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港天气预报15天查询:先秦人体之美的发展历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42:54

先秦人体之美的发展历程

2006-9-8 阅读5368次 本站网友 束有春 发表 束有春专栏 【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


先秦人体之美的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人类最初的审美对象是关于人类自身的美;人类最早的美的赞歌是送给了伟大的母性。我国先秦时代人体之美,经历了一个由单一的对生殖女性的形体欣赏到对身材窈窕、体魄硕健的男女形体同时欣赏、直至发展为以对女性形体为主要审美对象的历程,经历了一个由注重形体之美到注重五官之美、肤色之美的历程。审美的功利目的逐渐让位于审美的欣赏需求,夸张式的审美需求逐步让位于理性思考。而将人体审美的价值转嫁为社会运转的一种媒介,则是先秦人体审美历程中出现的变奏和扭曲。

关键词:先秦 ; 人体之美; 发展历程

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已生存繁衍几十万年了,人类在探索改造外部自然世界的同时,也在关注与研究着自身的内部世界。认识自己,寻找自己,是人类的一个古老命题。刻在古罗马阿波罗神庙里的一句箴言就是:“认识你自己”!两千多年前,当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询问什么是美时,希庇阿斯答到:“什么是美?你记清楚,苏格拉底,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希庇阿斯的回答已隐藏着这样一个真理:美,从根本意义上讲,是同人体——尤其是“漂亮的小姐”——紧密相关的。中国的智者们也很早就意识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在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面前,人类走完了他那仅仅是适应环境、吃饱肚皮、保有性命的动物性艰难历程后,跨进了能够“食味、别声、被色”的美妙境界,实现了人与世间林林总总万事万物的质的区别。《大戴礼记》从物种学的角度告诉我们,“……惟人为倮匈而后生也,阴阳之精也。毛虫之精者曰鳞,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倮虫之精者曰圣人。”倮同“裸”,倮匈就是指人没有毛羽与鳞介。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归根结蒂都要凝聚到“人”这个焦点上。人类最初的审美对象,不是山川花鸟,也不是清风朗月,应是人类自己。人类从一开始就扮演着既是审美活动的主体、又是审美活动的客体的双重角色。我国绘画史上,唐以前的绘画几乎都是人物画。因此,中国美学史的第一页,似应以研究人体之美、人类对自身的审美观照为发轫。

一、远古的呼唤,只有一个字:“大”

什么样的人体才算得上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审美主体会有不同的答案。从“美”字的词义上看,《说文》释为“美,甘也,从羊从大”。宋徐铉注云:“羊大则美,故从大”。近人马叙伦先生则认为“美之初文,从大犹从女也。”当代学者中,如李泽厚、刘纲纪、肖兵等先生则认为,“美的原来含义是冠戴羊形或羊头装饰的大人”,初为“羊人为美,”,后演变为“羊大则美”。诸种说法虽不尽一致,但都突出了一个“大”字,“大”是“美”的一个根本标帜。

从历史发展的轨迹看,人类歌颂自身美的颂歌首先是送给了伟大的母性。这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已得到了证明。分布于法国南部的奥瑞纳旧石器时代文化即出现了造型非常一致、体态丰满、栩栩如生的孕妇小雕像,即维伦多夫妇女小雕像。她们体态丰满,乳房、臀部、腹部都特别肥大,大腿也很粗壮,阴部以夸张的手法加以渲染。考古学家们把这些雕像称为“维纳斯”,即古罗马人们心目中的“美和爱之神”。这种小雕像以一种夸张的手法再现了当时人体形象,应是母系社会女性崇拜的产物。被绝大多数学者推测为最早的雕塑作品是法国洛赛尔出土的“持角杯的少女”,又称“洛赛尔维纳斯”,它是雕刻在一块石板上的女性裸体浮雕,距今已有25000多年。在奥地利维也纳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有25000多年前的泥塑雕像,表现的是一个骨盘宽大、有着滚圆丰满的乳房和腹部的女性形象,人们称其为“维朗多尔夫维纳斯”。另外,在法国历史文化中还有“莱毕格维纳斯”,在意大利历史文化中有“格尔马尔蒂维纳斯”,在乌克兰历史文化中有“科斯丹克维纳斯”。这些“维纳斯”们的形象实在不是什么“窈窕淑女”,但却体现了一种以生殖女神与丰产神格合一的原始审美观。

