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水秀国际影城购票:俗语佛源(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9:38:28

俗语佛源(十)

      451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梵语Stupa的略音,正译为窣堵波,即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人们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戒律有“止持”与“作持”两个方面。就“不杀生”而言,为“止持”;就“救人命”而言,为“作持”。这就是佛家常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西游记》第八十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后亦变作“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如陈登科《活人塘》十八:“大凤子在后边急了,抢上说:‘妈!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我去想办法’。”“七年长斋”指长年吃斋修行。(李明权)

  452 【救人须救彻,杀人须见血】意即帮助人要帮到底,办事情要见效果。这句俗语出于北宋的《传灯录》卷三四:“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德山与岩头,万里一条铁。”禅宗有所谓“杀人刀”、“活人剑”:“杀人须是杀人刀,活人须是活人剑。既得杀人,须活得人;既活得人,须杀得人。”(宋《圆悟心要》卷上)“杀人”比喻“打得念头死”;“活人”比喻“救得法身活”。“救人须救彻,杀人须见血”体现了禅宗擅用的“杀”、“活”之机。后在文学上运用如《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第三九回:“那樵夫道:‘你两番猜不着我的书谜儿,我不拽你上山来了。’天师道:‘救人须救彻,杀人须见血。怎么这等样儿?’”亦有倒置的用法,如马烽《吕梁英雄转》第三四回:“人常说:‘杀人要见血,救人要救彻。’你先去打仗,将来叫你叔叔给你磕几个头也行哩!”(李明权)

  453 【救苦救难】《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观世音菩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因此,流传有“救世观世音、救苦救难观世音”的称号。“救世间苦”出于“妙智力”,出于“神通力广修智方便”,与下《楞严经·观音圆通》阐释义同:“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今以“救苦救难”表述拯救在苦难中的人。如郭小川《给一个瞎子》诗:“新民主主义呀,我看,就是救苦救难!”(禹振声)

  454 【虚花】虚花,又称为“虚空华”、“空华”,是佛经上一个著名的比喻。《楞严经》中说,患眼病或用眼过劳的人,往往会看到虚空中有许多似花非花的幻影在晃动。众生“无明”妄动,“尘劳”不断,因此无中生有,执幻象为实在,引发诸多的烦恼。如《楞严经》卷六所说:“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又如《楞伽经》卷一所说:“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佛经用“虚花”比喻一切事物为因缘所生的幻相。后俗语中亦用以泛喻虚幻不实。如《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那爵位乃虚花之事,金银是臭污之物,有何希罕?”(李明权)

  455 【虚头】遮人眼目的骗局、花招,俗谓之“虚头”。如《西游记》第三二回:“好大圣!你看他弄个虚头,把眼揉了一揉,揉出些泪来。”也指虚假不实的部分。如叶圣陶《四三集·感同身受》:“你可知道,我每天同它要碰几回面——不说虚头,平均总有两百回。”“虚头”出于禅宗的《景德传灯录2全豁禅师》:“德山曰:‘阇梨是昨日新到否?’曰:‘是。’德山曰:‘什么处学得遮个虚头来!’”虚头,与真参实修相对而言。(李明权)

  456 【晨钟暮鼓】梵语犍椎Ghanta,译为钟或磬,系举行法事时集众而用的法器。《释氏要览》载,比丘在布道时,众人不按时集会,佛说打犍椎或打鼓等而召集。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大钟,丛林号令姿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唐宋以来,我国各大寺院多在佛殿两侧建钟鼓楼以为悬挂钟鼓之用。唐代诗人张继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把钟声与客旅的愁思相联系,发人深省。晨钟暮鼓亦指岁月推移,循环不已。如宋·陆游《短歌行》云:“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见《剑南诗稿》卷十四)(纯一)

  457 【眼目】表示某一事物的要点,主要部分。《圆觉经》卷下:“是经十二部经清净眼目。”又宋代智昭著有《人天眼目》,集禅宗诸家要义。后用眼目表示多种涵义:一、表示眼界或眼力,借指见识的深广度,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如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四“经世纪年”:“取《通鉴》中言论之精确者表而出之……去取甚严,可以见前辈读书眼目之高。”二、指眼睛,如:强烈的灯光眩人眼目。三、指为人暗中察看情况并通风报信的人。(禹振声)

