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犹太人是什么意思:生命的修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7:07:59
生命的修炼参同契》“周天火候”不仅指时间,而且指方位。《参同契》是时空统一的四维模式。也可以说,能量流运动的方位可以用时间表示,能量流运动的时间也可以用方位表示。如可用春、夏、秋、冬表示东、西、南、北,也可以用东、西、南、北表示春、夏、秋、冬;可用子、午、卯、酉表示北、南、东、西,也可用北、南、东、西表示子、午、卯、酉。

这些符号还代表了量的积累和质的转变。如十二消息卦由复到乾是阳气渐升的量变过程,由乾到姤则是阳气极盛而阴气开始出现的质变过程。

用《周易》象数符号还解决了“场”的转换问题。人体能量流是一个矢量,并不总是朝同一方向运转,在不同的时间,其流注的方向也不相同,《参同契》认为子时开始的一瞬间与午时开始的一瞬间会“坎离易位”。

《参同契》是“活子时”体系,即人体能量流产生和运行周期的时间,不是死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活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不是不变的,而是可变的,它随锻炼程序和人体内部机能的变化而变化,能量流在子时开始和午时开始所运转的方向恰恰相反,这种相反的能量流运动必然导致“场”的转换。

《参同契》体系中的时间不是顺流之波,而是可正可反,可顺可逆的。时空的可逆性是生命科学的奥秘之所在。正如方士所强调的:“顺为人,逆为仙,只在其中颠倒颠。”

《参同契》用东、南、西、北等符号表示“场”的转换。邵康节《恍忽吟》云:“恍忽阴阳初变化,氤氲天地乍回旋,中间些子好光景,安得功夫入语言。”即是关于亥时刚结束,子时刚开始的时候,阴阳变化和“场”(field)的转换的切身体会和形象表达。《参同契》借用五行的木、火、金、水,以及它们的生克关系表示质量变化和“场”的转化,《参同契》中篇说:“金水合处,木火为侣。”木火为一类,金水为一类。如果以一年作比喻,则木火金水分配于春夏秋冬,亦即冬至以后属木火,夏至以后属金水。如果以一日为喻,则子时开始以后属木火,午时开始以后属金水。

东、南、西、北,春、夏、秋、冬,木、火、金、水,青、赤、白、黑等实为《周易》四象,即少阳( )、太阳( )、少阴( )、太阴( ),从少阳至太阳为量变,从太阳至少阴为质变,从少阴至太阴为量变,从太阴至少阳为质变。从少阴至太阴为量变,从太阴至少阳为质变。从太阳至少阴、从太阴到少阳又代表人体能量场的转化。

3.人体能量流的修炼——采药与进火

丹道修炼分为“采药”、“进火”两步,《参同契》在论述修炼的步骤、方法时,同样借用了《周易》象数符号。

坤复之际、西南之乡、亥子之交、晦朔之间——比喻丹药(人身能量流)的时位。象征“采药”、“炼己”、“筑基”、“交媾”。这些符号体现了《参同契》时空统一的观念。坤复之际,坤 为全阴交,复 为一阳居下,由坤卦全阴交到复卦一阳来复,表示丹药产生,故称“生药”。

西南之乡,按李时珍《奇经八脉考》解释,为“坤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为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气根产铅之地。”西为阴、南为阳,西南之间为一阳渐生。表示丹药初生。

亥子之间,亥为阴支,子为阳支,亥子之交为由阴生阳,表示生药。

晦朔之间,《参同契》解释:“晦朔之间,含符行中,混沌洪濛,牝牡相从。”晦为阴,朔为阳,晦朔之间,一阳渐生,亦象征丹药初生。

复临之间、东北之乡、子丑之会、月明之时、箕斗之乡——比喻丹药(人体能量流)逆而上行的时位,象征“进火”、“起火”、“进阳火”。当丹药进入督脉,要用加强意念和吸气方法使丹药逆而上行。人体能流积累至一定程度,由量变引起质变,会发生人体场的转换。

