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有学生票吗:转录 宣纸小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2:40:08

转录 宣纸小知识  

2011-04-08 10:47:14|  分类: 书画常识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提到宣纸,大多数读者都会想起洁白如玉、细腻柔软的那种名贵书画纸张。翻开中国当今最权威的工具书《辞海》,见 “宣纸”条目的定义:

中国的一种高级毛笔书画用纸。原产于唐代宣州(治今安徽宣州一带),故名。用青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后用手工抄造而成。纸质洁白、细腻、柔软、富有柔性,色泽经久不变,不易蛀蚀,便于长期存放。[1]

这个定义对宣纸的用途、产地、生产方式、外观、质地等作了高度概括,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是对“宣纸”的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笔者出生于宣纸世家,从小的耳濡目染使本人对宣纸有着天然的情感,文革结束后上大学至今,一直关注和研究宣纸的发展历史。笔者认为,《辞海》原定义曾经发挥过很好的社会作用,应予充分肯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术界对宣纸研究的深入,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来看,这个定义还存在着不精确和不恰当的方面,因此笔者建议在2009年修订再版的《辞海》时重新改写“宣纸”的定义,使这个定义更加准确,使《辞海》更加权威、更加经典。笔者不揣浅陋,现就几个问题分述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因说明问题的需要,简则从简,繁则从繁。
一、《辞海》“宣纸”原定义的不足
第一,《辞海》上说宣纸是“中国的一种高级毛笔书画用纸”,在现在的情况下已经不能涵盖全部内涵。按照该表述,给人的印象是宣纸只是用来作书画的,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宣纸的用途已大大增加,宣纸现虽仍是一种高级毛笔书画用纸,但同时也是印刷书画和文字作品的高级纸张。自宣纸问世之后,从皇宫到民间都喜用宣纸作书画外,还用于印制、复制并珍藏有一定价值的书画艺术品和高级文书档案、外交照会等珍贵资料,如清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刊本《小岭曹氏宗谱》因是用宣纸印制,所以至今保存完好如初。建国后,我国曾用宣纸印制传世典籍和领袖著作,以使我国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更有利的保存下去。宣纸还用于水印篆刻、仿古碑帖、民间剪纸、折叠扇面、特种包装、拓片、纸花、印花、礼花等,其效果优雅,纹理美观,性能坚韧,美观大方,搓折无损,防虫避蛀,经久耐用,易于保管。现在还生产一种彩色宣纸,它兼有宣纸原有的优良品质,又呈现立体花纹图案,不仅宜书亦画宜装裱,还是室内装潢、商品包装、书籍装帧和制作分类卡片的理想用纸。另因宣纸对水特别敏感,所以还用作检测各类工业管道、阀门裂缝和泄漏,测定病人出汗湿度多少等。以往使用宣纸,总是将宣纸同“毛笔”联系起来,实际上,现在作用于宣纸的工具还有很多,如在宣纸上作油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1998年12月7日安徽电视台《天都瞭望》节目中曾就习学修老人用烙铁在宣纸上烫画成为天下一绝做出报道。由此可见宣纸的质地之精、用途之广。总之,现在仍说宣纸是“中国的一种高级毛笔书画用纸”是有局限性的,因此要改。
第二,《辞海》原定义中说宣纸“原产于唐代宣州(治今安徽宣州一带),故名。用青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后用手工抄造而成”,这也是不准确的。“纸之制造,首在于料”[2]。根据后半句,如果说“宣纸是用青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后用手工抄造而成的”,那么,根据专家的考证和对古宣纸实物的检测,含有青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制造出来的宣纸,是在明朝以后的事情,在明朝以前根本没有以青檀树皮及稻草为原料制造出来的宣纸;如果以产地来论定唐朝时就有宣纸,则不符合“纸之制造,首在于料”的观点;如果以“纸料”说论定宣纸是古宣州所产,宣纸产于唐代说又不能成立。因此,《辞海》的定义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应当在新定义中解决这个矛盾。
第三,《辞海》原定义说宣纸是“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后用手工抄造而成”的,这确实反映了旧时宣纸生产的情况。自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再这样说就会贻笑了,因为自是时起宣纸生产虽然主要仍是手工生产,但经过技术革新,某些生产环节和工序己经机械化、自动化了;过去宣纸原料的加工,其中的重要工序是要对原料进行“石灰处理,日光漂白”,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新技术被引入到宣纸生产过程中来,如采用新工艺中的“氧解法”大大缩短了“石灰处理,日光漂白”的时间,有的甚至已无需进行“石灰处理,日光漂白”了。因此这个表述要修订。
第四,《辞海》原定义中虽然对宣纸作了“纸质洁白、细腻、柔软、富有柔性,色泽经久不变,不易蛀蚀,便于长期存放”的描述,但并未反映出宣纸作为特种工艺品的特殊性,由于“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郭沫若1964年题词)因此,在原定义中反映宣纸制作、宣纸品质的特殊性和独到性不够,新定义应对此有恰当的表述。
二、“宣纸”的重新定义之我见
笔者以为,给“宣纸”重新下定义,应坚持的标准亦即要涵盖的内容是:一要反映宣纸的演变,将不同历史时期关于宣纸的概念统一起来;二要反映宣纸原产地所在和对宣纸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特定人群;三要反映宣纸作为特种工艺产品的特殊性;四要反映宣纸生产区域的变化;五要说明宣纸的作用;六要说明宣纸所用的特殊原料;七要说明宣纸的特性;八要说明宣纸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加以高度性概括。据上,笔者首先提出自己关于宣纸的建议性的定义,然后分析《辞海》原定义的不足和笔者所下定义的理由。
笔者给宣纸下的定义是:

宣纸,早期宣纸和晚期宣纸的总称。早期宣纸是唐代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所产精良纸张的总称,因产地而名。晚期宣纸是先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继又掺和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并在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用特殊的方式加工而成的主要供用毛笔作书画等文化载体之用的特种精良纸张。它原产于安徽泾县,由小岭曹氏于明代早中期发明,后其造纸技艺传播到古宣州境内各县。其纸色洁白,经久不变,纸性细腻、富有柔性,不易蛀蚀,便于长期保存。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笔者指出宣纸是“早期宣纸和晚期宣纸的总称”,是为了解决《辞海》原定义存在的内在矛盾,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关于宣纸的概念统一起来。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笔者的定义将宣纸分为“早期宣纸”和“晚期宣纸”,根本原因是早、晚期宣纸所采用的原料不同。过去人们对宣纸产生年代问题的持论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对宣纸生产原料不甚了解,以为古宣州所产的纸就是宣纸,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一点连外国学者都给我们指出了:“宣州地区所造的纸张,也并非一概品质高超适用艺术。许多别种宣州纸是用竹或稻草造出来供包装、祭供焚化及制造雨伞等手工产品使用的,只有用青檀树皮或树皮掺稻草所制的才适用于书画。”[3 ]泾县籍国学大师胡朴安(1878-1947)在《宣纸说》一文中说:“胡侍《珍珠船》云:永徽中,宣州僧欲写华严经,先以沉香种楮树,取以造纸,当是制造宣纸之始。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皆能制造,故名宣纸。”又说:“纸之所造,首在用料,料用楮皮或檀皮”[4]。他也认为宣纸在唐时是用楮树作为原材料的,用楮树作原料的宣纸当时的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皆能制造”,他认为纸之所造,首先要看用什么原料,显然他认为宣纸既可用楮树皮为原料,也可用青檀树皮为原料。这是在他所处时代的观点。但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对宣纸质量的历史检验,用青檀树皮为原料的宣纸显然要较用楮树皮的质量要高得多。
宣纸是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和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按比例搭配而制成的高级手工纸张,特定的水质,特定的地理环境,特定的药料以及特种工艺技术是制造宣纸不可或缺的条件,晚期宣纸即是在这样充分的条件下制成的,其它如楮皮纸、桑皮纸等,尽管它们与宣纸的生产过程十分相似,但由于原料不同,就难以达到宣纸所特有的艺术魅力。所以,不能混淆早、晚期宣纸的区别,这个区别的根本就在于原料的不同。笔者曾专门就此请教过宣纸发源地老纸工,他们告知,以前在原料不足的情况下,也用楮树皮或桑树皮代替青檀树皮,所制之纸在形制上和宣纸基本一样,被称为“仿宣”或“普宣”。在外观上,仿宣与檀宣一般人难以分辨,只有老纸工和有较深功力的书画家才能识别。正因为一般人不清楚其中原委,就统而称之为“宣纸”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仿宣硬而易脆,日久则易变色;檀宣则韧而轻明,经久色面不变。由此看来,《辞海》的原来定义,存在着内在的逻辑上的矛盾,容易使人们产生误解。所以,笔者在定义里对宣纸作了早期宣纸和晚期宣纸的划分。
第二,笔者的定义反映了宣纸原产地所在和对宣纸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小岭曹氏于明中期发明晚期宣纸的史实[5]。
根据现存文献资料,泾县小岭为宣纸的发源地和宣纸自创制以来的主产地之一,晚期宣纸是由泾县小岭曹氏于宋元之际发明,成熟于明中期的。小岭在曹氏到达之前,便已有多姓氏居住,是否有造纸先史,但因年代久远,已无可考证,但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在曹氏到达之前,即使己有造纸先史,也不会造出高质量的宣纸。甚至在曹氏到达后的一段时间里,也不会有檀宣出现。随着曹氏到达小岭,造纸业逐渐发达起来,曹氏人丁也兴旺起来,遂成为小岭的大户,其余各姓遂成散户、小户。
   曹氏何时和缘何来到小岭呢? 根据《小岭曹氏宗谱?源流序》:“文王子叔振铎受封于曹后,以国为氏,此我曹氏之所自始也。厥后……以逮瞻大郎公,积德累仁子孙绵绵迭迭,支蔓天下,不可胜数。而我小岭之所开先者咸宗大三公为一世祖。”接着又叙述道:曹氏祖居山东,四十三世祖曹彦于东晋大兴三年(320)奉诏率全家合族人千余渡江,居京口,后因战乱,宗族因此四散江南江北一十八处。“自是曹氏一族迁居之地广矣。”曹氏孙沛于东晋太和年间(366-371)移居泾阳殿头里,是为泾阳有曹氏之始。泾阳当时属宣州广阳县,广阳县原为陵阳县,晋成帝威廉四年(338)改为广阳县,隋朝建立后,将广阳、安吴二县并入泾县,唐武德三年(620)又分置南阳县(原广阳县),安吴县与泾县成立。武德八年(625),又将南阳、安吴并入泾县。天宝十一年(752)置太平县,从此,殿头里泾阳乡为太平县城。又据《小岭曹氏宗谱?曹氏宗派源流序》载:“本传自振铎公至此六十一世,全晟公第三子日翱,原名峰,字季冲,随祖任,复居泾阳故里,为泾阳派,翱生职……职生镐……生子荣富,富生瞻,号曰大郎……生子五,曰锺,名四郎,行弘二。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戊寅,由太平泾阳东山下文楼冲,迁南陵绿岭虬川,为虬川派。锺生元,行三十一郎,字子鉴,元生六郎,六郎生细七,细七生逸,逸生念四,念四生百十一,逆数自振铎公共七十三世。百十一生子土,长大一居虬川,次大三自虬川迁泾县小岭,为吾小岭始祖。”
  宗谱中未载曹大三到小岭的确切时间,但可以根据记载推定。《小岭曹氏宗谱?序》中说:“吾族始祖大三公,自南邑之虬川迁居小岭,虽难定其于何年代,而公之祖弘锺公宋宝元元年戊寅自太平文楼冲徙居虬川,公为锺公八世孙,以三十年一世推之,当在宋末时来迁于此,约历五六百年,子姓繁夥,分居十余所,且有由此外迁远徙者。”据此,1038年,小岭曹氏祖先由当时的太平[6 ]泾阳文楼冲迁到南陵虬川,按每代30年为算,在虬川八代共历240年左右,那么,曹大三率族来小岭当在1278年左右。曹氏来小岭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躲避战乱。“宋元之际,兵戈迭起,大三公携其二子,七子公、二八公避乱小岭,族由是蕃。”其二,爱小岭自然环境。“吾邑西小岭曹氏,泾之巨族……彬彬可称古世家矣,延至北宋有瞻大郎者,世居太平之殿头里泾阳乡,其次日弘锺,自太平迁虬川八世大三公,爱小岭之山环水绕,遂卜居焉,小岭之始祖,今其生齿,蕃衍族中”。[7]
    曹氏迁居小岭后,根据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就地取材,以纸业为生计,这在宗谱里都有记载。“泾,山邑也,故家大族,往往聚居山谷间,至数千户焉。曹为吾邑望族,其源自太平再迁至小岭,生齿繁夥,分徙一十三宅,然田地稀少,无可耕种,以蔡伦术为生业,故诵读之外,经商者多,人物富庶,宛若通都大邑。”“曹大三值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惊,避乱由南陵至虬川迁至泾县小岭,因见此系山陬,无可耕土,因贻蔡伦术于后,以为生计。”[8]