  458 【眼光】见于《楞严经》卷一:“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者,是心非眼。”俗语用眼光一词,含有多种意义。或指视线,如清·秦笃辉《平书·物宜上》:“眼光闪烁者,多险恶小人。”或指视力,眼力,如清·王陈梁《烛影摇红2自题秋夜校书图》词:“花甲余三,眼光那比当年俊。”今则多用眼光喻指观点、判断力和观察力等,如冰心《庄鸿的姊姊》:“以哲学的眼光看去,早死晚死,都是一样的。”又如茅盾《昙》五:“王司令,少年腾达,人又漂亮,我的眼光断不会错的。”(李明权)

  459 【趺坐】全称是结跏趺坐,是坐禅入定的姿式。其法:盘膝交叠双腿(结跏),用足背(趺)放在股腿上。单以一趺置一股的,称半跏趺坐;交叠双趺于两股的,称全跏趺坐。这样坐式,形体稳固、端庄,能心安气缓,便于入定。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降魔成道时,就用趺坐,称为“降魔坐”。在古诗中,如唐2王维《登辨觉寺》诗云:“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李明权)

  460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佛寺,在梵语中叫做僧伽蓝(Sangharama)亦省为伽蓝,意译为众园、僧院。佛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古代官署鸿胪寺、太常寺等名称,称为寺、佛寺。民间又借用祭神祭祖的祠庙,称为庙,或连称为寺庙。和尚住在寺庙里,以寺庙为家。俗语“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比喻无论如何都躲不过,逃不了。如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较早见于《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作“躲得和尚躲不得寺”;“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你明日到我寓所来。”这句俗语变式较多,不再一一举例。(李明权)

  461 【野狐禅】学道而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这里有一件著名的公案:昔有一老人,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答曰:“不落因果。”结果五百生为野狐身。后承百丈怀海禅师代下一转语:“不昧因果。”老人遂脱去野狐身。(见《五灯会元》卷三)原来,佛教的修因证果,正是因果律的体现。老人以为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见,属于“大妄语”,结果受了“野狐身”之报。又有个瑞岩和尚,整日价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宋·慧开批评他误把“识神”认为“真心”,是“野狐见解”。(《无门关》)后以“野狐禅”泛指歪门邪道。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李明权)

  462 【唯心】佛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识所变现的,谓之“唯心”。《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谓:“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空间、时间也不例外,所谓“三界唯心,三世唯心”。(同上,《离世间品》)佛家说,所谓“外境”(外部存在)只不过是自心的分别和妄执,如“患梦缘心,似种种外境相现,体实自心”。(唐·窥基《成唯实论述记》卷三)唯心还是“心外有法”成了区分佛教与其他学说的主要标志之一。经中多把心喻为“画师”,善心现善境界,恶心现恶境界。在法相宗那里,称为“唯识”,注重于心的了别能力的分析。佛教中对心有精细的分析,最主要的是“真心”和“妄心”。佛教还指出,在本质上,“心”与“物”(或境)是同一的,不可分的。今天对“唯心”一词的运用,多含有主观片面,脱离客观实际的意义。在哲学上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源的世界观称为唯心主义。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李明权)

  463 【唯我独尊】相传释迦牟尼是从母亲摩耶夫人的右胁出生的,堕地能立,周行七步,步步生莲花。释迦太子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佛经上关于释迦太子诞生的传说。这里所说的“我”,不能误解为生死轮回中的“妄我”,而是指无所不在、彻底自在的“大我”、“真我”,亦即《涅槃经》所说的“常乐我净”之我。这个我同“佛性”、“真常”的意义是近似的。禅宗中作为参禅的话头。如《五灯会元》卷四载:“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是不拣择?师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犹说唯佛独尊,所谓“天上天下无如佛”。在俗语中意义完全按字面转化,指妄自尊大。如元·佚名《连环计》第一折:“孤家看来,朝里朝外,唯我独尊,若要举事之时,那一个敢道个不字儿的!”(李明权)

