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皮匠皮包:如何练胎息?(胎息功资料汇总贴) - 初学入门 - 气功修炼交流区 - 中华气功论坛 中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24:14
如何练胎息?(胎息功资料汇总贴) 道家胎息功
1.含义
胎息功即修练胎息之功法,属练养内功,旨在达到体呼吸,
使精、气、神合于丹田,产生玄胎、真胎。丹鼎派师祖葛洪说:
“练功莫过达于胎息,修仙之门亦如此。”胎息是练气的高级境
界,神入气中,气于神外,鼻吸微微,若有若无,人整个身体的
毛孔随呼吸而息,会出现身体发热、出汗等现象,使奇经八脉为
之畅通,如胎儿在母腹之中,没有鼻呼吸,只有内气之潜行一样,
停止了十二经之运行,以身体之毛孔与外界交换氧气,进行到半
眠和坐忘之境界。胎息功既是筑基功又是高级功。葛洪师祖在《抱
朴子释滞》中指出:“凡修行之人,须要定息。息者,正也、安
也,顺也,归也,伏也,宁也,静也……心定则气寂。气寂则神
静,神静则灵空,灵空则寂灭,寂灭则无事,无事则清静、清静
则道生,道生则自然,自然则逍遥。”坚持练功,久而久之“行
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创血,
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
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
中,则道成。”
2.功法
(1)可采取坐、站、卧三式行功,以自然舒适为要。坐时上身中
正,两脚平分平放,两手自然相接成“心”形(即大手印之心形印),
捂于小腹(或可盘坐);站时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两手自然下垂,
自然站立;睡时可按习惯姿势,但最好平行仰卧、分腿、两手离
开身体,屈肘成弧,手心朝下。坐好、站好或睡好了以后,就不
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眼微闭,精神内守。
2
(2)从头到脚慢慢感觉着已在放松,要尽量放松,然后再由下向上
一点点放松到头,细细感觉一下是否放得很松,抛去杂念,平静
心身,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胎息功了,不受外界干
扰了,默念九遍“抛去杂念,天及归一”之口诀。
(3)慢慢呼吸,尽量均匀,要感觉到鼻息特别轻长.但又不要太过
用力,等自己鼻息很缓慢均匀之后,开始听自己的心跳之声,数
其数至三百六,不能感觉到了三百六而必须是听到跳了三百六十
次,慢慢将意念移至肚脐,开始感觉肚脐之起伏,一起一伏为一
次,直到三百六十次,后再更静,要听到肚脐处之声音,如心脏
跳动在肚脐处一样,静听其声,而忘记自己呼吸,至听其声如鼓,
静听其声,忘记一切。
(4)在这个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干扰、一般不动,静按其步骤进
行,至行功闭,而所有毛孔均会出汗或全身燥热.但亦无妨,呼
吸会越来越缓,直至从肚脐一孔呼吸,一般亦能见效。
(5)反复进行几次,至呼吸完全均匀、最大限度地减少呼吸次数,
减慢呼吸速度,使整个人融于大气之中,吸之微微则带动毛孔,
肚脐同时呼气,而废气基本只从毛孔中排出,到最后鼻吸而不呼,
靠身排即可,时间越长越好。
(6)至将收功时,心里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恢复正常了,默念
“一气即入纳丹炉,胎儿玄身存万古”九遍即可,慢慢恢复自然,
呼吸逐渐转为正常,至正常后,慢睁双目,平视前方,静视一会
儿,神光回收于目,功毕,起立慢步行走一会儿即可。
道之一字,通天彻地,惊鬼骇神。得之者,骨可换,寿可永,
病可却,体可健。失之者,如朝开暮落之花,晨生夕死之草。是
以古之明哲,孜孜以行善,殷殷以求道。富贵视若浮云,功名看
成梦幻。道成德备,虽贫犹乐。生于天地之间,必也行同天地。
处乎风尘之间,必也超出风尘!   内丹功的胎息练法
《气功》杂志1991年7月号内发表张有光先生《练成胎息谈体验》一文,我阅读之后,觉得自己练内丹功出现的胎息,体验有些不一样。故将自己的练法和实践,整理成文,供给同道们探讨和验证。

我练内丹功已40余年,从未间断,都是在业余时间练的。初练时,每天夜间练功,不超过20分钟。随着练功的进展,增加到每天1~2小时。通运周天之后,不由自主地出现胎息。胎息的形成状态,是鼻息不入不出,只有丹田中内气活动。有一股内气在小腹里,宛转悠扬地运动。后来发展到气充全身,各细毛孔里出入气息,形成了全体呼吸。这说明只要得到真口诀,练成真胎息,并不太难。

人身中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就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是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功能就强。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

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百疴不生,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没有内气则胎息不生。

一、双眼相交练法:入坐之后,紧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梁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观光不可用意力,而是轻松自如地看,观到双目中心发胀,或觉模糊不清时,才是阴阳二气集中的景象。再闭目按眼眶周围转眼珠,把阴阳二气聚成圆形。左升右降转36周。为巩固阳气,再睁眼左降右升转24 周,退化阴气。转完之后,闭目内视祖窍穴中圆形。

内视5分钟,觉口中津液满足时,就用二目交集的光,照送津液,降入脐下气穴中,目光随着照视气穴,观穴中虚空境界。吸气时用意达到气穴,呼气任其自然,意念始终守在丹田中,做到一丝杂念不起。这样练功,经过3个月,才能感觉双目中心含有小气珠,就是神光产生。只觉有圆形,不显光明,只达到这种境界,练功人还必须有耐心和毅力。

功中如觉有阳物勃举时,是精气冲功的“产药”信号。练功人要辨别清浊采炼。没有一丝杂念的阳举,采炼出口水,咽入气穴封存运化,是炼丹的真清原料。在梦中和有杂念的阳举,采炼出的口水,咽入胃中,滋润五脏,补充体亏。无论什么样的阳举,都要采炼,但必须分清咽入地方。如果不加采炼,消耗于体外,则神光不易出现。采炼的方法:阳物虽举但仍疲软,是微阳(小药)过嫩,不宜采取。可用神光协同真意由阳物动处,引回气穴,照视穴中虚空境界。这种过程,要循环多次。

微阳经过多次积累,就达到阳物举而挺胀,小药不老不嫩的阶段,这时应立即采取烹炼。用意将它由动处采回丹田,略停;然后吸气用意引导精气,从丹田直接运向尾阎,沿督脉上升到脑部稍停;呼气从脑下降到丹田,为一圆周,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不计其数。至觉阳物缩小即止。口中生出津液,变仰鼻开目引天上清气入口,咽送到气穴,这就是把精气采归到丹田中。我如是练功3年,命基已固,神光出现,祖窍穴中,经常含着小气珠。这是双目交媾,产生神光的景象。

二、心肾相交练法:每次静坐,把神光照视气穴,耳听于气穴,意守于气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精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心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田。这就是《入药镜》所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以醉。”经过后天鼻息引出先天元气来。

元气出现,就是胎息的露象,在丹田中絪缊活泼,宛转悠扬,觉丹田火暖,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向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晌,口中化生津液,元气随口水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于虚无身中。这就是心肾相交的景象,也就是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谷神是空谷之神,就是双目中心有神光的元神;玄牝是心肾中间的门户。元气在虚无的心肾门户中,一上一下,一往一来地盘旋,才能使元神在此成立真胎息的根基。