复临之间,复 为一阳居下,临 为二阳居下,从复到临表示阳气渐升。象征人体能量流由下往上运行。

东北之乡,《参同契》说:“始于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枢轮吐萌。”东北为二十八宿中箕、斗之乡,由北而东是一个上升过程,在先天八卦方位中,北为坤卦,东北为震卦,阳气上升。故《参同契》以比喻“进阳火”。《翠虚篇》说:“有一子母分胎路,妙在尾箕斗牛女。”俞琰说:“丹法火临于丑,则驱回尾穴连云焰,赶入天简直上奔。”以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进阳火”的过程与地位。北宋?邵康节称之为“天根”,而与“月窟”(退符)相对,他在《击壤集》中说:“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须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不识人,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识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其中“地逢雷处”指坤(地)震(雷)之间,即东北之乡,箕斗之乡,象征进阳火。清代黄宗羲在《易学象数论》中说:“康节因先天图而创为天根月窟,即《参同契》乾坤门户牝牡之论也。故以八卦言者,指坤震二卦之间为天根,以其为一阳所生之处也。”

子丑之会,在地支中,子为第一,丑为第二,表由少至多,由小到大的积累过程。故以此喻进火。

月明之时,为阴历初三日,是月亮由晦暗至光明的起始,以此喻进阳火。

乾巽之际、西南之乡、巳午之会、既望之时——比喻丹药(人体能量流)顺而下行的时位,象征“退符”、“退阴符”。丹药进入任脉,要用放松意念和呼气方便使丹药顺而下行。这是“进火”进到一定的程度,量变引起质量,能量场的转换。

乾巽之际,乾 为纯阳爻,巽 为一阴居下,表示阳气开始消退。象征人体能量流由上而下运行。邵康节称之为“月窟”,说:“乾遇巽时观月窟”,“乾遇巽时”指退符。黄宗羲在紧接着“天根”之后说:“指乾巽二卦之间为月窟,以其为一阴所生之处也。”

西南之乡,在先天八卦中,南为乾卦,西南为巽卦,阳气下降。此指退阴符。

巳午之会,在一日十二时辰中,巳为阳时之终,午为阴时之始,巳时进阳火,午时退阴符。

既望之时,阴历十六为既望,此时月亮由十五(望)盈满而始转为亏损,故《参同契》以此喻退阴符。

《参同契》以一日为喻,子、丑、寅、卯、巳六个阳时为“进阳火候”,午、未、申、酉、戌、亥六个阴时为“退阴符候”。

《参同契》论丹道室秘难解之处,正在于这些象数符号,理解了这些符号,是登堂入室的第一步。

第八章  内丹修炼的四个过程

内丹是道教修炼的重要方术。与外丹相对而言,内丹之名出现在外丹之后,始见于隋代。但直至南宋以后才开始逐渐盛行。

内丹借用外丹术语,以人体某些部位为“炉鼎”,以精、气为“药物”,以元神为“火”,以元神与精气相合于任督二脉运转烹炼为“火候”。鼎器、药物、火候为内丹三要。

内丹修炼分四个阶段。

一、筑基

筑基为内丹修炼的准备阶段。要求填亏补虚炼好身体的精、气、神三宝,炼养得充充盈盈,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世界。就好比建筑高楼首先要打好地基,一般要经过一百天的时间,故称“百日筑基”,其实不一定每人都须“百日”,有人可能长一些,有人可能短一些。

筑基的关键在于“炼己”,就是要把自己思想上的杂念尘垢,拂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明代伍冲虚《内炼金丹心法?炼己》:“己即我静中之真性,动中之真意,亦为元神之别名也。”

