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暮花恋影音先锋合集:解读国际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0:56:59

解读国际化

作者:左宪民


   [摘要] 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一种世界潮流,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重要态势。国际化的先锋和重点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
   [关键词] 国际化; 潮流; 态势; 重点
   [中图分类号] D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05-0018-02
  
  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里所说的五个“化”,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其中的“国际化”,对许多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做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第一,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一种世界潮流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内涵上来说,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从外延上来说,则是人类不断扩展自己的活动范围,冲破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局限,从狭窄的民族历史走向广阔的世界历史的过程。随着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交通工具和通讯方式的不断改进,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全球化的现象日益发展,终于到当今世界成为不争的基本事实。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概念,把人类相互关系的这种紧密程度描绘得淋漓尽致。全球化,成为影响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种复杂关系的一种基本趋势。
  国际化就是与这种全球化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世界潮流和趋势,是以经济国际化为主并同时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综合性现象。经济国际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超越国界,与别国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断扩大和深入的经济发展过程。经济国际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其核心内容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主要包括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政策、体制和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等。
  从超越国家界限而相互联系、相互流动、相互影响来说,国际化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全球化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更侧重于指代那种世界范围内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超越经济、政治、文化差异和地理分割,趋于形成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体的一种全球整合现象。与国际化一样,全球化的内容本身应该包括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非常广泛的各个方面,但发展较为迅猛和突出的是经济全球化。所以,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主要指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包括市场、资本流动、贸易和信息一体化在内的全球性经济联系和整合现象。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所以日益形成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
  因此,经济国际化指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民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它反映的是一个相对封闭或有限开放的国民经济走向高度开放的途径和结果。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成一个统一的、紧密联系的经济运行体的过程,是一个更大规模和更紧密合作的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发展和延伸到全球范围的结果,是全球范围的国际化。在一定意义上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阶段,是经济国际化发展到新的高度的表现。
  当今世界的每一个国家,都处在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变动和潮流之中,就其态势来说,是无法阻挡和躲避的。唯有趋利避害,积极应对和参与,才是上策。但不同国家,参与全球化的方式、内容、程度,根据自己的国情,都会有所不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应有一个渐进参与和适应的过程。在这种参与和适应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就是一种现实和循序渐进的选择。在全球化中推进国际化,在国际化中参与全球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世界日益紧密联系的过程。
  
  第二,国际化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重要态势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从1978年起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过将近30年,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已经日益紧密地与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中国与世界双方的依存度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态势,已经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也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外部世界。中国经济在世界上越来越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也愈益广泛地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国际化,尤其是经济国际化,就是这种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态势。这种态势,突出地表现在:
  一是对外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4221亿美元,占我国GDP的比重已经接近65%。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已占世界贸易量的6.2%,在世界排名已跃居到第三位,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贸易大国。2007年1—9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15708.34亿美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有望突破两万亿美元。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超过7500亿美元,2004—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连续三年超过600亿美元。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80家到中国投资,世界工业企业中的100强中已经有90多家在中国投资。截至2006年6月底,已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183个分行、14个法人机构、242个代表处,其中103个分行、7个法人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
  三是“走出去”战略已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6年底,我国5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共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近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906.3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750.2亿美元,占82.8%,金融类156.1亿美元,占17.2%。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11.6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176.3亿美元,同比增长43.8%,占83.3%,金融类35.3亿美元,占16.7%。我国对外投资全球排名由上年的第17位上升到第13位。目前,我国对外投资已遍布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
  四是对外人员交往和流动越来越多。2005年全年入境人数12029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026万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003万人次。全年国内出境人数达3103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2514万人次。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7686亿元。
  五是文化合作与交流日益深入。中国已与140多个国家达成政府文化协定,签订年度文化交流计划约700个,每年经文化部批准的中外文化交流项目达2000起左右,涵盖60个至70个国家,3万人次。每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和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等艺术盛会成为吸引各国艺术家的大型国际文化活动。一些世界一流的艺术团体纷纷来华访问演出。
  六是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发展。中国已先后与世界上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并同其中的96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或经贸与科技合作协定。中国已经加入了1000多个国际科技合作组织。
  中国与世界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正在出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们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不仅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上的现实,而且这种“离不开”的程度已经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广。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日益广泛地体现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需要更多地通过这种联系来谋取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中国的发展,在继续立足于自身力量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地利用国际的市场和资源,需要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三,国际化的先锋和重点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取得了快速发展,企业国际化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2006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906.3亿美元,共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2002年的27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176.3亿美元,年均增长60%。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2006年我国对外投资居世界第18位,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对外直接投资国。目前境外中资企业的经营领域已从贸易、航运和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农业合作、研究开发和咨询服务等众多领域。对外投资方式也由早期的建点办“窗口”,发展到投资办厂带动跨国并购、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研发中心、创办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多种形式。
  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各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加工贸易大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海外投资办厂,带动我们的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改变了我们以往主要依赖产品贸易出口的模式。
  我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当地需要的成熟技术,转移部分产能,既解决了国外市场的需要,又提升了我国和东道国产业结构,实现双赢。
  近年来国际化经营的一个重点,是加强境外资源能源开发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取得新进展。我国已与30多个国家建立资源能源长期合作关系。
  在国际化经营的基础上,正在加快形成中国的跨国公司。通过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显现,全球竞争、销售网络正在构建。2005年,有16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跨国公司500强,4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
  事实证明,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可以学习借鉴国外企业的现代经营模式;可以学习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资源在国内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对外投资合作与并购,建立自己的海外营销网络,改变单纯依赖国外中间商的局面,并为建立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开发设计和研发体系创造条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继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新一轮国际生产要素重组与产业转移继续加快。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肩负着新的历史任务。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协调发展,加快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整体水平,推动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本文作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