  464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寺院中一般有大钟、堂钟和殿钟。按寺院的制度,凡遇法会、集众、食时、寝前及僧人寂灭等,都要撞钟。撞钟有一定的规则与技巧,其作用大致有三个:警觉、号令和报时。《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指出:“大钟,丛林召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可见撞钟的重要作用是警觉僧众,消除昏惰,精进修持。就其原义来说,“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意为要做好一日和尚,就有撞好一日钟,暗含每日精进之意。世人一般把和尚看作消极遁世的人,又把和尚同寺院的钟声联系在一起。俗语“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比喻消极应付工作,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如《西游记》第十六回:“那道人道:‘拜已毕了,还撞钟怎么?’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又如茅盾《子夜》十五:“我早就辞过职了,吴老板还没答应,我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李明权)

  465 【做功德】《胜鬘经宝窟》说:“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常用以指佛事、法会、道场等(参见“功德”条)。俗以“做功德”谓延请僧人诵经念佛,超度亡灵,祈祷冥福。如《水浒传》第六十回:“寨内扬起长幡,请附近寺院僧众上山做功德,追荐晁天王。”也引申指讲好话、行好事。如瞿秋白《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更要有替大人老爷结善缘做功德讲讲人道主义的清客。”(李明权)

  466 【偈】“偈”,梵语Gatha(偈陀或伽他)的省音译,意译为讽颂、重颂,或音义并译为偈颂,通常由固定的字数和音节组成。佛经在用散文(长行)叙述以后,往往又用韵文(偈)概括地复述一遍,以加强读者的印象。“偈”这种体裁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曾起到有利的影响,形成了一种韵白交替而为人们喜爱的说唱文学。后来有些僧人、文士也喜欢作偈。这种偈实际上是一种简短活泼、寓意深刻的诗歌。《涅槃经·圣行品》上说,释迦牟尼过去世在雪山修道时,曾为了听到“半偈”而舍身。这“半偈”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陀说法“善巧”,有时能以一句演无量法。半偈虽短,但概括了佛教的全部旨趣。南朝陈·徐陵《傅大士碑》:“割身奉鬼,闻半偈于《涅槃》。”即指为半偈舍身之事。(李明权)

  467 【偏执】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三:“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俗语中多指偏僻固执某一方而不通达他方。也指片面而又固执。如巴金《谈<新生>及其他》:“今天我还珍惜这份感情,可是我不能不责备自己的偏执、软弱、感伤、孤僻和近视。”(文贤)

  468 【得未曾有】佛教指甚为稀有难遇的盛事,即前所未有。原是经中常见的套语,如《楞严经》卷一:“法筵请众,得未曾有。”唐·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何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也作“得未尝有”,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纯一)

  469 【第一义】佛教称彻底圆满的真理为“第一义”。《胜鬘宝窟》卷上之末:“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为义。”《楞伽经》卷二:“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一:“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圣之目,所以名义。”唐诗中屡见此词,如李颀《题神力师院》诗:“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后多用“第一义”指某家某派最高最深的理义。如《明儒学案》卷十八引罗洪先《论学书》:“力行是孔门第一义。”(纯一)

  470 【阎王不在家,业鬼由他闹】阎王,主管地狱之主。业鬼,生前作恶死入地狱的鬼。比喻主事的人不在时,趁机胡闹。如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妆体态,弄妖娆,共伴当,做知交,将家长,厮瞒着。可正是阎王不在家,着这伙业鬼由他闹。”(李明权)

  471 【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小鬼,鬼卒,是阎罗王的属下。比喻当官为首的还可以,而手下的人却难以对付。如《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但是‘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志世侄虽然不要钱,还有禁卒人等,未必可以通融的。”又作“大王好见,小鬼难当”。如鲁迅《三闲集·路》:“现在的人间也还是‘大王好见,小鬼难当’的处所。”(李明权)

