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王爷gl百度云:日用品涨价超工资 五类新兴省钱族被迫诞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10:11

日用品涨价超工资 五类新兴省钱族被迫诞生

引语  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10.6%,CPI同比涨2.9%。9月份CPI同比涨3.6%,涨幅创23个月新高。
  
        虽然央行公布加息,但仔细分析,利率却跑不过CPI。比较央行新公布的存款利率表,发现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期存款年利率分别从原先的1.71%、1.98%、2.25%、2.79%、3.33%和3.60%,调整为1.91%、2.20%、2.50%、3.25%、3.85%和4.20%,上涨幅度分别为0.2、0.22、0.25、0.46、0.52和0.6个百分点。假设市民用1万元分别办理这六个期限的定期存款,原先到期时分别可得利息42.75元、99元、225元、558元、999元和1800元,现在可分别得到利息47.75元、110元、250元、650元、1155元和2100元,到期时可分别比原先多得利息5元、11元、25元、92元、156元和300元。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9月CPI同比增速在3.6%左右。这样看来,即使经过本次加息,“负利率”依然存在面对利率跑不过CPI、加息难抑通胀的尴尬局面,大批粮农惜粮如金、市民囤积日用品、搜罗打折商品……一系列的怪现象层出不穷,这群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囤囤族、特搜族、网购族、团购族、替换族等等力图在通胀大潮中将生活成本降到最低,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惜售族粮价上涨推高CPI预期
  9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6%,创下近23个月新高。
  往年秋粮收购在全国各地接近尾声了,但是今年农产品价格的一路走高,农民惜售粮食心情就像这节节攀升的CPI牵挂着各路粮贩的心。目前粮价上涨的预期依然强劲,农民惜售的现象仍将继续上演。
  “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老郭,金秋下的玉米,你卖不卖?都到这个季节了,卖的话9毛6一斤,我全收了,其他人顶多给你9毛3。你费力气拉倒大集上去卖也就是9毛5。”
  “不卖,什么时候到1块1,陈老板你再来找我吧,咱俩是老主户了,到时我家的4000斤玉米指定给你留着。”
  上述对话是山东费县新桥镇平定庄村民郭士宾与当地村民称之为陈老板的苍山县粮贩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在入秋之后究竟是第几次了,老郭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他也记的不是很清楚了,总之是隔天就有一次。
  “去年这个时候,玉米价格在咱们这里才8毛钱一斤,今年的玉米价格上涨,比往年明显高出一截,我们这些种粮的老庄户总算是挺直了腰杆,不怕粮贩们压价了。俺有个女儿和你一般大,今年读完研究生后也在北京工作了,她的学费正是靠着俺种粮食和打工给她攒的。”老郭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骄傲地说这番话时,眉头上深深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山东费县新桥镇基本上属于丘陵偏平原的地貌,这里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和旱稻为主,是山东费县的主要粮食基地,其中花生更是影响着整个鲁南地区的花生油压榨情况。
  “手里有地、不怕吃住;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老郭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所以,对于囤粮,老郭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囤粮的习惯。据老郭说,整个村里像他和老刘这样囤粮的不在少数。
  “虽然粮食价格今年比往年高,但对我们来说,种地并不是什么赚钱的买卖。”老郭向记者算了一笔账:1亩玉米,肥料大约花费200元左右,农药50元,种子大约50元,喷水浇灌的柴油费大概也50元,再加上收费机的费用,一亩地成本也要400多元。而1亩玉米收按照收成好的1000多斤,即使按现在的收购价每斤9毛6元计算,1亩地纯收入也不过500多元,这还不算俺全家下地干活的劳力钱呢。
  农民囤粮的传统、种粮成本的增加,导致农民对粮价存在上涨预期和惜售心理,从而进一步推升了粮价上涨。
  山东费县鲁南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工作人员侯清全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一年多来粮食价格上涨的动力主要有两个:一是今年以来物价普遍有所上涨,带动了粮食价格上涨。二是农民的售粮方式和售粮心态较往年发生了明显变化。往年农民在入冬前就出手卖粮,由于这些年粮食收购价格的走势都是“先低后高”,现在农民的售粮方式已经转变为长年卖粮。“农民觉得价格没有到心里价位,不会轻易卖粮。”
  粮价推高CPI预期
  华南的水稻、东北的大豆等大宗农产品,无一例外,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遭到来自加工企业、粮贩的哄抢,更有炒农游资也在推波助澜,粮农“捂粮惜售”心里预期价格持续走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业内专家学者看好农产品价格的未来走势,农产品上涨的需求和动力依然存在,农产品仍有不小的上涨空间。
