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公安局吕桂华: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09:42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作者(来源):荣成市4中 高一生物组    发布时间:2005-05-08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 讨论

六、教材分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在讲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时,先大致归纳了引起基因突变的三类原因,然后紧扣原因分析特点。在阐述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时,教材用实例说明在一个足够大的群体中,即使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突变个体仍然会占有一定的数量。这个实例体现了生物在进化教程中“变”与“不变”的平衡,有助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在基因重组部分,教材设置了“思考与讨论”的栏目,旨在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体会基因重组机制提供的极其多样的基因组合方式。

七、教学策略

1、从科学发现的过程切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教材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从实例分析入手,再归纳总结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遵循这种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呈现方式,从现象到概念,从宏观到微观来开展教学活动。关于基因突变,教材选用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限于篇幅,教材没有过多地介绍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现过程。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学生适当补充一些相关材料,并结合“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和探究。通过讨论学生能够认识到基因突变的本质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并且能够进一步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这一基本的生物学原理。

2、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

怎样全面理解DNA分子碱基对的改变可能导致的结果呢?是不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改变就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化?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讨论英文句子中个别字母发生改变后,对于全句所表达的意思的影响情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英语句子中一个字母的改变,可能导致句子的意思不变、变化不大和完全改变这三种情况。然后,老师再通过联想和类比的方法,结合不同的密码子可以对应相同的氨基酸的知识,引导学生推测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不是所有的基因突变都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所以,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体来说,有的有害,有的有利,有的既无害也无利。

3、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学习基因突变的原因时,教师可以引用癌症的病例,介绍癌症的形成是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归纳哪些因素会导致基因突变。例如,射线(X射线、紫外线、γ射线等)容易引发癌症,在强烈的日光下暴晒,容易导致皮肤癌;据报道,在医院放射室工作的医生容易患癌症;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泄漏时,核电站周围的居民得癌症的几率大大增加。

4、以设问和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理解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吗?这些新的基因产生的新性状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有利还是有害)?自然环境会选择哪些个体生存下来?通过这些设问,使学生理解基因突变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的基因,原来的基因和新的基因所表达的性状为自然环境提供了选择的材料。基因重组尽管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不同的生物性状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所以说,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材料。

5、以填表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比和总结。

教师在教学结束时,可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进行列表总结,其中的总结内容可由学生讨论回答

八、反馈练习:

1.某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白花的后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  )

A.基因分离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环境刺激

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外界环境的影响

3.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是(  )

  A.果蝇的白眼  B.血友病  C.短腿安康羊  D.猫叫综合征

4.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突变

5.生物界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的,这都要建立在生物丰富变异的基础上。生物丰富的变异主要来源于(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

6.基因重组发生在(  )

  A.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B.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

  C.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  D.通过嫁接,砧木和接穗愈合的过程中

7.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

  B.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

  C.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

  D.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往往同时突变

8.在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里,喷了一种新的农药后,约98%的甲虫死了,约2%的甲虫生存下来,生存下来的原因是(  )

  A.有基因突变产生的抗药性个体存在 

  B.以前曾喷过某种农药,对农药有抵抗力

C.约有2%的甲虫未吃到沾有农药的叶子

D.生存下来的甲虫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个体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二.教学重点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三.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谈话法。

六、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以及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染色体结构变异”部分主要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插图不仅直观地表现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具体情形,而且还增设了对应的实例,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本节中的实验是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部分所列入的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用显微镜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但增加的确切数目难以确定。

七、教学策略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其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在复习基因突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不能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从而引出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学生了解的内容,教材通过4个示意图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但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尽管大多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数变异是有利的,人们研究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为生产实践服务,也可以为人类健康服务。关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采取下面的教学策略。

1、以辨图、设问、讨论和复习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

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如果直接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实质的。建议教师从雌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入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问题情境如下。

观察教科书图5-8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和图5-9雄果蝇的染色体组,回答下列问题。

(1)   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常染色体?

(2)   Ⅱ号和Ⅱ号是什么关系?

(3)   雄蝇体细胞中共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

(4)   果蝇的精子中有哪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各有什么特点?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否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5)   如果将果蝇的精子中的染色体看成一组,那么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几组染色体?

通过以上的问题情境,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和总结,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并能很好地理解二倍体和多倍体与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

2、通过具体实例、概念的辨析和对比,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

单倍体的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采用教材中提供的蜜蜂的实例来分析蜂王、工蜂和雄蜂体内的染色体组数目,提出单倍体的概念,并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区分单倍体与一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1)   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是一倍体吗?

(2)   二倍体物种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3)   如果是四倍体、六倍体物种形成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体组,我们可以称它为二倍体或三倍体,这种说法对吗?

(4)   单倍体中可以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但也可以有多个染色体组,对吗?