在未有文字记载以前,我们的祖先对人体(尤其是女性)的崇拜和赞美,也是通过雕塑等手段来体现的。我们先看辽河流域远古文化中所反映的女性美的实例。1979年至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西部喀左县大凌河西岸的山东山嘴祭祀遗址中,发掘了两件较为完整的女神像和一些塑像的残片。塑像均为陶质裸体立像,头及右臂均残缺,形体肥硕,腹部凸起,臀部肥大,左臂弯曲,左手贴于上腹,有表现阴部的记号。两件妇女雕像以极为简练的艺术手法,极为流畅的线条,突出和强调了大腹、肥臀、粗腿孕妇特征。造型风格小巧简朴,具体生动,充满生气和活力,给人以原始稚拙之美,体现了原始人类对于女性美的审美追求。这两件塑像与欧洲奥瑞纳文化出土的妇女小雕像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其大腹肥臀的外部特征与人们企求生育、繁衍壮大部族力量的祁求有关,也与人们通过对母体的崇拜来达到祈求农业、畜牧业的丰收这种原始祝殖思维有关。这两件文物现藏辽宁省博物馆。1983年,在与东山嘴相距不远的辽宁牛河梁女神庙和积石冢遗址中,又发掘出了保存相当完整的近似真人大小的“女神”头像及肢体残片,并发现了五、六个形体更大的裸体女性塑像的肩、臂、乳房等残片。女神头像大小如真人,形象逼真,从面部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部位来看,属典型的蒙古人种,因在头像的旁边出土有女性的乳房,故推测此头像为一女性头像。头像的外部轮廓线较平缓柔和,但局部有起伏,有较强的立体感,既注重外形的写实,又加以艺术的变形和夸张,以表现其内在的神韵和风采。在北方,将女性作为题材塑造于器物之上的也有所发现,有的是圆雕而成,有的是线刻于器物外壁。198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的一个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高72厘米的陶罐,陶罐腹部浮雕有女性人像,人像面目清晰,高鼻大嘴,双乳突出,腰肢较纤细,双手平伸,两腿分开,呈“大”字形。此陶罐为一件瓮棺,墓主当为女性,表达了黄河以北、鄂尔多斯地区人们的意识形态,反映了女性在社会性享有的独特地位。

在黄河流域的西北史前远古文化中,雕塑艺术并没有从实用艺术中完全独立出来,而是通过对物质产品本身的美化来表达一种朴素的审美观,远古“艺术家”们往往采用模拟类比的手法,在陶塑艺术品中,把腹型隆鼓的陶容器比拟为孕妇的肚腹,而将器物的盖或口沿部位塑成一个人头。这种人头形容器一般用于种籽的收藏,但又不仅仅只具有实用性,也不完全就只是为了美学的追求,而是蕴藏了将储种与人类孕育相类比的深厚文化内涵,以表示一种植物类的丰收与人口的繁衍互相祝殖的目的。1973年,在甘肃省秦安县邵店大地湾遗址中出土的一件距今约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时期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高31.8厘米,直口,短颈,腹部圆鼓呈橄榄状,在瓶的颈端,塑出一个立体圆雕的女性人头像,头顶中央开个孔,作为实用的瓶口。头像前额梳着齐整的短发,脑后和左右两侧长发下披,两耳有垂系耳饰的小孔。端详整体造型,正是一位身孕沉重、目光凝视前方、面露坚毅神色的孕妇造型。瓶身腹部上下排列三层用黑彩描绘的、由弧线三角和斜线构成的连续纹样,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植物叶茎,仿佛是少女所穿的衣服上的纹样,与人的头像极为协调,给人一种虽然严谨规整但又不乏生动活泼的感受。同样的陶容器还在甘肃秦安寺嘴坪、陕西洛南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过,造型十分可爱。

把人体同瓶(罐、壶)等日常生活用具的形状巧妙结合一体,圆鼓的瓶(罐、壶)腹恰好象征着怀孕妇女的凸腹,整体形象逼真而又带有几分诙谐和神秘色彩,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有功利目的,又有审美追求,这是有文字记载之前的一种祝殖文化审美观,是远古人类对女性美的一种价值取向,即能生产、多生产的大肚子孕妇是美的。这种带有浓厚功利目的审美追求,正是原始文化的本质所在。霭理士在《性心理学》第二章“性的生物学”中指出,人类在文明进展以后,甚至“就是到了现在,在文明大开的社会里”,人们对女性美的生殖能力是有了一个共通的标准的,这就是关于女子臀部大小与美的关系。他指出:“欧、亚、非三洲的土著民族,大都承认女子肥大的屁股是很美的,这一个第二性征本来是女性在结构上和男性分歧得最清楚的一个,也是女性生殖功能所必须的一个条件。美的东西既受人拥戴,就和性择是发生了关系;生殖功能既为种族竞存的前提,就和天择发生了关系。所以,在这方面,天择和性择是完全同功的,而结果是女性的屁股越来越肥大。这种肥大的趋势,过了相当程度以后,是和审美标准不合的;不过,这总是陈义过高的话,就一般眼光论,大屁股总比小屁股漂亮。男性的屁股是组织得很紧凑的,和女性的刚好相反。这种大小的相形,加上屁股和活动有连带关系的观感,再加上屁股的健全发展是胎养与母道的基本条件——诸般事实并在一起,就使大屁股为美的标准越来越牢不可破。同时,我们不要忘记,世界上高级的种族都是有大屁股的;屁股大,表示骨盘也大,骨盘大,才可以容许大的头颅的产生,而高级种族的头颅也一定是大的。”