  中国社科院和国家统计局4月底联合发布的2010年《农村绿皮书》预测,2010年粮食生产价格上涨幅度可能超过5%,进而带动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4%。因此国内不少专家对粮价上涨会推高第四季度的CPI表示担心。
  据了解,粮价在CPI中的占比是3%,粮价上涨将成为今年CPI的重要推手。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粮价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很多农产品的价格都是根据粮价来进行调整的,一旦粮价出现上涨,其他农产品价格就会跟着上涨。一方面惜售,一方面抢收,如果投机客蜂拥而入,粮价上涨局面有可能会失控。
  “严重的后果是,粮价的失控将会导致通胀预期的失控。”大北农集团法务证券部主任律师陈衷恒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大宗农产品价格和食品价格一般是一直波动的,比如从大豆到食用油,从玉米到猪肉,终端产品相应涨价将不可避免。
  东方艾格农产品分析师马文峰此前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农产品价格上涨对推动CPI会有一定影响。粮价上涨对CPI的推动效果比油、肉更为明显,但表现不同。后者是直接推动,而前者则将带动下游农产品价格的提升,从而间接推高未来CPI。”囤囤族囤积生活用品
  由粮价上涨推高的CPI预期催生了城市里的“囤囤族”。实体超市、网上淘宝中都可见他们大量抢购米面油糖,甚至卫生棉等生活用品的场面。
  “5升金龙鱼从79块涨到86块;鲁花花生油5升涨到100块。菜场的散装菜籽油一斤、批发价也上涨了5角钱。还有那食品和日用品的变相涨价很流行,方便面,重量由90克缩水成85克;还有饮料,可乐罐子也比过去矮了一截……,听说这还真是小幅的涨,接下来会涨的更厉害,所以趁着大涨价前赶紧囤积。”上述种粮能手郭士宾的80后女儿小郭在北京某大型超市边囤购物品边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抱怨物价飞涨给她带来的精神压力。
  像小郭这样担心物价飞涨大量囤积生活日用品的一族被城市达人形象的称之为“囤囤族”。他们赶在涨价前快速出手,或者集体去超市采购,或者在网上进行团购。
  “不应该让农产品成为CPI的推手,民众也应该有理性的消费观,囤积生活日用品未必就是生活节省的最佳方式。”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此前接受媒体访问时认为,去年CPI有两个推手,是肉价和油价,而今年很可能是粮价。
  国家统计局新闻中心的王女士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现在没必要盲目囤积消费品。”国家对于上涨幅度大、涨价周期长的商品会进行调控,而且像食品之类的囤积多了也容易变质,危害身体。
  为了稳定价格、防止通胀,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农业部等多个部委密集出台了多个农产品市场调控新政。为平抑糖价,相关部门于22日已向市场投放了21万吨储备糖。对于食用油涨价,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已经表示本月20日有30万吨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投向市场,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大豆的进口量。看到这些国家调控措施,“囤囤族”们似乎并未打消心理对物价上涨的防线,在超市和网络团购中依然大量看到他们的身影。
  另央行10月27日也发出警示:尽管通胀风险总体可控,但由于当前货币信贷环境仍较宽松,加之粮食价格上涨、收入分配及资源价格改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确定性的影响,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忽视。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近日表示,政府仍需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陷入因粮食周期性波动导致供求紧张、通胀带动粮价上涨、又因粮价上涨加剧通胀的不良循环。
  特搜族省钱新智慧
  涨价潮催生下的火爆族群比比皆是,其中妈妈级别的“特搜族”很引人注目,妈妈们在物价节节攀升的背景之下,和邻居们成群结伴组成“特价扫货军团”,去搜罗特价商品,除了团购和囤货外,主妇们联合起来“地毯式”搜索,然后互通情报或是互相帮忙购买,忙碌感十足,煞有游击作战之势。
  《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一大早便跟着张芸阿姨急忙赶到了位于光明路的华普超市一起当一回“特搜族”。“你们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最近物价上涨,哪能不了解一些特价信息啊!超市的东西有时候比市场的还便宜,每次来搜集一些特价产品宣传单,与其唉声叹气,不如精打细算起来。瞧!今天蔬菜区的土豆特价,每斤省了5角多。”张阿姨向记者介绍着,这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原来,是张阿姨的朋友王阿姨让她赶紧去另一家超市买促销商品。“我让她帮我买了,这样两不耽误还省钱,我也帮她从这儿买点蔬菜带回去。”张阿姨对记者说。就这样,记者和张阿姨大包小提的带着胜利品走出了超市,疲惫之余,也颇有满足感。
  “特搜族”的存在反映出社会生活的真实一面,面对飞速上涨的物价,人们生活的日常用品,油盐酱醋糖均被提高了身价,“微笑”着等待顾客的挑选,而家庭主妇们却只能望而却步,这不由得使妈妈群们准备集合智慧,向“涨价潮”发起冲锋,于是掀起了人们对于“特搜族”群的热捧,家庭主妇们摇身一变成为为家庭精打细算的功臣。
