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小时候被男主收养:[宗教民俗] 【欧洲。歌剧】手术刀下的辉煌-------------------阉人歌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49:58
真的很残忍,无视人格尊严。难道穷就有错么,他们还是小孩子啊

阉人好多地方有,古代中国,古代波斯,古代印度,欧洲都有。

令人发指



相关电影推荐
http://www.paipaitxt.com/r5371415_u3331904/
【推荐】【电影】【意大利】【我们都爱美少年 系列六】绝代妖姬-----逃不开那注定凄艳的荣幸











阉伶歌手

          阉伶歌手最早出现在16世纪,当时由于女性无法参加唱诗班也不被允许登上舞台,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首先引入了阉伶歌手,他们挑选出那些嗓音洪亮的清澈男童,在进入青春期前通过残忍的阉割手术来改变他们发育后的声音,因为体内的性激素发生变化,他们的声道会变窄,有利于音域的扩张,加上巨大的肺活量和声理体积,使他们拥有了超过了常人3倍的非凡嗓音,阉人歌手也在讲究音质和技巧的美声唱法年代风靡一时,那时大多数歌剧院的演唱者都是阉伶歌手。




  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对阉人歌手的存在的更有利的证据是它为穷人的孩子提供了一条活路。在那不勒斯王国中,密探被派遣前往意大利各处,带回有潜力的孩子,再在基地中训练他们。尽管剥削重重,但对于这些被阉割过的孩子而言,确实前景美好。虽然并非所有的人都会最终得到一副惊艳的嗓音(其中不少人只会靠在不知名的小镇中演唱弥撒换取微薄酬金度日),但每一个人都会获得在其他境况中难以企及的完善教育。

  17、18世纪阉伶歌手的盛行,大大发展了各种歌唱技巧,因之在声乐史上被称为“美声歌唱的黄金时期”。可以说,美声唱法的始祖正是这些阉人歌手,正是他们塑造了今天歌剧的辉煌!历史上最著名的阉人歌手有塞涅西诺、卡法雷利、法瑞内利。1994年的金球奖最佳外语片《Farinelli Castrato》(中译名《绝代妖姬》)描述的正是法里内利的生平故事。

  除音乐以外,阉人歌手甚至引发过历史轶事,17世纪,迷恋阉伶歌手的瑞典克里斯蒂娜女王为了从波兰国王那里借歌手为其表演还停止了与波兰的战争.直到1870年,意大利宣布其为不合法后,阉伶歌手的盛行才退出了历史舞台。1902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颁布命令永久禁止阉伶歌手在教堂演唱。在这之后,最后一位阉伶歌手Alessandro Moreschi,他于1922年离开人世。



历史

  18世纪末,阉人歌唱家在歌剧中起着主要的、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作用。意大利人甚至把音乐家看作是阉人的同义词。

  德国一位学者写道:“年轻的阉人歌手嗓音清脆、动听、无与伦比,任何女性都不可能具有如此清脆、有力而又甜美的歌喉。”

  18世纪英国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查尔斯·帕尼曾这样描述1734年法里内利在伦敦演唱时的情景:“他把前面的曲调处理得非常精细,乐音一点一点地逐渐增强,慢慢升到高音,尔后以同样方式缓缓减弱,下滑至低音,令人惊奇不已。歌声一停,立时掌声四起,持续五分钟之久。掌声平息后,他继续唱下去,唱得非常轻快,悦耳动听。其节奏之轻快,使那时的小提琴很难跟上。”

  就连对阉伶一向持有偏见的法国著名剧作家伏尔泰也承认:“他们(指阉伶)的歌喉之美妙,比女性更胜一筹。"

   歌声虽然美妙,但是毕竟是违反现代的道德观念的,18世纪后阉人歌手消失了。

  从17世纪初叶歌剧兴起,到18世纪末,阉人歌唱家在歌剧中起着主要的、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作用。意大利人甚至把音乐家看作是阉人的同义词。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至少有两位阉伶--法里内利和帕切罗蒂,是迄今最伟大的歌唱家之一。


著名阉伶歌手Farinelli(法瑞内利) (1705.1.24-1782.7.15)  Farinelli



  远在意大利歌剧兴起以前,男子就因种种缘故接受阉割,他们中间只有少数是出于正当的医疗需要。历史上,阉人是很多国家后宫内的待从。几百年来,阉割也被用作一种惩罚手段。在古埃及,阉割往往作为对通奸的刑罚,俘虏也有时象惩罚奸人一样被割去睾丸。

