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微拍李好好:颐和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40:20

颐和园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重建,面积达290多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是现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古典皇家园林之一。一部颐和园的盛衰史,堪称是中国近代数百年沧桑变幻的缩影和见证。
摬咨G邃粼?中国第一部造园艺术专著《园冶》中说:“造园以相地为先。”即建园首要的步骤是选择恰当的地点。清漪园所依托的万寿山(原名瓮山)和昆明湖(称为瓮山泊,因位于京西,也有西湖、西海、金海之名)地区湖山相依,地势开敞,劳动人民不断在湖边开发稻田,种植菱荷,使这一带的风光有如江南。不少官僚、权贵也倾心这里的优美风光,纷纷在此修建行宫、亭榭和庙宇、坟茔。明朝时,北京士民已有了春夏游湖的习俗。
清朝初年,皇室曾占用瓮山一带作为养马的草料场。乾隆即位后,对城内三海、西郊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及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但这位自称“山水之乐不能忘于怀”的皇帝对造园的兴趣仍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因为圆明园、畅春园皆平地而起,缺少山势;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依山而建,欠缺开阔的水面,都不够理想。而且这几处园林大多是在其父祖康熙、雍正在位期间奠定了基本格局,也限制了乾隆造园的尽情发挥。另外,随着西郊诸园的大规模扩建和增建,园林及漕运、农田灌溉用水已显不足。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的农闲时节,乾隆调集上万民工对西湖水系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大规模整治,拓湖、浚流、蓄水、设闸,使西湖面积增加了三倍,深度增加了两倍,不仅保证了周边园林和农田灌溉用水的需要,也成为北京城区的用水源头。整治后的西湖成为北京历史上第一座具有人工水库功能的湖泊。
修建园林的意图已经贯彻在水系整理过程之中。拓湖的土方按照造园规划被放置在山上相关部位,将瓮山改塑成高约60米、东西长约1000米、体态均衡的山峦;拓展后的西湖东岸也从原瓮山中部直至东麓,改变了湖山不对称的尴尬。经过人工改造后的西湖形成了更加理想的山屏湖北、湖横山阳、真山大水、山水相依的理想造园条件。乾隆十五年,乾隆以庆祝母亲孝圣皇太后六十大寿的名义,在瓮山圆静寺废址修建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改瓮山为万寿山,为母亲祝寿祈福;同时仿汉武帝在长安开昆明池训练水军的史事,改西湖为昆明湖。第二年,乾隆将这座以水景取胜的园林命名为清漪园。
清漪园时期的建筑共有100多处,大部分在乾隆十五年至十九年间完成,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全部完工。根据内务府的奏销档案记录可知,全部建筑工程工料价值为白银488万2千8百51两9钱5分3厘,这其中还不包括整地、绿化、造船及各殿宇的陈设、家具、佛像供器等的需费。乾隆之后的嘉庆、道光和咸丰年间,清漪园基本维持原有的规模和格局,只有个别建筑有增减和易名。
乾、嘉、道、咸时期的清漪园,主要是作为皇帝政事之余散志澄怀,游览风光的别苑存在。乾隆大概是因为修建清漪园违背了自己在乾隆九年(1744年)扩建圆明园后不再修建园林的誓言,心中或有愧意,因此从来只是“过辰而往,逮午而返”,即早上前来,中午离去,从未在园中过夜;其子孙也循此惯例,不在园中居住。但皇帝们也在清漪园内举行过一些政治、军事活动。如乾隆曾在勤政殿接见并宴请过蒙古族厄鲁特部来使,在昆明湖中举行过水军演练;嘉庆曾在玉澜堂、谐趣园中接见大臣,处理政务;咸丰曾在园中接见过少数民族土司等。
除了帝后游赏和少量的政治军事活动外,清漪园时期园林中的主要活动是礼佛上香和祭祀龙神。园中建筑佛寺居多,每月初一、十五都有僧人念经,太后或皇帝也几乎每来必至大报恩延寿寺等一些供佛的殿宇拈香。园中的龙王庙是清廷一处重要的祈雨场所,几代帝王经常亲至广润祠拈香,或派皇子等宗室亲贵前往致祭祈雨,规格很高并成为定制,即使在清漪园被焚毁到颐和园重建前这二十余年的荒芜期内也没有中断,如光绪二年(1876年)就曾派皇族大臣先后10次致祭。
1860年(咸丰十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抵达海淀,7日抢掠清漪园陈设,19日开始焚园。清漪园陈设被毁掠一空,建筑大部分被烧毁。所谓“玉泉悲咽昆明塞,惟有铜犀守荆棘”,凝聚无数智慧与财富的帝王园林顿时化为一片瓦砾场。
撘煤驮爸亟?捌淅?酚跋?1861年,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死,此后,慈禧太后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两度“垂帘”的慈禧已经52岁,光绪皇帝也到了“亲政”的年龄。慈禧晚年安乐的要求与光绪独立掌权的愿望,共同促成了清漪园的重建。由于此时的清廷内外交困,财力匮乏,遂不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修园。1888年3月,光绪发布谕旨,改清漪园旧名为颐和园。颐和园工程持续了十年,1895年由于甲午中日战争被迫结束。
颐和园工程完全继承了清漪园的山形水系、规划设计,大部分建筑的选址甚至名称都未予改动。但由于历史情势、国家财力、使用功能以及造园者文化素养的差异,颐和园对清漪园在承袭中也有所改易。在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巅峰之作—京西“三山五园”被毁灭后,随着封建帝制的日趋没落和行将覆灭,传统的皇家园林已经丧失了其再生的土壤,因此恢复了清漪园最主要和精华部分的颐和园,无疑成为了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这一形态最后的绝笔,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标本价值。
而且,颐和园在国家政治、外交、宫廷生活等方面的地位和影响要远远超过清漪园。颐和园的产生本身就是晚清历史进程的反映和结果,在其间发生的事件更是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和走向。自1892年起,慈禧太后正式入住颐和园,直到其死去的1908年,每年除春节前后数月,大部分时间都在园中居住。1898年戊戌变法前后,颐和园成为中国各种政治力量激烈角逐的中心:光绪在这里分别召见维新派思想家康有为和握有一定兵权的袁世凯等人,询问变法事宜和寻求支持变法的军事力量;同时,这里也是慈禧太后等保守势力酝酿扼杀变法的大本营。变法失败后,光绪成为玉澜堂中的囚徒。1902年后,慈禧和光绪在这里设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颐和园是晚清中国最重要的政治舞台和外交场所,与中国近代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造园艺术