三、内气与天气相交练法:通过心肾相交而至心肾之门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返回人之未生在胞胎内的呼吸状态。每天每次练功,以胎息为主。把神光勿忘勿助地定在玄妙呼吸中,一心不动,不许向身外游思,自然外感内应,觉元气流于一身内外了。功夫到此,已得到天人合一之机了。在此境界中,口中来的金液吞咽之时,必须先提摄会阴穴之气,沿后背上升于脑,急开目引天光入脑,凝视内外气;聚会片刻,会同口液,意送到中田;存守一会儿,再转左升右降进阳36周,左降右升退阴24周,是卯酉周天。如是练功,元气一现,浩大至刚,充满全身,只觉清净恬淡,身在气中,元神之光,悬于祖窍之上,照耀全身。这就练到中级胎息了。达到高度的内外气相交,古人叫做“乾坤交媾”。   中国道家天山派
丹道周天功
第一节 胎息功
1.含义
胎息功即修练胎息之功法,属练养内功,旨在达到体呼吸,使精、气、神合于丹田,产生玄胎、真胎。
丹鼎派师祖葛洪说:“练功莫过达于胎息,修向之门亦如此。”胎息是练气的高级境界,神入气中,气于神外,鼻吸微微,若有若无,人整个身体的毛孔随呼吸而息,会出现身体发热、出汗等现象,使奇经八脉为这畅通,如胎儿在母腹之中,没有鼻呼吸,只有内气之潜行一样,停止了十二经之运行,以身体之毛孔与外界交换氧气,进行到半眠和坐忘之境界。
胎息功即是筑基功又是高级功。葛洪师祖在《抱扑子释滞》中指出:“凡修行之人,须要定息。息者,正也,安也,顺也,归也,伏也,宁也,静也---心定则气寂,气寂则神静,神静则灵空,灵空则寂灭,寂灭则无事,无事则清静,清静则道生,道生则自然,自然则逍遥。”坚持练功,久机时久之“行气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创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
2.功法
(1)可采取坐、站、卧三式行动,以自然舒适为要。
坐时上身中正,两脚平分平放,两手自然相接成“心”形(即大手印之心形印),捂于小腹(或可盘坐);站时两脚平行与肩等宽,两手自然下垂,自然站立;
睡时可按习惯姿势,但最好平行仰卧、分腿、两手离开身体,屈肝成弧,手心朝下。
坐好、站好或睡好了以后,就不要再动了,全身放松,舌顶齿交,两眼微闭,精神内守。
(2)从头到脚慢慢感觉着已在放松,要尽量放松,然后再由下向上一点点放松到头,细细感觉一下是否放得很松,抛去杂念,平静心身,稳定情绪,心中暗示自己开始练习胎息功了,不受外界干扰了,默念九遍“抛去杂念,天及归一”之口诀。
(3)慢慢呼吸,尽量均匀,要感觉到鼻息特别轻长,但又不要太过用力,等自己鼻息很缓慢均匀之后,开始听自己的心跳之声,数其数至三百六,不能感觉到了三六而必须是听到跳了三百六十次,慢慢将意念移至肚脐,形如感觉肚脐之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直到三百六十次,后再更静,要听到肚脐处之声音,如心脏跳动处一样,静听其声,而忘记自己呼吸,至听其声如鼓,静听其声,忘记一切。
(4)在这个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干扰,一般不动,静按其步骤进行,至行功闭,而所有毛孔均会出汗或全身燥热,但亦无妨,呼吸会越来越级,直至从肚脐一孔呼吸,一般亦能见效。
(5)反复进行几次,至呼吸完全均匀,最大限度地减少呼吸次数,减慢呼吸速度,使整个人融于大气之中,吸之微微则带动毛孔,肚脐同时呼气,而废气基本只从毛孔中排出,到最后鼻吸而不呼,靠身排即可,时间越长越好。
(6)至将收功时,心里暗示自己、开始收功了,恢复正常了、默念“一气即入纳丹炉,胎儿玄身存万古”九遍即可,慢慢恢复自然,呼吸逐渐转为正常,至正常后,慢睁双目,平视前方,静视一会儿,神光回收于目,功毕,起立慢步行走一会儿即可。     千古秘诀,胎息瞬时启动
胎息的本义是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引申义是以下丹田为中心高深层次的内呼吸,它是先天呼吸,如同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一样。胎息自成系统,不受外息(肺呼吸)影响,进入胎息状态时,外呼吸依旧自然进行,但却若存若亡。最高层次者,可达口算呼吸停止。
    胎息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孕育着宇宙生命本质的根本奥秘。中国古代修道者,在数千年的修炼中发现,胎息是长生之径,仙道之门,是人体消除疾病、返还青春,与宇宙之气融为一体的修炼佳境。修道者,无不把胎息作为修炼的高层次目标。
    生命来自胚胎,本自胎息而发,重新返回先天的胎息是生命自我再生。进入胎息就是步入生命的本源之地,可以使生命发生返老还童的转变。修炼胎息是从生命的根本上解决问题。
    胎息最主要的作用,是沟通人与体外能量的连接。
    进入胎息,就如同在体内建造了一个生命能量加工厂,生命之气将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不足的补充(损耗的内气能量),多余的去掉(体内的各种病气和疾病隐患)。元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向生命的本根返归,实现返老还童,其最高层次是天人合一,长生永恒。随着生命力的加强,人的免疫能力随之增强,抵抗疾病、战胜绝症,保持青春,开发智慧,就有了根本的支持。
    开启了生命能源,就好象在体内要了一个保健设备,每当不舒服,它就会自动帮助调节。胎息是人生最根本的保险。
    胎息修炼到一定阶段时,只要需要能量,它就能自己启动“开关”,进行“充电”。更多的时候,它是主动地为人工作,常在人们最为疲倦,最需要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启动胎息就好象在人体内建立了新程序,生命自动按照新的程序,向健康,长寿运行。
    更进一步讲,不是你在炼胎息,而是胎息在炼你。
    胎息被称为现代无形杀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高血压”的克星。胎息对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症、类风湿都有显效。
女性在胎息的过程中,最为明显的是面部皮肤得到改善,变得细腻、红润,面容有光泽,这是任何美容手段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这是胎息使内分泌旺盛的结果。
    男性老年人则会出现每曰清晨无欲而刚的阳举;脸上皮肤变紧,红润年青,黑斑显退。
    只有达到胎息,才能开发人体潜能,自我创造生命能源,支撑肉体生命常存不坏。
    进入胎息是通往生命至高境界的成功之路、必然之路。   胎息修炼法
胎息修炼对于初学者来说,主要是用什么方法实现胎息。真正进入胎息以后,只要知道各阶段的特征及要求,其余均顺其自然即可。所以,我只传授实现胎息方法,在第三部分中再介绍一些须知。

自古至今流传的胎息近百余种,从启动胎息的角度归纳可分为五类:

一、导引启动法

这类功法是通过各种动功的导引开通奇经八脉,运动脏腑,以此动胎息。如养生剑指桩收功部分的活膝、拍打、蛹动贯气法中胸腹的前后蛹动,通周辅助功的塌腰等,均是引动胎息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通周辅助功,在做高位撑时,如果每次将腰塌到极限,其效果要超过专门的以“后弯腰引动胎息”的导引方法

二、调息引动法

这类功法是通过调息而进入胎息状态的。

1、吸凸呼凹法:吸气时肚脐凸起,吸气要慢细匀长,意想全身慢慢扩大,把身子扩大到宇宙一样大,同宇宙融为一体,宇宙间的巨大光明体(能量与信息)由肚脐和每一个孔穴进入下丹田,闭息默念,本体光明!本体光明!(1——6遍)。呼气时肚脐凹进,呼气应慢细匀长并微提肛,意想体内的黑气、毒气、病气、不愉快之气从肚脐和每个孔穴排出直入宇宙空间。

吸-闭-呼意念6轮后,内视下丹田半小时左右

2、 吸凹呼凸法:吸气时,用意将肚脐轻微往肚里面吸,向命门方向吸,吸得不能够再吸时,再慢慢呼出去,呼气时肚往外鼓。如此反复运息。

上述两法可任选一法习练,熟练后也可两法交替练习。一旦丹田气机能启发的运动,吸气时丹田收缩,呼气时丹田松张,出现自然的内动,或出现气流在丹田螺旋运行,或自发转圈,或立式旋涡法,就是丹田气机发动了,就叫胎息。上述两法习练时,取任何姿势均可,但是必须放松,主要是大脑要放松,必须宁静自然,不宜一本正经。

养生剑指桩与睡仙功的体呼吸也有相似的效果。

三、奇经八脉促动法

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奇经八脉是沉静不动的,当进入胎息时,身体就进入了先天生理状态,有奇经八脉的运动带动脏腑的生理状态就出现了。反过来,如果先打通奇经八脉,使其处于激活状态,十四经脉的气就自然归入奇经八脉,八脉之气又自然归向下丹田,并促生命门元气,产生胎息。各种腹部以及四肢的导引活动都是为来带动奇经八脉,那又不如直修奇经八脉的功法来得快捷。下面介绍一种开通八脉的功法。“开通八脉法”是道家龙门派的秘练功法。此功简单易行,行气路线与起点终点精确,应用了会阴、下丹田、双劳宫、双涌泉、双腰眼、两肩井、泥丸等要穴,足以疏通八脉及周身气血,具体操作如下:

闭口鼻气,心意全由会阴起。

1、吸:由会阴至尾闾上督脉,引头顶;呼,内视任脉降到会阴。

2、吸:由会阴上升到下丹田,到带脉双分开至背后峡谷腰眼,然后上两肩井(肩窝)定位;呼,由两肩井双走两肘外阴维脉。走中指到两手心劳宫穴稍停。

3、吸:由双劳宫穴走两臂内侧阴维脉,到胸前靠近两乳处稍停;呼。从胸前双下之带脉合归一处,直达会阴穴稍停。

4、吸:由会阴穴上来,走任督二脉的冲脉,直上到心下定位,不可过心;呼,由心下降会阴分开,走两腿外侧阳跷脉,下两脚中趾到两足心涌泉定位。

5、吸:从涌泉上升两腿内侧阴跷脉,到会阴归一,再上升气穴归一稍停;呼,由下丹田直达会阴穴定位。

上述功法又叫“十口呼吸调八脉”,先由生死窍(会阴、阴跷)做起点,最终由落在生死窍,故道家称会阴为八脉总根,八脉一开阳气升,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此法宜每日清晨习练,以两遍为宜,要以意领气,心到、意到、神到,气也随之到,要把八脉线路记熟用灵,开始记不准时,可分内侧和外侧,分片上下,日日习练就能够心想到哪里哪里就有所感触。

小周天速成法,开放型大周天与此法有相似的作用

四、自然胎息法

这是在修炼中真气交合时出现的,或是在性命双修的虚空大定中出现的,属自然胎息法。

以上四大类引动胎息的方法均属渐修方法,来的较慢,一般敏感的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迟钝型的是要用十年以上的乃至终生的功夫,下面再传授一种胎息顿法。