其实,在对女性人体观照的同时,男子体态美同时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1974年,在青海省乐都县柳湾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人形彩陶壶,(现藏于青海省文物考古所)高22.5厘米,长颈直口,颈上有桥形双耳,溜肩圆融。颈部用直线画出人的面部五官:横眉竖眼,鼻子下方有两个很小的圆鼻孔,耳朵在左右两侧,既是人耳又是器物口部的双耳,嘴形为椭圆而略扁,中间有一条黑道,表示上下嘴唇的结合,又似向外吐出的舌头。该壶口小腹大,推测是用来装液体如酒之类,器物颈部的人头造型仿佛说明,酒壶上的人正沉湎于美酒的回味之中。这应是一个男性人头像壶。同一遗址中,出土的另一件陶壶与该壶十分接近,器物的颈部和口沿塑成人头形,嘴上有胡须,颈上带着连贝项链。柳湾遗址是一处氏族公社时期的墓地,是黄河上游迄今为止已知规模最大的史前墓地。考古工作者从1974年至1978年间,先后对这片墓地进行过多次发掘。在53座男性墓中,有45座随葬了斧、锛、凿等,只有8座随葬了纺轮。而在31座女性墓中,有28座随葬了纺轮。这组数字说明当时社会上男女分工现象已经出现,男性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女性则主要从事纺织等家务活动。男女分工的变化反映出妇女地位的下降和男子已经上升到支配地位和主导地位。这种变化也必然促使氏族内部结构的相应调整,导致氏族制度由母权制向父权制转化。最能反映男女角色演变转换过程的,也是在该遗址中出土的“男女同体瓶”。(现藏于国家博物馆)该瓶小口短颈,斜肩鼓腹,平底,有对称的半环形双耳,因其表面雕塑有一个裸体的“双性人”而备受人们关注。浮雕位于自颈至腹部正面,人的眼睛小得仅为一条缝,鼻子长而直,下鼻翼较宽,大耳朵,方形嘴,乳突明显,圆肚脐,手臂弯曲而短,置于下腹,两臂之间有性别器官,既似男性,又似女性。下有两条细短腿。人体各器官基本都是阴刻而成,有的部位用手指勾画出来,有的部位系用木棍之类的硬物划出来的。如此写实的人体艺术不仅在马家窑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就是在既知的我国所有史前艺术品中也是罕见的。将男性人头像置于器物之上,同时又出现“男女同体瓶”造型艺术,寓意着社会转型的到来,表现了社会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在“男女同体瓶”上,人体器官都是浮雕而成,头部很大,身子较小,上肢细长下肢较短,人体各部分之间不成比例,近似漫画,但“大头”形象的局部夸张,说明人类对自己头颅大小所体现的价值、面部美与丑在整个人体审美中所占的比重等已有了共识。这种以“大头”人物为美的现象,体现了原始人类对人体审美的一种追求时尚,这种时尚不仅在马家窑文化中有所反映,在我国其他地域的史前文化中也有反映。在甘肃省礼县高寺头村出土的仰韶文化陶人头像(现藏礼县文化馆)已不依付于任何器物,而直接表现为人的面部塑造。在山东大汶口文化中,也有通过人头局部的雕刻来表现当时人们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和人体艺术审美追求。

