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方特具体位置在哪:《我说易经》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50:09
《我说易经》下
第二十三篇:关于对“八卦成列”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50
    孔子的《系传》分上下两部,本章是《系传》下部的第一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一、“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我说:八卦每一卦都可以变成八个卦,自成行列,八八六十四卦。天地万物万事的一切现象都在其中了。先天八卦本来是三爻,重叠起来变成了六爻,爻的变化就在其中了。阴阳相互推演,变就在其中了。系在每卦下面的文字说明,就是解释在个卦象命题的,变动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二、“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我说:《易经》中的卦象有吉凶悔吝,实际上悔吝是小凶,也是凶,吉凶悔吝产生于变动,一动就会有吉凶悔吝。能够刚柔相济阴阳推演的人,才有立人成事之本;能够因时因地懂得变通的人,才能把握时代。吉与凶,就在于你的心守正。天地之道,表现出来的是正道。日月之道,就是正大光明。天下一动有四分,其中三分为凶,只有一分为吉呀!
    三、“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我说:乾卦,很正确的告诉你,表现出来的是很简化的,并不复杂。坤卦,也很自然的告诉你,也是很简单的。六爻中的每一爻,都是效法天地万物万事的每一个现象。每一个卦象,就是每一个现象的像。每一爻象在卦内的变动,都会在外表现为吉凶,建功立业就在于一爻的如何变动中,圣人的情感倾注于系在爻卦下的文字道理中。
    四、“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我说:天地间的大德,可以说是生生不息,圣人最宝贵的可以说是时机。如何把握住时机,可是说是仁慈。如何能把握住人心,可以说是用财。理财需正道,禁止黎民百姓做不应该做的事,可以说是道义。
    卦象就是天地万物万事中每个现象的照像,关键在动爻的变化。卦象四分,其中凶占三分,吉只占一分。可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呀!但是,要把握住何时何地何人的时机,关键在于那一动,一动就变,动的出发点成为了关键的关键,就在于——正义,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正义来自于人的本性“善”,善是最有力量的;那是真诚的慈善,真诚是无畏的。

第二十四篇:关于对“盖取诸卦象”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51
    本章就是一部,体现在卦象中的上古人类进化的演义。“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於天, 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斵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一、“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於天, 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我说:上古我们的老祖宗包羲氏兴起于天下,伏羲仰头观察上天的现象,低头观察大地的规律,观察鸟兽的变化,与大地上万物的差别,近而观察各物种身体的变化,远而观察各物种群体的变化,根据如此观察开始作八卦,通过八卦可以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天地间无所不通,通过八卦可以代表、比较、比喻、区别万物各类的情形。
    二、“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斵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盖取诸噬嗑。”
    我说:通过作结绳记事,而来作网捕鱼、作罟打猎,从打猎捕鱼等的各种现象,看到了人类生存的光明,文明的进步形同离卦。伏羲氏过世了,神农氏又兴起,发明农业以教天下,用犁来犁田,便用益卦来代表。同时又规律的隔几日的日中,聚天下百姓进行货物交换,通过交换满足各自的需要,而后散去,这就形同于噬嗑卦。
    三、“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我说:神农氏过世了,黄帝、唐尧、虞舜依次先后兴起,通天下万物万事的变化,如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等,使的天下黎民百姓的生活不断进步,黄帝、唐尧、虞舜利用自己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的智慧,教化百姓,使天下百姓适应新生活的变化。《易经》告诉人们,天下的万物万事,穷尽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变化,一变就会通,一通就会相对持续一段时间。这样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会得到上天的保佑,就会大吉大利。通过黄帝、唐尧、虞舜带领天下百姓数代人的努力,人类逐渐的进化,终于穿上了衣裳,进一步的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进步,这种现象都体现在乾坤各卦中。
    四、“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我说:随着人类的进步,晓得把木头中间挖空了为舟船,削木为楫,以利于水上行船交通,通行天下。这都体现在风水涣卦。驯服了牛马,可以耕地,可以驮重物通行天下,都体现在随卦。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需要关紧窗门,安排敲梆子巡夜,以防备暴力强盗,这体现在豫卦。人们又学会了用木头做成杵,用石头做成臼,用臼杵把稻壳去掉,以利于天下万民,这体现在小过卦。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战争,人们用弦把木拉成为弧型,把木削尖成为矢,做成弓箭等武器,以威震天下,这体现在睽卦。
    五、“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 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我说:上古人类居住在山洞野外,后世圣人改住在宫殿,上栋下宇,以避风雨严寒,这体现在大壮卦。上古人葬死者,是用树枝条包的紧紧的,把坟墓挖的深深的,埋在土里,没有封土,没有载树作记号,丧期没有时间限制,后世圣人改为用棺椁,这体现在大过卦。上古人们以结绳记事治理天下,后世圣人改为以文字书契,用百官来治理天下万民,这体现在夬卦。
    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智慧,融汇成为中华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集中的体现在《易经》之中,这就是中国人。《易经》的真谛就是——中国人对环境的适应。这还是我说。

第二十五篇:关于对“易者象也”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52
    本章说的是第三章与第四章。“是故,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 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 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一、“是故,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 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我说:接上第二章,所以,《易经》中的每一卦象,都是抽象的代表了天地间万物万事中的一物或者一事,卦象就是实物、实事的像。彖就是孔子根据卦象的材料所下的判断的语言。爻就是效法天地间万物万事的动态,就是交变。所以,一动就有变,一变就有吉凶,而烦恼、困难就会显著。
    二、“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 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我说:阳卦阴爻多,阴卦阳爻多,是什么道理那?因为,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阳以阴为用,阴以阳为用(算命的就叫它做用神),阳卦代表了单数,阴卦代表了偶数。那么,阴阳卦的性质和作用如何让那?如阳卦一阳而二阴,为君子之道。如阴卦二阳而一阴,为小人之道。也就是“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道理。
    吉凶全在变数之中,一、变——环境因素在变、时间因素在变、动机因素在变;二、变——阳阴互变、尺度分寸、数极必反;因此:善易者不言卜。

