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然和横刀立马造句:书法创作的章法和作品中的纪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50:43

 



    一幅较为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的结构是主要的。在行、草书中,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显得尤为重要。行、草书变化多端,丰富奇彩,意到笔随。一幅得意之作,更是书写者苦心经营的结果。在这里谈到的章法是书法艺术欣赏的总体观。通篇结构,引领管带,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各尽意态,气运流动,起伏随势,笔毫捻转,巧布虚阵,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的组成部分。当你站在这样一幅法不越于理,妙不超乎真的作品面前,真会让你陶醉神往。书法作品有中堂、条幅,对联、横匾、手卷、横幅、扇面等多种幅式。这些幅式中有少字数,又有一首诗(五言、七言绝句律诗)或一首词(卜算子、沁园春、天净沙等)不同字数的内容。怎样安排,怎样题款,怎样盖章,这些都是章法的内容。有的书法爱好者单个字已经写得不错了,临帖也有一定基础了,然而,一接触书法创作便束手无策了。还有一种情况,评选书法作品时,正方书写的水平还可以,一看题款,简直很草率,印章也不考究,于是落选了。这些弊病必须认真对待。
    一、总则
    疏密、大小、长短、粗细、浓淡、干湿、萦带、连绵、
    远近、向背、虚实、顾盼、错落、肥瘦、首尾、气运、
    偃仰、起伏、款识、印章。
    二、题款
    款识在一幅书法作品中占有相当主要位置,如对正文几十遍上百遍地琢磨,反复构图,而到题款时却草草收笔,形成虎头蛇尾,神气韵味会大为失色。由此可见,款识的好坏是不可忽视的。
    (一)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如只是一张参加展览的作品,就没有必要题名字的上款。此称单款。上款所包括的内容:
    姓名+称呼+谦词
    1. 长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上款的题法一般称××同志,××先生,××方家,××女士,××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翁。
    书写者是少辈,对长者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
    如:玉楼先生清赏、治贤方家正笔
    2. 同辈:
    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同志,××书友,××仁兄,××同窗,××大兄,××贤弟,××小妹,××小弟,××学友等。这里应当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大姐,××二哥等。
    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属等。如:
    晓华书友惠存永明贤弟雅属
    3. 晚辈:
    写给晚辈的书法,上款可题××学生,××贤契,××贤侄,××爱孙,××爱女等。如:
    晓帆爱女铭记  文华贤契嘱书
    4. 正文出处:
    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
    王勃滕王阁序句  杜甫诗客至
    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省略正文出处题款。
    (二)下款
    时间+地点+姓名(号字)+谦词
    1. 时间:
    公历:一九八五年五月
    农历:乙丑年榴月
    一月:正月、孟春、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
    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
    每月二十一至三十称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不能写成乙丑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2. 地点: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北京西城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京西早春堂,书于鸿宾楼等是可以的。
    3. 署名:
    署名时可以写姓名全称,也可以只写名不写姓,或题字与号。如:右军,王羲之书,松雪道人书。
    4. 谦词:
    写给长者、专家的作品在姓名之后可加上书奉,奉书,敬书,恭录等谦词。
    所写作品内容是伟人,领袖的名句或名作,在姓名之后可加敬录、敬书等谦词。
    下款的完整题法应是:
    “乙丑年杏月下浣於古风堂杨**敬书”
    正文是甲骨、钟鼎、汉隶的古文字,题款最好用行楷或楷书。不宜用正文的字体或狂草,如果正文是楷书、行草或狂草,那么题款时的字体最好是用行书。题款字体应小于正文,以便协调一致。

书法常用礼语


稱 謂::::::::::
長輩: 吾師,道長,學長,先生,女士(小姐)
平輩(或小一輩):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學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有專長之稱)
關係較親密: 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 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 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上款客套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正,雅評,雅鑒,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鋻可,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法鑒,博鑒,尊鑒,腸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講正,察正,請正,兩正,就正,即正,指正,指疪,鑒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屬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下款客套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囑書,醉書,醉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繪畫題款用:敬衵,敬贈,特贈,畫祝,寫祝,寫奉,頓首,題,,並題,戲題,題識,題句,敬識,記,題記,謹記,並題,跋,題跋,拜觀,錄,並錄,贊,自贊,題贊,自嘲,手筆,隨筆,戲墨,漫塗,率題,畫,寫,謹寫,敬寫
    篆刻邊款用:刻作,記,製,治石,篆刻