从上可见小岭制造宣纸是从其始祖曹大三于公元1278年即宋朝末年迁居小岭后开始的,究竟小岭宣纸之制造起于何年呢?遗憾的是《小岭曹氏宗谱》对此没有详细记载,更未说明曹氏居住太平、南陵时有无造纸或造宣纸之事。但蔡公祠记中明确指出,小岭“所出之宣纸为他纸冠,尤为吾皖之特产”[9],说明只有小岭生产宣纸的唯一性。根据笔者的研究,元明之际小岭曹氏创始宣纸的理由:一是曹大三因避乱而迁居小岭,当时正处于宋元之交,改朝换代之际,既然处于乱世,必然交通阻滞,人心不安,所以,他们迁居到小岭这块僻静安全之所以谋生计,根据当地条件生产宣纸。二是宋末到明中叶之前的一段时间,除元末明初外,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小岭为偏远山区,加上具备造纸的一切优越条件,因而在元明之际的百余年时间里创制出宣纸在时间上是完全可能的。三是根据《小岭曹氏宗谱》,曹大三生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卒于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他率全家到小岭定居,当属中年或晚年之事。因为曹氏刚到小岭,当时一片荒莽。据曹氏后裔口碑相传,“大三公到小岭初期,忙于辟草开荒、垒堰造地、搭建屋舍,开始条件十分艰苦。于是大三公数次回到绿岭虬川曹姓老家,请来强壮劳力,帮助一同开发小岭,待初具定居条件时,老家人才逐步离去,以后,我们小岭曹氏才逐步发展起来”[10]。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确信,从曹大三时代起,宣纸生产就开始试验进行,但不大可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从时间上推论,由试制到成熟,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行。
张大千曾对宣纸作过一番研究,他说:“到明朝才有宣纸,是宣州泾县所造,或谓是明宣宗发明的,所以又叫做宣德纸。它的质料是用檀皮做的,宜书宜画,传到近世,檀树皮也用尽了,大半用稻草代替……”[11] 又据沈从文生前回忆,他在从事文物鉴定时,曾送明代玉版、仿澄心堂纸、加重雨雪宣、清道光雨雪宣等名纸给故宫[12]。又据许多专家对古宣纸实物进行研究,明代宣纸是用100%青檀树皮所制[13]。但也有人撰文称,将老画家所藏纸上有标记的明代宫廷所用的宣纸拍成放大40倍、80倍、100倍的显微纤维片,都明显看到有稻草纤维。我们认为,以上两种情况都具有合理性,都是根据各自不同的宣纸实物得出的结论,二者的结论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实际上以下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一是明代前期宣纸用料为100%的青檀树皮,后期则掺和稻草;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掺和稻草和不掺和稻草生产方式同时存在。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实物研究应考虑所取标本的年代因素和历史背景,所以,不同的标本会有不同的结果,不足为怪,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一些结果结合历史背景再进行综合的研究和理性的思考,这样才会得出可靠的结论。
第三,笔者的定义充分反映了宣纸作为特种工艺产品的特殊性。
笔者的定义指出了晚期宣纸的用料、宣纸生产的条件和方式、宣纸的主要功能等。虽然定义要尽可能避免用词的重复,但笔者为强调起见,仍用了两个“特殊”,这是强调晚期宣纸生产的地方性、唯一性的特点,表明它与仿宣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两点也是宣纸生产的特别所在。宣纸先是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的,其掺和稻草为主要配料是明中叶以后的事。二者相较,最能体现宣纸本质的当然是青檀树皮。所以,我们判别一种纸是不是宣纸,首先要从这个本质出发。掺和沙田稻草使宣纸质量更加提高,是对宣纸性能的改善,但并未使宣纸的本质发生变化。从此认识出发,我们也把没有掺和稻草的纯青檀树皮宣纸视为晚期宣纸。
第四,笔者的定义反映了宣纸生产区域的历史变迁。
泾县有晚期宣纸的记载始于明代。明沈德符(1578-1642)在其所撰以主要记叙万历以前的朝章国故的《野获编》中,就已直接将泾县所产宣纸称为“泾县纸” 。并云“泾县纸,粘之斋壁,阅岁亦堪入用,以灰气且尽,不变沁墨”[14]。可见宣纸当时仅在泾县生产;宣纸“花格之白鹿笺、蜡砑五色笺、松花笺、月白笺、罗纹笺等,”亦“为世所喜”[15] 。宣纸不仅质量上乘,花色品种亦多。如明代文震亨(1585一1645)在其所著《长物志》中说:“国朝连七、观音、奏本、榜纸俱不佳,惟大内用细密洒金五色粉笺,坚厚如板,面砑光如玉,有印金花五色笺,有瓷青纸如段素,俱可宝。近吴中洒金纸、松江潭笺,俱不耐久,泾县连四最佳。”可见,在明文震亨那个时代,质量无与伦比的连四宣纸,己经十分有名,产在泾县。清乾隆十八年(1754)《泾县志》记载:“食货之属,泾纸供上用者曰金榜,高四尺,阔四尺五寸。槽户岁制,差官所解。明时由巡按,国朝由布政司,每岁户部发价银三万两额解至京。康熙戊戌(1718)后,内差采买。最大曰潞王,高一丈六尺,明潞藩制式;次曰白鹿,高一文二尺;曰画心;曰澄心堂;曰罗纹,赵氏新仿古式;曰卷廉,闱墨新用;曰连四;曰公单,悉常用,俱出湖北冲、慈坑、宋村、小岭诸处。别样有学书、有伞纸,皆皮为之。”这里记载的泾县宣纸产地已有多处,说明宣纸生产技艺已经从小岭一地传向县内其它地方。
江苏宜兴人储在文曾经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宦游泾县,他曾到小岭等宣纸产地实地察看了当时宣纸生产情况,并对宣纸品种中的罗纹宣纸发出由衷赞叹,遂作《罗纹纸赋》,对小岭宣纸大加赞美,也充分反映了小岭及县内其它地方在十八世纪之初宣纸生产的繁荣景象。“若夫泾素群推,种难悉指。山稜稜而秀簇,水汩汩而清驶。弥天谷树,阴连铜室之云;匣地杵声,响入宣曹之里。精选则层岩似瀑,汇征则孤村如市。度来白鹿,尺齐十一以同归;贡去黄龙,篚实万千而莫拟。……越枫坑而西去,咸夸小岭之轻明;渡马渎以东来,并说曹溪之工致。”[16] 在这篇赋中作者道出了当时宣纸生产的地点有小岭、枫坑、马渎、曹溪等。
由明及清,宣纸生产地点不断扩增,大约从明代开始由小岭传播于泾县内具有宣纸生产条件的地区,然后又大约在明末清初进一步传播到附近的各县。据光绪十四年(1888)《宣城县志》载:“纸,宣、宁、泾、太皆能制造,故名宣纸,以檀树皮为之。”这就说明当时制造宣纸已非泾县一地了,己经传到了宣城、宁国、太平等县。根据史料记载,南陵县也产过宣纸,记事至宣统三年(1911)的《南陵县志》中记述到:“檀皮,数岁一刈,其枝取皮,可以为纸。”南陵县曾产宣纸与小岭方家山曹思源先生1983年的回忆是一致的,他在建国前后,曾在与泾县交界的南陵县境内的濯坑等地帮助造过宣纸[17]。繁昌县似乎也生产过宣纸,据清道光增修本《繁昌县志》卷六《食货志?物产部》云,繁昌县也生产过“路王、白鹿、画心(亦名澄心堂)、卷连、连四、公单、学书”等纸。
