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谋士:秦文联:灵璧石四招定真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18:47
灵璧石四招定真假  

2010-09-06 20:41:32|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灵璧石作伪已经成为外地石友望而却步的结。其实绝大部分情况下,作假的灵璧石是可以识别的。对于非产地的石友,只要掌握某些关键问题,作假的灵璧石是很难蒙混过关的。此文希望给外地石友辨别真伪提供一点依据。< XMLNAMESPACE PREFIX ="O" />

据目前出现的灵璧石作伪手法,本人总结四招定真假:一凭感觉、二验纹皮、三看正面与背面的过渡、四看价格。

 

一凭感觉:

是凡玩家,不论你玩的什么,玩的久了必然会对此产生一种感觉,玩石头也一样。与石头长久的“相亲相爱”,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解读自然的密码,久之就与大自然相容相生,不分彼此,物我交融,同与大道,回到自然本性与游心天地之间,也就是天人合一,自然达到至美的境界。天然的灵璧石释放出来的信息代表天,天意;一旦有人工,人有意而为之的话,自然融入了人的思想,代表的是人,人意,所谓匠气也。玩石日久,能够读懂天意,识破人意。玩石家,单单凭这第一眼的感觉往往从数米外就可以判断真假,秘诀就是天人合一,人石合一的境界。说出来玄而难,实际上,产区以石为生的玩石人个个都能够达到,有过几年玩石经历的本地的玩家也应该都能够达到,很简单:天天接触原石。

图1的鹰石,皮纹都有,但它是做出来的,一眼便知。

 

二验纹皮

首先观察纹理流畅与否,然后看皮色自然与否,这两点还是一种感觉。

最后就是观察石面上纹理凹进去的部分,看看底纹能不能看清楚,如果底纹样式呈现“U”字型,没有“V"字型纹底,那无疑是人工的了。如果是“V”字纹底,你再细细看看纹底的天然氧化物。因为凹进去的纹底天然的氧化物比石体表面氧化物要厚,在对石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刷子首先刷的是石头表面,对于纹底的氧化物总是不能象表面一样处理的干净,因此,表面最终的颜色会呈现黑色青色或者其他主色调,但纹底却是灰白色,这样凹进去的纹理才是真的。对于这种凹进去石体表面的纹理也可以用放大镜看一看,文字纹底有没有人工痕迹。自然的纹底是打磨不到的,能够看出来天然的韵味和氧化物的天然色泽。如果石头的纹理发白,好像有灰浆一样,你可以用铁丝刷子来刷一下。纹理凹进去的地方,经铁丝刷子刷之后,纹底如果是黑幽幽的,光溜溜的,这显然是不符合客观灵璧石的形成和流转过程的,必然是假纹无疑了;经铁丝刷子刷之后,纹底呈现灰白色,并非光溜溜的,而石体表面却颜色鲜亮于纹底,则是真纹无疑了;在经过刷子刷之后稍微用水泼一下石头,你会发现,真石头的纹底干得比较慢,而石体表面干得很快;如果纹底干的也很快,那就是假的了。

珍珠石鉴别,一般也是用铁丝刷子来刷。真的珍珠石经铁丝刷子刷之后,珍珠越发是黑幽幽的,光溜溜的,而石体表面却颜色暗于珍珠疙瘩,而且珍珠疙瘩顶部鲜亮,周围发灰白色,这是符合客观灵璧石的形成和流转过程的。如果经铁丝刷子刷之后,珍珠部分不是黑幽幽的,光溜溜的,而石体表面颜色甚至比珍珠疙瘩还鲜亮,珍珠疙瘩周围并没有灰白色,必然是假的无疑。

对于非上述品种的灵璧石,一类是以灰色为主调的莲花石和汉画石,这一类皮纹是灰色,表面有沙沙拉拉的感觉,作伪之后,沙沙拉拉的感觉没有了,灰白色显得鲜亮,灰色为底色,黑色为画面,黑色与灰色底色之间的过渡突然,画面突起,有突兀直感。画面多人物或者动植物,匠气重。往往凭感觉就能够判断真伪。请看下面这块做出来的汉画灵璧石(图2)。

 

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的磬石类作伪石的纹理多是直线纹理,很难找到曲线(假龟纹石除外)。原因很简单,做直纹好做,曲纹不仅难做,往往做出来很不自然。假的龟纹石的纹理做起来很吃力,往往纹理浮浅,像画上去的一般,纹形也很有规律。天然的龟纹没有什么规律,或深或浅、或粗或细、或直或曲、纹起纹落、自然流畅。图3是真正龟纹石的纹理。

图4的这只狮子就是典型的假龟纹石。不仅仅纹是做出来的,整体形态都是做的。

 

磬石类灵璧石作伪发展到今天,干脆连纹也不做。整体用电动工具造出来大致形态,然后用小錾子全部錾一遍,用胶和广告用白色或者滑石粉整体涂抹,再用砂纸打磨,这样凹处的灰粉留下,凸处被砂纸打磨掉,再上黑色鞋油掩盖,最后封腊,这样的话,凹处类似灰浆,凸处类似灵璧石的黑色。这样造出来的灵璧石,没有什么线状纹理,整体看上去麻麻磕磕的,但麻麻磕磕的却很规整。识别这类作伪,可以用手指甲抠灰浆,很容易抠掉粉末状的东西。而天然灵璧石,如果石农处理好之后,连腊都上了的话,这块灵璧石是一定经过铁丝刷子“猛烈”刷过的,凹处和纹理处的灰浆可以看到,但会附着的很坚实,很难用手指甲抠掉粉末的。就像鉴定真伪青铜器的老锈一般,真正老锈附着的会很坚实,假老锈看上去就很松散,好像沾上去似的。