炼己的方法是断除声色,省却应酬,使耳目归于清净,杂念消于未萌。炼己的过程,即是筑基的过程。只有收视返听,清心寡欲,才能培炼元精、元气、元神,达到三全境界。

二、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又称小周天、百日关,即将精与气合炼而成为气,达到“三归二”。其法初步是贯通任、督二脉,打通“小周天”。即用意念的力量使精化气,复使气自会阴、尾闾溯夹脊上达泥丸,再下降丹田,如此反复运转,称为“河车通”。

炼精化气又称“初关”。具体功法即“小周天”。因炼精化气小周天以意领气的循行和后天八卦有关,而后天八卦又以坎离代表人体心肾、水火,在十二地支为子午,在方位为南北,所以“小周天”又有“坎离交媾”、“取坎填离”、“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等名称。小周天亦称“子午周天”。

小周天功就是要通过子午周流,打通任督之法,取坎填离而为乾坤,恢复先天八卦元气。小周天功法又分以下层次。

(1)调身:修炼周天功一般采用坐姿,又分双盘坐、单盘坐、自然坐几种。

调整坐姿后,挺直腰背,放松全身肌肉,微闭眼睛,合上双唇,舌抵上腭,调匀呼吸,处于自然状态。

亦可采用仰卧身姿,枕头不宜太高,以2寸为宜。其他要求同坐姿。

(2)调药:“药”指精、气、神,调药即调精、调气、调神。精气调,则精满自然化气,气满自然生精,精满气足则神自然旺。

调药的关键在于“凝神入气穴”,凝神即澄神息心,使意念若有若亡,气穴即下丹田。意念、神气澄息后自然凝聚于下丹田。

凝神入气穴,且感到活子时来到,说明药物已在下丹田产生,后天之精转为先天之精。

(3)产药:周天功所产药物,一般分为外药、内药、大药三种。

药为炼精化气阶段先后产生的药物,大药为炼气化神阶段由内外两药相合凝成的药物(参见图8-3)。

活子时到来,说明外药已经产生。与“活子时”相对的有死子时、正子时。死子时指夜半23~1时一阳初生之时。正子时产生在小周天功法纯熟进入大周天功法之时,机体所产生的“六根震动”景象。活子时,为小周天功法中随时随地在恍兮惚兮的梦冥之中,感到光透眼帘,周身和畅、气穴暖融、阳物勃举之时。

外药活子时,为小周天运转之初由内而生的先天真阴祖气。要注意,活子时要在先天精气充盈之时自然来到,不可刻意追求,不可揠苗助长。在“活子时”时还要及时采药入炉,不可有丝毫邪念沾染,不能烦扰先神祖气,以防走火入魔。

(4)采药:外药一旦产生,就需要及时采药人炉,急速用武火使外药归于气穴,即用加强意识的方法,使真种子(外药)及时归于炉中,不使走失。采药之诀,即“火逼金行”。火指神,即意念,金指肾中的精气。简言之,即加强意念作用,使产生的内气暖流感觉向下向后行。加强意念的方法,又称聚火之法,用“撮、抵、闭、吸”四字诀,使内气走上督脉。其诀为:“撮提谷道,舌抵上腭,目闭上视,鼻吸莫呼。”

同时,还要掌握意念运行的火候,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要使所采之药老嫩适中,以利于进一步炼制成丹。

(5)封炉:小周天功法,多以下丹田为炉,泥丸宫为鼎。合称炉鼎。经过采药之法,把“外药”采进下丹田的炉中之后,需要及时封固,不使外驰。

封固不仅在于封固被采入炉中的外药,而且要及时温养,温养需要文火,将神、气俱伏于气穴。然后再次“火逼金行”,运药烹炼,待其有行动之机,则周天武火,自此起伏。

文火,指在意念作用下,呼吸微缓,不使其间断,“若守若存,勿亡勿助”。所谓武火,指呼吸紧重,匀细深长,“绵绵不断,息息归根”。文火用于温养,用于沐浴;武火用于采取,用于烹炼。