史前时代的人体造型艺术在玉器中也有所反映。有的是片状人头或人体,有的是立体人像,有的单独成器,有的与其它物件构成复合器物,有的人的形象还可以见于一些器物的纹饰之中。在山东滕县博物馆收藏有在民间采集到的一件大汶口时代玉雕人面(头)文物。人面轮廓和五官皆由线刻而成,轮廓线内刻眼睛、鼻子、嘴巴,眼睛呈橄榄形,鼻子呈等腰三角形。同样的玉面人在陕西省木石峁龙山文化遗址中,在大溪文化遗址中,在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在台湾养德堂,也珍藏有青玉人头文物。以玉人面作为配饰,一方面表明人们视玉为贵品、体现了“君子身不离玉”的时尚,一方面表明了原始人类以“玉人”作为圣物,企求能借助神灵的力量来达到辟邪禳灾、求神降福的目的。除了有写实性片状玉人、玉面外,玉器人头像多是写意的,面部五官十分夸张,眼睛、牙齿格外突出,獠牙外露,显得神秘威严,良渚文化墓葬中出土的玉琮上所雕刻的“神人兽面纹”最为典型。

在史前江淮文明中,也有不少玉人文物出土。1978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一号墓中,出土了一件距今5000-4000年前的属于薛家岗文化时期的玉人。玉人系由透闪石软玉琢成,整体造型为扁平体,呈直立状,头部较大,方脸,斜眼,弯眉,宽鼻,阔嘴,上唇留短须;两侧有大方耳,耳垂有对钻的圆孔,颈部较粗。玉人两臂弯曲伸向颈下,手指张开置于锁骨处,腕部各饰弦纹7道,似表示有纹饰的袖口或环、镯、钏之类的腕饰。玉人腿上下粗细差别不大,中部略向外凸,左右足各刻有五趾。玉人虽头部较大,但因身材高大,因此显得整体比例适当,造型生动,线条均匀,是现实生活中真人形象的摹拟,其原型应来源于生活中的真人。因此,这件玉人既是对男性的形体赞美,有十分珍贵的美学审美价值,也有神人崇拜或祖先崇拜的原始思维痕迹。另外,在上海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玉人,与薛家岗时期的玉人十分相似,当是表现了同样的人体审美追求和原始思维。

在世界各地及我国出土的许多有关人体、人头文物,或人体型、人头型文物中,我们已不难发现,在远古文明时代,人们即已在遵循着一个共通的审美趋向:大头(不分男女)、丰乳、凸腹、肥臀等外在“大”的人是美的,是令人尊敬和“塑造”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已形成了以“大”为人体之美的审美定律,尽管有时功利目的大于审美目的。中国文字学中以“大”作为“美”字的核心,应是把握住了问题的本质。

二、夏商周,以殷墟妇好墓、广汉三星堆为例:

美在夸张中得以展现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使我们走出了疑古时代。通过对商周甲骨文字的破译及大量考古发掘,使我们对商周社会面貌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年夏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尽力乎沟洫”,人累得是“手足胼胝”,走着并不雅观的“禹步”,人体之美无从谈起。但他的后裔夏桀却是一位“长巨姣美”的男子汉。而殷纣王据《史记·殷本记》称,又是“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夏商周三代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究竟是什么,文字记载难窥全豹,我们仍可借助地下出土文物进行审读。关于东周时代人体审美问题,本文将在下节专章讨论。

我们通过商代墓葬中的人体骨架,只能大致确认当时人的一般身高;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中,曾出土有人形组玉饰和玉人头部,但因数量有限而难以得出一般性结论。对于商代人体审美问题,我们只有借助于一些与人物有关的器物来进行思考。而能以大量例证说明问题的,当推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像和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这两处考古重大发现在商代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中最具有典型意义。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曾出土有十三件玉人,其中圆雕人像及人头共五件,浮雕人像及人面共七件,人兽合体头像有一件,另有圆雕石人二件。玉人面部特征如表所示:

这些雕刻虽带有明显夸张,但艺术地再现了生活中真人面部的特征。从标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一般以方形脸庞、椭圆形脸庞为美,而不甚欣赏猴形脸。在五官上,一般以细长眉或粗眉、大眼睛、高鼻梁(蒜头鼻就是大鼻子)、小嘴巴、大耳朵为脸部主要特征。这些雕刻典型地再现了殷商时期中原一带人们对人体(尤其是五官)的审美趣向。

