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哪有水上乐园:关于我市白茶产业状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13:32

关于我市白茶产业状况的调研报告

 

政协福鼎市委员会

 

20074月—5月,我委组织政协经科委、市科技局、市科协、茶业局及相关企业赴我市点头、白琳、磻溪、佳阳、管阳茶叶产区及茶叶市场进行调研。在调研期间,先后走访了当地政府、茶叶企业负责人,视察了磻溪和城关茶产业及批发市场的建设情况,先后召开了三场座谈会,并赴福建安溪、浙江新昌等地进行考察。大家普遍认为,当前国内外饮茶,特别是白茶消费已成为健康和时尚的一个主流。福鼎具有建立中国白茶批发市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尤其是建设具有当代水平的专业市场已是迫在眉睫。现将我市茶产业状况的调研报告如下:

、我市茶产业基本状况

福鼎是著名茶叶产地,目前已有茶园20万亩,年产毛茶1.5万吨,毛茶产值近4亿元,其中白茶年产量3000吨,产值1.5亿元,是福建省重点茶区,是中国白茶的主产区,也是全国10大产茶县(市)之一和中国白茶的出口基地。我市茶业生产始于唐代,兴于清乾隆初年。1936年吴觉农先生倡导成立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督局时,也在我市沙埕设立茶叶检验办事处,专事茶叶的进出口商检业务。当时福鼎产的“白琳工夫”红茶和“白毫银针”白茶出口到29个国家、地区,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进入二十一世纪,茶业更是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2006年全市20万亩茶园中,可采摘面积16万亩,占福建省的7.5%,总产量1.5万吨,占全省的7.8%,居全省第三位。茉莉花面积0.6万亩,产花近2万担,白玉兰栽培面积近百亩,产花200担,毛茶(不含精加工增值部分)总产值2.01亿元;香花产值近3000万元。特产税取消之前,每年茶业各项税费收入12001400万元之间。出口5000担,创汇60多万美元。全市茶业涉茶人员近40万人,其中茶农约3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62.5%,茶农收入中茶叶部分人均500元,是农民收入的支柱,171个行政村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茶业,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0%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全市着重推广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两个国家级良种,目前良种推广率达95%,为全国最高县(市)之一。进入九十年代,我国的产茶省份普遍重视茶叶生产,调整品种结构,名茶绿茶和高香型乌龙茶发展步伐加快,产量也大幅提高,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长期以来,由于我市茶叶所加工的产品多数为茉莉花茶茶丕原料,白茶又多为外贸定点出口茶类,缺乏品牌宣传。国内外专家认为以白毫银针为代表的白茶是最具保健功效的茶叶,但因缺乏必要的宣传攻势,在国内市场销售几乎为零,许多饮茶者不认识白茶,不了解白茶,与我市其他名茶一样,形不成应有的市场需要的茶叶品牌。同时,也缺乏产区市场,茶园亩效益在毛茶生产环节中每亩平均不足2000元,与产业化程度高的茶产大县亩产值60008000元相比,其效益明显偏低。

茶业投入严重不足,市财政支农资金除每年用在茶叶品牌宣传部分外,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引进、机械更新、培训等几乎为零。茶技人员严重缺乏,目前我市乡镇茶技站人员平均50多岁,市茶技站已有20多年没有补充大中专毕业生,这种状况对于20万亩茶园的产茶大县(市)是不相配套的。

、我市建立白茶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

㈠资源优势

我市是全国重点茶区,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和营销,近几年每年投入好几十万元进行茶叶品牌、茶文化宣传,同时出台了许多扶持茶叶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了茶叶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虽然与安溪乌龙茶和浙江龙井暂时无法比拟,但历史上所产的白琳工夫(红茶)、白毫银针(白茶)、太姥莲心(绿茶)、茉莉花茶和近十几年开发的名特优工艺茶,也与安溪乌龙、浙江绿茶一样享誉国内外。特别是白茶,全世界只有中国生产白茶,中国只有福建生产白茶,福建只有福鼎及政和等闽东北生产白茶,而我市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品质比其它产品高,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消费者最喜爱的产品。当前,我市生产的高档茉莉花茶、名特优绿茶和中国特种白茶及手工工艺茶,市场销售从来就十分看好,并且还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尤其是高档茉莉花茶(茉莉针型茶、茉莉圆型茶、茉莉工艺茶等)和白茶市场十分看好,同时我市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等)是被国内外公认为具有抗癌病、防辐射、降血糖血脂、解毒等特殊功效的保健饮品。我市现有茶园面积20万亩,毛茶年产值4亿元,茶业总产值12亿元,在数量上也极为可观,并拥有一支3000多人的营销队伍分布在全国各茶叶市场,他们具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如果有自己的产区市场,将更有利他们吸引新客户和开拓新业务。

