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文学校打死人视频:有志者事或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21:39
                          有志者事或成(有句励志的古话:“有志者事竟成”。它包含的意思是强调理想、意志、毅力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俗语”、“古话”我们理解其中的积极意义便可以了,若是真当做金科玉律,也没准儿会适得其反。比如,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一定会成功吗?真若如此,成功就太“容易”了,“竞争”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只要主观足够努力就没有达不到的目的,那大家就都玩儿命努力,大家就都成功了,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但是这里忽略了一个问题:人的寿命有限,也许这个人需要努力10年做成的事情,另一个人要做120年才能达到同等高度,但从生理上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成立,那么所谓的“天才”就是能够在比别人都短的时间内,达到“事竟成”的结果。而不具备这种才能的人,很可能在“事竟成”的道路上消耗掉了整个生命,或者终于在生命的黄昏时分颓然放弃,于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生不逢时”、“命运多舛”的自我感叹,更不缺少对下一代“时不我待”、“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鞭策,而这些大多来自众多“事未成”的“有志者”。

每逢假期,总会有不少全国各地音乐学子的家长,带着孩子来京、沪拜师访友,目的通常很简单:请专家鉴定一下自己的孩子能不能搞音乐。我不能排除一些专家的确有火眼金睛、能在十几分钟内断定一个孩子音乐才能和前途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听上一段”、“唱上几句”就下结论的方式,“误诊率”肯定非常高,很多顶级音乐家在少年时期曾被专家鉴定为“不适宜搞这行”,这种例子并不罕见。但这并不能怪专家们“轻率”,因为是家长们在“逼”专家下结论:你若给个模棱两可的意见,家长会觉得你没水平、不负责任,还会去找别的专家要个“准信儿”。这种对于“专家”的迷信并不奇怪,真正奇怪的是:既然对于自己孩子的才能并不了解,为什么当初就让孩子立下“搞音乐”的志向呢?孩子自己对自己的才能有了解吗?他(她)对音乐真的有兴趣吗?

在孩子未来的事业规划方面,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是先发现自己的才能,再树立自己的理想;东方人是先树立自己的理想,再挖掘自己的才能,万一实在挖掘不出来,就靠“勤能补拙”争取“事竟成”。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成天组织5、6岁的小朋友讨论未来的人生理想问题,小朋友越是理想高远,得到的赞许就越多,于是我们的中小学生几乎无一不是有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有志者”,为了成功不惜一切代价,时刻准备着。那么这些远大的理想又是怎么来的呢?首先,是当时社会价值观的导向,比如上世纪70年代小朋友都争当解放军;80年代是争当科学家;90年代争当影视明星;进入21世纪争当董事长……;其次,是继承家长的事业或未竟的理想,比如母亲从小有个钢琴梦,受限于时代无法实现,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圆满,加倍补偿自己的损失;再有,就是孩子本身的兴趣:比如孩子上了初中忽然喜欢上了唱歌,或者像我这样,整个小学时代就沉浸在足球梦里面。但是兴趣与才能并不是一回事,兴趣是激发才能的关键,但前提是自身的确有才能可激发。比如我整整六年都在琢磨着以后当一个顶级的足球前锋,幸亏我的扁平足很直观的告诉我这只能是一个梦想。

一个人如果在某一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才能,在一定时候必然会表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某一领域的学习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人。这种出众的表现,通常会给自己树立起在这一领域的自信心,并带来越来越多的成就感。当这些自信心和成就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进一步激发出自身更多的潜在才能——这种良性循环,会自然而然的将自己带入到相关的职业领域,经过认真、高效的学习,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早晚“事竟成”。而如果过早的“立大志”,而这个大志却并非自身才能之所在,并且倔强的必须坚持到底的话,“事竟成”并非不可能,但这个过程会相当艰苦、结果也未必真正幸福,而且还要时常进行精神健康方面的调整,甚至还不得不要做一些不择手段的“竞争”。最重要的是,有志者并非肯定事竟成,很多人在失败的时候总是检讨自己“还不够努力”,但也许真正该反思的是:这个理想设置的是否有问题?实现的方法是否有偏差?憨憨的闷头拼搏令人尊重,但这对自身的才能其实并不尊重。决心、毅力是成功的推动力,而才能是成功的种子,两方面缺一不可。尤其是在音乐艺术这个没有“统一标准”的领域,个人的才能更是决定了能否成为“卓尔不群”的顶级艺术家最关键的“基因”。所以:“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古话,也许改成“有志者事或成、无志者事不成”会更准确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