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手术刀:信息化通道有了 信息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00:19
2006-10-11 13:47:46
 
俗话说,事小如芝麻,事大如西瓜。今年的西瓜就给东西部的人们同时出了道大难题。7月正是西瓜上市的季节,可西安市郊的西瓜种植大户翁计划却发着愁。他的瓜个大、汁多、味甜,搁以往能卖到五六毛一斤,现在跌到8分也卖不出去,只能看着瓜烂在地里,一算账连本都收不回来。九月份两个孩子就要上大学了,学费还不知道怎么解决。
 
而南京市里的张先生也在抱怨,去年在小区门口随吃随挑的西瓜,现在得穿过几条街到农贸市场去买,价钱从一斤四五毛涨到了七毛,下班去晚了就没了,孩子在家闹得慌。
 
西边的农民瓜多得卖不掉,东边的市民要吃瓜还怕买不着。中间的障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吗?
 
信息化没有改变农民生活
 
长期从事农产品价格的专业人士顾兆学剖析了这道“西瓜难题”。一方面,西安周边的瓜农看到去年卖瓜的好景象,在不了解市场供求信息的情况下扩大种植面积,供应量翻了两番,使产销关系发生了转变。另一方面,南京市出于市容卫生的考虑不准农用车进城、不准瓜农在城里随意摆摊,要求他们到批发市场和超市销售,而外地瓜农并不知情又无法进超市,造成了市内瓜贵难求。
 
顾兆学进一步分析,贯穿两地的西瓜价格其波动规律也是有迹可寻的,表现为波浪效应,就是说今年价格低,则明年价格高;明年价格高,后年价格就低。可是,谁来把这些信息告诉农民?可以说,正是农民的信息不灵、不通、不匹配,导致了卖瓜难,吃瓜亦难。在全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下,农民兄弟却像站在了信息荒岛上。
 
然而从表面上来看,政府解决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模式却不可谓不多:宽带进村,广播电视电话入户,手机小灵通插裤兜。信息通道似乎就环绕在农民周围,触手可及。
 
以宽带网络而言,农业大省安徽1992年就开始在“气象卫星综合应用系统”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跑农车、运农货、说农话”,依托气象部门已有的通讯网络建立了安徽农网(www.ahnw.gov.cn)和三级农村综合信息中心。到2001年,全省1800多个乡镇已全部成立信息服务站,从而形成能把涉农信息传播到农村最基层的综合经济信息网络。
 
以电话网络而言,全国首批文明城市福建三明1999年就开通了“155”农家免费服务热线,2001年6月底热线已覆盖到全市。如今三明已形成三级农业 155服务网络,市里成立了农业155指挥协调中心,各县都设立了农业155服务中心,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农业155服务站,而服务站更把农技站、林果站、畜牧站、防疫站、经管站等都整合到了一起。三级网络资源共享,为村民提供综合服务。
 
以电视网络而言,西南边陲广西田东县2004年创办了县农业信息互动电视频道,全天候播放农业信息电视节目,并开通了综合视频点播和图文系统功能,以“互联网+电视网”的交互点播方式,将农业信息发布到农户的电视接收终端,农民坐在家中就能接触外面的世界。
 
以手机通讯网络而言,经济强省浙江2005年利用农民移动电话普及率高的特点,开发出方便实用的农民信箱系统软件,组织实施了“百万农民信箱工程”,目前全省注册用户已达50万户。“农民信箱”构建了农民低成本网上交互的信息平台,农业供需信息自此有了绿色通道。
 
信息通道有了,农民的接收设备也有了,再回头看,从1994年“金农工程”的提出到现在,12年了,信息化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又带来多大的变化?实际上,让政府尴尬的远不止西安的瓜农。
 