学生很容易将单倍体与一倍体相混淆。一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肯定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不一定是一倍体。对于多倍体的配子所形成的单倍体,学生又容易与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等相混淆。区分的关键是判断生物体是由受精卵还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只能称作单倍体。

3、用图解、事例和图表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

之所以将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放在一起来学习是因为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具有可比性,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育种的学习是建立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之上的。

多倍体育种可以用下列的流程图来表示。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染色体加倍的组织块

多倍体植株

秋水仙素处理

单倍体育种的教学可采用实例分析并结合流程图的方法。例如,假设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育种过程中基因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花药的离体培养

组织培养

有丝分裂

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

二倍体或多倍体纯系

 

 

 

 

 


最后列表让学生总结两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和优缺点,表中的内容由学生讨论填写。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原理

 

 

常用方法

 

 

优点

 

 

缺点

 

 

 

4、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

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可以先复习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以及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操作方法和优点。同时复习“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步骤,为本实验打好基础。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低温的作用与秋水仙素的作用基本相似。与秋水仙素相比,低温条件容易创造和控制,成本低、对人体无害、易于操作。但通过显微镜观察时,只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增加的具体数目不容易确定。

 

八、反馈练习

1.认真分析下图的对照图,从A、B、C、D确认出表示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中的(      )

 2.用亲本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进行杂交,其子一代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产生了多倍体,该多倍体的基因型是(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3.用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花粉粒,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成熟的后代(       )

  A.全部杂种         B.全部纯种         C.1/16纯种         D.4/16纯种

4.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麦的胚芽细胞、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  )

  A.六倍体、单倍体  B.六倍体、三倍体   C.二倍体、三倍体  D.二倍体、单倍体

5.用基因型为 的普通小麦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是(  )

  A.纯合子的二倍体  B.杂合子的二倍体   C.纯合子的六倍体  D.纯合子的单倍体

6.白化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双亲都是杂合子  B.近亲结婚  C.基因突变  D.致病基因成对

7.番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得到了无籽的番茄果实。它的果皮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

  A.12条     B.25条    C.48条      D.36条

8.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题) (  )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9.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将二倍体普通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植物成熟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正常花粉后,发育形成果实的果皮、种皮、胚芽、胚乳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是(   )

  A.4、2、2、4  B.4、4、3、5  C.3、3、3、4  D.4、4、3、6

10.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11.下面是三倍体西瓜育种及原理的流程图。

  (1)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时,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秋水仙素的作用为__________。

  (2)三倍体植株需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这一操作的目的在于__________。

  (3)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原因是__________,由此可获得三倍体无籽西瓜。

  (4)上述过程需要的时间周期为__________。

第三节    人类遗传病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3、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4、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二、教学重点

1、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开展及组织好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2、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六、教材分析 

《人类遗传病》包括“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和“人类基因组健康计划”由于课程标准对人类遗传病的要求只是了解水平,因此教材辅以实例,简要介绍了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在这部分,教材还根据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安排了“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旨在培养学生接触社会、从社会中直接获取资料和数据的能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简要呈现了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以及产前诊断、基因诊断等预防方法。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是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为经历(感受)水平,因此教材提出了基因诊断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并安排了“资料搜集和分析”,让学生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简要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将重点放在了学生对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影响的了解与讨论上。在“资料搜集和分析”栏目,教材将此计划的某些正面和负面的效应分左右两栏列举,形成了鲜明对比,并为学生的讨论设置了起始情境。教材提供的资料可以启发学生去搜集更多资料,针对各种可能影响展开讨论。这种呈现方式既为学生活动提供了一些素材,又为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留有一定空间,以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七、教学策略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在人体则可表现为某种疾病。教材中关于普通感冒和肥胖的问题探讨,以及由此而引出的人类其他的疾病是否是遗传病的讨论,正是涉及到遗传物质是否改变的问题,也是本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因此,学完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之后,再进一步学习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了解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遗传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顺理成章,同时也是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在学习本节内容前一周,教师就制作好调查表,发给学生,让学生调查人群中的某种遗传病。调查的遗传病最好是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的遗传病,如高度近视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调查的积极性,又不会引起调查的尴尬,能够保证调查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时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搜集有关基因诊断方面的资料,另一组搜集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影响的资料,以备课堂教学讨论时展示。本节可以采取下列教学策略。

1.通过调查、自学和讨论形式了解人类常见传染病的类型。 

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汇报调查情况,教师和学生将数据汇总后,计算某种遗传病得法病率。由于调查活动需要较多的课外时间、调查的问题又涉及个人的隐私,难度较大。因此,在调查前,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一些注意事项。例如,调查了多少人,其中有多少人有某种传染病,要如实记录;如果调查的是红绿色盲,可以以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本校学生和附近学校的医务室的资料为准,切不可在公共场合追问别人是否是红绿色盲者;如果某家族有典型遗传病病例,一定要以得该家族同意才能直接进行调查,等等.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是了解水平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在初中了解的几种遗传病,以及教材前几章已经出现的伴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遗传病,并进行适当的总结和拓展。

2、以图解、问题串、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学习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在了解遗传病类型的基础上,学生容易理解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问题串,并参考下面的流程图来进行教学。

遗传病的类型

遗传病的危害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遗传病监测引起的社会问题

婚前检测和预防

产前诊断

给患者个人带来痛苦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

给后代造成痛苦

遗传咨询

就业、保险等方面遇到的障碍

羊水检查

B超检查

孕妇血细胞检查

基因诊断

教师可以设置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1)             遗传病可能给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以及后代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为什么要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2)             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

(3)             遗传咨询的步骤有那些?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基础知识才能进行遗传咨询?

