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西路900号 网址:明清家具结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29:57
    我国传统家具结构有悠久而优良的传统,至宋代而愈趋成熟。自宋历明,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有机组合既提炼到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又十分重视实用与美观。材料的使用,力求不悖其本性,善于展显其长而隐避其短。某些手法在节约用料上颇有成效。这些优点的萃合,使我国传统家具结构千百年来形成一个精练合理、实用美观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完整体系。


明清风韵的红木家具



榫卯结构图

       举其大者,传统家具结构有下列几个特点,它们主要集中表现在明及清前期的家具上:以立木作支柱,横木作联结材,吸取了大木构架和壶门台座的式样和手法。跟房屋、台座一样,家具的平面、纵的或横的断面,除个别变体外,都作四方形。四方形的结体是可变的、不稳定的,但由于传统家具使用了“攒边装板”、各种各样的枨子、牙条、牙头、角牙、短柱及托泥等等,加强了结点的刚度,迫使角度不变,将支架固定起来,消除了结体不稳定的缺憾,同时还能将重量负荷,均匀而又合理地传递到腿足上去。各构件之间能够有机地交代联结而达到如此的成功,是因为那些互避互让、但又相辅相成的榫子(南方叫“榫头”)和卯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因为使用了质理坚实致密的硬性木材,使匠师们能从心所欲地制造出各种各样精巧的榫卯来。构件之间,金属的钉子完全不用,鳔胶粘合也只是一种辅佐手段,凭借榫卯就可以造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联结合理,面面俱到,工艺精确,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常使人欢喜赞叹,有天衣无缝之妙。我国古代工匠在榫卯结构上的造诣确实不凡,这项宝贵遗产值得我们格外重视,认真地加以整理、研究和总结。即使它对于我们今后的家具设计未必完全适用,还是应当有选择地去学习继承。

    家具结构,试加归纳,分为以下四类:基本接合;腿足与上部构件的结合;腿足与下部构件的结合;另加的榫销。当然,本文所涉及的只是明及清前期家具中常见的造法,要求详备是有困难的。鲁班馆的老匠U币如石惠、李建元、祖连朋等都曾谈到,即使从事家具修理已几十年,仍偶然会发现某一榫卯或它的某一局部造法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古代家具上的楔、钉、销、砦工艺

      在中国古代家具结构上,有一类极其细小的零件,即各种楔子、竹钉、销子及砦(音zhài)。这类小零件体积微小,常不被世人和研究者注意。然而这些貌似微不足道却有重要作用的小零件,和家具上的其它部件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研究它们,可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古家具的构造全貌,对其历史发展、流派形成以及形制分布形成更加明确的概念。

  楔

  楔儿是一种一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形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可使二者结合严密。通常用与家具同样的材料制成,大致有以下几种:

  挤楔:大凡家具榫卯配合,榫的尺寸总略小于眼,二者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使之牢固。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如使用得当,可使家具部件由不平变平,不正调正,不严调严。如明式椅子椅腿穿过椅面的部位,靠背板的上下两端,牙条的两端等等,都是使用挤楔的地方。

  破头楔:亦称“头楔”,通常是在透榫端部靠近外侧的适当位置预先锯开或凿开楔口,待榫入卯后,再备入楔子,使榫头开,体积增大,木质增密。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备楔形式,常用在攒边的桌面、椅面、床面的四角等重要结构部位的透榫上。

  大进小出楔:亦称“假大进小出楔”。是在半榫的结构上,用较壮而规整的木楔穿透家具表层将半榫备牢,其外观与大进小出榫无异。虽有“偷手”之嫌,但省工省料,可兼顾美观与坚固。常在内外料不一致的家具上用,也可对断损的大进小出榫进行修理时使用。

  楔还作为一种斜面工具,频繁地在家具制造和修理过程中使用,功不可没。

  钉

  这里所说的是竹钉,不是铁钉。除我国西北干燥地区古家具上偶见铁钉外,其他地区极少使用铁钉。因铁钉除日久锈损失效外,还会腐蚀污染木材,并不如竹木钉延年,另外,铁钉制备起来不如竹木方便,还常损伤工具刃口,所以,用铁钉是中国古家具工艺上之大忌。

  竹钉多用老竹之皮青部分削制,或方或圆。

  明清之际,大部分宫廷家具及城市高档家具均采用南洋硬木,为保持华丽的外观质感不受破坏,往往做成半榫、闷榫、抄手榫等不漏木材立茬的暗藏结构。为防止半榫日久脱落,还用竹钉来固定。这种工艺尤以苏作家具为盛。竹钉的应用地域性很广,多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竹木家具上,尤以吴中地区为最,而广大北方及岭南地区则较少使用。

  常见清初精美的吴式家具,通身无一处透榫,也不施胶,只在几个关键部位用两三枚竹钉来固定,历经数百年仍完好如初。这几枚小竹钉四两拨千斤,令人叹服。竹钉常被北京鲁班馆师傅戏称为“管门丁”,言其就像古代掌管门锁钥的兵士一样重要。