 

岁时表
農曆一月::::::::::
月正、新正、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獻春、春王、華歲、歲歲、肇歲、開歲、獻歲、芳歲、初歲、初月、初陽、孟陽、新陽、春陽、春王、太簇、歲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謹月、建寅、寅月、楊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

農曆二月::::::::::
如月、梅見月、梅月、麗月、卯月、杏月、酣月、令月、跳月、小草生月、衣更著夾鐘、仲鐘、仲春、仲陽、中和月、四陽月、四之月、春中、婚月、媒月、大壯、竹秋、花朝   

農曆三月::::::::::
暮春、末春、季春、晚春、杪春、褉春、蠶月、花月、桐月、桃月、夬月、嘉月、辰月、稻月、櫻筍月、姑洗、桃浪、雩風、五陽月、桃季月、花飛月、小清明、竹秋

農曆四月 ::::::::::
乏月、荒月、陽月、農月、乾月、巳月、畏月、雲月、槐月、麥月、朱月、餘月、首夏、夏首、孟夏、初夏、維夏、始夏、槐夏、得鳥羽月、花殘月、仲侶、純陽、純乾、正陽月、和月、麥秋月、麥候、麥序、六陽、榎月、梅溽

農曆五月::::::::::
仲夏、超夏、中夏、始月、星月、皇月、一陽月、蒲月、蘭月、忙月、午月、榴月、毒月、惡月、橘月、月不見月、吹喜月、皋月、蕤賓、榴月、端陽月、暑月、鶉月、鳴蜩、夏五、賤男染月、小刑、天中、芒種、啟明、郁蒸

農曆六月 :::::::::
且月、荷月、暑月、焦月、伏月、季月、未月、暮夏、杪夏、晚夏、季夏、長夏、極暑、組暑、溽暑、林鐘、精陽

農曆七月 :::::::::
孟秋、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蘭秋、蘭月、申月、巧月、瓜月、涼月、相月、文月、七夕月、女郎花月、文披月、大慶月、三陰月、夷則、初商、孟商、瓜時

農曆八月 :::::::::
仲秋、秋半、秋高、橘春、清秋、正秋、桂秋、獲月、壯月、桂月、葉月、秋風月、酉月、月見月、紅染月、南呂、仲商、柘月、雁來月、中律、四陰月、爽月、大清月、竹小春

農曆九月 :::::::::
菊月、授衣月、青女月、小田月、剝月、貫月、霜月、長月、戌月、朽月、詠月、玄月、禰覺月、菊開月、紅葉月、季秋、暮秋、晚秋、菊秋、秋末、殘秋、涼秋、素秋、五陰月、窮秋、杪秋、秋商、暮商、季白、無射、霜序

農曆十月 ::::::::::
陽月、亥月、吉月、良月、陽月、坤月、正陽月、小陽春、神無月、拾月、時雨月、初霜月、應鐘、初冬、孟冬、上冬、開冬、玄冬、玄英、小春、大章、始冰、極陽、陽止

農曆十一月 :::::::::
仲冬、中冬、正冬、暢月、霜月、霜見月、子月、辜月、葭月、紙月、復月、天正月、一陽月、廣寒月、龍潛月、雪月、寒月、黃鐘、陽復、陽祭、冰壯、三至、亞歲、中寒

農曆十二月 :::::::::
臘月、除月、丑月、嚴月、冰月、餘月、極月、塗月、地正月、二陽月、嘉平月、三冬月、梅初月、春待月、季冬、暮冬、晚冬、杪冬、窮冬、黃冬、臘冬、殘冬、末冬、嚴冬、師走、大呂、星回節、殷正、清祀、冬素


    三、印章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 引首章(随形章、闲章):
    这是印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型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浑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1)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八五年等。
    (2)月号章:荷月、谷雨、盛夏等。
    (3)斋号章:墨人居、瑞德草堂、积字阁。
    (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
    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力,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清趣,师古不泥,勤笔补拙,心画,师法,精勤,书德,百寿,福寿,百通而后,墨香,梦笔生花,观远,江山如画,悟法。
    2. 腰章:
    长的条幅右上方盖一方引首章显得中间空余太多,可以加腰章。内容多半为书写者的籍贯或属性的肖形印。腰章比引首章和名章还要小一些,一般是小园。小长,小方形。
    3. 名章:
    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一幅书法作品的名章最好不盖两个朱文或白文章,要盖两方印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之间隔一个章的空位,两章大小不宜悬殊。
    书法作品的幅式和款识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留心多看古今书法家的作品,并将一些新颖的章法与款识记下来,反复临写,到创作时便得心应手了。