  家住海淀区的李海英阿姨也是时尚的“特搜族”一员,她经常和姐妹朋友们交换购物信息,通过自己身边的“信息网”,在促销时节奔走于各大超市、商场,“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和其他各种族群一样,都是为了生活才这样,不过朋友们你帮她,她帮你,倒也有其乐趣在,同时还很经济。”李阿姨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的话非常朴实。
  市民口中不停地喊着物价太高,却依然挡不住涨价的势头。CPI的预期不断上涨,如今延伸出来的各大族群今后还会不断更新么?答案是:也许会吧。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为家庭、为生活费尽心思,甚至开始信奉“团结就是力量”,策群力去做好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对物价走高,专家提醒要理性面对,适当实行节约策略,也不乏是减轻生活压力的不二选择。团购族网上网下盛行
  “20元,咱俩就可以看到最新的电影呀,还送可乐和爆米花,直接便宜80元,实惠。花58元便能吃到原价两百多元的火锅套餐,非常划算。赶紧在咱们的那家常去的团购网下订单,看电影吃火锅,这个周末咱们就这样放松。”在一家广告策划公司任职的李小姐每天上班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团购玩站,看有什么打折团购的东西,这不,刚刚看到电影票和火锅店的团购优惠活动后,立马给男友打电话,加入到团购的大军中。
  在目前CPI一路高歌的情况下,网上团购显然成为了当下年轻人省钱又能保证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网络团购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便宜。”李小姐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在团购网上买东西,主要是汇聚了众多的网友,“人多力量大”,这样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
  看电影、唱歌、聚餐、打台球、旅游……都用团购来解决。“和朋友吃喝玩乐一整天,人均消费不超过50元。”有网友对自己的团购成果颇为自得,很是享受“团购族”的“团购战果”。
  据了解,不少团购都取得不错的成绩,糯米网上海站刚开通,两天内卖光了12万张电影票;9月,淘宝团购耗时3个多小时,卖出了200辆奔驰,销售总额达2700万,这种销售速度和市场规模吸引许多成熟的互联网公司加入竞争,其中包括搜狐、腾讯、大众点评网等。
  除了网上时尚的“团购族”,线下的团购大军也是不可小势。谈及最近几个月的物价变化,北京松榆里社区的王大妈就组织小区的主妇们一起去批发市场,团购日用品。这样既方便砍价,又可以控制好量。“这是最行之有效的省钱妙招,人多了,批发商也愿意降价给我们。以市场上常售的1元纸巾为例,其零售价一般为1元/包,而批发价可低至0.6元/包,其集中团购100袋以上者,还可在0.6元/包基础上再享一至两成折扣。”王大妈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介绍,一般情况下她们都是一周去入一次货,包括纸巾、洗发水、调味料这些能较长时间存放、用量高的日用品等等。
  团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参与者众多的特点,在一段时间内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商业模式,与现有的传统商业模式形成互补。但营销专家詹少青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不论是作为网上团购,还是线下的团购大军,消费者需理性消费,不要轻易被刺激眼球的折扣价冲昏头脑,购买太多“没有必要的东西”。
  网购族敲键盘缓压
  通胀下,我们应该如何消费?
  通胀下,习惯的思维是如何保值增值,如何应付更严重的未来“涨价局面”?无疑紧缩“消费”,“省钱”才是硬道理。而“网购”更是当下年轻人最为便捷和省钱的消费方式之一,甚至更有不断的有中老年人也加入到网购大军中。
  “网上买东西一直是我首选购物方式。我的化妆品、衣服、书籍等大多是从网上购买的,不光省去了逛街的时间,关键是在目前通胀的情况下,省下很大的一笔钱。”在中央民族大学读研二的宋同学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算了下她10月份的化妆品清单:Za隔离霜,屈臣氏实体店卖68元,网上购买才48元,省20元;千纤草有机玫瑰纯露500ml,超市卖38元,网上购买18元,省20元;大宝眼霜眼角皱纹蜜,超市卖20元,网上买7.8元;省12.2元;丁家宜美白抗冻性护手霜,超市9.9元,淘宝网上卖6元,省3.9元。这样算下来,宋同学一个月的化妆品就省下了56.1元,再加上在网上买的书籍和衣服等,一个月差不多能省下200多元。这对一个学生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据宋同学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介绍,他们宿舍的其他三个舍友也都基本上从网上买东西。几个舍友一起买东西多了,卖家往往还给更优惠的措施,除了给试用装的赠品外,往往还免去运费。
  进入10月份,令宋同学倍感意外的是,在山东老家的母亲竟然也打电话要她代买某品牌的羽绒服和一套保暖内衣。“我问她原因,母亲说因为棉花价格涨价离谱,商场里的羽绒服和保暖内衣等冬衣也跟着水涨船高,实在是舍不得花高价钱买。听说这些衣服在网上能打折,所以萌生了让我给网上代购的想法,这样的话差不多能省下大约500元钱。”宋同学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感叹,这物价高的让中老年妇女都疯狂的加入到网购的大军中,看来自己还要在网上多买点东西囤下来,以防今后大涨价。
