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有哪好玩的地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学习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49:50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学习总结2009-12-09 22:29:06     

孙雅筠老师“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课已告一段落,这一阶段的课程使我获益匪浅。如果说上一次李玉崑老师的课我还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培训班的开班恰逢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验正在进行之中,因为我没有亲自参加这一实验,虽然和王汝梅、李梅老师共同完成了“金融事务专业(银行方向)职业行动导向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建构,但对有些问题并不是很清楚),而这一次老师的课不仅让我学习到了职业教育的新的理念,更让我积极投身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的课程改革中来。

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通过参与文秘专业的基础调研和分析——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五个阶段的工作,使我真正懂得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是如何进行的。我想特别提出的是老师组织我们的三次实践活动:一次是312日去北京市速记协会(亚伟速录)进行的基础调研。如果基础调研和分析做不好,就会影响到后面四个阶段的工作。因为我们先期进行的文秘专业的基础调研,没有确定这一专业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的调研并没有针对性,而这一次,通过和速录师座谈,不仅了解了市场需求,还明确了专业设置、专业定位、专业内涵,明确了中职生的就业岗位、人才规格要求,为下一步典型职业活动分析提供了依据。我虽然不是文秘专业的教师,但通过参加这次的基础调研,使我大开眼界。第二次活动,就是42日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进行的学访。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增加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感性认识,还增加了很多理性的思考。特别是董义革老师结合着《网络建设与B/S系统设计》这一课程谈了该课程的改革背景、课程定位和培养目标、课程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方案,使我明确了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的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当天的学访,因为时间较紧,我们没能进行对口专业的座谈,所以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第三次就是416日进行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专家论证会。因为与会的专家都是来自专业一线,他们的发言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专家的建议会对我们进行的课程开发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所讲课程的本身就有理论、有实践,体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我们边学习边实践,真正做到了将学习成果应用于实践。所以我感觉收获很大。

今天因为是大家谈心得体会,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所以,下面要谈的是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我的一些思考,有些问题是我结合实际的一点想法,有些又是我比较困惑的问题,一并说出来,请老师和各位同仁给我帮助。

首先,我觉得上次专家论证会上,文秘专业所请的北京中际北视物业公司的李经理的讲话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把她最后给我们的建议记了下来,她对我们教学改革的建议是:

(一)加大沟通能力的培养

1、面试(1)自我推销(2)应聘单位企业文化(3)行业特点

2、人际关系(1)领导(2)同事(3)客户

(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1、热爱现岗位

2、热心为他人服务

3、团队精神:学会配合

4、主人翁精神:象爱父母一样对待工作

(三)学点哲学常识

1、辩证地看待工作中发生的困难问题

2、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在实际中学会扬长避短。

我在几次基础调研中都发现,很多单位对中职生在知识层面的要求并不是很

高,重要的是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姜大源先生在谈到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时指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绝不是被动的“知识存储器”,也不是被动的“技能机器人”。经过职业教育,一个“生物人”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但又不仅仅时一个纯粹的职业人,而是一个要生存、要发展的社会人。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能一生维系于静态的一次性职业岗位而保持不变,跨职业、跨行业、跨产业的三大职业变动成为可能,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既要为人的生存又要为人的发展打下基础。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掌握技能、掌握知识的能力,它属于基本生存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的能力。社会能力是指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李经理谈到的前两项建议,正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其次,就是我想结合我校现在就业班开设的课程谈一下我的认识。我们就业班开设的课程有:综合技能(主要是点钞、数字录入、汉字录入等)、就业心理、就业技巧、公共关系、礼仪、公文写作等,这些课程还是以学科为体系,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所以,课程内容的序化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如果能象李经理所讲的以面试过程为一个典型职业活动设计课程,我想会对学生的就业,对他们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大有益处。

再有,就是从教师本身的情况看。说实话,我很羡慕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老师们,羡慕他们有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老师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学校有相应的措施,对老师的教科研也有一定的支持力度。相比之下,我们这方面就显得很欠缺。

最后,我想谈一下我的困惑。其实,这一问题在下面我和孙老师以及我们的两位专业部主任都探讨过。就是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验,金融专业确定了两个专业方向:一个是银行方向,一个是保险方向,我认为这两个方向不适应我校现在的就业形势。因为一直教就业班,所以对学生的就业情况比较了解。近两年,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提高“就业门槛”,对学历要求不断提高,所以我们的学生进银行的机会很少,就拿今年来讲,根本就没有银行工作,所以,按照这一方向,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我认为不太合适。保险方向也是,学生进保险公司的名额也在减少,即使进了保险公司,也是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所以,不知道学校在这方面是怎样考虑的。

以上就是我这一阶段学习的总结,不妥之处还望老师和大家批评。最后,我想特别感谢孙老师对我们的辛勤付出,也要特别感谢满炜老师在这一阶段的辛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