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派报价:长寿的革命(第三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07:05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心火最伤人·保持心态平和,方可益寿延年(1)
     第九章心火最伤人——保持心态平和,方可益寿延年

    为什么突然丧子会导致“肝肠寸断”

    很多疾病都源于我们情志不舒。恼怒时气要冲上,过喜时气会消缓,悲哀时气会耗散,惊恐时气会纷乱,思虑时气会郁结。

    “肝肠寸断”这个成语几乎人人皆知,它出自《世说新语》里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桓温带兵入四川,途径三峡时,有个部下抓住了一只小猴子,想带到路上玩。母猴思儿心切,跟着船行驶的方向沿路哀号,一直跑了百多里路还不肯离去,后来跳到船上,被撞死了。一个士兵破开母猴的肚子一看,里面的肠子都断成了一寸寸的小节。桓温知道后,非常生气,怒吼道:“你快滚下船去吧,我不要这种部下。”

    很多人不解,母猴突然丧子,伤心是一定的,但为什么会“肝肠寸断”呢?其实,不只是猴子,人也一样。突如其来的情感刺激确实可以引起消化道的应激性溃疡,而“寸断”的肠子就是消化道溃疡的极端状况。

    《黄帝内经》有言:“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意思是说:很多疾病都源于我们情志不舒,恼怒时气要冲上,高兴时气会消缓,悲哀时气会耗散,惊恐时气会纷乱,思虑时气会郁结。

    中医认为,人共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均是异常的情绪表现。更严重的是,这些情志都可能因为不畅而化作心火,影响我们的健康。

    例如,惊恐引起上火,我们便会出现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失眠,等等。这种情况可以用适量的朱砂安神丸,将因惊吓而浮越的心神按下去。如果发现这个受惊之后的人舌头很红,特别是舌尖部分,那就是心火旺了,情况严重的,可以吃牛黄清心。如果受惊后没这么严重,可以用莲子30克(不去莲心)、栀子15克(用纱布包好),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美味又可去心火。

    除了清心的中成药、莲子心泡茶,还可通过按摩心包经的劳宫穴(握拳时,中指尖下正对的掌心部位)、心经的少府穴(握拳时,小指正对的掌心位置)、心包经的大陵穴、心经的神门穴泻心火。

    别让“欲望-实力”的被减数过大

    当心里所想(即欲望)超过我们身体所能(实力)时,人就容易上火。用公式表示就是“欲望-实力=上火”,被减数越大,我们的心火就越大。

    关于心火,中医学教授陈小野给出了一个有趣的公式:欲望-实力=上火。简简单单的三项,把影响心火的因素阐释得精确到位。

    所谓欲望,也就是我们心里所想的、希望能实现的想法,如想升官、想发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等。所谓实力,就是我们本身所能、自己真正拥有的本事,如某人的技术水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等。

    人的实力往往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可以无限延展。当一个人的欲望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实力范围,说白了就是自己根本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愿望”等美好的想法,心里自然会非常痛苦、忧愁,当然就很容易上火了。而且这种超出越多,火气往往就越大。

    我们都知道,人的实力不是瞬间就能有所提高的,那么,要如何避免心火呢?从上述公式来看,肯定是需要控制欲望了。让欲望这个被减数小一点,最好与实力相等,这样心中所有的“理想”、“愿望”等美好想法都能实现,人自然就不会上火了。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心火最伤人·保持心态平和,方可益寿延年(2)     我曾经认识一个年轻人,本科毕业,觉得自己的工作很不理想,待遇不好,于是就去考了名校的硕士。经过两年考上了,可是,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又开始犹豫了。因为在这两年中,工作基本是相当熟练了,职位也随之升迁了,薪资待遇当然比两年前好得多。如果选择去读研,必须放弃现在的工作,可照如今社会的趋势估测,毕业后想找到既是自己熟练,待遇又好的工作,恐怕是希望渺茫。他整日踌躇犹豫,举棋不定,心火也就上来了。

    后来,这位年轻人找到我,跟我抱怨说:“有时候,机会有了还不如没有,没有反而更静心。”看到他痛苦的样子,我笑道:“这不是机会的问题,是你的欲望的问题吧?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找到适合自己实力的位置是最好的。”年轻人听了我的话,感觉心里豁然开朗,回去就给学校打了电话,说自己决定放弃读研的机会。现在,他还在原来的公司,但工作顺利,收入已大幅提高,虽然比较忙,但过得很快乐。

    从心理学角度看,有选择就会引发欲望,选择越多欲望就越多,当欲望超过了自己的实力,不能达到时,就容易上火,容易痛苦。

    虽然中国古代的养生方式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宗旨往往都可归为一个,就是减少欲望。例如,佛教讲的“四大皆空”,禅定养生要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内心七情六欲的困扰;道教说的“清心寡欲,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养生需要“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

    恶”,等等。

    中医认为,“心”是人藏魂魄的地方,是欲望的居所,是人的情感首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所以,心不能老动,最好安静。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在各种疾病中,有70%的病属于身心疾病,和情绪心理有直接关系。

    可见,想要心不上火,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做到心态平和,这样才是真正的养生。

    及时宣泄不良情绪,驱散心中的阴霾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不好的情绪是我们自身不能化解的。“内化”行不通时,我们就要寻求“外泄”的方法,从而驱散内心的阴霾,远离疾患。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若不能及时进行自我化解,就要寻求“外泄”的方法,找个合适的渠道把不良情绪宣泄出来。

    中医学认为,“郁则发之”,排解不良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之“发泄”。例如,一个人悲痛欲绝或委屈万分时,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让眼泪尽情地流出来,就会觉得舒服些。切忌把不良情绪埋在心底。现代研究发现,因感情变化流出的眼泪中含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这两种传导物质随眼泪排出体外后,可缓和悲伤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痛苦和消除忧虑,所以痛哭一场比眼泪往肚子里咽要好得多。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虽然情绪压抑,但因时间、地点等条件限制,不宜一下子发泄出来,此时,就可以采取宣散疏导、逐渐发泄的形式。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受到挫折,甚至遭到不幸,如在恋爱中遭到挫折、亲朋好友去世、生活中发生重大变故、工作学习上或家中有不愉快的事等。怒从心头起,或心中泛起阵阵愁云时,若没有条件宣泄,首先可冷静下来,控制一下自己的感情,然后找自己诚恳、乐观的知心朋友、亲人倾诉自己的苦衷,或向亲人、朋友写书信诉说苦闷、烦恼。俗话说“旁观者清”,从亲友的开导、劝告、同情和安慰中得到力量和支持,消极的苦闷、忧愁和烦恼之情会随之消散。所以,广交知心朋友,扩大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医治不良情绪的良药。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心火最伤人·保持心态平和,方可益寿延年(3)     另外,在情绪不佳时,可写诗作赋、撰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也是疏泄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人们常说吸烟、酗酒、饮食不当严重危害健康,可实际上,情绪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大。据有关学者统计,健康和长寿有20%来源于遗传因素,25%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5%来自医疗条件,其余的50%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是自己的精神状态和选择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

    所以,以积极的行为方式自我调节,摆脱不良心境的影响,我们才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学会“移情”,让悲伤的心喘口气

    情绪疏导的方式中,有一种叫做情绪转移,即通过自我疏导,主观上改变刺激的意义,从而变不良情绪为积极情绪。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旦遇到烦恼、郁闷不结时,听听音乐、跳跳舞,打打球、游游泳,或者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哑剧、滑稽电影……总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将烦忧的心转移到自己喜爱的活动上,就能走出苦闷,变得快乐起来。

    很多实践证明,自娱自乐的活动确实可以舒体宽怀、消忧排愁、怡养心神,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中国古代有“女子伤春,男子悲秋”的说法,关于这两句话的原意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女子见春天到来,又一年过去,自己的青春随着时间流逝,所以会觉得伤感;而男子看秋天已至,感怀时光不再,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因此觉得悲伤。”另一种解释是:“女子见春天衰萎的落花,伤感自己的容颜随时间老去,美丽不再;男子见秋天落叶凋零,感慨自己功业不成,短短人生就要如落叶一样结束。”这两句发展到现在已经简化成了伤春悲秋,是指一个人很敏感,比如林黛玉,看到花落水流、树木凋零都会伤心。

    从中医角度来看,肺主悲,悲伤过度就会伤肺,而且情志病很难用药治愈。因此,古人采取了生活对治的方法。男子悲秋,故秋天的时候征兵,到边关打仗,让男子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或者给男子订婚,平息他不满的精气,平杀气。古代的聘礼是用白旄包好大雁送到女方家里去。射大雁要有眼力和力气,所以这样就考察了男子的臂力,肺气、肝气、肾气。秋天订婚,喜气就冲淡了男子的悲伤情绪,冬天办喜事,第二年春天女孩就差不多怀孕了,将要为人母的喜悦也会使伤春之情消失殆尽。这样就用生活对治法治好了男女的情志病。