说到这里,笔者还要说明的是,过去有两种绝对的说法,一是宣城县生产的纸才叫宣纸,另一是宣城县从未生产过宣纸。在现今宣城县境内发现一个较大的宣纸制纸遗址,位于京山堂北,中龙山东,距宣(城)溪(口)公路两公里处。整个场址,包括晒料场地、制作房基和漂洗原料的“石板河”等,总面积约有1万多平方米。晒料场在中龙山中段的朝阳坡上,全系山石砌成,面积近万平方米,现大部分仍然完好。紧临晒料场的左边,有一条宽3米有余的山溪,清澈的流水不仅流量较大,而且终年不断。溪水经晒料场下的一截流段,长50米,宽4米,河底为一天然之整块石板,无缝无隙,光溜平坦,当地人称此溪为“石板河”,是漂洗宣纸原料的“天然漂池”。沿溪两边的制纸房基,至今仍然清晰可辨,若按现时的建房规格计算,共约30余间。就其地势、宽深及坐落方位来看,为纸槽、料库、检纸房、碓房等。同时,在此处还发现了一只舂宣纸原料檀皮专用的工具皮碓臼,该皮碓臼系用坚硬的黑石凿制,凿纹清晰无损。据当地老人相传,该地生产宣纸最迟在太平天国以前。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兵燹蹂躏和瘟疫流行,这一带的人口濒于灭绝的边缘,宣纸生产遂告停息,仅存其纸场遗址[18]。这是泾县宣纸传向宣城县境内的又一证据。
“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叠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春声撼夕阳。”这首诗是泾县诗人赵廷挥写的《感坑》诗[19]。从这首诗里,我们如闻其声,如睹其景地听到和看到皖南泾县、宣城一带人民从事宣纸生产的情景和纸业繁荣的景象。
宣纸制造术以后还传向江西境内,我的族伯曹思源先生和父亲(建国后小岭第一任村长和乡长、第二任宣纸董事会董事长)在向我传教小岭宣纸历史时,就说过小岭人为谋生计,有人到江西兴国等地帮助捞宣纸等。
在宣纸定义中,将反映宣纸生产区域不断扩大的历史变迁加以说明,有助于增强人们宣纸原产地的意识,消除人们的误解。
第五,笔者的定义说明宣纸了宣纸的多种用途。
宣纸的用途综合起来:一是作书画之精品材料和载体,二是印制书画和文字作品的高级纸张,三是用于各种特殊需要如工业过滤、特殊包装等,其用途是广泛的。所以在笔者的定义里,认为宣纸“主要供用毛笔作书画等文化载体之用的特种精良纸张。”“主要”和“特种精良”是笔者所强调的。
第六,笔者的定义强调宣纸所用的原料和加工的特殊性。
宣纸的生产必须具备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造纸原料和配料以及特殊的生产技术条件等方可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为青檀皮。青檀,是中国树木分类学的称名,一般称青檀树,亦称檀皮树,为我国的特产。宣纸的主要配料为沙田稻草。宣纸制造初期所用原料中并不掺和稻草,后来劳动人民在皮料加工过程中,发现稻草以当地所产的沙田秆高节少的稻草为上品,它灰分杂质少,木质素含量少,纤维质含量高,具有纤维细长、坚韧的特点,在宣纸中起着增强绵软性的作用。据专家们对古宣纸的测试,用稻草与青檀皮配料制作宣纸始于明,以清代为多。宣纸的药料主要为杨桃藤。杨桃藤是一种藤本植物。制作纸药即粘液时,在特制的木桶中将新鲜的杨桃藤茎段放入,加水浸满,泡若干小时,用布袋过滤清液,连续数次掺和备用。使用粘液要求十分严格,采来的新鲜杨桃藤,必须一次截成短段,一次浸泡,保证当天使用完毕。在青檀皮和稻草的纸浆中,掺入杨桃藤的汁液,其作用有三:一是使纤维均匀分散。因为要使捞出的纸厚薄一致,所以,纸浆中纤维一定要分散得均匀,但是纤维在水中很容易沉淀,要让纤维分散匀和,必须增加纤维在纸浆中的悬浮度。从杨桃藤中提取出的植物粘液作为悬浮剂加入纸浆中,就能使纤维分散度增加,均匀地漂浮在水中,从而使捞出的纸厚薄一致,结构紧密。二是可增加纸浆液体的粘度,便于纸工操作,增加纸浆在捞纸竹帘上滑动的速度。三是可使捞出的湿纸一张张叠放,经沥干水份再加湿润后便于分张焙晒。
    宣纸用水十分考究。根据专家的研究,安徽泾县乌溪和小岭山中溪水的特点:一是混浊度为零。如乌溪的水源来自后山,从石隙口流出的清澈泉水,四季长流。流水又分为两路,一路水的ph值低,直接接到抄纸间,供纸槽用;另一路水ph值较高,流水量亦较大,经石滩暴露于空气中,供洗澡浆产及蒸煮之用。小岭亦有类似的十多条溪水。水的混浊度越低,就越利于抄造宣纸,就越减少成纸的尘埃度和增大成纸的洁白度。二是水中所含有的金属和氯盐、硫酸盐少,因此水的硬度很低,这就使成纸的寿命大大延长。三是水温较低,这就使纸的胶料不易分解和变质,可以减少纸槽的植物胶的用量。后又经人研究,泾县有多处宜于制造宣纸的水流。
    宣纸帘艺是抄造宣纸的重要环节。抄造宣纸要用竹帘,而制帘就是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用竹制成的帘,既是捞纸的工具,同时,又因帘的规格不同,帘上的图案或纹路不同而使宣纸有不同的命名。宣纸的花色品种与帘的品种与规格密不可分。宣纸帘的品种有几十种,每一种又有多种规格。用竹帘抄出之纸,对着光线迎看,纸上呈现一道道明暗相间的条纹,这就是帘纹,帘纹的宽度等于竹丝的宽度,一般为0.4-0.6毫米。竹帘具有可卷可展、挺直平整、纹理清晰美观等优点和特点。编帘的主要工序有剖篾、抽丝、编织、涂漆等工序。帘纹有单丝路、双丝路、扎花、龟纹、罗纹等。另外,按竹帘尺寸大小可分为四尺、五尺、六尺、丈二、丈六竹帘等。竹帘不仅是捞纸工具,还是一种独特的工艺品。竹帘上用线绣成不同图案,图案凸出帘面,抄纸时凸出部分浆薄,在迎光照看时图案发亮而呈现于纸上。编制字样帘和图案帘比编制普通帘要求具有更为高超的技艺,费时更多,其代价和成本当然也就越高,但这种纸具有收藏价值。
20世纪60年代以前,宣纸生产全部是手工操作。大多数生产环节仍然是采用手工生产,其生产方法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宣纸生产的传统工艺流程主要有初制、精制、配料、制纸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若干道工序,四个阶段共有55道工序。其中制料工序中,制皮料工序有24道;制草料工序有22道;配料工序有3道;制纸工序有6道。当然,按照不同的操作标准还可将操作工序细分,所以,在纸工们中又有工序72道、108道之说。
笔者在自己的定义中使用了“用特殊的方式加工”这一短语,是指出宣纸加工方式的独特性和奇妙性,目的是使这个定义更具时效性,更能反映宣纸的功能和特点。
第七,笔者的定义说明了宣纸的特性即:“纸色洁白,经久不变,纸性细腻、富有柔性,不易蛀蚀,便于长期保存。”这些特性构成宣纸的主要特点,表明它作为书画载体的主要作用。其中“便于长期保存”也较客观和科学,不作描写性和夸张性的表述如“纸寿千年”等。
第八,笔者的定义指出了宣纸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8月,宣纸工艺技术由安徽省文化厅向国家文化部申报并已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应当在宣纸定义中得到庄重表述。

总之,笔者认为,《辞海》原定义存在明显问题和不足,建议在修订再版时加以重新定义。本定义大体反映了笔者对“宣纸”的思考和概括。当然,给事物下定义需要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述,笔者是否做到这一点也不敢肯定。笔者在此提出定义供作参考,同时也希望得到读者的指教。