  472 【阎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中国民间多把死和地狱、阎王联系在一起。原来,中国古代便有死入黄泉、阴间的说法。泰山、酆都都是民间熟悉的阴曹地府,东岳大帝为百鬼之主,酆都大帝为幽冥之王。佛经传入后,关于地狱的详尽描绘大大丰富了“鬼世界”的内容。通过俗讲(变文)、壁画(变相)和通俗小说等的传播,地狱、阎王等深入人间,并和中国原有的传说糅合在一起。其实,按佛教“六道轮回”的说法,人死了未必都入地狱,只有犯“五逆十恶”的人才会入地狱。俗语“阎王判你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反映了中国民间旧时“死生有命”的观点,谓人的寿数是命中注定的,“大限”一到,非死不可。民间还传说,阎罗王掌管生死簿。如《警世通言》卷二八:“(许宣)折身便回来长桥堍下,自言自语道:‘时衰鬼弄人,我要性命何用?’看着一湖清水,却待要跳。正是:阎王判你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此俗语的变式很多,再举两例:如《济公全传》第二八回:“昨天要死没死了,是还有两天罪没受完呢。这真是阎王注定三更死,那敢留人到五更。”又如刘行《太行风云》二:“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阎王叫你五更去,不能鸡叫到天明。今日黑暗睡下,明早穿不穿鞋,谁知道?这都是命里定的。”(李明权)

  473 【阎罗王做生意,鬼也没得上门】阎罗王为地狱主,连鬼都怕他。此俗语比喻没有一个主顾敢登门。如明·吾丘瑞《运甓记》第二三出:“今日早间坐到这个时候,并无一个主顾与我发市。正是:阎罗王做生意,鬼也没得上门。”或作“阎王老子开饭店,鬼都不上门”。多比喻恶人当道,都敬而远之,无人敢惹。如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一章三:“因为听讲的人,尤其下级军官,一次比一次多,不像以前‘阎王老子开饭店,鬼都不上门’。”(李明权)

  474【阎罗王撞着对面鬼】谓小鬼对面撞上阎王。谓人生前作恶多端,死后即受地狱恶报,碰上阎罗王,无法逃脱。这句俗语是用“因果报应”之说,警诫人们不要作恶。免遭“冥谴”。如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三:“阎罗王撞着对面鬼。此例句法,实是鬼撞着阎罗王对面。人作恶事多端,罹冥府桁杨刀锯,亦直受无辞耳。独是暧昧隐情,负疚衷曲,不可对人之处,却有甚于桁杨刀锯者。别时犹可遮饰,一到阎罗王处,孽镜照人,纤毫毕露,真无地自容。”(李明权)

  475【羚羊挂角】禅宗语。比喻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妙语”。如《景德传灯录》卷十六载义存禅师示众语谓:“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你向什么处扪摸?”又如卷十七载道膺禅师示众语谓:“如好猎狗,只解寻得有踪迹底。忽遇羚羊挂角,莫道迹,气亦不识。”关于羚羊挂角的出典,《埤雅·释兽》说:羚羊夜眠以角悬树,足不着地,不留痕迹,以防敌患。宋·严宇《沧浪诗话·诗辨》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他还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灵玄远的诗境。(李明权)

  476【清规戒律】佛教的实践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戒为始基。“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卷六)。梵语Sila,译为“戒”,含有防非止恶的意义;梵语vinaya,译为“律”,律也就是“法”、“威仪”。“清规”的名称始见于唐代。《释门正统》卷四:“元和九年(814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戒律原指佛寺禅院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戒律。现用以比喻繁琐、不合理而又束缚人的成规、惯例。有时也泛指规章制度。如茅盾《夜读偶记》:“表面上看来,反对的焦点却是那些束缚写作自由的古典主义诗学的清规戒律。”(禹振声)

  477【谛听】谓一心听取,思维义理。真实不虚谓之“谛”,佛教有“真谛”、“俗谛”、“空谛”、“假谛”、“二谛”、“四谛”诸说。佛菩萨说法时,常对听众说:“谛听谛听,善思维之。”如《楞严经》卷二:“汝应谛听,今当示汝。”俗语中用此词,谓仔细聆听。如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诗:“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又如曹禺《日出》第一幕:“这大客厅里听见陈奶妈迈步进来,放声说话,思懿连忙谛听。”小说《西游记》第五八回中,提到地藏菩萨有个神兽,名唤“谛听”。谛听“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羸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李明权)