  然而,只是为了音乐目的--造就男性女高音和女低音而对男童实施阉割,却十分令人吃惊。这个传统所培育的音乐艺术到19世纪初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阉伶的声乐艺术及其美声唱法,包括各种装饰乐句,如瑟音、连音、震音、颤音和华彩段等等,都进入了罗西尼、贝利尼和多尼扎蒂创作的歌剧中。提到Farinelli(法瑞内利),恐怕还有许多人不了解。他就是三百多年前意大利著名的阉伶歌手。据说,他演唱的歌曲难度极高,一些复杂技巧,诸如十度音程的跳进等,除了他以外,几乎无人敢于问津。那个时代的美声唱法教育大师曼奇尼曾经惊呼:“在我们的时代,没有任何人能够与他相比。”观众对他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天上有一个上帝,地上有一个法拉内利!”法拉内利不仅以其炉火纯青的歌声成为无可争议的欧洲一流歌唱家,而且以其高尚的人格和谦虚的品性,得到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的赏识在宫廷供职,其间,还兼管宫廷的外交事务和公共事务,并获得了西班牙最高骑士爵位。声名之高,获誉之隆,后来者无不望其项背。

  如今的我们当然无缘亲耳听到他美妙的声音。但我们却能从一部电影中获得一些关于他的信息。这部电影就是《Farinelli》,中文译名《绝代妖姬》。这部电影是由意大利、比利时、法国合拍的,曾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凯撒奖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响以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他的歌唱,在人间的确是没有的,因为那声音,是运用了现代先进电脑技术把几个不同声部的男声、女声和童声混合制作而出的,而那位三百多年前声名卓著的意大利歌唱家法拉内利的歌声,已经永远地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了。

  不得不说一句的是,到了现代,有假声男高音出现的作品并不多,而且假声男高音演唱者必须具备先天条件,加上日后苦练才能有所建树,所以假声男高音演唱家是屈指可数的稀世珍宝。尽管全球的假声男高音和次女高音们已经用尽全力尝试那些高难度的咏叹调,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可逾越的障碍。对假声男高音而言,声乐技术是最大的障碍。被誉为“新生的法里内利”的Angelo Manzotti是最强的假声男高音之一。对比他和薇薇卡演唱的“Riccardo Broschi: Son qual nave”,我们可以发现他在演唱这首难度最大的咏叹调的时候遇到了困难。而且他简化了一些特别困难的花腔片断,还在演唱中因为技术缘故出现了不少错误。对次女高音而言,阻止她们超越阉人歌手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个是关于肺活量的问题。法里内利(Farinelli)被证实有能力在一口气之内在一个音符上保持超过一分钟或者唱出250个音符(当今公认的最好的次女高音-巴托莉,在一个音符上一口气只能保持不到30秒。第二个问题有关音域。跟假声男高音相比, 次女高音有更好的声乐技巧,但是她们不能达到男低音的音域。举例来说,有时阉人歌手咏叹调中的花腔片断可以低到G3。Manzotti(唯一留有录音的阉伶)的录音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在他的录音中,音域超过了三个八度。当然Farinelli正是他们永远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里介绍的就是模仿阉伶歌手的唱腔和风格的歌曲。与此相似的,我们最早接触的就是《第五元素》里面的插曲。《第五元素》对阉人歌手一定的再现,电脑不一定能对消失百年的音乐完全的模拟,但是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歌声的美妙!




特殊生活

      尽管剥削重重,但对于这些“天使”而言,确实前景美好。虽然并非所有的人都会最终得到一副“纯金”的嗓音(其中不少人只会靠在不知名的小镇中演唱弥撒换取微薄酬金度日),但每一个人都会获得在其他境况中难以企及的完善教育。不仅如此,对其中多数人来说,他们都有可能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在17世纪前半叶歌剧兴起并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影响力后更是如此。

    最初的歌剧实际上很少使用阉人歌手,在主要角色中更是如此。蒙特威尔弟的奥菲欧就是一位男高音。尽管如此,年轻的阉人歌手们很快就确定了自己在教皇国剧院舞台中的地位(妇女在这种地区因统治者的决策不同而被周期性地禁止登台演出)。此后不久,更为成熟的阉人歌手逐渐取代了所有女性的角色,并为自己争取到了各种英雄、武士以及恋人这些角色。

    巴罗克时期的作曲家以及听众对音乐的异于今日的鉴赏力是表明艺术趣味如何因时代与文化的变化而转换的有趣范例之一。阉人歌手的黄金时代正出现在公众对极尽纤巧与装饰之能事的声乐作品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涨时期。这种心理甚至改变了生理上的审美观。