[参 考 文 献]
[1]分别见《辞海》“彩图本”第2751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缩印本”第1231页,2000年1月第1版。
[2]胡朴安:《宣纸说》,载《朴学斋丛书》第二集(丛刊第三册)第八本。
[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钱存训撰第五卷第一分册.80页.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胡朴安:《宣纸说》,载《朴学斋丛书》第二集(丛刊第三册)第八本。
[5]关于这个问题的考证,请详见拙作《中国宣纸》(第2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6]太平县创设于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时分当涂、泾县部分地区,在原泾县三门山(今黄山市仙源镇)设县。县名《太平寰宇记》释为:“时天下晏然,立为太平县。”县名取承平日久,四方太平之意。  
[7]《小岭曹氏宗谱?曹氏宗派源流序》。
[8]《小岭曹氏宗谱?曹氏宗派源流序》。
[9]《重修汉封龙亭侯蔡公祠记》,该碑记原立泾县小岭许湾斗室庵,后庵废碑存,碑记全文可见《泾县志》,方志出版社1996年版。
[10]小岭曹氏后裔曹劲抟先生、曹思源、曹鹤寿等先生生前谈话纪录。
[11]张大千.《张大千先生论书画》.书与画,1985(7)。
[12]柳义.《沈从文谈纸》.纸和造纸,1984(2)。
[13]刘仁庆.《宣纸的源流与特色》.中国科技史料,1985(4)
[14](明)沈德符:《野获编》,卷二十六。
[15](明)沈德符:《飞凫语略》。
[16]储在文,字礼执,康熙已丑年(1685)进士,生卒年不详。曾宦游泾县。所作《罗纹纸赋》载于道光《泾县续志》卷三十。此为可查考到的唯一为宣纸而作之赋。储在文此文晦涩难读,但却十分难得。在这篇赋中,作者对清康熙年间宣纸生产繁荣的状况,宣纸质地的无与伦比,文人用宣纸书画时的喜悦心情等作了详尽的描绘。今人研究宣纸,常摘引其中的一些句子来作引证,因而此赋便成为不可多得的宣纸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17]曹思源为笔者族伯,他生前赠笔者濯坑产宣纸样品仍在存。
[18]关于此事的报道,见宣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6年编印的《宣城古今》中《宣城境内的宣纸场遗址考》一文。
[19] (清)赵廷挥.《感坑》.载清光绪十四年《宣城县志》.卷六.《物产篇》。

 

 

 宣 纸 真 纸 的 起 源

                          曹天生

    宣纸有早期宣纸和晚期宣纸,早期宣纸指的是古宣州地区所产的高级纸张,晚期宣纸指的是宣纸真纸,是先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继又掺和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并在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用特殊的方式加工而成的主要供作书画等文化载体之用的特种精良纸张。早期宣纸可溯源至唐代,晚期宣纸则始于元明之际,成熟于明代中期。本文就宣纸真纸的起源作一介绍。
    宣纸真纸创始于元明之际、成熟于明朝中期。这是根据有文字记载、有遗物遗址可考的历史来下的结论。中国宣纸的创始,首先是安徽泾县小岭曹氏对伟大祖国的杰出贡献。为了说明小岭曹氏对宣纸真纸的创始经过,就不能不首先提到《小岭曹氏宗谱》对宣纸生产的记载,从而又必须先介绍曹氏居住地小岭的情况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
   (一)曹氏居住地——小岭概况
    安徽省泾县小岭为宣纸的发源地和宣纸自创制以来的主产地之一。小岭此地,是黄山余脉之所,位距现泾县县城西约偏北20余华里的山区,如从泾县县城出发,原有古民道两条和水道一条通达。古民道一条是沿山而行至柏岭坑,翻越大山到小岭,另一条是自城西的赏溪西行过上坊渡口经枫坑入口翻越小岭头到小岭。清嘉庆十一年(1806)洪亮吉修《泾县志》卷三中云:“栎山在四顾山而南五里曰栎山,由四顾山而西(注:应为东)十里曰大岭,又五里曰小岭曹氏村。两山相接是为池安孔道。栎山为诏乾元大师卓越卓锡元之所,下有大宁寺、大小岭,距县西二十里。巫岭山在大小岭北,其东相接者曰枫坑、曰濯坑、曰柏岭坑、台坑,深岩邃古周回数十里。”小岭之大岭--小岭--枫坑一线自古为孔道,即重要交通道路。《泾县志》卷五又云:“由青阳至泾由境则以大岭小岭为襟喉”。旧时,小岭各地道路皆为青石排砌而成,山腰、山顶及风景优美处均建有凉亭,供行人歇息,溪坑之上,建有石桥相连,不至因水难行。至今尤存的旧时道路上,仍见车辙印槽随路蜿蜒,登临山绝处之栈道,使人深感古时劳动人民之艰辛。1971年,泾县至云岭的公路修成。1972年,小岭修公路两条与泾云公路相接,改变了交通落后,运输困难的面貌,现每日均有班车通达。
    小岭,素有九岭十三坑之称,按照当地人普遍说法,九岭分别是小岭(又为九岭十三坑的中心地和总称)、快活岭(此岭在小岭村入口处,实为一个小坡)、乐苏岭、牛颈岭、甘泽岭、门岗岭、苗倪岭、鸡公岭、大岭;十三坑为兹溪坑、尚义坑、汪义坑、长坑、太祖坑、双岭坑、金坑、周坑、牛笼坑、曹祖坑、何家坑、濯坑、百岭坑。这九岭十三坑,只是个概数,岭是指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山岭,坑是指山与山之间的山崂。其实,小岭因处黄山余脉,虽称不上崇山峻岭,然却是一个水绕山环,出门便爬岭,崂崂皆称坑的所在。
    小岭的古时范围大于现在,它包括现今泾县太园乡的柏岭坑、丁家桥镇的枫坑和云岭乡的濯坑等地及附近山场,现所指的小岭宣纸厂的辖境面积远小于以前。所以,1949年前的小岭,是包括以上九岭十三坑总范围的,1949年后的小岭,则不包括划出的部分。1949年后小岭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32276亩,水田80余亩,共有24个自然村。从自然条件来看,确实无田土可耕,但适宜造纸,从地名学的理论观点来看和根据当地人的传说,小岭在曹氏到达之前,便已有金、门、许、方、汪、乐、苏、甘、周、苗、倪、何等姓人氏居住,并可能已有造纸先史,但因年代久远,已无可考证确实,但有一点也是当地人一致公认的,在曹氏到达之前,即使已有造纸先史,也是不会造有高质量的宣纸的。甚至在曹氏到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曾有宣纸真纸出现。随着曹氏到达小岭,造纸业逐渐发达起来,曹氏人丁也兴旺起来,成为小岭的大户,其余各姓逐成散户、小户,大约95%以上的人口皆为曹姓,从此,小岭便和曹氏被外界混合指称起来。
   (二)小岭曹氏迁居小岭的过程
    根据史料记载和有关专家的研究,古代曹地,在今陕西灵宝县,灵宝县产红枣,曹,因枣而得名,是一个以枣为食的原始部族,以枣为图腾崇拜。曹为祝融的后裔,因与夏为同族,支持夏朝,故商灭夏后,常与商对抗,成为方国,称作曹方。商王命猷人伐曹,猷国在今陕南,曹最初临近猷,在今河南灵宝县东的曹阳,后来迁至今山东定陶县南。后来被商朝所灭,周武王灭商后,于 曹的故地封其弟弟叔振铎为曹伯,此曹已换成姬姓,但曹国的基本人民则仍多为旧曹姓。后北齐商在曹地置曹州。曹姓的支裔有邾、小邾、莒、斟等国。可见,曹氏祖先由陕西而河南,由河南而山东,经过了几次迁徙。