    如今,虽然古代的对治法不太适用了,但这也启发我们情志病不一定要用药,可以通过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面对现代快节奏的紧张生活,用音乐来缓解压力已经成了风靡世界的保健、治疗方法。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与当时的心情相“吻合”或“一致”的音乐,目的是促使其产生所谓的“知音现象”。而对付一般性的情绪紧张,欣赏节奏舒缓的“悲乐”比欣赏轻音乐来得更为有效。此疗法一般30日为一疗程,每日2~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同时,听音乐应尽量选择优雅静谧的环境,空气流通好,最好配有调节心理和养神怡情的色彩和花香。需要注意的是,在空腹的时候不要听进行曲,在生气时不宜听摇滚乐。

    除了音乐,下棋也是一种很好的移情方式。不少人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需要安心静养,或动静结合。下棋只需一桌数凳,闲时开合,气平心静,谋定而动,成竹在胸,谈笑之间分出高下,性情从中得以陶冶。而且,棋盘之上,虽然只有寥寥数子,却是韵味无穷。两军对垒,是智力的角逐,行兵布阵,是思维的较量。经常下棋,能锻炼思维、保持智力、防止脑细胞的衰老。不过,在下棋过程中,不要计较输赢,若将胜负看得过重,耿耿于怀,反而会导致心情郁结,气血不畅,劳神伤身。对弈之际,忌耗神过度,应适可而止,否则也对身心不利。此外,更忌以棋为赌,由小赌小闹到大赌大闹,不可收拾。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心火最伤人·保持心态平和,方可益寿延年(4)     此外,书法、绘画、运动、旅游等也是不错的移情方式。具体选择哪种方式比较合适,就要视自己的情况而定了。

    流通肺气,助心火驱风寒

    在人体的脏腑中,心主血脉,肺主气,气行血行,肺气有协助心脏推动血行的作用。如果肺气不足,就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人便会生病。

    有位朋友的太太,每到冬季总是在凌晨三四点钟燥热出汗,白天却畏寒怕冷,出门穿得严严实实仍感觉冻得不得了。后来去看中医,被诊断为风寒束表,心火内盛,典型的“冰包火”。医生说,他太太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肺气不足,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

    朋友和他太太对医生的诊断不是非常理解,便找到了我,希望我能给他们详细解释一下。其实,依我看来,那位医生的诊断是非常有道理的。

    中医认为,肺司呼吸,气体从鼻进出,所谓“肺开窍于鼻”;气体又经过喉,能发出声音,也与肺有关系。“肺气宜肃降”,是说肺内需保持清肃,不受痰热等因素阻碍;肺气必须适当下降,当肾气接纳,上下交流,呼吸才能正常,体内水道才能通畅。同时,肺主输血液和水分,心主血脉,肺主气,气行血行,肺气有协助心脏推动血行的作用。而水液进入人体,先由脾运化到肺,再由肺输送到全身。

    所以,肺气与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关系。咳嗽、咳痰、气喘等,都是肺气上逆的症状。咯血为肺热、肺(阴)虚或肺络受伤的表现;鼻塞流涕、鼻出血等都应从肺考虑;喉痒、声沙哑或喉鸣等也应从肺考虑;眼睑或面部浮肿,四肢肿,也可能由于肺气壅塞不能通调水道引起。肺气要是不足,就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人便会生病。

    那么,如何才能够畅通肺气呢?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下面就介绍给大家。

    1.摩喉护肺法

    端坐,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双手交替按摩3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这种方法可以利咽喉,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2.摩鼻护肺法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界处),每天摩鼻1~2遍。经常摩鼻能有效预防伤风感冒,对体质差、冷空气过敏的人非常有效。

    防止心火上炎的“急救三宝”

    当心经虚火上升,便会造成心火上炎,多表现为舌生疮、口腔糜烂、心烦失眠、舌尖红绛等。对此,可根据症状选择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至宝丹进行急救。

    《黄帝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地位高于脑,主神明。这里所谓的神明,就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及这些活动所反映的聪明智慧。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健旺,神志清楚;反之,则神志异常,出现惊悸、健忘、失眠、癫狂等,也可引起其他脏腑的功能紊乱。

    心火一动,一般是急症,若未能急救,就有生命危险,如突发性的脑出血、脑血栓等。那么,当这种病症出现时,我们该如何防治呢?

    从中医角度,对付这些急症,可以服用“急救三宝”,即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

    1.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含有牛黄、麝香、黄连、朱砂、珍珠等中药材。适用于高烧不退、神志不清的患者。“非典”时期很多病人高烧昏迷,就是用安宫牛黄丸来解救的。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心火最伤人·保持心态平和,方可益寿延年(5)     2.紫雪丹

    此丹历史悠久,药性为大寒,药店比较常见,现代名为“紫雪散”。紫雪丹适用于伴有惊厥、烦躁、手脚抽搐、常发出响声的患者。

    3.至宝丹

    昏迷伴发热、神志不清但不声不响的患者更适用该方,因芳香辛燥之药较多,有耗阴劫液之弊,凡中风昏厥属肝阳上亢者禁用。

    上述“急救三宝”,过去主要治疗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一般都有发热、昏迷出现,现在也广泛用于脑损伤、脑血管意外伤,但必须有明显的热象,至少舌头要很红、舌苔要黄。只要符合标准,不管是脑出血、脑血栓,还是因为煤气中毒、外伤导致的昏迷,都可以服用。而且,及时吃安宫牛黄丸,还可抑制细胞死亡。

    此外,心火旺盛者,大多会失眠,对此,建议这类患者在家中常备一些安神的中药,例如,牛黄清心丸、天王补心丹、解郁安神颗粒等。

    1.牛黄清心丸

    此药主要针对由心火烧所致的失眠。除了失眠还有头晕沉、心烦、大便干、舌质红、热象比较突出的人也可以选择。

    2.天王补心丹

    对阴虚血少所致的失眠适用。因为心血被火消耗掉了,所以人不仅失眠、健忘,心里一阵阵发慌,而且手脚心发热、舌头红、舌尖生疮,这个药补的作用更大一些。

    3.解郁安神颗粒

    解郁安神颗粒适用于因情绪不畅导致的入睡困难者。这类人多梦,而且睡得很轻,一点声音就容易醒,还可有心烦、健忘、胸闷等症状。

    解烦闷、去心火,苦瓜是良药

    由于心为君主之官,心火又称君火,统领着其他各脏器的火。如果心火过旺,那么其他各脏器的相火也就不再听从指挥,而随便妄动,致人的精气易耗易损,疾病缠身。解决这一问题,苦瓜是再好不过的食物了。

    由于心为君主之官,心火又称君火,这一点朱丹溪在“相火论”中也提到:“火有君、相之分。”

    心对于人体,如同君主在国中处于主宰地位,心火也是如此,统领着其他各脏器的火。如果心火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那么脏腑就会顺安,人体阴阳平衡、身体健康;如果心火过旺,那么相火也就不再听从指挥,便会妄动,致人的精气易耗易损,疾病也就接踵而至。在此,我向大家推荐苦瓜这一解闷、去心火的良药。

    苦瓜容易种植,在市面上也随处可见,因此也是家庭餐桌上的常见菜,特别是长寿老人们,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喜食苦瓜。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道:“苦瓜青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鲜时烧肉先瀹去苦味,虽盛夏肉汁能凝,中寒者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甘,润脾补肾。”也就是说,苦瓜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的功效,经常食用可以去心火,增强人体免疫力。

    苦瓜可烹调成多种美味菜肴,可以切丝、切片、切块,作作料或单独入肴,经炒、炖、蒸、煮,就成了风味各异的佳肴。如把苦瓜横切成圈,酿以肉糜,用蒜头、豆豉同煮,鲜脆清香。我国各地的苦瓜名菜不少,如青椒炒苦瓜、酱烧苦瓜、干煸苦瓜、苦瓜烧肉、泡酸苦瓜、苦瓜炖牛肉、苦瓜炖黄鱼等,色美味鲜,有生津醒脑、去除心火的作用。

    此外,朱丹溪有言:“盖相火藏于肝肾阴分,君火不妄动,相火惟禀命守位而已,焉有燔灼之虐焰,飞走之狂势也哉!”因此,要防止相火妄动,还要“正心、收心、养心”,保持精神安静内守。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顺时而养·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随“时”应变(1)     第四篇天人合一,养生至境——养生顺时而行,可与天地同寿

    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人是天地间非常渺小的一分子,只有顺天应时、与自然同步,才能颐养天年,获得长寿。反之,如果不遵守自然规律、逆天而行,则会伤精泄元,缩短寿命。因此,养生长寿之要在于顺天地而行,应时节而变。

    第十章顺时而养——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随“时”应变

    季节更替,更要注意保养腿脚

    每到季节更替的时候,人们就容易腿疼、腿寒,尤其是老年人,体质差的表现更明显。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保养好自己的腿脚。

