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生活概念馆创始人:老子哲学的现代解说(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50:20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大意】
五彩艳美使人眼花缭乱,奇声异乐使人耳不能聪,丰盛美味使人口味不鲜,围猎行乐使人心思如狂,难以得到的宝货使人举止反常。所以圣人治理国家,注重温饱而不追求耳目的享乐。因而放弃那个而取这个。
【解读】
老子主张重温饱轻享乐,以求大治。治理者也应当讲实际,首先应该满足顾客和企业内部员工的基本需求,而少玩噱头,炒作一些无关大局的小花样蒙顾客,施小恩小惠骗员工。舍本求末不可能管理好企业,也不可能治理好社会。
【附注】
“是以圣人之治也”句它本作“是以圣人”,据帛书写正。此论针对治理天下而发,依此于义较优。
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大意】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什么是“宠辱若惊”呢?受宠爱是低下的,得到宠爱像受惊,失去宠爱更像受惊。所以说受宠和受辱一样都像受惊。什么是“贵大患若身”?我所以有大的忧患,是因为自己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还有什么忧患可言?所以把天下人看得如同自身一样贵重,似乎就可以把天下寄给他了;爱天下人如同爱自身一样,似乎就可以托他以天下了。
【解读】
《老子》七十八章曰:“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圣人受民人宠爱,似乎和受辱一样是低下的,但正是能承受国家的污垢和不祥的人,能为之下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天下之王。爱天下人如同爱自己的身体,把天下人看得如同自己的身体那样贵重,就会有大的忧患。但正是这样以天下忧为己忧的人才能够托他以天下。领导者如果不能受到民众的宠爱,不能以民众的忧患为己患,就没有资格当领导人。
【附注】
“宠为下”句为原文。它本或作“辱为下”,“宠为上,辱为下”,是不解其意擅改。
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而不见其首,随而不见其後。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大意】
看了还未能觉察的叫做“夷”,听了还未能闻知的叫做“希”,触摸了还未能感觉的叫做“微”。这三种状况,都难以推问,所以混同而称之为“一”。所谓的“一”,它的上面并不明亮,它的下面也并不暗淡。连绵不断的状态难以命名,它复归于“无物”。这说的是无形无状的状态,无物之物的映像。说的是恍恍惚惚的难以把握的状态。迎面看不到它的脑袋,随后看不见他的背脊。掌握现今这种“一”的原理来映像现存的事物,用以推知古代的源流,说的是表达事物规律的基本方式。
【解读】
老子生动地描述了“一”的映像方式。将视觉、听觉、触觉对事物感知中夷、希、微的三种难以推问的情状混同而映像为“一”。也就是用 “神”中思维单元的有无或阴阳的两种状态来映像混同为一的无名状态传来的信息。称这种映像方式为“载营魄抱一”(十章),形容“神”(人的思维体)为“玄监”,即虚无、抽象的镜子。用现代的理念来说,就是人的精神这面抽象的镜子映像无名状态的方式是将外界传来的信息用思维主体的思维单元“一”来整理图像的。这种映像方式可以比喻为电脑,用具有0、1两态的单元来整理表达信息。
【附注】
谦之案:“傅本‘一’下有‘一者’二字,《文选?头陀寺碑文》注引同。”有“一者”二字,下文之义自明,从之。“执今之道”句,它本或作“执古之道”,帛书作“执今之道”,义顺,从之。“以知古始”句,它本作“能知古始”,据帛书写正。高亨注释:“咦,《释文》引仲会注‘夷,灭也。’夷是无形的形容词。希,《释文》:‘希,静也。’微,《小尔雅?广诂》:‘微,无也。’” 夷、希、微的感觉似灭、似静、似无,因此神就将形状、声音、粒状的这些小到难以推问的信息统一用一种称为“一”的思维单元状态来加以映像,这就成为神把握无名状态的“道纪”。《说文》曰:“纪,别丝也。”段注“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众丝皆得得其首,是为统。统与纪义互相足也。”将信息如一丝必有其首般地加以整理,众丝皆得得其首,是为统。也就能够以“抱一”的方式来统一处理信息了。因此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说文》曰:“载,乘也。段注:乘者,覆也。上覆之则下载之。其义相成。”这可以理解为上覆之以无名状态传来的信息,“神”以“一”的方式下载之。描述得十分形象。