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号器物坑与二号器物坑出土了许多殷商时期青铜人物造像,造像栩栩如生,铸造艺术精美,技术精湛,尽管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但为我们认识和体悟古蜀国大地先民们的人体审美观提供了重要依据。按照不同造型,青铜人物造像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为青铜人像,为圆雕或半圆雕整体造型,包括高大的青铜立人像、青铜小人像、青铜跪坐人像等。在二号坑出土的一尊青铜立人像,头戴华美的冠冕,身着龙纹左衽长襟衣,粗眉大眼,方颐大耳,右臂上举,左臂平举,双手夸张地握成环形,赤足佩脚镯立于双层方座之上。整个造型高贵雍容,生动精美,炯炯的大眼和坚毅的阔嘴显得卓尔不凡。在二号坑出土的8尊青铜小人像为半圆雕造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尊通高13.3厘米,头戴平顶双角冠,粗眉大眼,高鼻阔嘴,方面硕耳,脖颈粗短,身着对襟长服,腰间束带。在二号坑出土的一件喇叭座顶尊跪坐青铜小人像,亦是长眉大眼,高鼻阔口,方面圆耳。在一号坑出土的一件青铜跪坐人像,高14.6厘米,宽8.2厘米,亦是宽脸、方颐、大耳。

第二类为青铜人头像,为圆雕头部造型。一号坑出土13件,二号坑出土44件,计57件。这些人头像大都为浓眉大眼,高鼻阔嘴,方面硕耳,下颌似有短胡须。在一号坑出土的Aa型青铜人头像,其线条柔和的脸庞衬托着杏状大眼和端丽的鼻梁,加上入鬓的双眉和细腻的双唇,显得优雅而自然,充满了青春女性之美,推测应是群像中的“公主”或巾帼人物,体现了一种含蓄秀丽之美。

第三类为青铜人面像,为半圆雕面具类造型。在一号坑出土1件,二号坑出土有20件,其中完整者有14件。一号坑出土的青铜人面像,为宽脸圆下颔,长眉大眼,尖鼻圆耳。二号坑出土的青铜人面像,都是方面宽额,长直大耳,刀形粗眉,杏状大眼,高鼻阔嘴,有着典型的突起的目棱和鼻棱,两边颧骨上下凹痕之间也形成飞扬的棱线,显得威武而生动。

第四类为青铜兽面像,为平面浮雕面具类造型,全部在二号坑出土,其面部大都为长眉直鼻,大眼中鼓着硕大的眼珠,阔长的口中露出两排方整的牙齿,表现出了一种夸张的人物面部特征。

青铜人像、人头像、人面像、兽面像共同组成了三星堆青铜造像群,是三星堆文化的精粹所在。由于青铜人物造像的外在夸张特征,有人认为是主要体现了三星堆的巫术文化,青铜人像就是大巫或群巫之长,其余的人头像或人面像、兽面像则为群巫集团成员的写照。巫在当时是文化知识的代表,大巫就是德高望重的大酉长,他们的形象就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因此,通过这些青铜造像,我们不难读出当时长江上游蜀地的先民们的人本审美趣向:无论是男是女,人们同样是以高挑身材、大眼睛、粗眉毛、高鼻阔嘴等在今人看来明显带有夸大特征为美的人体审美追求,那种小鼻小眼小头小脑的矮小人物是不被看好的。

通过对殷墟妇好墓和三星堆出土文物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体审美有着一致性,并且已开始将审美视角重点移到了人的面部五官特征方面,说明人类已开始超脱以前那种单一追求身体躯干“大”的审美视野,开始强调了对人物面部特征的欣赏。

据考古工作者考证,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我国男子平均身高为1.65米,女子为1.54米。西周至汉代,男子平均身高为1.67米,女子为1.55米。隋唐至宋代,男子平均身高为1.66米,女子为1.56米。这只是一个大约数字,一般来讲,男女身高只要在平均数以上,都不能说是身材矮小。无论在什么年代,身材矮小的人,纵然有通天的本事,也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在别人的眼中,起码说其外表是不美的,遭到别人的讥讽是正常的事。那位春秋时期齐国大名鼎鼎的外交家晏子,就是因为身材矮小,在出使楚国时,就遭到楚国人“从狗门入”的侮辱。那些身体有残缺的人,有时也易招来讥讽嘲笑,如晋国的国卿郤献子曾因跛足,在出使齐国时,就曾遭到妇人的讥讽。

三、春秋战国,南北异调:“硕人其颀”与“小腰秀颈”平分秋色

春秋战国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男耕女织的社会模式使人们相对看轻女性多产的生殖功能,对女性形体美的追求呈现出功利目的逐步让位于审美欣赏。由于南北地域的差异和本土文化的长期浸染,在人体审美上,北方更强调一种健壮美,南方更欣赏一种灵秀美。