    在去全国走访各位寿星之前,有个朋友急匆匆地来找我,说他父亲既没摔倒,也没被撞到,可一到季节交替的时候就感觉腿寒、迈不动步,而且背部也感觉不适。他问我他父亲会不会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去医院检查挂哪一科好。我觉得朋友确实很孝顺,但似乎有些过度紧张了。其实,祖国医学早就有关于季节交替要注意保暖背部和保养腿脚的观点。

    人体背部有人体全部的背腧穴,还有各个脏腑的反射区,是内外环境的通道,也是最易受到外邪侵袭的部位,所以季节交替一定要注意背部保暖。至于方法,很简单,只要穿上一件贴身的棉或皮毛背心就行了。

    在这种时候,除了背部不适,人们还容易腿疼、腿寒,尤其是老年人,体质差的表现更明显。对此,不少历代医家和现代专家给出了一些养护腿脚的好方法,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关于养护双腿,对付“老寒腿”等常见毛病,以下4种方法是不错之选:

    1.掌揉腿肚

    以两手掌紧挟小腿肚子旋转揉动,每侧揉动20~30次,两腿交换6遍,可疏通血脉,加强腿部力量。

    2.干洗腿

    用双手先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后再从足踝往回摩擦至大腿根。再用同样的方法摩擦另一条腿,重复10~20次。

    3.搓脚心

    将双手掌搓热,然后用两手掌搓两脚心,各100次。对足部麻木水肿、萎缩酸疼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4.原地甩腿

    一手扶树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前向上抬起,然后向后甩动,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两腿轮换甩动,做80~100次为宜。

    说到保护好双脚,下面有3种简单有效的好方法:

    1.脚尖原地跑步

    用两脚脚尖轻轻地交替、有节奏地原地跑步,以每分钟140~170次为佳,能改变情绪,集中精力,增强记忆力。

    2.热水泡脚兼按摩

    每晚临睡前,备一盆热水,水温40℃左右为宜,泡洗双脚,水稍凉后续添热水保持温度,每次泡洗20分钟以上。泡完脚后,用手掌搓摩脚心,然后再按摩脚背,牵拉每个脚趾。这样做既可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又可使脚趾筋膜更坚韧有力,防病治病。

    3.倒行

    每当久坐或感觉劳累时,可慢慢地在室内地板或庭院中倒走数十分钟。可以促进跟腱部、足掌部等部位的血液循环,且有利于腰肾保健。

    此外,在季节交替时,由于会有比较明显的环境变化,我们还要注意心理调节,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以防不良情绪伤身。

    饮食合时令,才能得到最好的营养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吃应季的食物就是顺时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什么食物,只有到了它的时令才生长得最为饱满、最有营养。而通过一些栽培技术得到的反季食物,只有其形而无其神。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顺时而养·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随“时”应变(2)     中医自古讲究“天人合一”,食物的选择不仅因个人体质而异,也与自然界的季节气候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时养生”不仅是中医养生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重要原则。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智者之养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避寒暑。”

    我们的饮食要顺应四时自然变化,才能达到养护身体、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天气干燥容易伤肾脏,天气偏热容易伤心肺,多风和大风天气容易伤肝脏,寒湿或湿热天气则易伤脾胃。人的饮食起居在不同的天气、气候条件下,必须有所差异。《饮膳正要》记载道:“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爽,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讲的就是根据不同季节摄取不同食物的道理。

    1.春季:湿润偏热性食物,以健脾补气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气候宜人,空气中相对湿度高于60%,气温在20℃~32℃。在这种天气下,人体的新陈代谢较为活跃,很适宜食用葱麦、枣、花生等食品。古人还认为:春发散,宜食酸以收敛,所以春季要注意用酸调味。

    较清淡温和且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是春季食补上上之选。如偏于气虚的,可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米粥、红薯、山药、土豆、鸡蛋、花生、芝麻、大枣、栗子、蜂蜜、牛奶等。偏于气阴的,可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等。另外,春季还要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

    荠菜、油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头、香椿头等,这对在冬季过食膏粱厚味、近火重裘所致内热偏亢者,还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

    2.夏季:清淡滋阴性食物,以应对高温高湿

    炎热的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大。空气中相对湿度高于70%,气温高于32℃的湿热交蒸气候,使得人们食欲普遍下降,消化能力减弱。饮食应侧重滋阴、消暑、化食,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的饮食为主,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的协调搭配,以增进食欲。还可多食各种凉拌蔬菜并多吃瓜类水果、喝凉茶、酸梅汤等,但也不要过食生冷食品,以免损伤脾胃。

    3.秋季:干燥偏寒性食物,以生津润燥

    秋高气爽,空气中相对湿度40%,气温在50℃~20℃之间,气候宜人。但深秋季节,“燥邪”易犯肺伤津,引起咽干、鼻燥、声嘶、肤涩等燥症。“燥则润之”,宜少食辣椒、大葱、白酒等燥烈食品,多吃湿润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糯米、萝卜、百合、豆腐、芋头、银耳、鸭肉、梨、柿、香蕉、苹果等,多饮些蜂蜜水、淡茶、菜汤、豆浆、莲子汤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进补时遵循“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原则。

    4.冬季:滋补养阳性食物,以应对干燥寒冷天气

    冬天寒冷来袭,阴盛阳衰,空气中相对湿度40%,气温低于5℃。冬季食补要“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样有利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畏寒”的现象。宜多吃一些热量较高的食物,注意养阳,“虚则补之,寒则温之”。《千金翼方》记载:“秋冬间,暖里腹。”冬天多食蛋禽类、肉类等热量多的食品,也必须注意饮食平衡,多食蔬菜,还要适当吃一些“热性水果”,如柑橘、荔枝、山楂,并且喝些药酒、黄酒等。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顺时而养·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随“时”应变(3)     饮食是健康的要素,季节气候是饮食的要素。要想赢得健康,合理饮食必不可少,随四季择食而疗,方能护佑身体的健康。

    春养肝,夏护心,秋润肺,冬补肾

    在古人看来,春夏秋冬各有其对应的脏器。春天属木,与肝相应;夏天属火,与心相应;秋天与肺相应;冬季与肾相应。养生,就要懂得在不同的季节特护相对应的脏器。

    当下,流行这样一句健康格言:“地位是临时的,荣誉是过去的,金钱是身外的,健康是自己的!”其实,想获得健康,就一定要注意季节与脏腑的联系。在不同季节特护相应的脏器,我们才能把疾病挡在门外,岁岁平安。

    1.春天养肝

    春季与肝脏相对应,肝属木,喜条达,与春令升发之阳气相对应。所以,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首先应注重精神调摄,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愤然恼怒。其次是注意增强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在饮食保养方面,宜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例如,葱、蒜、韭菜是益肝养阳的佳品;菠菜舒肝养血,宜常吃;大枣性平味甘,养肝健脾,春天可常吃多吃。春季除保肝外,还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硒,多吃富含硒的动植物,如海鱼、海虾、牛肉、鹌鹑蛋、芝麻、杏仁、枸杞子、黄花菜等,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利于保健养生。

    有些人在春季容易抽筋、腹泻,这叫“肝旺脾虚”。五行中肝属木、脾属土,两者是相克的关系。肝气过旺,气血过多地流注于肝经,脾经就会相对显得虚弱,脾主血,负责运送血液灌溉周身,脾虚必生血不足,运血无力,造成以上诸般症状。这时,可服用红枣、山药薏米粥等以健脾养血,脾血一足,肝脾之间便平和无偏了。

    2.夏季养心

    《黄帝内经》记载:“心者生命之本……为阳中之太阳,应于夏气。”一年四季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火性为阳,阳主动。加之心为火脏,两火相逢,所以心神易受扰动而不安,出现心神不宁,引起心烦;心烦就会使心跳加快,心跳加快就会加重心的负担,就不利于养心。所以,夏天首先要心静,“心静自然凉”,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能保养心脏。

    3.秋季养肺

    五行之中,肺脏属金,旺于秋季。因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故燥邪最易伤肺,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皮肤干燥、便秘等。因此,秋季养生应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

    在饮食上要少辛增酸,即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酸性食品以及新鲜蔬菜等。另外,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提出的“延年六字诀”中的“咽字功法”,可收定金润肺之功。具体方法是:两足分开,宽与肩等,双手高举过头,然后迈出左脚,足尖点地向前走一步;挺胸,双手向后一扬即吸气。注意用鼻吸气,用意将气送至丹田,再将气缓缓从口呼出;呼出气时念“咽”字,或默念或轻声。此法每日做18次,长久坚持下去,可以起到清肃肺金,调护和强健肺气的作用。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顺时而养·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随“时”应变(4)

    4.冬季养肾

    冬季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由于阳气的闭藏,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降低,因而需要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人体能量和热量总来源于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火力”旺说明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就弱。冬天,肾脏机能正常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将会导致心脏代谢失调而发病。综上所述,冬季养生的重点是“防寒养肾”。

