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染雪最新作品:每日进步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49:51
一 每日进步1%
张建华
连载:生存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作者:张建华
《礼记?大学》中有段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老子在《道德 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如果实践起来,“天天 向上”是个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
由于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如同上世纪初的美国,市场上有了许多机会,一 夜 暴富,一个创意(点子、一单买卖)致富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能是这个因素,在我们
所熟悉 的故事中,大家更多关注、耳熟能详的是那些财富神话。所以,在中国企业中,在中国各级 官员的口中,创新成为使用频率最高、最时髦的词句。但在我们选择研究的企业案例中,仔 细分析研究,财富的积累更多是一点一滴完成的,而几乎没有一家是靠所谓一个点子“一夜 暴富”的。
钱宁先生是中国资深外交家钱其琛之子,上世纪90年代初留学美国,后来写了本书:《留学 美国》。他在书中结合亲身体验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留学美国的大陆和台湾留学生进 行了对比评价,很有意思。他在书中说道:“相比之下,台湾的学生更实际一些,他们留在 美 国能开一家小店就很知足了;而大陆去的同学对此却是不屑一顾,大家差不多都是怀着‘解 放全人类’的远大理想。”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这个有着世界上最大食品需求市场上,十年时间做成中国最大 食品企业的是台湾商人,而不是我们大陆商人的原因之一吧!1991年底,我第一次接触康师傅碗面。当时感到很新奇:自带方便碗的速食面居然有这样 浓烈的味道。而且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小的“一碗面”,居然做成了一个大市场。 台湾商人魏应怀 用一碗面做成一个行业,打造了一个产业帝国。
1988年,已经做了40年榨油生意的台湾彰化魏家四兄弟,发现在台湾整个市场已经被各个家 族企业细分完了。如,食品有味全、光泉,化工有王永庆,航运有长荣的张荣发,等等。对 其 他后来人来讲,机会已经不多,而且门槛非常高。这一年,台湾放开大陆探亲禁令,在魏家 老 大魏应州的动议下,老四魏应怀揣着全家拼凑上的200万美金到大陆寻求机会。但由于不了 解大陆市场,到1991年,所有投资差不多亏损殆尽。1991年底,在一次从上海到北京的 夜行列车上,魏老四掏出自带的快食面充饥——机会悄然光顾了这个年轻的台湾商人。这 是当时大陆市场没有见过的碗装快食面,这种碗面和奇特的香味吸引了同车厢的旅客。大 家纷纷询问:哪里能买这种面?
魏老四以一个商人应有的智慧和敏锐迅速捕捉到这个商机。很快,“康师傅”方便面引领起 来一个巨大的 市场。
在如今的中国市场已经没有做什么赚钱、做什么不赚钱之分,区别在于你怎么干。
多少年来,我们更多看重的是他们发现财富的效应,而很少注意他们企业的做法。魏家四兄 弟中,最高学历是高中,但他们知道怎样做。我们许多怀有创业志向的企业家和企业, 缺少的恰恰是这一点。
2002年11月,冬日里一个少有的温暖天气中,我在飘散着“康师傅”方便面特有浓烈牛肉调 料味的天津塘沽顶新总部与顶新国际副总裁李家群先生谈话。李先生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我 们赚的是辛苦钱,现在,一包方便面只有不到一角钱的利润。
我没有看到中国内地食品企业有像他们那样做“通路”(渠道)的,没有看到中国内地食品企 业有 像他们那样做企业信息化的。从1992年开始,他们陆续投资8000万美元在“通路”布局上。 到20 02年,“康师傅”在中国内地已有300多个营业点,由“康师傅”直接管理的分公司直接统 管近5000 个经销商、55万个销售点、139个中心枢纽仓库。 这种耕耘换来了巨大的收获,2003年底,顶新国际把饮品事业群独立出来,作价30多亿美元 ,并以50%的份额出售给日本的朝日啤酒,换回十几亿美元现金。日商看中的就是它们在中 国市场仅次于中国邮政的渠道网点。用这个“通路”可以销售任何东西,这是无价之宝。
顶新的企业文化核心是“日新又新”。
只要翻开优秀企业的历史,他们都很少有跨越式、爆发式的成长。他们大多只是在某个时间 段企 业成长快一些,某个时间段企业的成长慢一点。当然,如果有机会他们不会放弃那 种爆发式的增长的机遇,但他们更多的时间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一点一滴地做他们每日需 要做的“工”。而正是这种做“工”,使他们不停地进步。相反,20年时间中,那些利用 各种 手段和途径实现了超速增长、在中国市场成为行业“巅峰”的企业,许多是“其兴也勃其衰 也忽”,倏忽之间,“樯橹灰飞烟灭”。