第二十六篇:关于对“其亡其亡,系于包桑。”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53
    本第二十六篇,最有体会的就应该是:“其亡其亡,系于包桑。”“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易曰:「困于石, 据于蒺藜, 入于其宫, 不见其妻, 凶。 」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 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 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不获。 语成器而动者也。」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而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 故恶积而不可掩, 罪大而不可解。 易曰: 『履校灭耳,凶。』」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 亡者,保其存者也; 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
    一、“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我说:《易经》泽山咸卦九四爻的爻辞:形容这个人心很不安,主意很多,思想不定,很难下决心的状态,很多的朋友跟着你思来想去。对此,孔子说:天下有什么可思来想去的,有什么可顾虑重重的哪?虽然,各种思想宗派的道路不通,但是同归于一个理,只不过是思想见解不同,而顾虑重重,如此,那天下还有何思何虑?
    二、“「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
    我说:太阳上来了,月亮下去了;月亮上来了,太阳下去了。日月就是这样相推,而天下才由黑夜产生光明。冷天过去了,热天就来了;热天过去了,冷天就来了。寒暑就是这样相推,一年就是这样产生的。推下去的就是屈;上来的就是信,就是在屈信相互感应中,利就产生了。
    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 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我说:尺蠖只有把身子弓起来才能伸,才好发挥力量;龙蛇的冬眠,是为了生存;把天地万物万事的道理,融会贯通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以至于运用社会之中;与利于安身立命,做出一番事业来,古往今来有没有知道的。出神到入化的境界,一定会做出一番伟业。
    四、“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 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我说:《易经》泽水困卦六三爻的爻辞:困于石井中,就是逃到荒郊野外遇到的也是蒺藜遍野,偷偷地回到家里,又不见其妻,凶也。孔子说:不是应该受困,都是因自己的原因,而受困的,必受侮辱。不应该依靠的占据的地方,而由于自己的原因,却依靠了占据了那个地方,必使自己处于危险。既受侮辱又处危险,岂不就是死期将至,家破人亡么?
    五、“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不获。 语成器而动者也。”
    我说:《易经》雷水解上六爻的爻辞:公侯在一个土坡上射下一只隼,出游打猎获利。孔子说:隼是只飞禽,弓箭是件武器,射飞禽的是公侯。作为一名君子,要如藏器与身一样,有智慧、有本事,等待时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何事不成?做一番事业,就要做到底,没有不获得成功的。能否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问问自己,有没有取得事业成功的本事。
    六、“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而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 故恶积而不可掩, 罪大而不可解。 易曰: 『履校灭耳,凶。』」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
    我说:孔子解释火雷噬嗑卦初九爻的爻辞:普通人如果不知道羞耻,就不会懂得仁;不知道畏惧,就不会懂得义;没有好处,没有利益可图就不会去干;对小人没有威武就没有惩戒;使其受到一点小的惩罚,而一辈子记得做好人,那是小人的福气呀!《易经》:穿着木屐走路把脚碰破了,以后就会小心注意,也就不会再有大的伤害。这一爻就是这个道理。善不慢慢的积累起来,就不会成功;所以,恶慢慢的积累起来,就会导致灭其身。小人以为小善事没有多大意义,而不去作为,所以,小人以为自己身上的小毛病没什么了不起的,可是积累起来就成为了不可掩饰的大毛病,到了罪大恶极的时候,就无法解决了。《易经》:穿着木屐走路把脚碰破了,但是并没小心注意,导致又重重地跌倒了,摔死了,凶呀!孔子说:(天地否卦九五爻爻辞)危险,就在于安逸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位置和成就中;灭亡,就在于满足保存现存的状态中;动乱,就在于对乱的治理中;所以,君子在安定中要不忘危险的因素;在现存的繁荣中不忘灭亡的可能;在治理中不忘动乱的后果。因此,既可安身,又可保国呀!就象《易经》卦里所讲: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随时都有灭亡的可能,就象在风雨摇摆中,吊挂的一大团草窠一样,朝不保夕呀!
    《易经》系辞下传第五章,我说到此,默默很久很久,因此,把第五章分为两篇来说。面对“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不论是“尺蠖之屈,龙蛇之蛰,”还是“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其亡其亡,系于包桑。”但是,对此,“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同归而殊途也”

第二十七篇:关于对“中正、介石”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54
    本篇是第五章的下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蒋介石的名“中正”和字“介石”,典出《周易》:“(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看看去。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sù,佳肴美味),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言致一也。」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 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 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 易曰: 『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一、“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sù,佳肴美味),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我说:火风鼎九四爻。孔子说:自己的道德学问不够,但是位置很高;自己没有什么智慧,却想做大事;自己的力量很小,却想担重任;很少能做到的。《易经》:做饭用的鼎,断了一只脚,鼎里的饭翻出来了,样子难看极了,凶。说明不能胜任。
    二、“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我说:这是雷地豫卦六二爻的爻辞。孔子说:一个人的智慧,能够达到在一件事将动还没有动的时候,就知道结果,就是知几通神!因此,君子对上不谄媚,对下不轻慢,方能达到知几也!知几,就是事物还没有动,开始摇动将动未动时。吉利就在于先见之明呀。作为君子有先见之明,见机而作为,才会把握机住会。不用终日等待吉时了。《易经》:“耿介如石,终日时刻警惕自己,便会吉利。”二爻为阴爻,居中为正位,本身中正。因此,只要始终坚持耿介如石的中正之道,必然会有超然独立的见识;所以,君子既可以知道普通人看不到的细微之处,又对普通人都知道的明显之处,知道的更为清楚;因此,在做事的时候,才能该柔的时候就柔;该刚的时候就刚,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万众仰慕的领袖。
    三、“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我说:地雷复卦初九爻爻辞。孔子说:颜氏之子颜回,颜回当然是贤德的,对自己的不善之处没有不知道的,知道自己的不善之处没有再出现过的(不二过)。《易经》地雷复卦初九爻爻辞:对于不善之路,不要走得很远就要回来,才能不后悔,大吉。
    四、“「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言致一也。」”
    我说:山泽损卦六三爻爻辞。天地间云烟弥漫生机勃勃,万物滋生演化欣欣向荣。由于男女雌雄阴阳交媾,万物才滋生演化。《易经》山泽损卦六三爻爻辞:由于阴阳交媾滋生万物,因此,三人在一起自然就要损害一人;一人则要寻求其友。这样才能达到天地人的和谐呀!
    五、“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 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 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 『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我说:风雷益卦上九爻爻辞。孔子说:君子要先能安其自身,而后有所作为;要先交心,而后可谈知心话;要先定其交情,而后才可有所求。君子修道修身能修正此三者(很难呀!!!),人生才能够求全(但是:君子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呀!!!)。不能安其身,而要有所作为,黎民百姓是不会支持你的;不与民交心,而用威胁的话对待百姓,黎民百姓是不会顺应你的;对人家没有交情,而求救于人家,人家是不会给与你帮助的。没有支持你、顺应你、帮助你的百姓,要想有所作为、事业要想成功是很难很难的。所以,《易经》风雷益卦上九爻爻辞:不但不会支持你、顺应你、帮助你,反而会打击你,在社会的利害关系中,人的心里动机是没有恒久的,所以结果是凶。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那位中国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蒋介石的名“中正”和字“介石”,虽然典出《周易》雷地豫卦六二爻。“『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二爻为阴爻,居中为正位,本身中正。”但是,正是由于没有始终坚持“中正”之道,所以,最终才只好跑到“介于石”的一海中孤岛上去了(呵呵!戏说了)。

第二十八篇:关于对“乾,阳物也;坤,阴物也。”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55
    本篇是第六章看看对“乾,阳物也;坤,阴物也。”如何理解的。“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一、“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我说:孔子说:乾坤两卦是学习《易经》入门的两卦么?!乾,是代表阳性东西的符号;坤,是代表阴性东西的符号。阴阳相合的结果,而使天地间的刚柔有了本体,其本体是天地的造就,是通神明的结果。由阴阳分别代表的,天地间万物的各个名称,是广杂而不过分。于是稽查其中各类,发现这就是天地间产生乱世的根源么?
    二、“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我说:学习《易经》,就可以通过了解彰显的历史而懂得未知的未来,而更要注意微小的幽暗的不易被人察觉的,因为《易经》中的每一卦象的卦名都是很妥当的有道理的,分辨万物、正确的说法、判断的辞,都具备的。
    三、“ 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我说:虽然,有的卦象代表的那个名称的物很小,但是其一类的道理也是大有学问的。其宗旨是远大的,其言辞是有文采的,其言辞虽然曲折圆滑,而确实是真实恰当的;其事情虽然包括很广大,而确实是很难一时懂得。就是因为“阴阳合德”成就了人们的作为,并且,以此明得失以报答。
    《易经》的卦象,都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其生活环境变化体会的写照,是探索未来世界变化的想象。所有的变化不过就是一阴一阳也。所以,乾坤,其《易》之门也!