    那么,小岭曹氏缘何和何时来到小岭的呢?查《小岭曹氏宗谱》,根据宗谱中《曹氏源流序》:“文王子叔振铎受封于曹后,以国为氏,此我曹氏之所自始也。厥后……以逮瞻大郎公,积德累仁子孙绵绵迭迭,支蔓天下,不可胜数。而我小岭之所开先者咸宗大三公为一世祖。”接着又叙述道:曹氏祖居山东,四十三世祖曹彦于东晋大兴三年(320)奉召率全家合族人千余渡江,居京口,后因战乱、宗族因四散江南江北分离一十八处。“自是曹氏一族适居之地广矣。”曹氏孙沛于东晋太和年间(367-371)移居泾阳殿头里,是为泾阳有曹氏之始。泾阳当时属宣州广阳县,广阳县原为陵阳县,晋成帝咸康四年(338 )改为广阳县,隋朝建立后,将广阳、安吴二县并入泾县,唐武德三年(620)又分置南阳县(原广阳县),安吴县与泾县成立。武德八年(625),又将南阳、安吴并入泾县。天宝十一年(752)置太平县,从此,殿头里泾阳乡为太平县城。又据《曹氏宗派源流序》载:“本传自振铎公至此六十一世,全晟公第三子曰翱,原名峰,示季冲随担任复居泾阳故里,为泾阳派,翱生职,……职生镐……生子荣富,富生瞻,号曰太郎,……生子五,曰锺,名四郎,行弘二。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戊寅,由太平泾阳东山下文楼冲,迁南陵绿岭虬川,为虬川,为虬川派,锺生元,行三十一郎,字子鉴,元生六郎,六郎生细七,细七生逸,逸生念四,念四生百十一,逆数自振铎公共七十三世。百十一生子二,长大一居虬川,次大三自虬川迁泾县小岭,为吾小岭始祖。”
   《小岭曹氏宗谱》中未载曹大三到小岭的确切时间,但可以根据记载推定。《小岭曹氏修宗谱序》中说:“吾族始祖大三公,自南邑之虬川迁居小岭,虽难定其于何年代,而公之祖弘锺公宋宝元元年戊寅自太平文楼冲徒居虬川,公为锺公八世孙,以三十年一世推之,当在宋末时来迁于此,约历五六百年,子姓繁夥,分居十余所,且有由此外迁远徒者,”据此,公元1038年,小岭曹氏祖先由当时的太平①泾阳文楼冲迁到南陵虬川,按每代30年为算,在虬川八代共历240年左右,那么,曹大三率族来小岭当在公元1278年上下。
    曹氏来小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躲避战乱。《小岭曹氏宗谱》云:“宋元之际,兵弋迭起,大三公携其二子,七子公、二八公避乱小岭,族由是蕃。”第二,爱小岭自然环境。《小岭曹氏宗谱》载:“吾邑西小岭曹氏,泾之巨族,……彬彬可称古世家矣,延至北宋有瞻大郎者,世居太平之殿头里泾阳乡,其次曰弘锺,自太平迁虬川八世十三公,爱小岭之山环水绕,遂卜居焉,小岭之始祖,今其生齿,蕃衍族中”。
    (三)小岭曹氏造纸记载和造纸遗址
    曹氏迁居小岭后,根据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就地取材,以纸业为生计,这在宗谱里都有记载。
    其一:“泾,山邑也,故家大族,往往聚居山谷间,至数千户焉。曹为吾邑望族,其源自太平再迁至小岭,生齿繁夥,分徒一十三宅,然田地稀少,无可耕种,以蔡伦术为生业,故通读之外,经商者多,人物富庶,宛若通都大邑。”
    其二:“曹大三值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惊,避乱由南陵至虬川迁至泾县小岭,因见此系山陬,无可耕土,因眙蔡伦术于后,以为生计。”
   “眙蔡伦术”、以蔡伦术为生业“的小岭曹氏和当地其他各姓人氏对蔡伦向来推崇备至。蔡伦,是造纸之祖师,历来被奉为植物纤维造纸技术的发明者,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敬仰。纸乡小岭人民对蔡伦更是倍加尊崇,因为他们是“以纸业为生业”的子孙,所以他们数次建庙供奉蔡伦。
    小岭蔡伦祠,位于许湾潭山麓,与斗室庵②并列。占地约300平方米,砖木结构。此祠始建于明代,有大厅、边屋,后曾进行过多次修茸,祠内原有蔡伦塑像。祠的周围翠竹成林,苍翠欲滴,大门石阶旁柏挺屹立。祠旁溪水潺潺,长流不息。祠堂前数株上百年牡丹,更给数百年古祠带来生机,每当花开季节,便有无数游人前来观赏,并籍此凭吊造纸先圣。
    自明代蔡伦祠建成后,纸乡人民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杀鸡摆案以香烛花炮祭祀。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蔡伦祠大厅倒塌,祠内蔡伦像因呈于露天之下,日晒雨淋,终遭毁圯。今存边屋及民国二十四年(1935)秋维修时而立之《重修汉封龙亭侯蔡公祠记》石碑一块。该碑碑记全文:
                   重修汉封龙亭侯蔡公祠记
    大凡事之废弛也,宜乎振兴;物之催败也,宜乎茸修。溯汉代龙亭侯发
  明造纸流传于世者。殆遍全球。惟我族居泾西小岭。崇山峻岭,所出之宣纸
  为他纸冠。尤为吾皖之特产。故人民共食力于宣纸业得度生机者。其恩至深
  且远。先人恩酬德泽建庙于深潭之上。并塑神像于兹。为永建奉祀之资。迄
  今庙宇颓圯。不足以壮观瞻爰。我族父老集议重修。以竟先人遗志。幸赖仁
  人善士。慷慨乐输。特于斗室之东经之营之。鸠工庀材。焕然一新。虽无栌
  欂节梲之华丽。幸有山水苍翠之雄胜。且白云环绕。仍伏藩篱。碧山拱照。
  视作屏障。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为庙之胜概者。同尔馨竹难述也,今适
  新庙告成。勒诸贞民。以瞕圣德。非有意留名以耀当时者计。惟期后人追昔   人。兴感之由。喻怀弗忘矢守弗替。以垂千秋不朽云尔。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一月彀旦立
    从上面的文字中,小岭制造宣纸是从其始祖曹大三于公元1278年即宋朝末年迁居小岭后开始的,究竟小岭宣纸之制造起于何确切年代呢?遗憾的是《小岭曹氏宗谱》对此没有详细记载,更未说明曹氏居住太平、南陵时有无造纸或造宣纸之事。只是蔡公祠记中明确指出,小岭“所出之宣纸为他纸冠。尤为吾皖之特产”,说明只有小岭生产宣纸的唯一性。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宣纸的创始在元明之际。其理由:
    第一,曹大三因避乱而迁居小岭,当时正处于宋元之交,改朝换代之际,既然处于乱世,必然交通阻滞,人心不安,所以,他们才要迁居到小岭这块僻静安全之所来谋生计,根据当地条件来生产宣纸。
  第二,宋末经元到明中叶之前的一段时间时,除元末明初外,社会相对安全,文化繁荣,小岭此地为偏远山区,加上具备造纸的一切优越条件,因而在元明之际的百余年时间里宣纸理所当然地被创制出来。
    第三,根据《小岭曹氏宗谱》,曹大三生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卒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他率全家到小岭安居,当属中年或晚年之事。据曹氏后裔口碑相传:“大三公到小岭初期,忙于辟草开荒、垒堰造地、搭建屋舍,开始条件十分艰苦。于是大三公数次回到绿岭虬川 曹姓老家,请来强壮劳力,帮助一同开发小岭,待初具定居条件时,老家人才逐步离去,以后,我们小岭曹氏才逐步发展起来”。所以,从曹大三时起,宣纸生产就开始试验进行,但不大可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从时间上推论,经试制到成熟,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行。