颐和园肇建于中国皇家园林艺术最为成熟的时代,规模宏大又保存完整,可视为集中体现中国皇家园林艺术特点、成就和价值的标本,根据湖山布局和功能要求,主要可分为行政区、前湖区、前山区和后山后湖区四个部分。

行政区

“涵虚”牌楼—东宫门—仁寿殿区域是当年帝后在园中处理政务、会见大臣和外国使节以及臣僚办公的正式场所,可称为行政区。
“涵虚”牌楼为四柱七楼,主楼石额东西刻有“涵虚”、“罨秀”四字,为乾隆皇帝手书,暗喻这座皇家园林天然画卷般的壮丽景色,是进入颐和园区域的标志和引导;东宫门则是清朝帝后出入颐和园的正门,上悬光绪皇帝御书“颐和园”三字。“涵虚”牌楼—东宫门一线,是皇家园林的附属部分,当年为处理政务的便利,清朝各国家机关在园外都设置有值班用房以及其他附属机构。
这一区域的建筑布局规整,色彩鲜明,是比较典型的宫廷建筑,但灰瓦卷棚的屋顶以及逐渐增加的花木山石,已经渐渐透露出自由活泼的园林气息。仁寿殿是这个区域的重心和终点,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取游乐不忘理政之意,颐和园建成后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为仁寿殿,为清朝帝后驻园期间上朝理政之所。殿内正中安放着雕刻华美的地平床,上设宝座、御案、掌扇、屏风等帝王专用陈设;殿外的宽大月台上,则成对陈列着铸造精美的铜龙、铜凤、铜鼎炉,上朝时点燃檀香,可烘托出一种肃穆森严的神秘气氛。仁寿殿后为人工堆砌的假山谷道,一旦穿过这道屏障,明湖远山、堤岛楼台,就好似仙景突现般地扑入眼帘了。此种“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的跌宕感,正是“障眼法”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巧妙运用。

前湖区

昆明湖前湖面积阔大,达200余公顷,占全园面积的近3/4,如此大面积的水景,在清代皇家园林中首屈一指,乾隆命名为清漪园的根据正在于此。昆明湖的前身本是自然形成的湖泊,造园家对它的改造决不只是简单地拓宽加深,而是极具匠心:整个昆明湖呈寿桃形,与蝙蝠形的万寿山组成一幅“蝙蝠献寿”的吉祥图案,正表达了乾隆当年为母祝寿的祈愿;西堤及一条支堤将湖面一分为三,三湖的中心分别坐落着南湖岛、藻鉴堂岛和治镜阁岛三座岛屿,鼎足而峙,或楼台高耸,或古木苍翠,是对秦汉以来皇家园林“海上三仙山”模式的继承及惟一完整遗存;西堤乃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狭长曲折,间植桃柳,有6座形式各异的精美桥梁坐落堤上,春天,堤上柳绿桃红,风韵不让江南;前山大湖的规划布置更是别具匠心:湖东西最宽处1100米,南北最长处1930米,且自北至南越来越收束,因此自万寿山南望,湖面会在视觉上给人以比实际更为邈远的感受;湖南端体量小于南湖岛很多的凤凰墩无疑也更加强化了这一错觉;为了避免深远的湖面令人感到空疏的弊端,知春亭岛、南湖岛和体量高大的十七孔桥将湖面恰到好处地进行了点缀和半分割处理,既丰富了景观层次又无损前湖的整体感;湖岸边从东至西稀疏地环绕着文昌阁、铜牛、廓如亭、畅观堂、耕织图等景观建筑,因为清漪园时期这一线并无围墙,因此可以不受遮拦地将园外大小园林和水田村落的风光美景收入园中。今天,从将近旁的玉泉塔影和更远处的西山翠色收入园内这一最为经典的借景大手笔中,仍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造园家“巧于因借”的智慧。