从现有文字记载看,我国历史上被正面歌颂的第一位有名有姓的女性是春秋时齐国的庄姜。《左传·隐公三年》载:“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这首《硕人》诗被完整地保存在《诗经·卫风》中。全诗共四章,开篇盛赞庄姜是“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接着才叙述她的出身高贵。第三章在描写庄姜出嫁时,又再一次称庄姜是“硕人敖敖,说于农郊”。读着这样的诗句,庄姜修长结实的身材,楚楚动人的形象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以长硕、丰盈为美的审美观同样表现在对一般女子形体的描绘上。《诗经·小雅·车舝》中以“辰彼硕女,令德来教”的诗句赞美新娘既身材修长又美丽贤慧。《诗经·陈风·泽陂》中用“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的诗句来形容思念中的美丽姑娘。

不仅女子如此,春秋战国时代的北方男子同样以长硕、勇健的阳刚之气为美。《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了一个“长而美的”男子汉浑良夫。《战国策·齐策》中记载了一个“修八尺有余,形貌佚丽”的美男子邹忌和那个比邹忌更美的“城北徐公”。我们不妨再打开《诗经》,看看人们(尤其是女人们)对男性形体美的审美标准是什么。《齐风·猗嗟》:“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颀”就是身材修长的意思。《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维彼硕人,实劳我心。”《郑风·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丰”是指容貌丰满的样子,“昌”是指精力旺盛健壮。《卫风·考槃》也是一首女子赞美“硕人”的诗。在对男性人体审美中,威猛刚毅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内容。《诗经·邶风·简兮》称赞“硕人”“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经·郑风·羔裘》有“孔武有力”等句。这些诗篇中的赞美之词均出自思春女子之口,典型地再现了当时北方女子心目中“白马王子”形象。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对男性体态美的审美标准与女性相比,基本是相通的,都突出了“硕大”、“丰”、“颀”的特点。按照这种审美标准,女性一旦在获得了爱的权利后,敢爱敢恨的火花就会崩发,并能大胆地付诸实践。《左传·昭公元年》载:“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犯惧,告子产。子产曰:‘中国无政,非子之患也。唯所欲与’。犯请于二子,请使女择焉。皆许之。子皙(公孙黑)盛饰而入,布币而出。子南(公孙楚)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女自房观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南也,夫也。夫夫妇妇,所谓顺也。’适子南氏。”这是中国婚姻史上由子产导演的一幕最早由女子担当主角的“相女婿”小品。在一位美丽的姑娘面前,两个男性竞争对手显示出了不同的竞争手段和风格,体现了不同风格的美。但最终是“赳赳武夫”(《诗经·周南·兔罝》)那种铮铮可及的阳刚之美战胜了金玉其外、只想靠金钱来博得女子欢心的庸俗之美。“夫夫妇妇,所谓顺也”:男人就得像个男人的样子,女人就得像个女人的样子,这才叫“顺”,才符合事物阴阳发展变化的规律。我国女性择偶时对男子形体美的标准在这里得到了最早体现,这个标准出自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之口,既有历史现实意义,也有历史的永恒价值。

当北方盛行一种男女以硕大、颀长、健壮为美的人体审美观时,南中国的土地上似乎在盛行着另一种审美风尚:男女一般以清秀细腰为美。这一点以战国时期楚国最为典型。《战国策·楚策》中莫敖子华透露:“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腰,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然而不避”。《荀子》中也称“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为了迎合楚王的近乎变态的审美情趣,楚国宫廷上下像普遍犯了厌食症,不惜自我摧残,去追求所谓的身材苗条、体态轻巧。我们不妨再看一下屈原、宋玉笔下的女性形象。屈原《大招》中描写女性的体态美是:“丰肉微骨,调以娱只”、“小腰秀颈,若鲜卑只”、“丰肉微骨,体便娟只”。《招魂》(也有认为是宋玉所作)中有:“弱颜固植,謇其有意些。姱容修态,絙洞房些。”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东家之子”长得也是“腰如束素”,“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从美的外在要素来看,已开始强调了尤如现代女性的“三围”内容。1949年,在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龙凤仕女帛画》以及后来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画面上的男女形象正与典籍记载相吻合。今日观之,我国南北人群、尤其是姑娘们在形体上存在的一些差异,与大自然的哺育有关,是否也与传统文化心理的潜在遗传影响有关?