第二十九篇:关于对“易也变也”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56
    本篇是第七章详解了九个卦的变易。“《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一、“《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我说:孔子说:《易经》的兴盛流行,在于中古殷商革命时期么?给《易经》做系辞的人,他有忧患意思么?
    二、“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我说:所以,天泽履卦是做人有德的基础;地山谦卦是做人有德的把柄;地雷复卦是做人有德要回复到自己的本来;雷风恒卦是做人有德要持久;山泽损卦是做人要有德需要在挫折中修身;风雷益卦是做人有德通过损卦就会自然有益了;泽水困卦是做人有德需要在遇到困难时候的思辨;水风井卦是做人要有德需要有一定的范围规范;巽卦是做人有德是需要有一定的制式的。
    三、“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我说:履,做人要和平和睦;谦,做人越是谦虚越会尊贵;复,做人遇到问题不论大小首先要反求诸己;恒,做人不论遇到多么杂乱的局面都不要受影响、不放弃、持久的坚持下去;损,做人遇到困难就要克服困难是会有益的;益,做人总在顺境中容易不警惕自己反而会出问题的;困,做人在艰难困苦中反而会砥砺上进走出另外一条通路;井,做人在一定的规范内要知道的变迁;巽,做人顺势时会在不知不觉中取得成功。
    四、“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我说:履,与同行者,要合的来;谦,与人相处,要讲道理懂礼貌;复,与人共事,要自知自明;恒,与人相处要,专一不乱;损,要懂得吃亏,有益于远离更大的损害;益,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功,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困,在艰难困苦中,总是会得到他人同情的;井,自己要有做人的规范,以辨别他人是非;巽,顺势实现做人的德,要懂得权变。
   
《易经》中的每一卦,都是因时因势因人的,都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变;在特定的大势中变;在特定的个人中变。并且,在一定的数量中还会变;在相对的动静中还会变;在如何的作为中还会变。易也变也呀!把握命运的还是你自己呀!

第三十篇:关于对“唯变所适,道不虚行”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57
    本篇是第八章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我们为人处世,要随着天地间万物万事在时空中的的变化而识变、适变。“《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一、“《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我说:《易经》是一本无论在任何情形下,都适合我们人生、生存、生活学问的书呀!我们的日常生活,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它的范围。但是,《易经》的是一部随着天地间万物变化,而随时在变的法则,因此,我们为人处世,要随着天地间万物在时空中的的变化而识变、适变。这个道理充满适用于天地间东南西北上下六合,但是,上下无常态,刚柔相变化,不可认为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唯有适应天地间万物万事的变化。
    二、“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我说:《易经》又告诉我们,天地间万物万事的变化,不是乱变的,是有内挂、外挂、外在、内在客观的因果法度的,因此,为人处事要当知恐惧谨慎,又要随时随地明白忧患的因果关系。对此,是没有什么人(神)可以保护你的,只有靠你自己去小心谨慎的识变、适变,要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都象父母在身旁一样的恭敬、谨慎而为。刚开始学习《易经》要参考卦象、卦辞、爻辞、判断的方法,既然有《易经》典明了通常的道理,姑且非有真正的精通它、运用它的人,学习《易经》之道才不是一场虚行。
  
“唯变所适,”才能“道不虚行”。道出了《易经》的真正道理。“识变、适变”——是人类进化的根本道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道理;是个人进步的根本道理;是天地人和谐的根本道理。难就难在“识”、“适”两个字上呀!

第三十一篇:关于对
“所处时空、位置”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58
    本篇是第九章,是孔子对《易经》每一卦中的六爻,因时空、位置、对象、用处不同,而有的差别的理解。“《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一、“《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
    我说:《易经》这本无论在任何情形下,都适合我们人生、生存、生活学问的书呀!其因果关系是有始有终的,其所指的天地间的万物万事是摸得着、看得见、可推测的的。六爻的变化,虽然是错综复杂的,但是主要的是,唯有随时把握住时、空、物的变化。卜卦时,开始卜出来的一个爻,是很难断定这个爻的发展,等到这个卦六爻完成,这个卦就看明白了,这就是卦的本末关系。每卦中的文王做的卦辞、周公做的爻辞、还是孔子做的彖辞都是差不多的,没有确定的。最后在于断定这一卦的结果。
    二、“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我说:若要有人卜卦问各种事物的结果,辨别何是何非、是凶是吉,则没有每卦的中爻不具备的。咳!要是真正读懂了《易经》,大概的存亡凶吉,你自己就可以知道的呀。真正智慧的人,读懂了孔子的彖辞,则《易经》的全部道理就会明白个大概了。
    三、“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我说:每卦的二爻同四爻的功能相同,但是,地位却是两样,二爻在内卦初爻与三爻中,居中位。四爻虽在三爻与五爻中,却在外卦居下位。那么其凶吉自然就不同了;二爻非常好,而四爻却多进退的变数,令人畏惧,但是,爻位的变化,又都是很接近的。二、四均为阴,阴者柔也,就是柔道,虽然不利于对远距离强硬的发挥作用,但是,阴柔之道重要的是,一般不会出问题。就是因为其用柔就是用中的道理。
    四、“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耶?”
    我说:每卦的三爻同五爻的功能也是相同,但是,地位也是两样,因为,三爻居内卦最上,多凶,五爻居外卦中,正是成功的阶段,多功,由于位置不同,因此也就有了贵贱等级之分了。二、四爻用的是阴柔,三、五用的是阳刚,因时空、位置、对象、用处不同,所以,阴柔也会有危险的,阳刚也会取得胜利的。
    《易经》每一卦六爻中的,每一爻的功能多是相同的,在于每一爻的位置是阴还是阳、是否在中非常关键。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刚来到人世间的能力大体都是一样的,关键是后天所处的位置如何,对一个人是否成功非常关键;而每一爻的的内容是阴爻还是阳爻,与所处位置的关系意义非常重大。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处的位置,采取什么样的阴柔或者是阳刚的做法,对一个人是否成功意义非常重大。我想这是科学的总结。

第三十二篇:关于对“三才之道也”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59
    本篇是第十章,是孔子对《易经》的产生进行的理论阐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一、“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我说:《易经》这本无论在任何情形下,都适合我们人生、生存、生活学问的书,运用之广、作用之大竭尽具备。
    二、“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我说: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地有地道。天、地、人为三才,而且,天有阴阳、人有阴阳、地又阴阳,所以为六,六爻也。六爻不是别的意思,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也。
    三、“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我说:天道、人道、地道随时随地都在动在变,所以叫阴爻、阳爻;爻在变动中就有等级次第,所以分别叫什么什么物;天地间万物万事相处错综复杂,所以,因人而产生的现象就叫文化;文化不当的发展,所以就产生了吉凶。
    本篇是第十章,是孔子对《易经》的产生进行的理论阐述。
从而产生了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天地人的思想。我们今天的世界,不论发展到何种地步,天地(阴阳)人永远是我们人类的整个世界。现实中的天地人代表了人类的客观世界,人的思想代表了人类的主观世界,没有了人类,也就没有了人类的思想,也就没有了人类的文化,也就没有了人类的整个世界。

第三十三篇:关于对“《易》之道也”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60
    本篇第十一章告诉我们的是: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一、“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
    我说:《易经》的学问最为兴旺的时期,应当是殷商末年,那时周朝革命最为兴盛呀!应该是商纣王囚禁周文王时候的著作吧?
    二、“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我说:所以用的语言都是很小心的真话直言,很小心的真话实言就是要,求的是天下太平,《易经》的易就是变动,一变动就会失去平衡,就会倾斜,《易经》这里面的学问非常大,天地万物万事都是有这种联系的,我们人类对待天地间万物万事,始终时刻都要谨慎小心的,只有谨慎小心的知变、适变,才能不犯错误或者是少犯错误,这才是《易经》的道理所在呀!
   