 

书法作品中的纪年 


    在中国历代书法作品中纪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纪年方法的了解,能使我们在阅读临习碑帖法书的时候,掌握书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面貌,了解一幅书法作品的所处年代及历史背景,对提高自身的书画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在中国古代,书家一般采用帝王年号与干支相结合的方法来纪年、月、日,如: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释慧湛《佛说生经》:“陈太建八年岁次丙申”;米黻《蜀素帖》:“元祐戊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黻记” 。查阅《中国历史年表》便得知:《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于公元353年春天书写的天下第一行书,距今1651年;《佛说生经》是释慧湛写于公元576年,距今有1428年;《蜀素帖》为公元1088年,是米黻38岁时书写的,距今已有916年。也有用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的。在近现代,书家一般采用公历纪年和干支纪年,也有采用民国纪年的。下面就书法作品中常见的纪年方法归纳如下:
    公历纪年
    公历纪年就是采用公元年号纪年。现行的公元纪年是从所谓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后的年份叫公元某年。但应该注意: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我国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采用公元纪年的,今年是公元2004年。按公元年数读法纪年,如:沈尹默《毛泽东词四首》:“一千九百六十三年八月十七日于上海沈尹默书”;也有按公元年数纪年,如:启功《共勉诗》:“一九八零年五月启功书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在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一般将二○○四年或二零零四年写成二千零四年较为适宜。
    民国纪年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比较方便,民国换成公元,民国年数加上1911即可。如民国8年五四运动爆发,8+1911=1919年,即公元1919年。反之,公元换成民国,公元年数减去1911即可。如:王世镗《孔子像赞石刻》:“民国十五年丙寅白河程立中沐手摹像天津王世镗手书赞”,王蘧常《杨大雄烈士殉国碑记》:“中华民国三十六年敬立”。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是利用十天干及十二地支依次相组合,以六十为周期的序数来记录年岁的方法。依序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至癸亥,周而复始。殷代刻于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文字已用干支纪日,秦汉以后才用以纪年、月,并以地支纪时。如:殷代《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已卯”,董其昌《临十七帖》:“戊申秋九日临十七帖并释文董其昌”。
    十天干:甲 乙 丙丁戊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子 丑 寅卯辰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干支纪年与公历纪年推算表
甲子1984      乙丑1985      丙寅1986      丁卯1987      戊辰1988      己 巳1989
庚午1990      辛未1991      壬申1992      癸酉1993      甲戌1994      乙 亥1995
丙子1996      丁丑1997      戊寅1998      己卯1999      庚辰2000      辛 巳2001
壬午2002      癸未2003      甲申2004      乙酉2005      丙戌2006      丁 亥2007
戊子2008      己丑2009      庚寅2010      辛卯2011      壬辰2012      癸 巳2013
甲午2014      乙未2015      丙申2016      丁酉2017      戊戌2018      己 亥2019
庚子2020      辛丑2021      壬寅2022      癸卯2023      甲辰2024      乙 巳2025
丙午2026      丁未2027      戊申2028      己酉2029      庚戌2030      辛 亥2031
壬子2032      癸丑2033      甲寅2034      己卯2035      丙辰2036      丁 巳2037
戊午2038      己未2039      庚申2040      辛酉2041      壬戌2042      癸 亥2043
    注:历史上的甲子年(“b”表示“公元前”)
