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环保局投诉电话:张沛虬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6:50:17

张沛虬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

 

张沛虬主任医师,男,1916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38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院(今上海中医药大学),为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曾任宁波市中医院副院长,宁波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张沛虬从医70载,熟谙歧黄之术,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先后编著出版了《中医临床备要》、《药对经验集》、《仲景方临床应用》、《中医痹病治疗学》等专著。张沛虬倡导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擅以重剂猛药起沉疴,善用虫类搜剔之品蠲顽疾,巧选经方对药治杂病,他的众多著述和临证经验堪称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的典范。

重剂猛药 屡起沉疴
      张沛虬认为,中医治疗急危重症治法多样,疗效确定,坚决反对“急性病看西医,慢性病看中医”、甚至将中医当成养生保健疗法的片面认识。张沛虬极为推崇古训“六腑以通为用”,擅长应用通利疗法(泻下法)排除燥屎、荡涤实热毒邪、攻逐水饮、祛除痰浊瘀血虫积,达到“实则泻之”、“推陈致新”的目的。通利疗法不仅通导大便,排除燥屎,更有其广泛的含义,凡是攻逐里实的一类治疗方法均列入通利法之范畴。通利法的作用主要有:1.疏利中焦、通调升降。2.上病取下,釜底抽薪。3.荡涤邪热,存阴护液。在内科急症中,针对病情急、重的特点,最常用的当推效速力峻之下法,而大黄为必用之药。因此,张沛虬自拟大黄清化汤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急性肝病、支气管扩张咯血、中毒性菌痢等,常获满意疗效。方由大黄、柴胡、黄芩、枳壳、木香、银花组成,方中以大黄为主药。大黄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寒,味苦,入胃、大肠、肝经,有泻热毒、荡积滞、行瘀血之功,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柴胡有解毒、镇静、镇痛及抗炎作用;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枳壳有行气宽中、化痰、消食之效;木香理气消滞;银花清热解毒。
      张沛虬认为,大黄与相应药物配伍应用,疗效迅速,其用量须达到10~20g方可取效。记得我从医不久,遇到一位持续高热的住院病人,临床疑诊为伤寒,经服藿香正气散合葛根芩连汤后仍高热不退且大便秘结。张沛虬查房后辨证为热重于湿、邪在气分、腑气不通之湿温,宜用白虎加苍术汤另加生军10g以清气泄热,化湿行腑。当时我们心存疑虑:既已疑为伤寒,若用生石膏、生军等苦寒泻下药是否会引起肠穿孔甚至肠出血?但张沛虬以为既然辨证准确,尽可大胆用之,况且病人发病未到2周,一般不会出现肠穿孔,用大黄却可起到釜底抽薪、引热下行的作用。结果病人服药1剂后大便即通,3剂后热退,待伤寒诊断明确时病人已临床痊愈。
      张沛虬对痹证的治疗具有独到之处,对痹久入络,关节肿痛变形、久治不愈者常选自拟之四物马龙汤治之。该方由当归四逆散合龙马自来丹两方加减组成,方中马钱子属于中药剧毒药。但张沛虬认为马钱子一药性味虽苦寒,但不伤胃,只要审因用药,配伍适量,可寒可热,能补能行,一药多能,实为它药所不及。然而临床应用应从小剂量开始,渐增至适宜剂量为好,一般马钱子粉成人每次口服量在0.3~0.5g为宜,常能迅速止痛,控制临床症状。