    阉人歌手们被剥夺了辉煌与荣耀,剩下的是怜悯、玩笑与噩梦。发育成熟前便被阉割会造成各种生理上的变化。不过,对于歌剧史而言,最重要的变化是他们的喉头永远不会下移,他们的声带因此会与共鸣腔靠得更近,他们由此可以更加自如地控制呼吸并赋予其更大的力度。这种生理条件的最终结果不仅仅是唱出更高的音符,而且如果经过恰当的训练(这种训练通常是从童年开始,而且不会受到变声期的干扰),可以达到一种辉煌、明净、力度超群的当时在技术上最为完美的效果。阉人歌手在歌唱界以如此戏剧性的速度达到明星的地位是势不可挡的潮流。在18世纪初期至中叶这段时期里,一大批阉人歌手成为全欧洲最重要的家庭“收藏品”之一。他们的尊贵地位与财富令所有人黯然失色。

      就某种程度而言,阉人歌手所表演的不过是一连串旨在装饰构成巴罗克歌剧主体的返始咏叹调(da capo aria)的结尾处以及重复部分的技巧。事实上, 18世纪的歌剧基本上就是一连串诸如此类的咏叹调。演唱的模式也是一成不变的:A段与B段会按照曲谱演唱,然后A段会被重复,但这次歌手将有权装饰、扩展、或是换而言之尽他所能歪曲原曲。其结果是形成了各个歌手力图在歌剧中超越前一歌手的表现的“声乐奥林匹克比赛”。他们可以模仿鸟鸣、唱出颤音、“agilita martellata "(上行的大跳音阶,接着是一串重复的锤击式的音符)或“messa di voce"(一个高亢的音符后用一个极长的延续音降低音量)。通过累积这样的咏叹调他们会揭示出巴罗克歌剧的真正面目:一场穿戏装的音乐会。戏剧情节变得如此无关紧要,以至于每个阉人歌手明星在旅行中随身携带最能展示他的特长的咏叹调、并且作为一种“个人签名”随时插入歌剧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

    对这些阉人歌手的溺爱只会助长他们的各种“传奇式”的劣行。在路易吉·马切西(Lulgi Marchesi)声名鼎盛的时期,他曾有权坚持在每一场演出中都以这样的方式首次亮相:头戴配有羽饰的头盔,手持宝剑,耸立在山巅,吟诵出这样的词句:“我正在何方?”然后是小号奏出的一组高亢而急促的音符。在进一步发展的前奏之后,无论与当时的剧情有无关联(通常情况下是毫无关联),他都会唱出萨尔蒂(Sardi)为他而作的“签名式”咏叹调:“我的希望”。“阉人歌手塞内西诺(Senesino)从1740年那不勒斯狂欢节歌剧季的四场歌剧演出中共收入3693杜卡特。为同一歌剧季创作一部歌剧,作曲家波波里诺(Porprino)收入22杜卡特,抄写员8杜卡特。

      尽管存在着这些过分的自负(这种自负经常在一些地区为他们招来讽刺、嫉妒与毫不掩饰的敌意),按照与阉人歌手们同时代人的记载,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完全有能力表现出敏感与雅致。除去惊人的高音外,他们的嗓音通常也具有某种深度——尤其是当他们年龄较大以后。其中的多数歌手可以跨越两个多八度,其中技巧最差的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一种更为朴实无华的温暖或痛苦的歌声而非华丽的技巧打动观众。格鲁克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茜》中单纯而高贵的声乐部分就是受了阉人歌手盖塔诺·瓜达尼(Gaetano Guadagni)真挚深情的嗓音的启发;后者后来成了剧中主角的第一名诠释者。绰号为“法里内利”(Farinelli)的阉人歌手卡尔罗·布罗斯奇(Carlo Broschi)也向来以高贵、节制、恰到好处的情感表现著称。

      无论就哪方面而言,法里内利都不仅是所有阉人歌手中最出色的一位,也是最谦虚、最讨人喜欢的一位。15岁时他在那不勒斯首次登台演出(他在此与著名诗人梅塔斯塔西奥建立了终生友情),25岁时成为国际性的明星, 30岁成为18世纪时堪与当代的帕瓦罗蒂、迈克尔?杰克逊与甲壳虫乐队比肩的人物。西班牙的菲利浦五世患有慢性抑郁症与间歇性妄想症,法里内利应西班牙皇后的恳请成了菲利浦五世的宫廷歌手、朋友与心腹。他在宫中享受如此的宠爱,以至于能够身负高级职务、参与外交事务的决策。