  478【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禅门。今演为“苦口婆心”,意谓反复叮咛,语重心长,是个褒义词。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犹如老婆子饶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或“老婆禅”。老婆心切,动机未必错,而效果未必好。大慧禅师说:“这一个,那一个,更一个,虽然苦口叮咛,却似树头风过。”(《五灯会元》卷十九)老婆心好比葛藤纠缠,不符合禅宗“单刀直入”的宗风。大慧自称“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二十年后无老婆心。”(《大慧语录》)元·耶律楚材《请智公尼禅升堂疏》谓:“本有丈夫志,不学老婆禅。”按,佛名“调御丈夫”,说法如“狮子吼”,正与“婆心”相反。(李明权)

  479【欲火】形容情欲炽盛如火。《楞严经》卷八详明其业因、业相、业果皆如猛火。经文是:“淫习(业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业相)。二习相燃,故有铁床铜柱诸事(业果)。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淫是最重的贪惑,又是生死根本,禅定重障。《楞严经》卷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千百劫,只名热砂。”后以欲火指沉湎色情,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南朝齐·王融《净住子颂·劝请增进篇颂》:“煎灼欲火思云露,沉汨使水望舟桥。”(禹振声)

  480【宿世因缘】佛教指前世的生死为前生,即宿世;因而,将前世的因缘,统称宿世因缘。《法华经·授记品》:“宿世因缘,吾今当说。”同经《化城喻品》还对二乘人说宿世因缘,诱其证悟。唐·姚合《寄主客刘郎中》诗:“汉朝共许贾生贤,迁谪还应是宿缘。”也省作“宿缘”。如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爱欲未除,宿缘是畏。”后来把“宿世因缘”一语的涵义应用到仕途的升迁与儿女之情的恩恩怨怨等方面。如《道山清话》:“彭汝砺久在侍从,晚娶宋氏归,有姿色器资,承顺惟恐不及,后出守九江,病中忽索笔纸,大书云:‘宿世冤家,五年夫妇,从今以往,不打这鼓。’投笔而逝。”(无名氏)

  481【宿命】宿指宿世、过去世;命指生命。宿命的意思是:一切众生在过去无数次的轮回中,曾经历的各式各样的生命形态。这种生命形态就是“六道”:地狱、饿鬼、畜生、天、人、阿修罗。能够了解宿命情况的,谓之“宿命通”,属于“六通”之一。这种了解达到完全明白的程度,谓之“宿命明”,属于“三明”之一。“宿命”见于《四十二章经》:“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据小说《嫏嬛记》载:南方有一种“比翼凤”,“能通宿命,死而复生,必在一处”。现在“宿命论”一词,属于唯心论。持此论者认为生死、贫富、寿夭等均由命运乃至天命所预先决定,与佛教的本义完全不同。(李明权)

  482【宿慧】从前世而来的智慧。佛教认为,“宿慧”在今生遇到机缘,就会显发出来。如《景德传灯录·鸠摩罗多》:“阇者夜多承言领旨,即发宿慧,恳求出家。”此谓今生出家,是前世信佛之慧的显发。后俗语“宿慧”指天资、与生俱来的智慧秉赋。如清·马位《秋窗随笔》:“此等句无点烟火气,非学力能到,宿慧人遇境即便道出。”(李明权)

  483【冤有头,债有主】语出禅宗。《五灯会元·法云本禅师法嗣》:“上堂,众集定,喝一喝曰:‘冤有头,债有主’。”原意当为找准目标,对机。后谓报仇、讨债要找准冤家、债主,不累及他人。如曹禺《日出》第四幕:“谁叫你跟他们说好话?冤有头,债有主。我自己没求过他们,要你去求?”也写作“冤各有头,债各有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五:“是呀,你们冤各有头,债各有主,各算各的,不就结了?”这句俗语还反映出佛家“因果报应”的说教。佛家认为,前世造恶“欠债”,今生就会碰上冤家对头来“讨债”。(李明权)