我市已建成全国县级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目前已认证9个基地总面积达5000多亩和3.9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及3000亩的绿色食品茶叶基地,两个国优良种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也叫华茶1号、华茶2号的原产地就在我市,在全国影响面大,知名度高,也是加工白茶最好的品种。目前白茶已成为国内外茶市的紧俏茶类,卖价比上年提高25%。为了进一步宣传白茶,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供销总社茶叶研究院院长、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研究员正在组织福鼎市、宁德市、福建省农业厅的有关人员组稿编著《中国白茶》一书,全书共15万字,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发行之日,将是“白茶”品饮的热潮形成之时,也是我市建立白茶市场千载难逢之机遇。一旦市场建成,我市将成为全国的白茶生产、销售中心。同时特种工艺茶产地主要在我市,市场建成后,也一定会成为全国的工艺茶加工、销售、批发中心。再则,茶叶生产企业对创办市场积极性高,同时我市已完成了茶叶批发市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效果图设计等工作。

㈡地理区位优势

我市地处浙闽交界,福温高速公路和正在兴建的温福铁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著名天然深水良港沙埕港也为我们茶叶外运提供廉价运费。境内国家级著名风景名胜区太姥山每年迎来近50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白茶市场的兴建可为太姥山旅游者提供新的购物、参观景点和场所。

再则,我市地处温州与福州的中间地区,距上海茶叶大销区只有600公里,距广州茶叶大销区只有700公里,市场的建设可以吸引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销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茶叶销区的广大客户,因为这里可以提供便捷的交通、廉价的运费和优质的茶叶。另外,在福鼎建立白茶市场,还可以大大吸引浙南地区、闽东北地区的广大茶叶生产者前来参加交易,因为过去他们所产茶叶都必须经福鼎分水关送到全国各地经销。再者,闽东北地区和浙南地区,茶叶总面积200万亩,产量约30万吨,是我国东南地区最主要的茶区,茶区总人口达1500万人。这些地区所产的茶叶,长期以来都是依靠商贩送到全国各地的交易市场中经销,大大增加茶叶长途运输的生产成本,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对我市做大做强白茶产业的几点建议

市委、市政府把茶业列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来对待,是我市近几年茶业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原因,但我们也要吸取我市皮革产业、化油器产业生产有市无场,把自己生产的产品运输到浙江、江苏专业市场销售,造成我市前几年辛辛苦苦培育的主导产业日益萎缩,进入举步维艰状态的教训。因此,对茶叶这个农业中的大产业,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下决心办好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办并且十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实事。因为我市茶业有如上述分析的许多实际优势,如果再不建立市场,我们就会再次坐失良机,茶叶产业也会与皮革、化油器等产业的结局一样,知名度越来越低,加工质量越来越差,卖价不高,产业也会日益萎缩,直至消亡。

2006年,茶叶在农民中的人均收入占1200元左右,主要是我们目前在亩均产值2000元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我们通过努力,象其它产茶大县市一样,把茶业做为农民增收的支柱来对待,每亩能增值900元,山区农民的收入就可人均增收360元;每亩增值1200元,总额就是24000万元,山区农民人均就可增收480元。从今年春茶的茶农增收来看(预测春茶全市比去年增收11000万元),只要我们能实实在在为茶产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长远考虑,从农民增收大局出发,是可以办到的。为此,根据我市实际,结合外地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⒈要有一个好的茶产业政策。

产业的兴衰离不开政策,我市白茶产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有好的政策,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扶持白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外地茶叶产区能够做到的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吸收到“扶持白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来。

⒉要加快进行茶叶结构调整步伐。

我市茶叶要抓住当前市场热销茶类,引进高香型新品种,对现有部分茶园进行换种,大胆引进高香型白茶良种。一方面可生产出高级白茶等,另一方面可以生产出高级绿茶。要学习宁德市其他县市的经验,从市财政中切块安排茶业资金,对连片换种面积达5亩以上的个人、企业给予苗木补助。