    因此,冬季养生应早睡晚起,穿贴身而暖和的衣物,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晒太阳,多吃一些炖羊肉、鸡汤等能够温肾、补肾的热食,以升高体温,补充能量和营养。

    “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着“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的健康谚语,这告诉我们,在酷热难耐的夏天,喝上一碗绿豆汤,便可以清热解毒,健康避暑。

    夏季,人体内的阳气最旺,这个时候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往往会吃很多寒凉的东西,损伤阳气。而绿豆虽性寒,可清热解暑,同时有养肠胃、补益元气的功效,实在是夏天的济世良谷。

    中医认为,绿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绿豆消肿下气,治寒热,止泻痢,利小便,除胀满,厚实肠胃,补益元气,调和五脏,安精神,去浮风,润皮肤,解金石、砒霜、草木等一切毒。

    现代研究认为,绿豆中所含蛋白质、磷脂均有兴奋神经、增进食欲的功能,为机体许多重要脏器增加所需营养;绿豆中的多糖成分能增强血清脂蛋白酶的活性,使脂蛋白中甘油三酯水解,达到降血脂的疗效,从而可以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绿豆中含有一种球蛋白和多糖,能促进动物体内胆固醇在肝脏中分解成胆酸,加速胆汁中胆盐分泌并降低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绿豆对葡萄球菌以及某些病毒有抑制作用,能清热解毒;绿豆含有丰富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保护肝脏,减少蛋白分解,从而保护肾脏。

    不过,虽然绿豆有诸多好处,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体质虚弱的人不要多喝绿豆汤。从中医的角度看,寒证的人也不要多喝。另外,由于绿豆具有解毒的功效,所以正在吃中药的人也不要多喝。

    最后,再向大家介绍两款贴心的绿豆补品:

    1.绿豆排骨汤

    材料:排骨350克,红枣50克,绿豆50克,姜10克,清水1200克,盐5克,鸡精3克,糖1克。

    做法:将排骨斩件汆水,红枣洗净,姜切片,绿豆洗净待用;洗净锅上火,放入清水、排骨、姜片、绿豆、红枣,大火烧开,转中火煲45分钟调味即成。

    功效:补血、养心、安神。

    2.绿豆薏米粥

    材料:绿豆20克,薏仁20克,冰糖适量。

    做法:薏仁及绿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隔夜;薏仁加3杯水放入锅内,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半小时,再放入绿豆煮至熟烂;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补肺、消暑利水、美白润肤。

    秋季滋阴润燥,麦冬、百合少不了

    由于在夏季出汗过多,体液损耗较大,人在秋季就容易出现燥症,即我们常说的“秋燥”,所以我们需要滋阴润燥。在这方面,选用麦冬和百合再合适不过了。

    由于夏天出汗过多,体液损耗较大,身体各组织都会感觉缺水,人在秋季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皮肤干燥等病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燥”。

    《本草纲目》里说,麦冬可以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适用于肺燥干咳、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及肠燥便秘等。而百合入肺经,补肺阴,清肺热,润肺燥而止,对“肺脏热,烦闷咳嗽”有效。所以,要防止秋燥,用麦冬和百合最适宜。

    至于如何用麦冬和百合来滋阴润燥,还有一些小窍门。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顺时而养·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随“时”应变(5)     1.西洋参麦冬茶

    秋季需要护气,尤其是肺气和心气,如平时应尽量少说话。不过,那样也只能减少气的消耗,而真正需要的是补气,而补气佳品非西洋参麦冬茶莫属。

    材料:西洋参10克,麦冬10克。

    做法:泡水,代茶饮,每天1次。

    2.蜜蒸百合

    秋天多风少雨,气候干燥,皮肤更需要保养,多食百合有滋补、养颜、护肤的作用。但百合因甘寒质润,凡风寒咳嗽、大便稀溏、脾胃虚弱者忌用。关于具体的吃法,《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润肺的方子。

    材料:百合200克,蜂蜜适量。

    做法:用新百合加蜜蒸软,时时含一片吞津。

    除此之外,预防秋燥,补水同样必不可少。秋季天气干燥,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糯米、蜂蜜等;常吃些酸性食物,如山楂、秋梨膏、柚子等,具有收敛、补肺的功能。尽量不要吃辛辣食物。

    再有,秋季人体内的阳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开始收敛,故不宜添加过多的衣服。然而,深秋时候天气变冷,应加衣以预防感冒。此时,运动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如打羽毛球、爬山、慢跑、散步、打篮球、登山等。还有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晨起闭目,采取坐势,叩齿36次;舌在口中搅拌,口中液满后,分3次咽下;在意念的作用下把津液送到丹田,进行腹式呼吸,用鼻吸气,舌舔上腭,用口呼气。连续做10次。

    寒冬潜阳理气,就找大白菜

    冬季,人体的阳气处于潜藏的状态,我们需要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潜阳理气功效的食物。于是,大白菜就成了这个季节的宠儿。

    大白菜是冬季上市最主要的蔬菜种类,有“菜中之王”的美称。由于大白菜营养丰富,味道清鲜适口,做法多种,又耐贮藏,所以是人们常年食用的蔬菜。

    但是,为什么冬天是人们吃大白菜最多的时候呢?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人体的阳气处于潜藏的状态,需要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潜阳理气功效的食物,于是大白菜就成了这个季节的宠儿。

    千万别小看价格低廉的大白菜,其营养价值很高。它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水分、钾、钠、钙、镁、铁、锰、锌、铜、磷、硒、胡萝卜素、尼克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由于其所含热量低,还是肥胖病及糖尿病患者很好的辅助食品;含有的微量元素钼,能阻断亚硝胺等致癌物质在人体内的生成,是很好的防癌佳品。

    中医认为,大白菜味甘,性平,有养胃利水、解热除烦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口渴、支气管炎、咳嗽、食积、便秘、小便不利、冻疮、溃疡出血、酒毒、热疮等。例如,《本草纲目》中说大白菜“甘渴无毒,利肠胃”等。

    同时,大白菜还是一款美容佳蔬,其丰富的维生素E是脂质抗氧化剂,能够抑制过氧化脂质的形成。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老年斑的生成,就是由于过氧化脂质增多造成的。所以,常吃大白菜,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抗皮肤衰老,减缓老年斑的出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白菜在凉拌和炖菜时最好与萝卜分开来,不要混杂在一起,那样可能会产生一些相互破坏营养成分的不利影响。患有慢性胃炎和溃疡病的人,应少吃大白菜。

    北方地区的居民还经常把大白菜腌制成酸菜。专家提醒,经常吃酸菜对健康不利,特别是大白菜在腌制9天时,是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时候,因此腌制白菜至少要15天以后再食用,以免造成亚硝酸盐中毒。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顺时而养·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随“时”应变(6)     也有些人喜欢吃炖白菜,实际上各种蔬菜都是急火快炒较有营养,炖的过程中各种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会损失较多。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款海米白菜汤,它具有排毒养颜、预防感冒的功效。

    材料:白菜心250克,海米30克,高汤500克,火腿6克,水发冬菇两朵,精盐3克,味精2克,鸡油6克。

    做法:将白菜心切成长条,用沸水稍烫,捞出控净水,海米用温水泡片刻,火腿切成长条片,把冬菇摘洗净,挤干水后,切成两半;汤勺内加高汤、火腿、冬菇、海米、白菜条、精盐烧开,撇去浮沫,待白菜烂时加味精,淋上鸡油即成。

    春天,用心体会大自然的生机

    中国一直提倡的“天人合一”,其实就是将自己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自然界的各种声色气味,去感受自然的空灵、澄澈、纯净。于是,春游便不仅是舒活筋骨的简单活动,更是我们用心体会自然生机,与大自然交流信息的一种有效方式。

    每当春分过后,很多学校总会组织学生们到郊外进行春游。其实,从养生角度,春游是人类融入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春雷一响,惊醒了沉睡一个冬天的万事万物,大地苏醒,草木萌发,人体也在这时候萌发新的生机。过了春分,到了清明和谷雨,草木已经舒展开来,花也开了,风也暖了,到处生机勃勃,我们在这个时候也该舒展心情、舒活筋骨了,到春暖花开的地方,漫步在大自然中,与大自然交流信息。要知道,花是植物生机在封藏了整整一个冬天后的集中喷发,只有开花才能结果,其中孕育着果实,更孕育着生机。看到盛开的鲜花、盎然的草木,要以喜悦的心情和它们多交流,以物我交融的意念细细体会它们的生机。将灼灼其华的繁盛景象映入脑海,将沁人的馨香植入心田,这样你就摄取了它们的生机。将自己融入大自然当中,身体就更加富有生机。