      虫类搜剔 蠲除顽痼
      虫类药大多药性峻猛有毒,故一般医者不常应用。张沛虬对虫类药悉心研究几十年,用以治疗各种顽症痼疾,不但能控制症状,且每可收治愈之功。如张沛虬每用全蝎、蜈蚣、地龙、僵蚕治疗癫痫,其中全蝎、蜈蚣熄风止痉,地龙、僵蚕既能泄热定痉,又可涤痰化浊。虫类药的应用又往往随其配伍不同而异,如全蝎配钩藤、紫河车名“钩蝎散”,用于治疗偏头痛;配穿山甲名“蝎甲散”,可治流火丹毒;配白花蛇、蜈蚣名“蝎蛇散”,治疗增生性脊柱炎、类风关等。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腹水时,张沛虬常选蝼蛄、蟋蟀以利水消肿。若肝硬化腹水脾肿大明显时,张沛虬则于处方中加入地鳖虫以活血散瘀、消癥破坚。支气管哮喘为发作性的过敏性疾病,发作期时张沛虬常选地龙、僵蚕以平喘祛痰,而在缓解期则以蛤蚧合紫河车、黄芪、五味子、地龙等药研粉吞服以补益肺肾、健脾益气。张沛虬还以自拟的“四物三色荆防草”(四物汤加黄芪、白蒺藜、首乌、荆芥、防风、甘草)治疗荨麻症,对慢性屡发或久治不愈之风疹再加蝉衣、僵蚕则收效益佳。张沛虬在使用虫类药的实践中,总结出几点经验:1.部分虫类药以研吞效好。2.虫类药用量不宜过大。3.尽量炮制后用。4.孕妇、妇女经乳期、年高体弱者均需慎用或禁用。
      寒热并调 善用经方
      张沛虬深谙仲景方寒热互用之妙,他于临证时凡见腠理素虚,卫外不固,或脾胃虚弱,或年老体弱,伴有寒热发作,骨节酸痛者,往往投之以柴胡桂枝汤而取效。柴胡桂枝汤系张仲景专为治太阳表寒、正气已虚而兼少阳半表半里、寒热虚实错杂之证而设,用以治疗少阳证兼有太阳表证,全方寒热并用,共奏和解少阳、疏表散风之功。然张沛虬在具体运用仍仔细辨证,故用法有异。若恶寒发热并存但发热较重,则重用柴胡、黄芩以和解退热;若寒热发作而以恶寒为主,则重用桂枝以增强解肌发表之力。又如在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见发热、汗出恶风、关节肿痛,中医辨证属热痹者,张沛虬常选用祛风清热、化湿通络之白虎加桂枝汤,每获良效。对于顽固性的口腔溃疡,伴见咽痛干燥、脘闷纳呆、舌红苔腻者,张沛虬认为此乃中焦湿浊内蕴化热、浊热上蒸所致,宜选苓桂术甘汤加芩连治之,取苓桂术甘温药和之以化湿浊,黄芩、黄连寒药清之以除内热,一般服药3剂即可显效,服药5剂溃疡愈合。再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以三圣散(生大黄、白芨粉、三七粉)吞服同时配以小建中汤之类,取温中药既可温胃健脾,又能监制大黄之寒性,助大黄止血而不留瘀。
      对药验方 彰显奇效
      对药在治疗上使其增强药力,减少副作用。张沛虬对药物的研究颇具匠心,对药包含了中药配伍上说的相须、相畏、相反等作用,亦即现代医学所谓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如麻黄本为发汗药,但如配合适量的石膏则可减少它的发汗作用,而发挥其宣肺平喘或开肺利尿作用。荆芥为解表药,如配防风为辛温解表,配菊花或薄荷则成辛凉解表;如配白芷可治前额头痛,配川芎则治两侧头痛,配藁本专治巅顶头痛;再如黄连配肉桂可治心肾不交之不寐,半夏配秫米则治胃中不和之失眠。又如蝼蛄和蟋蟀均为利水良药,但前者性寒而力峻,后者性温而力稍缓,两药合用,则其效益宏。
      此外,张沛虬平时重视民间单方、验方,悉心搜集,辨伪存真,通过临床使用,验证其疗效,并设法通过配伍,减少其副作用,扩大其应用范围。如张沛虬常用生麦芽30~60g配合八正散治疗前列腺炎效果满意。又如治疗肺脓疡,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加用金荞麦30~60g,可增强排脓化痰之效。对牙龈肿痛者常用露蜂房10~15g煎汤含漱,消肿止痛作用颇佳。 (方洁 宁波市中医院) (2007年2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