⒊加大茶产业技改力度,建设现代企业形象的标准化加工园区。

茶叶做为食品安全认证的产品之一,必须符合卫生和高质量的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茶叶食品安全认证的法律法规,要求茶叶加工企业远离污染源2公里以外,并且在200米范围内没有排放异味气体的工厂存在,这就表明茶叶的加工环境具有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市300多家加工企业,只有22家通过QS认证。为此,我们建议市政府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把茶叶加工园区做为农产品加工的重头戏来对待,专门划出300亩左右的土地做为茶叶加工的园区,以适应茶叶QS认证的需要,并且在征地的有关手续方面给予简便,税费给予减免,以促进茶叶加工水平和质量的相互提高。对引进新机械、新技术提高茶叶品质的技改企业给予奖励;对初制厂房进行改造,达到食品QS认证标准的初制茶厂,也应给予奖励。

⒋全力以赴控制农药残留,大面积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我市从1997年开始控制农药残留至今已将近十个年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从原来的农药残留量(国标)56.3%超标降至2007年抽检的252个样品农药残留量(国标)100%合格,其中头春茶基本符合欧盟和日本进口标准,2003年我市被农业部列为第二批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005年被商务部等命名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这说明我市农药残留的控制获得了巨大的成效。我市生产的茶叶如白茶、花茶、工艺茶都是出口的抢手货,都是因为我市农药残留控制得好,农残检出率很低的缘故。但农药是茶叶生产的永恒问题,如果一天放松警惕,不对农药经营网点进行检查,不对农药经营商进行培训,不对茶农进行培训和宣传,那么农药问题就很容易出现反弹。特别是白茶,目前大部分出口欧、美和日本,对农残要求十分严格。因此,我们建议政府有关涉茶部门要经常性地对农药经营网点进行检查,对茶农进行培训,对农药经营商进行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律培训和专业的业务培训,使其自觉按照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组织农药和使用农药。同时,对建立有机、绿色、无公害原料基地的企业,政府原来政策所规定的补贴,要付诸实施,不能停留在一般性文件上。对那些生产低效益产品、浪费资源、生产环境卫生不达标的企业,给予处罚。对生产珠茶等低档茶中掺杂行为的企业要绳之以法。

⒌建立白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建设生态茶园。

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是今后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标准化,就没有食品的安全,白茶产业更是如此。而建设标准化白茶生产基地生态茶园需要资金投入,光靠茶农和企业还不够。为此,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白茶扶持政策”中,要明确从林业部门的育林基金和林业发展的国债资金中每年切出200万元,用于建设标准化白茶生产基地生态茶园,每亩种植58棵对茶树病虫有防治作用的树种,促进茶园生态平衡。从去年开始,安溪县就是这样大规模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目前已种茶园生态林10万亩。

⒍增加对茶业的科技投入,建立健全技术推广队伍。

我市在册茶技人员31人,平均每位技术人员要指导6500亩茶叶生产基地和13个加工厂,可是就这31人的队伍,平均年龄已达50多岁,每年都有人退休,再过五年茶技员这支队伍将不复存在。但目前这些人专职不能专用,长期抽调从事计生等工作,很少从事茶叶科技业务。多年来没有进修本职业务知识,已很难适应茶叶产业日新月异科技发展的要求。因此,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调茶叶专业人员不断补充茶改队伍,增加茶业部门的科研、培训费,已是茶产业发展刻不容缓的问题。培训经费若每亩年开支为2元,也应投入30万元,可是我们近几年都没有做到。

⒎扶持龙头企业做大茶文章。

龙头企业是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做优做大产业的关键。近几年我市先后出现省、市级龙头企业11家,但还是很难支撑整个产业江山。因此,要进行重点扶持有一定技术、市场基础的企业为龙头,是茶产业发展的需要。可在白琳、磻溪、点头、管阳等茶叶大镇中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扶持,形成茶叶产业链。一方面从政策上给予各种优惠,二是从项目中进行优先,三是基地创建中所需的土地划拨方面给予支持。只有这样,龙头企业才能做大,产生产业链效应。力争在3-5年创建出一个国家级龙头、二个省级龙头、五个厅级龙头、十个市级龙头。在当前也可考虑评选市级龙头企业,优先进行扶持,为创建更大型的龙头企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⒏全方位宣传茶叶品牌,做大白茶的品牌效应。