    我们常看到成群结队的老年人有组织地去春游,登山望景、观鸟赏花,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养生方式。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就在于我们拥有能够与自然交流和沟通的心灵世界。倘若你对生机这样一个看似抽象的东西根本不相信,在生活中不去主动摄取、领受,那么生机自然无法与你接近,你当然就体会不到,慢慢也会令自己没了生机。

    《黄帝内经·灵枢》中有一篇叫《九宫八风》,说的是风有八向,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叫折风,折便是折杀消损之意,而从东方吹来的风叫婴儿风。我们都知道,婴儿是人生命的起点,是生长最快的阶段之一,所以婴儿风与生长育化相关。这种风就像信使一样,将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帮助自然界诸多植物的繁衍生殖。可见,风实乃化育万物的重要因素,所以感受春的气息,莫过于沐浴一下醉人的春风了。那动人心弦的春风,不仅是自然万物之间的媒介,也是我们人类与自然万物的媒介。在春风里,我们与自然万物交换着生命的信息。

    所以,在百草萌生的春季,你应该主动去亲近自然,舒展身心,将自己融入这一片清新天地,捕捉缕缕生机,将这份欣欣向荣植入心田,作为滋养五脏六腑的营养。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则(1)     第十一章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则

    子时:上床就寝,养护胆气

    夜里23点到凌晨1点,也就是子时,是体内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候,生机已起。此时,应安稳入睡,才能保证健康长寿。

    熬夜的朋友大多有这样的体会,晚上*点钟的时候会很困,但11点后便清醒了。这是因为夜里11点到凌晨1点,也就是子时,是体内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候,生机已起。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在这个清醒的时候努力工作、娱乐一下或吃顿夜宵呢?

    从养生角度,答案是否定的!

    《黄帝内经》有言:“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就是说,人体11个脏器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生发,如果胆气能生发起来,人体就会很好,所以一定要让胆气生发起来并把它养好。在十二生肖里,子为鼠,故在子时,人体的阳气虽小如老鼠,但异常活跃。那么,具体应如何保养这些生机呢?

    身体经过白天的忙碌,到子时已不能承受过度的负荷,所以应该放松心情进入梦乡。如果这个时候不入睡,其他脏腑就会“抗议”,甚至“*”,到那个时候就算“补牢”也有些晚了,因为“羊”——脏腑已经“亡”了。

    足少阳胆经示意图

    一些老中医主张在冬至这天喝羊肉汤或吃鸭肉来养阳,这是因为,羊肉是助生发的东西,而“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医认为,子时对应着冬至那天,一般来说,冬至的前一天阴气最盛,因此要在饮食上进行调养。把生机养好了,做事都顺当,否则“一春损,百度损”。

    同时,子时是胆经当令,改善肝胆的功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经常锻炼胆经。每天敲胆经300下,胆经顺畅了,人所有的忧虑、恐惧、犹豫不决等都随着胆经的通畅排解出去,肝胆必定会日益强壮而没有无谓的损耗,从而实现身心健康。

    另外,胆经上有很多特效穴位:阳陵泉治两肋疼痛,光明穴可治老花眼,悬钟治落枕,风市可治各种皮肤痒疹。胆经上的穴位气感明显而强烈,如能善加利用,都有极好的效果。

    丑时:养肝吉时,熟睡为宜

    凌晨1点到3点为肝脏排毒的最旺盛时期,是肝经当令,如果不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肝脏就无法完成代谢废物的任务。

    有一次,朋友夜里2点给我打电话,说打麻将三缺一,想让我去替补一位。本来睡得正香,突然被他的电话吵醒,我非常不高兴,冲着话筒毫不客气地说:“你不要命了,我可还要我的肝呢!”第二天中午,朋友又打电话给我,说他对我昨晚的话一头雾水,问我是不是在说梦话。

    其实,我哪里是说梦话,明明是说实话!你知道吗?凌晨1点到3点,即丑时,是肝经当令,也是肝脏排毒的最旺盛时期,此时若不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肝脏就无法完成代谢废物的任务,健康、养生、长寿均无从谈起。

    足厥阴肝经示意图

    在十二生肖中,“丑”为“牛”,就是说丑时的生发之气虽然更大,但是不能只升不降,要想有更大的作为,必须有所约束收敛。中医“肝为将军之官,谋略出焉”,也表达同样的意思。将军不只要英勇善战,还要考虑再三才能出击,这就像一个人在事业做得很兴盛的时候,恰恰应该低下头,把自己放在最低点一样。

    那么,如何使肝气畅通,让人体气机生发呢?

    答案就是要配合肝经的工作。具体做起来就是睡觉,从而使肝气很好地生发起来。另外一个养肝气的方法就是按摩肝经,但是我们又不可能在凌晨1点到3点的时候起来按摩肝经,怎么办呢?可以在晚上7点到9点的时候按摩心包经,因为心包经和肝经属于同名经,所以在这一阶段按摩心包经也能起到刺激肝经的作用。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则(2)     虽然睡觉养肝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但是对于很多经常应酬的人来说,这个时候可能正在兴头上,一笔生意就要谈成了,精神正处于兴奋状态,根本不可能睡觉,这就给脂肪肝、乙肝等疾病造就了“舒适的温床”。因此,要想把肝脏养好,丑时一定要睡觉。

    寅时:以静制动,深度睡眠

    人体的气机讲求顺其自然,也是从肺经开始的,凌晨3点到5点是阳气的开端,所以这个时间就是人从静变为动的一个开始,是转化的过程,需要深度睡眠。

    凌晨3点到5点,即寅时,是正月真正的开始,就是我们一年的开始。对应到人体,寅时是肺经当令。人体的气机讲求顺其自然,也是从肺经开始的,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是人从静变为动的一个开始,也就是转化的过程,所以需要深度睡眠。

    有些老人到这个时候容易早醒,实际上是气血能量已经不够了。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小便的话,代表老人比较虚;如果这个时候醒来,同时是大汗淋漓的话,就要高度注意了,因为可能因为气血不足导致心脏病的发生。这也是为什么凌晨三四点钟心脏病人容易出现死亡的原因。

    《黄帝内经》认为,春天的时候人要散步,但要慢慢散步,让生发之机慢慢起来,不要一下子就起来。就是说,第一要缓缓地生发,第二要精神放松。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话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同时要慢慢地起床,而且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就顺其生发好了。

    在中医里,肺为“相傅之官”,一日之中,寅时身体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这时肺这个“相傅之官”就要担当起均衡天下(身体)的职责,一旦“宣发”、“肃降”失职,后果往往很严重。因此,在寅时一定要让自己进入深度睡眠。

    卯时:积极起床,排出糟粕

    早上5点至7点的时候,是大肠经值班,天也基本亮了,所以我们该起床了。此时,我们应该正常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

    早上5点至7点,也就是卯时,是大肠经值班,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亮了,天门开了,故该起床了。而且,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又叫肛门要开,所以我们应该正常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

    中医讲究表里,所谓表里,就是一阴一阳组合的,大肠与肺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肺是阴,主内;大肠是阳,主外。打个比方,人在大便的时候,通常会有个习惯性的动作:憋气,这是因为肺是主气的,这个时候要憋一口气,然后大便才下来。所以,如果生病了去找中医,医生首先会问二便(大、小便)。千万别大意,因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问大便就是要知道你心肺功能如何。如果心血旺的话,那么大便是成形的,而且是很粗的。所以,小孩的大便和老人的大便不一样,小孩的大便又粗又大又长,可是到年老的时候,都拉得特别细,说*肺功能差了,这就叫肺与大肠相表里。心肺功能好的话,大便功能就好。

    卯时起床后,最好先空腹喝一杯凉开水,刺激大肠,有利于晨便。这样才能排出体内垃圾,减少大便中毒素对身体的毒害。

    大肠经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津”的功能,所谓“津”,是往外渗透的力量。津的力量过强时,就会便秘;如果津的力量特别弱时,就会拉稀。而津的力量的强与弱又和别的脏器密切相关,所以用吃泻药的办法来治疗便秘是很不明智的,它会消耗人体的元气。治病是治“津”的功能,如果大便总是不正常的话,就是肺的功能弱了,应该从养肺的方面入手。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则(3)     由于卯时是大肠经当令的时间,这时候大肠经运行最旺盛,按摩效果也最好。将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过来敲左臂,一敲就是大肠经。敲时有酸胀的感觉。

    手阳明大肠经示意图

    辰时:天地阳盛,进食滋补

    从子时开始到卯时,是人体的重新再分配,到了辰时,即早晨7点到9点,天地阳气最旺,所以此时吃早饭最容易消化,而且是我们身体一天运作的重要保证。

    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不仅胃疼是胃经的问题,膝盖疼、脚面疼也属于胃经病,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现在很多女孩子长青春痘,治疗实际上也要从胃经入手。通常长青春痘的年轻人喜欢吃冷饮,损伤的就是胃气。