前山区

万寿山前山东西长约1000米,山顶最高处高于地平面约60米,山势不高,且坡形呆板,缺乏起伏和纵深,这本是不利于造园的因素。颐和园的设计者以烘云托月、突出重点的手法,于前山的中心位置修建了一组体量庞大、布局严谨对称、建筑意象极为丰富的中轴建筑群体,殿、阁、廊、亭、桥、坊、碑等建筑约20000平方米,从临水的云辉玉宇牌坊至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依山顺势,重叠上升并采用黄色琉璃瓦顶,在苍松翠柏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其中,全园最雄伟的建筑物—从半山腰巨大石砌台阶上耸起的佛香阁,为三层八面四重檐的木结构楼阁,通高41米,高出山顶18米,登临远眺,四围风光,一览无余,为前山乃至全园的构图中心和聚焦点,有一阁镇乾坤之势,有效地避免了大型园林容易散漫无主景的缺陷。紧贴着中轴线建筑群的东西两侧,还有两个次轴线建筑群,层层递升,工艺精湛,共同组成了有如“天上宫阙”般的意境。同时,这一大组中心建筑连同前面湖岸呈新月状向湖中突出,东西两侧又对称地伸出对鸥舫、鱼藻轩两座水榭,不仅进一步令中央建筑群更显突出和严整,而且使万寿山的轮廓有了蝙蝠的形状,为原本自然形成的湖山注入了“福山寿海”的内涵和寓意,堪称是指画山河的大手笔。
总的说来,前山的布置重点突出,宾主分明,脉络清晰,严整中富于变化,不仅弥补了山形的缺陷,而且创造了极为丰富宏大的景观形象,充分实现了皇家园林对雍容华贵气势和仙山琼阁意境的追求。
在万寿山前山的东南麓,还有排列密集的当年慈禧太后居住的乐寿堂、光绪皇帝居住的玉澜堂、光绪皇后居住的宜芸馆,以及慈禧等人经常看戏的德和园等院落,其历史、文物以及建筑科学的价值很高。

后山后湖区

与前山前湖开阔明朗、堂皇富丽的风格大异其趣,后山后湖极具曲折幽深、静谧灵动的气质。相比于前山的平板,后山多起伏,有纵深,富沟壑,山林气息浓郁,设计者因地制宜,创设了数座各自独立的山地小园,如绮望轩、构虚轩、赅春园、澹宁堂、花承阁等,可惜皆毁于英法联军之手,但通过遗址,仍可想见当年峰回路转处亭台掩映、林木蓊郁的山林野趣。在后山的中轴线上,则建有一组规模宏大的藏式佛教建筑群—须弥灵境,为后山平添了一段浓重而神秘的异域风情;而紧接其下的便是繁华旖旎的江南商肆水街的缩影—苏州街。这种巨大而神奇的视觉跨度与变化,怎能不给人以山重水复、跬步万里的精神体验!
后湖又称后溪河,原为当年山北麓一些零星的小池塘,造园者将其开凿后连接起来,成为一条曲折狭长的河流,并把挖河的土方沿北岸堆叠为起伏的冈阜,将北面的园墙遮挡起来,从而形成了“两岸夹青山,一江流碧玉”的幽况,极富自然野趣。为了避免河身僵直的单调感,造园者在后湖的曲折变化上着意经营,通过石矶、峡口、桥梁及岸边地形、建筑的布置,将河道隔成连续而又各具不同景观特色的流段,增加了开合收放的变化,在仅为千余米的水程中,似乎浓缩了中国南方江河穿山度峡、经市过埠、融流汇川、蜿蜒不尽的上千里水域的丰富景观。而行至后溪河的东尽头,景色却并未随之而尽,只见林阴之间有粉垣红棂隐约透出,便是仿江南名园而建的园中之园—谐趣园……
以上粗粗勾勒,仅是颐和园造园艺术之大观。颐和园中的近百处景点,每一处都自有其特点,即使是一石一径,也“足谐其趣”,值得再三欣赏,仔细品味。
1998年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颐和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作者单位:北京颐和园)

摘自:《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