  484【冤冤相报】佛教认为,众生间的交往都是有“宿缘”的。在交往中,难免会发生施恩、结冤等情况。根据“业报”之说,施恩者将得到好报,结冤者将得到恶报,俗谓之“还债”、“讨债”。报恩是应该的,佛家有“上报四重恩”等说。而以冤抱冤则形成了“竖穷三世,横遍十方”的因果锁链,俗语称为“冤冤相报”。语本《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若不今生猛断却,冤家相报几时休!”冤冤相报造成了“冤憎会苦”。佛家认为,必须以德报冤,做到冤亲平等,才有可能断除冤冤相报的因果锁链,得到自由。例如: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其屈死一双怨鬼,偿还他来世亨通。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李明权)

  485【弹指】原指印度的习俗。其法,弯曲食指,再用大拇指捻弹作声。印度人用弹指表示喜悦、赞叹等意思。如《法华经·如来神力品》:“释迦牟尼佛及宝树下诸佛现神力时,满百千岁,然后还摄舌相。一时声欬,俱共弹指。”智顗注:“弹指者,随喜也。”在古代,中国人已熟悉印度人的这个习俗。如《世说新语·政事》载:“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复无人。’任大喜悦,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后在诗文中,多用“弹指”表示激愤。如宋·文天祥《与湖南大帅江丞相论秦寇事宜札子》:“凡怀忠愤,无不弹指!”不过,今天人们用“弹指”一词,多表示短暂易逝的时间。如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又如郭沫若《北上纪行》诗之五:“弹指人将老,回头憾苦多。”亦作“一弹指顷”。如赵朴初《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一弹指顷恒沙涌,楼殿重重。”此比喻意亦出于佛经。《无量寿经》谓:一心念佛的人,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如弹指顷,即生彼国(西方净土)”。“一弹指顷”有多长呢?或说“心九百六十转”康僧会《大安般守意经》序),或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翻译名义集·时分》)等。可见,“弹指”之间虽很短暂,但已有许多念头在生生灭灭了。(李明权)

  486【随机应变】随机见于佛典中的,如“随机说法利众生”(《金光明经最胜王经》卷二);“适化无方,随机隐显”(《戒疏》卷一上)等。“机”皆指众生根机、根器、根性而言,以众生根性各别,必须随其根机,为彼说法,方能领解,各得其益。后多用于成语“随机应变”,指随着时机或情况的变化,灵活应付。如茅盾《腐蚀》:“大有视我为‘同道’,属于他们一伙似的。我当然随机应变,不但夸大了我与舜英的关系,而且暗示着我也参与密勿的。”(禹振声)

  487【随喜】“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所作福,皆随而欢喜”。隋·吉藏《法华玄论》:据说,“随喜”一切善事,是为了破除嫉妬心和有所得心。后称游览寺院为“随喜”。如唐·杜甫《望兜率寺》诗:“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也指随同众人做某种表示,如说:随喜,随喜!也算我一份。(禹振声)

  488【随缘】是佛教根本理论之一。“理即佛者,不思议理性也。如来之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随拈一法,无非法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教观纲宗》)理性不异不变名“如”,循业发现(随缘)为“来”(色法与心法)。“如来藏”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绝待统一体。“随缘”之义,谓“如来藏”中一切清净法,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循业发现。众生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诸佛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楞严经》卷三、卷四)。后以“随缘”表示随其机缘,不加勉强。《北齐书·陆法和传》:“文宣赐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又表示听任环境安排,如言“随缘度日”。(禹振声)

  489【袈裟】身披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的特征。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说:“才脱袈裟,逢人辄称汝我。”《北史·西域传》记载,疏勒国曾遣使赠释迦牟尼佛袈裟一件,入火不燃。“袈裟”是梵语Kasaya的音译,意为不正色,即僧侣的法衣。法衣的用色要避开五正色(青黄赤白黑)和五间色(绯红紫绿碧),故称。因其色浊,亦称“淄衣”、“染衣”等。不过,袈裟传入中国后,用色也不尽一致。也有用鲜艳颜色的,如金缕袈裟、紫袈裟等。正如《中国佛教漫谈·汉族僧服》指出:“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衣为沙门的荣誉。因而引起忽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用袈裟的颜色。”袈裟用小片连缀而成,呈长方形。其制分五条、七条和九条(九条至二十五条为一类,称作袒衣)三种。(李明权)