我们人类在进化中始终是敬畏天地的,祭拜天地;敬畏为我们提供衣食的万物的,祭拜图腾。就是因为我们人类生存的大自然始终时刻在变动着,不但我们未知的在变动着,就是已知的也在变动着。因此,我们人类一直是在谨慎小心的在生活着,一不小心就将是灾祸临头(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也有可能将是灭顶之灾(我们人类躲过去了么?!),我们人类曾经祈求神仙的保佑,敬畏神仙;祈求祖宗的保佑,敬畏祖先;祈求圣人的保佑,敬畏圣人。但是,《易经》早早的就告诉我们:要依靠我们人类自己“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对此,让我们再听听毛泽东主席在全国胜利的前夕,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全军非常深刻、发人深省的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两个务必”吧!“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三十四篇:关于对“天地设位,圣人成能”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61
    本篇第十二章是《系传》下部的最后一章。做了总结性的说明。“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一、“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我说:这个代表天符号的乾,为阳,是天地间万物中最为刚健者;乾的道德行为,既在永远的复杂变动中,又在日常的平易普通中,方能知道其存在的危险。这个代表地符号的坤,为阴,是天地间万物中最为柔顺者,坤的道德行为,即在永远的简单易行中,又在日常的重重困难中,方能知道其存在的阻力。
    二、“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我说:如果能学懂了《易经》,就能够说的使众人心服口服,就能琢磨透各诸侯心中的忧患和顾虑,就可以断定天下的凶吉,就可以成为全天下孜孜不倦的领导者。所以,通过观察变化的言行,就会发现吉事会有祥瑞出现。那是通过卦象知道这个东西的吉凶的,通过占卜也就会知道未来的吉凶。
    三、“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我说:《易经》为天地万物万事都设置了一定的位置,只有智慧的圣人才有能成功的利用《易经》的能力。普通人所谋求的,一般鬼所谋求的,黎民百姓一样有这个能力。八卦以卦象告诉你吉凶,爻辞、彖辞以文字告诉你吉凶,在阴阳变化、刚柔交错之中,而吉凶就可知道了。
    四、“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我说:《易经》中的每一卦的变动,都是根据卜卦者的心里需要的语言,因此,吉凶就是根据卜卦者的情形利害而变迁。所以,根据卜卦者的爱好与厌恶相矛盾,而产生吉凶的;根据卜卦者的困难与容易的程度,而产生悔吝的;根据卜卦者的真情与假意的感应,而产生利害的。凡是《易经》变动之情形,最相近的而不相和的便是凶,或者受害于此,会感觉到忧虑而困难。
    五、“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我说:将要背叛你的人,说话的语气里面随时都有惭愧之意;心里有疑惑的人,说话说不到根本,只是一些枝叶;真正吉祥的人往往沉默寡言;烦躁的人闲话很多;善于诬陷人的人讲话总是游移不定模棱两可而似是而非,失掉了他应该坚守的根本而理屈词穷。
   
《易经》为天地万物万事(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都设置了一定的位置,那就是它的卦“象”;每一个卦象都有其道“理”;又都是在一定的“数”下变动。这个变动就是“易变”;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多少懂得一些的非常“简易”的道理;但是要是真正的懂得其中错综复杂的变动,那就是很“不易”的了。关键在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是我们的导师毛泽东主席说得好。

第三十五篇:关于对“乾卦的卦辞与爻辞”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62
    从今天开始看看南怀瑾先生是怎样解读周文王(姑且如此吧!)的卦辞与爻辞的。我对中华文化探索的渴望,已被南怀瑾先生对中华文化的解读深深地吸引了,还是通过我的理解来说说吧!先来看看乾卦。乾卦是三画卦乾的重卦,分内外两卦,也就是上下两卦,上卦为外卦,下卦为内卦,乾卦的重卦,是乾下乾上,就是说下卦是乾卦。上卦也是乾卦。
    一、“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
    我说:乾卦的卦象就是元的、亨的、利的、贞的,四个现象。元——天地万物万事的本源;亨——在天地万物万事中亨通无阻;利——在天地万物万事中都是有利的,没有任何妨碍;贞——在天地万物万事中都是正的、完整的,没有受到任何破坏。
    二、初九爻的爻辞:“初九,潜龙勿用。”
    我说:乾卦从下面数的第一爻是阳爻,所以说是初九爻。爻辞是:潜龙——代表着夜里的太阳。潜伏在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地面的下面(另一面),不要动,因为那时是不能用的,也就不可用,因此也是不应用的,就是用了也等于没用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但是时间不对空间不对,那你可以有如下选择:1、积蓄力量;2、调整时空;3、待价而沽;4、灰心放弃;5、求得一搏。
    三、九二爻的爻辞:“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我说:乾卦从下面数的第二爻也是阳爻,是乾卦内卦的中爻,中爻是最好的也是最重要的,九二爻的爻辞是:见龙——代表着刚刚升起的太阳。太阳刚刚升起在地面上,有利于被大人发现。年轻人初露锋芒,象那早晨的太阳,很容易被人发现而喜欢受到重视和帮组。那你可能有如下表现:1、得意忘形;2、弄巧成拙;3、乘势而上;4、谦虚谨慎。
    四、九三爻的爻辞:“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我说:乾卦从下面数的第三爻也是阳爻,九三爻的爻辞是:初有成就的人整天都要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同时一天到晚又要时刻警惕谨慎,严格要求自己,才能避免失误和出错。是对九二爻的帮衬,也是其中的一种“谦虚谨慎”的选择。
    五、九四爻的爻辞:“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我说:乾卦从下面数的第四爻也是阳爻,是乾卦外卦的初爻,九四爻的爻辞是:龙或者在深水中,或者跃出深水,都是好的,无错的。一个人只有通过在适合的时期和环境中的努力,定会成就业绩的。
    六、九五爻的爻辞:“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我说:乾卦从下面数的第五爻也是阳爻,是乾卦外卦的中爻,也是最重要的,九五爻的爻辞是:一条龙在空中飞,如日当空光芒四射,万众瞩目更利于受到更多的好人帮助和支持。同时也要注意警惕居心叵测的伪君子。
    七、上九爻的爻辞:“上九,亢龙有悔。”
    我说:乾卦从下面数的第六爻也是阳爻,称为上九爻。上九爻的爻辞是:亢龙——已经飞上最高的龙,位高至极。会有悔闷、悔恨、悔过的。物极必反可能是老去了,可能是又一番新天地。
    八、“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我说:《易经》中只在乾卦中有“用九”,坤卦中有“用六”,其它卦中都没有这两个字出现,用九就是不被九所用,而是你能够用九。用从初九爻到上九爻,六个爻的全部智慧,展现群龙起飞而无突出为首的,是大吉大利。用九最高明,用九者不被九所用。
   