五、自发动引动法

在对自发动功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发动现象可在人体任一部位出现,并可开发出该部位的功能,比如,用于四肢,可开发出功舞,神拳;用于手指可开发出功画,随感治病;用于舌头,可开发出灵信语(语言神通);用于胸腔,可开发出“灵鸽”现象;用于下丹田,可以开发出胎息。

用自发动引动胎息的方法如下:

1 要有“动引子”。让出现过胎息的人,向未动者示范丹田气机的腹部元气鼓满的起伏状况,使未动者在潜意识深处,种下胎息之相的种子。极敏感型的人,相见之后就会灵性萌动闻息而动。敏感型的人则会在丹田之气充足时,在着意与不着意之间,自发顿入。凡能跳功舞,画功画者,均能用自发动引动胎息。

2 在经络疏通,奇经八脉开启,丹田元炁激活的前提下。只要经过适当的运动,周身温煦,毛窍开后,便可在舒体仰卧时,丹田之气顿然发动,修习者便可顿入胎息

3 在无“动引子”的情况下。在仰卧时,可进入一种自发动的状态。加意让下丹田出现自发动,然后进入着意与不着意之间,不久就会引动胎息。

4 不敏感和迟钝的人,可先习练导引、调息、奇经八脉类型的功法,提高自己的根器,待奇经八脉开通后,加意“下丹田可以自发动”,在劳累之后的忘我休息仰卧中,会突然顿入胎息。

自发动引动法,又叫“相启动”,是绝对密不外传的天机,它的价值就在于瞬间等于一生,有些人一生的修炼成就,还未必赶得上这瞬间的成就。

以上传授和介绍了五大类进入胎息的功法,到底练哪一个呢?能练自发动的,练顿法;暂时不能自发动的,练渐法。动功部分练养生剑指桩。蛹动贯气法和通周辅助功、聚气法,重点是胸腹蛹动和通周辅助踏腰功;静功部分练开通八脉法、调息法(任选一个),如果觉得八脉法不好记,练大小周天也可。   道家气功 高级胎息功法
 人身体内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主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是心肾相交。心神眉 ...
人身体内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主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是心肾相交。心神眉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


    双眼相交练法
    入坐之后,紧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梁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观光不可用力,而是轻松自如地看,观发双目中心发胀,或者樟糊不清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清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心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元气出现,就是胎息的露像,元气在丹田中灵动活泼,宛转悠扬,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往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刻,口中化生津液,用意吞咽,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这就是心肾相交的景像,也就是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谷神就是双目中心有神光的元神,玄牝是心肾中间的门户。元气将虚无的心肾门户中,一上一下,一往一来地盘旋,才能建立真胎息的根基。


    内气与天气相交练法
    通过心肾相交而再心肾之门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也就是胎息。每次练功,以胎息为主,把神光勿忘勿助地定在胎息上,一心不动,自然外感内应,觉元气流于一身内外了。在此境界中,口中的金液吞咽之时,必须先提摄会阴穴之气,沿后背上升于脑,再于目引神光入脑,聚会片刻,会同口液,意送到下丹田,存守一会儿。如是练功,元气一现,浩大至刚,充满全身,只觉清静恬淡,身在气中,元神之光,悬于祖窍上,照耀全身。这样达到高度的内外气相交,古人叫做“乾坤交媾”。


    高级胎息练法
    入坐之后,把神光照视下丹田,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用这样的心意,锻炼神气交媾,总得两年之久,练到没有一毫杂念起动,脉搏不觉跳动,胎息停止运动,定于虚空,只觉有神光,在祖窍间照耀,形成了入小定状态。静极生动,忽觉全身元气向下丹田聚敛,现出一团真气,涵在绛宫。这就是绛宫之气,包住元神,天天感觉浑浑沦沦,如在母腹怀胎一样,随方就圆,温养于中。在此功境中,有时祖宪穴内出现跳动,不一会儿,遍体全身跳动,如炒豆粒一样,爆炸不绝,在身上闹成一堆。忽然口中甘露下降,急用神光凝视下丹田,转卯酉周天一遍,收存田中。有时又在静定之中,忽见一轮明月,现于目前,即用神光视之,不一会儿,又有日光发现,与月光合在一块急用神光,凝聚收敛,用鼻一吸,会同口液,送入下丹田。   吕保国先生的吕氏胎息法
胎息修炼法(推荐)
第一部分:胎息概述
介绍什么叫胎息?胎息有什么用?胎息的层次和特征。
第二部分:胎息修炼法
传授修炼胎息的具体技术。
第三部分:胎息修炼须知
介绍修炼胎息过程出现的排病现象;体内感觉与胎息反应;什么人不适合修炼胎息。

胎 息 概 述

一、什么叫胎息?
胎息的本义是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引申义是以下丹田为中心高深层次的内呼吸,它是先天呼吸,如同胎儿在母腹中的呼吸一样。胎息自成系统,不受外息(肺呼吸)影响,进入胎息状态时,外呼吸依旧自然进行,但却若存若亡。最高层次者,可达口算呼吸停止。
二、胎息有什么用?
胎息是生命的原始状态,它孕育着宇宙生命本质的根本奥秘。中国古代修道者,在数千年的修炼中发现,胎息是长生之径,仙道之门,是人体消除疾病、返还青春,与宇宙之气融为一体的修炼佳境。修道者,无不把胎息作为修炼的高层次目标。
生命来自胚胎,本自胎息而发,重新返回先天的胎息是生命自我再生。进入胎息就是步入生命的本源之地,可以使生命发生返老还童的转变。修炼胎息是从生命的根本上解决问题。
胎息最主要的作用,是沟通人与体外能量的连接。进入胎息,就如同在体内建造了一个生命能量加工厂,生命之气将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不足的补充(损耗的内气能量),多余的去 掉(体内的各种病气和疾病隐患)。元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向生命的本根返归,实现返老还童,其最高层次是天人合一,长生永恒。随着生命力的加强,人的免疫能力随之增强,抵抗疾病、战胜绝症,保持青春,开发智慧,就有了根本的支持。
开启了生命能源,就好象在体内要了一个保健设备,每当不舒服,它就会自动帮助调节。胎息是人生最根本的保险。
胎息修炼到一定阶段时,只要需要能量,它就能自己启动“开关”,进行“充电”。更多的时候,它是主动地为人工作,常在人们最为疲倦,最需要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启动胎息就好象在人体内建立了新程序,生命自动按照新的程序,向健康,长寿运行。更进一步讲,不是你在炼胎息,而是胎息在炼你。
胎息被称为现代无形杀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高血压”的克星。胎息对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症、类风湿都有显效。
女性在胎息的过程中,最为明显的是面部皮肤得到改善,变得细腻、红润,面容有光泽,这是任何美容手段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这是胎息使内分泌旺盛的结果。
男性老年人则会出现每日清晨无欲而刚的阳举;脸上皮肤变紧,红润年青,黑斑显退。
只有达到胎息,才能开发人体潜能,自我创造生命能源,支撑肉体生命常存不坏。
进入胎息是通往生命至高境界的成功之路、必然之路。
在上乘修炼中,胎息的另一个作用是“胎息养胎神”。无胎息,则阳神不得发育,更无从“出神”。
正因为胎息有如此效果,它才成为古代圣人的专利,成为道家千古不传之秘。 千古高人为之折腰,历代圣贤为之蹇足。胎息象一座无形的高山,横卧在生与死之间,望不到它,捉不到它,解不开它,达不到它。
胎息是道家中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它的发明早于内丹术,但它又是内丹术不可缺少的部分。胎息的渊源,可谓从有中华文化开始,就有了胎息的学问。而现今可查的“胎息”学术创源于老子,老子就是通过胎息的方式,达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的长生之道。
二、胎息的特征和层次
(1)启动阶段的特征
1、用调息法渐修的,主要表现在鼻翼扇动,胸闷憋气,呼吸困难,三凹出现:锁骨上凹陷,两肋骨之间凹陷,腕腹部凹陷。小腹出现悸动,丹田呈脉冲式跳动。当丹田向命门跳动时,皮肤气孔表现为吸气,周身皮肤感到发凉,反之丹田由命门向回跳时,皮肤毛孔表现为呼气,周身皮肤感到发热。丹田自律产生后,全身充气明显,甚至四肢发麻。
2、用导引法或自发顿修的,主要表现为首先是脏俯摇动,接下来是命门冲动,腹腔大起大落,如脱兔,如跃鹿,像一个风箱在鼓荡,有的人伴随着一道道白光和大海汹涌之势;最后是丹田跳动。此时进入较为平缓的有节律的微动。腹腔有内吸的感觉。
3、共同的特征:腹部出现有节律的内部跳动,有拉伸的体感,有的人头部出现跳动,并有紧缩感。呼吸逐渐缓漫细长,一种快感渐渐在小腹弥漫开。
(2)上轨运行阶段的特征
它的初级阶段与内丹术的筑基、炼精化气这两个阶段的特征相似,如排除病气,产生津液,频频出现活子时,各种光、内景、马阴藏象等;高级阶段与内丹术的炼气化神阶段、练神还虚的特征相似,如出现阴神、阳神、结胎、元神出壳及天人合一等。
胎 息 修 炼 法
胎息修炼对于初学者来说,主要是用什么方法实现胎息。真正进入胎息以后,只要知道各阶段的特征及要求,其余均顺其自然即可。 所以,我只传授实现胎息方法,在第三部分中再介绍一些须知。
自古至今流传的胎息近百余种,从启动胎息的角度归纳可分为五大类:
一、导引启动法
这类功法是通过各种动功的导此开通奇经八脉,运动脏腑,以此动胎息。如养生剑指桩收功部分的活膝、拍打、蛹动贯气法中胸腹的前后蛹动,通周辅助功中的塌腰 等,均是引动胎息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通周辅助功,在做高位撑时,如果每次都能把腰塌到极限,其效果要超过专门的以“后弯腰引动胎息”的导引方法。
聚气法对旋转脏腑有较好的作用,相当于转动了脏腑的法轮。
为什么许多学员在没有学胎息法之前,就出现了丹田跳动的现象,已在不知不觉中启动了胎息?重要原因就是习练了上述导引法以及大小周天和体呼吸。