福建三明市有个忠山村,村委主任邓庆华做了多年的蔬菜营销买卖,由于点子多、见识广,他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村经纪人。2002年,一批种养大户跟着他搞起了“忠山蔬菜基地产销协会”。2003年,政府给忠山村配置了电脑,联通了农业155网络。遗憾的是,信息化并没有给忠山村插上致富的翅膀,2005年产销协会因蔬菜销路不畅几近关门,邓庆华一度打算改行卖木材。谈到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他坦率地说:“这玩意不灵,没我腿脚管用。”至今,他仍靠村民在外省的农贸批发市场蹲点来打探产品价格行情。
 
即便在经济发展水平领先的上海,农民的收入也没有因信息化而攀高。在松江区石湖荡镇新源村,水泥铺就的街道明亮、整洁、宽敞,两旁粉墙红瓦的双层小楼与林木相间而立,村里新技术新设备一应俱全,堪称上海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全村人口不足2000,户均耕地五亩左右,年收入6000元。当记者问及“三电合一”与农民年收入增长率的关系时,村委会曹主任回答得很干脆:“村民地里的年收成基本固定,没啥变化,家里更大的一块收入来自年轻人在外打工的汇款。”
 
农民渴求有效信息而非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多年的建设成果自然不容否认,“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也颇见成效,而农民的生产生活没有实质性改变,那么问题出在哪?难道是农民有意疏远信息化或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谜底还得从农民身上揭开。
 
对于什么叫作农业信息化,邓庆华是一脸的茫然,但他知道“要是没有信息,我就没法挣钱”。他说他迫切需要蔬菜生产状况、未来价格趋势预测、生产风险预警等方面的信息,但他获取的途径很窄,也很不稳定。像他一样的农村经纪人及其产销协会的种养大户们,都是依赖信息而活的,以至三句话都不离“信息”俩字。
 
邓庆华坦言,村民都盼着变富,但究竟种什么、养什么、从事什么行业才能挣钱,却一直看不准、摸不透。他希望政府能给村民提供致富项目和“点菜式”服务。他认为,政府等渠道提供的信息很多都是过时的,要么就缺乏针对性,自己想要的信息得不到,得到的又不是自己想要的。
 
上海市林业总站的邵文浩对此有着更深刻的体会。由于林业总站承担着市里“万人培训项目”当中的“林业养护培训”一块,邵文浩常有机会深入村庄,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村民反映,电视也好,互联网也好,提供的大多数信息都没用,基本上是初级信息,即未加工的市场报价或成交价格。这种信息很容易找到,但无法引导农民做出销售和经营决策。没有人会为农民解释某种产品的价格走势代表着什么,少数经纪人懂,但他们不会传播给农民。”
 
邵文浩用手提电脑讲解上网操作方法的时候,有村民指着网上的农产品价格问他:这个报价有什么用?那个批发市场卖得贵,路费运费怎么算?这边批发市场有冷藏柜,那边有吗,仓储条件怎么样?这边摊位费50块,那边会不会收200?一连串问题让邵文浩张口结舌。“村民的这些疑问没人能解答,这些信息也没人无偿提供给农民。”他说。
 
上海市郊一位电脑技术相对熟练的农民印证了邓、邵的话。他告诉记者,他经常浏览市内外的农业信息网站,很多网站发布信息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陈旧的内容很多,缺乏第一手信息和第一时刻发表的信息,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宣传本地农业和服务一类的信息偏多,而指导生产经营、真正适用于农民的信息太少;很多网站只提供简单的文字信息,而农民更能接受的是讲解和演示等视频资料。
 
上海市枫泾镇一位生猪贩运大户虽然家里接上了互联网,但对于网上的信息,他始终是半信半疑。有一次他从网上了解到广东潮汕一带猪肉涨价,高兴之余通过朋友一打听,根本没这回事。之后他都从朋友那里来了解生猪的价格,网上的信息只被用来做参考。
 
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所长马晓河对上述现象做过一个总结。他认为,目前政府提供的大部分农业信息化服务都存在定位不准的情况,农民需要的有效信息供给严重不足,农业信息化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化的要求;国内涉农网站的数量增长非常快,但很多网站远离或者脱离农村,服务对象并不是农民;另外,网站特色不明显,千网一面,针对性强的信息数量很少。
 