在注重外在形体美的同时,以道德、品性为主要内容的“心灵美”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衡量一个人美丑的标准。人们要求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视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人为不美。《诗经·郑风·叔于田》欣赏的是“洵仁且美”、“洵美且好”、“洵美且武”的男子。而对女子的欣赏则要求具有那种“洵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的优雅气质。《国语·晋语》记载了一个叫宁嬴氏的人,为追随阳处父,由开始的抛妻别子追随而去,到听其言、观其行后的中途而返:“吾见其貌而欲之,闻其言而恶之”,说明即使男人们在欣赏自己的同类时,也十分注重于人的内在心灵美。宁赢氏的择友与上文提及的徐吾犯之妹的择偶(择夫)行为已经说明,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在人体审美问题上的理性思考日趋明显了。

四、“犀角偃月”与“肌如白雪”:

五官与肤色之美成了人体审美的重要内容

当人们普遍关注人体美的同时,对一个人的肤色、脸形、五官等美学特征也自然提到了重要方面。《诗经》开篇的《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就是指容貌美丽的女子,《郑风·野有蔓草》以“清扬”来形容女子的眉清目秀,《郑风·汾沮洳》以“美如玉”、“美如英”来形容女子的容貌俏丽迷人。春秋战国时,虽不能说已产生了骨相学,但那些面目可憎的人往往被视为是不祥之兆。《国语·晋语》载:“叔鱼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遂不视。”后来,叔鱼果然被邢侯所杀。而好的面相不仅能吸引异性,有时还能因此而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战国策·中山策》“阴姬与江姬争为后”章载:司马熹为了能让阴姬当上中山国的王后,就跑到赵国游说赵王,纵恿赵王把阴姬娶过来。但当赵王向中山国提出婚请时,中山国国王不知是计,认为自己身边的美人岂能送给别人,于是赶紧将阴姬立为王后。司马熹在盛赞阴姬貌美时说:“臣闻赵,天下善为音、佳丽之人所出也。今者,臣来至境,入都邑,观人民谣俗,容貌颜色,殊无佳丽好美者。以臣所行多矣,周流无所不通,未尝见人如中山阴姬者也。不知者,特以为神,力言不能及也。其容貌颜色固已过绝人矣。若乃其眉目准頞权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司马熹所说的“准”就是指鼻子,“頞”就是指鼻茎,“权”就是指面部的辅骨,又称为颧骨,“衡”就是指眉毛以上部分;“犀角”指头骨,“偃月”指额骨。司马熹将阴姬描绘成一个美人坯子,而且特别强调了她的大福大贵面相。虽带有几分春秋战国游说家的夸张,但却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对于五官面相的审美标准。《楚辞·大招》中曾有“曾颊倚耳”句,说明楚国人也是欣赏那种脸部双颊长得饱满、两耳长得熨贴适当的人。

对五官的审美要求必然离不开对人体的肤色审美要求。人们(尤其是男人们)在注重了女子形体美、五官美的同时,更欣赏那种“明眸皓齿”、“肌如白雪”的女性,体现了一种“尚白”的审美倾向。《诗经·硕人》第二章中,庄姜不仅身材好,肤色、五官也是长得上乘:“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用现代语汇可译为:她的手指像茅草的嫩芽,她的皮肤像凝冻的脂膏,她那嫩白的颈子就像一条蝤蛴,她的牙齿像瓠瓜的籽儿,她那方正的前额上嵌着一双弯弯的柳叶眉毛,她那娇嫩的脸上绽满了轻盈盈的微笑,再看她那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多么美好。庄姜,堪称是当代人们心目中从形体到五官、肤色等都符合标准的超级“模特儿”。在肤色方面,人们也欣赏那种“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的白里透红健康色。由于女子肤色如何已成为评判美丑的要素,因此,化妆现象在当时已经出现。并且,北方女子的化妆风气要早于、浓于南方。《诗经·卫风·伯兮》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说明北方女子在春秋之前就开始了化妆。又《战国策·楚策》“张仪之楚贫”章,说明了当时南北方女子美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她们在化妆术上的不同。楚怀王本来以为,南后、郑袖是最美的美人了:“天下莫若是两人也”。但当张仪告诉他“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时,楚王立即改口道:“楚,僻陋之国也,未尝见中国之女如其美也。寡人之独何为不好色也?”于是,就“资以珠玉”,让张仪帮他到“中国”去物色美女。“粉白”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女子本身肤色白,再则是说明“郑、周之女”是面部施粉化了妆的。“黑”是指女子发色,“墨”又作“黛”,说明当时中原女子为追求美而描眉画眼了。