外药入炉封固温养,再次火逼金行。此次火逼金行以呼吸为主,对药物进行起运烹炼;而上次火逼金行,则是以意识之火为主,把“药”及时采进炉里。两者有所不同。

(6)运炼:即把采入炉内、经过温养后逼进任、督两脉的外药(先天祖气),用进火退符的周天之法炼成丹母,共运炼三百息、三百候。

任脉为循行于颈喉胸腹主中线的经脉,总任一身阴经,故称“阴脉之海”。督脉为循行头项脊背正中线的经脉,总督一身阳经,故称“阳脉之海”。

用武火将经过温养的药物出炉升鼎,从下丹田的炉里通过炉后两个小孔,经尾闾送进督脉,然后进阳火、退阴符,进行周天运炼,即为小周天功法。

小周天运炼,使任督周流,督升任降,如环无端,具体路线为:药物经下丹田后两个小孔下降,过会阴,经尾闾而接入督脉,又从督脉贯脊上行,入泥丸宫,然后从泥丸出头面正中降至鼻唇,又经鼻唇下交任脉,由下唇凹陷处的承浆穴下颈,沿胸腹正中线下行,回到下丹田。如此由督入任,督升任降,周流一周,就是一个小周天,亦名“河车搬运”。

小周天药物烹炼过程,要经过“三关”、“上下鹊桥”、“三丹田”(见图8-1)。

图8-1  大药过关图

三关——尾闾关、辘轳关、玉枕关。尾闾关在脊柱骨的最下端,其地有长强穴;辘轳关又称夹脊关,其关在背脊正中,当俯卧睡时,两肘尖连线的正中;玉枕关在脑后正中发际枕骨下端,在两侧风池穴之间。此三关为药物运炼过程中三处险而难通之处,由尾闾到泥丸的督脉,运药时称为河车之路(张紫阳《奇经八脉考》)。三关为河车上升之路,由尾闾到夹脊。细步慎行,如羊驾车之轻柔;由夹脊至玉枕,巨步急奔,如鹿驾车之迅捷;由玉枕至泥丸,大力猛冲,如牛驾车之奋进。三车与三关所指位置略有不同(图8-2)。

上下鹊桥——上鹊桥有两个,一在两眉之间的印堂,一在鼻窍处;下鹊桥也有两处,一在尾闾,一在谷道处。两者都是一实一虚,行小周天功法,当“药物”流经上鹊桥时,要舌抵上腭,如此则任、督架通,周流不息。而其“药物”容易走失之处,则为下鹊桥的谷道处。其走失的信号为肛门矢气(放屁),当“药物”运经下鹊桥时,不要忘了撮提谷道,以防走漏。

三丹田——位置都处在任脉通道上。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为藏精之府;中丹田,为藏气之府;上丹田,为藏神之府。

(7)火候:在内丹功中指用元神与精气相合于任督二脉运转烹炼,亦指用元神、精气运转烹炼的时机与程度(见图8-2)。

图8-2  周天火候图

在内丹修炼中每一步都有火候。《修真后辨》分为:内火候、外火候、炼药火候、合丹火候、修性火候、修命火候、文烹火候、武炼火候等。

刘一明《悟真直指》说,金丹全靠火候修持而成,火为修持之功力,候为修持之次序,采药须知迟早,炼药须知时节。

火候进退是周天烹炼的关键。“进”指进阳火,当药物进入督脉后,用加强意念和吸气方法,使之逆而上行。“退”指退阴符,当药物通过泥丸宫行将交入任脉时,用放松意念和呼气方法,使之顺而下行。

进阳火,除去卯时沐浴,主要在于子、丑、寅、辰、巳五阳时进行,其法于五阳时中意守丹田,行吸气着重而长、呼气自然而短、把呼吸的重点放在吸气之上的火候法,呼吸次数按“乾用九而四策之”,以子、丑、寅、辰、巳各升36吸,每36吸为一时,五阳时共得180吸,此刻气机正合升至乾顶泥丸,即完成小周天进阳火程序,可转为退阴符。