筵散人去

      虽然曾辉煌至此,19世纪初时阉人歌手的盛筵已经开始没落。巴罗克开始让步于古典主义。在对歌剧创作产生影响的序列表上,作曲家与歌唱家的地位逐渐上升。剧院越来越重视实际,观众们的观点也越来越同意近一个世纪前的随笔作家约瑟夫·艾迪逊(Joseph Addison)的看法:怎么可能忍受听到那些古代的高傲的罗马人通过一张阉人的嘴吟唱?!从这时起,“古代的高傲的罗马人”成了男高音与男低音的财产。迫于现实的压力,最后一部阉人歌剧隐退于1830年。

      但阉人歌手这一‘产业”并未就此消失。亚历桑德罗·莫雷奇的存在说明意大利教会仍在此后磨刀霍霍了35年。直至本世纪初,梵蒂冈还在出产这些被委婉地称为“大师”(virtuosi)的歌手。不过,公平地说,教会此时保留这一“产业”更多地出于仁慈而非艺术。阉人歌手成了一种可悲的落伍事物。无论获得怎样的成功,无法摆脱的生理阴影成为阉人歌手心中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即便是在权势、财富达到顶峰之时,他们也从来不愿承认自己曾屈服于一把手术刀,而把自己嗓音的获得归结为一场事故:发疯的天鹅或是发狂的猪咬啮的结果。与此同时,他们还散布一些或真或假的离奇故事证明自己拥有与常人相同的能力——无论有怎样的生理缺陷,他们一直关注着能否被看作一个真正的人。这也是这场游戏的一部分。

    无论是游戏也好,伪装也罢,一切都于19世纪中叶划上了句号。阉人歌手们被剥夺了辉煌与荣耀,剩下的只有怜悯、玩笑与噩梦。人们把他们与猫、狗相提并论。他们曾使整个欧洲匍匐于脚下;如今,这段历史只存在于一些发黄的纸页之中。

    男子接受阉割,他们中间只有少数是出于正当的医疗需要。历史上,阉人是很多国家后宫内的待从。几百年来,阉割也被用作一种惩罚手段。在古埃及,阉割往往作为对通奸的刑罚,俘虏也有时象惩罚奸夫一样被割去睾丸。

    从十七世纪初开始,阉歌手以其独特的歌喉主宰意大利歌坛,舍身保喉是名利双收的职业选择。我们有一些男孩的具体的证据,这些孩子都是八、九岁,他们主动要求阉割,以求永葆童声。有些男孩是教堂里唱诗班的成员,教堂会对孩子的父亲说,他的儿子很有天分,应该给他做了,他就可以一直唱下去。一些家庭显然是一琢磨,“哦,钱,名气,名利双收,做了它”。

   要能抵挡住诱惑,你就是德国人阉歌手还有不可阻挡的诱惑力,一些贵妇人与阉歌手有不正常关系的丑闻时时爆出。男性也忍不住诱惑。意大利作家,情种卡萨诺瓦不无感叹地说:要能抵挡住诱惑,坐怀不乱,你就是木头,冷血动物,你就是德国人。

  罗马天主教会官面上禁止阉割歌手,但暗地里默许。不过,阉割本身是非常痛苦的,那个年代,酒或鸦片是唯一的麻醉剂。

  克莱普顿说:“阉割的工具像把大剪刀,有七英寸长。不过,普通的剪刀轴在中间,而阉割剪刀的轴在头上,有一个铁环,用铁环套住阴囊,铁环先烧得通红,然后把阴囊连同睪丸一起割掉,割的同时,也把伤口烧焦堵住了。”

  然而,只是为了音乐目的--造就男性女高音和女低音而对男童实施阉割,却十分令人吃惊。这个传统所培育的音乐艺术到19世纪初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阉伶的声乐艺术及其美声唱法,包括各种装饰乐句,如瑟音、连音、震音、颤音和华彩段等等,都进入了罗西尼、贝利尼和多尼扎蒂创作的歌剧中。




造就女性声带

  雷那多·达芬奇曾通过研究喉、气管和肺,说明声音发自于喉部。1744年,安托万费雷恩第一次揭示:歌唱乃是"声带"振动的结果,他首次启用了"声带"一词。

  成熟的声带由两部分组成:坚韧的软骨组织和柔软的膜片,它们是发声、歌唱的关键部位。声频(音调高低)与膜片成反比关系,膜片越短、越薄,歌唱者能达到的音调则越高。

   胎体在子宫内仅34天,就会形成喉部的最初雏形。婴儿出生时声带总长为6-8毫米,膜片和软骨组织均为3-4毫米长。在6岁前,声带生长很快,此后逐渐减慢,长至青春期,男女声带长度带基本相等,约在12-15毫米之间,但在青春期内,女孩的声带只有微略增长,近成年时长度为13-18毫米,而男孩声带的增长却十分可观,到成年后长度一般可达18-23毫米。但阉童的声带发音则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男童。科学告诉人们,男孩声带长度的增加,离不开睾丸间质细胞内的雄激素。而阉童却缺乏有助于声带长度增加的雄激素,因此声带还是青春期开始时的长度,膜片长度只有7-8毫米,不仅短于正常发音的男子,而且可能比一般成年妇女的还短。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阉伶具有比女性歌手更甜美的嗓音。