    第四,历史上较多记载或提及到“宣纸”的文献,见于明代中叶,这说明在明中叶前没有宣纸真纸的出现,因而也就无有关宣纸真纸的文献可征以资说明,这也进一步佐证此时宣纸必然处于始创阶段。
   那么,元明之际的确切年代是何呢?根据曹大三于1278年迁居小岭起算起,止于1426年,期间共历148年时间(当时这是一个约数,其上限只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代),这150年大约就是宣纸真纸的试制始创阶段。这样算来,截止20世纪末年,宣纸真纸从创始至今已有近700余年左右的历史了。由于南宋景炎三年和元至元十五年同为公元1278年,为简明表述起见,所以,将宣纸真纸始创时间用“元明之际”表述而不用“宋元明之际”表述。
  (四)宣纸真纸制造技术成熟的标志──明宣德纸的诞生
    元明之际,泾县小岭曹氏创制了宣纸,但在明宣德之前148年左右的时期内尚不完全成熟,或者更稳妥一点说,没有出现标明宣纸成熟的事件。到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出现了由皇室监制的宣纸加工纸——宣德贡笺陈清款宣纸,这才标志着宣纸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首先来看明清学者著述中的论述:
    明清之际方以智(1611~1671),安徽桐城人,科学家和哲学家,其所著《物理小识》卷八中写道:“宣德陈清款,白楮皮厚,可揭三、四张,声和而有穰。其桑皮者牙色,矾光者可书。今则棉推兴国、泾县。”
   清查慎行(1650~1727),浙江海宁人,著名诗人,他在《人海记》(下)中这样记述:“宣德纸,有贡笺、有锦笺、边有‘宣德五年造素馨纸’印。又有白笺、洒金笺、五色粉笺、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纸、磁青纸,以‘陈清款为第一’。”
   又一位清人邹炳泰(生卒年待考)在所撰《午风堂丛谈》卷八中云:“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精细。有贡笺、有棉料,式如榜纸,大小方幅,可揭至三四张,边有‘宣德五年(1430)造素馨纸’印。白笺,坚厚如板面,面砑光如玉,洒金笺、洒五色粉笺、金花五色笺、五色大帘纸。磁青纸,坚纫如段素,可用书泥金。宣纸陈清款为第一。薛涛蜀笺、高丽笺、新安仿宋藏金笺、松江潭笺,皆非近制所及。”
   以上几段明清人的论述十分清楚的告诉我们:
    首先,明宣德纸,就是以宣纸为原纸的加工纸,并以“陈清款”为第一。这种陈清款为宣德纸的纸号,当为以加工者而名。
   其次,宣德陈清款宣纸是以“白楮皮”(即青檀皮)以原料而成生纸,然后再予以加工的。宣德纸陈清款的加工者不仅加工了生宣纸,而且还加工了其它生纸,但都以陈清款命名,以各类生纸而加工的同一类型产品中,陈清款均以其技艺高超而拔头魁。
   再次,宣纸的质量是当时其它种类纸所难以比拟的,而这种纸张又产在宣德年间,故以宣德纸命名之,这是为尊者荣,犹如明时“宣德窑”、“宣德炉”一样。也正因为如此,自元明之际宣纸始创后,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臻于完善,才引起皇室重视,才被列作贡品并用以加工,为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宣德纸。自此后,文人墨客对宣纸的记叙才开始多起来。
    据上,我们在还不能完全确定宣纸真纸究竟在何具体年代达到成熟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以明宣德五年(1430)所产之宣纸真纸来作为它成熟的标志。这样看来,截止2000年,宣纸真纸也有570年的历史了。
   持上述看法的早就有人,略述一二以进一步证明。
   众所周知,张大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对书画纸是很有研究的。1985年5月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书与画》杂志第七期刊载了《张大千先生论绘画》一文,张大千先生指出:“纸的种类很多,唐宋以来,纸质大都坚挺,洁白,最能受墨,后来有麻纸,看来稍粗,但仍是很坚实,画写意画是最相宜的。到明朝才有宣纸,是宣州泾县所造,或谓是明宣宗发明的,所以又叫做宣德纸。它的质料是用檀皮做的,宜书宜画,传到近世,檀树皮也用尽了,大半用稻草代替,看来雪白洁净,用起来真不如意。所以我们喜欢用旧纸,并不是纸放旧了就好画,实在是因为古人做事,不肯偷工减料,他的本质本质自然就好。”大千先生指出了宣德纸是明宣宗发明的,宣纸是泾县所造的,宣纸是以檀树皮为质料的三点事实。
   1984年,中国造纸学会和四川造纸学会所编《纸和造纸》第二期上刊《沈从文谈纸》一文,文中谈到作者柳义等去拜访沈从文先生,沈老先生告诉该文作者,1949年左右在北京琉璃厂润古斋出售多卷古纸,要价颇高,谁也不买,沈先生就个人出次买回,最终又捐赠给一些博物馆和文物单位。他记得送给故宫较为名贵的纸张中,有明玉版澄心堂纸、加重雨雪宣、清道光雨雪宣等。他原来收集过许多纸样品,但后来都散失了。沈老关心文物,喜爱古纸,他有“爱文物如命”的嗜好。他还认为,“我国古代把艺术纸和普通纸分开,有些纸应是传世珍品。”他还问:“南唐的澄心堂纸有几人见过?清朝武英殿特制宣纸现在还有几张?我们能不能仿制一批古纸,供给特别需要之用?”从上我们又可知道,沈从文先生所言明玉版仿澄心堂纸就是宣纸(澄心堂纸实为徽州优质纸张,它与宣纸有着渊源关系),又可知清和明一样,皇室、皇宫都有特别宣纸即特别优质者和特别以宣纸原纸加工者以供内宫和大臣们使用。
   宣纸真纸作为著名的书画用纸,它使许多书画因之以作载体而传世,而这些作品所用纸张在书画鉴别家们眼里是十分清楚的。1982年年届七旬有五的杨州李涤尘先生,就自己长期研究鉴别我国古代书画的见闻经验而写作出版了一本专著——《鉴别画考证要览》。书中第四部分有这么一段:
    纸绢制造,有年代、式样、名称不同的特征。……南唐时李后主自制纸,
  其质紧而坚,色淡绿,光泽晶莹,名为“澄心堂纸”。宋代仿其法,制造极
  佳,仍用澄心堂名,……徽州产有“龙须纸”,光泽莹白,……到元代始用
  生纸书画。……清代初期……时宣城制有一种五层棉纸,名为“净皮”。质
  薄者名为“半皮”。另有两种熟纸,一名“煮硾笺”,色白,质光滑;一名
  “蝉翼笺”,质极薄,色淡白。清代书画家惯用之。
    以上引文至要处,一是自元代才开始用生纸(未加处理而直接从纸槽抄出后经烘干即用的纸)写字作画;二是清朝初期有特种五层夹净皮宣纸出现。这同样说明在元明之前没有宣纸真纸出现,宣纸真纸与徽州古纸确有传承关系。