二 调息引动法
这类功法是通过调息而进入胎息状态的。有责任将其中效果较好的功法,现传授给大家:
1、吸凸呼凹法:吸气时肚脐凸起,吸气要慢细匀长。意想全身慢慢扩大,把身子扩大到与宇宙一样大,同宇宙融为一体,宇宙间的巨大光明体(即能量与信息)由肚脐和每一个孔穴进入下丹田,闭息默念,本体光明!本体光明!(1至6遍)。呼气时肚脐凹进,呼气亦应慢细匀长并微提肛,意想体内的黑气、毒气、病气、不愉快之气从肚脐和每个孔穴排出,直入宇宙空间。
吸--闭--呼时意念六轮后,内视下丹田半小时左右。
2、吸凹呼凸法:吸气时,用意将肚脐轻微地往肚里面吸,向命门方向吸,吸得不能再吸时,再慢慢地呼出去,呼气时肚往外鼓。如此反复运息。
上述两法可任选一法习练,熟练后亦可两法交互练习。一旦丹田气机能启发的运动,吸气时丹田收缩,呼气时丹田松张,出现自然的内功,或出现气流在丹田螺旋运 行,或自发转圈,或立式旋涡法等;就是丹田气机发动了,就叫胎息。上述两法习练时,取任何姿势均可,但必须放松,主要是大脑要放松,必须宁静自然,不宜一 本正经。
养生剑指桩和睡仙功的体呼吸亦有相似的效果。

三、奇经八脉促动法
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奇经八脉是沉静不动的。当进入胎息时,身体就进入了先天生理状态,由奇经八脉的运动带动脏腑的生理状态就出现了。反过来,如果先打通 奇经八脉,使其处于激活状态,十四经脉的气就会自然归入奇经八脉,八脉之气又自然归向下丹田,并促生命门元气,产生胎息。各种腹部以及四肢的导引活动都是 为了带动奇经八脉,那又显然不如直修奇经八脉的功法来得快捷。
下面,我就向介绍一种开通八脉的功法。
“开通八脉法”为道家龙门派的秘练功法。此功简单易行,行气路线与起点终点精确,应用了会阴、下丹田、双劳宫、双涌泉、双腰眼、两肩井、泥丸等要穴,足以疏通八脉搏及周身气血。具体操作如下:
闭口鼻气,心意先由会阴起。
1吸:由会阴至尾闾上督脉,引头顶;呼,内视任脉降到会阴。
2吸:由会阴上升到下丹田,到带脉双分开至背后峡谷腰眼,然后双上两肩井(肩窝)定位;呼,由两肩井双走两肘外阴维脉,走中指到两手心劳宫穴稍停。
3吸:由于双劳宫穴走两臂内侧阴维脉,到胸前靠近两乳处稍停;呼,从胸前双下至带脉合归一处,直达会阴穴稍停。
4吸:由会阴穴上来,走任督二脉蹭的冲脉,直上到心下定位,不可过心;呼,由心下降到会阴分开,走两腿外侧阳跷脉;下两脚中趾到两脚心涌泉定位。
5吸:从涌泉上升两腿内侧阴跷脉,到会阴归一,再上升气穴稍停;呼,由下丹田直达会阴穴定位。
上述功法又叫“十口呼吸调八脉”,先由生死窍(会阴、阴跷)作起点,最终又落在生死窍,故道家称会阴为八脉总根。八脉一开阳气升,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此法宜每日清晨习练,以两遍为宜,要以意领气,心到、意到、神到,气亦随之而到。要二脉线路记熟用灵,开始记不准时;可分为内侧和外侧,分片上下。日日习练就能心想到哪里,哪里就有所感触。
小周天速成法,开放型大周天与此法有相似的作用。

四、自然胎息法
这是在修炼中真气交合时出现的,或是在性命双修的虚空大定中出现的,属自然胎息法。

以上四大类引动胎息的方法均属渐修方法,来的较慢,一般敏感型的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迟钝型的是要用十年以上的乃至终生的功夫
。下面再传授一种胎息顿法。

五、自发动引动法
在对自发动功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发动现象可在人体任一部位出现,并可开发出该部位的功能。比如,用于四肢,可开发出功舞和神拳;用于手指,可开发出功画,随感治病等功能;用于舌头,可开发出灵信语(语言神境通);用于胸腔,可开发出“灵鸽”现象;用于下丹田,则可开发出胎息……。
用自发动引动胎息的方法如下:
1.要有“动引子”。如有已经出现过胎息的人,向未动者示范。丹田气机屐的腹部元气鼓满的起伏状况,使未动者在潜意识深处;种下胎息之相的种子。极敏感型 的人,相见之后就会灵性萌动闻息而动。敏感型的则会在丹田之气充足时,在着意与不着意之间,自发顿入。凡能跳功舞,画功者,均能用自发动引动胎息。
2.在经络疏通,奇经八脉开启,丹田元气激活的前提下,只要经过适当的运动,周身温煦,毛窍开后,便可在舒体仰卧时,丹田之气顿然发动,修习者便可顿入胎息。
3.在无“动引子”的情况下,在仰卧时,可进入一种自发动的状态,加意让下丹田出现自发动,然后进入着意与不着意之间,不久就会引动胎息。
4.不敏感和迟钝型的人,可先习练导引、调息、奇经八脉类型的功法,提高自己的根器,待奇经八脉开通后,加意“下丹田可以自发动”,在劳累之后的忘我休息仰卧中,会突然顿入胎息。

自发动引动法,又叫“相启动”,是绝对密而不传的天机。它的价值就在于“瞬间等于一生”,有些人一生的修炼成就,还未必赶得上这瞬间的成就。以上传授和介 绍了五大类进入胎息的功法,到底练哪一个呢?能自发动的,练顿法;暂不能自发动的,练渐法。动功部分练养生剑指桩,蛹动贯气法和通周辅助功、聚气法,重点 是胸腹蛹动和通周辅助功塌腰;静功部分练开通八脉法、调息法(任选一个),如果觉得八脉法不好记,练大小周天亦可,时间安排,跟着研修班作息时间表走即 可。

胎 息 修 炼 须 知

一.胎息适应症
1.疑难顽症:
癌症、糖尿病、冠心病、类风温、心脏病等
2.运动系统:
风湿关节炎、骨膜炎、各类骨增生、肌肉萎缩、软组织损伤等。
3.消化系统: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肠炎、脱肛等。
4.呼吸系统:
咽喉炎、气管炎、肺结核、哮喘、胸膜炎等
5.泌尿系统:
肾结核、肾结石、肾积水、膀胱炎、尿道炎等
6.生殖系统:
睾丸炎、附睾炎、阳痿、阴道炎、子宫下垂、乳腺增生、****肿瘤等。
7.循环系统:
心肌炎、血管瘤、脉管炎、静脉曲张等。
8.感觉系统:
近视眼、散光眼、麦粒肿、沙眼、中耳炎、耳鸣、皮炎、湿疹等。
9.神经系统:
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的失明、四肢麻木、面部麻木等。
10.内分泌系统:
甲亢、脾肿大等。
以上仅为在临床已有成功案例的病种。从理论上来说,胎息一吸百脉皆合,一呼百脉皆开,呼吸往来,百脉皆逆,气血通畅,应该是百病皆除。息息归脐,寿与天齐。