  据淘宝网公共沟通与客户沟通部公共专员王子凌介绍,今年下半年以来,淘宝网站的浏览量开始大增,尤其是到了10月和11月,访问人数增加幅度超过10%以上,而从成交结果来看,女装、化妆品和手机的成交量特别大。当当网也反馈,浏览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据介绍,在诸如淘宝、当当、卓越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网店上商品的种类越发丰富,大到家用电器、厨房设备,小到一本书、一袋果干,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的是这些网上商品的平均价格较市面上便宜了30%,再加上大多数购买者免去逛街环节而节省下来的路费、劳苦费,所以网购在如今CPI预期高涨的情况下受到上至中老年下至年轻学生的追捧实属正常。
  替换族省钱有奇招
  “棉花涨价,没想到围巾、手套、袜子等也跟着涨起来。不买了,不买了,我要自己动手编织,进行省钱。现在商场买块围巾动辄几十元,买双棉袜也要十几元,手套也是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这些相同款式和品牌的物品价格,今年比去年涨了很多。我现在已经买了毛线,打算自织今冬需要的围巾、手套和棉袜了。”在国贸上班的马小姐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道出自己即将进行的编织计划。
  本报记者发现,现在DIY的编织论坛又开始火爆,来自不同地域的网友在上面交流着面对飞涨的物价,自己如果动手、丰衣足食的经验。
  而在妈咪宝贝论坛,家有宝宝的妈咪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也是宝宝的日用品涨价。纸品的升价也让敏感的妈咪们开始担心宝宝“尿不起”
  一位ID为“SKY”的妈妈发了一篇“生活用纸涨价了,要不要也囤点纸尿布?”的帖子引来不少讨论。
  在下面的跟帖中,ID为“祺祺的妈妈”表示,自己的婆婆都说常换尿布更透气,比纸尿片一直捂住好,对宝宝的皮肤有好处。这次牛奶涨价了,日常开销大了,得在其他方面省一省。她和婆婆已经用一些废旧的干净棉布制作了一批尿布,给宝宝“白天用尿布,晚上用纸尿布”。
  毛主席早就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看来在CPI预期走高的大势下,“替换族”们要坚决贯彻毛主席的谆谆教诲,把省钱进行到底。 明年起采用新CPI权重 居住占比将有所提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近日透露,今年全国正在进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基期轮换工作,明年起我国将采用新的CPI权重。
  “目前,食品和居住占我国CPI的权重比较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CPI权重也应该适当调整一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说。
  CPI权重调整迫在眉睫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对此持赞同观点。聂梅生告诉《中国联合商报》,目前我国居住支出占CPI的权重大概在14.6%,而美国居住类的比重则达到了12.4%。
  “在衣食住用行上,目前的CPI统计中食品支出占比高达32%,而其它方面的占比还没有全面反映出来。而在美国,食品和饮料的支出仅占CPI权重的15%。”一位资深媒体从业人员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因此,有评论分析认为,高达1/3的食品占比是温饱社会的统计指标,不能反映出中国的经济成就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此外,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会在3年或5年内对CPI权重进行调整,虽然我国也有5年调整周期的要求,但基本没有较大调整。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9月份CPI同比上涨3.6%,创下23个月以来的新高。有专家预测,10月份的CPI涨幅将再创新高,同比涨幅高达4%,中国已经进入通胀经济时代。
  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此前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CPI指数不断上涨,但中国的经济形势也在不断向好。通过CPI指数尚不能说明通胀时代的到来,只能说是通胀预期的加强。
  居住占比将有所提升
  如此看来,CPI权重如不及时加以调整,势必影响国家的政策决定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那么,CPI权重应如何进行调整?
  “居住支出在居民支出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在CPI的占比将有所提升。”吴晓求、聂梅生等专家均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
  但据了解,购房支出占居住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而目前的CPI统计只考虑到了房租支出,却没有考虑到房屋购买支出。
  “买房支出属于投资,不属于消费,因此不能计算到CPI中去。”聂梅生告诉《中国联合商报》。据了解,这种统计方式符合国际通行的SNA(资本账户)核算体系。美国的CPI统计就不包含购房支出。我国如果将购房支出纳入CPI统计,与国外就不具有可比性。
  但聂梅生坚信,居住支出的权重应该有所提升。
  吴晓求则对《中国联合商报》提出了业内质疑:“对于二三套房的支出一般没有异议,而对于首套房的支出属于消费还是投资,业内还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