退阴符,除去酉时沐浴,主要在于午、未、申、戌、亥五时进行,其法于五阴时中意守丹田,行呼气着意而长、吸气自然而短、把呼吸重点落在呼气之上的火候法。其呼吸次数是按“坤用六而四策之”的原则进行,以午、未、申、戌、亥各降24呼,每24呼为一时,五阴时共得120呼,此刻气机正合由泥丸回降至下丹田,则“小周天”退阴符事告毕,完成了一小周天的气机升降。

(8)沐浴:指在炼药进火退符过程中的“息火”和“停符”。是调节火候的一种方法。“卯时沐浴”,“酉时沐浴”。即进阳火至卯宫时,不进火;退阴符至酉宫时,不退符。不进火、不退符即呼吸无心,略事休息,以便温养。

具体方法为:活子时来到,先天祖气从丹田由尾闾循督脉逆行上升,行吸气着意而长、呼气无心而短的进阳火候时,当进阳火的功法由于历丑,经寅达卯,至卯时则神往夹脊,把吸武呼文的火候和调为毫不经意的自然呼吸,待自然呼吸三十六次后,“卯时沐浴”之功告毕,此时又须把毫不经意的自然呼吸改为吸武呼文的进阳火候,直至最后完全进阳火的辰、巳火候,使气抵泥丸宫(午时)而交入退阴符候,退阴符候时,气从泥丸循任脉下降,行呼气着意而长入,吸气随意而短,当退阴符候的功法由午历未,经申达酉,至酉时则神往黄庭,把呼武吸文的火候调和为毫不经意的自然呼吸,待自然呼吸二十四次后,“酉时沐浴”之功告毕,。又把毫不经意的自然呼吸改为呼武吸文的退阴符候,直至最后完成退阴符的戌、亥火候,使气归抵于下丹田。

(9)停火:又称止火,指炼运火候百(如加上卯酉沐浴则为三百六十候)届满,阳光三现(两眉印堂三次出现闪光)之时,要及时停止火候,停止河车运转。火候已足,下丹田结成珠黍样的丹田黄芽,如不撤去火候,就会药老丹伤。

止火以后,即转入“炼气化神”的大周天阶段。

小周天功法九个层次,可简单归结为“采”、“封”、“炼”、“止”四个过程。完成炼精化气小周天功一般需一百天,故称“百日关”。

三、炼气化神

炼气化神又称大周天、中关、十月关。

小周天在于将精与气合炼成为气,达到“三归二”;大周天在于将气与神合炼,使气归神。达到“二归一”。

大周天又称“乾坤交媾”、“卯酉周天”。经后天八卦取坎填离之后,由离南(午)坎北(子)转变为乾南(午)坤北(子),而原来后天八卦的坎离两卦,已分别转到了东卯西酉的方位,由丹术重视坎、离两卦,故以此位置称大周天为“卯酉周天”,称小周天为“子午周天”。与小周天用后天八卦相对,大周天采用先天八卦图式。

小周天是有为阶段,在炼化两过程中必须真意为媒,使二五妙合,铅汞成丹。大周天则是由有为过渡到无为阶段,化气为神,使二化为一,使元神纯阳可以出景。此大周天阶段,又喻为养胎,入十月关后大周天工夫,实际即是入定功夫。气由微动到不动而尽化,真意运用由双目观照到无觉,此时由定生慧,入六通灵境,果能慧而不用,转识成智,则胎圆可证,阳神可成。