"让妇女保持沉默"

  用阉割的方法创造女高音或女低音究竟起源于何时,历史并未给予确切的解答,但音乐史学家们都认为,阉割之风的延续与罗马天主教堂的教规大有关系。圣·保罗有一句名言:"在教堂里让你们的妇人保持沉默",因此妇女被禁止参加圣咏合唱。每当需要唱女高音时,就由小男孩或阉人歌手来担任。

  16世纪初叶,在罗马天主教堂里和歌剧中同时出现了阉人歌手,从此意大利阉人队伍不断扩大。在著名作曲家蒙特威尔地创作的歌剧《奥菲欧》中,一位阉伶担任了主角。音乐学家赫里奥特认为,到18世纪,70%的歌剧男演员是阉人;另一位学者则估计,那时在意大利每年有多4000之众的男童接受阉割。

  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如蒙特威尔地、莫扎特等)为阉人歌唱家创作了歌剧及其歌曲。那时,无论是意大利的教堂,还是英格兰的歌剧院,在欧洲大部分的国家里,到处都有阉人歌手的歌声。

  德国一位学者写道:"年轻的阉人歌手嗓音清脆、动听、无与伦比,任何女性都不可能具有如此清脆、有力而又甜美的歌喉。"18世纪英国著名的音乐史学家查尔斯·帕尼曾这样描述1734年法里内在伦敦演唱时的情景:"他把前面的曲调处理得非常精细,乐音一点一点地逐渐增强,慢慢升到高音,尔后以同样方式缓缓减弱,下滑至低音,令人惊奇不已。歌声一停,立时掌声四起,持续五分钟之久。掌声平息后,他继续唱下去,唱得非常轻快,悦耳动听。其节奏之轻快,使那时的小提琴很难跟上。"就连对阉伶一向持有偏见的法国著名剧作家伏尔泰也承认:"他们(指阉伶)的歌喉之美妙,比女性更胜一筹。"

  1772年,贝尼访问德国时,发现维尔茨堡公爵在他的颐和园内养着15名阉人歌手,宫内还有两个专事于阉割手术的外科医生,据说这位公爵"沉迷于歌剧,几乎因此而毁了他的臣民"。在尼泊尔,许多年轻的阉伶在音乐学院受训。阉童和一般男孩一样,入学年龄为8-20岁,校规很严,一视同仁。学生必须服从音乐老师,即使受罚,罚得不合理,学生也不敢顶撞老师。除了严厉的校规,阉人学生受到的心理压力及其危害特别大。阉生穿衣往往与众不同,而且在演出中扮演的角色引人注目,往往穿女人服装,扮演"性感女郎"。

  有关阉割的手术过程,我们今天只能从法国律师查尔斯·安基隆的《阉人论》一书中找到一些文学性的描述,无法知道其准确性如何。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即阉割既非切断通向睾丸的血管,也不是割去睾丸本身,而是在动手术前,先让男童进行温水浴以便软化睾丸,尔后紧按住他的颈静脉,直至他失去知觉,这时才开始动手术。




女人身材女人心态

  男孩早期阉割以及由于睾丸间质细胞中雄激素的缺乏,不仅阻碍声带的生长,而且导致许多严重的心理生理异常状态,这一点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男孩在发育前阉割,会引起原发性性腺机能减退,进入成年后就会出现许多发育异常现象,例如:前列腺发育不全,阴茎特别小;没有胡须,腋毛和四肢汗毛的分布缺乏男性特征;阴毛分布呈女性特征;皮下脂肪过多(臀部和胸部脂肪尤多);有些阉人歌手的乳房十分丰满,酷似女子;有的阉人的脂肪堆积于眼皮侧面,造成面部变形,看上去虚肿或起皱。

  早期阉割造成的另一种生理异常现象是手臂和腿与身躯相比,显得特别的长。正常的男子在青春期,由于雄激素增加使长骨生长受到阻滞,因此手臂与腿部一般停止生长。但被阉割了的男子只有少量雄激素,四肢长骨便依然生长。

  发育畸形确实使阉人显得十分异样。一位名叫西纳亚诺的阉伶嗓音非常动听,演唱常使意大利歌剧迷们如痴如醉,在18世纪20-30年代曾震动伦敦上流社会,但是,他又是反意大利记者们的最佳攻击目标。讽刺小品嘲笑他,漫画家总是画他那令人捧腹的电线杆形象。