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演绎,标志着人类由对自然的认识为主,逐渐的转为对社会的认识为主。对社会的认识主要是对人的认识;对人的认识主要是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是掌握自己的命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三十六篇:关于对“乾卦的彖辞与象辞”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63
    彖辞。彖,据说象是一种动物,这种动物能将铁咬断,所以才借用了这个名词。彖辞就是断语的意思,断定的话。另据说《彖辞》也是孔子作的,以现代观念看,《彖辞》是孔子研究《易经》六十四卦的结论、批判。
    一、乾卦《彖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我说:伟大的乾卦是天地之本体,是天地万物的开端,包括了整个天地。云的流行,雨的下降,天地的变化,构成各品类的万物万象。白天从早上开始,晚上结束。白天六个时辰,晚上也六个时辰,成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点钟,所以成为六位,以龙来代表时间的动,像一条龙一样在空中飞,因为龙是看不见的,但又有飞的功能,时间从早晨天明到晚间天黑的六个阶段,永远在旋转,像六条龙衔接起来,在天体上很有规律地驾御而过。乾道的变化,也可以是我们人生命的本体,我们人的生命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性:精神的;一个是命:肉体的。精神用的太过,会使人的性失去平衡;身体用的太过,会使人的命失去平衡,两者都会使人生病,甚至重者丧失生命。运用乾道的变化,会使我们人生命的本体中的性、命保持正位,从而保持性、命平和祥和,才是大吉大利。由黎民百姓中产生出来的,体贴黎民百姓疾苦的首领的领导,那就是万方都会得到安宁。
    二、乾卦《象辞》对卦辞现象的解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我说:乾卦代表天,天的运行刚劲雄健,运行不息。君子处世,就应像天一样,力求进步,刚毅坚卓,不屈不挠 ,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三、乾卦《象辞》对爻辞现象的解释:“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我说:乾卦六爻的第一爻的现象,是阳能压制在下面,没有上来,所以潜龙勿用,拿太阳作比,是还在地球个那一面,天尚是黑的,不要强出头来;第二爻的现象,是一个人的有德行为,普遍的体现在有利于众人;第三爻的现象,有了成就不要整天洋洋得意,有得意就有失意,有好处就有坏处,一反一复,就是道;第四爻的现象,是告诉我们,到了这一步,是进是退,都会没有毛病;第五爻的现象,是告诉我们,到了这一步,如一条龙在空中飞光芒四射,会受到更多好人的帮助和支持;第六爻的现象:是已经飞上最高的龙,位高至极。会有悔闷、悔恨、悔过的,凡事不可求满,满了以后不会长久,物极必反到了鼎盛的时候也就是衰败的开始了;乾卦得用九告诉我们,乾卦代表的天,虽然是万物的本源,但是,不以首领自居,永远在变动之中生生不息。
    南怀瑾先生说得好“乾卦的卦辞、爻辞、《彖辞》和《彖辞》,有三个不同点:第一是乾卦构成了文化思想的卦辞和爻辞的观念;第二是《彖辞》,是对乾卦卦辞和爻辞的解释,由这一段解释看出来,孔子把《易经》原来科学的东西,变成人文文化的哲学思想;第三《象辞》也是把科学的东西变成人文文化的哲学思想。”
   
我说尤其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全部意义。中华文化的显着特点——就是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那就要——一个是自强不息;一个是厚德载物。

第三十七篇:关于对“乾卦的文言”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64
    引用南怀瑾先生所说“《文言》,据说是孔子作的,这是孔子研究《易经》“乾”、“坤”两卦的心得报告,不是小孩子念书“白话”、“文言”的文言。这里所谓的“文言”,是现代所谓的“思想体系”,变成文字,谓之文言。在晋朝以前,《文言》并不放在乾卦的内容之中,而是放在《系辞》当中,是晋代王弼将《文言》放在乾卦中,以下我们开始研究《文言》的本文。”
    一、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怀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
    我说:对文王所作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四个字,在为人上的解释如下:元——人的本性是以善为长为开始的;亨——人们只有在共同善良的愿望下才能沟通无阻;利——善良的公正的行为在于相互有利的共同获利;贞——做有利于共同的善事要坚定不移地去干。所以,作为君子:一要胸怀慈善仁爱才可以为众人信服;二要集中众人真诚的善良愿望才可以符合众人的礼数;三要让众人共同享有获得的收获才可以祥和公正;四要意志坚定才可以带领众人干成事业。
    二、“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优则速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我说:初九爻的爻辞说“潜龙勿用”说的什么呢?孔子说:龙的作为是看不到的,有坚定意志的人:不会受社会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影响;也不要求在外面社会上成名;隐退而不求表现亦不求人知默默无闻而不烦闷,高兴就做一些愿意做的事,好事就多做一些,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能坚定不移毫不动摇,这就是潜龙呀!
    三、“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我说:九二爻的爻辞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说的什么呢?孔子说:龙的所为是至中至正。平常的话都要讲诚信,平常的行为都要谨慎,要时刻防止邪念,随时心存真诚,善待社会而不骄傲,德高望重又能普遍地感化别人。这就是九二爻爻辞的意思,君子之德呀!
    四、“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我说:九三爻的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说的什么呢?孔子说:作为君子要有所作为有学问修养,行而尽心,言而有信,方能做到有所作为为进德;为人处事有学问有修养诚恳,方能站得住立的稳为修业。同时要知道在最好的时机到了,方可有所作为;还要知道因该结束的时候就要终结,方可留世一个正直的好名声。所以,君子在上位时候而不骄傲,在下位的时候也不忧虑,因此,君子要因时势而时刻警惕自己,要认识自己,这样纵或有危险,但不至出毛病(要功成身退呀!)。
    五、“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我说:九四爻的爻辞说 “或跃在渊,无咎”说的什么呢?孔子说:或上去或下来都没有一定。这不是有什么邪念;或进一步或退一步都没有固定。这不是为了什么自己;只是为了等待时势的到来,所以不会出错。
    六、“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平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我说:九五爻的爻辞说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说的什么呢?孔子说:相同的声音就会得到相互回应应,相同的气味就会得到相互要求,水向潮湿的地方流,干燥的地方容易起火,云随龙去,风随虎来。由于圣人的作为,才使万物的道理就看得清楚,本应属于天上的如气就会上升,本应属于地下的如土就会下落,则是各归其同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呀!)。
    七、“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我说:上九爻的爻辞说 “亢龙有悔”说的什么呢?孔子说:人不要太高贵,贵到极点了就会再没有位置好占了,高到极点就会再看不到听不到有人了,这就是到了亢龙的境界,就是有贤良的人在自己的左右也没有人来帮你,所以,你的每一个作为都会有忧虑和悔恨(不要过头呀!)。
    我们的祖先为了适应自然的变化创造运用了《易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易经》自然而然的由注重自然现象逐渐的转为注重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又以人的行为为主要内容,这样《易经》走向占卜之路的趋势就成为了可能。又随着占卜手段的迷信化,和《易经》的晦涩难懂的神秘化,
使得我们中华文化的这一颗璀璨的明珠,不是束之高阁就是不屑一顾。真是可惜呀!