大周天具体作法:自然坐姿,或盘膝坐式,坐定之后,调节意识活动,从左前人体内运于脐轮,神与气合,真气流盈于丹田,由小而大,由大而小,不断精炼。

然后精气流在意念导引之下,上至漩玑穴,向左臂打因而下,至曲池,经内关逆掌以及指尖,出手臂至手臂外关,上肘逾肩井,上大椎而下,出尾闾。

由下复上,过玉枕,达昆仑泥丸至面部,过鹊桥,降重楼,经胃口过脐,至玉柱,复到气海,行于右腿,历膝关,穿足背,至趾间转涌泉踵后,上运过阴谷,通过尾闾,复至顶门。

如前下鹊桥,依次到左腿,如循右腿经脉一样,下落涌泉,贯尾仓而下摄元海。如上真气循经贯注一周。

大周天炼气化神即把在小周天中炼成的丹母送进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将它炼成精、气、神三宝合一,能量无比的“大药”。

大周天运行凝炼的路线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外行四肢百骸,内系五脏六腑,阴阳经脉彼此沟通,两两相合,从而构成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其十二经脉的名称和前后流注,衔接沟通的顺序依次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奇经八脉名称为:冲、任、督、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

内丹炼化精气,应掌握一阳之气生发的天然时机,于“正子时”起身炼精,采药归炉,此为产大药之时,亦即大药完成的生理信号。《仙佛合宗》说:须知大药生时,六根先自震动。这时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风生,脑后鹫鸣,身涌鼻搐一类,为得药之景,所得即为大药,这一时刻即叫“正子时”

“正子时”是与小周天功法中“活子时”相对的内丹术语。“正子时”中的“炉鼎”与小周天“炉鼎”不同。小周天以下丹田为“炉”(大炉),上丹田为“鼎”(大鼎);大周天以下丹田为“炉”(小炉),中丹田为“鼎”(小鼎)(见图8-3)。

图8-3  大小二鼎、内外二药图

当大周天正子时采药入炉升鼎后,所用火候,更以“绵密寂照”为上乘功法。其法,就意念言,最要心中寂寂观照,常定常觉,听凭中丹田和下丹田鼎、炉里的“大药”上浮下沉,氤氲灵活;就呼吸言,亦须一任自然往来,密密细细,沉而调匀,来

图8-4  内经(景)图

不得半点儿的粗急。如此日久功深,待至神气凝成“圣胎”,就可过渡到“上关炼神还虚”的最后阶段了。

内丹功法精气运行的过程称为“河车搬运”。河车分为小河车、大河车、紫河车。小河车为元气从肾传肝,从肝传心,从心传脾,从脾传肺,从肺传肾的五行循环,周而复始,“龙虎交战”而变“黄芽”的过程。

大河车为元气从尾闾开始,历经督脉的下、中、上“三关”,任脉的上、中、下“三田”,“抽铅填汞”而成“大药”的过程,亦即“小周天”收功、“大周天”起始阶段的功夫。紫河车为“紫金丹成”时的高级阶段循环功法。此时“纯阴下降,真水自来;纯阳上升,真火自起。一升一沉,相见于十二楼前,颗颗还丹,而出金光万道,为紫河车也”(《西山会真记》)。

完成中关炼气化神一般需三百天,故称“十月关”。

四、炼神还虚

炼神还虚为上关,又称九年关。

炼神还虚为道教全真修炼法最高境界,有融合儒、释、道之妙。

炼神还虚的“虚”指超越语言思虑,与道合为一,与宇宙同体,入于虚空,故在丹经中常以“〇”代虚。所谓“九年”,借用佛教禅宗达摩面壁九年的典故,以喻此阶段纯入性功,常定常寂,一切归元。

这一阶段,应将意守的重点由中丹田转到上丹田泥丸宫。以天地宇宙为“鼎”,以上丹田为“炉”。其时炉中自守,主要为由“大药”而化成圣胎的“婴儿”。“婴儿”需要哺乳、抚养、训练,故而对于此时一连串的功法,纯由意想而成,以达“出神”而趋于物我同化、常定常寂、一切归元的目的。

通过大丹在头部丹田温养而发生质变,可以开天目、天顶门、移情易性,能够和自然界及他人进行多种常人办不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对自然和社会及自我的认识发生根本的变化,出现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等六种神通功能,能够高度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亦能够使自然和他人产生一定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