  阉伶不仅因异常的身高而被嘲弄,而且也因过分肥胖、如同阉鸡一般而受人耻笑。他们的脂肪往往堆积于臀部、大腿和胸部。阉人歌手又大又肥的臀部、手臂、乳房和颈脖如同女人一般,十分丰满。当你在某个集会上碰见他们,听到他们的讲话时,会感到这些巨人发出的竟是小孩子般的声音。

  有些阉人歌手貌似女人,且有同性恋行为。1762年,以好色闻名的意大利冒险家卡萨诺瓦居住罗马,他曾描述道:"我们来到剧院,那里一位担任主角的阉伶非常引人注目。他是红衣主教博格士宠爱的恋童,每天与主教大人共进晚餐。这位阉伶嗓音纯美,但吸收观众的主要是他的美貌。在舞台上,他身穿女服,若天仙一般,令人心醉神迷,他的胸部女人般美妙,简直是迷人的魔女。无论你对他的性别有多清楚,只要看一眼他的酥胸,便会欲火中烧,发疯似地痴情于他。……在他身上有一种能令感官满足的魅力。他那黝黑、温柔的眼眸,羞羞答答的神态,令人销魂、痴迷。"

  

  一般说来,阉人由于缺乏雄激素,阴茎发育异常,不能进行正常的异性性交。然而有关阉伶搞异性恋的风【蟹】流韵事也有传闻。1679年,阉人乔万尼·弗朗斯科·格罗西在路上被谋杀,原因是他与女伯爵爱兰娜·福妮乱搞关系。据传说,许多著名的阉伶也常常与漂亮女子打得火热。

  但是阉割对于大多数阉伶来说是烦恼。阉伶弗利浦·贝拉切在他的自传《世界的果实》中,描述了他爱上一位名叫安娜的俏丽姑娘的故事,同时写出了他意识到由于无性欲而不得不"放弃"的痛苦。这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本阉人自传。在他的遗嘱中,又提及性欲缺乏是痛苦之源。






现代人的模仿

  世界上最后一个阉伶歌手是Alessandro Moreschi,死于1922年,也是阉伶歌手中唯一一位有作品流传下来的。在这之后,就没有真正的阉伶歌手了,但是现代人通过各种方法来模拟阉伶歌手的声音。电影《第五元素》里通过电脑技术对阉伶歌手有一定的再现,电脑不一定能对消失百年的音乐完全的模拟,但是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歌声的美妙!

  世界上还有极少一部分属于“天生阉伶”,它是由自身荷尔蒙混乱导致声音变异,Radu Marian和Jorge Cano就是这一类型,他们都富有天赋来展示他们的嗓音,在不运用假声的情况下发出女高音的声音,演唱一些为阉伶歌手写的作品。今年,英国伦敦还举办了一个有关阉伶歌手生活纪实的展览。

  俄罗斯当红歌手Vitas拥有先天独特的嗓音条件,再通过一定的声乐训练,他的“咽音”(海豚音)(咽音并不同于海豚音,前者可以靠训练达到,后者是天生的)近似于曾经的阉伶歌手。但是,Vitas并不是阉伶歌手,他只是仿阉伶的唱法,上帝造就了这样一副歌喉,不能不说对他是一种恩赐。




著名的阉伶歌唱家


巴尔达萨莱·菲利

  (1610-1680年),意大利最著名的阉人歌手。他之所以成为阉人歌唱家并不是接受了阉割术,而是由于幼年遭遇的一场意外事故。这一不幸却使他从此走上了声乐艺术之路,直至成为享誉全欧的伟大歌唱家。菲利在11岁时就唱女高音,15岁时离开意大利前往波兰,在华沙的王宫中为后来即位为王的拉迪斯拉斯王子服务,并长达30年。1655年,瑞典入侵波兰,王室迁往西里西亚。菲利转辗流亡到维也纳,他得到奥国皇帝菲丁南德一世和列奥波尔德三世的赏识。65岁时,他隐退返回意大利。5年后死于家乡佩卢吉亚。

  菲利的声音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擅长演唱华彩乐段。他的嗓音纯净敏捷,颤音明快多彩,被人称为“前所未闻的绝技”;菲利的气息惊人,拥有超出常人的肺活量,可以连续唱几段长乐句而不用换气,曾创下一口气唱出长达50多秒钟乐句的记录;菲利的音准也极其出色,据说他能够不用乐器伴奏,一口气唱出两组上下往复的颤音,并能准确地落在开始音上。菲利在波兰、德国、英国等国家享有崇高的声誉,但在他的故乡意大利却极少演唱。据传1643年在意大利惟一的演出中,他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市民们在城外三里地为他组织了盛大的欢迎活动,人们在高呼他的名字时热泪盈眶,并在他的马车上撒满了鲜花。