    从子时开始到卯时,实际上是人体的重新再分配,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接下来的辰时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不吃早饭,会严重影响身体一天的运作,长期下去,对人体的损伤也非常大,令人很容易卷入疾病的旋涡。

    中医认为,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早餐最好摄入一天营养的30%~50%,以保证一天的活力。有些人为了减肥,就采取不吃早餐的办法,殊不知,这样会适得其反。因为吃早饭是不会发胖的,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毫不夸张地说,早饭如春雨一般“贵如油”,所以千万不能省略。

    巳时:广纳营养,理家读书

    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此时,适合理家或读书,如果不需要上班,到户外去晒晒太阳也是不错的选择。

    上午9点到11点,是脾经当令。脾主运化,指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如果把我们的胃比做一口锅,饭的消化就要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腐化掉。那么,脾是什么呢?脾的右边是一个卑鄙的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这些东西都会补充到人的身体里。

    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讲,在中医里就有脾病的定义。比如说糖尿病,所谓的胰岛素和脾都是相关的。还有重症肌无力的问题,到了老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些这样的症状,有点肌无力。

    脾主一身的肌肉,很多思虑过度的人身体消瘦,所以古代人讲心宽体胖,人心宽的话,就放松,浑身长的都是肌肉,因此不要思虑过度。现在孩子被家长逼着学习,不能活动,就变成虚胖,有的小孩身体越来越差,这也和脾有关。

    人体自身的脾需要运动,而我们的肌肉也需要运动。在属相里,巳和蛇相对应,蛇在古代就是大蚯蚓,它有钻土的能力,能够把土地疏松,脾就具有这种功能。脾经当令时,适合理家或读书,如果不需要上班,到户外去晒晒太阳也是不错的选择。

    由于脾经在巳时当令,所以养生可以在这个时候按摩脾经上的几个重点穴位,如太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疏通了脾经,可以很好地维持人体平衡阴阳,防病祛病。

    足太阴脾经示意图

    午时:吃好睡好,多活十年

    中午11点到13点,即午时,是人体阴阳交替的时辰,心经值班。此阶段,吃好午餐,配以甜美的午间小憩,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多活十年。

    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值班。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子时和午时,午时的特点就是午时一阴生。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则(4)     一上午的运化全是阳气,这个时候就是一阴生。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在这阴阳交替的时辰,心经最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但最好静坐或闭目休息一下再进餐。午餐应美食,所谓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硬的食物。还要注意最好多醋少盐,并且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而午时正是阴生,阴气忤逆阳气之时,正所谓“阴阳相搏谓之神”,此时睡眠最能养精气神,所以子时一定要睡觉,午时一定要小憩。

    午时对应的属相是马,马的性子非常烈,马属火。我们的心就像一匹烈马,永远努力工作着,因此一定要善待它。午时最好处于休息状态。

    未时:消化食物,静养心神

    未时指下午13点到15点,是小肠经当令。在这个吸收和消化食物的时候,若美美地睡上一觉,长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下午13点到15点,是小肠经当令。在前一个时辰,要把午饭吃好,但是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

    中医里,心脏为君主之官,是没有什么过错的,于是总有人要代君受过。如果你是一个臣子,你就要明白,有事的时候就要担当,要代君受过。如果下午两三点出现脸红心跳的问题,实际上是心脏在警示了,因为脸红就是一个心火外散的现象。

    刚刚出生的婴儿,皮肤基本上是黄里偏红,因为小孩的光是被细毛含在里面的,所以小孩不会出现红光满面。老人是因为脸上那一层细毛退掉了,没有东西含着它,所以才出现了光。千万别以为红光满面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出现了红色桃花状,就好像化妆了一样,这是很危险的。特别是在眉毛的正中间,如出现红如灯花状,是非常不好的。因此,下午13点到15点的时候若出现了一些病症,要往心脏那里想。

    未时对应的生肖是羊。“羊”字下面加“大”字就是“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美的概念首先是要满足口腹之欲,因此未时是主滋味的,这个时间有助于吸收和消化。

    所以,从养生角度,此时最好能午睡一觉,为食物在身体里的吸收和消化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当然,如果实在睡不着或没有条件,也可以选择练气功、邀友弈棋、看看报纸,或者做点家务。

    申时:补水排毒,夕而习复

    下午15点到17点的时候是膀胱经当令,它的旺盛,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所以这时我们一定要做好补水排毒的工作。

    下午15点到17点,即申时,是膀胱经当令。作为人体很重要的经脉之一,膀胱经在中医里号称太阳。它是从足后跟沿着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申时气血运行到膀胱,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有的人小腿疼,就很可能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表现。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原因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

    千万不要把膀胱经理解为储尿器。申时在十二生肖里是猴子,猴子是上蹿下跳的,膀胱经是可以上蹿下跳的经脉,所以古代讲“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个时间段是学习的好阶段,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在这个时间段的判断力是非常好的。这是因为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学习效率就会很高。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十二时辰的养生法则(5)     申时吃些水果或者给身体补充水分,能够有效排除毒素,不仅美容养颜,而且能让健康常驻。

    有的人也许会说“我这个时候就是难受”,这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个时候犯困,则是阳虚。

    此外,申时还特别适合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酉时:饭后散步,长寿百年

    如果说卯时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开门,那酉时(17点到19点)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此时肾经当令,适宜吃晚餐。同时,科学地饭后走一走,方能活到九十九。

    “酉”是成就的意思,酉时(17点到19点)则代表一天或一年的关门。人体也像自然天地一样,从这一时刻起开始进入秋冬的收敛收藏时机。此时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病变,往往是肾的收藏功能出现了问题,如发低热是肾气大伤,尤其是青春期或新婚后的男子要注意这一点。

    酉时是肾经当令。肾主藏精,因此中国人对肾最为关注。那什么是精呢?打个比方,精就像“钱”,什么都可以买。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它是支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一种物质,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把精调出来才可以得到。

    从另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是我们天生带来的,即所谓的“人活一口气”。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而身体自有一套系统,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补品都没用,不是想补就能补进去的,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肾精足的一个表现就是志向。例如,老人精不足志向就不高远,小孩精足志向就高远。所以,人要想做大事,首先就要保住自己的肾精。

    酉时适宜吃晚餐。晚餐宜少,可饮一小杯酒,但不可醉;用热水洗脚,可以降火、活血、除湿;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对牙齿有好处。

    吃过了饭,最好在适当的时候活动一下,而不是立即睡觉或一动不动地看电视。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但这个“走”是有讲究的。饭后的胃正处于充盈状态,需要足够的血液才能保证消化,如果饭后立即活动,血液就会分散一部分用于满足其他部位的需要,因而不利于消化。故饭后最好休息半小时再走动。

    还要注意的是,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在外进餐后不宜立即出去。饭后应坐下来休息一下,20~30分钟以后再活动。同时,饭后不要立即饮水。许多人刚喝完酒就喝几杯水或茶,以为这样可以稀释酒精的浓度,其实这对身体危害很大。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饮水。

    戌时:适度娱乐,安抚脏腑

    晚上19点到21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戌时,是心包经当令。这个时候,我们拨心包经可以保脏腑平安,还可做一些轻微的活动,然后安眠。

    晚上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当令。什么是心包呢?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中医认为,在戌时人体的阳气应该进入阴的接口,这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而心包经之“膻中”又主喜乐,通常人们会在这时进行晚间的娱乐活动。

    从养生角度,这个时候正是睡前准备阶段,我们可以做一些轻微的活动,然后安眠。至于那些令人兴奋的狂欢活动或应酬活动,以及让人兴奋不已的电视节目,都应尽量避免。

    中医认为,我们生病往往是因为脏腑受了邪。然而,心是君主,是不受邪的。那么,邪气袭来,谁来承受呢?答案是心包。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例如,有的人心脏跳得特别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所以利用经脉就可以治疗这类病。再比如,有人觉得中指发麻,那就是心包出问题了,因为心包经走中指;如果你觉得小指发麻,那是心脏有问题。另外,大拇指为肺经所主,所以大鱼际发青可能肺寒。老年人一方面要多观察手指,也要多活动手指,对身体有好处。

    手厥阴心包经示意图

    由于此时心包经当令,所以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拨心包经。具体操作很简单,就是用大指掐腋窝的底下,里面有一根心经,这个大经一拨,手指发麻,就算对了。你只要坚持每天拨那个地方,对心脏是很好的,实际上就等于是给心经的一个回路,因为它两边都得拨。

    亥时:阴阳和合,安眠长寿

    晚上21点到23点是亥时,是我们身体阴阳和合的时段,三焦经值班。这个时候,是*的黄金时刻,其实也是通过男女的交合配合身体完成阴阳和合的这个过程,达到“三交通泰”。

