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的诗歌:古典文化:回文诗趣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1:38:24
回文诗趣谈                        

 回文诗,也叫回纹诗 ,回环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诗歌体裁,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这种诗,它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顺读、倒读、斜读、跳读、回环读均可。据传,我国最早的回文诗是西晋苏伯玉的妻子为怀念远方的丈夫,在盘子中婉转回环地写了一首著名的《盘中诗》,它成为我国第一首回文诗。而最著名的回文诗是我国前秦时的秦州刺史窦滔的妻子苏若兰所作的《璇玑图》。

  若兰知识广博,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耀,深得丈夫窦滔敬重。窦滔有个宠姬叫赵阳台,若兰十分嫉妒,每每相见,总免不了一番嘲讽,窦滔常常为此遗憾,心中十分不快。一次,窦滔到襄阳做官,若兰不肯与他同往,于是,窦滔就带着赵阳台去赴任,渐渐和若兰断了音讯。此时的若兰十分悔恨,于是费尽心机,织成一块八寸见方的五色锦缎,用文字织成回文诗,这便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璇玑图》。

此图八百多字,无论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均可成诗。可以读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一千多首,才情之妙,贯古超今。织者的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厌恶,跃然纸上。

若兰派人把织好的锦图送到襄阳,窦滔读后十分惭愧,深感对不起爱妻若兰。于是幡然醒悟,当即打发赵阳台返回关中。并用隆重的礼仪,把苏若兰接到襄阳,自此以后,夫妻更加恩爱。

回文诗《璇玑图》比较复杂,这里不便列出。下面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几则实例。

 一、宋代李禺的回文诗《两相思》

  宋代李禺写过一首夫妻互忆的回文诗,顺读是丈夫思念妻子的一首情诗,倒过来读又是妻子思念丈夫的情诗。现将顺读、倒读的内容录于后:

    夫想妻(顺读)  妻想夫(倒读)

    枯眼望遥山隔水, 子忆父兮妻忆夫,

    往来曾见几心知。 寂寥长守夜灯孤。

    壶空怕酌一杯酒, 迟回寄雁无音讯,

    笔下难成和韵诗。 久别离人阻路途。

    途路阻人离别久, 诗韵和成难下笔,

    讯音无雁寄回迟。 酒杯一酌怕空壶。

    孤灯夜守长寥寂, 知心几见曾来往,

    夫忆妻兮父忆子。 水隔山遥望眼枯。

  此诗不论顺读、倒读,都是表达了夫妻互相思念(也包括父、子互相思念)的离情别意,都比较真切、感人,足见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二、苏小妹的回文诗《赏花诗》

六月的一天下午,苏小妹与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欣赏那无边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苏小妹丈夫秦少游捎来的一封书信。打开一看,是以下十四个字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圈儿:静思伊久阻归期忆别离时闻漏转

苏小妹看罢这封别致的信后,不禁拍案叫绝,微微一笑,立即省悟出其中的奥秘,读出了这首叠字回文诗:

       静思伊久阻归期,

  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

  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小妹被丈夫的一片痴情深深感动,心中荡起了无限的相思之情。面对一望无际的西湖美景,她便仿少游诗体,也写了十四个字遥寄远方的亲人,即: 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醒时已暮。并且也首尾相接排列成一个圆圈儿。  其诗云: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苏东坡在一旁深为小妹的过人才智暗暗高兴,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如法炮制,提笔写了如下一首:

       采莲人在绿杨津,

  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漱玉,

  歌声漱玉采莲人。

  其十四个字是:采莲人在绿杨津一阕新歌声漱玉。

 兄妹两把他们写的诗也寄给了远方的秦少游。

 三、吴绛雪的《四季山水诗》

 明末的浙江才女吴绛雪曾写了咏春、夏、秋、冬四季的回文诗。她每首只有十个字:

       (春景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夏景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景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景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这四首诗是一种回文联珠体诗,读的方法是,十个字中,中间四个字前后复用,然后再倒读,也是中间四个字前后复用,即可得如下四首七绝诗 。

春 景 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景 诗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景 诗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 诗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