相对于中原而言,以楚国为代表的南方女子更注重于天然本色美,强调天生丽质。屈原《大招》中的楚国美女是这样的:“朱唇皓齿,嫭以姱只”,“嫮目宜笑,蛾眉曼只”,“容则秀雅,穉朱颜只”、“青色直眉,美目媔只”;《招魂》中的美女是:“蛾眉曼睩,目腾光些。靡颜腻理,遗视矊些”。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中对南国女子美更有精到的描写。《神女赋》中女神“姣丽”的外在形象是:“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登徒子好色赋》中的“东家之子”更是娇艳可人,“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从眉眼到唇齿,从头发到肤色,在色泽上崇尚的是一种自然美。“青色直眉”、“蛾眉曼只”、“曲眉规只”等,有人认为是化妆的结果,其实是指女子眉毛形状不同。南方女子不尚化妆而又多美丽娇人,与南方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滋润有关,可能也与南方天气炎热、人体易出汗而不利于化妆有关吧。

五、“美女破舌”,“美男破老”:人体审美的扭曲与悲哀

人类对自身的不断审美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促进自身优化的过程。人类异性之间的互相欣赏乃至结合,主要是本能的作用,但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权力支配”现象已日益明显。在贫富差别和阶级社会产生以后,男女地位的悬殊使男人拥有了更多支配女子命运的机会,而拥有一定权力地位的男人却可以拥有多个女人。考古发现中大量由奴隶和女性组成的陪葬墓现象已充分显示,在先秦时代,男性(酋长或奴隶主等)在生前和死后也要强求对奴隶与女性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人体审美变味已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对女性的关注多于对男性的关注。历史文献中对女姓形体描绘的篇幅明显多于男性。男人们总喜欢对女性的形体津津乐道,横挑鼻子竖挑眼。曲线美是人类在对自身的不断欣赏中得出来的审美定律。女性人体曲线充满生命活力,给人以美感,这一点从中外原始雕塑中的“维纳斯”们的形象塑造已得到证明。但由于对女性形体欣赏中的功利目的,以及男性占有欲的本能,使女性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玩偶”角色。这种现象在进入奴隶社会以后最为普遍。就是在屈、宋笔下,美女们也大多是充当了召唤亡灵的诱耳。这种对两性人体审美关注的不平衡与男女社会地位发展不平衡是一致的。

二是男性占有女性可以不择手段。一种方式是权力愈大拥有美女愈多。对于一般统治者而言,“左郑姬,右齐女”已是伺空见惯。《战国策·齐策》中记载“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也是过着“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的生活。这种社会风气一直延续至封建社会。另一种方式是凭实力和地位夺人所爱。《左传·桓公元年》载:“宋华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顿生歹念。第二年春天,华父督为了夺人所爱,竟“攻孔氏,杀孔父而娶其妻”。为了获得一个美女,男人们不惜大动干戈,有时到了父子相争、兄弟相残、朋友相杀的地步。《左传》鲁文公七年,“穆伯如莒莅盟,且为仲逆。及鄢陵,登城见之,美,自为娶之。仲请攻之,公将许之”。襄仲为穆伯(公孙敖)之从父昆弟,公孙敖到莒国签订盟约,同时兼负将弟弟的新娘迎接回来的任务,但公孙敖见新人貌美,先下手为强,留下来做了自己的新娘,做哥哥的抢走了弟弟的新娘,一场恶战不可避免地暴发了。又《史记·秦本记》,楚平王十一年,“楚平王来求秦女为太子建妻。至国,女好而自娶之。”做父亲的又抢走了本该属于儿子的老婆。礼义廉耻的大堤已被时代动荡的浊流给彻底冲垮。

三是女性被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在国与国之间,年轻女性可以被作为政治外交的重要礼品而相互赠送,有时也作为战利品而被战胜国拥有,著名的如西施、毛嫱等美女的命运无不与之有关。有时女性被用于上级对属下的奖赏,或交情甚笃者之间的相互馈赠。《战国策·秦策二》“义渠君之魏”章载,义渠君被陈轸誉为是“蛮夷之贤君”,故竭力纵恿秦王“贿之以抚其心”。秦王就赠之以“文绣千匹,好女百人”。类似现象甚夥,笔者曾有专文讨论。

先秦人体审美历程中的“扭曲”现象,最终导致了 “美是祸水”的社会观念。《战国策·秦策一》“田莘之为陈轸说秦惠王”章中,田莘在与秦惠王对话时,称《周书》中就有“美女破舌”、“美男破老”一说。诸侯国之间为了达到“以乱其政”的目的,就向敌国“遗之女乐”、“遗之美男”,以达到击垮对方国君身边的谏臣和老臣之目的。鲍彪本《战国策》在注解时引用《汲冢周书》补曰:“美男破老,美女破舌,武之毁也”,即以美男和美女来摧毁敌人的意志。而《修文御览》引《周书》则作“美男破产,美女破居”。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是在把“美人”视作了不祥之物,是祸水。这种人体审美进程中出现的尴尬现象,是人类自身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