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里感情和现实感情:学习力——哈佛大学校长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8 14:31:33
 哈佛的字典里没有“毕业”

 

  形式上的学习生活虽然终结了,但你一辈子都还是学生。不到生命和世界告别时,你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不会结束的,也不应该结束。

  我读过一篇文章,它这样描述了一位父亲的担忧:

  每一次我到幼儿园接女儿回家,望着她那无忧无虑的小脸蛋,我的担忧就愈发沉重起来:可怜的孩子啊!你知道不知道,许多年以后,当你踏入社会谋求一份办公室普通文员的职务时,最少会有8个同胞与你竞争这个位置,其中包括两个耶鲁的博士、三个牛津的硕士,而另外三个人则具有5年以上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经验。到那个时候,如果不能比他们更优秀,你就做好申请救济金的准备吧!

  这夸张、俏皮而又诙谐的文字,非常尖锐地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严酷而激烈的竞争现实。针对这种现实,如果你不具备危机意识,不能通过不断学习来改变自己,就必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通常,刚进入哈佛的学生大都非常不理解这里的教授为什么要布置那么多的课外阅读。因为,从来没有人能在在校期间看完所有的材料。后来,他们在学生服务中心找到了答案。在那里,陈放着许多关于哈佛的介绍资料。其中有一份,标题是:“教授布置了大量阅读,我根本无法完成,怎么办?”答案是:“阅读材料是教授们精心准备的,要尽量阅读,哪怕是在离开哈佛以后。因为,哈佛的字典里没有‘毕业’。
  这个问题的答案使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你离开哈佛以后,虽然形式上的学习生活终结了,但你一辈子都还是学生。不到生命和世界告别时,你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不会结束的,也不应该结束。你还需要不断地去学习,让学习成为你一生都在做的事,而不管你的人是否还在学校。

  不到生命和世界告别时,你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不会结束的,也不应该结束。
  虽然从开始上学到离开校园,你要经历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但这毕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还不足以应付你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校能给你的只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的大量其他知识都需要你通过自我教育来完成。
  现在,有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个相同的误区,他们以为人一旦离开了学校就没有必要再学习了。
  其实,人的一生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即使没有意识到,你也是一直在生活、工作中学习。但这种被动的学习效果肯定不会明显。如果自己能具有不断的自我教育意识,能够以诚恳的态度去学习,你就能克服所有危机,赢得你所希望的一切合理的东西。
  在几千万年前的白垩纪,地球上曾经生活着成千上万只恐龙。这些恐龙体态庞大,种类繁多。它们或在天空滑翔,或在水中游走,或在陆地奔跑,是当时地球上占绝对优势的物种。忽然有一天,这些庞然大物神秘地全部灭绝了。
  关于恐龙灭绝之谜,我们还没有完全解开,有的说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有的说是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无论哪种说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恐龙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才导致了灭绝。而与恐龙同时期的蜥蜴等动物则成功地适应了变化,生存下来,发展到现在。
  另外一个故事是关于乌鸦的,虽然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但其中的启示还是值得我们深思。据说,在一百多年前,一个虔诚的传教士带着几只乌鸦到了非洲的一个小国家。几年以后,传教士死了,乌鸦却一代一代繁衍着,并且越来越多。这些乌鸦浑身都是黑色的羽毛,终日嘎嘎地叫着,令人非常讨厌。于是,当地的人们就开始射杀它们。许多乌鸦被杀死了,照这样下去,乌鸦很快就会在这个国家绝迹。
  剩下的乌鸦已经不多了,它们一看见人就逃跑,后来就干脆躲到树林里,但这也不能保证安全。为了生存,它们把自己的羽毛染成了像树枝一样的灰色,并向当地的鸟儿学习鸣叫,渐渐地,叫出来的声音也没那么难听了,而是轻轻的,像是在乞求。
  令人讨厌的颜色与声音都没有了,当地人就不再射杀乌鸦,它们在那里继续繁衍了下来。
当危机来临时,恐龙丝毫没有意识到灾难的到来,所以它灭绝了。而乌鸦却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从而幸存下来。
  面对永恒变化的自然界,动物遵循着“适者生存”的法则,进化着,发展着。人类也是如此,我们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来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自己,主动地去适应社会,否则成功将无从谈起。
  如果将人看作一棵树,学习力就是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我们评价一个人在本质上是否具有竞争力,不是看这个人在学校时的成绩好坏,也不是看他的学历有多高,而是要看这个人有多强的学习力。这就像我们观察一棵大树的生长情况一样,不能只看到大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的美好外表,因为无论有多么美的外表,如果大树的根已经烂掉,那么眼前的这些繁荣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如果将人看作一棵树,学习力就是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
  我的邻居海曼曾经是霍普金斯大学的学生,这所大学的医学院在全国排名第二,仅仅排在我们后面。离开学校后,她成为了一名医术高明的牙医,她每周只工作三天,而每年的收入是10万美元。她对自己的这份工作十分满意,认为就这样下去没什么不好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40岁的时候,她的手因患了关节炎而无法再做牙医的工作了。最后只能到一所中学教书,收入也由原来的每年10万美元减少到了3万美元。
  海曼的错误就在于认为自己目前的工作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去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和谋生手段,更没有必要去尝试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看看吧,这就是停止学习的后果。
  我想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一个试验: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立刻试着跳出来。但如果把青蛙放进温水中,不去惊动它,它将呆着不动。如果将温水慢慢加热,当水温从华氏70度升到80度,青蛙仍显得若无其事,甚至自得其乐。可悲的是,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越来越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险境,青蛙仍呆在那里直到被煮熟。这是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的激烈变化,而不能感应出缓慢渐进的变化。
  其实,大多数人的头脑,也是习惯于察觉周围发展较快的事物,而对持续发展的事物难以察觉。为了避免成为被煮熟的青蛙,就必须要敏锐地察觉出形势发展所构成威胁的渐进过程,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查尔斯曾经在哈佛度过4年的大学时光,他现在就职于纽约的一家软件公司,做他最擅长的行政管理工作。不久前,他的公司被一家法国公司兼并了,在兼并合同签订的当天,公司新的总裁就宣布:“我们不会随意裁员,但如果你的法语太差,导致无法和其他员工交流,那么,不管是多高职位的人,我们不得不请你离开。这个周末我们将进行一次法语考试,只有考试及格的人才能继续在这里工作。
  散会后,几乎所有人都拥向了图书馆,他们这时才意识到要赶快补习法语了。只有查尔斯像平常一样直接回家了,同事们都认为他已经准备放弃这份工作了。毕竟,哈佛的学习背景和公司管理层的工作经验会帮助他轻而易举地找到另一份不错的工作。

  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当考试结果出来后,这个在大家眼中肯定是没有希望的人却考了最高分。原来,查尔斯离开哈佛以后一天也没有停止学习,他在工作之余不仅自学了法语和希腊语,还成为了一个软件编程高手,这可是他原来最不擅长的。
  长久以来,有很多人都在苦苦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20%的哈佛学生在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里担任要职,30%的哈佛学生在担任世界各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在美国500家大财团中,三分之二的项目经理人有哈佛背景。他们都认为我们肯定有一种神秘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那么多的优秀人才。
  其实,哈佛学生的成功虽然有我们教学方法的因素,但最终决定他们命运的还是他们自己。如果在离开哈佛以后,他们就满足于已经学到的知识,从而停止了学习,我想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就。我们所做的,就是使他们将那些所谓的“毕业”概念从头脑里踢出去,永远都不要说:“啊!我终于毕业了,我的学习生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