二.胎息修炼中的排病现象
胎息启动后,身体有病的人,将出现各类反应,有些反应比较强烈,是从未出现过的,有些则持续的时间较长。让人心里没底,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所以,修炼胎息者对这些现象要有所了解。
1. 胎息产生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些练劲者不但没年青,反倒显得更加衰老,这是邪气与真气互争的结果。待真气慢慢滋长,足以祛邪,即会朝着还童的方向迈进。
2. 出汗不止。胖人大汗淋漓,有人竟持续十个月之久;瘦人小汗清冷。此为汗排现象。无论大汗、小汗,均是内分泌旺盛所致,所有的汗均为血液中的毒、浊的排泻。
3. 上肢内侧出现红色血斑,此为心脏病的排泄。
4. 脚的前部上端出现大小泡,此为肝脏病的排泄。
5. 全部或局部出现丘疹,此为淋巴系统排病。
6. 三阴交部位出现小水泡,此为肾脏排病。
7. 足部跌阳穴处出现中水泡,此为脾(胰)脏在排病。
8. 皮毛、脐下及肛门出现恶臭之气,此为肺脏之疾在排泄。
9. 头顶、颈部、卤门、百会、玉枕、印堂部位出现出汗、发冷或发热冒气,或在百会、涌泉部位出现带水气包状隆起,这些均为大脑疾病的排泻。
10. 身上出现丘诊、脓泡、突疣、血泡,此为经络排泄。
11. 脚跟出现痒、冷、发烧、发怵、发酸、发冷、发木等现象,此为骨骼骨髓以及太阳经、脚趾的疾病排泄。
12.腹泻出水及粘粘秽物,其臭难嗅,象涕、痰、脓一样,称为“五色脓”。其排泻的规律是:第一次排泄约在进入内息状态的七天后,其泻如注,多为水,少脓,持续 2至3天,泻后身轻神爽;第二次多在第一次泄后的第14天,均出粘稠浓痰之状,其味恶臭,持续1至3天;第三次多在第二次排泄后第14天左右,胆结石、黑粪、恶性肿瘤都渐渐从肛门排出,若无实物可泻,直肠尿道会发冷若冰或发热如灼。
以上排泻是生元消浊现象,不要吃消炎药、止泻药,也不要忍便。
13.小便中出现血污,这是肾结石,尿结石、白带、赤带、黑带、肿瘤化为的血污从尿道排出。
14.尿样出现浊、黄、稠、浓、淡、血、黑物、白浊等,尿感:热、重、冷、刺、酸、甘、辣等,这些均为泌尿性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疾患通过小便排出。前列腺瘤,前列腺肥大等症,均可在尿排之后痊愈。
15.呕吐(包括干呕)、咳嗽(包括干呕),这是横膈肌以上的病理产物排泻。
16.屁如连珠不断,恶臭难闻,此为消化系统污秽之气的排出。
17.内脏出现隐痛、刺痛、麻痒、火灼、腰荒、骨荒、头荒、肠荒等(荒是一种难受的昏沉感);这些都是有病的脏器出现的反应。
18.本来没病的部位也出现不适的感觉,如淋巴腺、乳腺、性腺、脑体等较大的组织系统出现难受、刺激、灼热、木冷、感觉气如泉涌等,这是元气找到了隐患,过一段时间自然消除,是生理功能恢复青春活力的变化反应。
三、伴随胎息的一些觉现象:
1.自然辟谷。
2.自发动功。
3.在肚脐的自动呼吸下,有人的手表(机械表)因磁场很强被磁化不走了。
4.有人手、脚出现较强的静电,在接触他人时有“打人”现象。
5. 出现各种幻想、彩光、图像。
6. 有人头上出现七彩花环和超视觉功能。

五、什么人不适合练胎息?
1、孕妇
2、手术愈合不到半年者。

六、需注意的问题
开始练功时以避风为宜,待胎息启动出现内呼及后,风里、雨里、山巅、水里就都可以了   新化梅山道家秘传:玄门胎息法
道家, 玄门, 胎息法, 辟谷, 降丹
玄门胎息法系“武术之乡”新化梅山道家秘传功法,练之可得胎息、辟谷、降丹、开发潜能、益寿延年等多种功效。

    一、功前准备:在室外练功时,要选择空气清新处,在室内练功,须空气流通,练功时不可过饥或过饱,功前须净身洗漱。

    二、练功步骤:

    1.身形:本法宜在子时修练,面向南方,盘腿而坐,全身放松,定气凝神,舌抵上腭,调匀呼吸,意念丹田存一鸡蛋大小的金丹闪闪发光、放热。

    2.服气法:当丹田微微发热后,闭目存神,闭口,用鼻缓缓吸气,意想真气由鼻吸入,充盈满口,然后将此真气咕咚一声吞下,意念直送丹田,用口呼出体内浊气。

    3.闭气法:服气后可依下行功,深深吸气一口,舌抵上腭,凝神丹田,两手握拳置于膝上,闭气不令其出,到忍不可忍时再用鼻呼出浊气,调匀呼吸,这时玉液从口壁涌出,充盈满口,须咕咚一声吞下,意送丹田,再行第二次闭气。

    三、收功:先睁开眼睛,双手搓热,搓肾门二十四次,然后顺时针、逆时针摩腹各二十四次,再用剑指从眉心沿脑中心线由前至后搓二十四次,然后放松走动一下,以便气血通畅。

    四、功效及注意事项:

    1.初服气时,因气只能达咽喉,应以七口为宜;几日后,会觉得胃气蛹动,发出咕咕之声,说明气已达胃,可服气二十一口;再几日,会觉得腹部气团肾动,咕咕有声,或声如撕布,说明气已入丹田,须服气四十九次。

    服气期间,会放屁频繁,初时臭不可闻,几天后放屁无臭气,甚至微香,这时必须闭住气不让它放出,以免真阳泻漏。初服气时,小便赤黄,亦勿怪,久久变色自如。辟谷,这时服气顺增至八十一次,但不可强求辟谷,须顺其自然。

    2.初练闭气法时,只能行一分钟左右,随着练功的深入,闭气时间会逐渐延长,直至全身毛孔开放出现胎息。闭气次数与服气次数相同。在练闭气法期间,会出现以下效应,可供练功者参照,初时闭气会觉得全身真气充盈发热,额头出汗,几日后,行功时会全身真气充盈发热,全身出汗的现象,全身舒畅无比,渐觉左右太阴经两道气从大牙根上冲太阳穴,入顶门两气交合入泥丸。

    数日后,气从泥丸宫流入脑,过夹脊下行尾闾,次于丹田,上冲心中;再数日后气抵心中,心中温暖舒畅,从心而上,过咽喉而入舌下,这时会觉得满口芳香甜美。得此效验后,应闭关修炼,勿受人和动物等外界因素干扰,面南而坐,面向墙壁,练法如前。

    此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奇异景象,如身形变高变大,觉得山川河流人物房舍等尽入身中,精神兴奋,手足不知所措,如遇此景不可睁眼睛,亦勿惊、勿喜、勿执着,可用手扶墙壁,会觉得一颗闪亮的内丹从头顶直降丹田,降丹之后不可立即睁开眼睛,先渐收意念,静下心来,复四肢,睁眼、收功。到此时内丹已成,接着修炼下去,胎息指日可成。   胎息的练法
1)闭息静待法:稍稍吸气后闭气不出,静静的等待气海元气激动产生的腹部起伏跳动。体弱者闭气时刻短些,体健者闭气时间可稍长,往往就在感到“快要憋死了”的情况下,元气出于生理需要,突发的激荡跳动起来,并且来势凶猛,此时可以自然呼吸,呼吸的频率可根据胎息发动的强弱快慢随其自然,这就是“随息”。

2)闭息起伏法:稍稍吸气后闭气不出,用真空力将腹部吸气后闭气不出,提向胸腔,使腹部凹陷,然后再用真空力将腹腔隆起,如此起伏若干次,随着闭息时间的延长,先天之气必然激动,促使腹部产生快速的起伏跳动,胎息启动后可用随息法。

3)闭息隆腹法:吸气后闭气不出,腹部微微向上隆起,并尽可能保持这种状态(不要用力),随着闭息时间的延长,先天之气必然激动,促使腹部产生快速的起伏跳动,胎息启动后可用随息法。

4)闭息凹腹法:呼气呼尽后闭息,腹部自然下凹,尽可能保持这种状态(不要用力),随着闭息时间的延长,先天之气必然激动,促使腹部产生快速的起伏跳动,胎息启动后可用随息法。

以上任选一法可重复闭息引动胎息,直至成功。练习一遍胎息发,时间保持在20-45分钟即可,一般半小时左右。

注意:胎息法收势很重要,在停止胎息相动后,应静静地躺在原地,体会源于丹田的能量,辐射渗透全身时产生的脉动感、电流感、酥欣感等。稍顷,意照丹田1-2分钟,可观想在肚脐与命门连线的中点,有一蛋黄大小的金色光团。然后擦脸、搓耳、恢复常态。    姿势及环境附一胎息法
转自——陈撄宁先生仙学初步

入门静功

  学仙入门工夫很多,然基本上都需要有一定经验的人指导,否则容易出现弊端。唯有静功一法,比较稳妥,绝少流弊,只要自己能掌握几个要点,即可用工,亦无须专门的老师指导。即使无有效验发生,对身体亦不会产生负面的作用。若论学仙好道者入门下手最佳的方法,我们比较提倡静功。

今之初涉炼养一途人士,每闻静功二字,便自然与静坐、坐禅等联系起来,认为静功就一定得盘膝大坐,甚至讲出很多盘腿的方法,如单盘、双盘、自然盘、天盘、地盘、人盘等。或谓静功就是盘膝大坐,形如枯木,心如死灰;或云身体坐定后,外形安静,内用意识,搬运身中,等等。我们认为,这些不免对静坐工夫有所误解。丹