“日新又新”,“每日进步1%”,并不是否定创新。其实,这是在实践和操作层次上的创新 ,是一种变革,是用变革、变化表现的创新。
“日新又新”对企业来说实在是一种境界。
华为老总任正非在企业内部明确声称:“我反对创新。”他要求华为员工,“99%是模仿 、消化,只有1%是你自己”。
希望集团的刘永好也说,在企业发展中,要“借鉴别人一大点,自己再创造一小点”。
进步和进化一样,是不断的。
被中国媒体推崇的海尔集团的管理精华“OEC”管理模式,既是海尔的学习和模仿,也是海 尔的 一种创新。精髓,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OEC”是英文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的缩写,主要是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每件 事的控制和清理,即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当天的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也就是, “日事日毕,日毕日清,日清日高”。
当然,在这方面,海尔也有缺点。2001年开始,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海尔几乎涉足了金融的每 个行业,从信托(鞍山信托,后退出)、银行,到保险(海尔纽约人寿保险)、证券。海尔自称 这是在学习GE,并要做中国的GE。然而,GE金融在扩展方面其实十分谨慎 ,它每扩张一步都遵循“先走后跑”战略。两年后,GE金融在中国有了长足发展。而海 尔金融则陷入深深的资金、管理泥潭中,难以发展。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OEC”管理方法最早由日本企业发明并实行,海尔运用到了自己的企业生产管理中 ,并加以创新,增加了“日清日高”的内容。
摩托罗拉首创的6西格玛(6∑),由于美国通用原CEO杰克?韦尔奇在通用的实践和推动,风 靡世界企业管理界。
6西格玛是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无瑕的质量管理的活动。6西格玛的计算方法是:将 所 加工 对象实际中出现的失误值,除以对象中总的可能产生缺陷的机会值,然后再乘以100万,这 样得出的结果表示每百万次操作中所产生的失误。1西格玛表示68%的产品合格,3西格玛表 示9973%的合格率,而6西格玛是最高目标,表示99999997%的合格率,这几乎就是完美 的代名词。
大多数成功的美国公司的平均质量水平是35西格玛,即每百万次操作中发生35000次失误 。如果达到6西格玛,就是在每百万次操作中只发生34次失误。
美国通用原CEO杰克?韦尔奇在对通用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后,发现并在通用引入、推广6西 格 玛,并使6西格玛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标准,成为企业不断改进质量目标的一种方式,甚至 延伸为一种文化。
非常有意思的是,杰克?韦尔奇总结自己任通用CEO近二十年时间功绩时说:我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推行数一数二战略,使通用保持了世界领先 地位;第二件是引入并推行6西格玛。
“每天进步1%”、“OEC”管理模式所表述的“日事日毕,日毕日清,日清日高”和6西格 玛的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运用,是追求卓越和完美 ,不懈努力、不断进步的几种阶段表述,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现代版。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按照朱子《大学章句》的理解,“苟日新”之句,除了有“ 新”(鼎新、新鲜)和“日日”(日复一日,无有间断)的意思之外,还有“此一日之新为日 日之新、为无断限之新之根据”的意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中的名句,表达了 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思想。自强是什么?是努力向上,是奋发进取,是对美好未来的 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自强的道德精神还蕴含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内容。因为只有不断 地革故鼎新,应时以变,才能步入更高更强的境界。
每日进步1%是一种进化式的创新和变革,创新更多的是企业领导者、创造者的使命和任务; 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表述的是企业全员一致的行为。