  菲利作为17世纪最早的伟大歌唱家,他的歌唱特点对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的采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尼科林诺

  (1673一?年),原名尼科洛·格拉马尔第,意大利阉人歌唱家。两度在英国演唱歌剧(1708-1712)、(1715-1717),曾在亨德尔的歌剧《雷纳尔多》中饰演雷纳尔多。1717年后回到意大利,在威尼斯和那不勒斯轮流演出。1730年,57岁的尼科林诺在威尼斯举行了告别演出。尼科林诺是一位以表演着称的歌唱家,他第一次把用以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艺术引入歌剧舞台。尼科林诺的舞台表演优雅细腻、准确适度、举手投足间无一不在刻画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他表演的“帝王更威严、英雄更刚毅、情人更温柔”,特别是在《赫达斯普斯》一剧中对狮子的一段表演极其出色,成为当时广为流传的歌坛佳话:在一长段咏叹调中,先用藐视的声调叫狮子过来,然后很动情地唱一段慢板,让狮子撕开自己的胸膛,但不要触动那颗深爱着别人的心。他一会儿对狮子虚张声势,一会儿又给它讲一个爱情故事,既反映了他出众的表演功力,也体现了对艺术创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他是一个十分难得的优秀演员。



塞涅西诺

  (?一1750年),原名弗朗西斯科·伯那迪,意大利男性女中音歌唱家。塞涅西诺是贝那奇的学生。1719年,他在德累斯顿宫廷歌剧院演唱时,被亨德尔发现,1720年应邀到由亨德尔领导的著名的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任歌剧演员,与亨德尔合作长达十几年,建立了深厚感情,亨德尔创作的10多部歌剧均由他首唱。1733年,他因与亨德尔发生分歧,转到波波拉的歌剧院工作。1735年退出歌坛后回到意大利,1739年在佛罗伦萨定居成为一位富翁。

  塞涅西诺以演唱宣叙调著称,他的音色较女中音偏低,音域不宽但音清澈有力、圆润甜美,具有良好的音准和出色的颤音,歌唱风格单纯细腻。一位曾在德累斯顿听过他演唱的著名宫廷音乐家匡茨评论说:“他的演唱风度落落大方,发声方法无与伦比。”他唱慢板时,从不过分使用装饰音,但他唱主要的音符时,极力追求精致完美。他把快速乐段唱得像火一样炽烈,把重音的快速装饰性句子用胸腔声音清晰地吐出来,使人感到清新悦耳。”塞涅西诺在欧洲各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有“歌王”的美誉。



乔万尼·卡莱斯蒂尼

  (1705-1759年),意大利阉人歌唱家,是贝那奇的学生,也是博洛尼亚歌唱学派中最优秀的歌唱家。1721年开始在罗马和意大利的其它城市演出,并获得成功,1733年至1735年,在伦敦受聘于亨德尔的歌剧团,以后的20多年在威尼斯和欧洲各地演出,取得了重大成就。卡莱斯蒂尼开始演唱的是女高音(高音C),但后来却变成了女低音,这可能与博洛尼亚学派的训练方法或他的生理变化有关。

  卡莱斯蒂尼具有良好的歌唱技巧,他灵活地运用胸腔,把高难度的华彩乐句演唱极清晰而动听。在演唱亨德尔歌剧《阿丽安娜在克利特》中的咏叹调《坚固的橡树》时,有意降低了一个音,出色地完成了最长和最难的装饰音乐句。根据他的优势,亨德尔特地更改了乐谱,加写了低音和颤音。卡莱斯蒂尼的演唱想象力丰富、创造性强,充满活力,热情奔放,是当时最具艺术造诣的歌唱家。







卡法雷利

  (1737-1783),原名加耶塔塔·马乔兰诺,意大利最著名的男性女高音歌唱家。他是波波拉的高徒。21岁时在罗马首次登台演唱就引起强烈反响,随后他的声名传遍了意大利全国,无论在威尼斯还是在那不勒斯他的演唱都处于领先地位。1730年后,是他歌唱的高峰期,他在西班牙、法国、英国和奥地利的演出中都有超人的表现,在当时被认为无人可以逾越。卡法雷利的歌唱生涯长达40多年,直到他在60多岁感到力不从心时,才退出舞台。卡法瑞利最初是唱女高音的,后来改唱男角。他最擅长慢板和悲剧性的歌曲,但演唱华丽风格的歌曲同样极为出色,他演唱的半音节华彩乐句技巧无与伦比。卡法雷利被认为是当时最伟大的歌唱家之一,他在罗西尼的歌剧《塞尔维亚的理发师》中表现犹为出色,人们赞美“卡法瑞利唱得歌曲如同来自天堂”。