诚然,在古代,不少修炼之士多用盘坐方式进行修行,但并非唯有曲膝盘腿才能进入工夫的深层境界。因为在古代,人们的生活材料相对贫乏,桌椅板凳之类的生活用品又相对的少有,人们在休息的时候,每以曲膝盘腿、席地而坐为方便,既节省生活材料,又可消除疲劳。故而那时的修炼者,亦因陋就简,多曲膝盘腿为修炼的方式。今天的生活材料日益丰富,人们在研究制造供休息所用的生活器具时,亦多以人体的生理特点,生产适合生理需要、舒适且能解除疲劳的休息用品,较之古代,有如天壤。是故,今日用工之士,已无须墨守成规,依然死守古人之法。并且,根据科学研究资料及我们的长期观察得知,一个人如果长期的曲膝盘腿而坐,将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于产生疾患,一些修炼家极力倡导的双盘坐法(即五心朝天式坐法)尤甚。
 练丹书中所谓的静坐,虽含有坐功在内,但主要侧重于静。而且坐的本义,也非今天人们所谓的坐,《说文解字》云:“坐,止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止,下基也,引伸为住、止,引伸为席地而坐。”由此可见,静坐不应只看作坐,更应理解为静。静功工夫,也不一定要从曲膝盘腿中得来,历史上的陈抟老祖从睡功成就,北七真之一王玉阳真人从站功得益,就是很好的例子。丹

陈撄宁先生将静功的修炼方法分作三步,即:第一步,身体不动;第二步,念头不动;第三步,把自己身体忘记,不知道有我。
  开始做工夫的时候,不拘坐卧,唯周身要放松,不能有丝毫拘束,也不要有局部的紧张,自己要感觉到十分的舒适。这样,做到恰到好处时,心中不会有厌烦情绪,身体亦无不适之感。静功的原则,以身心二者完全休息为要义,用工的姿式并不重要,盘腿坐可,垂腿坐也可,侧卧、仰卧、站立皆无不可。然须注意者,在坐功的时候,身体自腰以上,要正直,不要弯曲,也不要使用僵劲;四面要凌空,不要有倚靠。做卧功的时候,若有睡意,则任他睡去,不必搬弄各种花样,强打精神,谓为克睡魔;若到半夜自然而醒不欲再睡时,可起床做坐功,或继续用卧功,直至睡欲又来,再任其睡去。如此久久,睡魔不克而自克。(前人言:初修卧功,有睡无定;久习之,有定无睡。是故初下手者,于炼功中进入睡境,并无不妥。)在用站功(或站桩,或随意站立)做工夫时,宜在风和日丽之天,花草纷繁之所,小立片刻,身体宜直而不僵,两脚要站稳,不要立于悬崖边等地,以防工夫做到恰到好处时,精神一恍惚,筋骨一松弛,不免有倾跌之虞。故站着做静功的时候,最好双手扶在树上或栏杆上面。这是静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比较容易做到的一步。
   若要做到念头不动,就相对的要困难一些。因为人的念头刹那而变,忽生忽灭,不易安静,仙家谓此念为杂念。因为他对修炼之道颇有妨害,故初下手用工,要先扫除此念。对初入仙学之门者而言,在静功遇到杂念纷扰时,最好先不要去管他,只要身体不动,经他杂念急起急落、思前想后,等到静止不动半个多钟头之后,杂念自然就慢慢的平息下去了。有时在做静功的过程中,猛然一觉,杂念全消,这也是常有的事,用不着刻意的去制止。陈撄宁先生在《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读者须知》,曾提纲挈领地拈出四句口诀:“神不外驰气自定”,“混合为一复忘一”,“专气致柔神久留”,“元和内运即成真”。此四句用在静功工夫上,亦比较贴切(此四句的解释详见《仙学指南》一书)。
  以上几点是讲念头上的工夫,即如何做到念头不动。至于把自己身体忘掉,不知道有我,这则是功夫深浅的问题。初学者如能依照静功的方法做去,自然会有成功的时候。
 陈撄宁先生所提倡的静功三步法,应是一气呵成的,并不是强分段落的。我们只所以要分开来,是为了便读者的理解,并不是在做工夫的时候有段落层次。然初学者未必一开始就能将三步工夫贯穿起,故我们认为,只要抱着循序渐进的态度,慢慢就会成功。
  另外,在做静功工夫的时候,环境宜清静,不要太喧闹;空气一定要新鲜,不要有其它秽浊的气味;光线不宜太明亮,太暗亦不合适,最好能阴阳调和,勿使偏胜;饮食调味不宜过浓,要比平常所吃惯的口味稍淡一些,还要注意饮食卫生。至于专门的修炼者,饮食起居、修炼环境等都有特别的要求,此处且不多言。初学者能注意到这几点亦足矣。

清代薛雪在补注《内经知要》一书中云:不根于虚静者,即是邪术;不归于简易者,即是旁门。我们所提倡的静功,虽然没有诸多的花样,但经我们长时间的观察,在养生延龄中,确具效果,今介绍大家,以供求入门下手之法的初学之士参考(至于静功养生意义的科学研究,我们在《陈撄宁仙学的科学性》一文中将有详论,此不赘述)。






听皮肤法真义
  常有朋友咨询,修仙学道初开始做什么功夫最宜?在修炼中如何调整自己的呼吸?如何才能达到胎息的境界?等等。对于最开始做什么功夫,我们在《入门静功》一文中略有谈及。然而,受“修炼须意守”这种固有习惯的影响,很多人认为,静功不依不守,做起来使人觉得无着落。在这里,我们就从呼吸及意守来谈一谈,供仙学养生爱好者参考。

 《真空炼形法》云:“夫人之未生之先,一呼一吸通于母;既生之后,一呼一吸通于天。天人一气,联属流通,相吞相吐,如扯锯焉。天与之,我能取之,得其气,气盛而生也;天与之,天复取之,失其气,气绝而死也。”这段话告诉人们:

 人在娘胎里未出世之前,他的呼吸与母亲是相通的;等出生之后,呼吸开始与自然相接。人与自然中的空气相互流通,你吞我吐。



  跟拉大锯一样。大自然的空气中有益人体的部分,如果能被人摄取利用,那么人的气足神满,则可以延长生命的时限。相反,如果大自然的空气中有益人体的部分,不能被人利用,并且人们如果不善于调整自身的呼吸,任其杂乱,那么人终会因真气的不足而缩短生命的期限。
 当婴儿在母胎中的时候,仅有胎息,鼻子是不会呼吸的。等到了出生以后,哇地大哭一声,外界空气乘隙从口鼻而进入体内,于是后天的口鼻呼吸便替代婴儿在母胎中的胎呼吸,始成为操纵人体生命的机关。
 开始的时候,人吸入的气相对要长一些,呼出的气相对要短一些,正因为这样,人的身体便会日益健壮;等到了青年时,人的呼吸渐渐长短平均,身体的发育从此停止不前;等到了中年以后,呼出的气便会慢慢变长,而吸入的气日益变短,身体随之日渐衰老;到了临终的时候,人仅有呼出的气,而无吸入的气,人便会立刻死亡,不能有稍微的延长。由此可见,呼吸乃人类肉体最重要之机关。

古人有云: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智慧而天。而普通之人,只知以口食五谷杂粮,而不知用鼻子服食自然界中之生气,虽然每天亦是呼吸不停,但这些呼吸,粗而短。不能细而长,急而短,不能缓而深,实为养生长寿之大障碍。
        仙家修炼,贵逆不贵顺,要将普通杂乱无章的呼吸,调整为有规律的利于人体长寿长生的呼吸,以至返归于婴儿在母胎中不用口鼻呼吸的“胎息”。只有这样,人的生命才有保障。所以,历代修炼家下手之初,都将锻炼呼吸作为首务。
   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锻炼呼吸的方法比较多,有调息法、闭息法、数息法、深呼吸法、逆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以及利用守窍法锻炼呼吸法等等。方法虽多,它的目的无非是通过后天的锻炼,夺回先天之造化,以至于返还到婴儿处胎之频率住息停、鼻不呼吸的“胎息”境界。
    然而这些方法,太嫌执着,不合于先天无为之道,并且还多有弊端。做得好时,自然有益于身体,若做得不好,反而于人无益。再者,这些方法要达到胎息的境界,大多数是不可能的。

仙家修炼,贵在以神驭气,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打成一片,结成一团。如此,则呼吸归根,不至于散漫。
  先师陈撄宁先生曾以“庄子心斋法”为依据,总结出一套“听呼吸”的方法。这个方法虽然易于实行,但也有些许流弊。如果心思呆板的人依法修持,仍免不了出现问题。是故,愚根据历代以来前辈高真的经验,结合自己多年的亲身体会,在先师“听呼吸法”基础上,总结了一套“听皮肤”的法门。