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在中国市场上成就了许多跨越式成长的企业,如同上个世 纪初的美国,中国进入了企业家创业的黄金时代。但历史就是这样,黄金时代往往是 短暂的,中国企业 也要大浪淘沙。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和企业会烟消云散,成为 一道记忆的彩虹,留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则成为世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在与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亲密接触中发现,许多企业家和企业的成长方式是与百年来中国 社会的成长、变革方式相同的——突变或革命。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在我们企业家文化中总 有 种“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慷慨和大气,企业家们也似乎更喜欢“革命”式的突变、跃 进,而不愿意渐进。
这倒使我想到,中国企业家喜欢用“军事化”来赞美自己的企业。然而,企业毕竟不是军队 。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1998年,巨人集团第一次遭遇市场败绩的时候,史玉柱把他的销售队伍改制,按照“方面军 、军、师、团”进行编制,在动员中,号称要打“几个战役”。结果,这种改制,无非是聚 集一群 乌合之众,以被市场抛弃而告终。与史玉柱如出一辙的是沈阳飞龙企业的姜伟,同样以 “军长、师长、团长”任命各级公司经理,开展“大整风”运动,也要打几次战役。结果, 不言而喻。
所以,没有一个国家的企业家像中国的企业家那样崇拜“不创新毋宁死”这句话了,也没有 一 个国家的企业家像中国的企业家那样急切追求创造和创新了。
但对一个在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历程的行业,中国企业的创新似乎 首先是模仿,是在模仿基础上的中国本土化,而并不是所谓的另辟蹊径的创新。
但这是我们许多企业家不愿讲的事。
联想愿意讲在中国PC市场上如何夺得霸主地位,但很少讲是靠代理美国HP计算机淘得第一桶 金;海尔愿意讲自己是走出国门的国际化企业,不愿意讲连企业名称“海尔”,都是意 大利企业产品的汉译名。这种心态很可能会阻碍我们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对大多数企业和企业家来讲,解放思想决不是胡思乱想,大胆创新也不是搭建空中楼阁。上 百年 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半个世纪以来,尊重规律是我们一直没有学习好的课程。所以,从 20世纪50年代的大炼钢铁、超英赶美,到70年代的“大跃进”,再到近年来的培育(制造)50 0强, 都是急切近利的表现。口号就是口号,是一朵不结果的空花。
要妥善处理“每天进步1%”与企业变革之间的关系,不要把企业的管理和变革弄成搞 运动。从我们自己的实际体会中看,不少企业在变革中往往热衷于搞运动,过分追求形式, 其 结果总是适得其反。例如,企业老板接受了某种新理论,想在本企业实践,常常采用的方式 是, 企业召集各级经理飞赴总部所在地集中学习,并设计了各种活动,大伙对企业过去的一套做 法口诛笔伐,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对未来目标则不吝溢美之辞,几天时间内上上下下写诗 作文,又唱又跳,好不热闹。老板自然也沉浸在部下一片效忠、服从的言不由衷的谎话、套 话、虚话中。然而过不多久,该企业觉得这个方法根本无法落实,被批判的东西又成了企业 的经典。
从我们研究的案例企业看,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不应追求完美的业务流程重组,一步到位 ,而应该采用业务流程改善策略,也就是“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循环往复,持续变革 ,持续改善”的策略。而很多希望“脱胎换骨,流程再造”的案例,最后大都“胎死腹中 ,不了了之”。企业的变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企业要进行大规模变革需要做充足的准 备,比如人力资源、产品开发、策略、伙伴、财务等等,在特定的外部条件及内部准备成熟 时 ,变革会增加成功的机会。当然,在企业中,常常不会给一个领导人很长的时间来证明自己 变革的成功。因此,在变革的早期,迅速取得一些局部的成效,对把变革继续推行下去至关 重 要。在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慎重选择你的第一个目标,一场变革可能涉及几十个项目 ,领导人应根据难易程度、需要的时间精力、成果的明确有效等许多方面做出权衡,从而迅 速取得“首战告捷”,否则可能身陷变革泥潭,骑虎难下。的确,《变革之心》的作者约翰 ?科特也特别强调“创造短期成效”的好处:第一,对于领导者提供必要的反馈,使他们能 更清 晰地认识自己的愿景和战略;第二,使参与者得到激励;第三,使旁观者对变革产生信心, 并投入进来;第四,使那些反对者和批评者们暂时缄口不言,甚至改变主意。
关于这几点,请回顾我在第六章中已经谈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