  490【骑牛觅牛,骑驴觅驴】《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百丈,礼而问曰:学者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师曰:识后如何?百丈曰:如人骑牛至家。师曰:末审始终如何保任?百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师自兹领旨,更不驰求。”又《福州白龙院道希禅师》:“问:如何是正真道?师曰:骑驴觅驴。”文中骑牛觅牛、骑驴觅驴是相同的比喻,觅牛比喻“求识佛”,觅驴比喻求“正真道”。“骑牛”之牛、“骑驴”之驴则未明言,然由下一则语录可知。同上《梁宝志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义即众生本具的佛性。后以此二语比喻忘其本有而到处寻求。宋·黄庭坚《寄黄龙清老》诗:“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禹振声)

  491【绮语】佛家所说“十恶”中,属于“口业”的有四种,“绮语”即其中之一。“绮”字的本义是平纹起花的丝织品,引申为华美、艳丽。凡一切邪僻不正或涉及男女私情的话,都称为绮语。如梁武帝《答菩提树颂手敕》:“但所言国美,皆非事实,不无绮语过也。”关于“绮语”的定义,各家所说各有侧重。或谓“染心所发诸语”(《俱舍论》),或谓“以非时(不合时宜)故”(《成实论》),或谓“邪言不正”(《大乘义章》卷七)等。主要是涉及艳情的花言巧语,如后世文人所做的艳词淫曲之类。例如: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近人为词,习绮语者,托言温、韦。”唐末五代的温庭筠和韦庄,是“词为艳科”的鼻祖。又如清·李渔《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摩顶以来,十年不作绮语了。”意思是说,出家人严守口戒,不再去作那些艳词淫曲了。(李明权)

  492【超凡入圣】佛教称断惑证真的人为圣;入圣,指入于圣人的境界。具体地说,超出六道轮回者,即入“圣流”。轮回于六道的众生,称为“六凡”;超出生死者,称为“四圣”,即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俱舍论》卷十八说:“入圣得果,离染漏尽”。《景德传灯录·神宴国师》说:“定祛邪法归真见,必得超凡入圣乡”。谓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道德,进入了圣人的行列。后来以“超凡入圣”比喻学识造诣精深,由凡庸而达于圣域。如宋·黄庭坚《题杨凝式诗碑》说:“余尝评近世三家书,杨少师如散僧入圣。”又宋无《忆旧冯素之诗》说:“传经心入圣,用笔意凝神”。又以“超凡入圣”勉励后人,如《诸子语类》卷八说:“而今紧要:且看圣人如何,常人如何,自家因甚便不如圣人?因甚便又是常人?就此理会得,便可超凡入圣。”(常正)

  493【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如《封神演义》第二六回:“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得以世俗男女分别而论。”又如《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第二六回:“真君道: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又来管你凡间什么闲争闲闹斗?”(李明权)

  494【超度】《地藏经》称:初死的人如果生前多造恶业,死后又没人为他追荐,其神识就可能投生到饿鬼、地狱等恶道中去。在死者“罪福未定”的七七四十九天内,以“善愿功德力”回向死者,使他不投生于地狱等恶道而转生人天等“善趣”,俗谓之“超度”。超度之俗大约始于梁武帝所创的盂兰盆会。盂兰盆系梵语ullambana的音译,意为救倒悬,即解救沦落地狱、饿鬼中的众生的倒悬之苦。唐时民间已盛行超度。如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载:“村人遂于陂中设斋超度。”超度的具体内容包括念佛、诵经、营斋、做道场等。超度又有超升、超生、超拔、超幽等说法,举例如下:《黑籍冤魂》第二四回:“禁锢之于阿皮地狱,永永埋头,不使再有超生之日。”又如《金瓶梅词话》第二八回:“叫贼淫妇阴山背后永世不得超生。”又如《廿载繁华梦》第十七回:“不如一发请几名师傅和几位禅师,开坛讲经,超升作福。”今亦引申为救助、解脱等意。举二例:孙中山《行易知难》:“本大总统看到北方学界,都是在这样的苦海之中,所以想要去超度他们。”又如《抗日歌谣·今年到了新四军》:“今年到了新四军,百姓个个得超生。”(李明权)