第三十八篇:关于对“坤卦的卦辞与彖辞”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65
    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我们的祖先真的是太聪明了,把天地用阴阳来代替,就可以小的亨通微生物以致无限小,大的亨通整个宇宙以致无限大,都只不过是一阳一阴也,有什么呀!!现在来看看世界的另一半坤卦吧。
    一、坤卦的卦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我说:坤卦,如同乾卦一样,既是大地的开始,又是大地的本源,四通八达广阔无边生生不息,对于以牡马为首领的马群来说,更有利于牝马的安全受到保护。君子所往,要探索开拓在先,之后必有所成就,是有利的。通过探索知道,西南面更适应于生活,会遇到更多的伙伴,东北面不适应于生活,会失去现有的伙伴,对此的选择是确保安全的大吉大利。
    二、坤卦彖辞“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我说:坤卦的彖辞解释说:伟大的坤卦就是万物的开始,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大地,是顺承天道而为。大地厚到可以载万物,所以地的德性之大是没有边界的,大地含蓄而伟大,宽宏而光明,万物都在大地上生生不息。
    三、坤卦彖辞“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及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我说:牝马是大地上奔跑类的动物,奔跑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因为柔顺而确保在马群中安全,这是君子所为。而作为首领的牡马在探索道路中,可能会经过先迷失方向,后会顺利找到正确的道路,明确适应生活的西南方向有伙伴,会与同类的伙伴通行,而避免了不适应生活的东北方向有失去伙伴的可能,结果是吉庆的。确保马群整体的安全无损的大吉大利,如同万物一样回应在无边无际生机勃勃的大地上。
    四、“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我说:坤卦的现象如大地一样,大地是坤卦。要做君子就要效法大地一样,要效法大地之厚德,承载起万物的生生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阴阳只有如此的搭配,才能产生出地球上天地间万物的和谐发展。试问:宇宙中还有阴阳如此完美的搭配么?!
    研究《易经》,应该发挥每人自己的智慧,做学问是很难的,此时认为对的意见,到彼时有了新的体会,说不定又把自己的意见推翻了,所以,对任何你说、我说、他说都只是一个参考,千万不要过分相信,有时候连对古人都要怀疑,不可迷信古人,不可迷信圣人,不可迷信权威,又不可全盘的推翻,又不可太狂妄自大。关键是亨通原意,但愿能够直通伏羲氏呀!

第三十九篇:关于对“坤卦的爻辞与象辞”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66
    《易经》本来是自然科学,人本来就是自然中的。但是人类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了思想,这样就在大自然的天地万物中出现了一个独特异样的现象——人的主观意识。人的主观意识创造运用了《易经》,《易经》又反过来,还是通过人自己,来探索人的主观意识之道。现在该来探索一下坤卦的爻卦吧!
    一、“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我说:坤卦爻辞的初六爻:坤卦也代表了阴历十月,霜降已到。当踏到地上有霜的时候,就会知道河水要结冰了。象辞解释到:踏在地上的霜和河水的结冰,都是冬天阴气开始凝结起来的结果,顺着这个气候时间下去,来到的就是天寒地冻了。
    二、“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我说:坤卦爻辞的六二爻:坤卦是代表地,地面有三个情形,直、方、大。直:大地的第一个情形是永远的在往前延伸的;方:大地的第二个情形是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大:大地的第三个情形是大的无边无际。只要不反复的多次的利用它。没有不大吉大利的。象辞说:六二爻的动爻,动爻可变为阳爻,延伸的方向正是东南方,那里只要不反复的多次的利用它。没有不大吉大利的,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三、“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我说:坤卦爻辞的六三爻:坤卦又是代表月亮的,月亮与太阳相比较,是内含着光明和美丽。为人臣就要像月亮一样,辅助明君,虽然从自己个人来讲不会有所成就,但是终可成就千秋大业。象辞说:虽然月亮与太阳相比较,是内含着光明和美丽,但是只有到每月十五这个时辰,才是最为光明美丽的。为人臣就要像月亮辅助明君一样,要知道月亮是每月十五这个时辰,才是最为光明美丽的,因此,不要强来要等待。
    四、“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我说:坤卦爻辞的六四爻:要把没装满的袋口收紧了,就不会出毛病,既不会被人毁谤,亦得不到别人恭维。象辞说:要把没装满的袋口收紧了,就不会出毛病,小心谨慎永远是不会有害处的。
    五、“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我说:坤卦爻辞的六五爻:所谓“裳”,古代的服装。穿黄色的长袍,如同淡淡的月色,和脚下的黄土,象征着谦虚之美德,大吉大利。象辞说:穿黄色的长袍,如同淡淡的月色,和脚下的黄土,象征着谦虚之美德,其中的道理在于中和呀!
    六、“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我说:坤卦爻辞的上六爻:阴极就阳,坤卦到这里非变不可,于是阳爻要进来了。如同月末的黎明之前,而此时又如同龙战于旷野,战争就要流血,流下青黄色的血。象辞说:龙战于旷野,是说坤卦到极点,穷尽到要求变的时辰。
    七、“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我说:所谓“用六”,也是和乾卦解释用九一样,这是讲整个坤卦,就是不被六用,用整个的卦,而本身并不加入在某一爻里。有利于永远安全保持忠正这就是大吉大利。《象辞》解释,用好整个坤卦,有利于永远安全保持忠正,方为有始有终成就一番伟业。
   
坤卦就是大地、就是月亮、就是流水、就是母亲,它永远是那么的含蓄、宽容、忍耐、温柔、平凡、中和、无为......而默默无闻,当你感觉到它的作用时,又是那么的亲切、可爱、温暖、可信、力量、坚强、伟大......而不可缺少。

第四十篇:关于对“坤卦的文言”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67
    《文言》就相当于孔子的我说《易经》。现在就来说说《坤卦》吧!那可是我说呀!
    一、“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我说:文言说:这里孔子提出来讲坤卦的德性:坤是纯阴卦,是最柔的,最柔是坤卦的体,如果动起来也刚强;坤卦是最静的,但并不是死寂的,没有骨头的,外圆内方的,内在永远是方正的。,地道顺承天道,后于天道而有常规的动;它包容万物,而通过万物的绚丽多彩来生化大地的光芒。大地多么柔顺呵!顺承天道而依准四时运行。
    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我说:积德行善的家族,不但这个家族会有福报,其子孙也必定会承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不但这个家族会发生灾祸,也定会连累其子孙。
    三、“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我说:臣子杀君主,儿子杀父亲,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了,其原因是逐渐慢慢演变来的,原因是应该辨别清楚的,而没有早辨别清楚呀!《易经》:脚踏到薄霜,就知道结成坚厚冰层的季节就要到了,说的就是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吧。
    四、“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我说:直就代表正,方就代表义。君子注重内心修养公正,外表就会规矩而道义。外表注重规矩道义,内心的公正之德就会发扬光大,君子做到了正直、道义、包容,就是不过多的表现自己,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人们也不会怀疑其的所作所为。
    五、“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我说:阴代表臣下,虽含有美德,但因从事于君主而不敢自有成就,这就是地道呀。为妻之道,为臣之道。为地之道本身不会有所成就,而别人的成就也就是自己的最终的成就。
    六、“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我说:。天地在变化,春天到了草木就会欣欣向荣;秋天到了贤人就会像草木一样隐退。《易经》说:“扎紧了口袋如同管住自己的言行,就会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这就是说要小心谨慎呀。
    七、“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我说:做为君子要明白大地中和的通理,身居正位,心修美德,就会四肢全身通畅而有活力,作为在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
八、“阴凝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我说:坤卦为阴,到了上六爻,阴到极点了,阳就要来了,必然发生争斗。原因就在于坤卦是纯阴而无阳,所以把阴阳一并称作龙,隐隐约约变化无常,其实天地是同类,所以又称为血脉相承,此时就是:赤色的阳光拨亮了黑色的天空照着黄色的大地上,天地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可谓是天玄而地黄呀。
   
正直、道义、包容大地之德呀!心存正直、肩担道义、胸怀包容君子之德呀!
   