 

图5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作伪磬石类的石表,表面麻麻磕磕,没有线状纹理。以后只要你在市场看到没有线状纹理的磬石,就基本可以断定是作伪灵璧石了。

 

此文发表在《中华石文化报》2008年12月刊,并被2009年3月《石韵》杂志转载

转载请注明安徽淮北市石文化研究会 秦文联


三看正面与背面的过渡

所有用这些手段做的灵璧石,辨伪除了看其正面,很重要的一点是观察是背面,天然灵璧石背面与正面的接合部位过渡自然,做了型的灵璧石,背面与正面的过渡能够清晰的看到背面与正面的过渡线。这是灵璧石的处理习惯决定的,灵璧石处理往往背面仅仅是刷子把灰刷干净了事,打砂纸,上鞋油,封腊等精细的工作都花在正面了,这样,背面的灰色与正面之间的过渡自然,而做型灵璧石,做正面之后,为了掩盖也在背面做一部分,也会在背面过渡区摸上一部分鞋油和腊,背面没有摸鞋油的部分与正面之间的结合很突然干脆,没有什么过渡,结合部分会很明显的看到一条线。见图6和图7。

 

至于类似白灵这种习惯整体做型的灵璧石,往往做的上下左右前后都可观,背面和正面就没有什么过渡,就不能用上这第三招了。

 

四看价格

     如果一块让你很心动的美石,价格很低廉的话,那就差不多了,我可以几乎100%的告诉外地的朋友,捡漏是不可能的。本地的行家想捡漏都不容易了,哪里还有你的份啊? 
     如果对方开价很高,也可能有作伪石,你可以“冒充内行”,说:“感觉有点不对劲”对方自然心虚,价格会猛的下来,你心里就明白八九了。

    一般尺寸超过40的灵璧石精品,低于万元的话,是不可能的,灵璧石小品石里的精品价格目前也接近万元;厅堂石精品,价格不会低于5万元;大厅堂精品,价格应该在百万以上。与以上参考价格悬殊过多的话,不要有贪便宜心理,所谓“贪小便宜,吃大亏”。当然有时你认为是精品,石农石贩认为不是精品的情况,价格也会很便宜。这种情况往往在产区偶尔能够遇到,在石展上是几乎不可能遇到的,那些敢于到外地参展的石农石贩,个个都是顶尖高手。

 

最后说一说白灵,这个特殊的品种,真品原石珍品很难遇到,市场上出现的白灵几乎都是工艺品。经过一番雕琢切割打磨,在灰色石体上拉了几条直线纹之后,在做好的白灵周围摸上红泥巴,然后泡在盐酸里,白灵因为吃酸快,而迅速凹下去,摸了红泥巴的部分就会起刺。经过雕琢打磨然后又经过酸的白灵会光滑似玉,真正天然的白灵经过酸洗之后会洁白似雪而不是似玉而且不光滑,看上去毛茸茸的,如真雪一般。真品白灵往往一面能赏尚且不易,做了型的白灵往往前后左右上各个面无不美观。白灵家族中的黄灵,紫灵等的鉴别也是同样道理

还有一大类就是彩色灵璧石,就是除了黑色,灰白色以外的所有色彩的灵璧石,彩色灵璧石允许用稀盐酸处理表面的氧化物。处理之后颜色更加鲜亮,彩色灵璧石纹理一般以凸出来为主,类似经脉,如果发现石皮经脉走向错位甚至突然中断,中断部分的石体表面特别的光滑(被切割打磨抛光了),虽然特别光滑却色泽与其他部分有所区别,那就是假的了。

瞧这景观石做的(图8),匠气太重而且观察筋脉走向,遇到有洞的地方就中断,说明洞都是打出来的,整体造型都是做的。

最后说明一点:鉴定灵璧石真伪在本地玩家根本不需要这么复杂,更加不需要验什么纹和皮,甚至不需要走的很近,也不需要细细观察,只需要搭眼一看,就知道真假。原因很简单:天天接触原石,形成良好感觉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即使你做的再逼真,即使找不到具体的破绽,也能够一眼识别。

而对于非产地的石友,只要掌握这些关键问题,作伪的灵璧石是很难蒙混过关的。稍微经过明白人点拨一下,再加上细心观察和实践,外地石友很快就能够“炼”就火眼金睛,一眼识别了。四招定真假,只要有其中一招可以否定这块石头,那就要慎重了,再仔细观察一下。如果四招都能够否定它,一定假的了。去伪存真,使假冒伪劣无生存土壤,彻底还灵璧石盛誉。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qinwenlian上有真假灵璧石对比,相册里有百余款灵璧石作伪石品种放在假石曝光台上供各位参考。

 

转载请注明安徽 淮北市石文化研究会 秦文联

     此文发表在《中华石文化报》2009年01月刊,并被2009年3月《石韵》杂志转载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89)| 评论(0)| 引用 (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