  495【葛藤】扫除纠缠繁琐的陈词滥调,俗谓之“打葛藤”。如元·明本《雁荡除夜》诗:“扫除自己闲枝叶,不打诸方烂葛藤。”本于禅宗话头。如宋·圆悟《碧岩录》第六则:“此事(指明心见性)无许多论说,而未透者却要如此;若透得,便见古人意旨,看取雪窦打葛藤。”禅师的意思是,未开悟的人当然要看经文,依语求解;对开悟的人来说,语言、事相等葛藤均被一扫而空,直截见性了。这里要指出的是:语言、事相本空,并非葛藤。只是你去执着乃至曲解语言、事相时,它们才成为葛藤了。在佛经上,已有葛藤的比喻。如《出曜经》卷三说:“其有众生坠爱网者,必败正道……犹如葛藤缠树,至末遍则树枯。”在这里,葛藤指缠缚人心的妄想和烦恼。(李明权)

  496【森罗万象】即纷然罗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万物。如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在宇宙的森罗万象中,我的胃痛当然不过是小事,或者简直不算事。”森罗万象一词出于三国时译出的《法句经》:“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这两句经偈怎么理解呢?原来,森罗万象是“色”,即一切物质现象,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虚幻不实的。马祖道一禅师指出:“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灯会元》卷三)所谓“一法”,即指能现森罗万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张“三界唯心”,反对“心取外法”。“森罗万象”也作“万象森罗”。如南朝梁·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李明权)

  497【森罗殿】指主管地狱的阎罗王所处的宝殿,又名森罗宝殿。《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五称十殿阎王为“十殿森罗慈王”。如《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玉帝准奏,即差金星奉旨,到阴司森罗殿,命阎君即勾司马貌到来,权借王位与坐。”又如《儒林外史》第二八回:“阎王要盖‘森罗宝殿’,这四个字的匾,少不的是请我写,至少也得送我一万两银子。”(李明权)

  498【雁塔题名】雁塔,亦名大雁塔,在今长安慈恩寺,是唐永徽三年(652)由玄奘法师所建。据《大唐西域记》卷九说,当年慈恩寺僧众修习小乘法,喜食三种净肉(即眼不见杀,耳不闻杀,不为我而杀),时有比丘见天空双雁飞鸣,遂思念:“若得此雁可充饥食。忽有一雁堕地下自殒。众曰:‘此雁垂诫,宜旌彼德。’(遂)于瘗雁为塔。”长安为唐代首都,自神龙年(705)以来,凡进士及第,皆列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雁塔题名”,遂成为考中进士的代称。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南部新书》说:“韦肇,初及第,偶于寺塔题名,后进慕效之。”后来苏轼、苏辙等登科第者皆曾题名于塔上。唐代进士于曲江宴赏之暇,也有题诗于塔上的,如杨载《送完者都知同》:“姓名题雁塔,谱牒记龙沙”;林光新《次韵奉酬赵校书子直》“雁塔新题墨未干,去年灯火向秋阑。”所以又有“雁塔题诗”之说。唐杜甫、岑参等大诗人赏唱和题诗于塔上,至今仍传为美谈。(无名氏)

  499【拣佛烧香】唐朝诗僧寒山子有诗:“拣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后世多用引用。如明·吴炳《疗妒羹·游湖》:“这是观音大士,青娘可谓拣佛烧香矣!”生活中亦用以比喻出于某种需要而选择某当事人进行拜访馈赠。(李君冈)

  500【摇头摆尾】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五灯会元·夹山会禅师法嗣·洛甫元安禅师》中载:临济大师的侍者元安,原来很受大师的赏识,元安因此自鸣得意起来,以致一次竟然向临济大师“唱”起来,被大师斥责处罚后,元安当下辞行去南方。第二天,临济大师上堂,贬元安的行为是“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谁家[芠/韭]翁里淹杀?”以后人们把摇头摆尾作为得意轻狂、悠然自得的形容词。如元·孙仲章《堪头巾》第一折:“若是间人啊,无过是摇头摆尾弄精神。”又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他出来一见了,便摇头摆尾的说道:此所谓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李君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