  竹钉是苏作家具重要的标志之一,在流派鉴定上有着重要意义。

  销

  通常是指顺向木材间用于管束其相关位置的小木块,有管而不死、可拆卸活动的意思。

  栽销:是最常用的一种销。栽销是在两顺向木材间凿眼垂直栽上的薄方木片,以联结固定二者间的位置。如用在桌案面芯板之间,床牙板与大边之间,桌子芯与罗锅枨之间等等。

  走马销:“走马”二字源于古建术语“走马板”,又可自由活动的意思。是栽销的一种,即在两顺材之间,用燕尾状栽销连接。其巧妙的结构,可使二者既亲密结合,又可拆卸自如,故又称“仙人脱靴”,它是罗汉床围板、太师椅扶手上最常见的方便销。清代讲究大料拼合,也常用此销粘埋其间,使其在年久鳔胶失效后,不见仍不会散坏。如紫檀大穿衣镜厚重的牙板拼合,宝座底足的拼合等都用走马销。

  砦

  砦,即寨也,字典上指打入地下阻止敌人前进的一些木桩。鲁班馆老匠人说“打个砦儿”,即是此“砦”字。家具上的砦,是垂直打入木材表面,有一端明露在外面的小木橛,其露在外面的部分有阻挡某些方向运动的作用,即有单向定位的作用。

  在柜门和抽屉后立栽的“碰头”、柜子“拴杆”下立栽的扁销,原则上都应称作砦。曾见一些精美的明式椅子,省却了腿子“内方外圆”的做法,在广素通圆的一腿内侧直接打砦儿,托住了藤编的座面,十分精巧简捷。看到这四枚细小的木砦数百年经住了椅面的重压,至今完好如初,不禁令人惊叹。

  综上所述,楔,主要是涨紧榫卯间隙使之牢固的装置。钉,主要是锁定半榫不使其脱落的装置,同时又使其间保留一定活动余地。销,主要是连接顺向木材的装置,又管而不死、可拆卸活动。砦,主要是界定部件的活动范围及方向的装置。此四种零件之功能称谓均极明确,其事虽小,仍可充分体现中华语言的先进和木工技艺的精湛。另外,需注意的是,使用中应该说成:“备”个楔儿,“钉”个钉儿,“栽”个销儿,“打”个砦儿,其间动词不可混淆,否则会被人视作外行之虞。

榫卯结构种类及图片详解

       榫卯结构在中国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红木家具的一大特色。许多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距今已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略显陈旧,但家具整体的结构仍然完好如初,其中,榫卯结构可是功不可没的。传统红木家具各连接部位,一律以榫卯相接,不仅严谨、牢固,还有装饰作用。榫卯结构的种类很多,就其使用的部位、功能和形态而言,大体可分为明榫、暗榫、套榫、夹头榫、插肩榫、抱肩榫、钩挂榫、燕尾榫、楔钉榫及走马销等。


燕尾榫结构图

燕尾榫:相传为鲁班发明,被后世尊称为“万榫之母”,是明清家具中不可缺少的榫卯连接法。燕尾榫是指两块平板直角相接时,为了防止受拉力时脱开,将榫头做成梯台形,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榫”。


 明榫结构图

明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能看到榫头的称为明榫。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


暗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不能看到榫头的称为暗榫,也称“闷榫”。暗榫的形式多种多样,就直材角结合而言,就有单闷榫和双闷榫之分。明式太师椅和靠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的转角处常用暗榫。


楔钉榫结构图

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弧形弯材的常用榫卯结构,它把弧形材截割成上下两片,将这两片的榫头交搭,同时让榫头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然后在搭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穿过去,使其不能左右移动。圈椅、皇宫椅的扶手一般都是使用楔钉榫。


套榫结构图

套榫明清家具椅子搭脑与腿料连接时不用夹头榫,而是将腿料做成方形出榫,搭脑也相应的挖成方形榫眼,然后将二者套接,这类榫卯结构称为“套榫”。


抱肩榫结构图

抱肩榫:这种榫卯结构常用在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处。抱肩榫常采用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嵌入的牙条与腿足构成同一层面。从外形看,此榫的断面是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从而使束腰及牙条结实稳定。


钩挂榫结构图

勾挂榫:通常用在霸王枨与腿的结合部位。霸王枨的一端托着桌面的穿带,用木销钉固定,下端交带在腿足中部靠上的位置,榫子下的榫头向上勾,腿足上的枨眼下大上小,且向下扣,榫头从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向上一推便勾住了下面的空隙,产生倒勾作用,然后用楔形料填入榫眼的空隙处。


夹头榫结构图 

夹头榫:这类榫卯结构在案形家具中最常见,家具的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结构稳固,桌案和腿足角度不易变动,又可将桌面重量分担到腿足上来。


插肩榫结构图

插肩榫:也是案类家具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虽然外观与夹头榫不同,但其结构却与夹头榫相似。插肩榫与夹头榫不同之处是插肩榫腿足的上端外侧被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


走马销结构图

走马销罗汉床围子与围子之间,或围子与床身之间常用走马销,它是“栽销”的一种,是指将一块独立的木块做成榫头栽到构件上去,来代替构件本身做成的榫头。独立的木块做成的榫头形状是下大上小,榫眼的开口是半边大,半边小。榫头由大的一端插入,推向小的一边,就可扣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