1984,1684,1384,1084,784,484,184,b117,b417,b717,b1017,b1317,b1617,b1917
1924,1624,1324,1024,724,424,124,b177,b477,b777,b1077,b1377,b1677,b1977
1864,1564,1264, 964,664,364, 64,b237,b537,b837,b1137,b1437,b1737,b2037
1804,1504,1204, 904,604,304,  4,b297,b597,b897,b1197,b1497,b1797,b2097
1744,1444,1144, 844,544,244,b57,b357,b657,b957,b1257,b1557,b1857,b2157
    帝王年号纪年法
    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如:康熙为大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如:钟繇《荐季直表》:“黄初三年八月日司徒东武亭侯臣钟繇表”;孙过庭《书谱》:“垂拱三年写记”;赵孟頫《吴兴赋》:“大德六年二月二十三日子昂记”。查阅《中国历史年表》便可得知,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
    岁星纪年
    岁的意义来源于岁星,古人称木星为岁星,认为木星约十二年绕天一周,就把一周天由西向东分为十二星次,木星每年运行一星次,十二星次的名称是:星纪(丑)、玄枵(子)、诹訾(亥)、降娄(戌)、大梁(酉)、实沈(申)、鹑首(未)、鹑火(午)、鹑尾(巳)、寿星(辰)、大火(卯)、析木(寅)。如:两汉《新莽嘉量》:“岁在大梁”;北魏《杨胤墓志》:“岁次实沈”,都是以岁星纪年,这是较早的纪年法。
    太岁纪年
    古人设想一个假岁星,叫太岁,它与木星绕天一周的速度相等,方向与十二星次相反,由东向西分为十二等分,叫十二辰(地支)。又为十二辰造了一些别名,即困敦(子)、赤奋若(丑) 、摄提格(寅),单阏(卯),执徐(辰)、大荒洛(巳)、敦牂(午),协洽(未)、涒滩(申)、作噩(酉)、阉茂(戌)、大渊献(亥)。如:东汉《礼器碑》:“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叹(滩)”,此碑应为公元156年所立;米黻《屈原离骚经》:“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解析此句便知,“摄提”即“摄提格”,屈原所处时代,“摄提格”为寅年之别名,“孟”即始,“陬”指正月(夏历之正月为寅月),“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为生日之干支。也就是说,屈原的生日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具体日期应为公元前340年(此据郭沫若《屈原研究》及新编《辞海》,另有公元前339年、公元前341年等说)正月初七。
    据《尔雅》所载,困敦等十二辰(地支)叫岁阴,另有纪年的十天干叫岁阳,岁阳的名称是:阏逢(甲)、旃蒙(乙)、柔兆(丙)、强圉(丁)、著雍(戊)、屠维(已)、上章(庚)、重光(辛)、玄黓(壬)、昭阳(癸)。十岁阳与十二岁阴又可以排列成六十组,每组代表一个年份,六十年又一循环反复。太岁纪年与干支纪年其实是一样的,较干支纪年繁杂,也就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如:元陆居仁《苕之水诗卷》:“岁在重光大渊献冬日至后十有二日云松老人在城东寄寄轩书”,梁章钜《跋李文及妻刘氏合葬墓志》:“岁在玄黓摄提格仲春月望后二日”。
    附:在书法作品中与纪年相关的一些基本常识
    1、农历季节与月份
春:正、二、三月  夏:四、五、六月;
秋:七、八、九月  冬:十、十一、十二月
    2、农历月份别称
正月:春、寅月、元阳、初月
二月:仲春、卯月、仲阳、杏月
三月:季春、辰月、暮春、杪春、桃月
四月:孟夏、巳月、清和、槐序、麦秋
五月:仲夏、午月、蒲月、榴月
六月:季夏、未月、暑月、荷月
七月:孟秋、申月、巧月、兰月、首秋、初秋
八月:仲秋、西月、中秋、正秋、桂月
九月:季秋、戌月、暮秋、菊序、霜序、菊月
十月:孟冬、亥月、初冬、良月、阳月
十一月:仲冬、子月、畅月、复月、龙潜
十二月:季冬、丑月、严冬、嘉平、暮冬、临月、腊月、岁杪
    3、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4、农历节日表示
正月初一:元旦、正旦、元日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上元、灯节
二月十五:花朝
三月初一:大昕(昕:音欣。朝晨之意)
三月初三:重三、上除、令节
四月十九:浣花日、浣花天
五月初五:端午、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乞巧节、星节
七月十五:中元日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重九、菊花节
十月十五:下元节
十二月初八:腊日
十二月三十:除夕
    5、旬的区分
上旬:上浣日、上瀚日(l日一10日)
中旬:中浣日、中瀚日(11日一20日)
下旬:下浣日、下瀚日(21日一30日)
注:浣,音缓。瀚,同浣。据有关资料记载,古代每十天休假一次,后来就把每月上旬叫上浣、中旬叫中浣、下旬叫下浣。
    6、其他代称
每月初一:朔日
每月十五:望月
每月十六:某月既望
每月底:月杪
每月最后一天称晦日

分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