    实际上,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已经意识到,应将晚期宣纸与早期宣纸区分开来,又应说明二者的承继性。1999年5月,笔者到中国轻工总会造纸工业研究所图书馆查阅和核对资料,曾蒙何文仲先生热情地从内库翻检出一本民国年间出版的《浙江之纸业》(为残本),其中“第二章 中国手工造纸之现状”中列有“华纸分类一览表”中皮纸类列有宣纸,在“牌号”栏,记有曹义发、汪六吉、曹恒源,显然这是指当时最著名的三家;在“每件刀数及每刀张数”栏内记为“一刀九十四枚,一篓一百五十斤”,在“产地”栏内,记为“安徽泾县、宣城、宁国、太平”;在“制纸原料”栏内记为“橝树(应为檀树,旧时误,笔者注)皮及稻草”;这里尤为要提到的是在“备考”栏内,作者这样写道:“始于明初。胡侍珍珠船云,永徽中宣州僧欲写华严经,先以沉香种楮树,取以造纸,当为制造宣纸之始。”这里先说“始于明初”,显然是指晚期宣纸而言的,后者则是指早期宣纸而言的。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大串。
    笔者1999年12月25日下午,曾到西湖附近的杭州市文物管理所古籍库房,读到徽州人郑旻③的稿本《拜经斋》,因为当时时间临近下班,仅读十二册中的其中一册,不期读到多处关于宣纸的记载,中又有关于宣德纸的表述:“九月初一,讲笺书、宣德纸歌二笺。”“(九月)十九,……撰宣德纸歌脱稿,适箧中藏有二十年前宣纸扇一握,因作楷以赠。……”“(九月)二十 , 一镌二印章赠于鼎,上丰溪,便过采南录岩夫四祠诗,假其所书万石君传来阅,约介石过虹玉,次山适过,邀予为书宣德纸歌一扇,……”。“七月初吉为景虞二幅,皆以宣纸为之。……书宣德纸歌及剃头刀歌。”但仅就这几段引录就至少说明,《拜经斋》的作者喜用宣纸;当时的宣纸已经普遍被文人雅士使用;作者所云宣德纸根据前后语意来看,就是指宣纸无疑。联系到作者是画家,《拜经斋》所记又主要为距宣纸产地不远的安徽歙县,再联系到明清邹炳泰等人的笔记,宣德纸就是用宣纸加工的高级书画用纸则更可说是昭然若揭了。
  近又购得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于1999年11月出版的《中国古代文房用具》一书,见254页上这样写到:“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的年号,宣宗在位十年(1426—1435),生平善琴棋书画,常召匠人进京创制精致的物品以供御用,如瓷器、纸品等,均冠以‘宣德’之名。宣德笺就是当时民间贡纸的一种,其精良的质量代表了宣纸制造的最高成就。明代的贡纸来源有两种:一是令纸工入京制作,二是在产地精选原料,制出成品后交官解送京师。宣德年间,皖南泾县檀皮纸创造人曹大三后裔率纸工携原料进京师大内官纸局抄制贡纸。宣德纸直到清初仍在世上流传并为人所赏用。……明代的加工纸名目繁多,异彩纷呈,然而制作最为精良的还当首推‘宣德贡笺’,所制成品竟能直接以皇帝的年号来命名,一方面是对其纸品质量的一种肯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该纸在当时社会上受青睐的炽热程度。”作者张飞莺,长期从事古代书画碑帖藏品的保管和研究工作,她的观点应当是又一个权威性论证。
   由上可见,宣纸真纸始创是自曹氏迁居小岭后才开始的,明宣德年间(1426~1435)上贡或由皇室监制的陈清款宣纸的诞生,标志着宣纸工艺已臻于完善,由于该时期宣纸原纸和用以加工而成的熟纸,都是纸中精品,所以后人用皇帝年号又将之称为“宣德纸”,如前所述,如同宣德炉、宣德瓷、宣德窑一样。
 
   根据上述,我们认为:
   第一、宣纸真纸创始于元明之际,明代宣德“陈清款”宣纸的诞生是宣纸工艺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宣德纸是皇宫内的一种加工纸,是专为皇室人员所用的特种高级专供用书画纸张,它是由生宣加工而成的一种特种熟宣。这种熟宣产生于宣德年间,因而,“宣纸”名取“宣德”这个年号而来,故又有“宣德纸”之称。宣纸真纸自创始后,随着宣纸生产技术的逐步外传,生产这种纸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因此,以后人们将以古宣州地区为中心的地区生产的精良纸张统称为宣纸,而将泾县境内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更为高级的主要供书画用纸张称为宣纸真纸,以示区别。由于古宣州(城)之“宣”与明宣德之“宣”都同宣纸之“宣”有着不解之缘,且又构成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惊人巧合,所以我们今天既可以认为“宣纸”是因地名而得名的,即它产于古宣州(城)--这当然是从古宣州(城)产上乘纸而言的,也可以认为它是以年代而得名的;--这是从明宣德年间宣纸技术臻于完善、宣纸真纸的生纸被皇宫作为高级加工纸的本纸而言的。
   第二、“纸之所造,首在用料。”宣纸的原料是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和以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按不同比例搭配而制成的高级以手工生产的纸张,特定的水质、特定的地利环境、特定的药料、特种的手工技艺等是制造宣纸不可或缺的条件,真正意义上的宣纸即是指此,其它类似的纸张如楮皮纸、桑皮纸等,尽管生产它们的过程十分相似,但由于原料的不同,都难以达到宣纸所特有的艺术妙味。所以,不能混淆仿制宣纸与宣纸真纸的区别,以造成谬传。
   第三、研究宣纸真纸的来历,旨在说明,宣纸真纸是我国手工造纸技术逐步发展的结果,对于它的发展水平既不能贬低,也不能拔高,更不能人为地附会或主观地臆测,而应给予实事求是的历史地位。同时,加深对宣纸真纸的深入研究,可以增强我们的理性认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宣纸生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加强国际间的友好交往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四、皖南泾县小岭曹氏祖先是宣纸真纸的发明者,曹姓人的一支于宋末元初辗转迁徙,最后选择在小岭定居。他们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首先用青檀皮,后又逐步掺和稻草创制出了宣纸真纸,使之区别和大大先进于原来在宣城地区所能生产出来的优良纸张(早期宣纸),把我国古代手工造纸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小岭人民对我国造纸术的继承和发扬,是小岭人民对祖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
    ①太平县创设于唐天宝十一年(752),时分当涂、泾县部分地区,在原泾县三门山(今黄山市仙源镇)设县。县名《太平寰宇记》释为:“时天下晏然,立为太平县”。县名取承平日久,四方太平之意。
    ②关于斗室庵的建立在明代,见《小岭曹氏宗谱?卷二永昌公传》记载:“公之九世祖楷正,……当明纪庄烈皇帝之季游广陵,见天下大乱,遂归隐澜泽,建斗室,优游自乐,不僧不俗,殆高人也。”庄烈帝即明思宗朱由检(1611-1644),1627年即位,由此推知,斗室应为1627-1644年之间建造。
    ③郑旻(1607-?),字幕清,安徽歙县人。明遗逸,嗜理学,工书,善山水。康熙十二年(1673)游黄山作九龙潭图。二十六年(1682)临程孟阳登台图,时年七十六。著《拜经斋》、《致道堂》诸集。《歙事闲谭》、《清画家诗史》、《徽州府志》、《新安派名画集》、《神州大观》等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