  遗憾的是,卡法雷利虽然有精美的歌喉,却缺乏高尚的人格。在演出中,他恃才傲物,不肯和其它演员合作,在别人演唱时,他不是粗暴地用手势指挥,或讽刺地帮腔,就是放肆地和包厢里的人高声说话,甚至用下流的动作羞辱女演员。这不仅引起了观众不满的嘘声,而且还为此坐过牢。卡法雷利在国外演出时也经常惹是生非,仅仅为了艺术上的不同看法,竟多次和对方进行生死相向的决斗。还有一次他与罗马某贵妇约会时差点被其震怒的丈夫抓住,不得已在一个废弃的贮水池里躲了整整一夜,受凉后大病一场。当然,即使如此他也没吃亏。后来,那位贵妇还雇了一群保镖使他免遭丈夫派遣的刺客暗算。最终,卡法雷利放弃恋情逃往威尼斯。他胆大妄为公开侮辱法国皇帝,以至被驱逐出境。

  尽管卡法雷利劣迹甚多,但由于他的歌唱成就,人们也就一次次地原谅了他。 晚年后的卡法雷利,性情变得较为温和,待人也较为友善。此时,他已非常富有,投巨资购买土地,并建起了多处豪宅。






歌手法瑞内利(中)和他的朋友

法里内利

  (1705-1782)曾在那不勒斯师从著名教师尼科拉·波尔波拉,后在波尔波拉的几部歌剧中担任角色。15岁时,法瑞内利在那不勒斯登台演唱,表现出了特殊的歌唱才能。17岁时,在罗马演唱波波拉创作的一首著名的用小号助奏的咏叹调,在这首歌曲中,人声和号声此起彼伏,一争高低。当小号精疲力竭后,法里内利却从容不迫地继续演唱了一曲带颤音的快速华彩乐段,使小号为之折服,观众为之震惊。此后,这首咏叹调成为法里内利的保留曲目,并使他名声大噪 。

  在以后的近20年内,法里内利的歌技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欧洲一流歌唱家。他唱的歌曲难度极高,例如咏叹调《战士在武装的阵地》一曲,除法里内利外,几乎无人于问津。1934年,他的歌唱水平达到巅峰状态。一位英国妇女在法里内利的伦敦首演式上激动得大叫:“你就是神啊!法里内利!”他辉煌的演唱生涯持续了15年之久。

  法里内利素有音色纯净、声音优美且灵活自如的美誉。当时的音乐界权威人士匡茨评论说:“他的音准极好,颤音很美,肺活量很大,喉咙非常灵活,因此能准确而从容地用快速唱远音程,唱间断的或其它类型的乐句都没有任何困难”。美声唱法的教育大师曼奇尼惊呼:“太完美、太富有感染力了!在整个声区范围内,他的声音都极其宽大洪亮,充实丰富。在我们的时代,我们没有听到有任何人能够与他相比”。观众对他更是崇拜地五体投地,疯狂地高呼:“天上有一个上帝,地上有一个法瑞内利!”

  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时,1737年,32岁的法里内利应伊丽莎白王后之邀,告别舞台,前往西班牙菲利普五世的宫廷供职。他一去10年。为患有怪癖的国王唱歌解忧,耗费了极其宝贵的光阴。

  当时的菲利普五世似乎陷人了严重的沮丧状态,而且情况越来越糟:他整天无精打采,蓬头垢面,披着睡袍在屋子里转圈。皇后伊丽莎白让法里内利单独唱歌给国王听。这一招还真的有用,菲利普慢慢恢复了生气,开始梳洗着装,起居也正常了。

  法里内利的演唱成了皇家晚间固定的节目。按伯尼所说,他这10年间每晚都唱同样的4首咏叹调。

  菲利普王朝于1746年结束,费迪南德六世继位,法里内利继续为他服务,1750年,法瑞内利获西班牙最高骑士爵位。1759年,因与新国王查尔斯三世意见相左,离开宫廷,开始了漫长的退休生活,在博洛尼亚终其一生。

  法里内利不仅在歌唱艺术上无人企及,他的歌喉和影响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位歌唱家,而且还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谦虚的品性,这和卡法雷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他是那个年代里最杰出、最伟大的阉人歌唱家。法里内利和卡法雷利,标志着以阉人歌唱家为主宰的正歌剧美声唱法进入了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