(4)             产前诊断的方法有那些?

遗传病检测引起的社会问题,学生比较感兴趣。在引导学生讨论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讨论的目的不是否定遗传病监测的重要性,而是通过遗传病监测存在社会争议这一事实,说明遗传病监测与社会伦理有关,从而让学生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双重作用提醒学生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时,要考虑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要符合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观。

在讨论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背景资料,先介绍基因检测的重要作用。例如,可以通过苯丙酮尿症的早期基因检测的事例,强调基因检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通过产前检查,人们可以在早期确定苯丙酮症这种隐性遗传病。当婴儿出生以后,医生就可以给患儿配置一份不含有苯丙氨酸的特殊营养配方,这样就可以避免婴儿体内苯丙酮酸的积累,孩子长大后也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遗传检测的具体病例,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讨论从而认识到基因诊断所存在的社会争议问题。在展开讨论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   除医生和家人外,哪些人想知道基因检测的信息?

(2)   为什么这些人想知道个人的遗传信息?

(3)   如果这些遗传信息不应该被他人知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个人的遗传信息?

2、生动活泼地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的学习。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非常广泛,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建议老师在教学前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搜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资料,在搜集资料和汇报成果时领会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大意义。

在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时,最好是将学生分组,不同的组搜集不同方面的资料,教师事先列出需要搜集资料的几个方面。例如,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人类基因组计划对社会伦理道德观产生哪些影响,等等。在课前,教师可以将学生搜集的资料做成幻灯,便于展示和教学。

教师在介绍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及其意义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讨论人类基因组计划在人体健康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正面和反面效应,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人类造福,又可能带来某些负面影响。为保证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不误入歧途,科学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如不进行有悖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研究等;普通公民应有责任和义务了解科学家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督促科学家的研究向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进行,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可以举办专题讲座、辩论会等。

八、反馈练习

1.耳廓多毛症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又由儿子传给孙子,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

  A.在常染色体上  B.在Y染色体上  C.在X染色体上  D.在X、Y染色体上

2.下列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

  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C.原发性高血压    D.21三体综合症

3.下列哪项是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遗传病?(      )

  A.白化病  B.色盲  C.苯丙酮尿症  D.抗 佝偻病

4.唇裂和性腺发育不良症分别属于(       )

  A.单基因显性遗传和单基因隐性遗传

  B.多基因遗传病和性染色体遗传病

  C.常染色体遗传病和性染色体遗传病

  D.多基因遗传病和单基因显性遗传病

5.人类的遗传病中,当父亲是某病患者时,无论母亲是否有病,他们子女中的女孩全部患此病,这种遗传病最可能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X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

6.在下列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性患儿(A表示常染色体)?(      )

  ①23A+X     ②22A+X     ③21A+Y     ④22A+Y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7.下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A.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C.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8.下图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谱,请据图回答:

  (1)该病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遗传病。

  (2)若该病为白化病则: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患病女孩的机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病为色盲病则: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 同时患有色盲和白化病,则 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为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

  9.下图为某种病的遗传图解,请写出你分析该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思维方式:

  (1)进行分析的关键性个体是______________的表现型,可排除显性遗传。

  (2)个体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型可以排除Y染色体上的遗传。

  (3)如果_________________号个体有病,则可排除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4)根据上述推理,你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病是受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则8号和10号同时是杂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以下是两例人类遗传病。

  病例一: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b)呈显性,为伴性遗传;褐眼A对蓝眼(a)呈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色盲的男孩,在这对夫妇中:

  (1)男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的子代中出现蓝眼色盲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例二:幼儿黑蒙性白痴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遗传病。试问:

  (1)如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个儿子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儿子与一个正常的女子结婚,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此病,那么第二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第11~13题为一组概念填空题:

  11.优生就是让每一个家庭都生育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后代。

  12.人类的遗传病是指人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里的遗传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上发生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病。

  13.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主要的手段是____________,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而优生的重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

以下为关于人类遗传病分类及原理填空题:

  14.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类。

  15.常染色体病,男女患病的机会______________,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父母至少有_____________是患者,几乎_______________出现患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父母不见得是_______________,但都是_________________。

  16.性染色体病,男女患病的机会_____________。伴X隐性遗传病的患者表现为男性_______________女性;伴X显性遗传病的患者表现为女性约为男性的_______________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