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兮若涉冬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
【大意】
古代行事善于符合道的人,通达抽象的事理,深奥得难以相识。正因为难以相识,才勉强描述他们的容貌,说是:行事小心得像走在冰川上,疑畏得像怕四邻,敬重得像是做客,担心得像是河上的冰块快要化解,敦厚纯真得像未经加工修饰过的原木,虚空得像深谷,混同得好像是浑浊。浑浊的只需静止之就会慢慢澄清,安定的只需促动之就会慢慢萌生。遵循这个规律的人不希望满盈。正是因为不满盈,所以才不至于老旧了就转变成另一种新的事物。
【解读】
老子深知事物老旧了就要转化为新事物,而且这种转化在事物发展至满盈之后开始的规律。因此主张只要能够保持不满盈的状态,事物的转化暂时就还不会发生。用这个规律来保持人的健康长寿,保持企业被市场所接受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等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但用以保护陈旧的体制和本应过时的东西就具有消极的作用。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个哲理促使企业长盛不衰,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促使陈旧的事物更快地满盈,更快地转化为新事物。老子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善为道者”的容貌,这是一幅小心翼翼地遵循自然规律,不敢有半点依照主观意愿而妄作乱为的无为者的形象。这与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愿望的姿态有天壤之别。老子的这种对自认规律毕恭毕敬的姿态,实在不好嗤之以鼻。老子认为,无论人们如何涤洗心灵之镜,如何精心地“载营魄抱一”,都不可能达到人们所企望的心灵之镜没有疵瑕,毫不偏离的那种极致的境界。就是在现今的科学水平之下,要科学理论毫无偏离地反映自然规律也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滥用科技,强调“人定胜天”而妄作乱为,已经受收到自然界的严重报复的现实,很好地反证了老子无为态度的合理性。治理者在自然规律面前确实还要保持这种小心翼翼、毕恭毕敬的姿态,以免自己的妄作乱为引来严重后果。
【附注】
《说文》:“朴,木素也。”即指木的本来状态,未经加工削砍雕琢的原木。“敦兮其若朴”也就是质朴得像未经加工的原木那样,也就是质朴得像大自然原本的状态那样。由此,老子尔后干脆就用“朴”来形象地指称未经人的思维加工的保持原来面目的无名状态,直接称为“无名之朴”。(见三十七章)
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大意】
达到内心极其虚空的状态,守着一一归于本源的方法,万物纷繁运作,我用此来观察它们返本归根。虽然万物纷繁,但各自总要返归到它的本源。返归到它的本源就叫做静,那就是说它返归于天之令。返归于天之令,就是达到了恒常的法则。知道这法则,就叫作明。不知道这法则,就叫做妄。妄作乱为,就不吉利。知道这法则就能盛载它,能盛载它处事就会公正,处事公正就符合王道,符合王道就与天一致,与天一致就顺从了道,顺从了道就能长久不衰,终生都不会失误。
【解读】
老子主张静。静不是不动无声,而是归根。一切理念都必须返回到它的本源。本源就是无名的状态,它是众名物的本源。因此治理者只有将治理理论与产生治理理论的本源治理实践密切相结合,才能做到顺从道,终生都不会失误。
【附注】
《说文》:“笃,马行顿迟也。段注:顿,如顿首,以头触地也。马行竺实而迟缓也。”下文曰:“归根曰静”,是以静笃形容实实在在地归于本源之状。复,本作復。《说文》:“復,往来也。反也。《易?泰》:‘无往不復’。归也。” 《易?復》:“‘復其见天地之心乎。’注:‘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一本为心者也。’”《说文》:“命,使也。从口令。段注:令者发号也。君事也。非君而口使之,是令也。故曰命者天之令也。”《说文》:“容,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