陆对岸;以及,夺取北欧完成对第三帝国的三面包围……总之,先争夺第三帝国周边地带作为反攻跳板,其次总攻德国欧陆本部将是基本战略。苏联自然会找到最佳时机对德开战,对德四面包围完全形成。
   以美国庞大的战争潜力,他的站位将决定战争的胜负,即使如此,没有历史上苏联损耗德国的大部战力,
   反攻的日子将是漫长艰巨的。这样进程的二战,我们只有凭空猜想了,也许,登陆欧洲后的进展,和史实相差不会很大吧(甚至可以参照一战)。
   而德国有没有胜利的可能呢?唯一的途径,就是在对德全面包围形成之前,各个击破。如此说来,巴巴罗萨计划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焉知当年希特勒没有考虑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