我市虽有80多个名特优茶,但绝大多数知名度不高,这几年茶叶有品无牌问题虽然引起我市有关部门的注意,但力度不够,尤其是在促销宣传方面更是显得不够得力,以致造成我市生产的茶叶挂别人的招牌,大量的利润让给别人。在创品牌上,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及广大茶农共同努力,各乡镇(街道)和全体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同志,要切实增强品牌意识,集中精力在茶叶的良种良法、生产加工、包装广告、组织销售等多个环节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知名度,争取多创品牌、名牌。各有关部门在茶叶创牌上要强化服务,全力支持。市政府在这方面也要多些投入,多做些工作,使我市茶叶及其他农产品的品牌叫得更响。为了鼓励企业创品牌、名牌,市政府决定从去年开始,凡是创出省级名牌产品的,奖给企业5万元,创全国名牌产品的奖给10万元,这个政策不能变。

要充分认识白茶是我市的优势茶类。目前国内外市场还有巨大的空间,每年的茶文化节,我们建议突出宣传白茶,就叫“中国白茶文化节”。在宣传方面要肯投入,宣传策划方面各级各部门第一把手要亲自抓。今年612-17日我市承办的首届“中国白茶文化节”影响很大,今后要坚持办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加大白茶宣传的同时,要规范企业白茶广告宣传行为。我市白茶产业需要大规模宣传,普及白茶品饮加工知识。近几年我市陆续开始对白茶进行宣传,特别今年的“6·15”期间,中国白茶文化节列入第七届中国太姥山文化旅游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活动的效果十分良好,得到国内外客商的普遍欢迎,但还要努力。市政府要尽可能在中央电视台等卫视做一些白茶的广告宣传,同时要求企业要在大中城市设立白茶的销售窗口,促进内销市场的全面启动。近几年我市白茶宣传的标语“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得到了白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而个别企业却在自己的厂房挂上横幅“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福鼎白茶在誉达”,这无形中打击了其他白茶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对宣传行为不规范的企业,有关部门要及时督促其改正。

⒐多方努力建好产区市场。

⑴组建机构。以市政府名义,组成名“中国白茶之都”领导小组,确定一位市主要领导为市场创办领导小组组长,并指定市分管农业的领导为常务副组长,成员由政府办、计委、财政、建设、土地、国税、地税、工商、卫生、市场服务中心、茶业、环保、消防、桐城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人员组成,并专门抽调精干人员具体负责筹建各项工作。

⑵确定市场位置。我们建议地点设在火车站邻近的马鞍山东侧养鳗场或金岗茶场较为适当,即拟建的市区至白琳的滨海大道旁边。主要理由:一是交通便捷,火车站、高速公路、省道沙吕线均在附近,便于货物运输;二是货物、客流的集散地,便于茶商的交易;三是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多,达100150亩,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带动各种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建立茶叶精深加工企业产业群。

⑶市场定位。要把“中国白茶之都”建设成为我国东南地区规模最大、品位最高、功能配套齐全、风格独特的集茶叶、茶具、茶机、茶叶包装于一体的专业茶业交易市场,并拥有茶业信息网络、茶文化研究、茶旅游、茶科研的功能。市场建设规模为可提供1000个左右商住两用店铺连成一体的专业性市场。市场中央主体建筑有上千个摊位,把茶叶交易大厅、精品展厅、茶文化研究中心、茶文化博览馆、茶科研中心、茶叶质检中心、茶叶电子商务网站融为一体,相互照应。

⑷成立市场运作公司。注册成立“福建太姥山名茶批发市场建设有限公司”,企业类型为股份制,具有经营茶叶市场批发市场及房地产租售业务,对外开发房地产开发,销售及茶叶、茶具、涉茶相关产品的经营,注册资金主要来自土地的评估作价及相关部门的投入。该公司作为茶叶市场的投资主体。

⑸赋予优惠政策。在土地方面,构成地方财政收入部分予以减免;在税收方面,在前三年实行定额包税措施;在工商管理费方面,在前三年,予以免收等;在市场管理方面,只收公平秤费用,等等。

⑹安排启动资金。在项目筹建阶段,市政府下拨专项经费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推动项目顺利开展。

⒑要建立我市劳务市场,解决茶业劳工紧张问题。

近几年,我市茶叶企业劳动需求紧张状况已十分突出。许多生产企业需要的采茶女工和茶叶加工的技工都到苍南、温州等地招聘安徽、江西、贵州、湖南、湖北等地的山区农民到我市从事茶叶的采摘和茶叶的加工工作,这些劳工由于技术水平较差和生活习惯问题,给茶叶生产企业带来了许多麻烦。因此,建议我市劳动部门建立劳务市场,并对外来的劳工进行必要的技术和生活习惯的培训,以解决茶叶企业的采茶女工和茶叶加工技术需求的困难。

 

 

二00七年六月三日