朝霞是美好的,夕阳是美好的,都是因为到了极点呀!都是因为在变中呀!

第四十一篇:关于对“《序卦传》上”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68
    关于卦辞:每一卦的解说;爻辞:每一卦中的每一爻的解说;象辞:对每一卦现象的解说;彖辞:对每一卦象吉、凶、悔、吝的断定;文言:对每一卦的体会。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可以以此类推。现在来说说《序卦传》。《序卦传》据说是作为孔子所撰的,是对《周易》六十四卦的推衍关系的总括,把《周易》六十四卦的相互关系看作是因果联系序列而加以解说的。
    一、“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我说:有了天地,就有了《乾qian卦》和《坤kun卦》,然后有生生不息的万物,充满天地之间的,就是万物。所以就有了《屯zhun卦》,因为屯的意义就是“盈”,是充满了的意思,同时屯卦也表示着万物开始生长了。万物在刚刚生出来的时候,都是不知所措的而发蒙,所以就有了《蒙meng卦》,蒙蒙出生不知所措,万物的幼稚呀!万物幼稚阶段需要抚养,所以有了《需xu卦》,需要的主要是食物呀。万物争相生长,必有争夺食物的纠纷,所以就有了《讼song卦》。有了纠纷必然引起众人参与,所以有了《师shi卦》,师在此是众人的意思。
    二、“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我说:众人起来以后,必定有比较性、倾向性,所以就有了《比bi卦》“比”就是排队,与自己相同的人就联合在一起了。有了联合就要有物资积蓄,所以就有了《小畜xu》卦。有了物质积蓄必须按照规律分配,也就是如每人要按照规定好的路行走一样,所以就有了《履lv卦》。有了一定的规矩,社会就会安泰发展了,所以就有了《泰tai卦》,泰亨通呀。但是,凡事不可到极点,物极必反,泰极否来,所以就有了《否pi卦》。
    三、“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我说:凡是否(坏)到了极点,就会转好了,就会获得新的朋友帮助了,所以就有了《同人卦》。有了众多的朋友,获得物资必归众人所有,所有就有了《大有卦》。有了丰硕的成果不可骄傲自满,所以就有了《谦卦》。肌既富有而又谦虚,必然出现犹豫不绝,所以就有了《豫卦》。有了犹豫,必然随同随和起来,所以就有了《随卦》。
    四、“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我说:一个人的喜好而随他人,必受人蛊惑,所以就有了《蛊gu卦》,受蛊惑必出事。出了事也没什么可怕的,应为是众人的事,可以把事做大,所以就有了《临lin卦》,临就是扩大的意思。事情做大了就可观了,所以就有了《观guan卦》。当事业做到相当可观了,就会有合作者,所以就有了《噬shi嗑he卦》,嗑就是合作的意思。万物都不可以勉强合作的,所以就有了《贲bi卦》,贲就是装饰一下客气的意思。客气和气到了一定的程度,办事就会很通顺的,可是装饰客气到了极点,所以就有了《剥bo卦》,剥就是剥落下来了,露出真相来了。凡事不可作到极点,剥落到了极点,卦象就会反过来了,剥卦的上九爻,就会反下为复卦的初九爻,所以就有了《复fu卦》。
    五、“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我说:恢复就不会乱了,所以就有了无《妄wang卦》。没有了动乱,有了安定的社会,就可以积蓄更多的物资,所以既有了《大畜xu卦》。物资有了很大的积蓄就可以休养生息了,所以就有了《颐yi卦》,颐就是养的意思。养到一定的程度,如果不养了其不动则罢,一动就是动乱,所以就有了《大过卦》。万物万事不可以过度,所以就有了《坎kan卦》,坎的意思是有陷落的危险。陷落必有所依附,所以就有了《离卦》,离就是依附攀附的意思。
    上面是上经,六十四卦的卦序,是分两部分排列的,而上经的卦就是这样排的: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等三十个卦。

第四十二篇:关于对“《序卦传》下”的点滴浅思
——国学思索169
    《序卦传》上主要讲的是人类社会的关系变化,《序卦传》下进一步的讲到人生的变化关系,现在看看去。
    一、“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我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了天地的结合自然而然的就有了万物的生生不息,有了万物生息自然而然的就有了雌雄、人类的男女,有了男女结合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夫妇,有了夫妇自然就会有父子、母子,有了父子社会就会有了君臣,有了君臣就会有了上下尊卑之分,有了上下尊卑之分,自然就有了通过礼义措施有所区别的要求。所以就有了《咸xian卦》,咸谓之两情相悦。由夫妇之道所产生的一系列上下尊卑的礼义,不可不长久,所以就有了《恒heng卦》,恒就是长久持久。
    二、“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
    我说:天地间的万物万事,是不可长久不变的保持其原有的状态,所以就有了《遁dun卦》,遁就是退变。但是万物又不可以长久的退变下去,所以就有了《大壮zhuang卦》,大壮就是求之强大。可是万物又不可以长久的强大,所以就有了《晋jin卦》,晋就是前进更新。要前进更新必会有受到伤害的危险,所以就有了《明夷yi卦》,夷就是伤害。在外受了伤害的人必然要回家,所以就有了《家人卦》。
    三、“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
    我说:一家生活不论贫富贵贱只要是到了极点,必然不和谐,出现矛盾而夫妇相背离,所以就有了《睽kui卦》,睽就是乖离。一家乖离必有灾难,所以就有了《蹇jian卦》,蹇就是行动迟缓或钝而困难。但是万物万事不能总是处在困难中,所以就有了《解xie卦》,解就是缓慢。一旦缓慢,必然要有所损失,所以就有了《损sun卦》,损就是损失损害。不断的损失必然会有所经验教训,而会有所收益,所以就有了《益卦》,益就是利益。不断的有所收益就会放松了谨慎,而失去控制,所以就有了《夬guai卦》,夬就是决,有失控的意思。
    四、“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垢,垢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我说:一旦失控必会有所遭遇,所以就有了《姤gou卦》,姤就是遭遇。万物相遇物以类聚么,所以就有了《萃cui卦》,萃字本身就是很多茂盛的草聚在一堆。物聚在一起,就会出现突出的上者,就叫做升,所以就有了《升卦》。不断的上升必然会遇到困难和困惑,所以就有了《困卦》。在上遇到的困难,如同困在上面,反而就好似困在井里一样,所以就有了《井卦》。要想摆脱如同困在井中的困境,就必须打破现有樊笼的革命,所以就有了《革卦》。革变一些物质最好的用具就是鼎(锅),所以就有了《鼎卦》。
    五、“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
    我说:主持鼎器的最好是一家的长子,所以就有了《震卦》,震卦代表长男,长子总是处在动中。万物不可相对的不断的动,要停下来安静下来,所以就有了《艮gen卦》,艮代表山相对不动安静。但是万物又不可永远相对的静止,所以就有了《渐卦》,渐就是逐渐的前进。前进必有所收获归宿,所以就有了《归妹mei卦》,归妹卦是结婚卦。得到了最好的归宿必有很大的收获(家庭发展),所以就有了《丰卦》,丰就是丰厚盛大。发展大到了极点,原有的居住地必然就满足不了需要,所以就有了《旅卦》,旅就是外出谋生。外出谋生很难有容身之地,所以就有了《巽xun卦》,巽代表风无所不入,就是想进入其中。
    六、“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我说:能过进入其中谋生,当然很高兴喜悦,所以就有了《兑dui卦》,兑就是喜悦。没有不散的宴席,喜悦过后就会散去,所以就有了《涣huan卦》,涣就是象水一样的散离去。但是万物不可以永远的离散,所以就有了《节涣卦》,节节制也。由于节制而取得信任,所以就有了《中孚fu卦》,中孚就是有信用。有了信用,必然在行动上略有超越他人,所以就会有了《小过卦》,小过就是略有过分。略有突出超越就意味着已经取得了成功,所以就有了《既济卦》,既济就是目的已经达到。但是万物万事不可能穷尽终结,所以就有了《未wei济卦》,未济是事未成之时,作为《易经》的终止篇。
   