“这说明,农民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政府并不是很清楚。定位不准,认识不清,不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才是农民对信息化产生隔阂的原因。如何让信息化与农民的现实需求对接,成了问题的关键。”马晓河指出,信息化只是农业增收的一种手段,农民渴求的是有效信息而非信息化。
 
整合信息资源迫在眉睫
 
记者在深入上海、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的农村调查后发现,农民最需要的信息大致可归为三类。用农民的话说,一是种什么好,二是怎么种,三是怎么卖。怎么种主要是技术问题,也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种什么好则是政府几乎没有涉及到的问题;怎么卖也就是市场销路问题,这方面信息的采集目前还无法保证实时性。
 
于是,困扰农业信息化的另一个尖锐问题浮出水面,即农业信息资源的上传、采集与整合问题,也就是与最后一公里相对应的最初一公里问题。如果说最后一公里联不通,农业信息化就是空谈的话,那么最初一公里不落实,最后一公里就只能是摆设。在最后一公里困境有所缓解的情况下,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已迫在眉睫。
 
而“西瓜难题”又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省市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做得多么不够,几乎是各拿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这种农业资源的开发现状被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健形容为“横向信息孤岛”,表现为涉农部门的信息沟通不顺畅,信息交换制度不完善,农业部门和涉农部门拥有各自的信息资源,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管理机制,大部分信息的采集和发布没有执行统一的数据标准。
 
也正因如此,由中央政府制定采集、整合农业信息的规则和标准,省市级政府负责采集整合农业信息资源,两者实行部际协作与部省协同,便成为解决最初一公里问题的首要应对措施。
 
沿着省市级政府往下走,由县镇级政府提供农业信息支持与服务,是解决最初一公里问题的第二个环节。可以在乡镇一级设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与合作组织,具体负责辖区内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运作,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
 
马晓河认为,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建立合作组织非常重要。他说:“我去美国时,在美国的农场住过几天,那里的农民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信息,一个是上网,另外就是通过合作组织获取销售和生产信息。我们缺的就是这两块。对传统农业来说,农民抱成团的合作组织更容易为农民利益着想。”
 
从福建三明市的经验来看,由于农村资源分散,建立信息服务体系所产生的交易成本太高,所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为必要举措,信息化建设必须依托农村的组织化建设。上海市松江区农委也传来消息,他们准备先找几个镇试点,推行合作社。合作社坚持自主经营,民办公助,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开展为农服务。形式上可以本村为单位,也可镇村联组;村民可以人为准,实行上班制,也可带田入社,收取定单。
 
这样一来,信息传递到合作社就等于传递到村民的手中,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农技员的技术支持提供到合作社即可,再由合作社成员之间去传帮带,可以避免出现平均一个农技员要应付数千个农民的技术需求而累死也忙不过来的局面。
 
解决最初一公里问题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在村一级配备农业信息服务员,让它负责本村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供求等信息的整理、上报及传递、发布工作。农村信息员是连接基层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与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建设村级信息员队伍既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最初一公里”的不二法门。要重点在经纪人、种养经营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合作组织以及村、组干部中发展农村信息员。通过强化培训,使之达到会采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成为同时具有农业专业知识和信息采编能力的复合型信息员。
 
福建三明市155指挥协调中心张春良主任描绘了农业155的信息处理方式,也许能给人们一些启迪。“首先要做好各种信息资源的本地化处理,从网络、书刊、杂志等媒体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加工成适宜本地实际情况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配上乡镇技术员的点评,再提供给农民。同时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将他们向社会发布的信息也通过农业155这一平台向农民发布,拓展信息覆盖范围。此外,积极推广应用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联播系统——‘一站通’等大型农产品供求信息平台,推动农产品网上展销业务的开展。”(it168)
(网页编辑: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