    亥时,即晚上21点到23点,三焦经在我们体内值班。什么是“三焦”呢?“焦”的意思是用小火烤小鸟,因此,三焦无论是指人体上、中、下,还是里、中、外,都是指生命处于一团融融温暖的气息中,中国人形容它为“氤氲”,中医把这氤氲交融的状态归属于少阳,故而“亥”这个字就像一男子搂抱一怀孕女子。《说文解字》的第一个字是“一”,最后一个字就是“亥”,如果说“一”在古代文化中代表先天的混沌,那么“亥”字则表示又回到初始的混沌状态,生命的轮回重又开始。

    人类的生命与生活,会沿着其本来的秩序运动和发展,都可以在结束的时刻一切又重新开始。所以,亥时我们应该安眠,让身体得到休息和休整,并从这种彻底的休整中孕育新的生机。也就是三焦通百脉,进入睡眠,让百脉休养生息。

    手少阳三焦经示意图

    同时,亥时是阴阳和合的时段,这个时候是*的黄金时刻,其实也就是通过男女的交合配合身体完成阴阳和合的这个过程,达到“三交通泰”。中医虽然讲究保精忌色,*不能过度,但是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和谐的*会令人身心欢愉,激发生机,有益无害。

    从位置上来看,三焦经的终点叫丝竹空,就是我们的眼外角,鱼尾纹就长在这个地方,很多女士也会在这个地方长斑,所以经常刺激三焦经就可以减少鱼尾纹和防止长斑;三焦经绕行耳朵,所以耳朵上的疾患如耳聋、耳鸣、耳痛等都可通过刺激本经穴位得到缓解;三焦经从脖子侧后方下行至肩膀小肠经的前面,可以和小肠经合治肩膀痛,还能治疗颈部淋巴结炎、甲状腺肿等发生在颈部的疾病;三焦经顺肩膀而下行到臂后侧,又可治疗肩周炎,再下行通过肘、腕,因此还可治疗网球肘和腱鞘炎。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辨清体质,制订你的个性化保养方案(1)     第十二章辨清体质,制订你的个性化保养方案

    判断体质,从辨别阴阳开始

    我们都很关心自己的健康,很想了解自己的身体。其实,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体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辨别阴阳。

    “阴阳”一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本书前面已多次提及。其实在中医养生学里,处处体现着阴阳的思想,不仅用阴阳思想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还用阴阳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人的养生保健。

    就人体而言,左眼睛为阳,右眼睛为阴;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后面腰背部为阳,前面胸腹部为阴;左半身是阳,右半身是阴;脏是阴,腑是阳。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划分,其实这是从功能上分的。例如,五脏的“脏”,在《黄帝内经》里面就写作“藏”,是收藏的意思,所以五脏是属阴的。六腑是通道,是不收藏的,是往外泄的,所以六腑属阳。只要是内敛的就属阴,只要是开放的就属阳。

    中医把所有的疾病都分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叫“八纲辨证”,实际上就是分阴阳。所谓阴证,指舌淡、气短懒言、口不渴、面色暗淡、脉沉细无力、精神委靡、身倦肢冷、尿清便溏。所谓阳证,指苔黄、脉数有力、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面红身热、尿赤便干。

    根据《黄帝内经》,从阴阳角度划分我们的体质,主要有3类:一类体质是偏阴的,一类是偏阳的,还有一类是既不偏阴也不偏阳的阴阳平和体质。区别是偏阳还是偏阴,关键要看这个人的体质特征是偏热还是偏寒,偏热是偏阳体质,偏寒是偏阴体质。

    偏阳体质的人,往往偏热、偏燥、偏动、偏亢奋。其中,偏热是最重要、最明显的,即体温较正常偏高,怕热,喜欢喝冷水。这类人,阳盛了,阴往往就不够,所以易患阳亢的热性病,如大便干燥、易上火、头晕、失眠、心悸、心慌,等等。平时就应该多动少静,避免操劳过度、思虑不节、纵欲失精,否则很容易发展演化为临床常见的阳亢、阴虚、痰火等。

    偏阴体质的人,往往偏寒、偏湿、偏静、偏低沉。其中,偏寒、怕冷是最主要的特征。这类人阳气偏弱,易致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偏弱,水湿内生,从而发展为临床常见的阳虚、痰湿、痰饮等。

    当然了,在做自我判断的时候要注意,不是说每一个人每一条都符合,因此需要抓主要矛盾,注意自身所有的表现中,是偏热较多还是偏寒较多,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瘦人多火要滋阴,胖人多湿要化痰

    生活中,我们总喜欢用“瘦人”和“胖人”来形容人的体态,其实,体态也是一个人体质的反映。中医里有句话“瘦人多火,肥人多湿”,正是某些体质特征的表现。

    我们常听到有些人沾沾自喜地说“我怎么吃都不会胖”,殊不知,这类人多是阳气偏盛,容易产生内热而上火,即中医里的“瘦人多火”。

    一般来说,他们属于肝肾阴虚水少,因而就会相对地阳气过盛,内热不断而引起上火。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们多缺乏滋润,形体不充而瘦削,筋骨关节也不柔软。内热上行、虚火上炎常导致失眠烦躁、咽喉疼痛、小便发黄等症。

    既然如此,这些瘦人该怎样调理呢?

    很简单,补中益气、滋阴养肾。在饮食方面,阴虚体质的女性应常食酸甘食物,如葡萄、苹果、香蕉、枇杷、黄瓜、菠菜、银耳等;尽量少食温燥的食物,如花椒、茴香、桂皮、辣椒、葱、姜、蒜、荔枝、核桃、樱桃等。同时,也不要经常吃猛火爆炒的菜、火锅、麻辣烫。由于人体需要*润滑关节,此类人不宜经常登山。平时遇事要避免着急上火,否则会伤阴。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辨清体质,制订你的个性化保养方案(2)     与上述那些瘦人相对应的,还有一类胖人,即肥胖之人或容易发胖的人。通常,他们体内的津液代谢不够畅通,容易产生痰湿,泛溢肌肤或停滞体内,从而形成肥胖。

    中医有句话“津液不归正化”。脾主运化,喝进来的水、吃进来的食物,如不能转化为人体可以利用的津液,就会变成“水湿”,“水湿”停聚过多就成了饮,饮积聚过多,又受热邪煎炼,就成了痰。所以,这类人往往是脾出现了问题。

    饮食方面,胖人不要吃太饱,吃饭不要太快;平时吃一些偏温燥的食物,如荸荠、紫菜、枇杷、大枣、扁豆、红小豆、蚕豆,还可以多吃点姜;应少吃酸性的、寒凉的、腻滞和生涩的食物,特别是少吃酸的,如乌梅、山楂等。起居方面,这类女性要注意多晒太阳,因为阳光能够散湿气、振奋阳气;湿气重的人可经常泡泡热水澡,最好是泡得全身发红,毛孔张开;同时,日常穿衣服要尽量宽松一些,以利于湿气的散发。

    怕冷体质,需要壮壮阳气

    有些人总是特别怕冷,尿频、经常腹泻,甚至吃进去的食物不经消化就拉出来。这就表明身体阳虚了,需要壮壮阳气。

    有个朋友,快五十岁了,家庭和事业都相当不错,可偏偏有一样甚是不悦。无论春夏秋冬,他的手脚乃至全身总是冰冰的。妻子总跟他开玩笑地说:“一个女的凉冰冰的可以被称为‘冰美人’,你一个大男人,称呼啥好呢?‘冰棍’?”弄得他哭笑不得。

    我告诉朋友他可能是阳虚,让他去找个中医看看。后来他给我打电话,说真的被我言中了。其实,从中医角度,阳虚体质的典型症状就是怕冷,且常尿频、腹泻,严重者吃进去的食物不经消化就拉出来,有的还伴有头发稀疏、黑眼圈、口唇发暗、*减退、白带偏多等症状。

    这类人,有的是先天禀赋;有的是长期熬夜,慢慢消耗阳气所致;有的是长期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清热解毒中药所致;有的是喝凉茶所致;有的是性生活过度或经常在冷气下*所致。

    对付阳虚体质,在饮食方面,应少吃或不吃生冷、冰冻之品。例如,柑橘、柚子、香蕉、西瓜、甜瓜、火龙果、马蹄、梨子、柿子、枇杷、甘蔗、苦瓜、黄瓜、丝瓜、芹菜、竹笋、海带、紫菜、绿豆、绿茶等。如果很想吃,也要量少,搭配些温热食物;减少盐的摄入量;多食温热食物,如荔枝、龙眼、板栗、大枣、生姜、韭菜、南瓜、胡萝卜、山药、羊肉、狗肉、鹿肉、鸡肉等;适当调整烹调方式,最好选择焖、蒸、炖、煮的烹调方法。

    我们常说养生要多吃水果,但实际上要看自己是什么体质,阳虚、气虚、痰湿的人,吃太多水果会影响胃功能,会伤脾胃。

    日常起居方面,阳虚体质的人要注意关节、腰腹、颈背部、脚部保暖。燥热的夏季也要少用空调;不要做夜猫子,保证睡眠充足,通常晚上不要超过12点睡觉,冬天应该不超过晚上11点钟。

    同时,这种体质的人平时可选择些安全的中药来保健,如鹿茸、益智仁、桑寄生、杜仲、肉桂、人参等。如果是阳虚腰痛和夜尿多,可以用桑寄生、杜仲加瘦猪肉和核桃煮汤吃。

    此外,任脉肚脐以下的神阙、气海、关元、中极这四个穴位有很好的温阳作用,可以在三伏天或三九天,就是最热和最冷的时候,选择1~2个穴位艾灸,每次灸到皮肤发红热烫,但是又能忍受为度。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辨清体质,制订你的个性化保养方案(3)
    没有活力,往往是血虚了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如果血虚了,人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等一系列病症,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活力。

    前不久,一位朋友来找我,说他母亲快过生日了,想为母亲买点补品,问我买什么好。我问他,想给母亲补什么,他迷茫地说:“感觉母亲不像以前那样有活力了,脸色有些苍白,睡觉还打呼噜。我扶她出去散步时,感觉她的手特别凉。但我带她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病呀!”