太美妙了!!!整个自然、社会、人生尽在六十四卦中有逻辑的变化着,而又变化无穷,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未来亦将如此。

第四十三篇:现有哲学的核心理论——阴阳之变道
——写在《我说<易经>》后面的我说(国学思索170)
    写在《我说<易经>》后面的我说:现有哲学的核心理论——阴阳之变道。我有资格这么说么!?我自己都怀疑。但是,我已经禁不住要说下去的,无论如何只是我说说。
    一、现有哲学的全部理论
    现有哲学的全部理论可以概括说为:1、世界的什么——世界观的问题;2、怎么去认识——方法论的问题。1、世界观的问题是现有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了说明问题可以简略地分为两个派别:一是唯心派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二是唯物派认为:(正相反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二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2、方法论的问题是现有哲学认识世界的一般方法问题,为了说明问题也可以简略地分为两个派别:一是机械论的基本特点是:孤立的、静止的、机械的认识;二是辨证论的基本特点是:(正相反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认识。对以上的略说,可能是到了简略的不能再简略的程度了吧!至于简略的没有说明白,请原谅。
    二、现有哲学存在的问题
    现代科学的发展,为现有哲学提出的问题是(我也是看了电视后现买现卖的):对现有哲学提出的问题之一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那个没有昨天的原点,是什么哪??!!暗物质是什么哪??!!黑洞是什么哪??!!难道真的是上帝之手的第一次推动么?意识是人类长期进化演变的产物,没有人类那有什么意识!没有人类那有什么鬼神!心中有鬼,神在我心是对的,那是因为神鬼是人意识的产物。唯心论只不过是对在一定的时空中的人,一出生就具有的先天意识能力的一种误解,事实是人的这种先天的意识能力,是在人类长期进化演变的过程中逐渐的产生发展进化的,现在仍然在进化之中,也是人的这种物质,也就是初期的动物——裸虫,为了生存长期实践的产物。意识也就是人这种物质的属性,因此,人才有了认识世界的能力,才有了唯心论与唯物论之争。即使没有人的意识,也就没有了神,可是那个现在我们人类叫做物质的东西依然存在着。到此,又对现有哲学提出的问题之二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那个没有昨天的原点,是什么哪??!!暗物质是什么哪??!!黑洞是什么哪??!!难道是物质的么?有现有哲学关于物质的存在形式么?有现有的时空观念么?有现有物质的变化规律么?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那个没有昨天的原点在什么地方?暗物质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哪?黑洞的那一头是什么?这个膨胀的宇宙的外面是什么?还会有多少个宇宙存在呀!?天呀!在下愚钝,只好用现有的哲学思维来提问的形式,来回答这个第二个问题了。毫无任何办法。
    三、阴阳之变道的回答
    我们中华文化的奠基者之一,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之一——老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给予了回答:道可道,非常道。那就是这个“道”。我们先用现代的排除法简单的分析一下。首先,其不是客观唯心主义,因为“道”不是神;其次,其不是主观唯心主义,因为“道”是客观存在的;再其次,其不是唯物主义,因为现存万物只是“道”作用的结果;第四,其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因为“道”的作用不是对物质的反作用。如果,用当今科学技术的最高成果,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来解释的话。大爆炸之前的那个没有昨天的原点是什么那?唯心主义可以说是创世纪学说;唯物主义可以说那就是物质的,又都不能自圆其说。但是,老子就说了,那就是“道”的作用。因为,“道”虽然是无始无终、无影无形、无色无味、无大无小、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的,但是,“道”的作用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不但大爆炸的原点是“道”作用的,宇宙大爆炸同样是“道”的作用,大爆炸后的宇宙膨胀还是“道”的作用,那么,我们身处的天地、万物的变化更是“道”的作用,我们人类最高的智慧“为无为”的处世哲学,毫无疑问的是“道”的作用。“道”啊!“道”究竟是什么那?就如同我们人类的原始社会,为了生存要在茫茫大地上走出一条生存之道,这条生存之道本来就存在的,可是当我们人类走错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死路;走对了道的时候,那就是条活路,我们人类就是这样经过无数次的选择,不知不觉的走在那人类生存发展的道路上。这就是“道”,可是这个“道”,又不是寻常所说的道路的那个“道”,只好用“道”这个“名”字吧!可是这个“名”字,又不是平常对某个东西随意命“名”的那样。说其不存在吧,其是天地之始,说其存在吧,其是万物之母。那究竟什么是道那?还是《老子》说的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呀!如果,当今的我们非要给这个“道”带上一个什么帽子的话,那就叫——“唯道主义”吧!!!其实这个“道”的内容,就是来至于我们中华文化的渊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我们中华民族远古的老祖宗之一的伏羲氏的《八卦》《易经》,中的“阴阳之变道”。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那个没有昨天的原点,是阴阳之变道的作用!暗物质也是阴阳之变道的作用!!黑洞还是阴阳之变道的作用!!!世界的本源与其认识的方法就是阴阳之变道!!!!这就是现有哲学的核心理论——阴阳之变道!!!!!(在下现在真的疯狂到了不知天高地厚了!)
    四、我说阴阳之变道
    现在只好用现有的哲学思维来说明阴阳之变道了。第一,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世界观的问题。世界的,天地间、宇宙间万物的本源就是阴阳之道。阴阳之道的本体是无始无终、无影无形、无色无味、无大无小、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前无后的,但是,阴阳之道的作用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第二,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方法论的问题。用什么方法去认识这个阴阳之道的问题。那就是阴阳之变道的“变道”(说是规律也勉强可以),其“变道”如下:1、对立道——阴阳是相对立而存在的;2、同一道——阴阳是同在一物体中的;3、相对道——阴阳是相对对方的;4、互有道——阴阳相互含有对方;5、永动道——阴阳永远在变动中;6、极变道——阴阳到了极点的互变;7、中和道——阴阳互变永远是在“和”中去追求始终达不到的“中”;
如,宇宙大爆炸的那个没有昨天的原点,就可以说是包含着阳的极阴,阴极而阳生就是宇宙大爆炸,宇宙膨胀就是阳升的过程。在阳升的过程中也包含着阴,那就是暗物质、黑洞的存在,并且随时在吞噬着阳物质。我们现在的宇宙还在阳升的过程中,正处在追求始终达不到“中”的相对“和”谐的状态,我们人类和现有的一切哲学理论都是在这个阳升过程中产生的。在遥远、遥远、遥远的未来,当我们的宇宙阳升达到了极点,阳极而阴生那就将是宇宙的大收缩,无数个黑洞将吞噬着阳物,最终必将归于一个原点,那就又是结束又是开始。还有我们那个大爆炸的原点是不是更大的一个宇宙中的一个黑洞哪??!!!还有......???!!!我是在胡说还是在梦呓!只有阴阳知道呀!
    关于1973年初,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周易》,已经证明了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华文化的存在,《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所占有的地位是罕与伦比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