即修炼者不拘坐卧,全身放松,不空不松,微微将念头放在全身的皮肤及毛孔,听皮肤毛孔的开阖。皮肤毛孔之开阖,用耳朵本来是听不见的,但将意识放在全身的皮肤毛孔,圆满似太极拳中的浑身棚劲,则自然会感觉到皮肤是在一开一阖,一呼一吸。如此久之,呼吸之息氤氲布满于全身,一开一阖,遍身毛窍与之相应,而鼻中反而感觉不到气的出入,直至呼吸全止,开阖俱终,脉停息住(即内家拳中所谓不能吞不能吐),类似人气绝了的样子。这种现象就是古代仙家所说的未死先学死。这个暂时的死能由自己作主,然后长久的生,方能由自己作主。此时外表虽如死人,无呼无吸,脉搏若有若无,而其生理上已起了微妙的变化,非但比较其死人绝不相同,即比较普通的活人亦大大两样。到了这个时候,胎息自然成功,离入定出神之期也就不远了。

先师陈撄宁先生曾讲过:今之从事于静功者常云,不调息便罢,愈调息则愈觉得气急,这些都是犯了以心逐气之病。而我们所用的“听皮肤”之法,则无此弊端。这个“听皮肤”的方法,比其它锻炼呼吸的方法较为方便,而且绝无流弊。\;K!x_7G kU0tz\
  只要修炼者能按照我们的方法去做,自然就能达到胎息的境界。退一步说,即使不能达到胎息境界,祛除疾病,延年益寿亦绰绰有余。

再退而言之,即便是毫无效验,也不会有什么弊端。

我们认为,只要依法去做,就会有效验。只要坚持,自然能达到胎息的境界。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延年益寿,甚至长生成仙,都应该是必然的结果。关键是,很多人都懒惰,不肯做,也没有决心去实践。只要有决心实践,那就应立刻行动起来。这可是自己的性命大事,且莫等待观望。自己因缘自己了,别人是无法帮助的。
  道家秘传玄门胎息功

玄门胎息法系武术之乡新化梅山道家秘传功法,练之可得胎息、辟谷、降丹、开发潜能、益寿延年等多种功效。
一、练功步骤
(1)在室外练功时,要选择空气清新处;在室内练功,须空气流通;练功时不可过饥或过饱,功前须净身洗漱。
(2)身形:本法宜在子时修练,面向南方,盘腿而坐,全身放松,定气凝神,舌抵上腭,调勾呼吸,意念丹田有一鸡蛋大小的金丹闪闪发光、放热。
(3)服气法:当丹田微微发热时,闭目存神,闭口,用鼻缓缓吸气。意想真气出鼻吸入,充盈满口,然后将此真气咕咚—声吞下,意念直送丹田,用口呼出体内浊气。
(4)闭气法:服气后可依下行功,深深吸气一口,舌抵上腭,凝神丹田,两手握拳置于膝上,闭气不令其出,到忍无可忍时再用鼻呼出浊气,调匀呼吸。这时玉液从口壁涌出,充盈满口,须咕咚—声吞下,意送丹田,再行第二次闭气。
二、收功
先睁开眼睛,双手搓热,搓肾门24次,然后顺时针、逆时针摩腹各24次,再用剑指从眉心沿脑中心线由前至后搓24次,然后放松,走动一下,以便气血通畅。 【内丹心法教程之胎息法】
胎息是相对正常的凡息而言的。抱朴子曰:“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胎胞之中。”一般人的呼吸都是通过肺实现的,这就胎息。如果通过炼功,逐渐使肺的功能停下来,而用皮肤·,肚脐、丹田来呼吸这就是胎息。人类本来就具有这种特殊的本领,只可惜女母胎时才具有,一旦出世后,这种先天的功能就开始在体内潜伏,要靠后天的艰苦锻炼才能重新得到。
    胎息是道教中非常重要的修行功法,它的发明更早于内丹术,但它又是内丹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初级阶段大约相当于内丹术的炼精化气阶段,它的高级阶段则相当于内丹术的炼气化神阶段。胎息的高级阶段往往是和大周天以及内丹形成同时出现的,而且是随着功夫的提高自动形成的。但是,初级阶段的胎息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功法修炼。
    胎息的主要表现有鼻翼扇动,胸闷憋气,吸困难,三凹症状出现:锁骨上凹陷,两胁骨之间凹陷,脘腹部凹陷,小腹悸动即丹田呈脉冲式跳动。当丹田向命门跳动时,皮肤毛孔表现为吸气,周身皮肤感到发凉,反之丹田由命门向回跳时,皮肤毛孔表现为呼气,周身皮肤感到发热。丹田自动节律产生后,周身充气明显,甚至四
【一、初级胎息功法】
  【丹闾式胎息法】
  呼气时想尾闾关发热(尾间穴至命门穴,道家称这一部位为尾闾关),吸气时想丹田贴命门或尾闾关。如此一呼一吸反复循环一段时间后,丹田呈脉冲式向命门跳动。当丹田跳至命门时,稍停数秒钟之后再复跳回原位,又静止数秒钟再向命门跳动,如此往来循环,产生自动节律时,丹闾式胎息便成功了。
  【天凤式胎息法】
  天即玄关窍(玄关窍在两目之间由表入里1—2寸处),凤代表下丹田。练功时,吸气时意守下丹田,并用力将玄关窍的真气吸入下丹田,稍停一会,接着将下丹田的真气呼升至玄关窍。反复如此循环一段时间后,使玄关与下丹田之间产生蕴蕴之气,逐渐导致气海穴与下丹田之间产生拆力,即将丹田拆向命门,如此循环。当下丹田产生自动节律时,天凤式胎息便练成了。
【脐阴式胎息法】
  脐是肚脐,阴是会阴。会阴是任脉和冲脉的起点,脐是任脉经上的窍穴,又是十二经脉所会聚之穴,是人之元气所藏。吸气时意念会阴产生真气,并将真气用意念从会阴沿任脉上升至肚脐,呼气时意守肚脐,并用意念将肚脐的真气徐徐沿任脉降至会阴。如此反复循环一段时间,肚脐和会阴之间就会发热、发胀、发紧,然后产生氤氤氲氲之内气。气海与下丹田产生自动节律时,脐阴式胎息便成功了。初级胎息的注意事项:
    (1)初级胎息最重要的是意念和导引问题,因为上述的三种方法不是短时间修炼就能成功的,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练功时间长,故练功者对意念和导引往往不能持久,意念和导引一停,则杂念丛生,直接影响练功的效果。
    (2)形体一定要放松,因为初次练功者,体内的真气微弱,如果形体不放松,那么微弱的真气在经络中运行就会受到阻碍。真气不能到达特定的部位,就不能发挥特定的内功效应,也就练不出胎息。
    (3)胎息起动时,在呼气和吸气之间,有两个双闭气的过程。处在双闭气时,练功者第一次感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甚至难以忍受,心里往往害怕会憋死,总想用凡息代替胎息。凡息一起,胎息的自动节律尚未形成,所以,很容易被干扰而抑制住。所以凡息是初练胎息的克星,练功时切忌之。
    (4)修炼胎息一个月左右,胎息的双闭气就会慢漫消失。胎息的呼吸方式可随意而转变。如原来丹田贴命门是表现皮肤吸气动作,此时只要加主观意;念,就可以使皮肤变为呼气;反之丹田向回跳动时,本来皮肤表现是呼气动作,也可以加意念之后使皮肤改变为吸气动作。此外也可以用意念不管丹田来回如何跳动,皮肤均呈单一的吸气或呼气动作。
【二、高级胎息功法】
   人身体内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日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主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
【双眼相交练法】
  入坐之后,轻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粱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观光不可用力,而是轻松自如地看,观到双目发胀,或者模糊不清时,才是阴阳二气集中的景象。再闭目沿眼眶周转眼珠,把阴阳二气聚成圆形。左升右降转36周,为巩固阳气,再睁眼左降右升转24周,退化阴气。转完之后,闭目内视祖窍穴中圆形。约5分钟,觉口中津液满足时,就用二目交集的神光照送津液,降入脐下气穴中,目光随着照视气穴.观穴中虚空境界。吸气时用意达到气穴,呼气任其自然,意念始终守在下丹田中,做到一丝杂念不起。这样练功,经过3个月,才能感觉双目中心甘有小气珠,就是神光产生。只觉有圆形,不显光明。如达到这种境界,练功人还必须有耐心和毅力。功中如觉有阳物勃举时,是精气
冲动的“产药”信号。练功人要辨别清浊采炼。没有一丝杂念的阳举,采炼出口水,咽入气穴封存运化,是炼丹的真清原料。采炼的方法为,阳物力量疲软,是微阳(小药)过嫩,不宜采取,可用神光协同真意由阳物动处,引回气穴,照视穴中虚空境界。这种过程,要循环
多次,微阳经过多次积累,就达到阳物举而挺胀,小药不老不嫩的阶段,这时应立即采取烹炼。用意将它由动处采回丹田,略停,然后停,呼气从百会下降到下丹田,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不计其数,直至阳物缩小即止。口中生出津液,咽送到气穴。
  【心肾相交练法】
   每次静坐,把神光照视气穴,耳听于气穴,意守于气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精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田。元气出现,就是胎息的露象,元气在丹田中灵动活泼,宛转悠扬,美在其中,畅于
四肢,如痴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往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刻,口中化生津液,用意吞回,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这就是心肾相交的景象,也就是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谷神就是双目中收
神光的元神,玄牝是心肾中间门户。元气在虚无的心肾门户中,一上一下,一往一来地盘旋,才能建立真胎息的根基。
  【内气与天气相交练法】
   通过心肾相交而至心肾之间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也就是胎息。每次练功,以胎息为主,把神光勿忘勿助地定在胎息上,一心不动,自然外感内应,感觉元气周流于一身内外了。在此境界中,口中的金液吞咽之时,必须先提摄会阴穴之气,沿后背上升于脑,急于目引神光入脑,聚会片刻,会同口液,意送到下丹田,再存守一会儿。如是练功,元气一现,浩大至刚,充满全身,只觉得清净恬淡,身在气中,气在身中,元神之光,悬于祖窍之上,闪闪烁烁,照耀全身。这样达到高度的内外气相交,古人称之为“乾坤交媾”。
  【高级胎息练法】
   入坐之后,把神光照视下丹田,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用这样的心意,锻炼神气交媾,总得两年之久,练到没有一毫杂念起动,脉博不觉跳动,胎息停,定于虚空,只觉有神光在祖窍间照耀,形成了入小定状态。静极生动,忽觉全身元气向下丹田聚敛,现出一团真气,涵在绛宫。这就是绛宫之气,包住元神,天天感觉浑浑沦沦,如在母腹怀胎一样,随方就圆,温养于中。在此功境中,有时祖窍穴内出现跳动,不一会儿全身跳动,如炒豆一般,爆炸不绝。忽然口中甘露下降,急用神光凝视下口,转卯酉周天一遍,收存田中。有时又在静定之中,忽见—一轮明月,现于目前,即用神光视之,不一会儿,又有日光发现,与月光合在一块,急用神光,凝聚收敛,用鼻一吸,会同口液,送入下丹田。 胎息及实际修炼