    听完,我告诉他什么都不用买了,回去常给母亲做些鸡蛋红糖淀粉糊吧。他半信半疑地回去了,按照我说的,将两勺红糖、一个生鸡蛋、一小撮淀粉放在碗里,搅拌均匀后,用滚烫的开水边冲边搅拌,一碗好吃又好看的补血糊糊就做好了。同时,他也牢记了我说的关键,即在冲开水搅拌的程序,一定要有力,而且必须快。

    一个多月后,他打电话给我,说他母亲很喜欢吃鸡蛋红糖淀粉糊,更值得高兴的是,他母亲脸色好多了,比以前有活力不说,手也不那么凉了。他好奇地问我为什么,我说:“你母亲的症状是血虚所致,把血补足了,自然就有活力了。”他连连道谢,挂断了电话。

    要知道,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如果出现血虚,便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症,如面容憔悴、苍白无力、头昏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脉细无力等。

    不仅是老人,现在的年轻人、中年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营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足,便会出现血虚。此外,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呕吐等耗伤阳气*;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也可导致血虚。

    中医认为血虚者的养生宗旨是补血养血、益气生血。

    人的血液循环同心有关,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若思虑过度,就会耗伤心血,所以血虚体质的人不可用脑过度。一旦感到大脑疲劳,就要调节一下,或欣赏鸟语,或观赏风景,使人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很快消除疲劳。

    这类人,除了平时吃些上面推荐的鸡蛋红糖淀粉糊,还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等补血养血的食物。

    平时,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八段锦、气功导引等,还可以进行郊游、踏青,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

    此外,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听音乐,欣赏幽默剧,使精神振奋、排解忧愁。

    顺四时,调五味,平和体质这样养护

    人人都向往健康的体质,实际上,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长寿的基础,更是一个需要维持的过程。

    前面讲了一些有偏颇的体质,这节我们来谈一下大家都向往的健康状态——平和体质。

    一般来说,平和体质的人体形匀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口良好,两便正常,舌色淡红等。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辨清体质,制订你的个性化保养方案(4)     这类人,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为平和之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盛衰,如果用药物补益,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

    由于五味偏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所以,平和体质的人日常饮食宜清淡,不要有偏嗜。因为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

    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这类人还应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顺应此变化,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阴阳平衡。可酌量选用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豇豆、韭菜、甘薯、南瓜、银杏、核桃、龙眼、莲子、鸡、牛、羊等,以增强体质。

    最后,平和体质的人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发散,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可常食韭菜、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可常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可常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食寒凉之品,可常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

    此外,南瓜蒸百合是平和体质者的佳品。南瓜250克,百合100克,罐装红樱桃1粒,白糖、盐、蜂蜜各适量。将南瓜改刀成菱形块,百合洗净;南瓜、百合装盘,撒上调料,装饰红樱桃,上笼蒸熟即可。

    捏脊:改善体质,提升身体免疫力的好办法

    我们的体质分先天和后天,先天体质是父母赋予我们的,无法改变,后天体质由我们自己掌握。捏脊就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抵抗力,从而祛除许多疾病。

    我曾遇到一位老人,体质一直不好,不仅经常生些小毛病,而且终年遭受着颈椎病和腰椎病的苦痛,后来经人介绍去捏脊,连续两个月下来,各种病症烟消云散,整个人精神抖擞。

    其实,我们的体质分先天和后天,先天的体质是父母赋予我们的,无法改变,后天体质由我们自己掌握。

    《黄帝内经》里说,督脉是诸阳之会,人体阳气借此宣发,是元气的通道。关于这一重要的经脉,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了,现在我们着重讲一下它对人体质的影响。人们常说“挺直你的脊梁”,就是因为那里最展现人的精气神,所以打通我们脊梁上的督脉,就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祛除许多疾病。捏脊,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绝佳方式。

    同时,人体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通引起的。脊背作为气血循行的主干道,最怕淤积,我们平时姿势不良、过劳或负重等,都会造成这个主干道淤积,从而导致身体气血供应失调,造成泛滥或干涸。所以,只有脊背这个枢纽通了,气血运行通畅,才能带走淤积,祛除疾病,这也是为什么众多医家认为捏脊能治百病。

    关于捏脊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按照如下介绍进行:

    俯卧,全身放松,请家人用双手的拇指、中指与食指在你脊柱两侧连皮带肉地捏起,从尾椎骨沿脊柱向上捏,一直捏到颈项发际处;每天捏一次,一次捏3~5遍即可。至于力道,每次捏完可看到脊柱两旁明显发红,就说明捏到位了。整个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下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每捏5下提一下称为“捏五提一法”;当然,也可单捏不提。 长寿的革命 第三部分 辨清体质,制订你的个性化保养方案(5)     捏脊示意图

    在给家庭成员捏脊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3.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

    此外,打通督脉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暖脊功,这其实是瑜伽的功法,这里借用一下。很简单,就是抱成团,在地上打滚。不是真的滚,而是脊椎受力,以头臀为两头,像小船似的两边摇,很有效的,大家可以试试。另外,在地板上做效果才好,在床上,特别是床垫上则没什么效果。

    老年人强健体质按摩十二法

    人上了岁数,体质开始变差,气血流通也会减慢,如果此时多活动活动手脚,没事多做做按摩,可以保证气血流通顺畅,从而增强体质。

    大家都知道,人上了岁数,体质就开始变差,气血流通也会减慢,很多人为此感到苦恼。其实,《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都论及按摩对养生的重要性,步入老年的朋友们若掌握好按摩养生方法,同样可以增强体质。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套全身按摩法。此法从整体中分出若干节来进行,既可分用,也可合用。操作顺序由下而上,即从足趾到头部,老年人则可从上到下。

    1.搓手:用两手掌用力相对搓动,由慢而快,至搓热手心。手是三阳经和三阴经必经之处,摩擦能调和手上气血,使经路畅通,十指灵敏。

    2.梳头:十指微屈,以指尖接触头皮,从额前到枕后,从颞颥到头顶“梳头”20次左右。

    3.揉按太阳穴:用两手食指指端分别压在双侧太阳穴上旋转运动,按时针方向顺、逆各10次左右。

    4.揉胸脯:用两手掌按在两乳上方,旋转揉动,顺逆时针各10次左右。

    5.抓肩肌:用手掌与手指配合抓、捏、提左右肩肌,边抓边扭肩,各进行10次左右。

    6.豁胸廓:两手微张五指,分别置于胸壁上,手指端沿肋间隙从内向外滑动,各重复10次左右。

    7.揉腹:五指张开,指端向下,从胃脘部起经脐右揉到下腹部,然后向右、向上、向左、向下,沿大肠走向擦揉。可以牵拉腹内脏器,使肠胃蠕动加速,促进胃液、胆汁、胰腺和小肠液的分泌,增加消化吸收作用。

    8.搓腰:用手按紧腰部,用力向下搓到尾间部,左右手一上一下,两侧同时搓20次左右。

    9.擦大腿:两手抱紧一大腿部,用力下擦到膝盖,然后擦回大腿根,往来20次左右。

    10.揉小腿。以两手掌挟紧一侧小腿腿肚,旋转揉动,左右各20次左右。腿是担负人体重负的骨干,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必经之路,揉腿可使膝关节灵活、腿肌增强,防止肌肉萎缩,有助于减少各种腿疾。

    11.旋揉两膝。两手掌心各紧按两膝,先一起向左旋揉10次,再同时向右旋揉10次。膝关节处多横纹肌和软性韧带组织,恶温怕冷,经常揉膝,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高膝部温度,驱逐风寒,从而增加膝部功能,有助防止膝关节炎等难治之症。

    12.按摩脚心:两手摩热搓涌泉穴,用手搓至脚心发热,先左后右分别进行。依上各步骤进行全身按摩,可祛风邪,活血通络,解除腰背病痛,长期坚持可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