胎息,也叫龟息,顾名思义,就是说人象胎儿一样不靠肺呼吸,这是一种练功比较高级的状态,对健身,延年益寿有很大的好处.
关于胎息的训练方法,古往今来,前辈们曾提出许多,但都是以古文的方式说明,使现代人看起来不方便.在这里,介绍一个简单,实际的方法.
一般胎息的训练采取坐式,也可以采取卧式.然后调身,调心,调吸,舌抵上鄂,轻轻吸气,同时观想将气缓缓送入下丹田,在把气送入下丹田的时候,可能有些气息会从鼻孔逸出,但总是入腹的多些,逸出的少些,应该任其自然,不要人为的努力限制.气在逸出的时候要尽量轻,按古人说的,若把鸿毛放在鼻孔边,呼出的气不要吹动它为好.
吸入几口气后,会产生饱和感,会禁不住长出气,这时,出气要轻,仍然是以不吹动鸿毛为好.此时练功的人可加一个全身毛孔充气扩张的的意念.
一般练习半小时即可收功   内丹功的胎息练法-张苏辰


内丹功的胎息练法-张苏辰
  《气功》杂志1991年7月号内发表张有光先生《练成胎息谈体验》一文,我阅读之后,觉得自己练内丹功出现的胎息,体验有些不一样。故将自己的练法和实践,整理成文,供给同道们探讨和验证。
  我练内丹功已40余年,从未间断,都是在业余时间练的。初练时,每天夜间练功,不超过20分钟。随着练功的进展,增加到每天1~2小时。通运周天之后,不由自主地出现胎息。胎息的形成状态,是鼻息不入不出,只有丹田中内气活动。有一股内气在小腹里,宛转悠扬地运动。后来发展到气充全身,各细毛孔里出入气息,形成了全体呼吸。这说明只要得到真口诀,练成真胎息,并不太难。
  人身中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就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就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是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功能就强。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百疴不生,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没有内气则胎息不生。
  一、双眼相交练法:入坐之后,紧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梁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观光不可用意力,而是轻松自如地看,观到双目中心发胀,或觉模糊不清时,才是阴阳二气集中的景象。再闭目按眼眶周围转眼珠,把阴阳二气聚成圆形。左升右降转36周。为巩固阳气,再睁眼左降右升转 24周,退化阴气。转完之后,闭目内视祖窍穴中圆形。内视5分钟,觉口中津液满足时,就用二目交集的光,照送津液,降入脐下气穴中,目光随着照视气穴,观穴中虚空境界。吸气时用意达到气穴,呼气任其自然,意念始终守在丹田中,做到一丝杂念不起。这样练功,经过3个月,才能感觉双目中心含有小气珠,就是神光产生。只觉有圆形,不显光明,只达到这种境界,练功人还必须有耐心和毅力。功中如觉有阳物勃举时,是精气冲功的“产药”信号。练功人要辨别清浊采炼。没有一丝杂念的阳举,采炼出口水,咽入气穴封存运化,是炼丹的真清原料。在梦中和有杂念的阳举,采炼出的口水,咽入胃中,滋润五脏,补充体亏。无论什么样的阳举,都要采炼,但必须分清咽入地方。如果不加采炼,消耗于体外,则神光不易出现。采炼的方法:阳物虽举但仍疲软,是微阳(小药)过嫩,不宜采取。可用神光协同真意由阳物动处,引回气穴,照视穴中虚空境界。这种过程,要循环多次。微阳经过多次积累,就达到阳物举而挺胀,小药不老不嫩的阶段,这时应立即采取烹炼。用意将它由动处采回丹田,略停;然后吸气用意引导精气,从丹田直接运向尾阎,沿督脉上升到脑部稍停;呼气从脑下降到丹田,为一圆周,这样周而复始转动,不计其数。至觉阳物缩小即止。口中生出津液,变仰鼻开目引天上清气入口,咽送到气穴,这就是把精气采归到丹田中。我如是练功3年,命基已固,神光出现,祖窍穴中,经常含着小气珠。这是双目交媾,产生神光的景象。
  二、心肾相交练法:每次静坐,把神光照视气穴,耳听于气穴,意守于气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精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心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田。这就是《入药镜》所说:“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以醉。”经过后天鼻息引出先天元气来。元气出现,就是胎息的露象,在丹田中絪缊活泼,宛转悠扬,觉丹田火暖,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向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晌,口中化生津液,元气随口水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于虚无身中。这就是心肾相交的景象,也就是所谓“要得谷神长不死,须从玄牝立根基”。谷神是空谷之神,就是双目中心有神光的元神;玄牝是心肾中间的门户。元气在虚无的心肾门户中,一上一下,一往一来地盘旋,才能使元神在此成立真胎息的根基。
  三、内气与天气相交练法:通过心肾相交而至心肾之门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返回人之未生在胞胎内的呼吸状态。每天每次练功,以胎息为主。把神光勿忘勿助地定在玄妙呼吸中,一心不动,不许向身外游思,自然外感内应,觉元气流于一身内外了。功夫到此,已得到天人合一之机了。在此境界中,口中来的金液吞咽之时,必须先提摄会阴穴之气,沿后背上升于脑,急开目引天光入脑,凝视内外气;聚会片刻,会同口液,意送到中田;存守一会儿,再转左升右降进阳36周,左降右升退阴24周,是卯酉周天。如是练功,元气一现,浩大至刚,充满全身,只觉清净恬淡,身在气中,元神之光,悬于祖窍之上,照耀全身。这就练到中级胎息了。达到高度的内外气相交,古人叫做“乾坤交媾”。因摄会阴之气,从坤腹而来,吸乾天之气,会合脑中,所以叫乾坤相交。
  四、高级胎息练法:入坐之后,把神光照视中田,使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用这样的心意,锻炼神气交媾,总得2年之久,练到没有一毫杂念起动,脉博不觉跳动,胎息停止运动,定于虚空,只觉有神光,在祖窍间照耀,形成了入小定状态。静极生动,忽觉全身元气向中田聚敛,现出一团真气,涵在绛宫。从此在行住坐卧中,时刻不守而自守地存着守中抱一功夫。这一团气,就是绛宫之气,包住元神,天天感觉浑浑沦沦,如在母腹怀胎一样,随方就圆,温养于中。在此功境中,有一天夜间,入坐练功,祖窍穴内出现跳动,不一会儿,遍体全身跳动,如炒豆粒一样,爆炸不绝,在身上闹成一堆。忽然口中甘露下降,急用神光凝视中田,转卯酉周天一遍,收存田中。这样功境,可连续两夜,才停止不动。又在静定之中,忽见一轮明月,现于目前,即用神光视之;不一会儿,又有日光发现,与月光合在一块;急用真意神光,凝聚收敛,用鼻一吸,会同口液,送入中田;就觉有一团气,后升前降,归入中田,急行卯酉周天一遍,封炉收之。这种景象不是经常可见的。
  在初级到中级胎息阶段,口液产生的功能,特别旺盛,淋淋如雨,咽不绝口,甘甜香味,美快无比。我就经常转卯酉周天,采收炉中。八触在功外常有反应。眼角出粘液,鼻孔流浊涕,腿脚如火烧,搔痒难忍,走路不爽。这些情况持续数年之久,都是入坐时消失,出坐后出现,证明这是阳盛就剪灭,阴盛就显露的现象,并非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